一直拖着《老笠》没看,怕会有惊喜,也怕会有惊吓。
昨晚看完,果然是一部小众而又荒诞的电影,影片多层次的反转,让人看到吐血,而情节的刻意大胆和乖张使得整部影片过于慌乱,让人反而无法理解影片中所设定的人物的动机和分场景中人物情绪的调换。
转折生硬而又密集,不断一次次刷新着观众的脑洞和心理承受力。
《老笠》的含蓄与诡秘只是表达出了,没错,这部影片很香港,至少比《澳门风云》之类的港片有诚意。
《老笠》讲的是一个发生在24小时营业便利商店连环杀人故事。
主人公是一名来自香港社会底层的废青,颓废而又无所事事。
一直秉持着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得心理道德观,不上进也对社会无所求。
他可以挤在几平米的房间里吃泡面,也可以黑夜独身一人穿过奇异的隧道,他可以看到有人在他面前自杀脸上溅满鲜血,反而大骂鲜血毁掉他唯一的一身名牌衣服。
作为一名彻彻底底的废青,刘建平身上的所有点都透露着废青的悲观。
这种隐忍慵懒的心态使他将自己做人的底线不断地被放低。
他忍受残败不堪的家庭,忍受社会所带给的不公,忍受着一切使他心烦意乱的人和事,他的微不足道使他看起来是那么可怜。
这也是他的悲哀之处也是社会的现实所在。
故事应该是从刘建平(曾国祥饰)在隧道撞到挡住他去路的纸人开始,其他人都是带有罪恶的鬼魂,想打劫一个身体上身,而刘建平也因身无分文而又无处可去进入便利店中,一切看似是巧合,但却也透露出巧妙地安排。
便利店的老板(林雪饰)是一位因妻子出轨而杀掉妻子和女儿的人格分裂者。
同样在影片结尾也有看出老板的不甘,将妻子在便利店中再次杀害。
他在影片开始所表现出来的轻松与幽默与他真实人格形成鲜的对比,影片中发生在他身上情节的不断跳动,与刻意间的反转,虽使情节显得略为饱满,但更多的是将影片的荒诞不断放大,过度的荒诞反而没有加深我对老板这个人物的印象,反而夸张到让人有些慌乱。
片中不断地出现老板说的“要加五元换购爆炸糖吗?
”从语气中听到更多的是一份和气与自然,但恰巧是这份平和才会聚集成一种残忍的力量,使他将忍受多年的气爆发,同样也使他走上不归路。
影片的最大转折点应该是阿仁(姜皓文饰),他因借厕所而进入便利店中,但真实身份却是一个卧底警察其实阿仁身上的疑点很多,他可以因老板不断地刁难而不伤和气的沉稳应对,也没有过早曝光自己身份,而是选择观看,看上去如此理智的一个人,所以在反转时才会出人意料到令人惊讶。
阿仁患思觉失调症,和看似多重人格症。
他的很多行为都难以让人理解,他拥有作为一名警察的正直,所以会在大亨欺负女伴时挺身而出但是在伪装面具下也同样隐藏着一个丑陋不堪的灵魂。
当他被赶来救援的同事发现自己杀过警察时,阿仁病态的表现使得在场的所有人为之一惊,原来人性的丑恶面是这么的残破不堪。
印象较深是阿仁与自己镜中的一段对话,对话中的臆想与挣扎使得阿仁终于打破心底的底线。
而彻底杀死那个过去的自己,情绪暴躁又怪异,使众众人变成他手中玩弄的棋子。
同样阿仁的死也将故事推向高潮。
美图(雷琛瑜饰)是一个乐观而又大大咧咧的便利店收银员,总是一个人在傻笑,相貌平平,但因为有爱的人所以格外在乎自己的外表,她因救阿平而被阿仁射出的子弹穿过脸颊以致毁容。
所以当她看到自己的脸上,她的恐惧与愤怒使她穿过冰箱而杀死阿仁,之后她首先想到发短信给自己的未婚夫,问他自己变成这样他是否还会娶她,将他内心深处的自卑完全激发出来。
美图是可怜的,她最后看清了男友不过是欺骗自己利用自己的Gay。
影片的另一大亮点是老嘢(冯淬帆饰),看似平凡却心狠手辣。
因被便利店老板讽刺废物,而一怒之下将剪刀插入老板脖子,他生前受人欺凌,所以在死后想做主动的那一方。
他因重视前途而误入歧途,他对自己眼中的社会感到绝望,因为他认为社会并没有给他一次公平竞争的机会,所以才会变得这么麻木不仁。
整部影片不只是想表达一个废青的自救过程,更多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折射出的社会问题,底层小人物的不上进与颓废,作为一个警察所受的社会压力和权利的滥用,老板和断手男对金钱的喜爱和重视,美图得到的自私而又不真实的爱情,大亨所处的地位与权利。
这些都是社会中的黑暗,还好导演在最后安排废青逆袭,应该并不仅仅是阿平的彻悟,最后他们面对阿平尸体的对话,看似不屑与嫌弃,但更多的应该是一种认可吧。
影片在衔接上有点投机,在片首阿平遇到的自杀事件和片尾美图与未婚夫的死去多少显得有点慌乱。
而在结尾处阿平的重生虽然是象征一种希望,但是超现实主义的表达,使结局变得生硬。
看似是一种重生,但更多的是来矫正整部电影中情节的癫狂。
疯癫的人物设置和密集的转折点使观众眼花缭乱的同时,也会失去耐心,但还好老戏骨们的演技都没有令人失望。
为什么结尾像在看《行尸走肉》啊喂,片中唯一喜欢他们用阿平捡来的打火机点烟时色调的变幻。
:整个风格有点类似之前我看的那个什么深夜开完哪里的小巴那部片子,只不过那片子给出的解释是生化危机,是时间穿越。
到了这部电影,最后的结尾居然给的是投胎上身这样的解释,完全属于没有必要啊,最后那部分不出现,这片子的感觉反而会好上很多。
在一个便利店里,午夜时分,各式人物莫名其妙的都来到这里,每个人都不是什么好鸟,每个人身上都有着自己的秘密,于是一群人在这里不断上演着反杀、再反杀的剧情,其实这样蛮有趣的,如果能最后给出一个更为合理的解释,就是真的完美了
香港电影从来不缺少隐喻、反讽、对现实的反思、荒诞、突如其来的反转和惊悚,但是很少有影片能把这些元素揉在一起,老笠横空出世,自由搭配,任酝酿发酵,酵出当下地道的香港味道。
实在是让原本打算看一出cult血浆下饭我喜出望外,片子结尾熟悉的鬼片“附体”的套路更是把整片从荒诞的试验田中拉回了现实的大屎坑里,感情上悲天悯人,逻辑上严丝合缝,让人通体舒畅,久不能自已。
影片讲了一系列发生在24小时便利店的故事,如果把听导演讲故事的感受汇总下,无非一个词-——荒诞。
无比的的荒诞。
荒诞的故事像童话,象寓言,充满了对现实的不可直言的隐喻,越荒诞,越关乎现实。
要理解老笠,不妨撇下具体的情节一会,先看看隐喻和对应的现实。
废青男主,胸无大志,不满现实,穷困潦倒,心怀善良,同样冷漠,他像极了今天的香港底层青年;女店员,香港的底层女性,长得不好,爱自拍,贫困,胆小,寄希望男人改变她们的生活,天真。
店主-尖酸刻薄,唯利是图,恰如香港的中产阶级,有一定的资产,却永远处理不了头痛的家庭问题;老笠-香港的赤贫者,不满于现状,倍受欺凌,不满社会现状,受过殖民时期良好的英语教育,有原则;警察则是香港秩序的维护者,但他们却有好有坏,唯一的相同点就是他们都有枪(暴力的权利);聪明女,香港的知识份子,受过良好的教育,留过洋,胆小怕事,在胁迫之下可以牺牲色相,有同情心,软弱;黑帮老大;香港的黑恶势力,他们可以欺负知识份子(聪明女),可以威胁赤贫的老笠,但在香港社会中,永远是警察树立威信,或者杀鸡儆猴的对象,以至于躺枪;炸弹人-破产的香港小生产者、小商人,他们仇视中产阶级,抱着自杀的意念要和其他人同归于经;小朋友-外人(外国人,游客,大陆人)当小朋友跨进超市的大门时,任何冲突都可以先放放(好坏警察的争权斗争,老笠的革命,废青男主的反击)香港的矛盾只要香港人自己解决,外人眼中的香港永远是美好,热情,好客的香港。
姗姗来迟的gay恰如香港社会中的非主流群体,他们总游离在主流社会之外,因为自己的爱人卷入冲突,又在这冲突中受伤,被控制、被抛弃。
当这些不同的阶级在象征着香港的便利店中遭遇且冲突的时候,万事皆备,万事皆虚。
导演迫不及待在香港这个便利店中开始了他的社会实验,这实验展开的如此猛烈,迅速,像开枪、像炸弹、像老笠拔出的剪刀,使全篇充斥着压抑和爆发,这一点上又神似了经历过“占中”“反水客”运动过后香港的现实社会。
实验在充满张力的现实与虚幻的对立中展开,导演把不同阶级加入香港这个超市当中,看看不同的阶级在一场剧烈的香港内部发生的权利革命中会有怎样不同的的反应。
香港底层男女青年代表废青男主、天真女主。
无产赤贫,又对社会相当不满的老笠;超市老板为代表的资产阶级;自以为牛逼却被杀鸡儆猴、邀功领赏的黑帮老大;任人宰割,好看的花瓶知识份子聪明女;放任矛盾的秩序维护者警察;社会边缘的被迫卷入的小gay;打算同归于尽,绝望的小生产者炸弹人。
按序依次入场,实验开始了,每个阶级按照他们的天然属性发生着缓慢的反应,迫于生计底层青年给刻薄的资产者不甘心的打工,资产者对赤贫者的并不尊重,引发了来自赤贫的老笠的反击,知识分子和黑帮并不情愿的卷入到不断扩大的矛盾中;此时的一切都是控的,但当香港秩序的维护者内部发生争权的斗阵,坏的执法者取得权利,重披染血的合法外衣之后,这个实验开始想着不可控的方向发展,枪代表着暴力和权力,坏的执法者被干掉,权利流落到不同阶级手里他们会有怎样的嘴脸,男主并不真正参与到这场革命中,他更多的时候只是旁观而已。
有始必有终这场虚拟的社会实验随着实验室的大爆炸终结了,鬼附体的套路出其不意的把这场天马行空的实验由荒诞拉回到现实当中,毕竟它从未发生过。
现实中赤贫的老笠被打死;资产阶级绝望的面对自己的家庭问题,不得解脱;知识份子聪明女不堪欺凌和黑帮老大同归于尽;炸弹人死在自己手里;执法者死于混战‘;女主人依靠男人无果,愤怒之下误杀小gay,随即绝望自尽。
男主人公好像香港这无数的普通青年一样,在压抑着无穷绝望的现实当中感到迷茫,但又怀着不知所谓的希望。
这大概就是现在导演眼中的的香港味道吧
看树大招风评论时被安利了一下,果然没有上当,虽然开始后的半小时一直以为是夜店那型的,然而反转之多之快让人猝不及防,被惊吓之余又大呼过瘾,这才是港片应有的水准,一如大家都拿来归类的打擂台、僵尸,这个港片最差的时代,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闪光的绝不会是主流的大片,反而类型片还有个角落喘口气,给踏踏实实拍戏和演戏的那些人一个机会。
把电影里的枪当权力解释的话,像是在说整个香港.一切的第一个前提:有别人来做主的你们觉得肯定不好必然腐败乱来.只满足自己无视他人,电影里除了主角和几个警察外每个拿着枪的都没想过要解救别人,都跟入了魔一样用枪来满足自己你没看到问题只是因为问题隐藏着,你看到小问题那么还有更大的问题隐藏着.比如老板.好人都会失控比如跟GAY结婚的妹子至少也会拿起枪打自己恨的gay的JJ.现在救了你一时的人他的思想是偏激的,他最终还是会害你的比如老头.可是投票这套居然也不认可,比如拆炸弹的时候没人愿意举手.你也不相信选出来的一定就是对的,同时也不愿意为错误的选择承担责任.就算自己愿意承担,其实也是被逼,觉得有能力承担责任的人不被愚昧的大众选择?所以最好是别人啊命运啊之类的来逼你,逼到没退路,没得选.这样你做得对最好,错也不是你错,你是被逼的.弄一堆东西来鼓励自己触底就会反弹,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我经历了这么惨的事情我觉悟了我要好好做人从明天开始努力....可是触底之后怎么反弹,明天怎么努力,为什么就不继续思考呢?成绩都是努力做出来的,惨是惨,成果是成果,没有必然联系.触底会反弹,可是要觉得触底了就一定能反弹,根本不去思考怎么反弹,说明你也不是真的惨,只是觉得自己惨而已.小资产阶级的盲目乐观?这样的鼓励有什么意义?如果靠互相鼓励我们会更好就真的会更好,那传销集团早就称霸世界了.看到问题,提出问题,然后鼓励自己会更好,是不是漏了解决问题这步?对我们来说三个警察打一个叛徒必胜,因为在意识形态上我们相信其本身的纠错能力,我们如果要看我们多惨,那应该是要吸取教训,而不是说因为我们这么惨了证明我们会更好...我们认为说触底反弹的话一定要有怎么反弹,至少有个反弹的开头才行,不能光说我要反弹了就真的信了.我们的思维模式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我不能分析问题,不能解决问题,就相信有能力的人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果一时没有这个我们都认为他有能力的人,那么我们群策群力,共同努力尝试去分析解决问题,或者按考核体系的结果接受最接近有这个能力的人来分析解决问题可是这片子的思维模式是提出问题,不分析,不解决,也不相信别人会来解决问题,但是鼓励你问题会解决,请相信一切会更好...怎么解决?谁来解决?怎么更好,难道这个不才是真正重要的?不解决问题就是不解决问题,距离常凯申兵败都有大半个世纪了的现在,这帮人怎么还是不明白这点呢?
文 / 为虾米呀 最近一部纯正的港片在影迷圈火了起来,它又给那些唱衰香港电影的人一记温柔的耳光。
如今我们应该要适应香港电影的这种间歇性“抽疯”,这座巨型电影制造工厂虽然有些老旧,虽然已经在内地成立了“分厂”进行代加工业务,但它的精气神还不会消失,年轻一代的创作者正在靠自己的信念和执著,艰难而缓慢的重建这座电影之都。
<图片1>美国94年的超低成本黑白片《疯狂的店员》被许多影迷追捧,奉为经典,而大陆09年拍摄的《夜店》则是《疯狂的石头》余温未散的产物,勉强及格,他们都是以便利店作为故事发生地。
那么这次同样将便利店作为主战场的《老笠》又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惊喜?
与之前让人忆起港片往日荣光的《打擂台》、《僵尸》等作品不同,《老笠》并没有走一条怀旧复古之路,而是向“鬼马”前辈彭浩翔靠拢,在传统的功夫、僵尸、警匪题材外另辟蹊径,杂糅了各色剧情元素,整个故事天马行空,放浪不羁,极为丰富的人物组合(商业大亨、性感女医生、失败的士多店个体户、便利店老板、废青、警察外加一个Gay)在一个狭小的空间内为我们带来了一次大胆而亮眼的CULT之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本片和2014年陈果导演的那部《那夜凌晨,我坐上了旺角开往大埔的红VAN》更加接近。
《老笠》由导演火火自己创作的话剧改编,因此在观影中我们会感受到一些话剧的影子。
<图片2>血浆、大波妹与粗口说起基本的CULT元素,首先就得有“爆点”,在《老笠》里,从影片一开始便进入了“爆浆”模式,废青曾国祥没有一丝丝防备的被直接糊一身新鲜出炉的血。
昆汀式的爆头当然也不会少,警察间的枪战,枪枪入魂,干脆利落,子弹从头部穿过时附带的血浆,和观影者的心一样滚烫,充满热情。
士多店小老板说“爆口”就“爆口”,决不拖泥带水,然后给你几秒面部特写,口腔被轰开后,里面还冒着热气腾腾的烟子呢;黑警姜皓文出场便处于“内爆(憋屎)”状态,片中两次畅快的拉屎,在听觉和视觉上给予我们CULT片特有的冲击;从便利店老板林雪脖子上终于(咦?
为什么我这里要用“终于”)拔出的剪刀,他终于喷血而亡,实践了怪老头冯淬帆的“开香槟”理论;然后让人看着都疼的马志威被“爆蛋”;哦,大亨郭伟亮和“叶子楣二世”崔碧珈的“口爆”肯定也算啦……最后,整个便利店内总是充斥着那句魔性的台词:“要不要加五元换一包爆炸糖呀”。
光有血浆的片子还不能称之为CLUT,还得有点“颜色”,崔碧珈在片中就充当“情色”元素,除了那对大波,本片并没有特别照顾广大男性同胞的感受,这方面的设置并不太多:口爆、捆绑、艳舞和2处心不在焉的情趣画面。
而粗口比起昆汀,甚至彭浩翔来说那就更加的稀少,便利店老板林雪偶尔喷两句,剩下的都是日常和谐用语,那些在CULT片里常见的关于人体器官的口头禅这里相当少。
反倒是剧中的人物时常说几句英文,显得优雅礼貌……仔细想想,在一部血浆横飞的电影里,用英文礼貌的问答,好像本身也挺CULT的….. 你得会玩之前说的一些元素是构成CULT片的基础,但真正让一部影片被标记上这个标签的还是故事的形式——总的来说,就是没有模式,没有套路……在CULT片里,传统的类型电影形式不再发挥作用,因为可以随意切换,喜剧/悬疑/惊悚/爱情/警匪,甚至是鬼片都可以信手拈来,组合嫁接。
昆汀的那部《杀出个黎明》,以及西蒙佩吉主演的《僵尸肖恩》这种不严肃的打僵尸电影都开了一个“好”头。
换句话说,忘记那些条条框框,你得会折腾!
在《老笠》中,谁是主角?
你很难说清楚,因为随着电影的推进,主要角色会根据自身地位的改变而进行变幻。
电影以曾国祥作为开端和结尾,理所当然以他所代表的废青形象作为主题或者内涵上的主角,但实际剧情里,根据手枪这一重要道具的归属,林雪、冯淬帆、姜皓文都曾一度掌控局面,成为那一阶段的“临时主角”,但很快导演又打破这种控制关系,重新洗牌。
甚至看似最弱的角色,也可以忽然爆发,瞬间干掉“临时主角”……<图片6>黑色幽默、无厘头与致敬纯真的小男孩站在一堆血淋淋的尸体旁边,和店员换心爱的玩偶娃娃;前一秒还杀得头破血流,要致对方与死地的一群人忽然切换到和平模式,曾国祥、姜皓文、冯淬帆、林雪四人围在桌边谈论香烟,谈论人生;大家围在士多店老板的尸体旁做实验,拿着利器在尸体上插来插去;各种躺枪的大亨郭伟亮,这在周星驰的电影里可不少见。
导演火火甚至直接在影片中让警察姜皓文演了一遍《无间道》里经典的天台戏,然后对着镜中的自己来了一枪,这很难让你不联想到杜琪峰《暗花》和《神探》里的桥段。
<图片5>会说话的色彩本片中除了结尾的电影类型切换赢得喝彩外,在整体画面色彩的呈现上有一番心思,甚至用画面颜色来交待故事的发展。
最初曾国祥点烟刹那画面呈现黑白,随后恢复,你以为屏幕出了点问题;后来,冯淬帆这个老戏骨潇洒的滑开打火机,点燃香烟,浅吸一口,随后吐烟,这一连贯的过程中导演呈现出了明显的色调变化,画面从彩色渐到黑白再到彩色,然后在吐完第一口烟时颜色达到最浓。
我想这将会是本部电影的一个标志性画面,在日后我们谈论《老笠》时,你很难不提起这次兼顾了画面美感和艺术表达技巧的色彩变幻。
<图片3>
豆瓣上从最初的6.7分现在已经缓缓上升到7.2分(截止6月17日),《老笠》的热度继续在圈子里发酵,因为人们对于优秀港片的渴望从来没有停止,它再次让我们看到了港片的无限可能,这座曾经以电影闻名的国际都市,即使没有再次苏醒,但它在沉静中的力量和创造性依然值得尊敬。
我们在习惯了内地与香港的各类合拍大片后,你愿不愿意花五元钱换一袋充满惊喜的爆炸糖呢?
如果一个社会里的年轻人没有办法在这个社会里凭自己的本事混出头,获得权力和地位,那这个社会不是一个好社会。
香港岛已经充斥着太多的有钱人,留给年轻人的机会太少,剧中的废青主角,从影片中可以看出他是个好青年,拆炸弹,保护美图,但他一事无成,好在他还有时间。
全片弥漫着心灰意冷的绝望气息,住在笼子一般房子里的废青,在结婚当天发现丈夫是gay于是跳楼的女孩,被大亨胁迫用跳跳糖口交的大胸女还有杀伐决断,冷酷残暴的有钱人在一家超市相遇,荒诞不经,人生百态。
电影打四星,三星都给欲罢不能的剧情,一星给灯光和音乐。
在闷热的初夏夜晚,来一发什么最爽?
是一杯加了冰的可乐,还是一锅红油翻滚的火锅?
又或者,和楼主一样,看一部叫《老笠》的电影。
【那些年的银河映像】之所以会看这部电影,因为主演之一,是林雪。
杜琪峰的御用配角。
楼主是银河映像的死忠。
还记得去年上海书展,各色图书轮番冲击着楼主,但楼主意志坚定,不为所动。
直到在2楼的某个角落,发现了一本书。
《银河映像-难以想像》
《暗花》,《暗战》,《非常突然》,《枪火》,《PTU》,《大只佬》,《黑社会》随口说出来的这些片子,都是经典中的经典。
所以,尽管《老笠》不是银河映像出品,和杜琪峰没有关系。
但冲着林雪,楼主决定看了。
此外,这个名字,不得不说,也很加分。
【一部爽片】老笠,在粤语里,就是抢劫的意思。
这部片子,如果一句话概括,就是一桩发生在夜晚某家便利店的劫案。
恩,楼主第一联想到的,就是之前大陆的某部相类似电影,《夜店》。
但好在,这是部港片。
纯港片。
全程粤语。
不管投资大不大,讲好一个好故事才是影片好不好看的核心。
《老笠》显然基本做到了。
便利店里的抢劫案,故事怎么写?
--别动,抢劫,啊呀,钱没了。
--这样的故事,没人看。
--别动,抢劫。
啊呀,反抗。
你丫敢反抗,我捅。
死人了。
--这样的故事,也没人看。
再多发展下,多线并入,命运交错,因果循环,插科打诨。
最后在一声“抢劫”中,集中爆发。
这是好故事。
也有了范本,比如前不久刚上映的《火锅英雄》但《老笠》,给了更多的惊喜。
一间便利店,九,十来号人。
你觉得逻辑不通,智商下线。
我枪枪爆头,就是要一个爽。
对,这部影片,最让我满意的,就是无废话。
我觉得你该死,那你就死吧。
不像某些片子,反派抓住男主,就开启了演讲模式。
滔滔不绝,潜台词就是,怎么还没人来救他,我都他妈快没词了。
要不就是明明抓住了,手上有枪,但就是不射。
转头对一个明显二百五的弱鸡小弟说,你来搞定他。
然后带着大队人马离开。
结果小弟不出所料就被男主干趴下。
这么明显的放水,有悖常理啊。
但《老笠》不是。
谁有枪,谁是老大。
然后不废话,就是开枪。
不打腿,不打手,枪枪爆头。
有种昆汀·塔伦蒂诺的即视感。
一块三明治引发的血案这个故事的起因,是一块三明治。
一块被废柴男主偷吃过得三明治。
被流浪汉老嘢买去。
然后发现三明治被啃过。
想换。
经理当然知道这肯定是废柴男主干的好事。
但对面的客户只是个流浪汉,而且是个上了年纪的流浪汉。
我不鸟你你能把我怎滴?
老嘢没多纠缠,欲借剪刀一用,经理也不肯,“想用,自己买。
”于是老嘢买了一把剪刀。
并说了一个故事,大致情节就是自己是个劫匪,年轻时抢劫了一个金铺,但那个金铺里卖的全是假货。
于是自己杀光了金铺里所有的人。
经理不以为然。
老嘢买完剪刀,用经理的剪刀剪开了自己买的剪刀上的绑绳。
然后说了一句,“你刚才的话,就如同这剪刀,剪开了我的底线。
”话音落,剪刀起,一剪刀插进经理的大动脉下方。
好个干脆利落。
“现在开始抢劫!
”恩,你不给我换三明治,我就抢你。
就这么简单。
再之后,无论是深沟美女Anita的不吃花生所以不买花生味套套,(原谅楼主这段竟然秒懂)还是大亨制服老嘢后,抓起一包爆炸糖塞给Anita当众来的少儿不宜秀。
(这段不能详细说,直接上图吧)
竟然都只是过场。
正当楼主以为这部片子原来从B级变成了3级时,大亨突然,直接被击飞了。
很难想象,点三八的冲击力,能这么大。
最开始进店借厕所的阿仁站了出来。
“其实我是个警察”正义警探临危不惧勇救人质的戏码还没演几分钟,马上又是个反转。
增援而来的警察发现阿仁的配枪,是昨天遇袭警察被抢走的枪。
还没来得及说句“WTF”,阿仁就啪啪啪,解决掉了三个增援的警察。
恩,大家没看错。
啪啪啪的中间,有很长的停顿。
体力活,要休息,不是吗?
其实是因为,最后一个警察在和阿仁对峙时,有小孩进店想兑换礼品。
所以中场休息。
插曲之后,众人回原位,继续对峙。
阿仁提议,等秒针到12点,大家一起行动。
然后,秒针还没到12,阿仁一枪把最后一个警察给轰趴下了。
“Sorry,我偷跑了”犯规犯的如此理直气壮。
阿仁就这样控场了吗?
有人不答应。
炸弹魔拼命拍着卷帘门,狼狈的登场了。
炸弹魔的出场,很low。
但退场,很炫。
阿仁又要拉肚子,所以把枪交给炸弹魔,自己去厕所方便。
炸弹魔拒绝了众人要趁机逃走的建议。
锁上了门,然后启动了定时炸弹。
不要钱,不谈判。
炸弹魔立刻爆了自己的头。
你行你先走。
拆弹那段,我就省略了。
就是这么懒。
店员美图和男友的相爱相杀,我也不说了。
直接上图比较爽快。
最后在老嘢的全场KO,以及和废柴男主的PK下,我差点以为看的是《无人生还》。
可在炸弹爆炸后,导演揭露了真相。
原来我看的,还是《老笠》。
【最后的手抄本】最后,让我手打一段老嘢和废柴男主的对话来收尾。
老嘢:我觉得你不太明白,我尝试解释给你听。
老嘢:从你有记忆开始,哪一个最有名?
明星男主:刘华啊。
老嘢:现在呢?
男主:也是刘华。
老嘢:在你是小孩的时候,大家是怎么称呼刘华的?
男主:华仔老嘢:现在的小孩又怎样称呼华仔呢?
男主:也是华仔老嘢:华仔仍然是华仔,直到现在的电影里面,他仍然是一位很帅气的男主角!
老嘢:而你,已经由小孩变成了大叔!
老嘢:这个社会好像娱乐圈,在第一线的人,几十年也是在第一线。
老嘢:而在第三四线的特约演员,什么时候才能上位?
起名废所以随便写了个标题,但确实是挺有惊喜的一部CULT片。
一直以来看的CULT片都比较少,所以也就随便写写感想。
最近十年的香港电影多数呈现一种荒凉感,即便是警匪片也感觉很无力,所以整部电影充满着对现实的讽刺,但我觉得应该也符合香港这些年来的实际感觉吧,废青身上体现出来的,不就应该是荒诞、迷茫和孤独嘛。
开头最有意思的地方我个人看是跳楼的人身上的血溅了阿平一身,他当时的想法是xxx这是我唯一一件名牌衣服。
整个故事看下来逻辑和情节都严丝合缝,故事的角度从废青阿平来看,便利店的夜里,两个废青和一个经理,想来老笠、搞事的人一茬接一茬,每一个新来的人带来一个新的故事,每个人都制造了不同的矛盾,一环扣一环,剧情不断变化,基本上猜不到下一秒会发生什么,所以整个故事非常有张力也不会出戏。
港片之中这个叙事结构绝对是惊喜了。
颜色、构图、演员表演上都不差,方方面面充斥着对于CULT片的致敬,血腥暴力自然不用说,在这样荒诞的情节基础上更是凸显了导演功力,感觉就是这电影很多方面都很平均但全部加起来就挺不错的。
挺喜欢结局的(不是最后一分钟海面一句话独白的那个结局),因为一晚上的荒诞事,阿平生出来的血性爆发,爆炸过后发现各个出现的人物都不是人,生活已经够荒芜了,这一晚上的荒诞事居然也只是一堆鬼陪着一个人玩,最好笑的是,平日里已经毫无存在感的阿平,做鬼还要被嫌弃,这个情节简直是能让人流着眼泪笑出来的结局,玩叙事结构的电影很多,这部不是最出彩的,但确实是切切实实表现出了香港社会的一个故事。
所以我不太喜欢最后一句话,平添了一些希望,但实际上感觉是很硬来,说还是要保留一点希望,但我个人看这句话还不如不说,有些电影的基调就是绝望和无奈,我觉得也没什么不好,有些时候也要看清现实对吧。
微信公众号:燚见(ID:xiaoyizhijian)这部电影的开篇是这样的:男主角穿着睡衣,叼着雪茄,在落地窗前俯瞰香港。
他并不掩饰自己的富豪身份。
紧接着,镜头回拉, 他的房间躺满了各种只穿内衣的美妞儿。
更加紧接着,打回现实。
土豪身份只是意淫。
这个32岁的年轻人和老爸老妈以及哥哥嫂子住在一个狭小的公屋。
老爸老妈整天都在打架,他们认为这是最好的解决问题的方式。
哥哥又在上铺哼哼哈嘿,可是嫂子明明回了娘家,上面那女的到底是谁?
这些都不重要,只要没有惹到自己就好。
他依旧看着电视,吃着面。
享受着乏味无聊的人生。
他想要逃离这个家,可也只是想想,如果能做到,也不至于等了三十多年。
但这些丝毫不影响他穿着自己唯一的一件名牌上衣上街瞎晃。
如果不是溅上了跳楼女的鲜血的话,他那件名牌或许可以穿很久。
是的,这就是命。
不会因为你很衰而对你仁慈一些。
他选择了到便利店打工。
却遇到了神经兮兮的女同事和奇葩的刻薄老板,以及到便利店借厕所的古怪警察,刚出狱的反社会人格老人,还有兑换公仔的小朋友,大亨和性感女伴等人。
本来互不相干的一众人,却因为一个小摩擦而产生了交集,并且激发了各自心中的恶,不过几个小时的时间,人们在便利店完成了各自变脸。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立场和选择。
杀戮相继发生,反转不断上演。
之后的一幕幕真实又戏剧。
人性到底有几种可能?
每个人都在压抑自己?
只是缺少适当的时间点?
来自社会,还是家庭?
为什么每个人都有病?
问题就一定需要答案吗?
好吧,我承认自己也凌乱了。
答案在风中飘啊飘,地上人儿在地上追。
电影中的老者有段话:刘德华这么多年依旧是主角,依旧被人们称之为华仔。
可是你,已经从当年的小孩子变成了小孩口中的叔叔。
社会也是娱乐圈,有些人可以永立风头,而有些人可能一辈子都无法上位,就是临时演员的命。
老者无情地揭示了一个现实,这段话也命中了他的内心。
换个角度想想,照这样下去,老者何尝不是多年后的自己。
当你习惯了一种惰性模式,以后只会越来越习惯,也就意味着难以改变。
你可能一辈子都是一个人生的十线演员。
但人生是很奇妙的事情,也许你听过很多道理,都过不好这一生。
可是,当有一天,一个瞬间或一个事件,让你有所感触的时候,你就会有新的想法。
就像电影最后,灵魂出窍的年轻人看着自己的尸体,所有鬼魂都不愿意附他的体,因为觉得他是废青(废掉的青年)。
被人嫌弃已经很丢脸了,没想到连鬼都这么想。
这是多么重的打击,多么痛的领悟。
所以,32岁的他终于被唤醒了。
致三十多岁的我们:找到自己,认识自己,一切都来得及。
最后,推荐《老笠》这部香港电影。
更多文章、电影资源,微信搜索关注公众号:燚见(ID:xiaoyizhijian)燚见——一个新乡八零后的生活态度。
关于电影、书籍、美食、音乐。
一万个人眼中有一万个哈姆雷特,这是电影存在的意义,喜欢多角度解读但极厌恶换着花样儿去诋毁。
快撚D嚟睇啦!好7好睇!
再来一部,可好
香港电影真是药丸了,演员都是好演员。这什么矫揉造作的烂剧本
今年是多流行插林雪刀啊,三人行插屁股,这里插脖子,插完还拔出来再插过…
结尾不应该活过来 2021.03.18.20.38
还可以,不够精彩。缺的是什么也说不清,可能是度的掌握,也可能是剧情差些火候。结尾荒谬减一星
Cult的一塌糊涂,稀有的风格电影!!!!
很顺畅的故事,各种反转和意外,最后的浓鸡汤猝不及防。音乐塞的特别满,好在都不算难听,港摇美摇电音放克什么的弄了一堆
萧条就拍B级片
两星,崔碧珈的身材多一星,就是挺无聊的
荒诞之作,黑色幽默,粤语对白诙谐有趣。什么叫老笠呢?粤语意思是打劫,电影里不仅指超市里的打劫案,隐含的更深的是人生的打劫,被劫去时间,被劫去光阴,被劫去色彩,被劫去生命,但更可悲的是,你的人生太垃圾了,连鬼都不肯要。
挺有意思
傻逼片来的 毫无逻辑 不用浪费时间看了 只有中二装逼男喜欢吧
这可比 夜店 狠多了
搞了這麼大的一場龍鳳,導演一定沾沾自喜地想:「你哋班觀眾仲唔拍案叫絕?!」
在扯淡和真的假的之间徘徊,不得不说最后的落点比较好。
深夜便利店内众生离奇相杀的奇葩故事。“老笠”在粤语里也就是抢劫的意思,这是一个因抢劫而起的血案。一个普通的街边便利店里,似乎集合了各个阶层的人,每个人都带着戾气和对社会不同的控诉,这也是造成杀戮的根本原因。但是离奇的结局,也像在表达杀戮之下依然可以选择重生,成为更好的自己。
我想起了09年那部《夜店》,不过看到后面就觉得有点无聊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