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被翻拍的,应该都是很拿得出手而且颇具商业潜力的,以这个条件来看,当年在华语影坛大获成功的《见鬼》显然很值得被翻拍。
翻拍算是一种被允许了的抄袭,抄的好是应该的,抄的不好就只好被人嘲讽。
不像是抄作业,抄的好了容易带来麻烦,抄的不好人家可能也懒得搭理。
有标准答案(或者相对标准)的作业,抄一是一抄二是二,抄这种东西没什么意思,真正会抄的是抄主观性的作业,比如说抄作文,抄人家的作文当然不能逐字逐句地抄,要取其精华而去其糟粕(精华和糟粕都是相对的),融入自己的特色,加入一些小巧思,毕竟好的基础有了,再怎么做应该也不会差,这方面的翘楚就非郭小四同学莫属了,人家抄的那叫一个春光灿烂,而且知名度和销量远胜原作,只可惜没跟人打招呼,那只能照着法律程序走一趟了。
翻拍没有这种麻烦,却也是一项非用心不能出彩的工程,美版《见鬼》从这一点上来说,是加入了自己的想法,拍出了他们自己的一些特色,但一些东西他们始终还是抄不会的。
美版《见鬼》作为一部惊悚恐怖片唬唬老美观众应该还是很奏效的,但可能对于一些华语观众来说,美版还是缺了一些味道。
灵异鬼神的东西向来是每个华人都熟知的,虽然大部分人未曾亲见,但在很多人的观念里也是“眼见为实,耳听多了也为实”。
原版《见鬼》在营造恐怖诡异气氛上可谓异常成功,许多鬼魂场景的表现都颇为含蓄,配合着冷静凌厉的镜头剪接和恰到好处的配乐,影片里这种恐怖压抑的气氛被发挥到了极致,让人过目难忘。
尤其值得称道的是,彭氏兄弟完全摒弃了很多粗糙的鬼片里的一些无聊噱头,而是将恐怖气氛自然地融入到女主角的生活场景中,一些看似很常见的场景道具在他们手中变得不落俗套,非常出彩。
彭氏兄弟的《见鬼》经常在坊间一些票选中获得青睐,这足以说明了它给人的整体感觉是非常深刻的。
有了这样好的素材和先例,老美们终于不必再玩B级恐怖片里暴力血腥那一套东西,但虽然他们也抄到了一些恐怖场景和元素,但是整体并不成功,很多地方依然太生硬,说它恐怖吧,好像又只不过是惊悚,说它惊悚吧,它又不忘了搞个灵异小气氛,缺乏一种一气呵成的感觉。
不管怎么翻拍,女主角复明始终是故事的切入点,这一点毋庸置疑。
但给人的感觉是,美版突出了女主角的个人经历和感受,忽略了一些原本可以给人深刻印象的元素,整个过程有些草草了事,无法让观众产生一种感同身受的快感。
而相比于美版的偏重于个体,原版《见鬼》则丰富的多,李心洁扮演的女主角复明后眼中有两个世界,一个是有亲人、朋友的现实世界,一个是不断出现鬼魂的灵异世界,女主角与这两个世界都有着很好的互动,女主角原本对光明世界充满希望,但不速之客的出现又让她出现了一个从怀疑恐惧到逃避再到坦然面对的过程,这中间女主角的情绪波动和层次变化很到位也很让人信服。
而美版对一些角色的删除和压缩让可看性有所减弱,尤其是最后结尾部分,这也是女主角在心理医生(兼准男友)的陪同下去达成心愿的重要过程,原版里面女主角与阿玲、与阿玲母亲之间的沟通与互动非常精彩,而且是感动多过恐怖。
美版的结尾太草率,甚至有些莫名其妙,整部片子的感觉就此彻底弱掉。
两个版本在整体恐怖定位上不太相同。
在女主角能见到另一个世界这件事的解释上,提到了器官移植后捐献者细胞记忆的延续,这也注定了整部片子太过于为女主角一个人服务,整体感觉显得有些不伦不类。
相比之下,原版的内涵就丰富的多了。
原版毫不吝啬甚至非常用心地阐释了不同的鬼魂也人世间之间的联系,它事实上强调了阴阳两空间之间的联系纽带始终还是人的情感,这一点是很让人为之动容的。
鬼魂在阴间要么浑然不觉自己的死亡,要么心事未了不肯离开熟悉的地方,自杀的灵魂不停地重复自己死前的痛苦,这些原则上没有科学依据的说法在电影中被生动地展现出来,比如公路边上孤立的鬼魂、为了成绩单含恨而死的小学生、虽阴阳两隔但仿佛心有灵犀的店铺老板和他的妻儿、遭遇车祸突然丧生的小男孩,呵斥女主角占了她的位子的女人。
了解了这些,那些鬼魂的画面就不再是单纯的恐怖场景,甚至是包含了一种情感关怀在里面。
影片结尾的大爆炸场景原本应该起到点题的作用,但美版由于前面已然失控,关键时刻好像有点破罐子破摔的意思,竟然让女主角一展预知能力,完成了救人的小壮举,当然这可能更符合翻拍者原本的意图和市场要求。
而原版的处理则更有深意也更具说服力,女主角在大爆炸中终于体会到了阿玲的痛苦,虽然她之后再次地失明了,但她曾经看到过美丽而且真正了解了两个世界,足够了。
片末,一个是女主角风光独奏,一个是女主角与男友街头会面,哪个更赏心悦目,一目了然。
以一个喜爱原版《见鬼》的观众角度来看,个人还是觉得美版《见鬼》实在无法与原作媲美,当然它也翻拍出了自己的特色,而且相信也会有很多人会喜欢这种特色的美式《见鬼》,但身为鬼片,就应该有鬼片的样子,而且好的鬼片远远不止吓唬吓唬人那么简单。
就女主角的表现而言,性感美女杰西卡.阿尔巴在美版里的表现不错,很努力很敬业,但原版里有着生动传神表演的李心洁却无疑是最经典的。
撰文日期:2008-03-28
这个导演是谁,无所谓,我真的不关心。
每次看完电影,我都会看看字幕,啊,导演原来是这个人。
这不是我的习惯,但是不看看却终究觉得电影看得不完整。
毕竟导演是整部细的灵魂嘛,缺了他,就像散架的机器,拼凑的产品都是劣质的。
但是对于这部电影,我真的不介意,因为他完全没有自己想法。
我不反对翻拍,甚至觉得《午夜凶铃》的美版甚至比日版也不差,因为他讲述的是另外一个值得看下去的故事。
只是《美版见鬼》竟是百分之百的照搬,一点自觉都没有。
看到一半,我就关了暴风影音,彻底删除了该片。
阿尔芭怎么专挑了这么一部片子呢?
看来肯定是没看过李心洁的演出。
剧本先天畸形,任凭怎么尖叫都会是无济于事。
故事情节一致也就算了吧,要命的是见鬼的模式都是一致的,真是觉得汗颜。
这个叫做某某某的老外导演,请你拍的更像一点吗?
《美版见鬼》改编自2002年由许月珍、彭顺和彭发共同编剧、彭顺和彭发执导的中国同名恐怖电影。
中国版本的《见鬼》一经公映,就以一种不可阻挡的势头横扫国际范围的电影界,掀起一阵热潮,同一时间也引起了美国好莱坞的注意,遂决定买下电影版权,拿到美国进行翻拍。
好莱坞近年来掀起了一股改变亚洲恐怖片电影的风潮,观众所熟悉的大部分经典的亚洲恐怖电影,几乎都被好莱坞的制片商们相中。
虽然《鬼水凶铃美国版》与《惹鬼回路》被翻拍的一塌糊涂,但毕竟有《午夜凶铃》和《咒怨》的翻拍,在票房和人气上双赢的纪录,因此,《见鬼》顺理成章地进入好莱坞的视野。
在翻拍了一系列日本经典恐怖片之后,好莱坞的制片商们把眼光投向了香港,近几年彭氏兄弟制造的恐怖片在香港电影方面掀起了一轮空前的恐怖热潮,尤以《见鬼》系列最为成功。
此次的翻拍,以狮门影业和派拉蒙优势影业联合发行,而狮门影业又是好莱坞最为专业的恐怖电影发行公司。
其实翻拍的道理显而易见,要么失败要么超越前作。
但是,有一个特例就是,对恐怖片的翻拍,尤其是对亚洲恐怖片的翻拍,好莱坞未必能够做到超越前作,也可以这样说,几乎是不可能超越的。
那么这就完全是一种商业运作,把在亚洲大受欢迎的恐怖片,拿到欧美市场,然后换上一身完全符合欧美观众审美情趣和宗教信仰的外衣,拿到电影市场上贩卖,以在亚洲的人气为基础,吸引欧美观众赚取票房。
熟悉中国版《见鬼》的观众,就可以看出《美版见鬼》在故事和人物上不过是对原作进行了一次换汤不换药的包装而已。
人物故事情节都一摸一样,只不过中国版的《见鬼》最后是在泰国发现了事实真相,到了美国版里则换成了墨西哥。
这样的翻拍,即使找来了法国情侣导演戴维·莫罗和夏维尔·博鲁,他们曾在2006年,因为一部《他们》而在国际电影界受到了不小的关注。
在好莱坞的包装下,在本身就是翻拍剧本的前提下,这两个欧洲导演,也完全被束缚住了手脚,也就根本无法为这部商业的好莱坞电影带来些许的欧洲恐怖电影的冰冷气质,最多只能把才能发挥在怎么制造恐怖氛围上,而对于熟悉亚洲恐怖电影的观众来说,本片的恐怖伎俩,也几乎为一种模仿,有太多太多大家熟悉的亚洲恐怖电影的元素,在本片中不过是一种故技重施。
美国观众对于恐怖电影向来不是很挑剔,对于熟悉了变态杀人狂、血浆和一群小青年小打小闹的美国观众来说,或许能从亚洲恐怖片所带来的那独有的东方神秘气质的恐怖氛围中,得到一些不一样的感觉。
但是,不同的文化信仰造就的不同的大众欣赏水平和理解能力,也就造就了对恐怖片不同的理解能力。
于是,片商们把经典的亚洲恐怖电影的故事蓝本拿来,换上了符合欧美观众所能理解和接受的模式外衣,进行包装然后得以以一种完全好莱坞式的恐怖片模式,让更多的观众买账。
于是,在《美版见鬼》中,我们或许能够感觉到恐怖和惊悚,但是却无法感觉到的是原作中的那只有东方人才能制造出的神秘诡异的恐怖氛围。
原作可以说是一个纯粹的鬼故事,那些在影片中出现的灵异事件,以一种具有原始东方神秘力量的方式出现,使人害怕又充满了魅力。
而在本片中,那些灵异事件则因为太过于直白直接地表现,显得失去了神秘感,从本片中,我们可以看到西方的信仰为这个翻拍带来的完全不一样的表现形式,最大的体现就是女人公看到的那个黑色的影子,由电脑特效制作处理后,可以看出那是一个西方人信仰观念中的死神形象,甚至可以看到其生动骇人的表情。
在原作中,东方人可以把女人公的那双能看到鬼魂的眼睛看作是一种迷信思想中所说的天眼,由此使得故事神秘诡异。
在本片中,则是以科学来下结论,器官移植之后的由器官本身发出的对新的寄主的记忆指令,那么也就使得这个故事中那些所有的灵异事件失去了其本身的魅力,而成为一种可以解释的科学超自然现象而已。
本片女人公眼中的那些鬼魂,以及导演的处理方式,让人不得不想起一部经典的心理惊悚电影——由M.奈特·沙马兰执导的《灵异第六感》,可以说本片在女人公可以看到死人死后的灵魂,以及恐怖氛围的营造和处理方式上,和《灵异第六感》极为相似。
一种完全西方式的处理方式,带有强烈的西方宗教信仰的特点。
也就是说,在原作中,女人公看到是纯粹的鬼,那么在本片中女人公看到便是死人死后的亡灵,这样一句话的解释,并不能完全概括出两者间给人在感官和感觉上的区别,而这一完全无法言说的区别,也就使得本片,对于一个亚洲观众来说,永远无法与前作相比拟。
而对于一个欧美观众来说,本片也不失为一部以超自然现象为卖点的还算有看点的恐怖电影。
当然说到看点,其实这个看点无疑就是杰西卡·阿尔芭。
这个甜心小妞是否能够真正地不靠甜美的外表吸引观众,而靠成熟演技去征服观众,成为了比影片故事本身的悬念更具有悬念的事情。
当然 ,在一系列的花瓶角色后,杰西卡为自己挑选了一个不会再成为花瓶的角色,证明这个小妞不想再靠脸蛋吃饭的宏伟志向。
当年,李心洁凭借在《见鬼》中的出色表演,立马上位于香港一线实力女星。
但是,很显然的是,这样的事情是不会发生在饰演同一角色的杰西卡身上的。
本片作为一部纯粹的商业恐怖片,本身就过于中规中矩,无法提炼出杰西卡更多的表演潜力,只能说是作为一次杰西卡表演生涯中的的一堂训练课。
诚然,不能否认的是,这部电影让人们看到了杰西卡演技上的进步,至少在一部恐怖电影中,这个女孩,不再是那种单纯的只会扮惊恐相随便尖叫几声的花瓶,而是一个内心期待光明,却因为可怕的灵异事件再次拒绝光明的盲女,而杰西卡也塑造出了这个盲女的内心的恐惧矛盾以及挣扎,最主要的是,杰西卡为这个角色注入了属于自己独有的那份优雅气质,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
文/有志女青年 转载注明
创意对于学医的自己来说还可以接受,通过角膜移植,拥有了死者的死亡之眼的能力,让我思索的不是恐怖片本身,而是角膜的另一重生理意义...对于恐怖片本身来说,没什么特别之处习惯了黑暗,不要强求光明...
先前李心洁的表演让我心生惊艳,连一个模样不是特别漂亮的人都可以把这个盲女把握的让观众如此的折服,那外貌更出色的阿尔巴如果演技达不到这个境界最起码她还有这张脸啊,所以我就对美版的见鬼保持了一些期待。
但看完后,知道观后感验证了那句老话[期待越大,失望越大]首先,故事情节几乎就是完全克隆,你翻拍就翻拍但香港自己的特色你也强硬的塞加进去,就把美版的恐怖片特色变得不伦不类。
还有角膜移植后,盲女对世界的重新认知,阿尔巴演技的薄弱一下子凸现出来,让人忍无可忍了。
其次就是见鬼的桥段太平淡无味了。
个人认为,不仅连惊吓的程度到了负数的程度,还让人对剧情的衔接感到失望。
导演究竟有没有驾驭恐怖片的能力?
影片的开头和结尾都不如港版节奏运用的出色,影片进行到解密的后半段几乎是让我昏昏欲睡,怪不得被媒体评价为[故弄玄虚]。
都说不好看 或者是全本翻原版 加入欧美文化 大打折扣但偶怎么都没看出作为一部标准恐怖心理片 这剧儿有哪里不中规中矩了说实话 没了舔叉烧的段子确实不惊艳了 但自始至终看着芭姐 多么的养眼啊平儿个咱就爱瞅瞅街拍 每次SNAP看到芭姐带着囧娃又低调又有范儿的穿衣 偶就爱到不行果然小制作的片子是给演员很多发挥空间的看芭姐独挑大梁 还把平日里大松垮垮的开衫 细腿裤儿 平跟鞋 工装等等元素全都带进电影里去了实在是很自然呢
米国人不适合拍这类心理恐怖的片子,更不适合翻拍亚洲的片子,亚洲系包括泰国,日本,中国香港(中国大陆就不包括了,因为根本就没值得翻拍的)于宗教和文化来说米国人跟亚洲系完全是两条不同的轨道上飞行的星球.外国人唱中国戏,只学到皮毛,精髓领会甚少.从米国人翻拍<鬼来电>就不难看出一二.还是<人皮客栈><电锯惊魂>这样血淋淋的片子比较好.简单粗暴也是一种美.这片勉强给★★★,毕竟女猪角还挺好看的说.
《见鬼》这部影片相信喜欢看恐怖片的亲们都应该看过,剧情十分精彩,可谓吓出一身的冷汗。
美国翻拍了这部恐怖片,剧情大致上和原版无二,但是美利坚合众国的人民给了女主相对来讲更好的结局。
剧情上和李心洁版本几乎无差,但是李心洁的看起来更像是个正被灵异事件折磨到崩溃的人。
推荐指数:6恐怖指数:5.5
编剧罢工了?
没关系,我们直接买海外版权翻拍好了。
“见鬼”可算是彭氏兄弟的成名之作,随着“午夜凶铃”,“咒怨”等翻拍的成功,这个经典自然也免不了改头换面一番跟美国人民见面了。
相对于港版,本片在特技和音效方面得到了加强,这本是好莱坞的强项。
但是却怎么也没有了当年的恐惧,一方面是翻拍者太忠于原著,剧情什么都没改,只是换了几张面孔而已。
另一方面,过于追求声光电营造的恐怖气氛,刺激是刺激了,不过电脑前的效果显然不如电影院。
而港版节奏虽慢,恐怖却是渐渐渗入的,让你不寒而栗。
说白了,港版是心灵的恐惧,而美版是通过眼睛耳朵直接欺骗大脑“我要害怕了”,无法直达于心,自然也达不到港版的效果。
至于演员,Jessica Alba倒是与李心洁的气质蛮像的。
值得一提的是,改了结局,救了人。
好莱坞要大团圆,估计导演不明白港版里面东方式的轮回吧,可笑。
这片子也是在五年前看的,不过想看它的原因一是因为它是恐怖类,二想看看我爱的Jess演恐怖片是怎样的,而事后也证明了我花了八块钱是错误的选择,也被这个异度见鬼的名字骗去,是因为它是翻拍,所以众所周知美国翻拍出来的玩意儿十中有八都是烂片,我不想多说什么。
太忠实港版了…唯一结尾不一样,不过那个结局也就美国有,汽车炸弹
英语课竟然放这个
故事本身是感人的~所以不是很怕
见鬼本不吓人!~阿尔巴出演就更不吓人了!
为杰西卡阿尔巴 mark 一个
冲着Jessica Alba 看的
港版没看过,先看的美版,还行,不是很恐怖。杰西卡真漂亮~
结局不悲壮了
很欣赏杰西卡阿尔巴平时自如的演技。很有节奏很有剧情的片子。男主不帅些许遗憾。最后小轿车凭空撞到气罐车很是牵强。回想最近看的灵魂摆渡总觉得眼睛的情节设计很雷同。
她太美了
故弄玄虚,想看刺激的话就不推荐该片
这个happy ending我很不满啊,好在其他部分拍的不赖。
还行吧,都没什么印象了。
不能算成功,只是抄作业,然后略微改了下结局
only阿尔巴
女主养眼,悬疑一般,海报经典
你...你..对不起我不开声音放着郭德纲..囧rz
为了杰西卡阿尔巴
比起港版的来真是差了一个档次
纯粹冲Jessica去的。翻拍片,很一般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