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横风之中

Risttuules,侧风之忆,In the Crosswind

主演:Einar Hillep,Ingrid Isotamm,Laura Peterson,Mirt Preegel,Tarmo Song

类型:电影地区:爱沙尼亚语言:爱沙尼亚语年份:2014

《横风之中》剧照

横风之中 剧照 NO.1横风之中 剧照 NO.2横风之中 剧照 NO.3横风之中 剧照 NO.4横风之中 剧照 NO.5横风之中 剧照 NO.6横风之中 剧照 NO.13横风之中 剧照 NO.14横风之中 剧照 NO.15横风之中 剧照 NO.16横风之中 剧照 NO.17横风之中 剧照 NO.18横风之中 剧照 NO.19横风之中 剧照 NO.20

《横风之中》长篇影评

《横风之中》短评

7.5/10 先锋影像风格,impressive,总结的话几乎是,幻想部分是普通的人物都在运动、同时镜头有设计的影像,而对于信件内容简的视觉化是运动长镜头with镜头内部人物静止,而周遭一切仍以运动状态继续,比如列车上通过车窗进入到车厢内的光影 - 就像多兰的《妈咪》配合Experience,画幅展开进入母亲的幻想,那样的震撼

3分钟前
  • Valuska
  • 推荐

有声连环画

6分钟前
  • Oddball
  • 还行

我们只能在横风之中,听见以前发生过的声音碎片。眼前的画面是被推迟了的,我们首先却听见了声音的到来,这无疑是对真相迟迟到来的一种暗示和映射。在苏联实施种族清洗的时期,多数周边东欧国家的人民还来不及看见自己亲人的去向,已经身在异乡不见了踪影。当多年后收到迟来的信件才得知被处死的消息,难以想象,怀有希望的念头是如何被凌迟的痛苦。

9分钟前
  • LoudCrazyHeart
  • 推荐

这是对光影艺术最有存在意味的使用吧。

10分钟前
  • 童子
  • 推荐

#资料馆留影•年度最美#年度最美的电影,内核却如此悲伤,失去丈夫和孩子的妻子,一言一语的回忆都那么平常,却更让人脑海激荡。或去或留是个问题,逃亡的不好过,留下的家破人亡,在那种极权统治时期,一家人的遭遇也就是一代人一个民族的遭遇。另外,这种人物静止的场面也太神奇了,就像被定住了,每一帧都是黑白明信片一样,只听见呼呼风声在诉说着宿命。

11分钟前
  • 瑞波恩
  • 力荐

看错时间迟到了半小时,汗颜。觉得还是拍成故事片更好吧……在横风之中相遇的意境不错。

15分钟前
  • Zemeckis
  • 还行

静与动,过于实验,也过于浪漫。东欧电影都很喜欢用那首著名探戈曲,来抨击“毒太阳”。好奇怎么拍的,查了一下,导演拍这片的时候好年轻,我酸了。

16分钟前
  • 不会飞的无脚鸟
  • 还行

导演可能是有了个自己觉得很酷的idea就急着拍了,也不管合不合适能不能拍好,这种本质上反电影的形式可以说是深具毁灭性(对电影)和灾难性(对观众)了。

19分钟前
  • zitsunari
  • 较差

看到有人同样想到阿巴斯的「廿四帧」。诗意的长镜头调度,旋停旋走的静止摆拍,于绝望处一潭死水,于希望处漾起波澜——微风拂过花朵、裙摆、水面,跳脱静止,变成图画中最瞩目的元素,比较极端的动静对比构图。但文本诗意却略嫌流水帐,诗意与美感多于感情,令观众只能置身事外地审视。

23分钟前
  • Hiina Kapsas
  • 还行

凝固的静态场景配上女主角喃喃自语般的旁白,竟然意外地煽情。

24分钟前
  • Komnenos
  • 还行

历史的另一种解读方式,宛如浮世绘般的阅览式观影体验,镜头在辗转之间便实现因果交织,而静态人物与动态风景存在着不可调和的矛盾,从而渗透出「艺术至上」的悲怆之感;配乐和念白成为唯一「活着」的证明,导演把情感和记忆阻挡在镜头处,多出所谓第三维度,抽象的定格方式悄然呼应着等待的终极奥义。

25分钟前
  • ChrisKirk
  • 力荐

在风中相遇,形式很艺术,这样的题材和形式短片也许就够了。。

27分钟前
  • 合纥
  • 还行

从来没看过这样的场面调度,摄影机围绕凝固的人物群像在运动。巧妙的是人物不是绝对凝固,部分细节在动。凝固的人物就是不朽的历史。 是注目未来单元看到现在最惊喜个一个片。

28分钟前
  • 南风南
  • 推荐

被故弄玄虚的炫技恶心到了。人家马利克这么玩可以让观众注意力留在故事上,这片为了在痛呈革命家史上搞出点花样,费老大劲装了次特别失败的逼。

29分钟前
  • scaryzion
  • 很差

妈呀,闷片之王,人物一定格,镜头就在那儿推啊拉啊,跪求这些艺术家对普通观众友好点了,过于玩弄形式了!

34分钟前
  • 煮海
  • 较差

片中大部分镜头都是静态的人像或群像,传统意义上的表演被掘弃,人物充当布景,借助于横摇或黑白光影提供的大量隐蔽剪接点,镜头能够在不同的时间与空间中流畅地切换,与这个由信件回忆带出来的叙事相辅相成,在今年的几部处女作中,它更加极端,更加自成一体,更加动人,也更加鲜活。

39分钟前
  • JoshuaLi
  • 力荐

光是片名翻译就很有意境了,用徐缓的呈现手法来描绘激烈的历史,这种感觉并非那种特别强烈特别壮阔的悲怅~一代人所有的痛苦与绝望,也只不过如同世间万物,悠悠地在横风之中烟消云散~曾经把这种感受自我定义为情绪上的慢性炎症,没有剧烈的释放,是一种长久而轻微的隐痛~

41分钟前
  • 彩虹几度
  • 推荐

静止的群像而非活动的人作为故事的主角,读信的画外音填充故事。或许导演对于这部片的定位本身有欠缺。

42分钟前
  • 江湖水
  • 较差

藝術片都喜歡運用大量的長鏡頭,但該片卻是鏡頭在定格的時空里游走。沒有一處對白,衹有抒情式讀詩的畫外音。法國新浪潮時期對鏡頭在靜態照片上的推移外加畫外音對影片展開探討的方式拿手,但該片又不同,并不采用照片,而是真人,并有破綻,比如眨眼,以及周圍的景物是隨風而動的。

46分钟前
  • 子弹
  • 还行

这种形式完全适合这个题材好吗

49分钟前
  • 血源2出了吗?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