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丝》与《简·爱》,同是创作于十九世纪英国工业革命完成后,维多利亚女王执政期,此时英国经济、文化空前繁荣。
《苔丝》的创作者是托马斯·哈代(男),《简·爱》则是夏洛蒂·勃朗特(女),这两位作家都可以算是女性主义的写作者,因为都把细腻的笔触对准了女性,字里行间都是对女性的尊重。
哈代对于男权社会对女性的麻痹、压制、摧残有更深的体会,他笔下的女主苔丝是美丽的、天真的、纯洁的,是男人心目中理想少女的形象,但是最终的结局却是被施以绞刑。
而勃朗特笔下的简爱并没有美丽的外貌,但是却有一颗坚强、自尊、绝不妥协的心,她勇敢地追求爱情,最后如愿以偿,这也许是同为女人的勃朗特心目中理想的女性形象。
苔丝出生于贫苦的农民家庭,父亲是一个嗜酒的流动小商贩,因为偶然得知自己可能是一个曾经显赫现已没落的贵族的后代而喜不自胜,苔丝的母亲更因此动了让自己美丽的女儿攀亲结贵的心思,这样的痴心妄想也许是导致苔丝悲剧的第一重原因。
17岁的苔丝穿着白裙在五月的草地上翩然起舞,她拥有美丽的容貌,却没有一颗勇敢的心让她在面对心动的舞伴邀约时坦然地走上前去,从而错失了爱情降临的第一次机会。
到最后杀人逃亡的结局时,苔丝回首往事对爱人更是命运发出诘问:“如果我们那一天一起跳舞了,现在该有多幸福?
”是的,如果苔丝从一开始就坚定地遵从于自己的内心,勇敢表达自己的欲望,在男主向众人发出邀请时主动走上前去,一切都可能变得不同。
命运的快车就在你一忽儿的胆怯、犹疑当中就驶向了截然不同的分叉路口。
她不懂得自己作为一个人的价值,也不懂得尊重自己作为一个女人的欲望,因为身旁不可能找到这样的榜样。
她的父母只巴望着这份“价值”能够攀上贵亲戚然后带领他们脱离苦海,在这样的父母养育下的苔丝,内心深处对自己的女性身份是迷惑的,所以当她后来被冒牌的贵族“表哥”诱奸之后,只能黯然回家对母亲发出痛苦的埋怨:“我什么都不懂,你什么都没告诉我!
”很难说,母亲对苔丝性启蒙的疏忽到底是出于保护还是一种无意识地献祭,因为在数千年来的男权社会下,纯洁的处女从来都是献祭给神或权威最好的祭品,从而获得神或统治者的庇护。
男权意识对女性的荼毒通过母爱的传承进行得最为深刻和悄然。
从这个角度来看,即便到了今天的中国,这样的母亲不是大量存在吗?
母亲的无意识中可能都存在这样一个幻想:无论身体还是精神都如孩童般天真无邪的女儿才是最有价值的珍宝,才会获得神的青睐,才会获得命运之神的眷顾。
而现实却是,像苔丝这样美丽的大孩子,最终要靠险恶、卑鄙、虚伪如那位强奸犯表哥一样的人,教会保护自己的第一课!
简爱出生于一个穷牧师家庭,父母早逝,被寄养在舅父家,舅父去世以后,简爱过了十年备受舅母歧视和虐待的生活。
也许正是因为早年的不幸,倔强的简爱从小就具有反抗意识,她很明白舅母对自己的不公与迫害,甚至宁愿被送进孤儿院也要与之对抗,简爱这种绝不妥协的性格虽然让她成年之前吃尽了苦头,但她也因此逐渐走上了主宰自己命运的道路。
《简爱》算是一部自传体小说,夏洛蒂·勃朗特5岁时,母亲便患癌症去世。
父亲收入很少,全家生活既艰苦又凄凉,好在父亲是剑桥圣约翰学院的毕业生,学识渊博,他常常教子女读书,指导他们看书报杂志,还给他们讲故事。
这是自母亲去世后孩子们所能得到的唯一的乐趣,同时也给夏洛蒂以及两个妹妹(英国文学勃朗特三姐妹)带来最初的影响,使她们从小就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正是因为父母尤其是学识渊博的父亲对勃朗特最初的爱和影响,以及她在不断的阅读中汲取营养,才使她在面对压迫时拥有勇气去反抗。
她出版《简爱》时 31岁,正是一个女人身体和思想都成熟而饱满的时刻,她笔下的简爱才会在面对爱情时说出如此动人而有力的话语:“你以为我是一架机器?
——一架没有感情的机器?
能够容忍别人把一口面包从我嘴里抢走,把一滴生命之水从我杯子里泼掉?
难道就因为我一贫如洗、默默无闻、长相平庸、个子瘦小,就没有灵魂,没有心肠了?
——你不是想错了吗?
——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跟你一样充实!
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姿色和充足的财富,我会使你同我现在一样难分难舍,我不是根据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血肉之躯同你说话,而是我的灵魂同你的灵魂在对话,就仿佛我们两人穿过坟墓,站在上帝脚下,彼此平等——本来就如此!
”。
苔丝面对爱情朝自己伸手时甚至不敢走上前去,后来她在新婚之夜对深爱的丈夫坦白之时,能够不计较她贫贱出身的丈夫却不能不计较她的“失身”,弃她而去远走他乡,她也只能企求地说:“我能给你写信吗?
不能吗?
那我等着你回来找我。
”她再一次什么也做不了,黯然回到母亲身边。
她说不出苔丝那样掷地有声的爱情宣言,因为“失身”的罪过无论从宗教还是世俗伦理、社会舆论都是不可饶恕的“罪孽”,苔丝第一次没有底气主动走向爱情,后来也没有足够的意识保护自己远离“诱奸”,此时也没有勇气拒绝爱情的离弃,只能卑微地企求爱情!
一个女孩内心的底气从何而来?
可能从父母广阔的眼界和胸怀中来,也可能从广泛而深刻的阅读和思考中来,从不屈不挠的自我争取、自我奋斗中来,更可能从整个社会对她的尊重而来。
只是最后一条却最难实现。
苔丝被诱奸后曾生下一个孩子,但孩子早夭,牧师不肯为这个来路不明的孩子举行葬礼,苔丝说得最“叛逆”的一段话是为了这个不幸的婴儿:“他还只是一个初生的生命,他什么事都没有做过,他没有犯过任何罪恶,如果上帝不要他,那我也不要这样的上帝!
”这一刻,苔丝的主体意识才开始苏醒,人性的光辉才开始闪耀。
可惜,在面对挚爱之人的质疑和背弃的时候,苔丝没有简爱内心的底气。
简爱在婚礼时得知丈夫罗切斯特还另有“妻子”,他解释了“疯妻”的来由:罗切斯特曾经迷恋于她的美貌把她娶回家,但是她和她的家族都隐瞒了祖传的疯病,当他发现她有疯病以后就把她关起来,养着她但是疏远她。
很难去责备罗切斯特的做法,而且简爱仍深爱着他,但是简爱还是选择了离开。
简爱不能抛弃内心的原则,即使曾经饱尝艰辛如今幸福生活就在眼前,即使失去挚爱就会失魂落魄,简爱也不能不顾一直被关起来的那个“疯女人”的存在,自私的选择幸福!
对于那个“疯女人”来说,简爱是唯一把她当成了一个“人”来对待,来尊重的。
最终,简爱能和罗切斯特在一起还在于这个疯女人一把火把自己烧死了,这到底是发疯而为还是自我了断成全简爱?
不得而知。
最后,也就不难理解,同样是面临诱惑,简爱可以尊从内心对爱情的向往而拒绝牧师表哥的求婚所带来的安稳生活,而苔丝却不能在父亲去世、母亲与弟妹居无定所时拒绝奸污自己的“表哥”的纠缠,麻木而绝望地变成他的禁脔。
直到离弃她的丈夫悔悟后回来找她,苔丝做出了最后的反抗和救赎。
她杀死了侵犯自己的“表哥”,拼命去追正暗自神伤准备离开的丈夫,她大声地告诉他自己杀死了那个奸污自己的人,并和他一起逃跑。
其实她并不是真的想逃跑,她只是为自己争取最后的几日光阴与最爱的人在一起。
此时,他不再介意她的“失身”,她也“摆脱”了曾经的噩梦,她终于获得了自由和爱情,尽管这需要付出生命的代价!
最后,在太阳升起的巨石阵中,苔丝万分不舍但是却内心平静地迎来了抓捕她的人,最终被施以绞刑。
我为苔丝一生的悲剧感到痛心的同时,又为她最后的反抗与救赎感到震撼和欣慰;我为简爱自始至终的自尊与反抗感到钦佩的同时,又为她从小所经受的那些磨难感到怜惜。
女性的成长之路充满磨难、诱惑、危险,中国有句老话“红颜自古多薄命”,这是因为在男权意识形态下,“美丽”已经异化成为财富、权势的等价交换物,“美丽”这个词也许从来就是被定义的。
如果没有对之深刻的反思与觉醒,就会被它奴役与控制。
最后,我想说:女性主义的全面苏醒,意味着强弱不再对立,自我不再分裂,性别不再歧视,阶级不再隔离,生命得到真正的理解和尊重。
如此才能有望整个世界真正的革新和进步,它需要所有人的努力,无论男人还是女人。
被ALEC蛊惑的少女们醒醒吧,这明明是一个披着真诚的外衣而行伪善之事的小人。
明明是自己想要堕落,却把责任推给苔丝说是她迷惑了他。
就像古代那些说女人是红颜祸水的卫道士们一个样。
他跟ANGEL的哥哥还有那个前女友没什么两样。
而ANGEL他的可爱之处在哪里?
不是他对苔丝忠贞不渝的爱,而是在生活的磨难中终于得到省悟,从当时卫道士们的重重包围下解脱出来,解开了道德的枷锁,冲破了世俗的藩篱,听从了内心的召唤。
而这一点,即使是现在,恐怕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
虽然有点晚了,可是终归比没有的好吧。
那些说他虚伪的观众,试试代入到他的身体里就会明白,想要潇洒的原谅一个人的过去,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
而懂得反省的人,是最值得尊敬的。
可是我们普通人的生活里,恐怕还是不想要付出这么大代价去赢得真爱吧。
所以,真诚这个东西,有时候还真是个双刃剑啊。
先随手写...以免忘了..Ep1不是最美的Tess..08的Tess好美确是真的...但是我觉得三个都有各自美好的地方...三个版本的男人我都喜欢嘤嘤嘤><讲的很详细...比如说马是怎么死的...还是钟情于喂草莓的那段只是这个版本着重写了Alec的反应,喉结翻动让我忍不住也咽了一口口水><但是!!没有一个版本教会我吹口哨好桑感T T比79版有多讲一些第一次见面...98版的讲了过了头...扑哧><被提醒...诱奸不是强奸啊...这个太直接了...08和79的都比这个好
Alec人品低下精神贫瘠的可怜虫。
Tess我明白她想争取自己幸福的渴望,但如果是我我会选择在一切成定局前和盘托出。
唉我不愿站在上帝视角批评她,我太心疼她了,她凭什么不能在经历那么多苦难之后自私一点选择自己的幸福?
nmd还是时代的悲剧。
Angel的存在涉及到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如果一个女人失了身,哪怕这并非她所愿、是别人的邪恶所致,而她本身对另一半并非动摇过丝毫,那作为另一半该如何去考虑与行动?
这其实还涉及到一个人与人之间如何理解彼此的问题,暂且不提。
我认为Angel在新婚之夜所做忏悔的严重程度明显高于Tess。
他们一个是主动的沉沦且表述明显带有利己的巧饰,另一个却是被迫遭受苦难,完全不是另一回事。
而观念的保守致使可怜的Tess在听到Angel的忏悔后“松了口气”,并不以为这是什么严重的过错,甚至认为自己被迫遭遇的羞辱远比这“罪孽深重”,一下子就原谅了他。
他们俩的位置究竟什么时候才真正平等值得商榷,而需要探知这一点要去细读原作。
如果两人之间没有经历过坦白这一环节而是顺利结婚,难保Angel婚后不会因为各种原因再度陷入迷茫从而借解忧之由去“沉沦”。
电视剧给我最震惊的部分就是第四集Tess与Angel重逢,Tess一身黑衣缓缓走出来的样子活像个死人,这是最震撼最无声也最有冲击力的一幕。
她诉说过什么吗?
没有。
没有任何人,无论是见男和Angel,都不知晓一丝一毫她的痛苦。
而她在经历那么多苦难过后还保持一颗纯真的爱情的心,怎能不让人潸然泪下?
关于爱情,关于流泪,我不曾将它们解构彻底,然而观看这部绝望的悲剧,我不得不替Tess书一段悲歌。
Tess至死不渝相信自己的纯洁,相信自己爱情的心。
她在苦难与寒冬之中仍能傲然昂首,这值得无数人的敬爱。
居然还有认同Alec的。
用Tess的话说,你,还有像你这样的男人,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我的痛苦上,为了确保你自己能上天堂,就来跟我说什么救赎吗?
我也鄙视他。
假惺惺的说要散尽家产来传教,其实根本就改变不了他那邪恶肮脏的本性。
先开始设圈套强暴Tess,毁了Tess的一生,至于给她家里人买玩具,他会在乎这几个钱?
不过是哄女人开心很一般的伎俩罢了,后来到了森林,Tess很明确的拒绝了他,他知道自己没戏,才撕破脸强暴,只为图一时爽快,完全不顾Tess感受。
Tess生孩子那几年,他对Tess家有丝毫过问么?
以他那么厚脸皮的人,还会被Tess的恨伤到?
Tess只是他玩过的女人之一罢了。
到最后又威逼欺骗Tess,说她丈夫不会回来了。
还当着她的面侮辱她母亲,看到这段我尤为愤怒,连最基本的人与人之间的尊重都没有,真令人恶心。
他是Tess一生的恶梦,Tess做梦都不想见到他,他若真爱Tess,何不躲的远远的。
他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
他爱Tess么?
不。
可以知道就算后来Tess迫于生活的无奈跟了她,Tess也是天天活在他的各种侮辱下,那种仗着自己有钱就荒淫的嘴脸,Tess怎么受得了?
这种折磨侮辱,足以让愤恨的Tess杀了他。
再说Angel,在那个时代,如果一个男人听完她老婆过去的不堪后矛盾纠结过后还能很快的说原谅,那就真的只是存在于小说中的完美男人了。
Angel的不完美,才更有真实感。
历时三天终于看完了优酷网上的BBC迷你剧《德伯家的苔丝》,一共四集,是鲜花童鞋强烈推荐的,否则我脑子抽风也不会去看名著改编成的短剧。
可能措辞不太妥当,但是对于名著真心没有发自内心的喜爱。
但是看的时候还是挺享受这个过程的,那种未知激发了我无限的好奇与期待。
一集过后总是意犹未尽地幻想接下来的剧情,以致第三集看完我实在按捺不住自己的欲望,去网上搜结局求剧透了。
事实证明,结局果然是个悲剧,女主Tess被处以绞刑,跟男主Angel挥泪作别了。
首先先从传统意义上能被认可的角度来分析,Tess是那个时代的悲剧缩影。
她只是一个贫穷家庭的女孩,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教育,父母更没有教会她如何保护自己,仅仅一味地将她送入虎口。
是的,她的美貌令Alec垂涎,终于纯洁的她被Alec玷污了,被迫生下的小孩不久也夭折了。
Tess知道,Tlec不会是她喜欢的那个人,她在接受苦难的同时默默地等待属于自己的幸福。
直到——她遇到了Angel,两颗寂寞的心紧紧相依,但是性格上的坦诚与善良无时无刻不在精神上鞭策着Tess,在新婚那夜她还是将自己失贞的事对Angel全盘托出,祈求得到Angel的原谅。
出乎意料地,Angel接受不了现实,选择用逃避来面对同样失魂落魄的Tess。
在Angel远在巴西的日子,Tess的父亲去世了,生活所迫的她不得不接受Alec的施舍,当然施舍的条件就是拿Tess作交换,因为善良的Tess怎么可能让一家老小露宿街头呢!
在她最孤立无援的时候Angel没有出现,她拼命想要为他守护的清白最终沦为自己的一厢情愿,心头不禁掠过一丝悲凉。
再然后,抵不过相思之苦的Angel想要再次回到Tess的身边,然后就是全剧亦悲亦喜桥段。
Tess为了证明自己对Angel忠贞不渝的爱,亲手杀死了Alec,与Angel过上了几天“幸福”的生活。
最后,她深知逃亡无果,甘愿接受自己应受的惩罚,就是临死之前还将自己的妹妹托付给Angel。
所谓原著托马斯•哈代的宿命论最终落下帷幕。
不想深究这场悲剧的始作俑者,每个人都有无法逃避的责任。
如果Alec能够不对Tess干出这么伤天害理的事情,如果Angel在面对现实时能勇敢守护Tess做到不离不弃,如果Tess能对Alec抱以一丝倾心不那么执着于Angel……可惜没有如果,这是当时大背景下骨感的凄凉,十九世纪末期的英国乡村,必定存在着千千万万这样的Tess,而她只是其中之一。
另外看完这部08版的苔丝,我总觉得Alec没有那么可恶,他知道自己辜负了Tess,想尽一切办法在弥补她。
当他拿出结婚证书的那一刻,我竟然有被感动到,难道我明辨是非的机制下降了?
有人说她只是贪图美色,崇尚肉体上的欲望,但我认为他还是爱Tess的吧,唯一错就错在找了一个不爱他的女人。
当然也有种可能,就是得不到的永远在骚动,人们永远都喜欢追求得不到的东西,而对自己拥有的东西不屑一顾。
Tess的坚强、骄傲,对他绝不低头激发他想拥有她的渴望。
反正我想陈述的观点就是Alec也没有特别丧尽天良。
接下来打算看苔丝的电影版,貌似有79版的和98版的,当然原著也是不容错过啦,一直认为任何情况下读者是要忠实于原著的,因为这是作者单独创造出的属于他的精神家园。
小时候常常看到苔丝这本书的封面而没有选择去读,这次看了这个剧,想要再去读原著,第一次接触托马斯哈代,着迷了。
爱情与阶层,得到又失去,失而复得又以失去挚爱为代价。
悲剧才会令人永远记得,永远反思,如果最后的结局是安吉和苔丝成功逃走了,那么对苔丝人性的纯洁描述则是不符的,一个人经历了这么多苦难以后还坚持保留着纯洁,可是在那个时代纯洁活不下去,即使我们这个时代也是活不下去的,世界并无变化,因为人性里的自私僵化并没有消失。
也许相对好一点的,就是女性可以在这个时代活下去了,不用走投无路,可看到苔丝在家人的自私下最终屈服于恶魔亚力克之后,我又想到现在的一小部分女性可以为了钱成为玩物,小三。
古典的一部分品质,正在消失,或者早已消失。
真正的爱情是什么?
是无论安吉怎样抛弃了苔丝,她还是爱他。
也许今天看来安吉是愚蠢的,可是在当时的时代,他没能跳出基督教的思维也是正常的。
他至始至终也是爱着苔丝,因为苔丝,他曾经对一个与他相过亲的女基督徒说,上帝是不存在的,一切都是个谎言。
这时候他的信仰开始动摇了,可是原谅,还不能。
有人评价安吉远离苔丝,是一种幼稚,太男孩了,还不够男人。
可是从那个时代背景和男人的特质来看,是正常的。
男人一直都不如女人勇敢,男人习惯遇到重大事件时躲回到洞穴里面,苔丝一直都很勇敢,将自己的伤口勇敢坦诚地摆在对方面前,她对得起自己的爱情,却没有得到男人的原谅,也给了对方伤害自己的机会。
因为那个她爱的男人说你怀过他的孩子,你已经有一部分是属于别人的了。
当时我就想,如果女性没有子宫就好了,就不会因为被强迫侵占了怀孕了就被人说,你有一部分是属于别人的了。
从属于别人,依附于别人,千百年来一直是女性无形的脚镣。
当安吉离开苔丝之后,在路上碰到了苔丝的好友伊兹,而伊兹也喜欢他,他于是也邀请伊兹与他一同去巴西开展事业,尽管他后来发现自己不应该背叛苔丝,可这里也让我看的心里发凉。
男人的爱情往往与品行有关,如果安吉并不是那么品行端正的人,那或许他就背叛了婚姻和爱情,背叛了苔丝。
所以现在的婚姻里面,男性出轨,可以有各种各样的理由,但是背叛了就是背叛了,背叛之后信任崩塌,很难重建。
女人因为子宫,而不自由,它属于你的男人,属于国家,却很难属于你。
一个女人,她从小天然地被教育结婚生子是人生美满的前提,如果一个女人结婚了,她被教育生孩子是你理所当然要做的事情,照顾孩子呢也是,但是因为照顾孩子缺少的发展机会,损失了经济靠男人补给的时候,没有人觉得这是女性在牺牲在奉献。
而如果一个女人不想结婚生子,那简直就是在与全世界对抗,周围的亲人,朋友,都会来扑灭你这个异类。
前段时间魏圆圆争夺孩子抚养权的案件,就已经泛起浪花,是否不把母亲的爱对孩子的影响看得重要,只认钱财,就是对孩子好。
从心理学来讲,我不这么认为。
如果女人没有子宫,会怎么样?
希望有一天可以研究出来。
<图片1>
父亲在得知自己可能是没落贵族之后时,一家人决定去攀亲戚,母亲不愿去,我以为是出于羞耻心,看到后面才知道是将纯洁的未成年女儿献祭,无知的少女悲剧的一生就此展开。
Tess遇到Angel后,阶层不同的两人结合时竟没受到来自外界的阻碍,这一设定同《魂断蓝桥》一致,却促成了悲剧结局。
Alex再度找上Tess时,他竟提出结婚,一开始我不明白他这样的”体面人”怎么会仍旧未婚,过去这么多年还缠上了Tess,也许是他风流的名声使得没有一位淑女愿意嫁给他,Tess的美丽在那个年代是原罪。
Tess的悲剧结局是时代背景注定的,也有她自身的原因,她在新婚之夜主动向Angel坦白,软弱的Angel无法接受,思想受时代的局限性,无法面对Tess,但抛弃妻子一走了之彻底摧毁了Tess,让本就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和Angel结婚的Tess比以前更辛苦了,父亲重病时离开农场,一分钱都没拿到,她仍然选择回到那个酗酒,将她送到地狱的父亲身边。
Angel始终未给Tess写信,Tess还不如一开始就嫁给Alex,伪君子再怎么样都让她活着,当Angel终于回来,一切都晚了,他自己在巴西也饱受热病之苦,海上的奔波加重了他的病情,似将死之人,当初的离开仿佛是个笑话,将两个人都折磨得不成样子。
在中国,这种穷姑娘与富家小子结婚的爱情故事简直就是做梦,古代男人三妻四妾,婢女都是做小妾的命,甚至被人逼死,书生倒是爱写穷小子与富家女的故事,妄想着迎娶大家闺秀,走上人生巅峰。
文/罗小可
知乎上曾有个帖子问:身为一个穷人家美貌的女子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网友匿名回答的答案简直说尽了穷人家美貌女子所有的心酸。
无论她们是秦淮河畔的玉墨们,还是关中平原的田小娥们。
这世间,美貌对于女人有的时候是命运慷慨的馈赠,有的时候却是坠入万丈深渊的原罪。
在某个盛夏之夜重温英国作家哈代的经典作品《德伯家的苔丝》,无限感慨着一个女人的命运,一个美人的命运,一个不是贵族女儿的命运。
天真的花季少女,遭遇命运致命一击
都说,在错误的时间遇到错误的人是一场灾难,可你却无法及时修正和弥补。
如果不是出生在那个贫穷的家庭,如果不是作为家里的大女儿,如果不是父亲相信牧师那句醉酒没落贵族的戏言,相信苔丝可能不会感叹人生若只初相见了。
或许,她依然可以在那片绿意盎然的草坪上翩翩起舞,任五月节的白裙飘飘,任欢声笑语回荡在耳畔。
或许,她可以在第一次与安吉尔相遇时就遇到真爱,可以去憧憬着生活那些美好的模样。
可是,人生从来就没有如果,只有结果。
贫穷总是会扭曲着人的灵魂,释放出数不清的罪恶。
倔强又敏感的她只能在家庭的压迫下去有钱的德伯家族亲戚家去工作来赚钱养家。
悲剧不知不觉地才刚刚开始着,而这个善良美丽的姑娘却浑然不知。
道貌岸然的堂哥埃里克偷偷觊觎着苔丝的美貌,利用千方百计去利诱她,最后在一个漆黑的夜晚施了暴行。
遇到命中真爱,却因信仰产生隔阂
天真的苔丝抱着绝望的心情回到了家里,却不曾被父母接受和理解,最后生下一个无辜的孩子,眼睁睁地看着他在疾病中夭折离世。
或许,她以为远走他乡就可以重新开始,可以看远离那个是非之所伤心故地。
可是当再次与安吉尔的相遇时,仿佛开始有了重生的希望。
这个像天使一样降临在人间的男人,何尝不是暗含着原著作者的隐喻呢?
单纯,善良,帅气,也无可救药地爱上了纯洁无暇的苔丝。
不得不承认,BBC新版本的小雀斑诠释得这个角色的确有一种难以描述的阴郁气质美感。
可短暂的幸福和欢愉后,却如狂风骤雨般猝不及防。
真相终于在新婚之夜坦白,信仰却让彼此的真爱灰飞烟灭。
原本以为坦白可以换来对方的理解,坦白可以得到爱人应有的原谅,却在无形之中又一次将她推入了万劫不复之地。
经历坎坷曲折,最后悲剧收尾
安吉尔无法接受这样复杂经历的苔丝,他心中那个美好的她瞬间倒塌,于是只身一人远遁巴西去逃避,留下可怜的苔丝一人苦苦支撑和等待着。
如果她能够不那么自卑和倔强,或许在结婚周年纪念日的现场就会上前请求安吉尔父母的帮助;如果她能够放下心中的罪恶感,去写信给安吉尔,或许还有一线挽回的希望。
可是,正是自己这样的性格使然,被维多利亚时代的道德观束缚着,被周围的世俗嫌弃着,她不知道人生其实还有其他的路是可以选择的。
于是在最艰难的时刻,那个恶魔埃里克再次出现,彻底将苔丝行尸走肉般的生活打乱。
为了家人的衣食无忧,万念俱灰的苔丝不得不接受了埃里克的条件。
当收到匿名信幡然醒悟的安吉尔再次去寻找苔丝时,他一定是深爱她的。
可是她憎恶所有的原罪都是身边那个恶魔时,一切都来得太晚了。
最后,她毅然举起手里的餐刀,一把了结了恶魔的生命,也了结了悲剧荒唐的命运。
苔丝平静地走向绞刑架,安吉尔满脸泪水痛苦不已。
全剧所有暗涌的矛盾在这里推向高峰,观众心中的悲伤也在此刻达到了极致。
但苔丝终究是解脱了,纯洁的灵魂得到了久违的呐喊!
多年来,再次重温这样的经典时,心中依然交织着万千的情绪。
仿佛看到了无数人性中的善与恶,更窥视到了一个美貌天真的女子最后的挣扎。
或许,美丽不是原罪,黑暗的人性才是那个始作俑者。
无论这伤害是来自原生家庭的悲哀,还是整个社会世俗的偏见。
希望每一个女子都得到命运的善待,遇到合适的爱情,少一些试探和磨练,多一些真诚和善意。
唯愿世间从此再无苔丝。
作者:罗小可,一个嫁到台湾的庶人妈妈,写关于台湾的一切,执迷于欧美剧影评。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Everything is as it should be. It couldnt have lasted, Angel. Too much happiness.
挤牛奶时的那首歌!这个女人的一生。。。果然是虚构的!!!
不要靠近..会变得不幸。
悲剧在于他爱的没你勇敢。
BBC~
怎么说,男女主都很好看,这姑娘,这小伙子,唉,,让人感叹,是性格上的悲剧吗,还是什么,
我想骂人!~~~节操!节操呢?!?!
这女的性格太纠结了
感觉女主角不合适,可能是因为看她演了太多风尘角色。
我极其厌恶看愚蠢不知悔改的人错误的一生,虽然是名著有怎样呢?我觉得拍出来简直是荼毒众生,误人误己,女主角虽然令人不爽,但最终还是要归咎于她愚蠢的父母,damn,我觉的这部剧拍的很草率,剧情起起伏伏的不够圆滑,PS: 三个牛奶女工的歌很好听
拍得非常好,可惜是个悲剧。最喜欢的人物一个也没有,讨厌的也没有。最后就连男反派也没那么讨人嫌,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弱点。
性启蒙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让带着雀斑的如花女人从一个衰逼手里倒到一个带着雀斑的小伙手里,这是一种罪孽。突然发现《苔丝》和《神雕侠侣》的些许相似之处,美丽的苏格兰(是苏格兰吧)真是让人向往!
就因为当年对这个故事没兴趣所以一直没看过原著。这个剧情喝人物实在是嘈点太多ˊ_&gt;ˋ这种内容的故事为什么是世界名著ˊ_&gt;ˋ
基本忠于原著,演员刻画不入微。
躲过了卷福躲过了抖森就是没躲过小雀斑。
女主選的。。。有點壯不太美。。。就和劇情有點格格不入
这干嘛不改名叫“苦菜花苔丝的一生”?是的 从技术层面来讲本剧无可挑剔 演员 镜头都臻入化境 但是我就是无比厌恶剧情本身 归根结底这是个被虚荣和自私驱动的自作孽的故事
故事就不多做感叹了。三星给小eddie
这个Tess气质太不像村姑了。BTW,哈代的小说要不要这么虐
比起书,这个内容还是单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