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片《恶行之外》(2024)海报最近院线片荒,上映场次比较多的《误杀3》《“骗骗”爱上你》《破·地狱》都看过了,口碑还不错的《小小的你》不想看。
电影自带的娱乐属性,就注定了《小小的你》这类影片先天性票房吃亏,四字弟弟铁粉除外。
周末来看网上口碑很差的《恶行之外》,就当是支持古天乐、林家栋、港片及华语片了。
01 “三星堆”古天乐与《寻秦记》往事
《恶行之外》剧照:警察乐一言(古天乐 饰)长相越来越三星堆风的古天乐(1970-)的演技一如既往,感觉古天乐在《寻秦记》之后,演技就没精进过,或者还在走下坡路?
当年在网吧电脑上用充值卡看《寻秦记》,那已经是快四分之一个世纪以前的事了,印象中当年夜间一小时一元的样子。
当年华语穿越剧鼻祖的《寻秦记》,带火了一票TVB演员,从古天乐(饰 项少龙)、江华(饰 连晋/嫪毐) 、宣萱(饰 乌廷芳)、郭羡妮(饰 赵国公主)、滕丽名(饰 杀手善柔)到林峯(饰 赵盘/嬴政)、雪梨(饰 赵雅/雅夫人)、郭锋(饰 吕不韦)。
如今,古天乐、林峯、宣萱还活跃在演艺圈。
港剧《寻秦记》(2001)海报02 演员断层的香港演艺圈60后林家栋(1967-),自从斩获香港金像奖影帝之后,再没出演过令人亮眼的影视剧。
临近退休年龄,这些年更多是在吃影帝流量的红利,也可能是没碰上好剧本、好导演。
又或者是电影的艺术性与商业性(片酬),鱼与熊掌本身就很难兼得。
《恶行之外》剧照:乐一言妻子(林嘉欣 饰)70后林嘉欣(1978-),肉眼可见的老了,女艺人的花期很短,大部分只有5-10年,花期之后就得靠演技了。
而花瓶的角色,显然年轻女演员更有优势,毕竟天生的胶原蛋白不是任何化妆品或(微)整形手术可以弥补的,演艺圈就是这么残酷。
80后张继聪(1980-),饰演破案不力的重案组督察,全片工具人。
《恶行之外》剧照:乐一言女儿(林千渟 饰)90后林千渟(1993-),以超过30岁的“高龄”饰演警察乐一言(古天乐 饰)独生女,跟林嘉欣饰演的母亲也就相差15岁。
别说不像中学生,高清镜头下都能看到眼角的鱼尾纹了。
如今香港演员断层,都找不到一个合适的十几岁女演员了?
03 林家栋版《大追捕》最后说回电影,这是一部暗黑风格的电影,黑白两道两个父亲为了各自的子女,不惜牺牲一切。
亡命之徒宋境南(林家栋 饰)的街头混混儿子误杀了警察乐一言的女儿,宋境南为了弥补多年没尽到父亲责任的愧疚,当前女友打电话求救时,不惜犯下连环杀人案,为儿子掩盖罪行。
这情节,颇有日本推理小说《嫌疑人X的献身》(东野圭吾 著)、港片《大追捕》(2012)与电影《涉过愤怒的海》(2023)、《彷徨之刃》(2024)的影子。
与《大追捕》的区别,不过是一个为了女儿,一个为了儿子。
或可称为林家栋版《大追捕》,但口碑远不如后者。
港片《大追捕》(2012)剧情简介遭受丧女之痛的乐一言,为了查明真相,在同僚查案不力、案情毫无进展之后,铤而走险、知法犯法,甚至不惜以坐牢为代价。
议员女儿临死前的呼喊“救命啊,我爸认识很多人”,这话在亡命之徒宋境南听来,绝对不是保命符。
女儿被害两个月,案子依然毫无进展,乐一言最后选择以眼还眼、找到宋境南儿子家并把他拖进房间暴打,罪犯母亲那句“他还只是个孩子”的解释,显得苍白无力及可笑,更无法抚平乐一言的丧女之痛。
电影片长82分钟,不知道是原本就很短,还是引进后因为审核等原因做了大量删减?
也不知道导演郭文奇想表达的是血腥暴力犯罪片,还是家庭教育伦理片,还是全都要?
网友评论:2025才过去10天,“年度烂片”已经诞生。
推荐指数:2星(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风清不扬”)
强行搞悬疑,强行用力过猛,真浪费时间,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好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烂
我觉得电影院应该多给一些腰部、短时长的电影机会,市场也如此,比如《恶行之外》。
首先这部电影在我的评分标准里,它也就是三星,绝对不是什么值得深挖的好片,而且你仔细揣摩,人物动机也觉得怪怪的——虽说很多票房大卖的商业片人物动机看起来也很怪,但是呢,可能要揣摩好几次才能感受到其中的不合理处,而这部《恶行之外》呢,古天乐和林家栋两位父亲动机行动都非常商业化,有讨好观众想要的视觉奇观的感觉。
但是你把它当成一部处于中间状态的,比起烂片来讲能看得下去的,休闲电影还是不错的,他这个时长也是相对友好——不像有些电影动辄两个小时起步,真的对人们的膀胱非常不友好。
电影标题其实就是空白没提到的部分,因为乍一看整个电影描下来其实全是恶行,不管是大的还是小的。
大的恶行就是林家栋扮演的逃往泰国的父亲宋境南在知道有个儿子犯罪之后,他不惜把自己变成连环杀人犯用来掩盖儿子激情杀人的过程,这是一个纯粹的误导,误导警方办案的过程,虽然我觉得这个误导到最后其实也难以说服自己。
在这个案件发生的时间段,其实已经拥有正常的科技树,比如摄像头并没有在该坏的时候坏,同时连那种太空号、鬼号都可以通过流量定位地址,可以准确打通对方的电话,那只需要等一段时间就能重新把邱少抓回来,难道说香港法律里面有释放之后不能再抓的道理吗?
而且邱少也没有跑嘛。
小的恶行就是乐一言警官僭越自己的职责,做出了很多违反法规的事情。
包括他后来自己动用私刑去追捕到这个杀人犯,同时他已经100%确定邱少就是杀害他女儿的凶手之后直接闯入对方家里进行殴打。
其实我能感觉到他想模仿的电影是《谈判专家》,就让这些角色在不同身份之间反复横跳,让相似经历走向不同的命运选择,到最后乐警官对宋境南那对包饺子的话其实也不无道理,你不能够说想着通过非常粗糙的方式来表达对于儿子畸形的爱,然后又通过死亡的方式来逃避应该承担的责任。
但有可能就是剧本做的不太好比较粗糙,让观众看起来聊胜于无吧所以,这部电影名义上是一个犯罪片,实际上是讨论家庭教育的电影。
在电影中给出了很多个家庭,并且通过聚焦与他们之间的亲子关系相处的模式,以及和其他家庭的关系影响来推动剧情。
《恶行之外》的故事剧情非常简单,但是它就是聚焦于阿乐警官寻找自己被害女儿真凶的过程中将不同被害者父母对待孩子的教育,以及在面对突发意外的时候所带来的反应方式,作为最重要的情感脉络。
我其实也是看非常多硬要把个人事件靠上社会议题的电影,有时候我会觉得这种把宏大叙事撕开一个小口去以小事件的方式出现不是不好,而是看多了真的有一点审美疲劳。
《恶行之外》就真的纯讲个人性,讲家庭教育,讲社会失范问题,一点都不触及社会性问题,偶尔看看这样的电影也挺不错。
那么恶行之外究竟是什么呢?
答案就是缺失的爱。
因为爱是缺失的,所以就不用写在标题后面,以一种空白的状态来得以呈现。
父亲缺失的、畸形的、变异的爱,又让我想到另外一部电影,《涉过愤怒的海》。
我觉得这两部电影的题材还是有一些些相似,不过周迅扮演的母亲并没有那么疯狂,她只是希望让自己的儿子能够赶紧逃掉——而不是去做一个连环杀人案件来掩盖儿子的罪行。
这里其实也可以看到父性恶托邦和母性恶托邦两者之间的差别。
一个父性恶托邦在发现有恶的迹象时,它会撕开这个迹象,并且让它变成更大的恶用来覆盖掉原本的小恶。
从乌托邦/反乌托邦学的角度来看,父性恶托邦会有一种主动刻意将自己堕落的方式,将恶铺满整个场域。
母性恶托邦则是放纵、回避、无限包容。
《涉过愤怒的海》里周迅就这么做的。
在这部电影里,另外两个母亲也是这样的——一个是精神异常女孩的妈妈,一个是邱少的妈妈。
她们虽然过程看起来就是不管不问,但最后都是站出来挡在孩子面前。
但我还是不太认同乐警官的自我反省,因为他实在是有一些过于自责,如果你是《危机航线》那种刘德华式的自责,其实都还说得过去,毕竟当父亲的有一种行动不能控制的精神疾病。
可是你硬要说自己对左脚有残疾的女儿已经变得这么爱了,还觉得他给女儿太大压力,那这个好父亲是真没法当了。
当然,这部电影也绝非一无是处,带着这样的结果重新回过头去寻找问题就会发现,一开始早就出现在电影里的宋境南他不是抱着一个变态的连环杀手的癖好去找猎物女孩的,而是抱着一个我通过重复自己儿子相似罪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父爱去进行的——这就是为什么镜头给了很多他一直在看着乐一言的画面。
事先声明:这不是一篇宣泄情绪、吐槽烂片的影评。
给这部电影打低分旨在维护豆瓣评分的公信力,不写差评是为了维持电影从业者们的尊严。
此片的受众,或者说目标观众不是阅片甚广的电影爱好者,而是更广泛的大众群体。
他们没有众多的阅片量,有的甚至一年也只看过一两部电影。
他们不会带着批判的态度去观影,看电影也只是一时兴起,或是在某个特定时刻或场合中需要一部电影来填补娱乐需求。
这部电影典型地体现了香港电影产业所面临的困境,电影本身其实没有什么可聊的,三流的剧本创作和流水线的制片拍摄。
唯一值得讨论关注的,应该就是近些年来,越来越多被网友吐槽诟病的主演“古天乐”。
说起古天乐,这些年关于他的新闻,除了报道他参与的烂片外,还高频出现了的一个词“劳模”。
很多人可能不是太了解,古天乐身兼香港演艺人协会会长,香港电影工作者总会会长数职,还是多家电影公司老板。
他肩负着香港电影行业持续发展的责任和使命,以及从业者和公司员工的生计,还有股东资本的投资回报。
同时,他还热衷慈善,大大小小的慈善项目也是不胜枚举。
所以不难得知,这就是一部为了开工,为了从业者有饭吃,而制作拍摄的电影。
作为香港电影的“劳模”,其高产拍片的背后既是个人责任感使然,也是香港电影生态困境的缩影。
最后祝愿他身体健康,香港电影早日走出泥潭。
看得我差点心梗,什么烂电影?
首先肯定一点,演员的演技确实很好。
但是,剧情太拉跨了。
古天乐饰演的一名前警察,为了找出杀害自己女儿的凶手,到处去找线索。
OK,从这点出发毫无毛病,但是给人家的感觉,就是你到处惹麻烦,一点作用没有。
如果你是要靠自己解决了那个凶手,那你直接把他杀了不就好了,结果最后证据也没有,就是出手把人揍了一顿。
而且也很奇怪,明明凶手身上都已经有死者的DNA,这个证据还不够么?
最后一张部电影下来,警察还是没有获得新的证据,那最后是不是还是不了了之?
凶手那个迟来的老爸的父爱也是很神奇,给自己的儿子脱罪,强行制造了连环杀人案,但是又担心那个精神病小女孩会告发,又想杀人灭口,那还不如一开始就直接把这个小女孩灭了,警方不还是一点证据都拿不到。
结果现在自己把事情搞得太大了,反而让自己儿子暴露了。
那个精神病小女孩的母亲,纵容男的强暴自己的女儿,在那个凶手爸爸想要伤害自己的女儿的时候,又开始母爱泛滥。
不理解。
然后剧情中的警察简直都不作为了,一点作用没有,还老是拖后腿。
结局就是男主在历尽艰辛以后,终于收获了凶手爸爸一句:我真羡慕你女儿有你这样的爸爸,然后释怀了。
凶手爸爸跳楼,故事ending!
所以这是一个急需人家认可的爸爸!
真是活久见!
垃圾狠人!
一个从来对儿子不闻不问的父亲为了帮吸毒儿子脱罪,又杀好几个女孩。
儿子还是误杀呢,这父亲更狠!
剧情属实有点莫名其妙,冲着古天乐看的,看完了真是感觉浪费时间。
十分理解,对于演员来说,演戏是一份工作,人总是得工作赚钱。
可是不管什么破剧本都演,即使古天乐以往演得多好,是不是也得小心演艺生涯烂尾?
《罪行之外》真的太烂了!
复仇电影能不能跟人家《因果报应》和《误杀瞒天记》学学呀!
《罪行之外》的结局是在开玩笑吗?
故意杀人被判为误杀?
判刑十五年?
这种小字后续还不如不给我看爸爸为了掩护儿子直接去自首不行么?
非要再杀几个无辜的女孩儿伪装成变态杀人狂,有病吧还有古天乐!
最后还和对方和解了,还圣母的阻止对方跳楼,我真救命了,就这还在电影里反复强调自己是个好爸爸!
一个正常的爸爸都不可能和解,更何况是一个好爸爸真的浪费了我宝贵的一个多小时的时间,编剧脑子里是都有泡儿吗!
我真的很少这么气愤,但这剧情真是把我们观众当傻子,这破电影谁看谁倒霉!
因为气的根本睡不着!
在豆瓣上看别人说,这个烂电影剧情和《涉过愤怒的海》很相似,但后者很好看,于是我又去看了,看了一半我就无语的关了,一群变态,没有一个正常人,反正一半的时候我没get到比《罪行之外》好到哪里去,依然是废物的警察,无脑护犊子的妈,和没用的爸真的奉劝这群脑子有泡儿的编剧多去学习一下优秀的电影,给我们观众吃点儿好的吧一部好的电影可以洗涤灵魂,一部烂电影真的药花好长时间治愈😓😓
这是烂到我想写东西到程度了先吐槽个两点:1.太多工具人,尤其是电影的警察和以前香港犯罪片一样基本没用,除了以前一个旧同事透露信息给古天乐以外,基本是副作用,完全对剧情推进没有作用。
2.反派林家栋一家在最后面十几分钟才“瞬间”补全剧情(虽然到这时间点补不补全也没多大作用了,已经放弃思考了),反派线的“神秘”导致太拖沓整片看下来非常难受。
说过说,但这剧本还能去优化吗?答案是...不能。
全面充满着无聊的闪回画面,无意义的慢放镜头,乱七八糟的大哄大叫,这些真的会对剧情理解和推进有帮助吗?
本来片长已经很短,再加上这些镜头,整部片子真正有“意义”的时长也真的只有60分钟左右了,是这部片子的演员卡司限制了幕后的发挥吗?我不知道,但整片看下来,我觉得导演也往里面塞不下东西了。
其他就不多说了,别去看,相信我。
导演还是改行吧,不是心疼票钱,是心疼演员,什么破剧组啊?
吃不了这口饭别硬吃,都不是干这行的料,何必把自己搞成笑话?
全片从头到尾有任何逻辑性吗?
古天乐还能再拍几年?
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专门为了搞古天乐而拍的呢,BGM也是烂到不行,全场尬着看完,这是2025年啊?
不是1995年啊?
实在不行该下架得下架,虽然港片现在是没人,但也不能这么祸害啊?
你对得起你当这么久副导演吗?
所谓大尺度全靠一惊一乍的BGM和吵到头疼的大量尖叫营造压抑。
复仇和父爱作为两大核心却都只是浅尝辄止,古仔父女情作为主线,刻画使用大量闪回却没能构建一个有血有肉的角色引发观众共鸣,更多的是父亲角度臆想式自我感动。
作为对立面的林家栋父子情仅最终揭秘这一场戏,双方因父爱你死我活的冲突还未爆发,就莫名迎来惺惺相惜,正常来拍应该是因爱而怒,越爱越恨越狠,暴力尺度和父爱成正相关。
这样拍的不上不下的,更别说叙事平淡,破案过程聊胜于无的问题。
议员父女线就像是写作文扣题一样生硬加上去的。
警队上司莫名其妙的使绊子。
整体感觉那八分钟不剪也救不回来,也不知道压了四年是因为审查还是票房预期不高。
PS:路演易拉宝用心设计了,血色的“恶行之外”四个字会透过片尾演职表报幕显示出来,加上字幕移动造成扭曲更甚的动态视觉,巧合下被惊艳了。
。。。。。。啊西
哦N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