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或许是日本电影的一个特色:在平平淡淡的情节中创造感动。
我们的生活过于浮躁,在现在这样快步伐的城市中,很难有机会停下来寻找自我的脚步。
电影中那外婆,她所拥有的那座屋子,她所秉承的生活方式,一切看似那样平淡,却又凸显出那样的美好。
听的有关于手嶌葵的第一首歌,就是《虹》。
后来才知道出自这部电影,便也去看看,我总觉得,音乐创作得能让人拥有特别的感觉的电影,也不会差到哪里去。
“Mai,我的外婆是一个女巫。
”“外婆,我也想成为女巫。
”“那你就应该要训练你自己。
”不同的家长对于孩子总是有着不同的教育方法,或许很多时候都会有抑制不住自己激动情绪的时候,但最后采取的是引导教育方法的家长却很少。
鲜有家长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一个问题,大人总是自我的,总觉得自己永远是正确的。
“外婆,为什么爸爸和妈妈都不问我为什么不想去学校呢?
对了,外婆您也没有问我呢。
”“因为我们都信任你啊”有多少的家长能够信任自己的孩子呢?
现实生活中,说总是比做来得容易,有许多人,对于教育理念,能够有自己独特的一套见解,但请他将其付诸实践,他却做不到。
这是一个典型的英式生活,精致的生活用具,田园般美好的环境。
像是塔莎奶奶那样,与自然生活在一起。
“外婆,人死后是怎么样的呢?
我曾经问过爸爸,我问他人死后是不是就消失了,什么也不存在,我感到害怕,我觉得思想没了是一件很可怕的事。
”“Mai,过来,让我告诉你我所认为的死后,虽然我还没有经历过死亡。
我认为灵魂和肉体是分开的,人死后,灵魂脱离了肉体,获得了自由。
”“那我不要这个身体了””为什么呢?
Mai,灵魂通过这个身体可以获得很多快乐,难道将洗得洁白的被单放在薰衣草上晒干不让你快乐吗?
肉体使灵魂获得成长,我死后会来告诉你的,我会选择一种不让你害怕的方式。
“小时候,我也曾经想过这样的问难,死亡这种终极问题总是让人感到困惑与恐慌。
人多数的恐惧也是来自于对未知世界的恐慌。
死亡就是其中一个,现在自己成为了上座部佛教的一个禅者,虽然我并不赞同所谓的灵魂说,但这部电影却能够给人一种充实的感动。
每个电影总要有一个反面角色,这部电影也不例外。
Mai多次怀疑山下的那个懒汉的狗对外婆家的鸡做出了致死行为,她外婆教育她说,作为女巫,不应该让感觉控制自己的肉体,这是二流女巫所做的事。
”Mai,你对他太不礼貌了!
“”我在他面前我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我觉得他就是一头猪,我真希望他去死!
“一个耳光。
或许正是由于赌气,Mai说出你觉得那个男人比我还要重要。
以至于到走了的时候也没有说出”外婆,我爱你“。
突然想起电影前面,Mai问外婆,”你拥有预知未来的能力吗?
“外婆回答,”我觉得我与外面的自然生活在一起很愉快,我不需要感知未来的能力。
不过我知道一件事。
“Mai好奇地问是什么,外婆回答说是秘密。
这时,独白说,两年后,我知道了答案。
两年后,也就是外婆离开这个世界的那天,Mai从遥远的城市坐着她妈妈的车回到外婆家,看着冰冷的躺在床上的外婆。
说不出话。
Mai到屋子外面看到了自己曾经种的花,上面的玻璃有一句话,是人用手透过附在玻璃上的雾气所写的。
”来自西方的魔女,去到东方的魔女。
外婆的灵魂,成功地分离了。
“Mai再也抑制不住自己的情绪,说出了”外婆,我爱你。
“空气中响起了”I know。
“或许这也正是那个秘密。
日式小清新之作,恬淡温馨又意蕴深远。
犹如夏日里的一杯清茶,冬日里的小火炉。
相比直译的影片名“西方魔女已仙逝”(听起来很有魔幻或者悬疑感觉),我更喜欢意译的“勿忘我”。
意简言赅,完美诠释了贯穿影片的主线:亲情。
那句“外婆,我爱你”“I know”不知赚足了多少眼泪。
我喜欢这个片子在于,不只有亲情,还表现了好些其他同样值得品咂回味的主题。
现在,就让我们再次进入外婆家那片隐藏在绿色中的小空间吧!
一. 有关教育敏感细腻的少女Mai不愿融入同班女生拉帮结派的生活而被孤立,妈妈带她去乡下母亲家小住散心。
Mai刚去的时候是个怯懦的孩子,不爱说话,依旧沉浸在自己那个被排挤的小世界。
在爱的指引下,外婆采取了一系列做法,简直堪称儿童教育的典范:首先是鼓励,无时不刻大量的鼓励。
帮忙搬东西了,“Mai,你比看起来要强壮啊”,做草莓酱,“mai,你很擅长这个啊”,“今年有你的帮忙,事情容易很多”,看她画画,“你有很好的色彩感知呢,那个薄荷绿真美”。
小姑娘第一次甜甜的笑了。
其次是让孩子参与到劳动中来。
一方面可以通过肉体的辛劳暂时逃离内心的煎熬,另一方面劳动使人容易有成就感,更容易快乐。
然后当Mai渐渐打开心扉,开始倾诉开始表达自己的时候,外婆做了一个非常好的倾听者和支持者。
所谓倾听,一定要站在对方的角度,真实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思想;而所谓支持,这就非常需要智慧了,既需要对孩子的信任 (外婆“你做出了这样的决定,我们相信你的选择”),也需要适当的引导,比如外婆开导Mai不要自责的时候说:“mai,我从来不认为你意志薄弱”,在Mai挫败沮丧询问自己是否永远也不能通过女巫的训练做不到一个合格的女巫的时候说“你做的很好,不要这么心急,一些事需要时间的”。
二.有关大自然:physically and spiritually 外婆掩藏在密林里的小屋,是和自然和谐相处的象征,而外婆平和的心态,哲学性看待生活的眼光,恰恰也是大自然哲理的体现。
在这里,她们去菜地里采摘新鲜的生菜做三明治,刚下的鸡蛋做早餐;被单洗好后晾晒在草地上,沾染阳光和薰衣草的香味;茶里泡着嫩绿的薄荷叶;采摘野草莓做果酱,正如Mai说:“我们做的果酱, 有房子后面的,森林里面所有植物的苦涩和甜味”。
镜头和语言都美得不像话。
最重要的恐怕还是大自然赋予外婆的平和心态。
和Mai平常的对话下,闪烁着智慧的光芒:珍惜当下,做自己。
我印象最深的三场对话,一个是关于成为女巫,一个是关于死亡,另一个是关于仇恨和偏见。
关于成为女巫:外婆鼓励Mai的时候说“要成为一个女巫,最重要的是意志的力量。
让你下定决心的力量,然后做你决定要做的事。
知道你可以克服最困难的部分,你不一定会得到你所要的,但试试总没错”,我很欣赏外婆的最后一句,没有心灵鸡汤式的为Mai画一个大饼:你努力去做你就能得到,她非常坦诚的告诉Mai她不一定能得到自己所要的结果,但尝试的过程中也总会有所收获。
另一个有趣的片段是外婆说“一个经过训练的女巫,能够看到她想看到的,听到她想听到的”,Mai问“您能做到吗?
您的妹妹是算命师”“我不做那个”“为什么?
”“花园里点点滴滴的变化,让我感到快乐,日复一日。
因此我不需要去预知它们”。
睿智的外婆,真正活在当下。
“然而我确预知一件事一定会发生,仅此而已”“是什么?
”“是个秘密”。
这不就是人生么,对生活,我们唯一知道的就是总有一天我们会死去。
那活着的时候不妨活在当下,而非未来的美好愿景或者对未来的担忧害怕中。
关于死亡:“外婆,人死后会发生什么?
”“我不知道,我还没有真正死过”“我曾经也问过爸爸,他说,人死后一切就终止了,他说没有任何东西留下。
我说,即便我死了,太阳还是会照常升起,而每个人还是会继续照常生活。
然后他说,是的.”Mai真是个敏感细腻的孩子,这么小就已经开始思考生死。
说着这话的时候Mai有一丝哽咽。
都说了解了死才能更好的生,凡人所想,到头来不还是好好活着么?
活着,意味着感受爱与被爱,而一旦觉得自己其实微不足道,自己根本如尘埃毫无价值,小Mai的心里非常的痛苦。
这时的她急需一个智者的安慰。
还好有外婆“Mai 过来,让我告诉你,当一个人死后我所相信的会发生的。。。
当人死后,灵魂会脱离肉体。
我相信灵魂自由了,即使与肉体分离,灵魂还有很长的旅程必须走下去。
”善于思考的Mai并没有善罢甘休,她不停追问“我的灵魂是我的?
”“你的灵魂和你的肉体组成了你”“当我死了, 我思想的那部分会怎么样呢?
我最害怕的是,我的思想会消失。
”“你知道为什么很多人在饥饿的时候脾气会变得暴躁?
那是你的肉体在影响你的思想。
因为肉体的消失,你不能说所剩下的就和现在的Mai一样。
”“那我不需要这个肉体了。
感觉就是我的肉体让我痛苦、”“但是Mai,因为有了肉体,你的灵魂才能感受到事物。
”“如果不感受到事物,你的灵魂就不会成长。
”“我的灵魂不成长,谁会关心这个?
”“你可能是对的,但那才是灵魂该做的,它们无能为力,就像植物必须朝向太阳,灵魂也渴望成长。
无论如何,拥有肉体,可以得到很多欢乐,难道拧干这些被褥,并放在薰衣草上晒干,没有让你感到快乐吗?
当你在某个冬天,感受到一束温暖的阳光,或者夏日里的一处凉爽的树荫,你不会感到快乐?
或者当你在单杠上翻了第一个跟斗......”Mai焦躁的情绪被抚平,安安静静聆听着外婆的话,沉浸在那个宁静喜悦的世界里。
最后外婆俏皮的说”当我死了以后,我会告诉你.””你会?
嗯。
我会找个方法来告诉你我的灵魂脱离了肉体,但不会吓到你.””好的” 这时祖孙间最秘密的约定,关于生和死。
死并不是一件所有一切都结束的可怕的事情,也不是所有烦恼全部解脱的可喜的事情。
关于仇恨和偏见:这是全片最激烈的冲突,甚至外婆在愤怒之下还失手打了Mai一耳光,这也直接导致了Mai和外婆暂时的决裂,片尾外婆去世后她才说出冲突之后一直想说的“外婆,我爱你”。
起因就是Mai认定是继发现中年大叔偷窥妈妈的车,怀疑他家的狗偷了自己家的鸡后,认定他所谓的运点泥巴根本是在偷自己的花草破坏自己的小世界。
外婆尝试去安抚Mai的情绪:“Mai 尝试去理解。
你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
但此刻让我担心的是,你的内心充满了疑虑和仇恨。
”“我认为只有真相才能解开它们”“会吗?
我认为那只会造成更多的愤怒与仇恨。
那种能量,使一个人疲倦,你不觉得吗?
”刚开始会觉得外婆是不是太善良过于好心了,但后来我才明白外婆的重点不在于一味的原谅,而是在于你对自己情绪的觉察,换句话说,需要理解的不是那个男人到底做了什么,而是自己的心理状态。
当你发现自己处于极端的感情中,这时候的思考和决定通常都有了强烈的偏见,你要明白此时自己的不理智,而避免一时的冲动。
结尾伴随长镜头的拉远, 外婆的身影在一片绿林里越来越小,一个转弯,终于不见。
Mai沉默着,她期待的和解自己终于还是没有勇气去达成。
Mai的独白响起,渐渐消失在回忆里“外婆希望我能说出来“我爱你”,就像在争吵发生之前那样,但我做不到。
”回忆消失,紧接着的是现实中的大雨和外婆病危的噩耗,等赶到小屋,外婆已经走了。
她没有忘记和小外孙女的约定,Mai在种满盆栽的暖房里发现了玻璃上的字:“来自西方的魔女,去到东方的魔女。
外婆的灵魂,成功的分离了。
”和Mai一起,我也会心一笑,随即却哭了。
Mai大喊出藏在心底两年多的愧疚:“外婆,我爱你!
”影片最温暖治愈的一点来了,房间里传来外婆带笑的声音:I know。
结尾附赠一个小彩蛋,Mai和外婆关于做自己的对话:“即使我换了学校,班级,我还是无法解决我是一个异类的问题我还是无法走出森林无论我往哪儿走”“一个女巫学徒,不能独自解决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着同样的问题困扰着他们”“但我认为问题也出在我身上我是想成为一匹孤独的狼,还是群体中的一员”“你何不根据具体情况来做出选择?
告诉你自己,什么选择是对你最有益的明白你要的是什么,然后不要回头就像一株仙人掌,选择不在水中生存一头北极熊选择不在夏威夷生活,而在北极但谁又会质问它们的选择?
”PPS. 一日我电话外婆的时候说:我最喜欢我们外婆了!
她带笑着,用那种我都可以想象得出的慈祥的眯缝着眼的神情说:“我晓得, 我晓得嘛”。
好暖心
人或多或少都会有遁世的想法的,也许是因为一瞬间悲伤想逃离,也许是长时间的压力过重,也许就是瞎想,也许就是想逃避,总之想遁世的原因很多,想远走高飞的寻求一个可以远离一切烦恼的世外桃源的人也就很多了。
《勿忘我》就是营造出了这么一个唯美的环境,打开窗,外面便是绿色,那有永远的庇护所,有祥和的外婆,那里可以让自己不再烦恼,永远快乐。
我想我是无比嫉妒的,在这从事着我并不喜欢的工作,但为了生活又必须坚持下去的我是嫉妒的。
但有如此的生活环境,也无法阻止各种烦恼的到来,真正的世外桃源只存在自己心中,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
那个猥琐的大叔便是小舞在这最大的障碍和烦恼,是他让自己感到害怕,是他让自己和外婆变成路人。
从学校的烦恼到外婆家的烦恼,这种种的烦心事总会不断出现。
那么到底怎样才能真正的幸福呢?
原著中外婆所说的话中有这么一句:很多人都觉得被人关注是幸福,比如那些大众明星们,有那么多人的关注可以赚那么多钱,就是成功就是幸福。
而外婆反问她说,你觉得他们真的幸福吗?
没有了隐私,几乎生活在完全曝光的生活中,每天忙忙碌碌,就是幸福吗?
未必……什么事幸福呢?
每天快乐生活是幸福,每天能吃饱饭是幸福,每天能平安是幸福。
我一直无法找到答案,我也一直在期待答案,期待那个令自己怦然心动的答案。
像之前在某个博客看到的那样,我也觉得这部电影叫《西方女巫已仙逝》会更好。
电影是08年上映的,而我是15年10月看的,似乎有些迟了。
没错,确实是迟了。
我以前总是会说,好的书和电影永远不会嫌晚,更不会嫌早。
可现在看来,并不是这样。
同理,如果早些读懂某些书,懂得某些道理,我们也许就不会很遗憾地和许多美好擦肩而过。
如果早些看这部电影,我也许就会更珍惜和外婆在一起的时光,会多做几顿她想吃的萝卜肉丁饭,把饭煮的软些;多做几样她爱吃的菜,少放些盐;多陪她去几趟公园,跟她一起散步、打羽毛球...我没想过她会那么快离开我,或者说,我根本没敢想,有一天她会离开我。
可是去年十月九日,她走了。
我甚至没来得及见她最后一面。
电影里的小女孩也是一样,没有能够见到外婆的最后一面,甚至在外婆去世之前还没有解开和外婆之间的误会。
看到外婆为她保留的东西,遵守的约定,我泪如雨下。
没错儿,外婆始终没变,对我,一样的爱,一样的牵挂,但是我变了,我变得不再和她亲近,甚至一年也见不着她几次......每次,不,应该说,每次黄昏时看到远方的天空和云朵,我就会想起在外婆家的那些时光,那时的天和现在一样蓝,云朵的形状一样迷人,阳光一样金灿灿的。
只是好像有什么东西永远地消逝了,让过去的一切变得模糊起来。
我把头高高抬起,尽量不触到天空底下的城市,幻想自己是在曾经的、外婆家的黄昏。
可是一切仍旧太模糊,仿佛记忆之门上已生了厚厚的一层锈,我努力想要冲破,却无法奈何,只有放弃挣扎,漫无目的地继续往下走。
为着几个不是特别坚定的信念,比如一个喜欢的作家,一个虚幻的梦想,一本寄托梦幻的书。
然而,一切终究是梦了,不是么?
当某些对你太重要的人或者事永远消失之后。
我不知道,外婆逝去后,对这个小女孩来说会不会是永久的遗憾,因为她直到最后一刻都没有理解外婆,没有去看她。
但我知道,外婆会原谅她,因为她的爱是如此深沉,博大,从她为小女孩保留的水杯,坚守的约定可以看出来。
我的外婆会原谅我吗?
再说说这部电影里的外婆,她的生活方式和信仰是高贵的,值得景仰的,她的乐观、豁达、明智和宽容,让一切都多了一些变得更好的可能性。
她的眼中放出的是爱与智慧的光芒。
一个关于描写孩子的心理的电影,也折射出每个成年人在成长中的困顿和抉择:选择做自己还是迎合各个小团体。
回想自己的校园生活,也不是一帆风顺,在青春的惆怅和假意的迎合以及意气的风发中燃烧了岁月。
记得有一次中学的类似于快毕业了有什么感言的说,我上台说了句:“其实我们都不过是人生中的过客,现在的感情浓烈,过不了几年就会谁都不记得谁了,所以大家都好自为之吧。
”那时候我的好多同学都为之一振,觉得我过于冷血了。
现在想想,那时候的自己比现在要坦诚的多了。
随着现在也有了自己的孩子,孩子也有了校园生活的烦恼。
她告诉我,她班级里有几个学习好的孩子喜欢搞小团体,喜欢用其他的孩子的顺从来测试自己的权威。
和小舞一样,我的女儿有时候“表现得”很好,融入了小团体,有时候觉得不自我,弹跳出来反抗一下,然后就被孤立了。
她甚至有一度要求我给她换一个班级,换一个和谐的没有团体头头的班级。
我以给我孩子过生日的机会,邀请了班里的“小团体们”以及我孩子自己喜欢的朋友到家里来聚餐。
通过观察,确实发现孩子们的相处极其微妙。
但是我能告诉我的孩子的,只是你要坚持自己对的东西,仅此而已。
小的时候,我感恩于每一次自己能做决定的决定。
现在,我也希望,我爱的人,有自己做决定的坚定。
这个电影很简单,人物只有三四个,很大篇幅就是Mai和她外婆一起在外婆家的乡村小屋里面的简简单单的日常起居生活。
电影的每个镜头都给人温暖宁静,每个镜头也都细致入微。
外婆家的一切都那么美好,跟梦境一样,几乎每个人心里,外婆家都是这样的美好,也都是这样的精致,其实这个是外婆美丽心灵的外在表现。
外婆用智慧和生活治愈了Mai的创伤,让Mai能重新开始生活。
电影的后面有点唐突,也很难理解,为啥心灵这么美好的外婆养育的女儿和外孙女能两年不回去看望她,最后一个个如此的伤心,之前就啥不能常回家看看呢?
这个电影之所以能感动人,是电影里面很多镜头会让你不自然想起自己的童年或者叛逆的年纪,无论是外婆或者父母或者家里大人的教育,有些能懂,有些多少年之后自己能明白,但是还有些后来回想起来,即使我们明白了,只有默然的份了...
不想读书的小女孩,被妈妈带到了乡下外婆家。
有英国血统的外婆和一座木屋同时出现在森林,就和童话故事里的人物一样。
(啊!
我太喜欢外婆的房子,院子和厨房了!
~)外婆的院子外开满了很多不同品种的小花还有蔬菜。
来院子发生的第一件事就做了好吃的三明治!
外婆的品位很好,不仅是室内的木质结构装修搭配文艺的碎花壁纸,连每个餐具,灯具都很好看!
每次给餐具特写,都想疯狂种草!
~电影整体色调偏向低饱和的日系灰,质朴又安静,人物的服装都非常棉麻森系,看起来非常舒服啊,特别是外婆搭衣服的小方巾,特别文艺~小女孩独自在乡下慢慢被大自然景色和外婆的爱所治愈。
山顶上结着大片的野草莓,像是外公去世后送给外婆的生日礼物。
外婆和外公一定很相爱吧,外婆说起外公,都充满幸福~小女孩用铲子在烧锅里翻炒白糖和野草莓的画面,太治愈了,让我一直想流口水。
哈哈,顺便安利了怎么做草莓酱~电影里面也有很多美食的特写,还有放大的咬食物的声音都深深的被治愈!
某天夜晚,外婆讲了一个自己的外婆是女巫的救人故事。
这个故事在小女孩心里马上有了种子,也想努力的成为可以救人的女巫后人。
外婆趁此机会让小女孩开始了“女巫训练”。
在生活习惯上规定早睡早起,有条理的完成一天的时间安排,并且说到做到!
让小孙女的精神意识上变得独立而坚强。
还记得外婆和孙女深夜在被窝里面,讨论的灵魂和躯体,还有生死的对话,让我特别感动。
外婆是有智慧的女人,她慢慢的治愈小孙女敏感孤独的内心。
她对小女孩承诺,当有一天她去世了,一定会告诉她她的灵魂和躯体已经分开了。
小女孩内心的东西有时候像极了我,真希望也有这样一个人陪在我身边,鼓励纠正我所有的缺点,让我懂得真正的人生道理。
最后的最后,妈妈接到了外婆去世的消息,小女孩内心很后悔最后和外婆分开,因为生外婆的气没有对她说“我爱你”。
转身蹲在黄瓜草面前,她看到了外婆留下的字,那是之前在被窝里说的承诺。
刷的一下,我和小女孩一起落泪!!
结束的音乐是手岛葵的《虹》,她温柔抒情的声线让这部电影有了很多最后的情感渲染。
这是一部很小众的宝藏日影,值得多刷!
值得被看见!
~
小时候,看海南摄影美术出版社1.9元一本、一卷5本的《圣斗士》,看到最后与冥王哈迪斯的决战,是在天堂──繁花铺地的天堂。
希腊神殿式的建筑,黑白两色描绘的遍地的花朵以及纷飞的蜂蝶,闪烁着无比的光辉,散发着无形的芬芳。。。
我心目中的天堂彼时彼刻就被定格成了那种样子。
噢对,当然最好再加上一个穿着圣衣的优雅的圣斗士,如同天使的那种。
(星矢这种煞风景的就算了)而今,托上海电影节以及一个星期年假以及一个好朋友的福,得以看到了这部最新的影片,用与日本同步的速度。
于是,天堂仿佛有了更具体的颜色和景象。
天堂,不就是那野草莓山坡、阳光林地,窗台上的薰衣草,餐桌上的三明治,以及住着巫师外婆的田园小屋吗?
真的太美好了,美好的不敢去相信,不敢去憧憬,而只能用理智告诉自己中国不存在这样的地方。
到处都是人,哪里找这么美的地方?
即使有这样美的地方,一个人住也会不安全;即使不考虑安全问题,这种地方也不可能通水通电通有线;即使什么都通了,也没有那么可爱的邮递员;即使一切的一切都符合了,最关键的一点,中国根本不允许买地,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那样美好的地方仍然永不可能属于我,或者其他任何人。。。
唉,看完电影就真的在想这些无趣的问题。
只是。。。
过了两个多星期。
回想起来,会觉得幸福,只要在脑子里面想想就会幸福的那种幸福。
我也许不用纠结那么多了,在心中存一个理想国,已然足够美好。
非常喜欢这部电影。
腾讯视频,2008年上映,豆瓣8.2分,时长115分钟01.这部片子,记录了一个小女孩的成长经历,她像极了学生时代的我们(部分人):同学们之间有各种小团体,她疲于应付这种无意义的社交,被迫孤独一人,被孤立了;对乡村里不熟悉的东西感到好奇,觉得比大城市新奇多了;爸妈之间感情不好,两地分居,也不知道有什么好的解决方案;她跟老一辈的长辈相处,有时愿意沟通说说心里话,有时候闹矛盾了,又不肯接住别人的台阶和解;等到老人去世了,心中徒留懊悔,要是当时有跟外婆好好说再见,或许就没那么遗憾了。
02.幸运的是,等小女孩哪天长大了,她会想起来自己曾经是被爱过的,没有人忘记过她。
爸妈虽然感情不好,但有在积极沟通,想折中的方案解决问题;外婆跟她相处的机会不多,但外婆循循诱导,帮助她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教她为人处世,要有主见,有决策力。
外婆对于她曾经的不懂事予以理解,没有苛责她,还遵守了两个人之间的约定,曾经外婆说过的问题,临时走,外婆还郑重回答她了,告诉她死亡是什么样的。
03.大概是看过现实生活中太多遗憾的片子了,希望这个片子的结尾就少点遗憾,能有外婆和孙女和解的、爸妈之间的和解的、女孩和同学之间和解的,虽然遗憾千千万万,也是人世间的常态,但,我们总向往着幸福。
镜头一:小舞被妈妈送到乡下的外婆家。
穿过茂密的森林,来到了一个被树木包围,有花,也有草莓的小木屋。
外婆微笑着,走出小院子迎接小舞和妈妈。
这一幕,让我想到了我的姥姥,以前经常出来迎接我,我走了也要在门口站很久。
记得最后一次送我,她追着公交车一直走,走的很快。
当然没想到,一向身体健康的姥姥,会被癌症从我身边抢走。
镜头二:妈妈和外婆在厨房准备晚餐,叫小舞到院子里摘野菜和牛蒡。
这一幕,让我想到以前妈和姥姥有说有笑地一起做饭,一会儿叫我去菜园里拔一根葱,一会儿叫我去揪一根黄瓜。
妈和姥姥都很幽默,喜欢哈哈大笑,什么心情跟她们说了,痛苦都减去一半。
心里时尚前卫的姥姥,会陪我吃辣条,打羽毛球,踢毽子。
镜头三:小舞和姥姥去采摘野草莓,制作果酱。
记得以前,姥姥也会种下很多草莓。
在夏天的清晨,红日初升,空气中昨夜的小风留下的清凉还没有全部溜走。
冰凉的井水,把红彤彤的草莓冲洗的亮晶晶的,每一颗水珠中,都有一枚小小的太阳。
看我懒洋洋地跨过门槛,姥姥会笑眯眯的说:“看我有啥好东西!
”我会像她养的小狗一样跑过去。
姥姥拿着水管在浇草莓,水光折射,姥姥拿着一束彩虹。
午休以后,姥姥会戴上她的草帽,扛起锄头,除草、松土,看她一下一下翻土,像是一条巨大的蚯蚓爬过一样。
知了不停地叫,像是白噪音,让人内心毫无波澜,只关注自己的呼吸。
噢,呼吸之间,感觉吞吐了大地的芬芳。
吃过晚饭后,姥姥会坐在院子里的台阶上,她的狗依偎在旁边,静静地,姥姥抬头看这天,狗垂着眼,我在纱门后边,觉得这是一幅画。
远处红红的太阳,一点点下沉,沉到河对岸的学校的房顶上,就不见了。
此后,我会打开台灯,在日记本写下三两行字,日记本的某些页里,夹着月季花瓣,或者柿子树叶子做的叶脉书签。
补:外婆的一句句台词,都能勾起我的回忆。
离开是不会改变的事实。
但是每晚上都希望,梦里能够见到你,再次感受姥姥所在之处的氛围和空气。
而且天真的希望,我的孩子能赋有你的灵魂,陪我走过人生的后半部分。
i love you i know
“草莓酱 三叶草茶杯 黄瓜草”很美好的三件小清新物品,很治愈的一部日本电影,具有非常经典的日式小清新格调,喜欢优雅的外婆,也喜欢成长中的小舞。“我是想成为独行侠还是快乐的群狼之一”,谁能想到这种田园生活的起因竟然是校园霸凌啊。“我喜欢每一天发生的细微变化”,“我只是知道有件事早晚会发生”。外婆真的很爱小舞,也一直“I know”小舞对外婆的爱,最后这句“西方巫女写给东方巫女的信”很难不哭啊。片子很温柔,很适合在雨天听着雨声吃着烤红薯来看(对,就是我现在的观影环境hhh)没有跌宕起伏的剧情波折,有的只是采菊东篱下的淡然心境
如外婆这样的魔女有的时候都无法冷静。所以我们普通人更要接受资质平平的自己啦!做魔女的基础,其实也是所有大人物的基础,就是安排好自己的日常,成就在这每个平凡的日子中积累。日常很重要,日常是生而为人的精华所在。日常过得好的人太有力量啦!!母系社会太温暖啦!有这样的外婆要什么男人。整个片子里的男人要么粗俗不堪,要么使劲融入(还需要让女方放弃重要的东西)啊,现在的社会竟然被这些人所把控真是让人气恼。努力啊!成为像外婆一样优雅又有力量的女性!!!唯一的缺点是外婆在这乡下一辈子…但是人各有志啦
我相信人始终会有一个适合自己的归宿,在找到它之前,会经历很多不适合自己的生活,会遇见很多喜欢或不喜欢的人,就像外婆一样循循善诱的生命中的引路人,这些都在帮助你认识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在某个年纪应当尽可能地去踏足广阔的天地,学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然后就能了解到自己的喜好和需求,人生啊,想来就是去认识自己的过程,或者说是去了解自己真正的灵魂。“你立马对简单的事情感到失望了,但对你来说,最简单的就是最难的。”“问题来了就要做出决定,寻求自己能够舒适生存的空间,没有必要为此感到内疚,仙人掌不需要活在水里,北极熊选择生活在北极,而非夏威夷,谁能为此责怪它们呢?”
小女孩演技好差,影响观感
森林里的小房子,哈哈,人生梦想哇。外婆太温柔优雅啦。
绝对的不喜欢这种电影……
温暖的电影 有一个女巫做外婆好酷哦
无知又天真的小孩没有这样的外婆
这算啥?是要探讨死亡,思考人生吗?剧情太垃圾了!!!很多行为不符合人物设定啊!那么有涵养的老太太生气了就是给人一嘴巴?太无力了。她妈跟她姥姥感情挺好的,日本的节日也不少,2年了一次也没回去过???不合理啊!就小女孩“敏感”这个设定非常准确,因为这么有爱、宽容的家庭还能长出这么阴郁的性子,是真敏感啊!~~~老太太走路有点踮脚尖?像小时候看的动画片里的狐狸老太婆。穿衣打扮是刻意往动画、影视剧固有的魔女形象上靠吗??整个片充斥着太多的刻意!想打1颗星——很差,但是风景是真不错,所以2颗星。PS:家里有2棵杏树,结了果送了亲戚朋友后还剩很多,比电影里的野草莓多多了,自己做了杏酱,是要放糖,真用不了那么多袋,而且也不光是要放糖。编剧多体验体验生活吧。
最后外婆打了她一巴掌前,女孩子在笑?弹幕都在说,两三年不去见老人就是自私,没良心。我想对他们说:又不是你家老人,你在操什么心。日本国跟我国情况一样吗?中国大部分人有回家看,日本跟我们一样吗?咸吃萝卜淡操心。如果因为你们的网暴,别人想不开寻短见,是你们负责吗?
202207很想给学生看。
日本人的英国乡村梦
“你外公死后一年,这里才开始长草莓,就好像是他送来的礼物一样。因为那一天,当我第一次在这里发现大片草莓时,恰逢我的生日,你的外公从未忘记过我的生日。”除此之外 我觉得 这部电影里 有最好的生命教育。
2023.6.18《勿忘我》 缘起小红书,推荐这部电影时的评价是与《小森林》同类。但《小森林》色彩明艳,道理也是隐匿于生活的角落里,而《勿忘我》整体色彩偏暗淡,像灰调油画,长段的独白或对话,始终围绕着现实生活中令人难以忍受或者解决的问题。缺乏淳朴的快乐,与隐逸于森林中的大自然主体,这仍是一部社会问题片。 题外话:我永远对外婆的角色无法抗拒。想起初中沉迷手机小说,为了戒断,强迫自己不住宿的周末住到外婆家去,感觉收获了一方安宁与平静。每餐外婆都会做好饭,来窗边叫我吃饭。白日和吃完饭后的傍晚,她会出去和小姐妹闲谈,留足空间让我自由学习。山间的晚风,湿润的空气,宁静悠长的时间,一切都停留在那一年。
日本家庭片的终点就是和解,只要有问题最后一定都要和解上,哪怕最后人都没了,还要通过风完成和解。勿忘我的花的那个点很不错,一个美好的误会,和全片魔女的点也能算呼应上,但就是最后交代它不是勿忘我略刻意,这个花开了,和那边当时结果了也可以对上,都是类似死后遗赠的东西。 2022-6-18看
★★★★★★★★★★不久前听外教讲过一个他父母真实经历的故事,和外婆讲给麻衣听的那件传奇几近一样。其实我更喜欢“西方魔女已仙去”这个译名。无边绿意般的共鸣和安抚之外,外婆说“是肉体让灵魂得到了各种体验”是一直只将肉体看作牢笼的我收获的新的启发。
✨电影非常缓慢,既《森林民宿》后又看了一部住在大自然中的环境的片子,美丽的自然风光当然会很缓慢的慢慢呈现。✨是不是住在这简单的环境里就会特别治愈人呢?让人会活得通透些?毕竟物质少,自给自足,没有那么多诱惑和杂念,所以当人们受伤烦恼时总想回归田园生活吧。✨所以片中不想上学的小女孩来到外婆家,接受大自然和外婆的谆谆教诲,能让一个孩子明白诸多道理也是一个大人的智慧体现。✨电影需要静下心来慢慢观看,仔细咀嚼外婆教的道理。
平淡如水,表演细腻,但里面好几个坑没填,最后剧情也有点莫名其妙。
很多時候,媽媽的媽媽會比媽媽更理解我們吧。一起做果醬那裡好幸福啊~Parker奶奶以前在日本住過好久,怪不得日文這麼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