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又被挠了,她挣扎着逃跑时,在我手腕上留下了一道血檩子,触目惊心,犹如调戏未遂后的证据。
可是,我只是为了给她洗个澡啊,天天蹿高伏低的一身灰,真把自己当扫地机了吗。
逃出掌控之后,又躲进角落,仍不忘叫几声表示抗议。
我在毒发身亡的风险前强自镇定,西施西施施施施的叫着,企图再把她忽悠出来,用吹风机给她吹吹风。
把一只小猫叫做西施,起初,我是有意见的。
既然是只小母猫,叫招弟多好。
既可以出去勾搭小弟,又可以当作是出自“朝辞白帝彩云间”,雅俗兼备。
可是,不惜驱车数十里把她领养回来的媳妇儿不同意,坚决要把她培养成超级美女级别的。
招啥弟啊,不如昭君呢。
我说不好,这是要远赴塞外的节奏。
那就西施,多文静啊。
这是要调教出来送给吴王呢,还是找个范蠡去泛舟?
不等我引经据典的反对,这名就这么敲定了。
西施可不理会自己叫什么。
初来乍到,便迅速找到了藏身之所,钻到书柜后面抽屉下面的缝隙里潜伏。
我匍匐前进,伸长手臂,先摸了一手灰,总算摸到一丛毛,再小心翼翼的把她拖出来,一不留神,又钻进去了。
在她来到世间的区区数月里,莫非受到过什么伤害?
这些,已经无从考证了。
我还想考证一下她是不是什么名品呢,结果一问方知,她只是最为常见的,有个响当当的名号:中华田园猫。
既来之,则供养之。
媳妇儿一顿淘宝,猫粮猫砂猫厕所猫玩具,搬回好几箱子。
我的Kindle里也连忙下了几本“每天懂点猫心理”之类的书,每天在地铁上钻研。
西施看在我每天喂食、铲屎的份上,终于放弃了一点点矜持,抛开一丝丝羞涩,不再一见我就撒丫子了,敢于溜出来见人了。
猫科动物除了狮子都是独居的,自然不会跟人很亲密。
在猫的眼里,人类不过是打酱油的,被利用的而已。
——所以,当我挥舞着逗猫棒看西施追逐着撕咬着不亦乐乎时,当西施在屋里转了几圈探寻完世界后依偎在我腿边打瞌睡时,当我又是抚摸又是捶背的给她做了套马杀鸡乐得她打呼噜时,当我抓拍了几张照片并美图了一下再拿到朋友圈晒时,其实并无多少成就感可言。
然后,西施总会自顾自的踱开,临了喵几声,不过是对我发表了一下评论,妈的智障。
我并不是开始养猫了,而是屋子里多了个生命。
喜欢,但并不一定要上升到如父如子的亲人地步。
亲近,只不过是在这个冷漠世界里,因为相遇,而心生怜惜。
陪伴,不是干涉,而是能互相照拂,且相安无事。
二、
那天吃完晚饭,从饭店出来,去找电梯时,媳妇儿轻描淡写的说:我给西施找了个伴儿,明儿去拿。
我心里咯噔一下,一个还不够玩啊,又要来一个。
但转而一想,不就是铲屎吗,一只猫也是铲,两只也是铲。
再说西施天生胆小,天天一个人在家,时间长了难免抑郁,有个伴儿也好。
在哪找的啊?
公司OA上看到的,小奶猫,一窝好几只呢,有黑有白的,求收养。
我立马来了兴致,黑的好,威风,辟邪。
别等明天了,你再打电话问问在哪,咱现在就去拿。
出了电梯,已经联系好了。
对方是位阿姨,退休后经常收养流浪猫,这次这一窝是在一处拆迁工地发现的,猫父母已经不知去向。
离的不远,十几二十分钟后,我们就赶到了。
阿姨迎出到小区门口,问我们养过猫吗,下好决心了吗,不会是一时兴起吧。
我们应承着,生怕说错什么,被剥夺收养资格。
说话间走到楼前,用手电照着,几块木板隔开的一个临时安置点里,传来小猫怯怯的叫声。
阿姨说,我召唤一下,谁先爬出来,你们就选哪只吧。
借着微光,最先看到两只猫爪,然后探出一个小脑袋,这家伙,也不比耗子大多少。
得,就他吧。
阿姨伸手抄起来,哦,后爪是白的。
他还有个兄弟,四只爪都是白的,不然,还真不好区分。
无暇细看,那几个小家伙已经相继爬出来了。
我瞥见那个遍体漆黑四爪雪白的正茫然四顾,忽而心念一动,这小哥俩就要就此分开了吗,要不,咱把这只也抱走?
媳妇儿没犹豫,好啊。
阿姨找来纸箱子,小心翼翼的把他们放进去,又撒上些猫粮。
来,你们有家去了,拍张照吧。
我接过箱子,感觉轻飘飘的,若不是他们在叫,仿佛都感受不到他们的存在。
阿姨一路叮咛,一直把我们送上车。
没开出多远,就闻到一股臭味,这俩家伙何止是吓尿了,应该是连拉带尿了。
到了家开箱一看,本来就长的黑,再滚一身屎尿尘土,简直没法看了。
赶紧先洗个澡吧,那洗澡水,比我洗脚水都埋汰。
西施忍不住好奇,凑过来看,听他们洗澡时叫的凄惶,西施也鼓足勇气扒到我腿上,目光中带着恳求。
洗完,吹干,还是看不清眉眼,只能以爪子颜色区分。
在路上我们就已简单磋商了一下,这回别再貂蝉玉环的起名了,既然是找来给西施作伴的,那就夫差范蠡吧,得,四只白爪的叫老吴,另一个就叫小范了,既有内涵,还接地气。
老吴和小范体现出了与西施截然不同的气质,乐于主动沟通,特别与人为亲。
走哪跟哪,亦步亦趋,都得随时瞅着点,生怕一不留神踩到。
若是停下,他们就该无师自通的顺着脚往身上爬了,都是攀岩高手,能一直爬上肩膀。
收效也是显而易见的,伴随着我们的惨叫声,腿上、胳膊上又被抓出了血印子。
这也不能怪他们,年纪还小,还不懂得收敛锋芒。
对这两个犹如乡下来的非主流小子,西施很是愣怔了一阵,不过,很快就忘记了她天天乐此不疲玩的逗猫棒,开始围着他俩打转。
老吴不顾身单力薄,虽常被西施推倒SM,仍乐此不疲。
小范只是偶尔应战,大多时候是跟着我们溜达。
看来,当时把老吴也抱来还是对的。
没一会儿,他们就算是混熟了。
可一转眼间,忽然发现小范不见了,我各个角落找了好几遍,叫了半天也没应声。
不会被西施给抛尸灭迹了吧,看西施的表情很无辜啊。
我对着阳台角落的空调口研究了半天,分析有没有从这逃跑的可能。
就在我们急得汗都快下来了的时候,忽听角落一声轻叹,小范伸个懒腰,施施然走了出来。
原来,他在门旁鞋架的底层发现了一双棉拖鞋,趴上去打了个盹,出来找饭吃来了。
说起吃,他们真是当仁不让。
本来还担心太幼小,是不是得先喂点奶啊,可他们趴在饭盆上,就像渴求知识的人拥有了图书馆,不对,更像是刚从牢里放出来的,看到了姑娘白花花的大腿,扑上去咂咂有声,不吃干净绝不罢休。
有几次,小范都是吃着吃着就趴在那睡着了,然后一晃脑袋,醒了继续吃。
一直作淑女状的西施,只能做壁上观,我都生怕她饿瘦了,还要悄悄给开个小灶。
西施不知道我们找来这俩家伙,她有可能会沦落为童养媳。
除了一凑到一起,就翻滚成一团,还是表现得很有大姐风范的,帮他们舔舔毛,还教会了他们上厕所,帮他们埋猫砂。
而他们那黏人的劲头儿,也多多少少的感染了西施,看他们依偎在我们膝上怀里睡觉,西施也会不声不响得凑过来,趴在一旁,伸长了腿,眯一会儿。
面对此情此景,我不由赋诗一首以记之:喵生若只如初见,何人堪做铲屎官?
等闲变却故人心,休怪西施高冷范。
三、
没过几天,西施就对我把老吴他俩关在箱子里表示不满了,关上门她就一迭声的抗议,开了门就冲出来,奋不顾身的跳进箱子里,试图搭救。
没几天,他俩也力气见涨了,扒着箱子盖儿,能挣扎着爬出来了。
终于下了决心,上班走之前,不再分头关押了,把厨房和洗手间的门关上,其余的空间,就任由他们驰骋吧。
那一天过的,想起他们时,还是很有些惴惴然的,既怕互相厮杀,落得个伤痕累累,又怕联手作案,弄得屎尿齐飞一地鸡毛。
下了班,赶回去,开门一看,各自寻个去处,安卧睡觉呢。
而屋子里秩序井然,不见异状,饭也吃了,屎也拉了,还都屙在了猫厕里。
心下颇感欣慰,他们也并未志得意满,吃饱喝得了,又凑过来,与我们一起,守得一室静谧与悠然。
周末了,趁着天气好太阳足,带着老吴和小范去楼前的花园里散散步,想来,如果不是那阿姨把他们收留,我们再把他们领来,他们会不会就沦落街头了呢。
西施是不敢带出来的,生怕一不留神逃跑了,小猫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四、对于自诩为高等生物的人类而言,流浪,或是意味着居无定所四处晃荡的悲催,或是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般的装逼文艺范儿。
而对于天生骄傲的喵星人来说,流浪,没准才是生命最本真的体现,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所以,即便困于一室,也挡不住对世界的热望和探寻,在他们眼里,每个角落,都值得乐此不疲的探寻,每个微小的事物,都蕴藏着巨大的乐趣。
再狭小的空间,也能反复的逡巡,蹓跶,从清晨到日暮。
老吴和小范,被装在纸盒子里捧回来,免于流浪的命运,不知是喜是悲。
几个月下来,从毛茸茸的一团,长成了莽撞少年。
从拖着鼻涕、支楞着毛,到毛色顺滑、眉眼干净, 不经意间,就有了脱胎换骨的改变。
他们的经历,跟《为什么猫都叫不来》里的两只小猫有些类似,因缘际会,与人生活在一起,看似被喂养,其实激励了铲屎官,用短暂的生命,诠释了如何活得精彩。
大概猫活得比我们想象的更自由,只是人类总是单方面地自以为是罢了。
每个生命就其本质而言,其实都是一样。
在最初的开始,他们各自分散于世界一隅,互不相识。
而偶然事件的发生,促使他们从不同的地点会合到一起,然后或者再次各奔东西,或者永不分离。
法国哲学家列斐伏尔认为,正是日常生活蕴藏有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巨大精神财富,因为正是在日常生活中那些最熟悉的事物中蕴含有诗意的种子,只是它们在很多情况下为世俗的所谓常识所屏蔽了而已。
感谢这些小生命的到来,可以互相照顾,互相陪伴。
也可以从日常生活中抽身出来,观察、记录,思考、反观自身及其所处的生活,并把它们提升到诗意的层次,写下一些文字,给无聊的生活增添几分亮色。
这部电影制作的真的很用心(ノ)`ω´(ヾ) 男女主和男女主猫的演技真的超赞!!!
感觉这部影片十分的暖心,不仅仅男主和猫咪之间的互动很暖,影片中还处处渗透着人文关怀,房东姐姐热心地教男主养猫,女主对男主状态的关心,哥哥对弟弟心灵和物质上的关怀与帮助。
影片的一大亮点就是男主将一腔抱负寄托在小黑身上,小黑的遭遇一定程度得暗示着男主的生活状态。
这种构思深刻的揭示了人类与动物之间虽然语言不通(动物的某些举措或许会让你无法理解甚至很气恼),但同命相连的那种生存状态却构成了人与动物之间微妙的联系。
通过这部电影,我对人对动物的情感有了更深的理解,人类对宠物的爱不仅仅出于同情,还出于从宠物身上寻求对心灵的慰藉,对宠物给予自己温暖以及排遣寂寞的一种感激,将宠物视为自己的精神寄托,视为自己的孩子。
我是一位励志要做铲屎官的人,这部影片在如何养猫,介绍猫咪习性的方面上做的也很细致。
为什么要给猫咪结扎,猫咪发情的频率是多少,猫咪一些动作的由来和含义是什么以及猫老大是如何称霸猫圈的……可以说是很涨姿势了!
第一次写豆瓣影评(谁让我太爱这部电影了呢!
分分钟喊医疗兵(。ò ∀ ó。))如果有不当的地方还请多多指教
看着这满屏的4星、5星,我想一定是我的问题,是我没看懂。
评价里说的治愈、励志我都不太能get到,男主很幸福啊:不想工作就有哥哥养着,想养猫了就能遇到爱猫的房东,想打拳就赢了比赛,想打工还能碰上善解人意的女主,想画画居然提笔就是成熟的画风,想参赛就有了现成的题材。
这男主光环简直了,完全不能治愈我惨淡的人生。
我挺好奇那些猫的内心戏是怎么拍的。
小黑死的那截还是虐到我了,虽然我不养猫,虽然男主的演技挺尴尬,但是,还是被虐到了。
小小和小黑很萌,这两星送给它们,虽然人家也不在乎……2016.10.20.
个人泪点有三个,一个是小黑死前一晚光雄不停地抚摸他,一个是光雄画出了Q版小黑,最后是小小把小蜥蜴放到熟睡的光雄面前,再躺进他怀抱里。
通过抚摸那个动作,观众都可以感受到光雄有多么依依不舍。
而在第二者中,一幕幕回忆闪过,恰是照应了小梅那句“和他(小黑)在一起的日子很幸福”。
最后的送猎物不必说了,就是猫的心里有光雄啊。
刻画宠物与人的电影的电影,往往将宠物的表现与人类的际遇相结合,其实都逃不过一个主题:宠物是我生活的支柱。
并不一定是唯一,但正有了宠物,人才能撑过某一段艰难的日子。
当然最后主角也会获得成长,就像不成熟的光雄最后想明白了自己的存在价值,终于从迷茫期走了出来。
要讲到最后的片尾曲,也相当于令人惊喜的小彩蛋了。
把猫咪想的东西写出来了,也是在跟小梅的话“猫咪在想什么”做呼应。
想着有人会觉得这个结局是BE,因为小黑走了,但是从另一个角度客观讲,这个结局很真实。
电影拍的是生活,生活要一步步去前进,也会一点点失去,而人不能挑选要失去的东西。
电影也在拍猫与人的关系,小小小黑和光雄共同去成长,猫会死,而几十年后人也会死,可是关系是没有变化的,我曾养过你照顾过你把你当家人,而你也喜欢钻我的被窝躺在我的怀里。
喜欢看有猫相关的电影,因为喜欢猫,更因为为以后养猫做准备,电影总是取材于生活,因此从电影里面取经也没毛病嘛。
我是抱着“养猫不亚于养个孩子”的想法的。
从第一天开始,全心全意地去照顾和爱他们,尽我所有的力气去保护他们。
猫的一生对于人类太短,不这样做怎么对得起猫。
啊相信自己一定会有猫的!
每日请安,每日抚摸,好吃好喝的伺候,还要时时忍受自己主子的鄙视。
没错,这就是铲屎官的日常。
在日本,猫是一种灵性的象征。
从《猫的报恩》到《向阳处的她》,猫被赋予了独立、自由、善良、情感丰富等特点。
日本导演善于使用的细腻手法,也让这些影片流露出浓浓的日常感和亲切,简直戳中每一位铲屎官的内心。
《为什么猫都叫不来》讲述的就是这样一个平淡治愈的故事。
本来喜欢狗的拳击手光雄(风间俊介)因为哥哥突然捡回来的两只野猫而开始了铲屎官生涯,从嫌弃、到依赖、喜爱,叫小小与小黑的两只猫成为光雄独自一人在外乡打拼的精神寄托。
主人公光雄,一个世俗意义上的典型loser,努力打拳击希望开始光荣的职业拳击手生涯,却在最后一场比赛中伤到眼角膜,不得不告别拳击台。
这样一个苦逼的人设在风间俊介身上毫无违和,眼神里仿佛看不到光,即使面临职业生涯的巨大打击,也只是吃着可乐饼,打着游戏,要靠哥哥得接济才能生活。
连给小小看病。
都是找哥哥借的钱。
这样的消极态度让人不由想起了去年看过的《百元之恋》。
同样没有希望,同样是打拳击,同样是被命运戏弄,同样的,生活不经意间就转了个弯。
光雄的生活因猫而改变。
原本懦弱的小黑在他隐隐的期盼中开始了成为猫老大的战斗,不断负伤,不断继续,甚至叼来壁虎嘲笑着铲屎官的不事稼穑。
这一意味着猫“向比自己地位低下的不擅长捕猎的对象教授捕猎技巧”的行为让光雄也一下子成了炸毛的猫。
看啊,还不求上进,你活的连只猫都不如!
养猫的人时时刻刻会有这种被鄙视的感觉。
在人类的驯化史中,猫是一个特例。
因为她不是被动驯化,而是聪明的发现某些人类能够给她提供更好的环境,更美味的吃的而主动选择与人类住在一起,换言之,她们让自己被驯化,从而活的不辛苦,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进化出更招人喜爱,更有优势的外表。
就像小黑和小小,即使犯了再大的错误,可是当她全心的舔着你的手,被她无辜的大眼睛一盯,谁的心会不柔软呢?
所以,猫的忠诚度远远比不上其他宠物,这是真的。
很多宠物与人类的关系,绝对不是平等意义上的朋友,他们要依赖于人类存活,靠人类提供食物和住处。
反观猫,她不完全依附于你,自由与独立,对她同样重要。
如果不行,她们宁愿做街上流浪的猫咪。
所以不要拿忠诚度来要求她,她更像一个与你同等地位的朋友,朋友之间最重要的,就是相处舒服,投桃报李,你全心对她,总能换来她慵懒的喵,她没有义务讨好你,只是随心在陪伴你。
做的不好的话,你就是一个地位低下的铲屎官。
对每一个独自在异乡打拼的人们,他们都是光雄,日子波澜不惊,或许一个人有点寂寞、有点孤独,养一只猫,最难过的时候,没有一个人说话的时候,深夜辗转难眠的时候,她会钻进你的被窝,在冷漠现实中得到一丝慰藉、一丝相互依偎的温暖。
她们的眼睛里,似乎藏着灵性,让你觉得她们理解你的一切,却不动声色。
回到影片本身。
猫咪的拍摄往往困难重重,因为她们开心时好好配合,不开心时谁拿她也没辙。
但是本片的两组猫,幼年猫的活泼灵动,成年猫的沉稳慵懒都十分到位,各种特写近景萌的一众铲屎官五迷三道。
多采用低角度仰拍,尽量靠近猫的视角,镜头多数情况下平稳而缓慢,表现一种平静、恬淡的情绪。
而细节上,每一个铲屎官都深有其感。
不管如何都要钻进被窝。
出门时一定要跟着乱跑,与你玩“躲猫猫”。
等到叫它们跟着时,它们又会扭头、转身,自顾自地玩,怎么叫她们都不会来的。
色调温柔,BGM催泪,么么酱深夜刷影哭到自己都看不起自己。
然而这实在又是一部温柔治愈的片子。
喵生就像人生,有低谷又高潮,有出生有死亡,我们无法控制,但是可以选择活法。
喵生有时候又远好于人生,因为她们不妥协于世俗,不媚俗于强权却可以过得自由惬意,而且时常保持自己的皮毛干净,出淤泥而不染.很多人在俗世汲汲营营,到头来羡慕猫的肆意洒脱,太多的羁绊让人类无法挣脱。
影片最后,镜头轻微晃动,色调偏暗,累极的光雄忍不住向小黑发脾气,他满心的后悔与自责,对现实生活不断受挫的无能为力全部爆发。
可是面对小黑似乎看透一切的眼睛,面对小黑全心全意的舔舐,他愧疚不已,只能哭着道歉。
这个时候的他与小黑,只是两个受伤的人,在相互舔舐伤口。
人类总是将自己的无能迁怒于别人,猫虽然不说话,可是她都懂,她用高冷掩饰悲悯,用沉默表达包容。
生命的最后时刻,小黑顺着自己以往的路走了一趟,然后静静离去。
他用自己短短的一生陪伴光雄,安慰光雄,给予光雄力量,他告诉光雄,人生虽然艰难,可每个人都只对自己负责,他的一生虽然短,可是却从来没有怪过光雄。
夏目漱石《我是猫》说:“这些人虽然看起来快活,但是如果叩问他们心底,却可以听见悲凉的回响。
再怎么摆出一副不食人间烟火的顿悟模样,双脚还是要踩在凡间的土地上。
世事变迁就像猫的眼珠一样变幻莫测。
”花开花落,日出月升,猫只是自然的记下了,她不干涉——这就是生活。
请相信,每一个高冷的喵星人,内心着实温暖。
写最透彻的情绪、最客观的观影评价和最不鸡汤的励志深夜发糖微信号:sugar12169
看到男主对着生病的小黑发脾气后的喃喃道歉,想到小灰因为口炎吃不进去东西时,我的生气,怒气,甚至于几次把她扔出门外,然后又哭着对她道歉的经历,小动物生病时真的很可怜,他们没法开口告诉你哪里痛哪里不舒服,同时,他们生病时你还要有经济能力承担医费,所以没有能力不要养,没有耐心,不要养,最最重要,没有爱心,只是一时的兴起,坚决不要养,越来越多的流浪动物就是弃养造成的!
家里九只猫,六只是捡回来的。
如电影呈现的,养一只猫对孤独的人而言可以起到巨大的安抚、陪伴作用。
我曾在知乎看见一个人说他失恋的时候养了一只猫,这样不管再颓废他还是每天必须到点起床去喂,生活因此保持了起码的规律。
电影里的男主也是如此,养猫的动力甚至直接促成了他不再混吃借钱过日子,而是走出门开始找工作。
猫可爱的外形、对人一定程度的依赖以及类似婴儿的叫声,会自然吸引人的喜爱。
男主从前对猫不感兴趣,甚至一开始拒绝养猫,最后成为猫控,是一个普遍规律。
除此之外,影片中表现出的,喂猫直接用奶(用羊奶而不是电影里的牛奶)、猫罐头,买了放餐具里就行,很省事(嫌贵还可以买猫粮,最好是猫粮猫罐头伴着吃,不吃猫粮容易便秘)。
猫很安静(发春期除外,但是如影片所说,会做手术所以也不存在这个问题)。
猫不用遛(不要像影片中那样放养,平时关好门窗别让猫出去)。
猫还会自己在猫砂里排泄。
养猫不需要大房子。
总之,养猫是很适合很省心的。
值得注意的是,结扎、去势、买猫罐头和去宠物医院都是要开销的,如果没有工作就要去借钱何必。
养猫要有安全干净的环境,要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在养活自己的前提下,每个月能花五百元人民币养猫),而且,人要有责任心,要心理健康别虐猫。
电影中的男主不听劝告最后间接导致一只猫早逝就是警示。
最后,对于怎么看待与猫的离别,影片最后也说得很对。
我前不久刚送走我的第一只猫,出于对自己、对喜欢的人和对猫的综合考虑,但我是灿烂笑着告别的,因为我无愧于心,充满着骄傲和爱,猫和我都得到了快乐,在收养他的这半年,我养他养得特别特别好,有口皆碑。
所以,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片子改编自绘本漫画,属于慢热的温情治愈系励志电影。
猫会自己选择主人;“猫的报恩”让人哭笑不得;猫在临死之前会去自己熟悉的地方独自流连一圈然后回到家中静静等待......片尾的花絮简直就是回忆杀。
铲屎官你好,铲屎官来世再见,请在人间继续努力的生活吧。
或许,遗憾亦是成长的阶梯。
如果觉得生活是一种刁难,那么开始你就输了。
如果觉得刁难是一种雕刻,那么迟早你会赢的。
讲述的是如何通过猫认识自己并和自己沟通且与世界相处的故事主人公光雄是一个B级拳击手,也一直想要成为一个能代表日本挑战全世界的拳击手。
为此,他放弃了工作开始认真的打拳并借住在了漫画家哥哥的家里。
有一天,跑步归来的大雄在街口看到一个纸箱子,里面装着两只被遗弃的小猫咪,虽然看上去萌翻了。
可是大雄,并没有想要养猫的欲望,于是他看了看就转身回家了
但没有想到的是,哥哥竟然把两只小猫咪带回家,并要求大雄照顾它们,大雄自然是不答应的,没钱交房租的大雄最后也只能就此被迫化身为“猫奴’。
黑色的小公猫叫小黑,黑白色的小母猫叫小小,这是他们为小猫咪取的名字
小黑和小小很快就适应了新环境,但它们并不愿亲近哥哥,反倒是很黏大雄,只要大雄一躺下睡觉时,它们就会调皮地钻进他的被窝一起取暖,刚开始养猫的大雄,不清楚这两个小调皮到底是喜欢他还是嫌弃光雄拼尽全力,终于得了A级资格。
好像一切都随着两小只的到来而格外的美好顺利。
光雄对两只小可爱的依赖感也越来越强。
比如,出门跑步跑一半担心两只猫跟丢了,又急急忙忙回家。
大雄和两只小猫咪之间的感情日益增加,但大雄却遇到了人生的挫折。
光雄因为比赛导致眼角膜脱落,医生说他再也不能够做一个拳击手了。
而哥哥也决定回乡下和女朋友结婚,留下了钱和猫,让光雄振作起来好好独自生活。
没有了工作和大哥的经济支持,生活变得有些拮据的光雄。
即便自己吃廉价泡面,整理收支,盘算着怎么交房租,也会记得把自己没吃过的给猫吃。
就算像哥哥借钱,也是为了给猫看病。
就连小黑和小小都开始嫌弃一蹶不振的大雄,不愿意吃便宜的猫罐头的它们采取了离家出走的反抗举措,着急的大雄在外寻了一晚,终于找到了它们,还遇见了一位好心照顾它们的女孩小梅
大雄自己丧失了斗志,不愿振作,却把内心的愿望寄托在小黑身上,希望改变它为骁勇善战的斗士,喝醉后的他自说自话地问:小黑想成为老大么?
想成为冠军么?
另一边,小小经常外出,大雄害怕小小生病亦或者怀孕的大雄带小小去做了结扎手术,结扎后的小小开始被其他猫孤立了,小小越发的孤僻
看着受伤的小小,小黑变得凶猛,挑衅社区里所有的猫,最后打败猫王成为新一代的猫王一天,外出的小黑带回了一只捕获的壁虎给大雄,大雄以为这是小黑的报恩,可小梅却告诉他这是小黑在教大雄狩猎技巧,强者对弱者的教导
听见这话的大雄简直忍无可忍,他才不要一直做弱者,做不了拳王,那做别的王者,他开始发愤图强画漫画,这期间大雄突然间发现小黑生病了,因为经常打架受伤感染猫类艾滋病,小黑不再如往日那般威风,它日渐衰弱,甚至丢失了猫王的称号
大雄的漫画投稿后都石沉大海,看着病恹恹的小黑,大雄开始怪罪自己,怪罪自己自私的想要小黑成为猫王,才让小黑生病小黑看着自暴自弃的大雄,不忍他被困难击败,小黑出门了,它忍着病痛一遍遍走在曾经散步的小路,它用这种方式告诉大雄,不要害怕失败,倒下的我们也依然可以拥抱外面的世界
给大雄上完最后一课后,小黑离开了这个世界,看着躲在角落一言不发的大雄,小小跑到他的怀里安慰了它于是大雄重新拿起画笔,走出曾经的阴霾,他将自己与小黑、小小相处的点滴都绘成漫画
本片中两只活泼可爱的小猫才是主角。
而长得就像快递小哥的男主角,从头到尾都被抢尽风头。
这个没有正经工作的男主,一开始并不喜欢猫。
他自称是“狗派”的,认为养猫的人会性格孤僻乖张。
可是他自己明明就是个孤独的无业游民,靠画漫画的哥哥照顾。
从一开始极不情愿地养猫,到最后与猫产生了深厚的感情。
其实也是理所当然的吧!
毕竟小猫如此可爱,一定会日久生情的啦!
本片把猫咪的特点拍得非常真实生动。
比起温驯的狗狗,猫儿们真的是非常有个性的。
最有意思的是小黑猫有一次叼了一只壁虎给男主。
男主得意地向朋友炫耀,说猫可能是来报恩的。
没想到那个朋友淡淡地说:“它只是来教比自己低下的人如何捕猎食物的吧。
”哈哈,男主当时那个窘样,实在好笑。
影片节奏缓慢,猫咪的镜头还是太少,应该把男主的戏砍掉一半,因为实际上我们都只是来看猫咪的。
mayu生日来补补前作。男主初养猫的状态跟我也太像了哈哈哈哈,剧情很无聊,猫猫超可爱!
作为漫画来说可能不错,作为电影来说剧情太单薄了,还非要拍那么长。
单讲电影其实并不好看,然后剧情也很一般 没看过漫画 也不懂日本人的那个点…也许只是要说 如果你要成为一名优秀的铲屎官 必须最好科学的养 否则…好吧我也不知道自己在说什么,但是猫是可爱的没话说!
拍成一个短片刚刚好啊,电影太长了很没劲
看过没印象
没工作,自暴自弃还害死猫!我也是没眼看!一星给小黑,一星给小小,本色演出好认真。
说实话,不明白“做第一”这种东西为何也要出现在猫片里……男猫和女猫,是也要和人一样分的清清楚楚?(不是因为猫猫和茉优才不看呢!)
女主有点像松隆子,所以我看下去了。
看得两个铲屎官都泪目了呢然而还是很矛盾的觉得,不要赋予猫太多人类的感情好了,把猫当伙伴吧,绝育是为了更久地彼此陪伴。
真的不好看,想看猫直接去看纪录片就好了,猫不该成为高分的理由。男主全程给人负能量的感觉,毫无意义的片子。
一星是给猫子的额
萌猫加一星。好多相处模式都那么熟悉,回忆杀的时候完全忍不住!!撸猫去了!
热血直男养猫记。宅男要养两只猫,一只自己抱,一只给妹子抱。一定要给猫做绝育啊。
标题党,两星给猫
影片中的两只猫咪萌化了,看到结尾太虐心了,泪流不止!连猫咪在临终前都知道去自己曾经常去玩耍的公园回望自己的一生,猫咪的演技实在棒棒哒!
两只喵小时候简直美呆了 长大以后感觉没有辣么萌了 ★★★☆
去年看过忘了记了,电影里说喜欢宠物的人有猫派和狗派,养猫之前我觉得自己是狗派,养了猫之后发现自己可能是猫狗派。言归正传,这部电影故事没什么特别的,两只小猫很可爱,我是因为查《小偷家族》里的女演员松冈茉优才找到这里的,补记一笔。松冈茉优和韩国版《小森林》里的女二号有点像。哎电影看多了就这样,一堆关系网,真实的和脑补的。
科学养猫科教片。咪咪好可爱!
小小之捕猎。小黑之战斗。啊养只黑白八字脸也不错咧。
三颗星都给俩猫,演技超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