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侨伟、陈法拉等一干演员,其实本身也都不错,但电影编剧的无力,使得这部电影可以被归入差片之列。
苗侨伟等假扮警察的那场戏,算是从头到尾最精彩的。
以前没看过类似的情节。
要赎金的时候,任达华一枪爆掉狙击手的手,太假了。
不信去找专业的枪手试试?
团伙里第二个人死掉的那场戏,也不合理。
难道他们就没考虑过可能是个圈套?
也不去侦察一下?
最愚蠢的,要数交换人质了。
电影里应该是很精明的苗侨伟竟然在交换人质时不要求对方弄下眼罩,看看清楚,或者和她对话一声,辨别真假。
连我这个普通观众都能想到的地方,本片编剧愣是没想到。
所以啊,电影的剧情是基础,演员表演和导演的制作是更上一层楼。
许多烂片,都是因为剧情一团糟。
其实我还是很尊重老艺人的,这帮人也有十几年了,确实是有点老套的剧情,和演绎手法,不过看着挺怀旧的。
这样的片子也就不多了,珍惜吧
看了半天,抛开急转直下的狗血剧情,阳气过盛却老气横秋的演员,二女一男的悲剧‘唯美’结局,忽生爱意的madam像天上掉下的馅饼儿想砸死任达华这个ending不说,小月始终吸引了我的眼球儿,王晶挑长腿MM的眼力果然不错。
上一部旺角监狱,莫小奇真是谋杀了我的眼睛啊啊啊啊!
小月长相虽然略输文采,贵在气质非凡。
最最令人庆幸的是美女只是合适宜地秀了下大腿,且是为了帮爱人报仇不卑不亢,-王晶电影里终于没有不必要的情色暴力了,有点儿蜻蜓点水的意思了,有的只是爷们儿的血泪。
不过,话说觉得最后那一段儿对打也够多余的,分明就是强加进去了那么几分钟,两个小伙子长得差不多招式也差不多,观众心理上也不说会替谁暗暗加油,看得这叫一个累只能用意外分胜负,没劲。
可说实话,虽然男人们老了点儿,还是让人很中意滴。
刚刚看完。
看到主演名单时,觉得好像都是我挺喜欢挺熟悉的演员,任达华,苗侨伟,陈法拉,刘洋啊……印象都不错;再一看导演是王晶,感觉蛮OK,就去看了。
不过刚看下就觉得有点小失望了,剧情,思想,情感啊我觉得都挺老套的,一看就知道是什么况了,但毕竟也是5年前的片子了,不过说实话我看的时候就觉得有点不想继续了,但还是看着演员撑下去了;电影叙述得也有点拖沓,不够紧凑,情感脉络也有些突兀;动作场面太小太少也不够刺激,不过瘾。
总之我看得好困呀,个人感觉啦,不喜勿喷,就分享下,不过我看之前就有点小累了。
综上就是,感觉电影没有想象中的好,心里落差有点大,所以宝宝有点点不嗨森。。
不知是我们眼界开了还是这样的影片泛滥了,无间道后就没什么再令人热血的黑社会港片了。
无线的都出来拍戏了,先不论水平,至少觉得他们的形象从电视跳到荧幕,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磨练的。
比如苗哥,安静了好多年,回无线拍了《学警狙击》,当时是很震撼的,从荧幕挑进电视,是相对简单的。
孝哥的形象很成功,于是这部影片也用了,任达华的形象也很重复的用了,所以枯燥了,再加上那俗套的故事。。。。。
不可否认,我是来看三哥的,但是我同样关注着整部影片!
如果不是意外死了一个小女孩,三哥会不会不用死呢?
答案是否定的。
因为他们把重案姐的警员胳膊腿都打断。。。
(敢再狗血一点吗?
)盗亦有盗不是这个样子滴!!!
三哥做为一个越老越帅的指挥员,不会因为一句:这样的警队让你带就完了,就让一个和他不太相干并且有着不俗战斗力的警官在轮椅上度过下半生,哎,哥就不明白了,介意王编剧去看看电视剧-原来爱上贼,看看人家的警匪是怎么斗法的。
算了冲着两个牛X男主角外加一个TVB的小花旦,给四个星吧
电影的内容和类型的不同,面向的受众也必然不同。
不同的电影,有时是可以类比为食物,有些是慢品出细味,有些是香辣刺鼻,有些则更是如薯片、辣条等零食,只是满足于一时精神刺激。
看这部电影,某种程度而言就是在吃薯条,一种放纵和放松。
同时,会选择上这部电影,与当前的一种内容形式的关系很大。
就是最近上了热点的“影视剪辑类短视频”。
其实这种类型已经开始很多年了,只是这几年通过一些抖音等短视频的平台,蔓延更广,传播更快。
自己也是在知乎的短视频上看到某刻片段,然后选择了这部电影。
对于这类影视剪辑类短视频,仅作为观众而言,自己本身还是持一种偏消极的态度。
一是剪辑的内容,看完以后,对于整部电影的兴趣,或许也就下降了,因为知道了大概的剧情,必然会降低观影过程的好奇心。
二是因为短,而选择了其中的部分,大部分情况就会放大电影的某部分情节,导致对于关联电影的认识存在极大片面,扰乱了个人观影标准的入口。
三是大部分的影视剪辑,内容上,真是有些混乱不堪。
旁白解读、再加上一些莫名其妙的配乐,一身的鸡皮疙瘩总是容易起来的。
所以对于中宣部版权局的行动,还是值得期待的。
话说本部电影,放在10年前及格线以下,放在今天的环境之中,其实应该可以及格了。
下载了好长时间,没有看。
开始还以为是杜琪峰的作品,结果打开一看,制片人和编剧竟然是王晶,当时就觉得有点坏事儿了。
不过,影片的前半截还是拍得很不错,有点杜琪峰的味道,可惜后半截还是露出王胖子的本来面目了。
故事很老套,两个主男角都在内心的痛苦中挣扎。
几个女主角还是老惯例,都是花瓶。
虽然主演都是名演员,但是仍然掩盖不住情节设置的硬伤,最后的几处情节设置真是狗血,编剧很白痴的设计这几个桥段,自己还以为很精彩。
1. 人性本善,所以为了家人可以付出一切。
人性本恶,所以为了报仇可以不惜代价。
2. 人是需要信念的支撑的,没有了信念,就什么都没有了。
什么都不顾的人,最可怕。
3. 最初的爱往往刻骨铭心,即使她很爱他,可是他只爱她,三个人,一个圈,你追我赶,永远不可能平衡,伤一个人是幸运,伤三个人是无奈。
爱了就是爱了,有时,只是注定,逃不了躲不掉。
4. 他爱你,他不是你的。
他不爱你,他更不是你的。
妄想用死来换永远在一起,就只能是两个人的悲剧。
5. 有多少可以在亲人生命被威胁的时候,依旧坚定地说,我是不会向罪犯妥协的。
无上正义,无上勇气,只是难寻。
6. 失去理智真的很可怕,被仇恨蒙蔽了双眼的人啊,只能走上不归路。
7.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信。
最熟悉你的人一旦成为敌人,往往是最危险的敌人,当你的每一步都在他的掌握之中,你就注定是输家。
以前看电影,总是关注于导演和演员,从不觉得编剧有多么重要;可这部《撕票风云》给我们上了很好的一课——编剧才是一部电影的灵魂啊!
这部片子在电脑里放置了已经有一段时间了,也没太大的兴趣去看它,后来关注了一下卡司,觉得或许是部还不错的片子,应该值得看一下的,毕竟苗侨伟和任达华这两个越老越有魅力的老男人再加上陈法拉这个新生代美女的搭配还是很能吸引人的。
一个半小时看完,几个主要演员的演技都OK,导演的表现也没太大的差池,可怎么就觉得这是部不折不扣的烂片呢?
在看下演职员表,恍然大悟,问题出在编剧身上啊!
下面就来细数下编剧的N大脑残行为。
1、苗侨伟作为一个高素质的专业绑匪,在交换人质的时候居然不知道要先验验货,身形差那么多,苗侨伟这么多年飞虎队白干了啊,这点观察力都没有。
还有,和任达华连线,这么轻易就把自己给曝光了,有头脑没啊?
还还有,拍的肉参的片子里居然有这么明显的会暴露身份的东西,拜托,绑匪也要有专业精神好吧。
2、藏肉参的地方也不知道要搞隐蔽点,居然把肉参藏在有窗户的房间,而且那个房间两个小毛丫头居然这么轻而易举的就爬进去了,那肉参怎么就不知道要自己爬出去呢?
3、陈法拉虽然年轻了一点,但好歹也是警司吧,一点气场也没有,先是被下面的人压制,后来就是完全仰仗手下的人,一点自己的主见都没有。
作为警界太子女,从小到大,没吃过猪肉,猪跑应该看到不要再看了吧。
4、黄德斌这个黑帮老大把自己的小弟训练的真不错,自己都被绑了,还能靠心电感应来设局算计苗侨伟,厉害厉害,五体投地了。
这里,又不得不说绑匪没有专业精神了,那么大笔钱,怎么可能放在闲置了那么久的房子里呢,一看就是有问题嘛。
5、任达华都颓废了那么多年了,居然闭目养神一下,手感就全找回来了,还一枪爆头,这是哪门功夫啊,太神了,我也要去学!
编剧在细节上的脑残行为更是数不胜数,就不一一举例了。
唯一还比较欣慰的是,结局的安排还不错,对于这样的题材,苗侨伟虽然是违法者,可观众在情绪上总是偏帮这样的违法者的,所以对于观众来说,让他死在黄德斌的手上要比被任达华捉拿归案来的容易接受;而黄德斌最后也恶有恶报了,算是照顾到了所有观众的喜好。
最后,不得不说,王晶同学,您还是好好拍您的所谓的喜剧片吧,编剧这门学问太深奥,您就别累着自个儿了!
瞿颖还是去走秀比较合适~
王晶出品必属精品
介个 结尾 好雷
关系一复杂,王晶立刻就拍成录像带时期的港片了~
苗侨伟还真适合这样的角色……小月是谁演的啊?这可是唯一的亮点哦!
浪费我的下载时间!
评语
后半部不仅警、匪智商都陡然降低,而且风格也是大乱,一下子跟银河的拉开档次了。此片不妨还是看成晶叔和达叔一起扶老携幼之作吧,给萌女、打男、日系花样男等等一块上位之砖,也给老伙计们找口饭吃。PS,我也是被海报引诱进来的呀,伤不起啊
三哥依旧那么帅~
英雄美人
港产动作片一贯风格,里面人物疯狂了点,老帅哥也挺酷的魅力依旧!
我就觉得片尾曲还行~王晶你就退休吧,别祸害影坛了~
还行,那个大姐头真的很性感啊,男人的梦想( ⊙o⊙ )哇
只有“平庸”两字可以形容
停留在八十年代水准的香港警匪片。
戏路老道,一看才知道导演一般,原来是王晶监制。互动百科上的影评不太好,但是我很喜欢这部电影,喜欢王晶的风格,更喜欢任达华、苗侨伟的表演。刘洋倒真是适合演偏黑道的风尘女子啊。
OMG 你点么知嘅?
FALA扮警察都好有型好靓女!!!.话说海报下面的那个画面都米出现
不错的港片
烂片的边缘来自垃圾的编剧。彪悍的警察+酒吧情人=找到了点90年代片子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