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指高分
High Score,爆机年代(港),高分得胜:电玩的黄金年代(台)
导演:威廉·阿克斯,弗朗斯·科斯特雷,山姆·拉克鲁瓦
主演:查尔斯·马丁内斯,Tomohiro Nishikado,Hirokazu Tanaka,Becky Heineman,Gail Tilden,Jeff Hansen,Doug Macrae,Shaun Bloom,Steve Golson,岩谷彻,Mike Horowitz,Nolan Bushnell,Anderson Lawson,Karen Laws
类型:电视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20
简介:虽然新东西层出不穷,但总有人怀旧,一些有历史的作品仍然会被时不时提起,甚至有些作品会以重制版和复刻版的形式再度出现在新一代的玩家面前。如果你想了解或重温现代电子游戏的起源和发展,Netflix的新纪录片《High Score》应该值得期待。 纪录片将致力于展现上世纪90年代游戏的“黄金时代”,其中会提及玩家们耳熟..详细 >
制作精良。那些像素风的动画片段常让人忍俊不禁,真人幻想片段亦然,形式和内容完美相合。时间线的切换和设计增添了可看性,不至于沉闷而是趣味横生。不过如果说这是给电子游戏的情书,有缺漏可以理解,但一些明显为了政治正确增加的叙述,和几乎每集都强插的竞技比赛线,可就是这封情书的赘笔了。看似是拟出了主线其实反而违和,为什么要把题名定为《High Score》呢。
rpg那集那个gay之刃给我整不会了
80,90年代电子游戏创作和发展故事。重点在讲几大游戏类型的出现。
看完之后感觉游戏史最欠缺的还是日本游戏史,美国游戏史那点破事已经被来来回回炒了好几回。相比油管上已经很完善的众多杂谈视频优势在于能够请到当事人,虽然宫本茂和约翰·马卡克这两位重量级人物没能采访,但看到一直活在口耳相传故事中的约翰·卡比出场着实让我感慨了一番。如果能去掉时不时出现的肤色和性别要素的话我会更喜欢这部纪录片。
裝滿了時光的淚痕。從最早的Pong講起、街機、Atari、任天堂、SEGA...採訪當年的設計師、工作人員、商人、玩家...甚至可以看到當年設計Space Invaders(台譯小蜜蜂)的筆記本與原始程式(用艱深難用的組合語言開發)片段。
每一集都喜欢!调研扎实,拍摄和剪辑有设计感,有大佬采访也有亲历者采访,视角也跟以往的片子不同,能感受到开发者的热情~ 可以说是很喜欢了~
游戏小白,对任天堂的全球拓展策略和街霸游戏的诞生印象深刻
大概因为版权,很多游戏史上重要的游戏都没有提到,比如Will Wright & Sim City,Miller Brothers & Myst。有人问:为啥没提到索尼?害,因为索尼就是个搞硬件搞出垄断的既得利益者呀,跟游戏发展历史还真没啥关系。
游戏史纯粹又ambitious,简单又复杂,鼓舞人心
以“高分”为概念,凸显游戏的竞技性,进而构建游戏的“挑战史”,看得出网飞是想做点不一样的东西,为游戏史提供一个新视角。但这很容易就忽略了游戏其他的面向,那也许是更珍贵的。而且,从雅达利到罗梅罗,只能算电子游戏的童年,绝不足以问出片尾的那个问题:“我们将去向何方?”
音效,ui,叙事,都是顶级。词儿有点乏,太白,无味。但被狠狠感动到。日本被作为美国视角中的它者来描述
电子游戏发展史
只看了两集,做得好用心啊!每集结尾都会不经意地预告下一集的内容。最有意思的是让制作者讲述很多游戏角色的起源,比如吃豆人是切了一角的披萨,卡比的原形是帮任天堂打赢森喜刚官司的律师。推荐!
看到了星之卡比的原型😂
除了形式的出彩和人物状态的活跃,内容排布和剧情上基本没什么亮点,可以理解成流水账式的历史梳理。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些年游戏题材的纪录片越来越多,是不是跟玩家对当下游戏市场的失望有很大关系?毕竟百花齐放令人兴奋的年代,始终令人怀念。
游戏发展史,从雅达利到任天堂,世嘉,EA,再到ID,从像素化的《太空入侵者》到3d网游《毁灭战士》,以日本和美国为核心的技术和艺术革命,回顾一个任何一个想法都有可能掀起一场大变革的游戏的黄金时代,可惜在新千年的大门之前戛然而止,意犹未尽。终于知道我小时候玩了几百遍的游戏是怎么来的。
六集介绍了横版通关,RPG,街霸,FPS等游戏类型,采访到了无数牛人,基本上是抢救型纪录片了。然而SLG竟然只字未提,摔。
好看,call back memories
为什么Netflix拍的纪录片感觉像是装饰精美的劣质面包,我总觉得有很棒的地方,但也总有让人不爽的地方。
现在的世嘉就是小老弟了,真人快打依然很火,街霸却落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