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金陵往事》被骂,但它用镜头叙事,良心剧。
金童玉女初见或有模仿《红楼梦》,语慧初入陈府,好似黛玉初入荣国府,都为寄人篱下,也都由旁人赞叹绝世容颜。
又恰似《红》,有丫鬟笑道:“宝玉回来了!
”当金榜回来时,丫鬟阿芳也是笑道:“少爷和小姐回来了。
”语慧也似黛玉一般羞涩谨慎,她只在窗棂后观察。
这时的镜头滑过她的侧脸、窗格影子、远处花园石桥栏杆,并正好用窗格影遮住了一位少爷,一路也不曾见。
隐约婉转,可见一斑。
丽君赴死丽君心已死,神色大哀而毅然,反倒金榜凄切不忍利用她。
镜头转到他的回忆:她抱着他说爱他,他想去抱她的手犹豫了,握拳放下。
啊,这忧郁、瞬间又关键的一秒镜头。
全剧里金榜对丽君从来是排斥、避之不及或者利用她。
我们以为那是真心。
不,真心却在那一瞬犹豫,他想过爱她,最终不愿爱她,因为他对地位悬殊无比敏感。
这内心的表白无言,镜头忽从脸部特写,转至全景俯视。
叶飘零,风吹裙动,高墙巷里,离别声凄。
镜头如诗。
金榜杀人他和阿芳推攘起来,镜头没有告知结果,我们只看到他疯跑回到陈府院子,此时他在慌乱中无法抹去的记忆场景,插入到现实中:他蒙阿芳的嘴(记忆),他慌乱地寻找着什么(现在),他掐阿芳的脖子(记忆),他脱下西服(现在),阿芳断气了(记忆),他拼命地洗袖口的血迹(现在),他惊恐杀了阿芳(记忆),他想要摆脱这可怕的记忆于是扔飞了衣服,衣服落在墙角柴堆上(现在)。
镜头不仅讲了故事,还讲了金榜的内心,更妙的是,我们以为镜头只写了他精神上的自责,后来才知不止这样。
语慧在屋里看到了一切。
又秒的是,语慧念在旧情不愿拆穿,直到很多年后,金榜逼她仰视他,她说:“你真的要我看你吗?
这一眼,就是永别。
”这一眼之后,她把衣服给了阿芳的未婚夫,金榜死。
淑慧来陈家很长时间的镜头。
若懂情,则能品味啰嗦的涵义。
这是淑慧和默人久别重逢,也是他们在生命最后的相伴,其实更是他们终于的合一。
如陈默人说:“我一辈子没能征服你,最后你倒自己跑来了。
”这是淑慧的情和义。
轮椅上,也见世事沧桑。
可跟随轮椅碾过陈府花园的镜头,看到日本宪兵队口中的“江南府邸典范”。
阿芳赴宴阿芳,一身旗袍。
镜头从脚滑到身子的曲线,滑到粉扑扑的脸。
她比平日漂亮百倍。
衣着,或说地位,会让人漂亮。
金榜的表情微妙恰当,注视、走神、眼中有光又犹豫,阿芳以为他不同意这身装扮,忙说要回去换了,金榜怕她回头看见偷听的阿兴,搂住她的肩,镜头是他们的旋舞,慢镜头之后是他手迅速放开,心慌不安。
他不安什么呢?
不安,他对语慧的爱并不像他说的、以为的那样唯一。
“碰”,他碰了阿芳。
他和阿芳原本可能的“爱欲“。
阿芳喜欢他,一心想伺候他和语慧一辈子,实际是想做妾。
金榜也曾拉着阿芳的手说:“我也喜欢你。
”说这是我们三个人的秘密。
阿芳内心里,身子早已属于金榜,金榜也知道,或许有可能。
然而为了前途、地位,他要放弃这种有可能。
他心中不舍。
导演可能是怕观众错过这一关键心理,于是借阿兴之口问金榜三次:“大哥,你该不会是想纳阿芳做妾吧?
”他反复否定,可那否定的神情,就是肯定了。
金童玉女重逢时隔三年,金榜回到陈家。
若是一般的,怕是他俩很快相拥、互诉衷肠吧。
可这剧的镜头,先让金榜与老爷在厅堂相会,观众看到他三年来溜须拍马、表里不一的性格更深了,此时语慧闻讯而来,在厅堂门外徘徊,又是喜、又是忧、又是羞涩、又有女子不能登堂的礼教,终是怕见。
然后镜头让金榜与弟兄一桌吃饭,一是写出陈老爷的不待见,二是写出他如今是以弟兄为重的人,儿女情长的算什么,阿芳来说语慧小姐在等着他,叫他去见,他也佯装不知:“是吗?
吃完饭再说吧。
”多么逼真地写了善于掩饰的人类、有社交礼仪和内心算计的人类。
观众只道如此便罢了,若有所失,忽地镜头满足了观众的期望,金榜敲开了语慧的门,四目相对,眼波流转。
镜头又耍顽皮,偏转去写陈老爷的内心独白、他对金榜的猜忌。
当镜头再转回金童玉女时,哪料金榜把语慧按在墙上,喘着粗气,语慧像受惊的小鹿,金榜说情话,强吻她的颈项,那喘息声、那急迫感,都暴露出他的兽性,这兽性并不是新的他,乃是一直潜藏在他身上的性格,他如今有了权力和地位,才有了表达兽性的自信。
这个镜头是全剧唯一一次像性的镜头。
之前阿兴摸阿芳屁股,一个镜头也没给,只用旁人的谈说来讲有这么个事儿,可见含蓄。
导演是克制的,在叙事方面。
所以,一次不克制的、粗暴的、兽性的镜头,意图了然,象征了金榜的转变。
从前他对语慧小心翼翼、不敢求爱,皆是因不自信,如今他自信了,他变了。
一个人自以为得到时,也就是失去的开始。
战后出门用了逼真的战斗场面约五分钟,却一关院门,仍是水静树绿,祥宁日子,一丝感动这清雅府邸如沧海寄孤舟般地存在于战火纷乱中。
邻居来敲门,陈默人深明大义,收留一百多位邻居。
而当粮食渐尽,他门必要开这桃源之门,走出去那瞬间,国破山河不在,满目疮痍,死伤横竖。
这一分钟的对比,比那五分钟的战争场面来得更惊心。
人性有人说女主白月光,圣母,这是误解。
语慧在陈伯父墓前说:“我无意间助纣为虐。
”语慧那圣母般的善,成就了恶。
而她的善,也不过是从自己的眼光来理解人情世故,并以为有能力去改变。
语慧一点也不完美,她是美丽,懂事,可她看不起风尘中的淑慧阿姨,听不进劝告,她对陈家公子的排斥,也不过因为身世,她对金榜的爱恋,也不过因为同病相怜,她的痴狂无知的助纣为虐如同无形杀人剑,她从此一生活在悔恨之中,不再看低风尘生活,何来圣母说。
不仅主人公有人性劣根,每个人都有。
陈默人因仆人家的儿子比自己的儿子聪明好学,心里不平衡了十几年,一个颇正义凛然的人物竟打起不划算的小算盘,害了金榜的仕途,并给内心罪恶感找弥补、借口:金榜没有靠山,在政府不会有发展,给他找一个挣大钱的银行工作,也算是对他很好了。
人不就这样矛盾么?
金榜的劣根,更是全剧的主线,一开始只是大人们口中的“倔”,老师口中的“读书不要太功利”,观众眼中的“愤懑不满的好青年”,以及他脱口而出的“这些人是怎么爬上去的”,后来变成他在地位和情感之间的纠结,他杀阿芳、利用丽君、陷害沛文,每一次都是起了心,犹豫中,受到外力推动,不知不觉中那样做了,做完发现自己错了,只好用另一个错误来掩饰这一个错误。
他的恶,并不是说世事都在他的掌握中、他有的选择。
最后他说:“你看,你不想被他们欺负,好容易爬上去了,你欺负下面的,上面的欺负你。
”不能说这个剧多深刻吧,但绝不是脑残剧。
镜头,光线,布景,江南府邸,故事人性,都值得一看。
已经很久很久没有看过电视剧,决定去看这部剧,首当其冲还是看着董洁的颜。
因此从演员说起。
董洁确实是漂亮的,穿着民国风的衣装以及复古鞋子,走路的步调活脱脱是一个民国复古女性形象。
虽说面容与眼神看起来确实已经四十左右,但是恰如其分的配音,还是为这个角色挽回了大分数。
年幼时的小姑娘起承转合到董洁确实并不突兀。
看到许多人还是讲冷清秋,其实这两个差别非常大。
让我们还是忘记冷清秋,观赏一个全新的董洁。
角色是讨喜的设置,语慧有年少老城的稳重,也有属于少女的任性,比如说对待高金榜的所有情节。
前期有许多的误会都是由她来解释与通融。
不过她与干妈在一起配戏的时候,真的是很难分得灵清二人之间的年龄感。
董洁穿着暗灰色的高领毛衣露出宽的额头,比黄曼修身旗袍以及精致妆容的扮相确实要老成几分。
看了一下,两个人都是1980年出生。
哎,选角色的时候,相煎何太急。
黄曼饰演周淑慧。
夜半玫瑰的老板娘,江湖女侠的风范。
对一个久经世事的老江湖以及对于陈默人的不溢于言表的感情的表达很到位,心中有情但是杀伐决断,毫不拖泥带水,难过的情绪全部自己吞咽,从不在人前脆弱,懂得保持距离才能保持爱情的美好,如同汉武帝时期的李夫人,宁肯被治罪也不肯让武帝看到自己生病的脸,贯彻到底永远只保持美好形象。
前期最能够表现她干脆的一个是一耳光扇上丽君的时候,第二次是因为避藏共党的时候对几个当兵的针锋相对,强势而风风火火。
这个角色应该是看的时候让观众最为爽快的角色。
和陈默人的感情故事以及相处也相当冷静克制。
可以说是非常理想的角色了。
黄曼虽然相貌并不非常出众,但是脸小,身材纤瘦,适合浓妆。
要强的女人在遭遇瘫痪之后的苍白憔悴与之前形成鲜明对比,看着那个高挑美丽的女人或者坐轮椅,或者卧床,当日的锐气不复存在,让人看着无比唏嘘。
于荣光饰演的陈默人,对于一个慈父形象的刻画确实很深刻,讲话很慈祥,在对待高金榜的许多时刻都能够表现出来那种矛盾的,无可奈何的低头与谦逊。
对待周淑慧的一心一意,两个人一柔一刚,周淑慧瘫痪之后陈默人的再次求婚让人很感动。
于荣光的老成稳重,在这部动荡戏剧里有几分压场的意思在里面。
不管是对于自己的儿女,对于从秦淮河带走的董洁,以及对于周淑慧,都是最强大的后盾。
剧中所有人物的关系都是以他为中心,高金榜的性格养成也都由他而成。
因此这个角色是重中之重。
韩栋饰演标准忘恩负义白眼狼角色。
一次次的恩惠在他的眼里是忍辱负重和屈辱,性格与心态的养成也是一步步地通过剧情呈现出来。
并没有脸谱化单一刻画,故事的表达一步步递进。
韩栋的五官标准浓眉大眼,在很多时候年龄感也和剧中大少爷保持同步。
因此比董洁看上去要嫩相很多。
后期的情节尚未看到,不清楚之后会如何演绎。
前十集讲述太平时代的大家庭,夜总会的歌舞升平美人如云,大户人家里面的热闹场景以及不谙世事的儿女。
到了战争爆发时候剧情急转。
当然,讲民国南京,自然绕不开日本屠城以及战争情节。
为了推进剧情,几个人不约而同选择不同的借口并没有在具备离开条件的时候离开南京。
一个是因为没有好的位置因此放弃坐船,一个是因为安全区太拥挤待着不舒服所以重新回到夜总会待着。
这种剧情交代的原因简直是幼稚地不得了。
久居风尘的老江湖能分辨不了该去哪待着吗?
但是为了剧情的效果,因此完全是生硬制造剧集延伸。
其他的演员。
饰演程碧剑的田丽其实很漂亮,名字英气十足,里面的扮相目前都还是男装,很强势的气质。
小刘佳的陈丽君很漂亮,敢爱敢恨,希望后期有复杂的性格与角色呈现。
会持续关注这部戏。
里面有几个观点新看到了,在目前的这个阶段让我印象很深刻。
一个是教书的先生说,“所谓做学问并不是都必须为了经世之用”,第二是周淑慧被送去租界之后陈默人得知她确实无法再痊愈,语慧马上在边上说“这个事我们之前就已经知道了,也没有比之前更差”。
因为有一些诸如此类的新观点,因此这部戏还是会继续看下去。
“俺曾见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
”,高金榜在南京的半月茶馆第一次听见小艳红在台上如是唱到。
彼时在茶馆打零工的金榜同那侯方域一样是落魄的书生,误入风尘的小艳红则与那歌喉却不轻易与人唱的李香君颇有几分神似。
或许那个为金榜向老板求情的小艳红不会想到自己会被伯父陈默人寻到,回到高官庶女林语慧的生活轨迹,而金榜亦是不会料到昨日还在茶馆唱曲的她出现在了陈家,成为坐上之宾。
他二人不会想到第二次的相遇,竟是在这样一番情景。
她问他为什么好好的少爷不要当,非要去茶馆打零工?
他笑称自己并不是什么少爷。
后来她从府中丫鬟口中得知,他是管家之孙,少爷的陪读却竟比少爷还要出息百倍,老爷心善便一路供他念到了大学。
“什么是上人,什么又是下人?
”“我与他们有什么不同?
他十个陈沛文也比不上我一个高金榜。
”心高气傲、书生意气的他并不认同爷爷那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礼数。
看到这里,一个活脱脱晴雯的形象跃然而出。
心比天高,身为下贱,风流灵巧招人怨。
如同那司棋被诟病素日里副小姐当惯了,真以为自己是正牌小姐了。
陈默人的周围从来不缺对高金榜的风言风语。
有让陈默人提防高金榜之后会坏事儿的,亦有让陈默人停了高金榜的课业的。
此时的陈默人并未对这些非常在意。
语慧未曾料到,自己的亲生父亲因惧怕嫡母,竟没有带自己回北平。
一种孤苦无依之感油然而生。
黛玉在地下竹影参差,苔痕浓淡的潇湘馆中读《西厢记》念到:“幽僻处可有人行?
点苍苔白露泠泠。
”想那黛玉尚因父母俱不在而寄人篱下,她林语慧有生父健在,却只能借住伯父家中,煞是冷落伶仃。
由此,便与生平样样皆为他人施舍的金榜产生了一种惺惺相惜之感。
她不止一次地劝下了陈默人想要放弃供金榜读书的想法,也曾鼓励金榜各种苦难不过就是苦心志、劳体肤。
语慧的一句“同是天涯沦落人”让金榜激动异常,道出了那句:“只有你知道我的屈辱。
”除夕之夜,他拉着她穿梭于金陵热闹的夜市,请吃她从未尝过的地道点心。
他说他在茶馆打零工时,喜欢听她唱曲儿,常下了班头仍在后面偷偷地听。
他在莫愁湖畔入了一把扇子,并亲手画上桃花,送给了语慧。
他说他将来会飞黄腾达,带她离开陈府。
那厢的戏台上依旧演着《桃花扇》,侯方域唱道:“小生带有扇儿一柄,赠与香君,永为订盟之物。
”而这样的定情之物,已经暗喻了这段感情的结局必然是个悲剧。
毕竟,点点碧血洒白扇,芳心一片徒悲壮。
然铄金销骨,寿夭多因毁谤生,陈默人被心魔所控,李代桃僵地掉包了陈家少爷与金榜的考试成绩,亲手毁掉了高金榜多年苦读求入仕途的唯一机会。
金榜因此心生怨怼,导致了一系列的悲剧拉开了序幕。
语慧因不忍见金榜从此消沉,就修书一封让金榜带着去北平找她的父亲寻出路,金榜便雇了船北上去了。
船开出不远,语慧便喊金榜回来说并不求富贵。
但金榜没有听到,只是回喊着:“我定会回来,出人头地,让你过上好日子。
”那金榜因这句承诺而隐忍奋发,又被语慧的嫡母提携而爬上了高位,却也走上了一条不归的邪路。
正是应了那句: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
他阴差阳错地成为了军统的特工一路高升被派南京探入汪伪内部,却意外发现负责人已经背叛通敌,从而进一步地在语慧嫡母的威逼利诱下加入了汪伪。
但他的内心充满了纠结与矛盾,他凭着仅存的良知口口声声地重复不做对不起国家的事,却又不得不因为各种利欲熏心和明哲保身而不断地犯下让自己都觉得不可饶恕的错误。
世人都晓神仙好,惟有功名忘不了!
古今将相在何方?
荒冢一堆草没了。
那日,在巷口的金榜颤抖着手想去抚上陈丽君的脸庞,却只将手悬在了半空,少顷他似兄长一般地为他拢了拢披肩。
丽君谢他给了一个可以亲手向日本人复仇的机会,转身翩然而坚毅地上了车。
她离开的瞬间,金榜半伸出了手想拦,终究哽咽在喉,没有喊出让她不要踏上这条不归之路。
望着她渐行渐远的背影,念及自幼一起长大的情分,眼泪开始一颗一颗的从他的眼眶里蹦出。
美人公子飘零尽,一树桃花似往年。
那金榜想要伸手找回一个兄长的良知,但业已不能回头了。
那日,陈默人说:“孩子我错了我不该一时糊涂,李代桃僵掉包了你和沛文的成绩,不该一厢情愿地以为你会念及情分,不会怨怼。
那是毁了你等待多年的唯一机会。
”金榜将子弹上了膛,却满眶泪水,茫然失措。
仅存的良知告诉他,当年是这个人的这双大手将年幼的自己从父母被杀的惊惶中救出并抚养长大;而另一面为了保己,却不得不对这样的一个风烛残年的长者下手。
当陈默人的手握着金榜的手扣下扳机,金榜颤抖着失声叫道:“不是这样的,你不能死,不该是这样的!
”多年的“仇人”就这样走了,他惊愕于自己竟没有半分的快感,反而犹如剜心之痛。
然而一切都像车轮滚下山一样,他想要停下,却已无计可施。
世人都晓神仙好,只有儿孙忘不了!
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儿孙谁见了?
那日,语慧问金榜这柄桃花扇相较之前有何不同,他细端详后说多了几分水晕,她说那点点斑驳皆是我的相思之泪。
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
当经历了国破与他亲手策划的家亡之后,他与她的情分终归还是成了枉然。
语慧亲手撕破的扇上空留着桃花香。
那日,金榜醉酒,在半月茶楼遇见了语慧。
他说他好累,他说一开始只是想挣个好前程便可带她离开陈家过上安稳的日子,哪知一旦开始便无法停止。
那刻他的眼神是久违的,似多年前在茶馆初遇时那个小书生似的单纯、没有半分的机关算尽。
故事终于在金榜被刺到那自作孽因果轮回的一刀之时戛然而止,他闭上眼的那刻并没有多少惊愕和痛苦,反而看到了一种解脱的释然。
他曾经说过语慧是她与这个世界仅存的联系,当她亲手撕碎那柄桃花扇时,他与这个世界的便已断了。
从此更走上了一条疯狂或者说绝望的道路。
他歇斯底里地让语慧再看他一眼,其实便就是想找回唯一的温暖,他还是想回头,但前后已经都是悬崖。
假如你还是那个茶馆里唱评弹的姑娘,假如我还是那个一心读书求前程的穷学生。
假如你不曾那么高不可攀,假如我不是那么微贱贫寒。
剧里所借用的《桃花扇》大抵是民国时期的改了结局的唱本,李香君因侯方域降清而与之恩断义绝,用以讽刺当时汪伪投靠日本。
所以,高金榜自然也是逃不掉这个让人唏嘘的悲剧的结尾了。
五十年兴亡看饱,那乌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凤凰台栖枭鸟。
一个有志的青年学生,最终还是在国破家亡的各种背景下,走上了这条错误的道路。
金榜啊金榜,你可曾见那厢甄士隐唱罢:“因嫌纱帽小,致使锁枷扛;昨怜破袄寒,今嫌紫蟒长…………”便与那一僧一道飘然而去,再无音讯?
第一,这个剧的看点在于,每个角色都是比较丰满的,不是全好亦不是全坏,没有标签式的人物。
比方,陈默人一面从乡下将金榜带出抚养长大供读书,一面又非常不想让金榜学得好,超过自己的儿子。
一面亲手毁掉金榜想入仕之路,一面又动关系帮他找了一份让人羡慕的银行工作。
比方,林语慧一面对推自己出去唱曲儿的嬢嬢一家仁至义尽,一面又似乎看不上自己那位在风月场里的干妈。
第二,每个人做每件事儿似乎都有自己能站得住脚的理由,哪怕是件错事。
于是在各种利益和对立面的矛盾的纠葛下,整个戏就有了戏剧冲突感。
第三,大抵就是个很俗气的演技问题了。
于荣光这样的老戏骨自是不用说了。
董洁亦是将一个大家庶出小姐演出了应有的气度以及最后为情所困的矛盾也处理得很到位。
韩栋这次真的是演了个突破性的反面角色,从一开始稍微心有不甘的有志青年到最后各种虚伪掩饰、冷若冰霜、甚至歇斯底里的疯狂的细节都处理得非常好。
转自微博@宁翼无案牍劳形
这部编剧确实很垃圾,写的也确实逻辑不通,越看董洁越觉得她这朵白莲花演的好,可惜人设定位不是白莲花而是圣母,那么我为什么要打一星,还要写一篇文章呢?
因为高金榜的心态真是没有经历过的人不会懂!
如果这部电视剧拍好了,那么高金榜就是民国版的祁同伟!
高金榜在电视剧里面实际上人设很混乱,他表明上进,却不去追自己家的千金小姐,偏偏要自己奋斗,喜欢的却是养女,但是野心又很大,野心大却没有坚持做一件事情,不断在乱世里面沉浮,被命运玩弄一次一次。
高金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实际上就是极品凤凰男!
但是真的是他的错吗?
他就是太极端太狭隘!
很多人没有品尝过痛苦的滋味,被打击玩弄一次又一次!
你知道什么最痛苦吗?
是你明明可以做到,却不给你舞台,不给你机会!
这个时候长久的怀才不遇慢慢演变为愤恨,这样的愤恨甚至可以历经千年,这样的愤恨再转为一种反社会,不是恨一个人,而是恨一群人,甚至恨这个时代,没有别的选择,只能这样下去。
高金榜实际上就是唯一的错就是开阔了眼界,是的,他明明成绩最好,年年全校第一,他明明考上了公务员,为什么不给他机会,明明他已经这么努力了!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一个人如果连续问自己为什么,而永远没有答案,这样的答案就会问向社会,平常人没有知识,没有能力充其量也就动动公交车的脑筋,变成精神病人。
但是高金榜这样的人不一样,他就是想要一种发泄式的权力欲。
高金榜肯定不止一次问过自己,问过千百次自己明明我可以,为什么我不能!
得出的答案肯定是这样的!
一定不是我的错,是XX的错,是XX的错,是世界的错!
看了这么多给四星五星的,我只想对你们说:你们的良心不会痛吗?
就总结一下我被迫断断续续看的那几集。
男主白眼狼无疑,人家供他吃供他穿,还供他上学。
他倒好,在背地里骂人家,还嫌弃人家给的不够多,什么都想要,。
不需要的时候从不给陈小姐好脸色,有需要的时候在陈小姐面前装可怜,利欲熏心到连表面功夫都不愿意做。
一天到晚疑心别人看不起自己,患得患失,不懂得感恩。
女主也是一朵奇葩,自己的妈妈是外室,她却看不起作为陈老爷情人的干妈;自己也做过歌女,却看不起身处风尘之地的干妈。
说自己不愿寄人篱下,那就不要表现得这么忍辱负重,独立出去自力更生多好。
男女主本质上都是一样的,害怕别人看不起自己,实际上是自己看不起自己,忘恩负义,眼高手低,惺惺作态,实在令人作呕。
陈老爷的那对儿女也是双商感人,不值一提。
再看下去怕我忍不住砸电视,所以就这样。
我对这种题材一直蛮感兴趣的,而且这个剧名字《金陵往事》怎么看也得是一部可歌可泣的年代剧,可是看完后发觉这不过是一个披着抗战家国大义题材的过家家故事。
最大的问题体现在男女主人设上,男主角高金榜,这大概我看过的唯一一个以反派角色当男主的电视剧,还算大胆有新意,但如果能塑造一个被现实折磨压垮被外部环境逼迫的反派,有他可怜可爱可恨的地方,这种角色可能更会引起观众的认可和共鸣。
但高金榜从头到尾,没有让人觉得可怜可爱,只有可恨。
家境贫寒却受人恩惠当少爷一样过着生活,读了大学明辨是非,按理来说这样的人不应该会有一心想做人上人觉得谁都对不起他的心境。
所以这个反派构成就不合理,编剧非要让他黑化,那就说明这个人就是骨子里的坏,骨子里的冷漠自私,那这样的人我不知道做主角的意义在哪里。
以这样一个毫无美感的反派角色做主角,只会让观众感到看剧绝望。
再说说女主,这个人设过于单薄,而且无明显的个人性格特点,整部剧从头到尾看完你会发现根本想不起女主做过什么,说过什么,因为从头到尾她什么也没做。
陈丽君能记得怎样从一个任性的大小姐但受尽侮辱复仇击杀日本人的画面,佩文你能感受到一个傻小子从愣头愣脑到逐渐成熟的过程,周淑慧你更能感受到这个人物聪明果敢的魅力,甚至二喜,二喜的娘等等角色都有人设上的起承转合。
只有女主,从头到尾寡淡如水一成不变路人一个。
这就扯出了这剧最大的问题,戏都是配角完成的,那主角干了什么?
主角的存在有什么意义?
作为一部年代剧,在官场斗争、战争场面剧情都过于儿戏,实在是披着战争家国情怀的过家家。
感觉还是不错的,只是有一些地方细节处理的不是很好,总体来说可以。
不是一般套路的电视剧,冲这点我就给五星。
男主黑化很正常,也没有尬黑吧,陈默人这个人塑造的真的太真实了,感觉这位老师很会选角色。
这个剧里还有顶替别人去工作的事情,和最近很火的顶替去上学的事情特别相似,这就是人性啊,人性的贪婪,不甘心,还有做了善事不尽力吃力不讨好的事情,真的令人深省。
爱奇艺目前才更新到18集,为什么评论里的人17年就看完了似的?
哪里有全集能看?
还有此剧的画面质量,配音,制作,演员演技都非常的不错为什么分低成这样?
有的人对演员的成见和意见可以去微博谩骂,喷,没有必要来豆瓣体现吧?
不是每个人看个电视剧都要把演员的前世今生,过去现在都要了解一遍的?
看完后写的剧评 我看完了,从野网找的《南京爱情》,网友提醒说电视台放过我就去找了真的有,两口气看完了。
我觉得叫《南京爱情》真的挺合适的,虽然格局比《金陵往事》小了点但是更贴题,网络版删减了很多。
如果没有前面语慧对金榜的容忍和信任,就没有后面那种残忍和绝望。
其实高金榜忙忙叨叨的嫁祸,杀人就是为了心中那股气,那股从小到大被轻视,藐视,看不起的那口气,由于自身心胸狭隘气量小怨气排不出去留在心中就变成了戾气,这股戾气又化成了林默人最讨厌他最看不上他的东西……就形成了恶性循环,林伯父越不喜欢他,他戾气越重,戾气越重越招人讨厌……看到后面觉得他好可怜又可恨,无论怎么努力怎么做恶为达目的如何的不择手段,都没有人看得起他哪怕多一丢丢,到最后还失去了语慧。
天天去求去拜去哭诉都唤不回他深爱的女人……好像一切都没有了意义但是又回不了头……听见语慧要和沛文要结婚就毛了,然后就更变态了。
到后面他已经坏到没有目的了,不是为了语慧也不是为了荣华富贵,就是本身的劣根性使然了,还有已经刹不住滑向深渊的车了……不是韩栋这么帅我真的看见这王八蛋都要快进的。
其实他在很多时候都强调不和日本人合作,还是有人性的,他做的所有恶都是为了找补年少缺失的尊重,我觉得这个人物写得很饱满看得很过瘾。
我看到他可怜巴巴的求语慧唱首歌给他听,他累了……就泪目了,心里酸酸的,但是……哎……
我对中国电视剧是真的感到绝望了,一年这么多电视剧,能看的没有几部,看到这电视剧本以为是好剧,结果大失所望,注册豆瓣号专门来写剧评,这个女主角真是猪队友啊,陈家一家人几乎都是被这个女主角害死的,至少她占了一半的功劳……这个女主角的人设几乎没人会喜欢吧!
女主角其实和高金榜是一伙的吧?
这个女主角叫语慧是吧,和慧字真是一点关系都没有,高金榜那些漏洞百出的理由都可以哄住她,她干妈可是强调过好几次了,她一点反应都没有,还维护高金榜,真是强大的智商……高金榜害死了陈丽君,好吧,女主角还反过来劝说陈默人……这是什么逻辑,阿芳死了,手里攥着扣子,高金榜一解释她就信了,恶心的不行,干脆连女主一起黑化了,这剧情看着还好点!
看了几集评论一下,女主父亲不识相,有了小老婆说好不带回上海的,没做到。
女主大娘不识相,自己生不出还要杀小老婆和孩子。
女主仆人不识相,拿了主人家钱财还逼人家孩子赚钱。
金榜不识相教主,出场就为了小事要杀饭店老板,陈默人养大他,供读书还不知足。
陈默人女儿不识相,自己还要靠他爹养,却出口侮辱他爹相好,自取其辱。
陈默人太软弱教育子女都没有手段。
注定结局不会太好。
私塾先生也不识相,收人钱财,背后说人不是。
你觉得不好,你教金榜就是了,没必要和他说。
这里只有陈默人的老相好看得爽气。
耳光抽的好。
最奇怪的就是女主这么识相怎么会看得上金榜呢?
只是同情,不能理解。
值得一追,男主竟然是反派,真是太反转了,很独特
爸妈在看 每天也听着七七八八 正好看完了爱来的刚好 又在这里看到韩栋 帅气 为什么高金榜要黑化啊 - -
烂
挺烂的,只是我习惯了给烂片打五星。
剧情还情,演员演技还可以。
陪老人观剧系列。我觉得至少比那些声嘶力竭疯狂尖叫的阿宝色国产剧好一些…
好久好久没有看过那么难看的电视了,,,女主好丑
一群官二代,富二代,好意思在这儿逼逼家仇国恨呢
董洁真是老了,再也没有当年天若有情时的机灵劲儿
大恩如大仇
恶人必有恶报
干妈长得比语慧还年轻,查了查演员表,的确是比她年轻........
只要不是神剧就不该有这样低分。从第二集开始就渐渐好了,有真实历史背景,台词也不差。男女主虽然第一印象让人别扭,但是演的认真,感觉也营造出来了。
女主是和稀泥圣母白莲花,男主的黑化太没有逻辑性,被黑化前先借别人的口给他扣上一顶帽子,其实这时候他还没这么做。这是一个败笔,黑化可以理解,但是太不自然了,完全是剧情杀泼墨。
走心的电视📺
算是最近追的剧里比较正常的,桃花和荣耀太多bug 追到最后几集实在忍不住弃了。剧中于荣光的谈话方式值得学习,都是套路,但让人觉得情有可原并心怀感激。男主黑化的意料之外却又情理之中,人性就是如此,升米养恩,斗米养仇。女主智商情商都在线,认清自己摆正自己的位置很重要,不高估亦不低看
董洁变得太丑了。
韩栋一直在该剧表露出只能他亏欠别人的,不能别人对不起他一点的腹黑模样,董洁就在旁和稀泥,一副圣母婊的姿态,去教训任何人。
奶奶在家,跟着看的
什么烂片,董洁演技是真的差,不知道怎么吹出最美冷清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