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金都

金都,My Prince Edward

主演:邓丽欣,朱栢康,鲍起静,金楷杰,林二汶,许素莹,岑珈其,卢镇业,易健儿,陆添新,麦梓亨,袁绮雯,陈健朗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香港语言:粤语,汉语普通话年份:2019

《金都》剧照

金都 剧照 NO.1金都 剧照 NO.2金都 剧照 NO.3金都 剧照 NO.4金都 剧照 NO.5金都 剧照 NO.6金都 剧照 NO.13金都 剧照 NO.14金都 剧照 NO.15金都 剧照 NO.16金都 剧照 NO.17金都 剧照 NO.18金都 剧照 NO.19金都 剧照 NO.20

《金都》剧情介绍

金都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金都》以坐落于太子的金都商场为背景,商场以售卖廉价婚礼商品闻名,电影的主角莉芳在商场的婚纱租赁店工作,与另一婚礼摄影店的年轻东主Edward拍拖七年,Edward被视为莉芳的白马王子,结婚似是迟早的事,但原来莉芳有个不能结婚的秘密。 「婚姻」一直被描绘为爱情的大团圆结局,三十开外的女性除了结婚生子,似乎没有出路。电影以太子的平民化婚庆圣地金都商场为背景,三十多岁的婚纱店员为了应付男友催婚,逼于处理早年为钱假结婚的烂摊子。每天都离不开婚嫁话题的她,如何选择自己的人生路向?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面包与爱情铁斧惊魂新年前夜感情8号线老虎来喝下午茶薄暮之光申城异闻录危险护工Mars-零之革命-衡山医院香港大师狗狗与我的十个约定本尼迪特天才秘社第二季雪莉流言终结者第二季爱情人偶沉香P1H:新世界的开始特别追踪搞上大明星第一季空中危机父子刑警杀出侏罗纪世纪审判在希尔维亚城中小镇幽浮悦纳新自我在那白雪皑皑的季节喀布尔的燕子余生一年的我,遇见了的余生半年的你的故事

《金都》长篇影评

 1 ) 【电影】21003[3.22]《金都》

又一部婚姻劝退的电影,凭借并不高高在上的视角,接地气的陆港环境,以及最熟悉的粤语语境,令我对这个故事有着特别的亲切感。

作为一个也曾在婚姻大门前徘徊许久的观众,这部电影让我尤为感触。

金都大厦是一个香港的专业平民婚庆商场,相恋多年的男女主都在里面上班,也就近把家也租在了金都楼上的住宅里,他们的工作与生活都离不开金都,所有的故事也自然都围绕着金都发生。

男女主在一起已近八年,早就如同夫妻一般生活,正当他们也茫茫然随约定俗成要谈婚论嫁的时候,却以女主十年前参与过一场过桥移民假结婚为导火索,让生活自此坠入了漩涡,再无法恢复到从前的平静中。

女主阿芳的性格虽没有经典港女的缺点,却仿佛走向了另一个懦弱的极端。

也许受疏离的父女关系影响,她习惯性迎合别人,默默忍受着生活中各种不如意,对自己的恋人,自己的未来婆婆,甚至是街上乌龟店的老板,她一直以这样卑微的态度来面对,直到在与男友关系即将升级,最矛盾的问题不得不面对的同时,遇上了描绘“自由蓝图”的“假丈夫”杨树伟,令她逐渐觉醒过来。

与之相反,男主Edward彻头彻尾继承了港男最让人生厌的一面,他愚蠢又自以为是,妈宝而懒惰,思想传统之余,习惯性地控制着女友的一切。

他限制女友的衣着,不经女友同意就丢弃掉他认为不合适的衣服、宠物,他把生活中的琐碎都丢给女友处理,又同时霸道地私自安排着两人的未来,时不时的短信轰炸,求婚仪式上硬塞过来的戒指,硬接上去的吻,还有争吵时盖住双耳歇斯底里的狂叫都显示出他的幼稚不堪,这根本不是一个即将组建家庭,成为一家之主的男人应有的表现。

当阿芳为乌龟被随意丢弃动怒时,Edward的回答是乌龟没什么好养,还不如养猫养狗养小孩;当阿芳反问到了年纪就随大流结婚是否有意思,Edward的理解是对方想要一个童话式婚礼;当阿芳最后提出想男友承担更多家庭责任时,Edward立即反驳道他的心思全花到求婚派对上了。

我觉得无论是感情还是工作中,当我们做的事物既没收获意想之中的回报,却反过来将我们自己感动得一塌糊涂的,都是一场悲剧,而更悲剧的是这种差异的原因在于我们对每一个事物都没法理解到对方的点上。

“如果让他选我坐巴士被撞死,还是跟你暧昧,他一定宁愿我死。

”Edward既不自信,也缺乏信任,造就了他难以发自内心去尊重阿芳,也自然而然地无法以同理心去认真考虑对方的想法与需求。

从前,没有契约约束的恋爱关系尚能让阿芳如温水煮青蛙一样忽略掉鱼缸里一点点被蚕食的自由,但当一个反面参照物出现,加上契约意料之外地快速逼近,让她开始有意识地去感知自己即将要为婚姻付出的代价。

其实,我觉得我们不必强行把婚姻与自由对立起来看待,像结局中,原本选择婚姻的阿芳选择了放手离开,而原本认为婚姻就是不自由的杨树伟却选择了婚姻,可见自由并不只存在于LA,婚姻也不就是自由的坟墓,他们最终收获的自由显然并不一样。

婚姻只是一种形式,带给阿芳压迫感的实际上是她的妥协与Edward的步步紧逼,是这段不合适的二人关系。

这无论是在从前的恋爱中,还是未来的婚后生活,其实都存在。

而在一段合适的二人关系里,彼此应该能真实地发自内心要给予对方美好,而非以占有对方为目的,那无论是恋爱还是婚姻,我们都能留出自由呼吸的空间。

从前常说要过二人世界,其实二人各有各的世界,才算是真的二人世界,也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把象征美好的“囍”字演绎成海报上的四个“苦”字。

不经意间,我最迷恋的校花Stephy也走到了中年,看到她禁不住百般思绪涌上心头。

经历过那么多年感情磨砺,分分合合,她在银幕上的演出也越来越顺手拈来,水到渠成,眉目间仿佛就是在叙述她自己的故事一般,可知道这当中是否曾有万刀甲的影子浮现过呢?

精彩,保守推荐,不收藏。

 2 ) 电影应该是一把锋利的刀,而不是杂烩的容器

当什么都想讨论的时候,就会变成片面化。

比如这部电影里的:婚姻和个人困境;婚姻和时代困境。

所有的困境都变成符号化的、纸片一样的东西,我不知道这位主角是如何痛苦,如何摆脱困境。

女主想要逃离金都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她想要什么?

她真正的痛苦是什么?

是因为不想住二手房?

是因为婆婆不尊重自己?

还是因为老公是个妈宝?

我觉得这层的东西没有深挖。

把一些比较表层的东西附在女主身上,但是女主自己呢,没有一个强力的出发点。

真正的困境是自己内心里的困境,而不是这些外部的东西。

不论是自由、中港政治、同性恋、还是婚姻我觉得都没有讨论清楚,都是浮在表面上的元素的集合。

像社会版报纸的剪贴。

而且这些报纸上的信息还是有些过时的,用导演自己的固定思维来拼贴而成的,不够贴近真实和生活。

看完全片,女主就是一个面瘫的、没有感情的纸片人。

是一个社会问题的容器,而不是一个真正的人。

如果向内去深挖女主的婚姻和她的个人困境,我觉得会更好,更贴近生活一点,思考更多一点,而不是用固定思维来拼贴一部电影。

全片太浮了(另外,内地没有那么破,谢谢)(如果想描绘时代和社会,请视野更宽阔一些,思考更多一些,不是几个元素拼一拼就可以的)电影不应该成为社会问题的杂烩容器,而应该是一把锋利的刀,切入这些问题。

 3 ) 女性的窒息时刻

《金都》不是《婚姻生活》or《婚姻故事》《金都》是知乎、微信、小红书上百万阅读的热帖不是他人的故事,不是私人的情绪,是触手可及的群体性的女性窒息时刻。

不会晾衣服的男朋友;不断闯入的老婆婆;还有永不停息的电钻。

红色的出租房不是婚房,是以爱为名的地狱。

原来萨特早就预言过,他人才是真正的酷刑。

不能露肩带;近乎绑架一样的求婚;躯壳一般的礼服。

金都不是小商品城,是一座女性的监狱。

琳琅满目的婚纱,是最美的囚服。

不断的信息轰炸;被丢掉的短裤;被窥探的帆布包。

大巴不是大巴,是娜拉逃亡的路。

而福州,从来不是终点与救赎。

她试探他对二婚的态度。

他说:“你不是也介意二手房么?

”有人将堕胎过的女性比喻成死过人的房子。

女性与房子,残忍又昂贵的隐喻。

以闯入者姿态到来的王八,被闯入者带走。

她问:“我们以后会不会一直这样”他说:“当然了”他就这样,爱打游戏的妈宝男,认为女朋友,哄一哄就好了。

然而我们都知道,被放生的王八是压弯婚姻的最后一根稻草。

林二汶说,就算要结婚,也要去荷兰,那里可以抽大麻。

鞋柜上金凯瑞对着一切翻着白眼。

Playtime里,妇人聒噪地重复着失效的沟通。

蝴蝶梦里,婚姻与爱永葬火海。

所谓的双喜不过是人生四苦罢了。

另:我不太喜欢大陆仔和的设置,导演对于婚姻的敏锐观察力并没有在陆港关系上并没有生效。

一个行李箱早已泄露黄绮林的无力。

我认为墙,关上了我们看世界的窗,也关上了世界看我们的。

这不一定怪黄绮林,但却实是影响了剧作的流畅,也在以另一种方式真实地反映陆港关系。

 4 ) 人生不过是从一个水箱,到另一个水箱

好压抑的电影,最压抑的是其压抑不在于电影而在于其所映射的真实生活。

“不结婚就有自由了吗?

”自由是什么?

对于香港人来说,自由是不再住在逼仄、漏水的房子里,是千尺豪宅。

对大陆人来说,自由是自在旅行,是大洋彼岸。

但是生活摆在眼前,我们要面对的是一张张待发的喜帖,是成箱囤积的奶粉。

我们生而自由,却从不自由。

婚姻是什么?

是一份合伙契约。

结婚后未必生活一下子就会变得幸福甜蜜。

而只是从一种不自由,转变成了另一种不自由。

就像是那只乌龟,从一个水箱,到了另一个水箱。

和阿芳一样,我也数次怀疑过,若是结了婚,以后的生活是不是也就看到了头。

当她略带绝望地对男朋友说“我们以后就一直这样下去吗?

”而他却心满意足地说“会一直这样下去的。

”这一幕,太过真实了。

人与人之间永远不存在真正的相互理解。

永远不放好的指甲剪,被丢弃的乌龟,被嫌弃的衣服,随时闯入生活的妈妈。

相比那个假的“丈夫”,生活的琐碎和零星的沟通,这些才是横亘在两个人中间的鸿沟。

那为什么要结婚?

对于女性来说,除了结婚,是不是真的就没有其他选项了?

——只有有钱人和女同才有选择不结婚的权利。

“如果跟一个自己不爱的人结婚,这算不算假结婚啊。

”最后阿芳的叛逆,也只是暂时的而已。

她还是会回去,面对着一个很有孩子气却很依赖她的男人,写喜帖,准备婚宴,结婚,生孩子。

天啊,我不知道我为什么要来找虐看这么压抑的一部电影。

 5 ) 我觉得电影表达的思想偏激了

本来这部电影要表达些现代思想的,评论里很多,就不说了,冲着好的一面本来可以打至少3星半的,但是。。

但是!!

有苹果手机的年代应该不是很早的年代,里面对内地的描述是不是还停留在至少90年代的印象中?!!

刻意的表达内地不自由,内地的落后,内地的。。。。

人流,这些承认有过。。。

但这是多少年前的了?!!

即便是还有,那也肯定是极少数的,电影里这样一拍直接成黑内地了。

导演尼他玛思想多落后?

还想表达有些人评论的什么女性新思潮。。

屁!!!!

女主男朋友的反应最正常不过了,已经摊开的事情女主都几乎不解释,是不是过于女权主义了?

就冲这些,就得怒打一星!!!!!!!!!!!!!

没办法,本人还留有一丝对电影好坏评论的理性,冲着电影的整体性和有想法,给你加上一星。。。。。。。。

好久没吐槽电影了。。。。。

信不信,把男主女主换个性别,分分钟渣男标签上身

 6 ) 太子于金都之下

海报上的片名logo已值得玩味——太子站的「太子」二字来自以爱江山不爱美人闻名的爱德华八世,《国王的演讲》主角乔治六世即是接了他的位,而男主也叫Edward,影片通过台词明示:女主莉芳当时仍然相信这个童话式巧合,但Edward终究不是住在白金汉宫那位,灯牌logo的中英文片名排布暗示,太子只是香港的太子,它位于金都之下。

金都商场作为婚姻的象征,背后是一套现代社会叠加着传统观念的规训系统。

童话不过是缓解现实压迫的幻觉,太子只会在经济和行动上永远服从母上旨意。

此类符号的重置成为人物弧光构建的程式——从脚后跟能否着地以区分陆港人,引出内地人从不会飞的鸟类进化来因此更向往自由的理论,到最后莉芳领会了自由,杨树伟却说没有人是鸟类演变的,这是一次符号的重置。

从要拯救一只翻身的乌龟,到发现连未遭受苦难的乌龟都不能拯救,亦意味着女主争取多一丝自由空间不可得,到连现时的自由都被侵袭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有一处细节:莉芳对杨树伟说「你知道微信的对话会被监控的吗」,却被对方的「妳现在不一样被妳男朋友监控」驳得哑口无言。

这是作者将内地人作为她者视角,导出的一次对港人本身自由观的审视,莉芳的问题是从她人获得的、不带自身经验的话语,反而已有这种经验的杨树伟可以反过来质问她的生活,因为作为内地人的他可以直觉性地抓取这种相通之处。

因此,只有个体通过生活实践获得实在的自由,一个群体才有机会去争取未来的自由。

那么回过头来,暴露的衣物要丢掉、准岳母常擅自带人看房、未经商量地准备摆酒,这些被擅自做主的任人摆布仍能接受,而养龟是她试图通过拯救其他被困生灵抒发自己渴望的出口,今日连「养龟的自由」都不可得,她才明白,只有自己先争取到自由,才有权利解救她人。

于是,当男主愿意去买一只翻身龟、试图理解自己之外的人的时候,她已进入下一段路程,这又完成了一次符号的重置。

符号的重置需要的前提是理解的错位。

各种琐细问题在漫长同居(压缩的空间)中被搁置,理解的错位未曾被交流弥合,愈少交流则隔阂愈深,2:35:1的画幅更凸显了这种隔阂;当结婚与假结婚两个主事件使时间也被压缩、而婚姻本身也意味着占有的时候,占有与隔阂的冲突便暴露在摄影机前了。

于是,我们只能看到亲密关系逐渐演变成压迫与挣脱的形态,而它亦可置换到陆港关系中,实际上我们对「中文」这个词的理解都有本客的视角之别,才会出现公安问「会说中文吧」,女主以为是指粤语、点头后开始讲的诙谐细节,我瞬间想起去年警察记者会上央视记者用普通话提问,翻译官回答本次记者会以中英文双语交流。

「你变了」「系你唔了解我啫」……理解的错位充斥着一段关系,有一方从来没有意愿进行平等的交流,严肃的理解,个体间、群体间的情感才如此疏离与贫瘠。

这部港片即便有内地人、港人及对自由的探讨,却很难得没有落入政治寓言的窠臼,我们在其中找不到对位同隐喻的入口,但不可说它没有进行社会表达的企图。

不要忘了,这是一部女性电影,当然不能以杜琪峰、邱礼涛的方式解读它。

《金都》从女性的身体感受出发,不那么在意结构的工整,以人们足以共鸣的种种经验细节串起一类生活,在仍将旷日持久的陆港关系中输出了同样重要的表达。

 7 ) “我们以后是不是都会这样?”这大概是最绝望的提问了

作为在广东地区长大的人,对于这部《金都》接受程度还蛮好的,很多东西和梗都能get到。

电影一开头就用了一只翻身的乌龟来映射女主,然而之后被男主戳穿,乌龟只不过是从一个笼子里搬到另一个笼子里罢了。

乌龟最后被男主母亲以“影响风水”的理由扔掉,女主终于忍不住爆发了,随后去找乌龟,当然也不会找到。

此时男主抱住她,女主问,“我们以后是不是都会这样?

”男主似乎有些宽慰,“是呀。

”到这里时,两个人的观念都已经出现了分歧,男主以为女友问,我们以后是不是都会这样继续生活?

然而女主真正想知道的是,以后是不是都会像今天这样,陷入无尽的苦恼和绝望?

男主领悟不到这点,以为买过一只新的乌龟就可以翻篇了。

但女主心中,新的乌龟也不会再是新的那一只了,所以随后她才会义无反顾地离开,去到福州,点了自己一直不吃的面,还有买了之前抱怨过的“房间太小放不下”的桌子。

女主的爆发都是一点点累积的,来自于老板,来自于住的环境,还有男友以及男友的妈妈。

一点点的累积,乌龟被丢是压垮她的最后一根稻草,而“没有摆放好的指甲刀”,是她离开的一个口子。

《金都》对于婚姻的主题也延伸了很多,结了婚之后,一定会幸福吗?

如果不结婚的话,你会想做什么?

你会想去什么地方?

属于他们的故事就这样戛然而止了,但屏幕外,我们的人生依旧在继续。

 8 ) 金像奖金马奖《金都》:结婚?不结婚!

文/笑语在午夜场首发:抛开书本未经许可,禁止转载香港电影《金都》自从去年金马奖入围(提名最佳男主角、最佳原创电影歌曲、最佳新导演)开始,就一直是我期待的港片新作。

它在今年上半年举办的第3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上斩获新晋导演及最佳原创电影音乐两项大奖,而后在香港上映取得517万港元的不俗票房,口碑亦是不甘示弱,持续走升。

流媒体上线之后流出的「资源」使得内地影迷有机会观赏到这部电影,导演黄绮琳在豆瓣和Facebook上发动态,称喜欢/不喜欢她的作品的都可以在看完之后通过PayPal给她打钱,返一张电影票。

片名「金都」来自导演家对面的金都商场,是一个位于香港九龙旺角弥敦道、鸦兰街交界,毗邻港铁太子站及联合广场的以婚礼服务为主题的购物中心,也是香港最大的婚宴主题商场之一。

片中女主角莉芳和男友Edward同居租住的狭小住宅即位于金都大厦霓虹灯旁边。

当夜幕降临,金都商场的霓虹招牌便开始闪烁,发出红紫光。

这样的场景来自导演黄绮琳的旧日幻梦。

她的家位于弥敦道上非常繁忙的区域,睡房在每天黄昏都被商厦的玻璃外墙反光照得通红,因为离马路很近,每天都听着交通灯的「哒哒声」入睡。

在电影里,邓丽欣饰演的莉芳的人物经历来源于导演的过往。

男主Edward是一个有着很多性格缺陷的「妈宝男」,他的形象便是导演前度的投射。

看似性格不合的两人,竟不知不觉拍拖7年,走到婚姻的十字路口,莉芳才发现,自己一点都不幸福。

男友凡事都不问自己意见,干涉自己的穿衣自由,甚至是在家里养龟的权利;他睡相难看每夜打鼾,沉迷电竞对生活琐事从不过问;即时讯息轰炸,iPhone定位监控,一刻都不能失联;结婚仪式全由男方母亲作主,连支票簿都在她那里。

单独来看,每一桩引起矛盾的小事看似都是忍一忍就能过去的,莉芳在之前的同居生活里确实也这么做了,本身的妥协性格也没有让她想到分手,关系就一直温水煮青蛙式地这么煮着。

然而,准备结婚这件事令她思考到婚姻的意义以及自己到底需要什么,仿佛自我意识在这个关口迎来了骤然觉醒。

此时生活中的一地鸡毛和与伴侣日常发生的龃龉都令莉芳负重不堪至于崩溃,一个乱放的指甲钳都足以成为导火索,最终导致了她的出走。

闯入她平静生活中的另一个男人杨树伟来自大陆,他与「港男」Edward性格迥异,令莉芳看到亲密关系的别种可能。

十年前杨树伟和阿芳通过「中介」相识,两人假结婚,莉芳为了拿钱付租金,杨树伟则是为了取得香港身份证。

之后二人分道扬镳,却一直未曾离婚。

再次相遇,杨树伟表示希望莉芳配合他拿到单程证再办手续离婚,就这样,他们的命运轨迹亦开始交错。

导演无意将「港男」和「大陆男」对比评论,她做的只是提供两种标本,展现个中差异,留待莉芳和观众自行参透。

在这部片子里,「港男」是幼稚且易怒的。

有一场典型的争吵戏,Edward和阿芳都到情绪不能控制处,提高音量斥责对方,渐渐地Edward索性扯开嗓门「啊」地大叫,引得楼上住户下来敲门。

莉芳的心情一定是绝望的,自己身边的男人在无法解决的问题跟前竟然表现得如此无能,只剩歇斯底里和无理取闹。

但他同时又是一心爱莉芳的,冒雨买龟补偿她的时候还有一丝可爱。

反观「大陆男」杨树伟,是一个自由且自私的男人。

他有一种论述,名为「亚洲蹲」,即只有内地人蹲下时是后脚落地,香港人和美国人都不能做到。

他的解释是,内地人是从一种不会飞的鸟类进化而来。

他费心费力想拿单程证和崇尚LA都是因为向往不受拘束的生活。

杨树伟揶揄莉芳终生困于香港,不知自由为何物,半调侃地告诉她结了婚就更没有自由了。

这两种男人的性格树立都是真实可信的,没有特别完美的形象,亦没有毫无可取之处的存在。

讽刺的是,最后杨树伟因为女朋友怀孕不得不回福州结婚放弃拿单程证,而莉芳却毅然出走拥抱自由。

导演的剧作设置赋予了角色人物弧光,去到最尾也没有给出所谓明确答案,但是观众已然明了莉芳的抉择为何。

片中的乌龟隐喻被困在太子区小框架内的香港人,关乌龟的水缸对应香港的房屋。

莉芳救走小乌龟,就是一种象征,她希望自身亦能获得自由,逃离金都商场,或是太子区。

而向往飞翔的鸟类就代表了杨树伟这样渴望自由的内地人。

鸟与乌龟的对照揭示了无论是香港人还是内地人,都多少被传统价值枷锁所绑缚,无法获得真正的自由与飞升。

编剧出身的导演黄绮琳此前编剧的作品《玛嘉烈与大卫绿豆》和《叹息桥》等都是好评如潮的高分剧,《金都》是她第一套自编自导的长片作品,这部电影的诞生得益于香港为新人导演处女作设立的「首部剧情电影计划」。

值得一提的是,我也很喜欢导演之前的两部短片作品:《赤腊角到天水围是我爱你最佳距离》和《落踏》。

前者描写同性情缘,后者关注异性三角关系,其中对于情感细节的把握细腻精准。

黄绮琳表示她不相信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或男女之间的爱情,会因为科技的发展而减弱,沟通形式的转变,或许会改变相处上的习惯,但爱情当中的情感跟人性是恒久不变的。

《金都》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它提供的「临场感」,配合自然的影像风格透出的是导演生活化的观察,声音和灯光设计的在场感非常强烈。

看完之后,我仍然会被太子区金都商场那片投影在卧室的红紫光和香港街道标志的交通信号灯发出的「哒哒声」包围。

黄绮琳透过《金都》表达的是对当代都市年轻男女婚姻现状的思考。

就像片中莉芳对好友的发问:「你觉得是不是只有事业有成,或者同性恋的女生才不用结婚?

」在香港,有无数像莉芳一样的处在三十岁这个年龄段的女性被裹挟进婚姻,很多时候,她们的选择并非她们自己想要的。

就好像结婚这件事成为了衡量一个人成功与否的标准,只有组建了家庭,你才能被这个社会当作一个「正常人」认可、接纳。

对此,黄绮琳说:「我自小居住太子区,家就在金都商场对面,小时候经常看着商场玻璃橱窗的婚纱,幻想结婚的模样,心想着身穿一袭婚纱,应该会挺美的。

长大后,身边的朋友开始结婚,要为她们当伴娘,听到她们不少与男朋友、男朋友家人吵架的故事,写剧本的时候我刚满三十岁,妈妈每天催我结婚,觉得我嫁不出去,逐渐让我觉得结婚是很蠢的事。

甚至抱着想拍一部大家看完都想离婚的电影的心态去写剧本。

」除了婚姻之外,黄绮琳亦在电影中带出了关于香港「人」与「空间」关系的担忧。

金都反映出的香港地少人多和房价飙升的现实困境,极具普遍性。

主角所面临的生活难题同样也是每一个港人都会遭遇的。

关于去或留,她也常常思考。

处于一个城市好像跟它谈恋爱,她有时甚至会开始怀疑真的需要如此热爱这块土地吗?

关于自由与抉择的命题,黄绮琳认为自由是做到想做的事,而免于恐惧。

邓丽欣则说,所谓自由,就是你可以选择结婚或者不结婚。

婚姻并非唯一选择。

《金都》蓝光到手,内含剧本+OST+Blu-ray设计得可以说非常好看了,就是运费有点贵。

添加微信号paokaishubenxbb加入全国影迷群

 9 ) 港版《婚姻故事》,只用了十八个工作日就拍摄完成了。。。

都是19年的作品,探讨婚姻围城,米国那边有斯嘉丽的《婚姻故事》,港版有《金都》。

影片的深邃,细节,情感的克制,刻画的细腻,柔软,我就不说了,每个对婚姻有感触的人,对生活对人有观察的人,站在自己的立场和角度,都会有感而发。

一口气看到电影结束的时候,让你想一想,就是一部好电影了。

导演说因为预算,这部电影只用了18个工作日就拍摄而成,她特别感谢全体参演人员。

因为是一个香港的电影计划展之类的机构的项目,这里有很多演员都是其他单元的电影导演来帮忙客串的,比如那场求婚的戏,还有天台婚纱照那一场,群演不是群演,是好些导演。

扮演杨树伟的金楷杰,是大陆演员,因为在香港参加一个表演艺术进修项目,和男主朱柏康是同学,这次参演是朱柏康推荐的。

导演说这个角色其实很难找,要有她想表达出来的陆港两地的特色和差异。

林二汶的音乐做的真好。

导演一再解释不是因为林二汶的音乐来找她演戏的,正好相反,是因为找她演戏,她又主动承担了电影音乐的创作。

预算少到什么地步,导演举了一个例子。

那场男女主在家大吵到情绪崩溃到哭的戏,因为给不起演员加时费, 时间到了,就先拍女主邓丽欣的戏,拍完就让她走先,然后再拍男主朱柏康。

朱柏康当时就崩溃了,纯激情对手戏导演你让我对着空气演吗?!

还好邓丽欣nice,没拿超时费,自愿留下来陪他把戏拍完。

看拍摄花絮,真的是个迷你剧组,服化道摄影寒酸到令人不敢相信。

邓丽欣坐大巴的那场戏,窗外的小雨就是道具举着小水管对着车窗喷水,摄影扛着摄像机踩着双轮电动车一边躲避行人一边追行进中的巴士,一边在拍,而另一组还在拍路边的男主,根本没有清场或者制景(街景)的能力。

然而18天的时间,生产出这样的一部佳作,大陆这边动不动抱怨资金题材总菊爸爸各种先天不足的制片方导演编剧们,汗颜吗?

 10 ) 拒绝顺理成章

在《单读》上读到本片的剧本,很喜欢,就找电影来看。

这是一部香港的独立电影,讲述年轻人面对婚姻和未来的迷茫。

主人公张莉芳在金都商场工作,这座商场主要出售和租赁婚礼用品,她所在的就是一家婚纱租赁店。

她的未婚夫殷俊荣是同一座商场里一家婚礼摄影店的老板。

两个人拍拖七年,除了结婚似乎已经别无选择。

可是,莉芳却藏着一个多年前的秘密。

她早年间因为贪钱而经由中介与大陆人杨树伟『结婚』,杨借此拿到香港身份。

本来说好成功后就办理离婚,后来却把事情忘到了一边。

当筹备婚礼提上议事日程时,她意识到必须要解决这个问题了。

莉芳找到杨树伟,原来他也在找她。

她要求办离婚手续,他让她再帮忙陪他到内地老家开个证明。

莉芳没法办,只好帮忙。

殷俊荣得知后,先是百般阻挠,又是不断猜疑。

莉芳本来就对婚姻心存疑虑,未婚夫的表现更是令她举棋不定。

杨树伟拿香港身份是为了移民,现在他熬够了年头,成功在即,可女友却在此时怀了孕。

他犹豫再三,决定留在国内,安心过日子。

莉芳成功办了离婚,但并没有与殷俊荣结婚。

她对未来依然迷茫,但也不愿意稀里糊涂地按部就班走下去。

影片没有关注大时代的风云变幻,而是着眼于女主人公的生活日常:女大当嫁的社会压力,顺从默认选项的心有不甘,年少时闪烁其辞的过往,都从细节中点滴浮现。

还有一个有趣的点是,多年前大陆人通过假结婚骗取香港身份,现如今大陆人告诉香港人要追求自由,这反映了香港与内地关系的微妙变化。

一向是乖乖女的张莉芳最终拒绝了顺理成章,她的选择谈不上奔向自由,但是至少增加了一些可能性。

微信公众号:小盆哟「littlebasinyo」

《金都》短评

#2019金馬No.19 從太子的廉價婚禮聖地金都商場的視角來探討當代香港婚戀觀,輻射大陸假結婚現象。全片視聽不如劇本,劇本不如話題性,好在落點輕巧,氛圍輕鬆,不至於落入沈重的感情包袱中。即使片中對於陸港身分的刻畫討論已經儘量以調侃的語氣來展現,但依然沒能擺脫刻板印象,導演在QA中說純港人劇組在大陸申請拍攝很困難,所以內地場景是在香港邊境拍攝的(好的作為福州人我忍惹);包括在設定大陸情侶角色時候的考量,也是一種想當然的對抗,整體還是浮於表象。再一個信息點,影片中很多人覺得生硬的黑幕過場是張叔平的idea,他把導演的初剪110分鐘剪到了現在90分鐘的版本,也剪掉了一些大陸情侶的劇情線,所以你們可以繼續討論這樣做的得失了。導演希望呈現一個現實向的香港愛情故事,以幫助自己尋找婚姻這一議題的答案。

8分钟前
  • 陈好康
  • 较差

其实就那么点破事,任何一对情侣大概率都会遇到的两人间的多种小摩擦,遇上了大号难言之隐,就炸了,要不然可能也就凑合过一辈子了?拍的很有意思,是那种温吞之下又很有味道的可爱港片。单纯从爱的角度来说的话男主是更爱女主的,女主其实真的很烦。所有的沟通讲道理不过都是影响当下的情绪,根本不解决任何实际问题,根本问题也不是他们掰头的那些,根本问题完全在于钱。婆婆就是因为掌握着经济权所以才那么强势,一个普世真理而已。空谈自由非常可笑。结尾挺让人呵呵。

11分钟前
  • 年逝
  • 推荐

可是 人生本来就有诸多束缚啊 生活中本就充满了鸡毛蒜皮的平庸 与结不结婚没关系 大陆男这条线和男友这条线都做得好奇怪 为了冲突而冲突 电影里表达的女主不被尊重的生活很大程度上只是因为她需要换一个对象而已……

12分钟前
  • 森森
  • 较差

其实比较好玩的是以前港片里是港人要去加州,这里倒是大陆人要去加州,笑死。女主角演技麻麻。

13分钟前
  • Yinanaa
  • 还行

《金都》以坐落于太子的金都商场为背景,商场以售卖廉价婚礼商品闻名

14分钟前
  • 笨笨的-笨蛋
  • 较差

女主角的演技和性格,让人看了就想同她离婚。男主角就好多了。《金都》这两个字做片名很好听,但电影完全没拍出“金都”两个字的质感和声色光

15分钟前
  • 丁一
  • 较差

人物对话细节挺有生活的,就是镜头太电视剧质感了。

20分钟前
  • 人出没注意
  • 还行

女主整天一副性冷淡的样子早就该跑了 . 男主一副小家子气的样子也不靠谱一家也都有点毛病。 6/10

22分钟前
  • 1w.
  • 还行

最后的李洁冰是什么意思?真的不是很懂。导演感觉没什么深度,一切的东西都表现得太直白了。不管是香港,还是内陆,两边的缺点都说得太直白了,容易引起观众的不适。台词也像流水账一样,直白且没深度,没有很好地将整部电影关于女性与婚姻的这个主题思想更加深刻地表现出来。就是看完了就看完了,最后能在脑子里留下来的东西完全没有。

24分钟前
  • The Crossing
  • 很差

3.7分。不管从那个角度看,《金都》都是一部让人感到惊喜的港片。它有着港片基因里苦涩和焦灼的味道,但也不乏从欧洲电影里借鉴来的手法和切入角度。这一点让人觉得,港片不存在死或者活的辩题,它只不过变得衰弱,并不再引人注意而已。但是由这些本土新导演所执导的电影里,你能发现他们相比于老港片的电影人更能沉得住气,不再从商业类型层面下功夫,而是关注于人文层面的探讨。而在黄绮琳的这部影片中,那种男性的控制欲、庸碌感表现得十分到位,而女性的无所适从,以及后来的若有觉悟,又变得逐渐清晰。

29分钟前
  • 鲜有废客
  • 还行

结不结婚没关系 但无论如何都不能和这样的男人在一起啊?!为什么要找一个男人来折磨自己呢!这个世界有太多男人不像男人、女人不像女人、妈妈不像妈妈、儿子不像儿子了!

30分钟前
  • 深情的艾老师
  • 较差

福州惠州都搞不清楚,就不要拍大陆(人)了。

34分钟前
  • 荔枝超人
  • 较差

一开始看几个镜头,觉得还是一个会拍电影的,但看着看着觉得太刻意了,很没劲。编剧再去学校学一下,再多看几部好电影。演员也不是都好。鲍起静这么厉害的演员都没发挥。导演脑子里思考的东西太少了,所以呈现出电影比较乏味。

35分钟前
  • Chris 一切由无聊开始
  • 很差

拧巴,磨叽

39分钟前
  • 巅峰评论家
  • 较差

近年港产片里的惊喜之作!导演将时下香港年轻人的婚姻和爱情观表现得活泼有趣,又不失其意味深长之处。婚姻和自由的辩证思考中更引申出若隐若现的政治意味,启发性的剧本不断闪现出难得一见的导演天赋。暗号般的迷影细节填充在叙事的空隙里,既在向影坛大师致敬,也似乎在酝酿着港产电影的新浪潮。

40分钟前
  • 罗宾汉
  • 推荐

还以为被扔掉宠物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钢管了,结果她又平心静气地和男朋友聊了起来……

41分钟前
  • 陆小凰||我爱浪味仙小康牛肉酱
  • 还行

女主太丧了,全程冷漠脸,看着难受。

43分钟前
  • .
  • 还行

假结婚 真离婚 真结婚 被丢掉的乌龟 被定位的手机 没有笑容 没有自由 没有爱情 离开的女人在车上 找寻的男人在车外 平行的空间彼此无法察觉对方的存在 忙活半天只为更坚定的离别

48分钟前
  • 7级残废
  • 推荐

整部电影俩个字:矫情。

50分钟前
  • 斯芬克斯之谜
  • 较差

邓丽欣脸上写了一个苦字,能演成这样也只能算是老天爷赏饭吃,那张苦得波澜不惊的脸,就像一潭死水的命运一般令人绝望。大主题是挺好的,但刻画的手法相当尴尬,香港人始终不愿意承认内地的变化,去趟福州还要人家坐大巴。这时候cookies的歌声应该响起:又不是八十年代。

55分钟前
  • 闪电传真机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