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金知云的《蔷花,红莲》,安之若素地盛开在韩半岛。
“灵异第六眼”式的叙事法则+唇红齿白的怀春情绪,看得人,欲罢不能。
一时之间,《蔷花,红莲》被捧上了“韩国第一恐怖电影”的宝座。
好莱坞,岂能放过。
于是,继中田秀夫的《午夜凶铃》之后,梦工厂再度用万能的绿油油(100万刀勒死),揽下了《蔷花,红莲》的改编权。
关于《不请自来》的剧情,我们可以套用当下时髦的句式:《不请自来》没告诉你的,荣格和拉康告诉了你。
于是,荣格(Carl Gustav Jung)的“人格面具”Persona和拉康(Jacques Lacan)的“镜像理论”Theory of Mirror Image,在这部电影之中,牵物引类。
正如拉康所言,“欲望是对他人的欲望的欲望。
‘自我’是在‘他者’那里实现其自我。
”影片的主人公安娜,身体力行地实现了这句话。
起先,她将自己的欲望投射在姐姐的身上(邪);后来,她又将自身的欲望影射在男友的怀里(正);最后,这两股欲望合并成她对于“后妈”的欲望。
她,完全地成为了欲望的俘虏。
前前后后,她一个个地将他人的“人格面具”,戴在了自己的脸上。
正如荣格所言,“人格最外层的人格面具掩盖了真我,使人格成为一种假象,按着别人的期望行事,故同他的真正人格并不一致。
”那么,这些晦涩的理论分析,《不请自来》又是如何表现的呢?
很简单,影片随处的可见的“镜子”和“窥视镜头”,润物细无声地利用电影特有的属性,影射了这些原本只能书写在文稿纸上的哲学命题。
巧妙的是,导演在影片的开头处就跟观众玩了个“镜中游戏”。
回到家的安娜,快活地躺在床上,镜子在画面的深处,靠墙;紧接着,下个镜头就是越轴拍摄,观众通过镜子看到了安娜。
这里,导演通过镜子,将观众看电影时不自觉的创作意识与安娜的欲望,进行了勾芡。
相对应的:影片最后,当安娜通过“窥视镜头”看到父亲与“后妈”偷情的场面,安娜的欲望投影,一览无遗。
观众,再次透过这些“窥视镜头”,与安娜一道,沦为欲望的参与者。
此外,安娜在凝视自身影子的时候,见到姐姐艾里克斯;安娜对着镜子,自言自语地责备自己;安娜在镜中凝视自己的“后妈”;都是“镜像理论”绝好的影像表达。
关于真相,安娜其实早就知晓的。
她,以一种“选择失忆”的方式对那晚失手错杀母亲与姐姐的真相,进行逃避。
就连,知道真相的男友,一起杀害。
类同《蔷花,红莲》的叙事结构,虽然《不请自来》稀释了少女怀春的淡淡哀愁,但是浓墨重彩地将影片赋予了“个人人格”的抒映。
草蛇灰线的应用,相比《蔷花,红莲》,平分秋色。
与此同时,《蔷花,红莲》浸润在影像深处的东方式含蓄,在这部《不请自来》中变成了美式传统惊悚片或恐怖片特有的“愈演愈高潮”。
反传统的是,导演将整部影片的基调对准了人格的“降格”。
开头时,安娜离开心理治疗中心时的俯拍镜头(类似希区柯克电影常见的超高俯拍镜头);结尾时,安娜手握利刃的超低机位。
一高、一低,所有的话语在这样的镜头面前,顿感苍白。
最后的最后,我们再来看看这部影片的高潮戏:当安娜的父亲将艾里克斯的死亡,怒吼地告诉安娜。
安娜一步步,逼视逐步后退的姐姐,直到…她在落地窗中看到了自己(过曝,正反打)。
随着交响曲的奏鸣(貌似莫扎特的《安魂曲》,望高手指正),影片的最强音,终于出现。
至此,安娜的“人格独立——人格分裂——人格重组”,得以通过影像,完成表述。
因为,她在影片最后骄傲地说道:“我做了我没做完的事。
”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她完全地从错杀母亲与姐姐的阴影中走了出来,进入了一个完全臆想的世界。
至于“吓人”方面,《不请自来》运用了当下时髦的“张力式”配乐,进行诠释。
“弦乐——静音——强音”,抑扬顿挫之间,充分地调动着观众的心理预期。
无论如何,荣格的“人格面具”也好,拉康的“镜像理论”也罢,《不请自来》只是再次验证了罗伯特·休斯(Robert Hughes)的话,“人们将他们的历史、信仰、态度、欲望和梦想铭记在他们创造的影像里。
”,如此而已。
另外,这还只是盖德兄弟的处女长片之作。
我看美版《不请自来》比韩版《蔷花红莲》要早,但美版的我几乎看过一个星期就忘了,《蔷花红莲》却成了我最喜欢的影片之一,美版《不请自来》和韩版《蔷花红莲》描述的影片本质与内涵是不一样的,韩版《蔷花红莲》展现了一个 恐怖、光怪陆离 、悲惨凄美的故事。
无论是姐姐因为自己的过失导致妹妹的死亡而愧疚发疯精神分裂陷入了迷离、失真的奇幻世界,还是妹妹因为姐姐与继母争吵负气离去,导致苦苦哀求却得不到回应,都有一种无限惋惜的感觉,也有很深的现实意味。
而美版《不请自来》则是一个俗到不能俗的故事,影片借着精神分裂人格分裂的设定桥段,这点看似与韩国原版相同,但实际上是为传统的美国式“杀人狂”套路内核铺垫设定,尤其是女主角最后杀了后妈,满身是血的站在镜子前那一幕,典型的美式“杀人狂”桥段,俗到了极点。
还有最后女主在医院对医生说的话“我做了我未做完的事”一边说还一边扣下照片上继母的头,更是应证了这一点。
《不请自来》这就是一个换汤不换药的老套路,仅仅是以人格分裂作为铺垫桥段进行,我真搞不懂美国电影人,2009年按理说这种杀人狂套路都玩了几十年了,70年代的《月光心慌慌》到09年《不请自来》30年了,还玩不腻吗?
这点上他就没有学到韩版的精髓
作为恐怖片,很多情节都被隐藏,电影只会给你起个头,剩下的就靠你胡思乱想了,你想的越多你就越害怕。
作为心理片,很多东西都可以根据经验和推理思索出来,每一步行动都有它实施的原因,比较喜欢这个感觉。
美版也比韩版看着舒服点,每一个人都真情流露,而作为Anna做事情也是经过分析,有一定的原则,让人感觉这个世界还美好一点吧。
在Anna的世界,所有的事情都是在Anna的操控下进行的,一切都是以Anna愿望的满足为原则。
不管Anna怎么骗自己,心中的自责和悔恨困扰着她,在梦中就会以一些害怕的东西出现,作为对自己的惩罚,以使自己心里好受。
在Anna试图说服Alex的过程中其实是Anna一直在说服自己,而一些Anna想做但不愿意做的事情Alex这个好姐姐就会代替。
Anna一直在寻找着继母的罪证,而三个小孩的不断出现是Anna为了表现自己的思考是有根据的,受到了神的指引,并且有一定得推理过程。
我想作为个人潜意识里还是有很多自私和恶毒的想法的,这本身并不是罪责,需要我们理性和道德去克制,去分辨。
另外对于旁人的行为和话语,我们主观去分析的时候,完全有可能产生与对方截然不同的想法,因为我们的思考会带有感情和自己的需要,这也是很多误会和矛盾产生的根由。
一个重度精神病患者的臆想经历翻拍的韩国电影。
开头的三个麻袋小孩被咔嚓和母亲的小屋着火贯穿了整部电影,其实三个小孩不是女主安娜的经历,小屋着火才是安娜的真正回忆,所以开头看起来有些凌乱。
女主从精神病院醒来,医生告诉她可以出院了,安娜在三楼窗台看见老爸后被病友拦住了去路,其实这个病友给女主的记忆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是个关键人物。
回到家,安娜发现曾经的佣人转正成了后妈,并对安娜表现了热烈的欢迎。
晚上安娜开始做噩梦了,梦醒之后妹妹Alex过来安慰她。
第二天,安娜前男友过来找她并要告诉一年前母亲噶于火灾的真相,但后妈委婉的赶走了开船来的男友,临走前安娜告诉晚上相见。
这让安娜心生怀疑,晚上安娜又做梦了,梦见妈妈向她指个方向。
吓醒后的安娜和妹妹Alex向所指的方向看去正是后妈,这让安娜决的后妈是个危险人物。
不日,后妈邀请安娜去吃饭,安娜还是看见了三个已故小孩的模样。
回到家中的安娜与Alex一起翻看了后妈那性感美艳绝伦的内衣。
晚上安娜又做梦了,梦见男友全身筋脉尽断。
第二天安娜在岸边真的看见了男友的尸体,安娜相信自己有和已噶之人交流的能力。
于是姐妹俩开始对后妈展开了侦察,
原来后妈是医院的护士,之后来到家里照顾生病的母亲,而且身份证也是假的。
女主跟后妈摊牌,但后妈用三串珍珠套在安娜脖子上,威胁说你要透露出去就把你送回精神病院。
晚上家里开了party,安娜趁机看了后妈留下了垃圾袋,里面竞然有很多血迹。
害怕的她告诉了父亲,老父亲不以为意。
第二天的葬礼上,安娜跟着三个小孩的身影找到了三个墓碑,原来这就是幻想中的三个被肢解小孩的墓。
而凶手是孩子的19岁的保姆,脖子上有三串珍珠项链。
于是姐妹俩完全相信就是后妈噶了三个小孩并且还噶了母亲。
所以姐妹俩去房间偷珍珠项链,被发现后安娜慌张的开车逃到了警局,但老警察也不信她,反而叫来了后妈。
后妈五花大绑的制服女主在床上,等醒来后发现后妈已噶,看起来好像是Alex干的。
这时父亲开车赶来,安娜说了经过。
父亲说出了真相,Alex其实一年前在那场大火中已经被噶,女主看了手,发现手中拿着刀。
记忆一下回来了,原来一年前的晚上女主被男友求爱后没准备好便匆匆回到家,正好看见照顾母亲的护士跟父亲在亲热,于是愤怒的她灌了一桶汽油,但燃气管的汽油泄露,妹妹Alex也在房间,所以是女主亲手害死了她俩。
妹妹与安娜的对话都是安娜的幻想,而且男友坠崖的那天实际上男友告诉了真相,但安娜接受不了便推了下去,男友也是安娜噶的。
父亲告诉警察,后妈是为了摆脱过去的经历才改的名字。
回到病房的安娜看见了之前挽留自己的病友,她手上就拿着三串珍珠,关门后发现病友的名字正是杀害三个小孩的凶手的名字,原来对面的病友才是魔头,二人在一起时的倾诉让安娜的记忆和魔头的记忆产生了混淆,这才冤枉了后妈。
为后妈和两个姐妹的热辣泳装点赞,是加分项。
翻拍的韩国电影。
开头的三个麻袋小孩被咔嚓和母亲的小屋着火贯穿了整部电影,其实三个小孩不是女主安娜的经历,小屋着火才是安娜的真正回忆,所以开头看起来有些凌乱。
女主从精神病院醒来,医生告诉她可以出院了,安娜在三楼窗台看见老爸后被病友拦住了去路,其实这个病友给女主的记忆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是个关键人物。
回到家,安娜发现曾经的佣人转正成了后妈,并对安娜表现了热烈的欢迎。
晚上安娜开始做噩梦了,梦醒之后妹妹Alex过来安慰她。
第二天,安娜前男友过来找她并要告诉一年前母亲噶于火灾的真相,但后妈委婉的赶走了开船来的男友,临走前安娜告诉晚上相见。
这让安娜心生怀疑,晚上安娜又做梦了,梦见妈妈向她指个方向。
吓醒后的安娜和妹妹Alex向所指的方向看去正是后妈,这让安娜决的后妈是个危险人物。
不日,后妈邀请安娜去吃饭,安娜还是看见了三个已故小孩的模样。
回到家中的安娜与Alex一起翻看了后妈那性感美艳绝伦的内衣。
晚上安娜又做梦了,梦见男友全身筋脉尽断。
第二天安娜在岸边真的看见了男友的尸体,安娜相信自己有和已噶之人交流的能力。
于是姐妹俩开始对后妈展开了侦察,原来后妈是医院的护士,之后来到家里照顾生病的母亲,而且身份证也是假的。
女主跟后妈摊牌,但后妈用三串珍珠套在安娜脖子上,威胁说你要透露出去就把你送回精神病院。
晚上家里开了party,安娜趁机看了后妈留下了垃圾袋,里面竞然有很多血迹。
害怕的她告诉了父亲,老父亲不以为意。
第二天的葬礼上,安娜跟着三个小孩的身影找到了三个墓碑,原来这就是幻想中的三个被肢解小孩的墓。
而凶手是孩子的19岁的保姆,脖子上有三串珍珠项链。
于是姐妹俩完全相信就是后妈噶了三个小孩并且还噶了母亲。
所以姐妹俩去房间偷珍珠项链,被发现后安娜慌张的开车逃到了警局,但老警察也不信她,反而叫来了后妈。
后妈五花大绑的制服女主在床上,等醒来后发现后妈已噶,看起来好像是Alex干的。
这时父亲开车赶来,安娜说了经过。
父亲说出了真相,Alex其实一年前在那场大火中已经被噶,女主看了手,发现手中拿着刀。
记忆一下回来了,原来一年前的晚上女主被男友求爱后没准备好便匆匆回到家,正好看见照顾母亲的护士跟父亲在亲热,于是愤怒的她灌了一桶汽油,但燃气管的汽油泄露,妹妹Alex也在房间,所以是女主亲手害死了她俩。
妹妹与安娜的对话都是安娜的幻想,而且男友坠崖的那天实际上男友告诉了真相,但安娜接受不了便推了下去,男友也是安娜噶的。
父亲告诉警察,后妈是为了摆脱过去的经历才改的名字。
回到病房的安娜看见了之前挽留自己的病友,她手上就拿着三串珍珠,关门后发现病友的名字正是杀害三个小孩的凶手的名字,原来对面的病友才是魔头,二人在一起时的倾诉让安娜的记忆和魔头的记忆产生了混淆,这才冤枉了后妈。
为后妈和两个姐妹的热辣泳装点赞,是加分项。
在刚看过盗梦空间和飞跃疯人院的情况下来看这个片子真是一种奇怪的体验。
回过来看,毕竟是梦工场的作品,细节的呼应还是不错的。
例如:1、一开头医生说的话都是有所指的。
“Sometimes we survive by forgetting.”"your life is changed forever by what? a broken valve?"Anna的也是,“if i'm so smart, why can't i remember what happened that night ”2、Anna出院时候kemp说“whom i tell my story to?”(顺便说一下,这人长得很像rachel)3、matt驾船来的时候,alex游走其实是因为matt不可能看见alex而不打招呼,所以anna潜意识的让她闪人。
4、揭发rachel身份的重大举动居然是anna一个人去做的。
而效果不著,鸡同鸭讲,回过去看也较为合理。
5、alex从来没有和父亲、rachel“对话”过。
6、rachel叫她去参加葬礼时说“you should not be late for service”,英语中你和你们不分,所以anna当然能认为这是同时对她和alex说的,悲剧。。
7、Anna提着油壶要杀父虽然有点夸张,但片子也算作了一个铺垫,她自己刚刚拒绝了男友的求爱,却看到父亲和保姆在偷情,难免格外愤怒。
只是这部片子给我的感觉没有the others那么强。
一方面因为后者的谜底彻底尘埃落定可以说是在最后一幕,而这部片子做不到这一点。
另一方面,anna梦境和现实的混杂,以及错乱的步骤让人很feel frustrated.首先,还是有很多行为不能合理解释,除非说是因为anna又在做梦。
比如rachel干嘛在杂货店要禁止matt和anna来往,难道她知道matt说了真话会吓坏anna? 又如anna对rachel说你那个社保号码的主人五年前就死了,而rachel无任何表示。
其次,这部片子有点为情节而情节,我如果更聪明一点,就能想到真相么,也不见得吧。
the others看了七八年了,也不记得当时是在哪个阶段看懂的,反正不是最后一刻。
这部片子则不行,因为大胆假设alex也不存在,实在有些挑战,Anna这个小病人的臆想力真是好,不仅从头到尾alex的行为就没点异常,而且她还安排了各种场合都不让不存在的alex不穿帮的办法。
我只能说根据我的水平我很难相信rachel有能耐杀死matt,也很不喜欢三个小孩的灵异事件。
以及很困惑为什么anna跟父亲谈话时抓不住重点(社保号码),不打911电话找一帮警察乌拉乌拉的过来(抓通缉犯阿)。
灵异事件其实是个很大的问题,自从anna晚上看到奇怪生物出现后,观众也不怕了,不就是这个疯女孩在幻想么。
墓地事件也可以被解释为这是一部讲阴鬼托梦的滥片。
这和the others里面“鬼魅”不现形所产生的揪心感是差别很大的。
记得我当时是晚上在学校报告厅看的the others,回去的路上看见大草坪边上远处宿舍楼的点点灯光,还有点恍惚我所处的是否是人间。
再次,anna那个子能杀死rachel再把她扔进垃圾桶么,汗。
后者可是力气大到能把她扛上楼的。
好像还是alex勉强更胜任一点。
最后,谁是uninvited? none is uninvited!这也是为什么这个片子未太出名的缘故吧。
结语。
虽然这部电影是三个女人一台戏,我谨向anna的父亲致以问候,poor man. 作为法律人,我强烈建议对精神病院提起诉讼,一是在Anna没有治愈的情况下,仅仅因为医生黔驴技穷,“what else do you want from me?” 就让她出院;二是让短期病人与长期且有严重犯罪史的病人合住。
anna的医生的不负责,恰与飞跃疯人院中护士长的负责形成鲜明对比,也间接的证明了飞跃疯人院的主题是多么错误的。
其实,疯人就该当疯人处理,砸死墨菲的酋长逃出去之后,何尝不是社会危险因素。
没看过韩版的,姑且同意豆瓣上的主流评价,用这个题目。
观看完影片的感受比观看的过程中还要觉得恐怖,这种“后怕”的效果给影片增添了不少回味性,此类型的影片还有《孤儿》、《继父》、《觉醒》等。
对于“精神分裂”类型的悬疑惊悚影片,往往都是在结尾的短短几分钟颠倒整个影片的逻辑,《不请自来》也同样,影片开头揭示出主角anna为精神分裂症刚刚恢复过来,回到了家中,却因为一年前母亲的意外身亡牵扯出自己回忆,此时便与妹妹alex调查“继母”的真实身份。
影片中穿插着anna的幻想与噩梦,不但可以作为影片的惊悚点,而且为影片的结尾留下伏笔。
在一切真相水落石出的时候节奏的加快也让观众减少了对影片悬疑部分的疑虑,顺势将真正的凶手锁定为anna的继母,可是在结局“邪恶”的继母被妹妹alex杀死时事情本来的面目才显现而出,原来anna的分裂症并没有好,而且在不断恶化。
alex其实早在一年前便与母亲一同意外身亡,而anna幻想出的alex则是自己分裂出的角色,她不但杀死了自己的前男友,还将自己住院时的病友影射到了继母身上。
影片篇幅较小,但平铺直叙,节奏十分明快,并且也同样有着十分出彩的结尾,大爱此类悬疑惊悚片。
先讲一下大致发展流程Anna与Matt参加野营->Matt想与Anna发生性关系->Anna拒绝并跑走->看到3个小孩尸体->跑回家->看到爸爸和保姆偷情->失手烧死母亲和妹妹->无法接受事实送进精神病院->离院->病发->杀死保姆->回到精神病院以上是大致事件过程 接下来会详细分析其中的具体疑点1. 刚开始那段是Anna的梦境(与心理医生的谈话),根据佛洛依德的梦的解析,这个梦境很可能就是Anna所经历的现实并把导致自己发病的过程隐去2. 发病的过程=》看到爸爸和保姆偷情(在现实从钥匙孔看到的 但是在梦中并没有看到)=》失手烧死妈妈和妹妹(梦中也有这一段 但是由于无法接受是自己失手造成的 所以在梦境中有意识的隐去了失火的原因)3. 关于3个小孩的尸体,如果说梦境就是Anna的现实,结合之后Anna出院Matt说的,野营之后他一直跟随Anna回家并看到了事情的全过程,那么这里有个问题,Anna是否真的在现实中看过那3个小孩的尸体,这里有条分支:1=》看到了, 那么Matt也应该看到了,结合Anna的病友也就是Kemp,杀死3个小孩的凶手,很可能是Matt也看到了并报案导致Kemp被捕 2=》现实并没有看到,而是因为Kemp跟Anna说过的原因导致出现在梦中,那么疑点来了,Anna为何会知道那三个小孩的长相?
我个人认为是这样的,后面提到Anna和假想的妹妹看到Kemp杀人报道的报纸,那么很可能Anna在病院看过这份报纸,所以才知道整个事件(报纸上有3个小孩的照片)4. Matt的死因:Matt是被Anna从约定的山崖上推下去摔死的这点应该是没有问题,那么是什么导致了Anna杀死Matt呢?
回想一下,在Anna杀死Matt回到自己房间产生幻想的时候Matt说:你妈妈早就警告过我,但是我没有听她的。
这里的妈妈应该是指继母,也就是说,Anna的继母曾经警告过Matt不要告诉Anna真相,这里我分析,因为Anna的继母也当过护士,所以很可能知道告诉Anna真相所造成的后果(1 Anna丧失理性 2 Anna精神病加重)。
而这里有另外一个问题,这句话究竟是Matt说过的还是Anna自己幻想的?
我认为应该是Matt说过的,我们假设这样一种情况,Anna听到事实以后开始发疯,Matt这时候就说:早知道你会这么痛苦,我真应该听你继母的话不告诉你真相。
所以我认为应该确实是Matt说过的。
5. Alex?
Alex就是Anna死去的妹妹,在Anna出院以后一直被Anna幻想出现,其实在码头Matt来送货的时候Alex跳水走了,为什么?
这里应该是Anna意识中不希望自己的假想破灭所以需要制造一个合理不会让自己假想破灭的理由,也就是说只有在Alex不在的情况下才不会让她与Matt发生交互,也就不会被拆穿自己的幻想。
之后其实有一个提示,Anna要与父亲在门口谈话,这时候继母要求父亲进去帮忙,而Alex说她会进去,你们继续谈,但是之后继母再次叫父亲进去帮忙,也说明Alex根本是不存在的。
其实仔细留意本片会发现Alex从来没有与Anna之外的任何人进行过交互,或者说进行过单方交互但是没有回应。
6. 3个小孩的墓地?
我怀疑3个小孩的墓地也是Anna自己幻想出来的,因为按照报纸上的新闻,3个小孩根本就不是埋在这个地方,所以也不可能被Anna发现。
这里之所以Anna要安排自己发现3个小孩的墓地完全是为了让自己来圆自己的谎。
3个小孩一直出现,她需要一个理由把3个小孩的死推到继母的身上,而这个假想的墓地就是导线。
7. 最后在精神病院中的那段就由读者你们自己来解析哈
本片一直以女主的主观视角来引导观众,一步步走入一个巨大的心理陷阱,将结局更加衬托的出人意料。
真相大白的时候,女主发现自己的姐妹慢慢消失,此时镜子里站着的是沾满鲜血的自己,一袭白衣将猩红衬托的更加触目惊心。
回看此剧,Alex的形象设计还算较为谨慎,从头到尾没有和女主之外的任何人进行交流,出现场景也还算自然。
但是此剧为了将观众带入女主的想象世界,有些情节设计的较为僵硬牵强。
比如Anna为了找“证据”项链闯进Rachael的房间,首先作为正常人的Rachael应该不至于想到Anna是为了找那条项链,因为她根本就不是凶手,而且当时Anna并没有过激行为,Rachael也不应该在此时使用镇定剂来刺激一个本身就有被害妄想的病人,她做过看护应该有一定医疗基础。
此外,本片Anna臆想的恐怖情节有点过多,毕竟不是恐怖片这些场过多重复这些毫无意义的镜头使人有些无奈……影片的最后Anna回到了那个医院,不知此事过后,她会不会像上次一样再次忘掉这一切?
遗忘,寻找真相,发现真相不是自己想要的而崩溃,再度遗忘,如同一个个可怕的齿轮,碾压着小女孩脆弱的人生。
那个没看好病而惹了大祸的医生说:人有的时候需要靠遗忘来活下去。
”但是有的时候来看,重拾回忆的过程更加痛苦,因为自私的人类只会相信自己想要的“真相”。
先看了《The Uninvited》或者叫《A Tale of Two Sisters》,还是喜欢后面那个名字。
据说翻拍的韩国电影《蔷花,红莲》,就又把韩版的找来看了一下,以前看过封面,挺灵异漂亮的一个图。
都说韩版的好,觉得吧,自己还是喜欢美版的。
PP上美版的分成恐怖片了,应该叫心理片吧。
作为恐怖片,很多情节都被隐藏,电影只会给你起个头,剩下的就靠你胡思乱想了,你想的越多你就越害怕。
作为心理片,很多东西都可以根据经验和推理思索出来,每一步行动都有它实施的原因,比较喜欢这个感觉。
美版也比韩版看着舒服点,每一个人都真情流露,而作为Anna做事情也是经过分析,有一定的原则,让人感觉这个世界还美好一点吧。
不管是美版还是韩版,我们都可以看见主角所思索和看见的世界,在精神受到影响的情况下可以理解他们是活在自己编织的梦里,很多东西都可以用费洛伊德的梦理论来解释。
美版里按照惯有的叙事形式更好理解主角的思维。
在Anna的世界,所有的事情都是在Anna的操控下进行的,一切都是以Anna愿望的满足为原则。
首先是因为母亲和姐姐的死,对Anna的精神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自杀未遂,被送入精神病院,遇到了Kemp,从中知道了她杀死三个小孩的事情,并因和她不愉快的交往对她产生反感,而后把这个反感强加到继母身上。
后面不停的闪现三个小孩的影像和找到他们的墓碑也许Anna曾专门为了此事进行过调查得到了这些信息,从片中她上网搜查的情节可以看出这一点。
从Anna和心理医生谈梦开始,我们就可以开始进入Anna的内心世界,在梦里Anna不愿意面对一些东西,但一些梦见的东西是真实的。
从派对回到家里烦心的Anna去看过母亲,可并没有得到安慰,进入家里,看见父亲和保姆狂欢留下的痕迹,看见门锁的洞,却看不见里面的东西,是Anna在梦里不愿意看见也后悔看见父亲和保姆的偷情,潜意识里认为没看见的心理上就不会发生那些事情。
有人说Anna不会因为父亲偷情而想到去杀人,我觉得这有一个过程,母亲的病重让Anna一直很失落,男朋友也不关心还在想着做爱让她更加伤心,在看到父亲和保姆的偷情后,作为女儿的Anna在恋父情结的作用下由爱生恨,再加上她内向的性格痛下杀手是可以理解的。
失火后,心理医生问Anna为什么拿着水壶,心理医生救火的解释让Anna很开心,可以看出Anna一直对误杀母亲和姐姐悔恨不已并希望不是自己的错。
回到家里Anna见到Alex是因为在她的思想里希望Alex没有死,也许她和Alex以前因为远离有过通信的习惯,为了让自己相信Alex没有死,编出继母扣下Alex信件的情节并以此增加对继母的仇恨。
带着对继母的仇恨,Anna一直寻找着继母的坏处,从这可以看出一种思维方式,很多人对自己犯得错悔恨不已的时候,会以各种理由寻找其他人的错处,把责任退给其他人,当然对理性的人而言这种想法会在心里被打压,一般不会产生太大后果。
可不管Anna怎么骗自己,心中的自责和悔恨困扰着她,在梦中就会以一些害怕的东西出现,作为对自己的惩罚,以使自己心里好受。
接下来有个很有意思的情节,姐妹俩一起在海边聊天,Anna的男朋友来了,Alex想要离去,Anna说不要把她一个人留下,然后Alex就跳水走开了,其实Anna这时是希望单独和男友见面的,而自己不好意思说出口,就借Alex之口说出来了。
在Anna的世界,一切都是她自己在操控。
可以看出人自私的一面了,在需要Alex安慰的时候,Alex就在身边,在男友来了的时候就想她走开。
而且在Anna心里一直希望男友帮助的是自己,当然与男友交谈的情节都是真实的,对于含糊不清的话语,Anna只是朝对自己有利的一面去理解。
在对继母的“案件”进行分析的时候,坏人一直是Alex,Alex一直在往坏的方面想,而Anna一直在做着好人说继母的好话。
在饭馆里继母希望用自己的经历劝说Anna忘掉过去好好生活,而Anna此时却在想着把继母的话往杀死三个小孩的案件上套。
Anna选择忘记与男友的见面,并有Alex作为证人见证。
真实情况应该是在见面的时候Anna发现男友并知道了真相,在争吵和扭打的过程中,男友滑落悬崖,Anna并没有拉起男友,而是杀死了他。
在所呈现的梦中,男友喊叫着抓住我应该是对当时情景的在现,男友的变形恐吓她是Anna对自己的惩罚以使自己好过,而与后面发现男友尸体后背受伤相对应,Anna应该到悬崖下寻找过男友的尸体,并制造了一些假象,有一个镜头是Anna看着海边的圆木也许就是Anna所做的假象。
在警察分析男友的死亡的时候Alex站在警察旁边,说明Anna想要了解警察的破案以确保自己不被发现。
在随后Anna向父亲诉说继母的罪责的时候,继母让父亲帮忙,在Anna的想象中Alex进去帮忙了,可继母后来又出来叫,这大概是导演的一个小提示吧,刚看的过程中没有发觉。
在Anna试图说服Alex的过程中其实是Anna一直在说服自己,而一些Anna想做但不愿意做的事情Alex这个好姐姐就会代替。
Anna一直在寻找着继母的罪证,而三个小孩的不断出现是Anna为了表现自己的思考是有根据的,受到了神的指引,并且有一定得推理过程。
在得知父亲离去后的消息,Anna加快了自己破案的进程,在男友的葬礼上,Anna的自责和伤心更加加剧了这种想法,直接引起了后面的抢项链。
其中有个情节我不太理解,Alex从外面下去说是拿钥匙,而Anna自己也下去拿了,这能理解为在这关键证据上,Anna想表明自己才是那个起到关键作用的人吗?
在拿到项链后,在告诉警察所有的事情后,Anna开心的睡着了,并见到了自己的母亲,在这里,母亲是以健康美丽的状态出现的,表明在这个时候,Anna认为就是继母杀死的母亲,自己已经完全解脱了,作为愿望的满足Anna见到美丽的母亲。
美梦受到骚扰的时候,Anna一下子清醒过来,母亲也变得恐怖起来,表明Anna的内心深处还是没有逃脱自责和悔恨。
在被继母抱回家的过程中,Anna还在通过别人的话语说服自己一切都都是继母的错,在报警的方法不能对付继母的情况下Anna这时已经准备痛下杀手了。
在杀死继母之后,Anna编织了谎言,床头上没有刀,不是自己杀的,继母是Alex杀的,又把罪责推到了Alex身上,而自己什么都不知道,并作为好人安慰Alex。
最后当一切都结束的时候,Anna清晰了,因为梦醒了。
最后在精神病院里医生和Anna的对话说明Anna大概又做着开始另一个梦了。
在很多时候因为一些东西,想破损的水晶球、油桶的龙头,大概Anna在梦里回忆到一些东西,但被她给漠视了。
有人说也许Anna没有杀死女护士,她只是在医院里,幻想了一个故事。
不过在电影里出院和回到医院的镜头应该是真实的,为什么Anna没有进监狱,是因为作为精神病患者的她在法律上是不用承担法律责任的。
作为精神病患者,如果不是因为大脑受损,很多时候就是因为想的太多给自己造成困境而无法自拔,并不是想象中的智商很低的感觉。
母亲和姐姐的死,Anna在法律上是没有责任的,不用过于自责,如果她能看透这一点,就能好好的生活下去。
通过分析她的思考方式和行为可以知道她会是一个不错的女孩,长的也不错,呵呵。
当把电影里的行为分析清楚时,我想作为个人潜意识里还是有很多自私和恶毒的想法的,这本身并不是罪责,需要我们理性和道德去克制,去分辨。
另外对于旁人的行为和话语,我们主观去分析的时候,完全有可能产生与对方截然不同的想法,因为我们的思考会带有感情和自己的需要,这也是很多误会和矛盾产生的根由。
作为正常的梦,当然不会和Anna做的这样有条理。
韩版里或许更接近于梦一点,也更唯美一点。
在韩版里恋父情节表现的也更强烈。
看过还有一部电影《穆赫兰道》对梦的诠释应该比这二者更好,不过最后做梦的人只是把自己杀死了......
我没看过韩国版的,所以也不知道那部是不是在这方面处理的比较合理,但就The Uninvited而言,里面的心理医生应该被炒鱿鱼100遍才对。
大胡子心理医生的所作所为一看就是为了剧情瞎编的,根本不符合任何现实中的正规行为规定。
首先,从他和ANNA详细讨论她的梦境这一方面可以看出他是偏FREUD的PSYCHOANALYST,要不然也是PSYCHODYNAMIST。
毕竟任何其他的学说都不会把“梦境”,或者更严格来说是“潜意识”看的对治疗有用。
但一个合格的心理分析学者不可能在没有找出梦境深意的前提下就放出病人,更何况这位病人有自残倾向。
医生也不会说出那么有暗示性的话,"Finish what you started." 更在病人的家长提出她行为有异的时候不再次把她带进医院,甚至不再次见面谈话。
另外,剧中ANNA的年龄设定应该是高中生,起码16岁以上。
美国16岁以上18岁以下犯杀人罪,而且是这么证据确凿的案件,可按照成人判刑。
可因为她心理有问题,不管她什么岁数都会被放到Mental Hospital for the Criminally Insane(为高危险精神病人专造的医院)或是普通精神病院的high security wing,不可能敞开着门还会让病人走来走去。
可即使她精神不太正常,如果病人还知道杀人是错的,那她就应该被判刑。
最后一点,病院中的长住病人,电影中的MILDRED KEMP,和短期病人也不可能住在一起。
总体来说,在心理学这方面,电影真的是糟糕的一塌糊涂。
2星半,半顆星給讓我搞了很久的邏輯...
翻拍自韩国片,过程与原作相比各有侧重,结局差别不大,从意境上来讲逊于原版;但个人不太接受日韩式恐怖,所以更喜欢美国版。私心很推荐的一部片子,从此开始关注Emily Browning。
整体挺不普通的,有点小意外。。还有青春无限啊
好丑
翻拍的还算可以吧
比韩版好看太多了
有伊丽莎白banks
比韩版节奏快,环境气氛没那么刻意,定位准,实化了后妈这个角色,避免分裂过多造成混乱,女主病友的作用也有了新意,说是翻拍,感觉还是两部独立的影片。
翻拍的不错的算是
有人说这个剧情老套,反正我看这类电影也不多,反倒觉得蛮好看的
太容易猜到结局。。。不过也是好几十年的老片了。
差劲的惊悚片
我看的时候不知道名字就觉得很像蔷薇,红莲,果然……但还是挺不错的~
【时光网搬家计划】
很好看,好久没有这样那么吸引人和精致恐怖片出现了,希望以后多拍点
靠含糊和故弄玄虚营造恐怖感
给十岁小孩看的恐怖片。真是被海报和没见识的豆瓣评价给骗了。这种烂片还需要那么多编剧来写是来凑热闹的吗。
还行,剧情有些老套,又是一个精神病人思维广
只能说JUST SOSO
结局有点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