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日本留学生小哥哥一起去看的「你的名字。
」,看之前他说唱bgm的是他最喜欢的乐队,还说晚上熬夜看了主唱演的电影,就是这部「卫生间的圣母像」。
今天他回日本啦,也许再也不回来了,我对他也许暂时该放下了,实在太想他了,来看看他最喜欢的歌手是什么样的。
看完电影来评论,真的很好看,大哥哥和小妹妹的设定让我想起了我和他。
小哥哥在日本等我吧,我会永远记得你的名字。
整个故事情节简单,主演有很强的洋次郎风格与气质,消瘦还有点颓,最重要的是他的气质中有积极向阳的引导,温柔的力量就在即使没有波澜起伏的逆袭励志的情节,洋次郎用这种青涩的演技展示他想表达的心意,仍然记着通过出租车的窗外,看那个穿着学生制服,大口喘着粗气在温柔阳光下努力骑行的女孩,还有他回头说着我在活着时眼里闪出的光亮。
<图片1>这是一部严肃的电影,关于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事情-逃避不了的死亡。
诺奖获得者屠呦呦有一句获奖致辞,大致是这样:“现在,很多人都去追求骏马,而忘了种草;如果你种草,等草长起来了,吸引而来的骏马供你挑选。
”我认为正是如此笃定的价值观,才使得她六十多年如一日,日复一日的研究,终成大事,如果她面对死亡的时候,也许没有什么可以遗憾的,或者更多的是一种快乐。
片中,男主天天干着零工,挣一口饭钱,无所事事地混日子,就这样无所谓地对待生活。
直到一纸死亡通知书的突然来临,如此之近,男主开始意识到生命的终结,生活的态度也从无所谓变成了对生活的无力和对病痛的挣扎。
这个时候一死了之是不是更好?
当电影的基调跌倒极负之时,咄咄逼人的小女孩出现了,同病相怜的人,只不过与对生活无所谓地态度相异,小女孩更多的是对生活的愤怒,感觉生活无望,不如一死了之。
两个极端,就这么碰撞在一起,就像热水和棉花糖,似乎变成了更合口味的糖水。
两个人开始互相依赖,一同“寻死”,一起做一些无聊的小事情,生活似乎有了转机,开始微微有了一点甜味。
但是死亡不是喜剧,加深的疼痛和不断的呕吐反应提醒着男主死亡不断地走进,在沮丧中男主慢慢懂了,一切初衷及美好正是生活所赋予我们的权利,真诚地留下了眼泪。
生活多么美好,有着依然可以说话的父母、美好的青青森林、可爱的小女孩以及曾经的梦想。
片尾卫生间的圣母像,就像手冢治虫病逝前写在日记上的一段话:“这就是这个将死之人对世界的挑战!
”死亡很可怕,它阻断一个人生命的延续,切断他所有与这个世界的联系,但是不是这样我们的生活就没有了意义,因为它早晚会来到?
影片已经明白地展现,你或许迷茫、或许抗拒,它始终会来,也许享受每一天活着,这才是生命的意义,“我感觉我现在活着”。
屠呦呦很幸运,她很早就看清了生活,能够享受生命的过程,什么是自己需要的,什么是不需要的,一清二楚;片中男主也并不完全悲哀,至少在生命的终点他体会了生活的真谛。
人活着就是孤独的吧 蓝色的灵魂 不足以称为奇迹的微光本是一场描述颓丧的生死意义的电影,但却有温情的底色,我愿称之为哀而不伤一部当你不在那个心情和状态里就无法好好体会的电影一部半年前我不会点开就算点开也不会看完的电影(毕竟没有高颜值没有强剧情没有爽点),也没有大影视博主愿意剖析讲解的非主流佳片的电影在无业居家半年,像某种小昆虫躲在地下的洞里等待暴风雪和冬天过去似的废宅生活中,看完这个电影忽然久违地想好好说一段很长的话看这个电影的契机是最近掉进了洋次郎这个大坑,考古的时候知道他还演过这个电影,但是全网都找不到资源看,有一天半夜失眠的时候刷一个粉丝的剪辑视频,有人留言问在哪能看到,楼主慷慨分享了百度云盘的连接,这才找到资源(果然温柔可爱的人总会相遇)。
不算剪辑视频,一共看了2遍,是带着粉丝滤镜看的不假,然而这并不是什么悬疑电影所以也不至于刷2遍,想来是这个电影后劲是有的,让我念念不忘的又看了一遍。
所以这篇长篇废话一样的影评完全主观,想看客观评价的可以右上角叉出去了电影故事还是经典的日本电影的着眼小人物视角讲述生与死的故事,似乎日本电影有这样的潜在传统似的(最近关注的黄昏的清兵卫也是小小人物),就如同中式电影更愿意从宏大叙事角度讲述历史事件、帝王将相、战争与生死或者传奇爱情;美英电影喜好个人英雄主义叙事,拯救世界力挽狂澜,或悲壮或爆米花不一而足(本人涉猎浅薄,没有看过多少艺术电影,仅就能看到的主流电影来评价),只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不同叙事结构,不评价优劣好坏,人长大了就是更能包容地看待世界,世界是如此的复杂和多样,总是用同一种眼光和逻辑来看待复杂的人类世界是幼稚的小孩才有的特权(当然你可以可以选择不长大)所以日本电影看起来总有那么一点“小家子气”。。。
么?
或者说中式电影故事有那么一点站在大气层讲故事,缺少一些“人”气?
我说不好说回电影故事本身:一个颓废的青年患癌症后遇见的人和事以及最后的时光主角死是肯定死了的,虽然也入院治疗挣扎了,但还是无可救药的按时死了,说三个月余命就三个月,一点没给多活的机会,主角也出奇地平静,没有歇斯底里的挣扎没有俗套的抗争命运历经磨难终于得以活下去,或在此期间又收获了亲情友情爱情的闪耀人性光辉的通常模式。
就是那么平静地无情地被命运的巨轮碾过,说哀而不伤,大致是因为那些缓缓的叙事节奏,那些主角故乡温和阳光下的树林和草丛,那只蝴蝶,那泳池和金鱼、那个少女蓬勃到几乎是愤怒的生命力的映衬吧,就像导演慢慢展开了一幅无情的画卷,是“无情”的,也是“画卷”。
整体的观感是觉得这太像是一个画家才会构思出来的故事了,结尾滚字幕的时候看到了手稿源是手冢治虫,果然。
颓丧男主的临时工工作是高空清洁玻璃工,也太像是落魄艺术生从事的职业了,有一种孤独凛冽俯瞰楼宇与众生的浪漫的艺术气质,手里拿的工具刷子和刮子在挥舞中如作画一样,清洁玻璃的工作又有一种“净化”的意味。
导演是曾经的演员,在十几年前接触到这个故事就想拍成电影,十几年的酝酿,这颗心底的种子在合适的时机终于萌芽出来,展现成一部电影,漫长的萌芽过程给电影也带来了一种慢而缓的气质,一种缓缓到来的沉静的气质,既不为急吼吼地教育观众什么,也不想炫技自己有多牛逼,就讲一个茫茫天地芸芸众生中,一个草芥一般的人的在里终点线前的故事。
似空谷而过的微风,路边凋谢的不知名的野花,和不知为谁而做的歌主角的颓丧人生,说自己像虫子一样工作,没有交代为什么放弃绘画、为何与完美女友分手、为何与父母关系疏离,这些都是靠观众脑补。
一个人住破乱公寓,一个人吃便利店便利餐,唯一还看得出年轻的奔放的心在隐隐跳动的是,导演安排他顶着爆炸羊毛卷骑大摩托轰隆隆地去上工(而没有安排他挤地铁),我觉得这是倔强地没有一丧到底的意思。
他工作时晕倒查出了癌症晚期,需要家属陪同听主治大夫讲病情,找不到像样的朋友陪同,可能也不想找父母,找了前女友,然而前女友临场捅刀子炫耀开了画展还得了他得不到的艺术奖,他不像反驳的消极回答前女友直接走了(话说这位前女友你爱过的人生了这种需要亲属陪同才能讲的必不是什么好对付的病,你为什么能临场抛弃他啊!
我不理解甚至有点生气,凉薄之人呐你),他赌气似的花钱雇了一个很有混不吝怒气值的学生妹当亲属(楼主想起了自己独自住院做加强核磁共振找不到人充当家属,临时拉上了马上就出院也是独自住院的病友充当家属的经历,有些事情果然不经历过就无法感同身受,所以“不谙世事”更像是夸奖运气好呢)就好像早就生无可恋,过着今天是昨天的翻版,明天是今天的翻版的乏味生活,神忽然给提前下了生命终结的判决,颓丧男主拒绝入院治疗,(像有人替自己做了自己不敢做的决定般如释重负?
)他没有哭,没有骂人没有摔东西,洋次郎那似睁没睁的单眼皮看不出什么情绪波动来,颓丧之人心如死灰,接受审判,拒绝少女孩子气般的赴死邀约(小孩子懂什么啊)夜晚夜店买醉寻欢,亲浪女上头邀请人家去家里,浪女问去你家干什么,他回答:我想画你(被歌手写成歌,被画家画成画啊!
这很浪漫)然而被浪女断然拒绝,连号码也不给,生活一点温情的机会也不给,真孤独至极。
他就特别像一颗被砍光了枝枝蔓蔓的树,和外界没有一丝情感联系的秃头树你有听说过有种说法上帝的孩子总会有颗糖发到手上吗?
然生活只给巴掌不给糖,糖是薛定谔的糖我年轻时坚信总会有一颗糖发到我手上的,现在我更觉得上帝就是随机无序的程序乱码少女是杉咲花饰演(当年17岁),概括就是虽有用力过猛之嫌但依旧非常亮眼,共同出场时力量感盖过洋次郎这个主角(我透过10倍粉丝滤镜觉得青涩的洋次郎也挺好)原因也许在于日本电影真的让少女演少女,而不是用大龄演员强行扮演。
眼睛大大的,身材小小的,头发茂密的,元气满满的颓丧少女,想结束自己窒息生活的少女有人可能觉得这个角色稍显立不住,她有啥可悲伤的,比她不如意的有的是,她凭啥想死,一股为赋新词强说愁的作精少女的意思。
年轻的我也许不理解,但处在人生此时的我有点理解这个女孩我觉得她就像一朵开在粪坑旁边的花--盛放的生命力迎接的都是生活的不堪和肮脏,无法自我挪走,无法自我选择环境命运。
所见满眼绝望---一种缓慢的窒息感吧。
少女抗争的方式是有点张牙舞爪的愤怒,世界没有温柔善待我我为什么要还以恭顺的微笑。
也许死就能结束一切吧,“死比活着容易”颓丧男主是她身边最接近死亡的一个人,她想接近他也许初始是因为他能"轻而易举"地办到她办不到的事,两个人的隐秘而结实的连接就这么紧紧的连在一起。
少女是男主生命的最后时刻的糖吗?
只是这颗糖不太甜啊。。。
那个病友小孩是男主的糖吗?
只甜一下内核是苦的啊。。。
父母更像是疏远已久的亲近的人,回乡看少年时代的奖状回想起那个夏天抓蝴蝶临摹成画的儿时自己,一切那么遥远而清晰,他还是不想给父母填麻烦吧,也可能父母不想处理这个不算争气的孩子的后事吗?
父亲要买他的画以表示其实还是支持他,他说他只是表达的太晚了。
迟来的支持发挥不了应有的效力,果然有些事还是要在恰当的时候做,过了那个时间点,意义也就聊胜于无了(我一度怀疑男主的妈不是亲妈,淡漠的我不理解)后来颓丧男主不负颓丧之名,他告诉医生他不转回老家了,也即他决定在东京自己的房子里独自死去了(唉.)少女带他去游泳池放金鱼,她替他回怼瞧不起他的品味堪忧的艺术贩子,影片的节奏在这里更加明快了,金鱼和少女一起游泳真太美了,生命力蓬勃舒展,少女笑颜如花,男主被撩拨的想跨过栏杆又悻悻缩回去简直把我笑趴下,背景色是总是忧郁的蓝色调,那想让他振作起来有意义的活着的泳池之吻也是在深墨蓝色的夜里,光点在水池里跳跃,意向着少女浓烈的情绪波动般跳跃,两个人隔着这道光斑像隔着璀璨星河,画面甚美。
一边人说着那深藏心底的“不甘心、窝囊”;一边的人说初吻给你,你要负责地活下去不甘心和挽留都是徒劳的,在残酷的现实面前男主终于骑自行车载着少女了,少女问怎么才能活的久一点,这是她第一次说关于活下去的话怎么能活的久一点呢,他又拿起了画笔,想起了那日在教堂里看到的圣母像(宫泽理惠这个角色真是点睛之笔,我喜欢),为什么怀抱将死的孩子还能表情平静呢?
也许是救赎与升天吧,生理死亡并不是终结。
耗尽生命之力在狭小的卫生间里画下了心里的圣母像,面目是少女的模样,伸出多重手臂环抱姿态,颓丧男主坐在马桶盖子上,像躺在圣母怀里里垂死的耶稣,在这样的仪式感里走向生命终结,在自己的绘画里得到救赎与升天,平静地迎来生命尽头,也有像重要的救赎之人传递感谢,也没有给人添麻烦。
同屋的病友“艺术摄影”爱好者大叔在最后的时光里帮助他作画(大叔没被利落地判死刑,他是加长刑期的痛苦刑罚,化疗2个月,出院1个月循环往复的苟活方式)相处的又快乐又心酸。
在艺术的创作过程中感受活着,画作在死后延续自己活过的证据,这样就很好了。
他许是在孤独平静安详地走了在逆境中活下去的人生因时间拉长,惨烈程度也缓慢稀释了,活着终究是比死更难一些,人就是给一点希望就能坚持下去的生物,就像可以在玻璃渣里找糖吃一样,一点点甜就可以治愈。
大家早晚都会死掉,所以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寻找活着的感觉,自我开悟与和解,才能获得救赎与自由。
这是我的理解。
电影慢慢讲给我一个很美很安静的治愈故事,我没有哭,但最后片尾主题曲响起洋哥的声音反而想哭,像心被一只手轻轻地揉着一样 以上这些废话致那些‘’不足以称为奇迹的微光‘’
因為洋次郎去看了這部電影。
看電影的時候覺得自己好像生了長大病,代入感太強了。
特別是好幾處完全無聲,沒有任何對話,彷彿停滯的畫面。
如果沒有死亡的話,我們大概不知道為什麼活著。
女孩一直在找死亡的方法,那種無所畏懼的狀態,卻恰恰擁抱了正在死去的田源先生,就好比懷抱著死去的孩子,卻仍然安詳的聖母一樣,有不能被打敗的力量。
很喜歡把魚放進泳池一起游泳的畫面,真的好美,好有生命力。
還有小時候抓住蝴蝶,畫了蝴蝶的畫。
會讓我想到OUTSIDER裏面「用立可白圈起螞蟻」那一段唸白。
電影的最後一段台詞,「我總感覺...我現在還活著。
嗯。
」,真的太戳人了,整個電影的點睛之筆。
時間不會死亡,也不會老去,世界也不會因為哪個人的缺席而停止運轉,那活著的意義到底是什麼?
---或許就是因為某個人的愛,某個人的溫暖,某些不足以稱為奇蹟的微光,而感覺「我現在還活著」的瞬間。
電影畫面和Picnic這首歌,都和我們的生命一樣,美得易碎,也因為易碎而更加珍貴。
-- 为什么要在卫生间画画?
---- 因为代表了升天和净化。
--这部两小时时长的电影,出于对题目和男主的好奇,我看了下来,最后的最后我终于看到了那副圣母像,画的真好!
以后我家卫生间也要按这个格局画满!
对于这位RADWIMPS主唱的处女作,我只能说,脸长还能当演员,除了卷福,我就服你了!
每逢过年都会有扫墓祭祖的习俗,我们怀念逝者,然后满怀希望的迎接新的一年,好像生死完成了某种交替和传承,所以我准备来讲讲这部思考生与死的电影。
男主本来是个有天赋的绘画青年,不知道为什么去做了高空擦玻璃的工作。
某天带着新手平静地擦玻璃的时候,不小心碰到曾经一起画画的前女友准备开画展,想起来正巧医院通知他带家属去一趟,顺利成章约了妹子冒充姐姐去医院。
以为他俩会发生什么,结果他们在医院谈起诗词歌赋人生理想,一言不合妹子跑了。
医院都通知家属了,你还跑,不是人啊!!
此时男主暮然回首发现了黑黑瘦瘦除了眼睛没什么好看的女主,临时冒充了妹妹,顺便互留了电话。
果然,医生表示命不久矣,且行且珍惜。
看似对生死毫不在意的男主,在接到死亡通知之后的第一反应,是先去花花世界浪一把,夜店、跳舞、喝酒、泡妞。
晕倒后不得已入院治疗,不能适应于是逃跑。
回去继续工作擦玻璃,以为装作没事发生一切就还如往常一样。
抱歉,你可以撒谎,但身体不行。
虚弱晕倒再次入院,在这里陆陆续续有人闯进你最后的生命,最终你学会了如何不慌不忙地活着和真诚坦然地死亡。
全片对于年轻男主面对自己即将死亡这件事情的心路历程描述的非常真实,没有着急实现人生理想,没有追忆似水年华,没有等待奇迹来碗鸡汤,而是,WTF,老子该怎么办?
药物副作用的呕吐实在难以承受,工作时间腹泻弄到了裤子上。
(此处臀控有福利~捂脸跑开(≧∇≦))他认为旁人根本不能理解被告知即将死亡的痛苦,对于医生治疗消极排斥。
他以为将死之人对这个糟心的世界已经兴趣全无,病友和小朋友的好意也是爱答不理。
(哎,你忘了你吐完还能对着小黄图撸一发以及差点翻越护栏去泳池接受邀请看一眼女主胖次了吗。。。
)
他试图用漠不关心来面对仅剩的三个月生命,却在被一个又一个人打乱原本计划之后,终于哭着承认,是的,我不甘心啊!!!
并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创作中。
改变男主命运轨迹的有三个助攻,隔壁床实力诠释人是铁饭是钢、不能啪啪啪就得拍拍拍的乐观猥琐大叔,医院身患癌症、热爱假面超人最终还是领便当的开朗小男孩,以及没事就爱发脾气天天嚷嚷想死的青春期少女女主,也是圣母像的原型。
大叔告诉他活着就好,小男孩鼓励他热爱生活,少女教会他直面生命。
在圣母像创作中,男主感受到自己真的活着。
最终,完成了生命的净化。
我们都对这个世界有很多不满,也会经常抱怨生活,就像片头的男主那样,我们浑浑噩噩就像虫子,不过一死。
或者像女主一样,为什么我的生活要承受这么多的辛苦,不如一死。
而当死亡真的降临到我们身上或者我们身边,活着,又成了我们唯一的心愿。
生命无法预计开始,更无法估算结束,我们不知道会怎样死掉。
大叔身患重病在医院进进出出;小男孩虽然最后还是手术失败,但直到手术前都在努力积极的治疗;妈妈不疼奶奶痴呆爸爸不在的女主,嘴上说的像要踩死一根草一样结束这糟糕的生活,却又像草一样在石缝中抓紧每一点水和阳光顽强生长。
片子里每个人都不同,每个人又都一样。
请好好活着,因为,其实你怕死。
再说回电影本身,除了剧情和人设真实可信以外,配乐也很不错,时不时都会让你以为自己不小心关掉了电影的声音,如果此时你按下音量增加键,恭喜你,BGM强势上线了!
无论是接到死亡通知前一晚去看前女友画展回去的路上一个人骑机车,还是大半夜喝醉酒跑到街上强行帮店主擦玻璃还顺便倒人家门口,或者最后放弃治疗回到乡间老家与父亲互相释怀,安静的画面配上那几段哼唱和旋律,都让人对着病怏怏的男主忍不住的YY啊!
不得不承认,好的BGM真的是剧情最强有力的催化剂,情绪带动满分💯!
还有片尾曲,就是本文配的音乐,去年大热动画电影的配乐果然不是浪得虚名,作词作曲还主唱,这么有才华还会演戏,大哥,能给百花奖留条活路吗?!
还有那些大咖演的路人,啧啧啧,我真怕拖地的砂糖拔出刀来怼你。
所以,各位妹子,如果下次你碰到有人约你去他家,告诉你只是想为你画画,不要紧张,他可能,只是要死了。
END欢迎你来和我分享你的故事和观点如果你觉得谁也会喜欢,感谢你将我推荐给TA!
微信公众号:307研究所
莫名其妙成了洋次郎脑残粉的我看到他还演了电影立刻到处找找到了资源。
电影前半段都依靠男神的颜值支撑,实在是很枯燥。
但是还是很多在沉默中的小沉思。
放弃自己的梦想是什么感觉?
每天重复做着毫无意义的与自己预期相悖的事是什么感觉?
需要用钱随便找个人冒充自己的家属是什么感觉?
冲爸妈说出“反正我也没麻烦你们”是什么感觉?
知道自己的生命已经要到尽头什么感觉?
我们都不知道,你知道。
所以你沉默,你放弃,你颓废,你生活的浑浑噩噩。
可是在你的内心深处还是存留着本来的善良,弄脏了小男孩的画熬夜帮他重新画出了一本;你明知道隔壁床的老伯并没有他说的那样对公司来说很重要,你没有戳穿。
因为你离死亡很近,所以你不再在乎那些无谓的东西。
你能用最纯粹的心去感受真正重要的东西。
比如小男孩纯真的笑容,比如那个在泳池畅游的女生,比如那个女生骑车时飞扬的神情。
我也不知道故事从什么时候开始变得吸引了我。
或许是那个小男孩笑起来甜甜的样子,或许是那个中学女生飞扬跋扈的样子,或许是你一瞬间无奈的表情,甚至只是一片天空的特写。
这个世间快乐都是一样的,可是痛苦却有好多种。
有的人在经历着病痛,有的人在见证着死别,有的人在品尝绝望,有的人在看着梦想破碎,有的人等待死亡,有的人生不如死。
其实我也有那么多的不幸,要给妈妈奶奶做饭要照顾有点痴呆的奶奶,我也常常不开心有很多的烦恼。
我甚至想我飞快的跑飞快的跑会不会死掉,可是我试过了不会那么快死掉。
我想人是不会那么快死掉的吧。
所以我买了你喜欢的金鱼,我和它们一起嬉戏。
就像和你一起打闹的感觉一样。
所以我要生气的对毫无生气的你说 去死吧!
所以我要让你陪我去泳池。
所以我吻了你。
只是不想让你那么容易就放弃这个世界啊,混蛋。
电影从这里开始好像开始有了更多的色彩,他们是爱情吗。
好像是,可是更像是在这个混沌世界里惺惺相惜的两条小金鱼,刚好他们相遇了,他们珍惜彼此把对方当成了自己的那根稻草,拼命地想要抓住它。
“我总感觉我现在还活着”我想我的肉体不能呆在这个世界了,可是我的灵魂依然在这里,而你给了我你可以给的温暖,我会带着这份温暖好好地活着。
———————————————————————————————但故事的最后你好像还是说了拜拜可是我相信你依然在看了电影之后再来听歌简直是要泪奔啊似乎都能想象他们在水里畅游的样子,包括接吻也是超级自然啊美哭了,而且那里男神终于爆发的大喊也真是戳到我,嗯感觉很像《Her》,全片都有点沉闷,不过我觉得比《Her》好因为男神脑残粉啦
莫名地会喜欢日本电影这种十分生活化、十分朴素又十分慢节奏、大景别的镜头语言,一个画面会停很久,可以慢慢地看、慢慢地沉浸其中,充满着细节与构图,但又并不刻意也不精致,一个场景可以有很多对白、自白,也可以有很多静默或是带着底噪的空白。
这样的节奏似乎不怕人失去耐心似的,很自顾自地,很专注地,又很沉着地自然地讲述着故事。
很久没有看完一部电影出现生理反应了——感觉像是跟主人公一样病了一场,微微的恶心、晕眩,只希望片子快点结束,又希望故事延续下去。
片子里呈现的两位角色,一个充满着“人不会轻易死掉”的茁壮的生命力,甚至是专属于那个年纪那样性格的令人厌烦的蛮横与聒噪,那样不懂得同情与掌控分寸,那样的以自我为中心的自以为是和不懂事,那样的偏颇却强烈、充满力量;而另一个则蕴含着无限的低沉、孤独、颓丧、缱绻,呈现出病的状态,下降、消褪、郁结、无力,然后猝然地开花、猝然地凋零。
这样强烈的联结与对比好生残忍,又好生令人唏嘘。
正如女孩所咆哮道的,擅自画出这样的画,人不在又有何用呢?
她拼尽全力在街上暴走着,似乎想要耗尽所有的力气,直到最后停下,直到生命的节拍继续响起。
黄段子好恶心,其实我喜欢这部电影,但黄段子还是哒咩。
小花演的真的太好了,那么少的戏份但是整部电影里最出彩的就是真衣,角色理解真的很到位,真衣不是常规的小恶魔款式。
迷茫,倔强,痛苦。。。。。
好喜欢好喜欢。。。。
感觉看完电影没有不被小花迷住的人。。。。。
一些爆发戏如果换一个角色理解没那么透彻的人感觉演出来会很突兀。。。。
但是小花的演绎让我就完全理解了女主角。。。
完全共情了她的倔强痛苦,既恶心又怜爱,类《欠踹的背影》。。。。
女主的魅力让我觉得与金鱼共游的少女绝对是日影最美画面之一其实男主的境遇我完全能共情到,但前面男味儿熏的我真的头晕眼花,后半段稍微好一点儿,后三分之一男主乡下哼歌开始眼眶就湿了,但是我当时感觉还好不怎么想哭,但是他哼完之后蝉声一下变大,我知道为什么不由自主的开始掉眼泪。。。。
之后剧情里再出现蝉声就流泪。。。。
(大概是因为我联想到了自己。。。。
因为我这边没有过蝉声,我和最喜欢的人在有蝉声的城市旅游,我说我想要一只蝉,一只完整的蝉,她说一定给我整一个的那个瞬间,一只去世的蝉正好从树上掉下来,掉在她长长的头发上,我管那个瞬间叫“命运降临的那一刻”)男主画画眼泪更是没干过,但是画的中间又给我搞黄段子。。。。
我眼泪一下就缩回去了,我问你有什么意义有什么意义??????
然后就再从小花出来我的泪就止不住了。。。。。
就着泪看完片尾曲。。。。
哭的现在鼻子里还好呛。。。。。
“我们是奇迹都 无法波及的光既然这样 干脆我们就”
对于这种关于生死的电影真的0抵抗力,大概是因为太恐惧死亡,太害怕未来一点都不温情,我们活着都像虫子一样,做些重复的事情,挣扎着,沉默着,痛苦着,偶尔快乐着有时候想着,我到底拿什么拯救我自己,我需要拯救么?
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
存在着又有什么意义呢?
大概存在的意义就是活着,经历着这种题材的电影还是有的,文章也是有的,每次我都能泣不成声,现在我大概明白,因为我永远都想活出自己,但是一直都活不出自己电影是作者给予我们一部分,另外一部分是由观看者自己填上,我填上的是什么?
我想我心里已经有了答案
很一般,看的老子可难受了洗吧导演到底会不会拍电影啊!!!!!!拍的干死了😅剧情本来就干(文艺片一般是这样我不介意)但是细节也干的咬人就说不过去了,格局也有点一言难尽,同样的题材跟金基德完全没得比,😅我又来踩一脚,同样是7.7差距就那么大呢,为难人的片子能不能滚出
意外的很好看呢,男主长了张180的脸啊,杉咲妹子真好看,女2也好漂亮,泪点还不错~
真的活着
“杰伦”不唱歌改画画啦,却依然止不住他的爱溢出就像雨水~
中川雅也真是一個很厲害的演員,結尾有段視覺影像蠻好
又是一部即将死题材的悲情影片 不过本片以文艺风格为主 也可能因为主角本身就是富有才华的文艺青年原由 小女主演技不错不过颜值过低尤其是对比配角市川沙椰简直来自两个星球的你们.. ps.有几个镜头 男主像极了周琦 笑~马上联合试训接着就快选秀了 希望周琦能够被选中 并登陆NBA赛场...
不会死的,要长命百岁。
古怪
以为是那种酷酷吊吊的片呢完全不。
我也不想画画想擦玻璃去
文艺男死前的幻想罢了
可能女主想演出一个热爱生命敢做敢为的角色,但是,怎么看也就是个泼妇,只是泳池那段确实很美。
“滚蛋吧肿瘤君”的正确打开方式
空有才能却得不到赏识,放弃自己的爱好浑浑噩噩地活着,却被突然到来的厄运击中。为什么圣母不哭?因为她知道,耶稣的死,也就是他的生。即便最后男主被救赎,却无法改变这既定的现实。活的长却懵然,活的短却精彩,多么讽刺。还记得你最初的梦想吗?
(2015年)不怎么帅的男主(2019年的我跪倒在野田田面前)和某些角度居然像凤姐的女主(好的2019年的我知道她是咲杉花了),还有乏善可陈的主题,虽然遇到无可救药的绝症但是依然要找到活着的意义什么的。只有女主和鱼一起游在游泳池里的镜头美了。
一直以为讨论死亡的电影应该都不错,事实上并不是
想要活着的心情,和想要感到活着的心情。
将金鱼投入泳池,卫生间涂鸦圣母像,无聊的日子晃晃悠悠,还活着吧。
日本人也真是太喜欢拍这种无望的生活了,可能是真的社会压力大到不行吧。
为最后那碟醋包的饺子。少女、金鱼、泳池的画面很美,故事也还行,搭配沉闷的节奏刚刚好。但电影里太多内裤、偷拍、初恋之类的烂俗桥段,两个人的相处了解也很单薄苍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