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判
Terror – Ihr Urteil,恐怖-您的决断,The Verdict
导演:拉斯·克劳梅
主演:马蒂娜·格德克,弗洛里安·大卫·菲茨,拉斯·艾丁格,布尔格哈特·克劳斯纳,赖纳·博克,耶迪斯·特里贝尔
类型:电影地区:德国语言:德语年份:2016
简介:恐怖分子劫持了一架民航客机,逼迫机长将目的地设往一座坐满了观众的运动场。在紧要关头,一名德国战斗机飞行员不顾上级指令,在民航机撞向体育场前先行将其击落。他拯救了数万名无辜的观众,却牺牲了飞机上所有的乘客,因此出庭受审。《审判》是一部新颖的互动式电影,邀请观众参与剧情走向的抉择。在听完飞行员为自己的辩解后,观众们要..详细 >
两星给放映途中好玩的辩论,比电影本身有意思也更合理
只想说翻译垃圾!翻译垃圾!翻译垃圾!
不好意思,我弃权
从话剧直接照搬过来的形式,用在电影上就像瘸了一条腿的人,需要外援才能完成。思想实验的完成度很高,与其说审判飞行员,不如是要观众审视自己。
这其实就是现实世界的真实难题。没有谁该被牺牲,但是面对需要有人要牺牲的困境,你是选择164人还是7万人?演员两度直面镜头,把这个难题也丢给了观众。当然,电影给出了自己的选择,也是一直以来,现实生活里大众普遍所践行的一种选择。
片子是分两次看完的:第一次看到对上级的提问结束,此时我仍然偏向被告无罪;但在看完全片后,我几乎没有犹豫地选择了有罪。在我看来,被告那种对自己行为的道德性确定无疑的态度,恰是太多悲剧发生的根源。
虽然没有开脑洞式的反转戏剧,但还是见功夫
感觉每个国家大概都能找到形同的一部作品吧……不过从开始我就赞成无罪的,提出的所有假设双赢的局面都不是被告可以左右的,审判一把枪是否是有意义的,如果意义是做表率或改变更高裁决者,那么可能也失去了你所依赖的dignity principle。
有趣的互动,支持检察官,有罪。
今日说法
有罪,但可赦免
互动挺有新意的,最开始选了有罪,又后悔了看了无罪的哈哈。但如果驾驶员是个普通人不帅气不优秀,估计就是投有罪了……看脸的世界真可怕
单从影像语言角度而言,并没有太多可论,只是加上让观众参与审判的设置,现场感非常之强,而如果从台词角度来考量,则怎么称赞也不为过。一部不到两个小时的电影,融入了官僚体制、现代性与个人罪恶,功利主义的公正观与对将人工具化、物化的批判,以及当代西方与伊斯兰世界之间的冲突,非常值得回味。
不太像是一部电影,很投机的设定,可惜最后的讨论谁也没有说服谁。把影片重点放在主人公的心路历程上去探究反而更有趣吧
电影好不好看 就看我会不会睡着 我觉得无聊的 真的可以分分钟睡着
又是嘴炮大爆发的片子 和奇葩说的那次炸船的讨论基本完全符合 如果看过那个节目会觉得没什么太多的新鲜论点 这个当成德语学习材料倒是不错
6/10。克劳梅以一种特殊的视角来看待公民权力与恐怖主义之间的关系,即忠于国家还是忠于生命。开场法官转过头,邀请观众一起参与这次庭审,一道法律无解的道德矛盾摆在面前:科赫少校在生死之间做出了抉择,观众也没有统一的标准为他的良心做出任何定论;控方认为谁也无权决定他人的生死,同时又要求观众对生命做出判决,这是影片的创新所在。如辩方律师所言,911当日两架撞向双子大厦的飞机,证明战争从未远离大众,检察官们坐在深灰色的冰冷墙壁下包围的法庭,语调冰冷地宣布起诉书,特写镜头下少校和他的辩护律师,眉头紧锁又表情镇定,少校认为被胁迫夺去大多数生命的少数无辜者,他们已经被敌人武器化失去了生命权,但控方恰好认为少校剥夺了生命的自由意志,否定了机上乘客有制服恐怖分子和体育场被及时疏散的可能。终场的虚焦暗示了判决的无力。
换成浸入式戏剧会不会更有张力呢?
对洞穴奇案有参考,但发现仍是陈词滥调
好像看不到结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