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犯罪的战争:坏家伙的全盛时代》。
7分。
尹钟彬编剧、导演,崔岷植、河正宇、马东锡、赵震雄主演作品。
这几乎是我见过片名最长的影片,好在片子质量过硬,值回票价。
韩语电影中讲黑社会凶狠的,非常多,手段之毒辣,确实可以独步全球,几乎什么犯罪方式都能看到。
这一部也够狠,但还谈不上第一流。
崔岷植饰演的海关小官员崔翼贤被背黑锅,于是干脆心一狠打起了毒品的主意,得以认识河正宇饰演的黑帮老大崔炯培。
崔翼贤以他城墙般厚的无耻脸皮迅速拉起了崔家的家谱,死皮赖脸的成为了崔炯培的大父。
要说高丽棒子确实很认家族的伦理以及企业、政府部门的伦理,也就是尊重前辈。
崔翼贤一生最大的能耐就是拉长辈和前辈做挡箭牌。
崔炯培简单得多,他只相信刀子。
动力火车的歌是这么唱的:诺言背叛诺言,刀子背叛缠绵,刺进心头我却看不见。
补全卢泰愚时期的知识空白看的,没想到非常喜欢。
一开始看监狱里写回忆录还以为是跛豪/O记三合会档案那种回忆穿插的展开,谁知是陈浩南何以干不过靓坤的故事(…)。
可以看出韩片和港片相当切近的亲缘关系(麦理浩创立廉政公署也是同样性质的行为:扫hei除e为的是“不稳定”的社团组织,而对上层是拉拢收编)。
大崔小崔分别代表新旧两个时代,富有意味的是两人年龄反而倒转,老的那个看起来酒囊饭袋,实际上深谙东亚人情社会的巨网游刃有余,小的那个看起来潇洒风光,实际上一直被背叛勉力强撑左支右绌——小崔自言遭五次大难,次次被小弟出卖,是对“情义江湖”的解构,兄弟情义在现实政治面前已经只剩艺术美学而没有任何内容物,哪怕打算退回“家族”依靠亲情,诚然亲情也靠不住。
很明显的一点是老崔从未动过刀兵,打架很不行(女人都打不过),没有子弹的手枪的隐喻:日本龙头老大送他的见面礼,打开盒子的时候,老崔意味复杂地哎呦一声;小崔不明所以,与日本人相谈甚欢——老崔是不明白为什么要送一把枪的(他拒绝信奉“道上的规矩”,只是有机会可以利用一把),他给日本人的回赠是“奥运表彰两国友谊的纯金奖章”,对面收礼的日本人也是满脸迷惑——一把枪vs友谊奖章,前者是边缘社会的傍身武器,后者是主流社会可以摆在阳光下显摆的传家宝(金蟾蜍亦然),老崔从一开始选取的道路就是和主流社会靠拢,那把枪也从未装上子弹,也是他最终能成为胜利者的根源。
当然“和气生财”背后是两面三刀的阴毒,“受人敬重的老人”背后是寡廉鲜耻做小伏低,总有地位更高的人让你下跪捂着裤裆满地打滚。
所谓“主流人上人”,不外乎此。
老崔发誓将唯一的儿子培养成检察官,是他留给后代最好的一着棋——世纪之交,大韩民国新贵的崛起真相,从鸽子笼基层公务员到美籍韩裔宾客盈门,不到二十年。
小崔承担了全部历史悲剧。
尽管他英俊逼人,应者如云,西装革履,却从头到尾都被他不可名状的东西操得晕头转向。
老崔的“不体面”在明,他的“不体面”在暗,早年被三清队的士兵
三清教育队打得落下病根,后来频繁进出监狱;1987油xing,韩国当代史上最重要的大事,老崔在电视机前密切注视历史未来走向,而小崔狼狈地游离在激情的人群之外遇刺,孤独地倒在台阶上,是他败落的伏笔,造衅开端实在宁。
不必说最后被俘尘土里打滚的痛苦。
不忍细看。
终其一生追求的“骨气”“仗义”“光明正大”,都是可笑的猴子捞月——他和老崔,都是“下等人的奋斗史”,选取了两条不同的攀爬路径:在蛮荒的丛林里,靠拳头打天下的人赢了;在以文明裱糊野蛮的现代社会,靠人情穿针引线的人赢了。
在现实中,老崔不一定能舔到最后应有尽有,而小崔的失败是注定的。
所以我认为电影最后一声“大父”,只是年迈的老崔朦胧中的幻觉。
对小崔的出卖,是他煌煌大业地基上的裂缝,他午夜梦回终日不安的阴影,做了亏心事,时刻提防鬼敲门——这是他的报应,太轻,但也仅止于此了。
从历史的赌桌上出局的小崔是无力承担复仇的叙事的,只能说是观众想象性的代偿方式。
导演在这最后一个长镜头(也不算长,哈哈)里,难得(是否是全片第一次?
)采取小崔的视角,也可以看出创作者以这种方式对落魄的枭雄给予的同情吧。
除了宏观故事把控,对配角的处理也极其细腻。
当老崔在车上对妹夫大放厥词,“你想你的孩子以后被人指手画脚讨生活嘛?!
”镜头拉远,前座的司机朴昌宇脸上的表情有一刻狰狞的扭曲——小弟也有想上位的野心。
艳俗的女社长看到金坂虎被暴打,眼神中压抑的疼痛。
赵检察官不要钱,但要升职,老崔便投其所好(从家谱中找关系真是神来之笔!
没有东亚人看了会不吃吃发笑!
),赵范锡也不是什么坚守良知的好人,他素来以践踏下等人为乐,我们熟知的“saoheichue”片里正义面形象,是完全缺席的。
综上所述,我认为这是一部非常优秀的韩国电影,谈黑幕不空洞,谈历史不藻饰,7.9分是不是有点低了。
不要被表象迷惑,来说说一下这部片子真正的剧情吧。
演员表:崔岷植——韩国黑帮大哥崔炯培——中国黑帮头目金坂虎——日本胖检察官郭道元——美国剧情如下:韩国与中国结成同盟,击败日本打下一片天地,韩国一厢情愿的认为自己与中国是一家人,并沉醉于中国的实力,开始居功自傲,狐假虎威起来。
被击败的日本意图报复中国,中国决定好好教训日本,韩国劝说中、日双方希望和平解决,但中、日两国都是流氓(剧情是这么设定的),必须用流氓的方式解决问题。
韩国对中、日双方进行了游说,却不被日本信任,与日本接触被中国视为背叛,中国教训并羞辱了韩国,这使韩国认识到,中、韩并不是一家人,韩国在中国眼中只是众多小弟、打手中的一个而已,中、韩分道扬镳。
韩国带着委屈退出,本来以为与中、日再无关系,谁知日本得知中、韩分崩后,却心怀不轨的找上门来与韩国合作。
这时美国登场,要代表正义扫平一切邪恶势力,逼迫韩国与美国合作,韩国不从,使尽手段反抗,却只是徒劳,韩国最终屈服于美国,先后出卖了日本和中国。
美国一统天下,韩国得以苟活,韩国教育下一代,一定要学好英语,要做第一,不要再被别人利用,下一代不负重托,以第一名毕业,拥有了挑战美国或者说接班美国的实力,却被美国黑手打压,永远也进入不了权利中心。
至此剧终!
所以真正的剧情就是韩国的历史,先是中国的属国,文化上与中国亲近;后屈服于日本,被日本殖民;现在受制于美国,经济崛起,却是政治上的矮子,没有地位,并且看不到出头之日。
剧中几点明显的暗示——1.关系:崔炯培要自保安全就要保证崔岷植不能背叛,现实中前有明朝有抗日援朝,后有抗美援朝,只为保证门户安全;金坂虎要发展就要拉拢崔炯培,现实中日本每次扩张第一站就是占领朝鲜;检察官要收拾崔炯培金坂虎就要策反崔岷植,美国介入东亚正是源于韩国的邀请。
2.崔岷植被殴打,浇尿,并且差点被活埋,出院后去一个餐馆见崔炯培,小小昏暗的餐馆一个巨大霓虹招牌背景“中华料理东宫”,如此刻意的场景布置,还看不出来说不过去。
3.崔岷植与崔炯培同属庆州崔氏,也因为如此才建立了合作关系,现实中,中、韩两国在历史上,文化相近,文字相同,在文化上也是一家人。
4.崔岷植屈服于检察官后,对儿子说,一定要学好英语,学好英语才能做No. 1。
5.崔岷植劝说崔炯培不要与金坂虎开战,崔炯培发怒杂碎镜子,说我是流氓,你知不知道你(崔岷植)是什么东西,崔岷植看着碎镜子里无数个自己,无言以对。
现实中,中、美、日都曾经是历史的主角,也都有明确的发展方向,而韩国,历史上是配角,未来也看不到当主角的可能。
6.现实中韩国有工业,有科技,有经济,全民参军,但是武力值基本为0,因为战时军队指挥权不在自己手里,天天被北边吃不上饭的亲戚用上世纪的武器敲诈勒索,想想崔岷植手里那把亮相了无数次,却一枪都开不了的手枪吧,还有搞笑的蔫了吧唧的马东锡。
近代韩国,通过YY历史和文化,使国民获得空前的自信和民族自豪感,从而开创了现代韩国的经济奇迹,但是建立在虚构上的自信最终会破灭,当孩子长大成人后终有一天会发现一切都是谎言,就像气球飞的再高,也比不了火箭,火箭是有自己的动力的,而气球没有,气球终有一天爆掉。
所以那些出色的韩国电影经常问问题:我是谁?
从哪里来?
到那里去?
为谁而战?
能问出这些问题,说明至少精英阶层他们对自己国家和民族的现状有清醒的认识。
历史文献上提到的韩国民主过程,与亚洲很多成功转型的国家一样,都是一个从威权转向民主,从混乱转向有序,从贪腐转向廉洁的过程,而这个动荡的过程中,也必定有着枭雄的崛起和沉沦。
看《与犯罪的战争》的介绍和融合韩国转型期历史背景片头,都让我想起了香港电影《跛豪》,同样在一个贪腐的年代,在韩国和香港,都有黑帮巨头崛起,而他们在建立功业之后,也同样限于内斗,并最终在政治环境的变化中转向。
一如杜琪峰的电影《黑社会》最后的结尾所言,看起来凶残而不可一世的香港黑社会们,面对政治上的老大哥势力也只能忍气吞声。
与香港黑帮电影常常流露的一种义薄云天的江湖气和刻意的耍酷不同,韩国的黑帮电影常常带着原生态的粗鲁和直白,甚至有些喜感。
在《与犯罪的战争》中,崔翼贤身为一个小公务员,过着唯唯诺诺,欺软怕硬的生活,与同僚一起搞些受贿的事儿赚些外快。
当然,在这个利益集团中,他是个随时可以被牺牲的小角色,在一次被迫出头的憋屈后,又因为一次意外的与犯罪分子作斗争的冲突中,稀里糊涂的走上了犯罪道路。
这个过程中的崔翼贤显得窝囊,无能,但是也表现着他的一些小智慧和小精明,更有小角色下隐忍的一种对命运的不甘和雄心,当这埋藏的雄心遇上同族的黑道老大崔炯培时,他的欲望与志向瞬间被点燃了。
二崔的组合确实很互补,至少在他们早期合作如此,影片通过几场冲突和打斗,特别在一个俱乐部的争权夺利过程中,就把两人的性格特点和资源表现出来。
崔炯培作为一路打出来的老大,为人狠而无情,出手重,不怕搞出大事儿,属于典型的流氓无产阶级领袖代表,但是只知道打打杀杀始终只能处于黑帮的初阶阶段。
我们都知道,黑帮的高级阶段叫做上层洗白,黑白通吃,双线运作,如同《教父》中的迈克,始终寻思着将更多的生意合法化。
在这个时候,崔翼贤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他虽然是个小角色,但是熟知体制内的游戏规则,更知道如何打通其中关节,更何况在体制内隐忍已久,培养了能屈能伸的性格。
于是,一个有拳头,一个有头脑,流氓有文化,文人有暴力,一个看上去很美的组合就诞生了。
二崔的组合实际上对于一个社会民主化转型前的社会很有象征意义,一个腐败横生的社会下,官员和违法势力形成一个共同体,正如崔翼贤的角色,很难说他是前官员?
黑帮骨干?
还是官匪勾结的掮客?
而在当时,正是这样的组合让多方受益,二崔只是其中的代表,剪灭多方势力,成为当地一霸,甚至还和日本黑道来来往往。
这个路径和《跛豪》中,伍国豪的成就之路何其相似,他与雷老虎为代表的警界、政界势力一道,制造了香港历史上一个枭雄的时代。
无论二崔,还是伍国豪,却又有相似的命运,那就是,贪腐横行的政治环境,为他们尽情的发挥犯罪能量提供了一个宽松的“创业环境”,然而,过于依附于政治环境变化的事业总是危险的,我们常说民主政治中的政治家是背后势力的代理人,而在异化的政治环境中,黑道分子却更像背后政治势力的代理人,政客不方便做的生意,他们来做;政客不方便挣的钱,他们来挣;政客不方便杀的人,他们来杀,依附于政治,做事儿看起来很容易,但是,倾覆之路也会很迅速,何况他们内部早已矛盾重重。
与二崔相比,伍国豪实际上是个狠劲儿和智慧兼而有之的人物,但是自我膨胀之下,江湖气的帮派管理方式,加之亲人的背叛,最终让他走向失败。
而对于二崔来说,两人行事方式的差异日渐显现,在一番打打杀杀后,崔翼贤希望建立秩序,按照规矩来行事,应该说,这种逐步洗白的方式更有生命力。
而对于崔炯培来说,这种玩法是他陌生的,是他所不擅长的,看着曾经只是个他下面合伙人角色的家伙渐渐以有能量的姿态,在帮派自成体系,开始站在他头上时,崔炯培的反应是激进的。
于是,羽翼尚未丰满的崔翼贤惨遭打击,只能与昔日仇敌合作以讨口饭吃。
显然,攀附上了政治势力的事业会显得顺风顺水,这种高速发展下,个人膨胀和兄弟反目的事儿发生就不足为奇了,何况当他们依附的政治体系发生变化时,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香港有了廉政公署,韩国来了个“与犯罪的战争”,顿时,这些不可一世的大佬们与他们的势力灰飞烟灭,他们终究只是一群“脆弱”的大佬。
在腐败的政治时期,他们成为官员牟利的同伴,在政治转型期,他们又成为官员表达革新决心,整肃政治环境的工具。
崔翼贤并没有港式黑帮电影一般的义气云天的气魄,他哪怕得势之后,也谨小慎微。
为了生存和家庭,他可以做出妥协,也可以出卖同伙,他显得很真实,哪怕成为了大哥,也依然是一种小人物的感觉,有些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得意,又有着适可而止的冷静。
也正是因为如此,他最终生存了下来,延续着自己的事业,有机会享受儿孙满堂的幸福,而在他的内心,对被他出卖的崔炯培的内疚与恐惧,却依然萦绕在他的心头。
你很难说崔翼贤的人生是成功还是失败,作为一个丈夫,一个父亲,他始终心系家庭,这似乎也是那个时代很多“坏人”的缩影,在贪腐的年代里,在环境的趋势下,“犯罪”的恶的意义被淡化,成为一种跟暴烈的职业而已。
于是,太多人在低成本的司法惩戒环境下,走上犯罪道路,而为了有足够的金钱构筑关系网让他们远离司法惩戒,他们又不得不把犯罪事业搞得更大,渐渐侵蚀着社会的秩序和稳定。
终于,不稳定的秩序导致了民怨,引发了政治变革,最终,这些“坏人”被严惩,形成了社会秩序新的稳定,而“坏人”们,或者在这个过程中毁灭,或者如崔翼贤一般,隐忍的生活,留下一个个被后人不断传奇化的大佬人生。
http://hi.baidu.com/home/?from=index&src=jump
这部电影,算是给韩国风云交际,政局诡异时代下,黑帮的一众群像。
单挑崔岷植与河正宇及赵正雄的相爱相杀,其实线条和故事铺陈都比较平稳且省略较多。
比如崔岷植和河正宇的初次互相看对眼,就颇为无厘头,黑帮大佬不大可能因为所谓的宗族派系,就觉得他值得交往,而不是放在手下的手下,让手下关照就好了,所以,一下子成为黑白组合,这里面省笔不少。
省略归省略,但是也有对应的铺垫,只是稍微平稳了点,外加两个顶级影帝的表演,尤其是崔岷植的先抑后扬的逆袭,确实在情节和感情上还是能过渡过来,让人接受。
这里稍微多说两句,确实值得我们学习这种技巧,是值得我们大陆影视编导学习的。
在河正宇带崔岷植上路之前,有两段戏张力十足,简短有力。
一场是崔岷植醉酒打人,后又迅速利用河正宇老爸的关系,驳回颜面,第二场是酒吧那场戏,崔岷植对自己的前上司公务员大打出手。
就因为这两场戏的插入,促使了情节的快速过度,令我们能迅速接受。
反观国内,或者一些比较平庸作品中,缺乏这种张力,更多的事平铺直叙,软弱无力。
翻阅韩国黑帮电影,但凡背景设定在21世纪之前的,都带有非常强烈的传记性质,将人物形象与历史现实、社会政治紧密结合,恰恰韩国在七八十年代,确实混乱不堪,各种能人辈出,黑白相间,故事性十足。
这个有点类似于港片写就的跛豪那个年代。
这种电影有个特色,人物大多不是虚构,总能来自于历史中真实的人和事,所以故事人物往往都很有特色、鲜明且真实。
前文提到了,这个电影如果没有你没有沉下心去看的话,整体很散漫,人物关系总是在变化,如河正宇和崔岷植,崔岷植和赵正雄,崔岷植和检察官郭道元、崔岷植和黑帮二把手朴昌宇等等,这些人,一会要打你,杀你,一会又放过你,甚至一会还会和你合作共赢。
这些并没有我们黑帮港片中常见的恩怨分明,有仇报仇,有怨报怨的黑帮江湖,明明这么窝囊,却活了过来,明明要将崔岷植活埋了,结果还翻过来找崔岷植要小费。
如此种种,对于看惯了港片的我们来说,这是不大习惯的地方。
恰恰对于韩国黑帮传记来说,这个显得那么的真实。
因为本片的主题不是像周润发与李修贤的相爱相杀,而是一群黑帮与政客在时代风云下,各种求生作死的活法。
最明显就是郭道元那个检察官,看起来一身正气,却屡屡随波逐流,第一次迫于压力,放了崔岷植。
第二次迫于升官,迎合上司,与崔岷植一起吃饭,结果呢,还在厕所打了人家一顿。
第三次利用崔岷植的公关能力,为自己平步青云,走上权利的巅峰。
你看看,他和崔岷植是同一类人,都是变色龙,以自我利益为最大原则,都是为了更好的活下去,仅此而已。
真正一直不变的是河正宇饰演的黑帮大哥,既冷血,也古道热肠,恩怨分明,他是刻进骨子里的黑帮老大,一直很清楚自己的身份,什么身份,干什么事,在整个影片中,他始终贯彻黑帮行事风格和思维,快准狠。
捧崔岷植为大父是真心的,报复他也是真心的,后面原谅他也是真心的,再到最后杀他更是真心的,这些都不是他在变,而是他一直没变,一直践行黑帮大佬的行事原则。
从影片的结局来说,如同很多韩国电影一样,讽刺政治,讽刺社会现象。
河正宇的黑帮大佬注定走向悲剧,而趋炎附势,溜须拍马的芝麻开花,节节高。
这样的节奏和落笔,对于当今社会来说,更真实了。
(插播一条:这个影片同时也告诉我们,人呐,得有钱,没钱很可怕。
如果没钱,崔岷植和他未来大检察官的儿子可能永远在那个小房子里面了,一家人很难翻身。
另外,他的女婿马东锡可能也就是个夜场保安。
麻雀变凤凰,来源于崔岷植的奋斗努力以及那些带黑帮气息的金钱。
有幸翻阅此文的,祝您新年发财,越来越有钱。
)
这部电影中,老崔从政府小职员介入黑道,纵横了两个黑帮势力,又在政府的打黑活动中生存下来,摇身一变挤入白道,顺利生存下来,越混越好——可他还是一个小人物啊。
他就像影片里那把没有子弹的枪,看着挺厉害,实则没有杀伤力。
他没有当过一把手,一直都是一个辅助者的角色。
他没有道义,靠着不断地出卖自己的“旧主”得以生存,也没有骨气,对差点活埋他或是踹了他命根子一脚的人,都能转眼间笑脸相迎,最后的出卖也不是为了复仇而是为了利益。
他的生存只能说明——时代坏了。
是这个没有道义利益至上的坏时代,让这种小人物能够长盛不衰。
一.公务员时代——一个全民贪污的公务员体系一开始老崔在海关干着公务员,明面里检查走私,实际上是为走私大开方便之门,顺便从中捞取好处。
也不是老崔一个人这样,整个海关都如此,以至于不得不出了事情上司按照谁家中人数最少推一个人出去顶罪——选中了老崔。
一开始导演的镜头便如此辛辣,查完了货物公务员们腕子上金闪闪的金表,在荒废的小房间屋顶用电饭锅藏钱,上下一心中饱私囊。
海关——用电影的台词来说,“一个像蛋黄那么肥的单位”。
二.黑帮时代——道义凋零的黑帮老崔在海关捡了一箱海洛因,私自卖了出去,不仅没有被海洛因原主追杀,还阳奉阴违地攀上了黑道里的侄子小崔,开始了第一次华丽大转身。
得势以后的老崔逮到机会立即狠狠痛扁了原来海关里的上司。
黑帮或多或少是义气的化身,黑帮行事讲规矩,兄弟之间有情义。
所以一开始老崔建议小崔去吞了金坂虎的场子,小崔是拒绝的,因为师出无名。
然而在利益的诱惑和老崔布下的计策下,小崔还是答应了,打倒了金坂虎,吞了赌博机的场子,从此开启了老崔小崔一文一武合作亲密无间,黑道与官商勾结,生意洗白合法化如日中天的全盛时代。
老崔得势后不将小崔放在眼里,日益膨胀,他不喜欢小崔暴力的路子,小崔瞧不起他小人物的得瑟,与小崔产生了矛盾,勾搭金坂虎被小崔发现,被痛扁之后差点活埋,被救之后老崔居然痛哭流涕地去向小崔请罪。
小崔在这里放过老崔,从后面的情节看起来实在有点失策。
个人觉得一方面是轻蔑老崔,另外一方面还是顾及“亲情”和恩情。
毕竟“反骨”在黑道乃是大忌,下怎样的重手都不为过。
然而由于老崔实在是太混混了,挨打之后还能一把鼻涕一把泪地去打他的小崔那儿假意关怀小崔实则为自己讨饶,小崔想想告诉老崔,赶你出去我不再为难你了,你也别再混黑帮了,给了老崔一笔安家费。
但是老崔不啊,过惯了被小弟环绕的日子,怎甘寂寞。
老崔被金坂虎一勾搭,加入了金坂虎的势力,把原来那套与政商勾结的套路搬到了金坂虎这儿,接着风生水起。
金坂虎这人,明知老崔没有义气还是重用,那么到了大难临头各自飞,被老崔卖了也是再所难免了。
三.打黑时代——权力腐蚀正义不造有没有小伙伴看到检察官出场的时候跟我一样热血澎湃了一把,想着终于有一个人不畏强权勇于追求正义了——然而看到电影后面几十分钟,才发现丫的这检查官也只不过把追寻正义当做自己攀爬仕途的一个手段罢了。
检察官跟老崔做了交易,老崔以出卖小崔为代价,换取了自身在打黑浪潮中的全身而退,而且从此以后把自己的人脉用以全力辅佐检察官向上爬。
这才是一个真的坏的年代啊,老崔在一二阶段混得那么好,不就得益于这种公务员体系上下一气的腐败么,在这样腐败的大环境下,一个真的刚正不阿的人又能走多久呢。
我们的检察官有私心,私心不是为了快手的金钱,而是权力和名声。
所以老崔在黑道势力几乎被连根拔起的时候又生存了下来,加入了白道,又是风生水起。
电影给了很有意思的一组镜头,老崔协助抓捕小崔,小崔得知被出卖后是愤愤不能平,两眼的仇恨几乎快要充了血,而老崔从小崔的困兽犹斗后生还,庆幸自己还活着连喊了三句nice。
是啊,老崔就是这样一个没有情义不知感恩的人啊,为了自己的利益一切皆可出卖。
知道这样的人的历史,本该唾弃,却总有人不断地对这种人委以重任——为了自己的私心,追求更多的利益、更大的权力。
这真是一个坏时代。
崔岷植大叔演活了这样一个小人物。
导演兼编剧真是犀利。
崔翼贤有两宝,一为笔记本(电话簿),二为手枪。
笔记本象征人脉、地位不用多说,手枪则象征崔大叔缺失的,勇气、权力的保证,但他毕竟生性怯懦,所以从来不上弹。
可不上弹却又生存所需权力无法保证怎么办呢,交给他的儿子,让下一代持枪。
崔大叔儿子当上检察官那一幕,颇有渊源的曹高官和同僚对话,说他成绩第一不去律所或法院,非要当检察官是为什么呢?
原因就藏在曹宣布开始抓捕行动的那一幕,曹当时最后一句是,如有拒捕,允许开枪。
1.崔翼贤:没有比人还奸诈的动物。
崔炯培:没有比家人还能信赖的人。
2.黑帮老大也不是一直威风八面,从弱到强有个过程。
崔岷植扮演海关官员崔翼贤:,被辞退后从事毒品,然后进入夜总会管理,逐渐变大变强。
打通上层,震慑下层。
河正宇扮演黑帮老大崔炯培,靠暴力维持秩序,联合家族中的崔翼贤,一个有拳头,一个有头脑,两人垄断了当地娱乐业,越做越大,利润越来越丰厚。
势力坐大后两者都想当老大,发生矛盾,崔炯培派人殴打并侮辱崔翼贤,崔翼贤和他们的竞争对手金坂虎合作,崔翼贤崔炯培两人正式反目。
韩国政府进行打黑,崔翼贤一度入狱,被自己收买的政府高官救出。
3.崔翼贤:English is power4.金坂虎被抓,崔翼贤也再度入狱,他与检察官寻求交易。
他先让儿子去美国,然后配合检察官抓捕了崔炯培,崔炯培入狱。
许多年后,崔翼贤的儿子成为检察官,孙女的生日宴会上,出狱的崔炯培前来复仇。
很久没有写影评了,但这部电影的一些剧情设置很有意思,为了这个结局值得一篇长文。
.大崔这个人物太典型了,油腔滑调,圆滑世故,对上点头哈腰, 对下威风八面,如果仅仅是这样的人明显是不够格屹立不倒的,其核心事术方法是: (1).懂得对症下药,曹范锡不爱钱不被亲情社会关系所约束,那么他是无敌的吗?
显然没人可以如此完美,曹内心是一个渴望权利渴望地位往上爬的官瘾者,开始大崔的寻常拉拢方法并没有试探出底细,到最后关键阶段终于意识到曹内心对权利的渴望,从而为其引荐保证其仕途。
(2).大崔有一个极其重要的特质:坚持,也可以说成是不要脸的无赖特性,这个特点贯穿了他的整个人生,如果开始不跟系长坚持出货、如果被小崔暴打后没有死皮白赖找到其父、如果中间遇到点金那种强势方就不掺和浑水、如果最后的绝境危机情况仓仓出逃不再对曹坚持拉拢……那么一切都不会成事。
有时候一个人打了你一巴掌,你能为了利益仍凑着个脸上去,这也是一种本事。
(3).眼光长远,人脉关系的重要性黑帮当然知道,但对其了解的深刻性显然不如大崔,他能为其供着官员妻子私人生活点头哈腰,能利用一切关系打造属于自己的关系链条,在这个链条中大崔游走其中为各方谋取利益,他清晰的知道各方的能力并适当的展现自己的“后台”,在这个利益循环的每一个人都知道自己可以通过大崔和其他大人物搭上线,这种能力最近很流行,叫“整合资源能力”,而大崔游走其中无疑是一个出色的政治掮客。
(4).能拉下脸皮,他知道高官最喜欢脸面并且想要钱却没有合适的途径,能立马90度鞠躬并送上钱财,他能为了夜场的利益甘愿前去挨打受辱,通过一切手段拉拢巴结官员,并为其送上自己能拿出的资源和利益,厚脸皮能带来的益处被他发挥的淋漓尽致。
这些能力很明显是小崔和金并不具有的,老牌黑帮重情义守规矩,不懂得像小丑一般的卑躬屈膝去发展人脉,也拉不下身段去做一些事,不能长久生存也是必然的。
但在合伙人的问题上,大小崔的处理方式也是反面典型,前期团伙发展期挫折不断可能无暇顾及内部问题,但在团伙逐渐趋于稳定后大小崔这种模糊的地位关系必然会出事,小崔作为伯乐以及前期的全资投资人自然是要有地位的,大崔在收获更多的人脉同时无疑成为了社团最大的保护符,掌握着最为重要的政治关系并在身份上是小崔大父,如果关系模糊不清出事只是时间问题,这也告诉我们合伙人的权限范围和地位高低一定要早早的解决,一时牢固的关系并不能保证长远。
结局秉承了韩国电影的一贯风格,没有zz正确,没有讨好任何人,只是拍出来一个最有可能演变出的结局。
试想一个掌握如此多zz资源的人,又怎么会轻易垮台呢?
如同《战争之王》结尾,顺应大趋势的人,笑到最后才是常态。
另外结局虽然是开发性的,但通过这声恭敬的大父和没子弹的手枪以及被收买的检察官来看,似乎答案已经呼之欲出了:大崔本身并没有做过出卖性质的背叛,电影开头的赠送手表和钱财也说明了大崔本质上是有一定情义豪气的,与小崔的矛盾也只是因为小崔觉得大崔私自找金而觉得受到冒犯,罩不住金也是能力有限超出了掌控能力而非吃里扒外,大崔虽然圆滑事故可也是一个有意气的人,最后如果绝情对小崔下死手则不符合逻辑,更有可能是大崔作为笑到最后最大的胜利者,掌握了巨大的人脉资源,儿子也被其培养成检察官,加上最后大崔可能救出了小崔没让其坐牢到死,这才让小崔说出那声心甘情愿的 大父。
老崔是个能人,能屈能伸,让我想起了宋江,想起了刘备,这种人确实是微末之辈爬起来的一种典范。
说真的,我不如他太多,我步入社会12年,也没他这种养气功夫,唾面自干的功夫。
巴结钻营的功夫。
但是他确实给我很大启发。
老崔遭的罪,不只是因为他膨胀,膨胀不是最大的问题。
而是他的定位没找对。
他不应该只是一个师爷一样的角色。
第一笔意外之财到手,他不该自己背黑锅,这是大污点。
他有钱了可以花钱买同事去抗包下岗。
他可以在体系里钻营,调岗。
慢慢的走政治路线,当个议员,当个"县太爷"这样干起。
要打手有打手,要钱有钱,就成气候了,那他真的是大哥了。
河正宇就是靠他吃饭的小弟了。
就算没反应过味来,先辞职了,也不影响他自己干实体,他已经有钱了还有打手。
干个出租车公司,干个建筑公司,干娱乐公司养艺人,艺人和练习生又是拉关系的筹码(不是陪酒,是商演和广告代言,正经脸)。
再次干箱包服装日用品的工厂,最次最次干娱乐场所,只要开起来,只要产品别太次水准线以上,他就不愁没生意啊,手里有钱,官面有人,公司有大帮的工人,公司外有大票的打手,社会地位,社会影响力都有了,他操盘拉关系,下边人就去干活就去运营了,找经理不多得是人。
他都看出来这是个好时代的了,但他自己不去做,去当二把手,别人想撇清你就撇清你,想打你就打你,真是定位没找准。
一时间没找准不要紧,2-3年里能把事想明白了也行。
他都不需要扩张,只要稳健的走十年,就是坐地炮,财阀了。
河正宇,什么坂虎,那些愿意洗白的打手就成立保全公司,监制公司洗白上岸。
不愿意洗白的,没有资质洗白的臭鱼烂虾就拆分,要不撇清关系,要不就只能当隔离带外围的外围。
当喜剧片看不错,崔岷植演这类贱贱的坏人太合适了
《今日说法·海外篇--釜山打黑》。
没有女人了,韩国犯罪电影终于不娘了!!!
不错,相当迷人的两个主角,一阴一阳,一谐一庄。不过稍显冗长。
3.8剧情一般..不过适应能力超强.流氓军师到检察官军师.整个就像是韩版赖昌星啊..但赖昌星没他这么厉害,
@2024-05-30 20:44:41
大父。
心有多贪,人就有多坏但正义终有一天会到来
可以理解为韩国版《5亿探长雷诺传》,无甚惊喜,但还看得下去。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黑社会,警察,总统之间的区别,无非是小流氓,大流氓,高级流氓的区别。
体力与脑力 传统与现代 警匪一家才是王道
韩国
叙事顺畅,其他没啥了
崔岷植演的那叫一个贱呐~
精彩。
拍什么玩意儿呢,跟崔珉植的表演一样肤浅寡淡还油腻。
崔岷植和河正宇都是实力派,虽然本片的表现并没有超越以往他们自己的表演。但一个年轻沉稳果断的黑社会首领和一个小人得志见风使舵的中年混混都表现出色。年代感很强,黑白勾结的描述详尽。基本就是一部韩国古惑仔血泪史,可惜卖相跟港产古惑仔比是差的太远了。
好看。黑色幽默
狗血
一百个人+西装+棒球棒=鸡皮子疙瘩
故事其实一般般,但几个主演的表演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