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实在是太忙了。
感觉好久都没有看剧了。
这两天看完渣画质的《吸血鬼之舞》后,就选择二十五周年版的高清画质《西贡小姐》来洗洗眼了。
作为四大经典现代音乐剧之一,《西贡小姐》呈现出了和另外三部完全不同的气质。
《猫》是古灵精怪的,《剧院魅影》是压抑魅惑的,《悲惨世界》是气势磅礴的,而《西贡小姐》是深情婉约的。
撇开政治、历史不谈,我想说这部剧同样是令人惊叹的!
战争是残酷的,它将人性扭曲。
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看着战争中人的行为感觉恶心,不能理解,不能接受,但在动荡之中,又有几人能正常地活着呢?
剧中每一个的唱段都深情饱满,爱、恨、贪、痴的表现符合人物的角色与情节。
每一种感情都向我扑面而来。
恨:
妓女们的《电影里的印象》唱出了她们的苦痛、痴梦与愤恨。
妓女们卖着笑,冷着心,恨着世道,却不切实际地寄希望于一个渺茫的梦:有朝一日有一个善待她们的男人离开这里去美国过好日子。
其实我想她们很清楚这比中奖难上百倍,但她们不愿放弃这根稻草。
当被一口回绝时,场面轰然炸了,又轰然冷了,那是一桶冰水浇在了炙热的生铁上,隐忍、炸裂、熄灭。
她们的梦被硬生生地撕碎了,然而她们什么也改变不了,只能依旧卖身过活,只能在心中愤恨。
爱:在这个充满欲望、放肆淫靡的夜总会里,有一朵幽幽的百合花,颤颤巍巍,坚韧绽放。
一开始对女主寡淡的脸无感,在她唱起自己的家人死于战火时她整个人才一下子鲜明起来。
我想也就是这一刻,克里斯才真正被这名少女吸引。
在这个混乱世界里,这两个人的“正常值”是相似的,就像在异世界里遇到同类一样,他们拥抱彼此,互相慰籍。
看着他们深情拥吻,在质朴的越南式婚礼中虔心叩拜,我觉得美好而又感动。
男孩一样的克里斯深深着迷于纯洁婉约的金,怜惜她,想保护她,想被她救赎。
就像克里斯之后对妻子的表白一样。
我不知道这样的感情是不是爱情的一种,但我感觉在那时他们是真心相爱的。
只是后来,克里斯想忘却战争的伤痛,连带着在战争硝烟中如同皎洁月亮的她。
克里斯回到了安定正常的生活,他想要向前,而金 仍身处动荡,他们是两个世界的人了,他有新的生活,他不想新生活被破坏。
于是,她被落下了。
这里有一个身处两地的场景安排得十分巧妙。
在美国妻子怀中痛哭的克里斯,和在越南希冀丈夫仍然爱她,翘首盼望的金形成了强烈对比,又在最后一句歌词中实现了共鸣。
正是从这一刻,两人的世界彻底分割了,念想是仅剩下的一丝微弱联系,一个人想割舍,而另一个人想维系。
片中有一段回忆两人是如何被战争拆散的场景,那灰暗的基调、嘈杂混乱的场面表现得很真实。
看着两人撕心裂肺地呼喊对方,我感到很着急,但同时我明白他们是无望的,就如同这个场景中其他想要挤进大使馆的人一样。
当直升机飞走的那刻,克里斯最后喊了一声“金——!
”,回应他的是茫茫众人的绝望喊叫。
在那一刻,绝望的又何止他们两人。
____P.s.这里要提一下,这里电影式的倒回、黑白照片影视资料的穿插使这段过于真实,让人有种“啊,这就是历史的一个缩影吧”的感觉,很棒。
贪与痴
除了男女主外,“工程师”的角色无疑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
他鲜活非凡,以致于就印在了观众的记忆里,二十五周年的经典桥段回顾中就他的solo《美国梦》。
他是贪婪、私欲、痴迷的集合体,他给予的帮助是被利益驱动的,无耻而又现实。
《美国梦》很欢乐,将他可笑的美国梦演绎得淋漓尽致。
最后,给二十五周年版的亚裔 演员 们 喝彩!
你们太 棒 了 !
前一秒哭诉家人轰炸惨死的女孩,下一秒跟GI大兵投怀送抱?
听到Kim还活着的GI大兵,下一秒就在担忧老婆跟旧情人如何取舍?
第一幕开头酒吧热舞醉生梦死的大兵,下一幕开头高歌Bui Doi也是他们的孩子?
你们这些家伙到底有没有一个真的坚持自己底线的!
只有工程师始终如一,毕竟本来他也没有更低的底线了,就只有一门心思的向着美国梦前进。
只有大表哥执着无比,真正的不忘初心啊。
然而,他被小婊砸一枪嘣啦,这才是整部戏最悲剧的地方好么,一个事业成功,还有情有义的男人,惨死在自己的爱人手中,这才是这部戏的悲剧所在啊。
我本来觉得呢,也许作者只是想用各种不合理,来把所有人等都黑一把,这样的话那就神剧了。
可是在看了幕后纪录片后发现,小老头当真不是在黑,真的是在当作一个爱情悲剧在写。。。
可他们明明大可不必如此大费周章地,硬生生要把故事弄到越南嘛,还要费力气从一张新闻照片去想象,去往蝴蝶夫人上面套。。。
法国明明就有现成的嘛,大把大把的这样的人这样的事可写嘛。
红磨坊不比dream land漂亮么,巴黎舞女依附德国上尉,流落东德不惜性命把孩子送过柏林墙,多令人感动啊,这是为那些战后被剃了光头的法国姑娘们发声啊,多么正义,多么崇高。。。
那么,他们敢这样写么??
麦金托什敢这样排么??
当然不会。
贱兮兮地把故事放到越南,只不过是需要一些神秘的东方来加戏罢了,更重要的是他们清楚,如果写的是巴黎,会有很多观众骂,可是写的是越南,就变成了反战反思了。
至于越南人骂不骂有什么关系,又不影响票房,越骂越红火哩,反过来票房火了也会有更多越南人啧啧称赞哩。
所以我只能说,这戏呢,真的就只是戏而已,看个戏过个愉快的周末夜晚就好啦,不要太当回事,就为这戏劳神深挖掘,不值档子。
也就是,人一走,茶就凉,过后不思量。
不过仍然给了这场演出五星好评,全部是给制作的,能把一个生硬如此的故事做到张力十足,实在不易,佩服佩服,学习学习。
无疑这是一出惊人的戏剧。
比起悲惨世界,西贡小姐更能让亚洲人民共鸣吧,我猜。
战争被蹂躏中的亚洲国家就像剧中的女性。
无论是本土的反抗力量还是外来力量,所谓的守护和拯救,对这样一个国家都是摧残。
就像剧中无论是本国男人还是外国男人,都给剧中女性以损害。
没有人能拯救金,工程师给了金“工作”,约翰给了金“机会”,克里斯给了金爱情和希望,表哥给了金婚约承诺,谁都没有给她梦想,梦想是她一出场就唱出来的。
梦想,被琪琪也在其主题里唱出,“脑海中的电影”。
琪琪主题的唱词可以看作是的对这场男性的虚伪的讽刺,真“男人至死是孩童”。
西贡在克里斯的唱词中是一个如果没有追求没有下限就可以过上国王生活废墟。
而位于西贡的叫做梦想之地的妓院,是一个不断用现实践踏姑娘们梦想的地方。
当故土被战争烧灭,她们都希望离开妓院,离开越南,希望以姓换取去美国的机会。
但是美国梦,在工程师的唱段中被呈现为一个纸醉金迷物欲横流的世界,一个唯利是图的人可以大展宏图的地方。
当人民在苦难中,更苦的一定是女人。
男人不顺心可以去妓院消遣,然后带着破碎的心去寻找新的安慰,而心灵破碎的女人却不得不坚强,独立面对生活,因为她有了他的孩子,母性的本能啊。
为了保护孩子,一个年轻的母亲可以对得胜后的委员开枪,可以乘船通过满是鲨鱼的河流偷渡,甚至献出自己的生命。
表哥的戏份简直会让这哈男性带入吧,对自己国家的女性思想上有超出常识的占有欲,认为跟外国人交好的女孩就是被外国人玷污了。
可能会有不少人认为执着婚约的表哥是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可是,这种“责任感”把金当人看了么?
而那要清理美奸,杀掉向美国人出卖身体的女人的戏码,在(),在比利时,在英国,在许许多多的国家不是都发生过么?
关于克里斯到底是不是渣男可能是一个很多人会争论的问题,我一直觉得这个角色眼熟,突然想到了,他就像许仙吧,看啊,这样的形象,没有国家的限制呢。
可是,那时刻的爱,却是真的吧,他们不停的拥抱接吻互诉衷肠,就像任何时候任何地点爱情会是的样子,他愿意给承诺,她愿意轻信。
可是兵荒马乱之后,他只身回到了美国,他生活里有了无尽的噩梦,她过上了无尽噩梦的生活。
她因为有了儿子,有了寻找克里斯的信念,最后为了实现自己对儿子的承诺选择了死亡,却虽死犹生。
而他拒绝了她进入他的生活,躲进了他安适充裕的美国梦里,此生噩梦恐怕不会停止。
西贡小姐和西贡,从来没有人可以真正拯救,她活,她死,都作为自己。
她是个女人,她没有权势,她没有金钱,越南甚至都支离破碎百废待兴,她却能信守给儿子的承诺,把他送进一开始她就拥有的梦里,而一个被伟大的国家庇佑的克里斯,一个成年男人,却没有做到他说出的话。
拥有那么多的男性,始终却像一个长不大的孩子。
而女性多么可怜又多么强大。
是的,西贡小姐的剧情会被冠上“直男癌剧”“白人至上”等一些标签来诟病,于是我一般用以“人家只是想讲一个时代背景下的真实故事嘛”这种角度来为之说话,但在第N刷之后,我也感觉到西贡小姐的人设逻辑不乏问题(比如以kim的出身和她对爹妈相框的呵护,她毫不在乎爹妈的娃娃亲誓言和对白人嫖客灵魂层面的一见钟情显得不真实)所谓现实主义戏剧的真实性也不能为之建立了。
疯狂批判、而又批判的浅薄,卖力嘲讽、却又像哗众取宠,好吧,恐怕得承认,在模仿普契尼的《蝴蝶夫人》的剧情中,miss saigon做的远称不上完美。
对于这部音乐剧的思想高度,自然也不能太细挖深究了。
但时常思考miss saigon的负面评价,丝毫没有影响它是我心中最爱的一部音乐剧(可能情感永远都无法太理性了哼)其重要原因就是这二十五周年表演真是太太太太太完美了。
东西方元素的音乐完美的切换,弦乐,鼓点,甚至意义物件的声音(直升机的螺旋桨扇起西贡的尘土)都无比和谐的共融在一起,当序曲一响起,马上就把你带到那个战乱下的东南亚土地。
舞台和灯光方面,把chris家的床架在kim的茅屋上面的时候,也让我第一次感到戏剧独具的魅力,那种冲突和矛盾排山倒海的淹没了观众,两个女人都在I still believe,但你知道,注定有一人要触摸起对岸那虚无的绿灯了。
演员方面,可能也因为镜头捕捉和后期剪辑的功劳,表情细节极其细腻,kim抱起孩子脸上的坚毅和柔弱无助起起伏伏,分分钟让你叹服,表演基本功的扎实连我这样的门外汉都看的明显。
当音乐、舞台、表演都能让你感觉登峰造极的话,那么能组合在一起的音乐剧自然也就带给你最大化的耳目享受了。
于我而言,悲惨世界是带我入坑的音乐剧,我自然也是非常喜欢,但与西贡相比,有点过于“光伟正”,歌剧魅影的音乐比起西贡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但经典曲目和经典曲目之间的桥梁显得无趣,故事性和西贡一样都很二流,但人家西贡至少二流的很充实嘛,而德奥剧和法剧在我看来,曲子与曲子之间的差别很大,不像西贡那样有一而惯之感,而像一些演唱会。
可能这么纯粹的主观表达会让人不适甚至讨厌,但如蒙田和梭罗等所为主观表达所辩护的观念,他们都希望人的自知之明一定要胜过他的“知人群之深”。
而艺术的魅力也只是体现在一双又一双独立具体且不同的眼睛里嘛
they both believe
四大音乐剧里,《西贡小姐》国内知名度最低,却给我最大感触。
讲述美国越战军官与越南西贡妓女相遇相爱以及生离死别的故事。
相遇相爱的故事老实说并不特别,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地点特定的境遇相遇,相互扶持慰藉,互生情愫甚至情定终生。
西贡小姐因为战争家破人亡,流落妓院的第一天就遇见了美国军官,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
美国军官厌战且找不到战争甚至人生的意义,在离开越南前遇到了让他怜爱想要保护的西贡小姐。
这样迅速热烈,并未建立在相互了解理解基础上的爱情,注定不能长久。
如果军官是一个负心人,故事的悲剧性似乎还没有那么强。
军官不负心,他做了最大的努力想要把西贡小姐带回美国,只可惜天不遂人愿。
只是重重阻隔,尽管思念成疾一年有余,午夜梦回常常想起生死未卜的西贡小姐,或许也是由于想要摆脱越战的经历,军官终于开始move on了,在美国结婚安定下来。
西贡小姐呢,她生下了和军官的孩子,并日夜盼望军官回来接走母子二人脱离苦海。
这只是千千万万越战受害者,尤其是妇女孩童(“贝度”,专指越战期间美国士兵与越南女子所生的孩子)的一员。
让人触动的,已从西贡小姐的爱而不得,变成了她的母爱与牺牲精神。
为了孩子的安危,软弱无力的她可以枪杀往日订婚的男子以保全母子二人;为了孩子的存活,她继续留在妓院卖身糊口;为了孩子的未来,她选择了用军官送给她的枪来自尽,以求得孩子能留在父亲身边过上安定的生活。
无力感悲凉感就在于军官最终选择了美国的妻子,但他没有错,他曾经真心爱过西贡小姐,只是时过境迁与西贡小姐再无可能;西贡小姐颠沛流离,我心疼她,却没能为她想到一个更好的结局。
所爱之人不可得,挚爱之子不可养,于她而言,确是“生无可恋”,我已猜到她会了结自己的生命。
只是在她举枪的一刻,眼泪止不住地流下,试图去体会她的绝望与悲凉。
如果要追究造成这个悲剧的源头,大概就是战争吧。
弱者受害,受尽屈辱;强者施暴,放纵自己的欲望,放纵人性的作恶与不负责,其后伴随一生的愧疚与救赎,从另一个角度看何尝不也是受害者呢?
《西贡小姐》负面的评价很多,但是能成为音乐剧四个名剧,不是浪得虚名。
经久不衰的巡演,25周年的华丽巨献。
这是一部反战反美国梦的音乐剧,明面上叙述越战期间的跨国爱情,实际反应战火残酷,钱权欲滋生罪恶,战后遗孤贝恩的归属,非理性战争的反思。
克里斯是在越战的浑浑噩噩中的一个人,他疑惑战争的合理,疑惑纸醉金迷的行为。
爱上金是个人英雄主义的体现,也是对美好纯洁的向往,那刻是真心也是对自我的救赎。
对我来说他的思想逻辑和行为逻辑是成立的,美国的战争行为是罪恶的,但战争对士兵内心的摧毁,从而产生厌倦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这个人物的塑造是具有合理性和符号性,包括他的逃避软弱,也是人性。
真实反应了一些态度。
金是个传统柔美的女性,但随着剧情推进会发现她外柔内刚,她不是随波逐流,她有自己的想法。
做应召女郎是生存;绝不原谅抛下村庄的未婚夫是对原则的坚守;对克里斯即是真爱也是当做唯一的救命稻草。
战后痴心是苦难生活中的信念源泉,金需要一个念想为自己为儿子。
她是个务实的人,朝着自己的目标前进,她的决绝拷问了克里斯和艾伦的良心,逼他们带潭离开泥沼,成为了克里斯的白月光。
我看到最后并不觉得她弱势,她清醒,顺势而为,把握每一次机会。
工程师是黑暗的底层人民,不择手段实现美国梦的野心家,他是不会改变的,就像世界一样无情。
他是个丑角,也是钱权欲的集合体。
丰满的人物形象让我们窥探到,底层的互相践踏,畸形混乱的邪恶人性,受害者向施暴者的转变,出卖母亲出卖女性甚至可以出卖自己。
完整的叙事,复杂有层次的人物形象,露骨的演绎,《西贡小姐》具有时代印记,具有诸多意义。
它有美化但没有粉饰太平,观众需要更多的思考。
什么作品在你看过多次以后仍能让你泪流满面?
《西贡小姐》因为音乐有穿透一切的力量混乱的年代,主义狂乱交织,草民命如浮萍,士兵醉生梦死,唯有真爱可以刺破黑暗,穿越苦难、穿越时空。
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蛋。
一切都那么真实狂野的舞蹈,舒展的唱腔,让人性得到最大的张扬。
音乐剧本身是很棒的剧,从音乐张力、演员表演、舞美设计到整个制作都是一流的。
如果不去深究文本本身的话,可以算是很好的体验,然而作为女性的直觉对剧本的价值观问题又怎么忽视的了呢?!
从《蝴蝶夫人》到《西贡小姐》,始乱终弃的白人男性和坚守忠贞的东方女性的经典叙事依然没变。
反而在政治正确的作用下,编剧甚至不能容忍白男身上有任何道德瑕疵:抛弃的动作必须是历史的客观原因造成的、三角关系的解决是以东方女性主观情愿的自杀解决的、还有把混血儿子带回美国抚养的赎罪选项。
到这里意淫程度就真的很夸张了。
跳出西方白人男性与东方亚裔女性的框架来看,Miss saigon大概也是所有男性内心深处,对完美的白月光女性的终极期待吧:家破人亡的年轻女性不幸落入红尘,初夜有幸遇到自己然后被自己拯救;在某种疯狂无序无所凭依的社会背景下(比如战争,比如中年危机)通过对方的肉体确认了自我的存在性;即使客观上被自己抛弃却毅然拒绝其他男性的追求一心抚养二人非婚生子;当知道自己面临新欢和旧爱的两难选项时主动自决不让男性处于道德抉择的两难境地;更加险恶的是,这一切让现任妻子看在眼里,所以将来不得不毫无怨言地抚养丈夫跟别的女人生下的小孩、容忍丈夫每晚呼喊着心中白月光的名字从梦中惊醒,胆敢期待更多就是小心眼就是在白月光照耀下更不堪入眼的蚊子血……太难了,女性真的都太难了……再跳出女性主义批评框架,西贡小姐真正的悲剧内核应该是大表哥和工程师吧。
完成阶层跨越成为有权有枪的越南本土精英和美国普通大兵,Miss saigon两次都决绝的选择后者,第二次甚至是在专情的大表哥和抛弃者美国大兵对比之下,为保护私生子甚至枪杀了大表哥。
不得不大胆怀疑,Miss saigon的爱情本质其实只是跟工程师一样,只是一个关于美国自由主义世界的白日梦而已,以及最后一声枪响,用自己的生命送儿子去美国,某种意义上让自己的美国梦成真,最惨的只剩下白日梦彻底破碎的工程师了。
这种纯商业化的音乐剧以全方位迎合部分观众的操作和引起另一部分观众反感和反思,大概是二十多年来能够长盛不衰不断重排的原因吧。
这种东西怕是只有美国白人男性才喜欢看吧,除了男主的颜值还有皮条客那首American Dream, 都让我每个细胞深感不适。
女主也太恋爱脑了,男主花了一年就move on了,女主干嘛三年了还为他要死要活的。
即使是表哥这种强迫恋爱的也比男主好一点啊,至少人家手握重权还守身如玉。
黑人小哥的转变也很突兀。
相比于悲惨世界的剧情音乐看一遍以后就能牢牢印在脑海,这部戏的音乐看第一遍以后我一首都记不住,没什么特点,但是多刷几遍以后才慢慢品味出音乐的魅力,开始朗朗上口,欲罢不能。
而剧情方面 却是没的挑剔,格外地动人。
我一个大男人看到Bui Doi那里就泪奔了,最后结局沉重得让我很想抽烟。
标题是西贡小姐,故事内容其实是那个年代下南越人和美国大兵的普遍故事。
Kim的爱情,是当时战争大背景下的缩影。
这部戏不是爱情剧,不是爱情剧,不是爱情剧!
男主Chris对于Kim来说不光是对有正义感,懂得尊重与呵护的白马王子的爱情,更是自己和儿子的希望!
而纯洁,受过苦的Kim对于Chris来说,是能激发出作为美国大兵的自己,心中那被现实麻木,埋没,却没有泯灭的淳朴与善良,以及正义感和责任感 (至少他是真的想做好事的)的救赎对象,让他终于觉得来越南是能做一点有意义正能量的事;在我看来,本剧是类似渴望那样的社会伦理剧,主题描述的是战争下的小人物,描述的是战争对小人物的影响,以及战争的代价,主题是也是反战。
剧里面每个人物都做了当时他们立场上能做的最好的或者他们觉得最合理选择。
因此每个角色的言语和行为,都能被理解。
也正是因为所有人都做了对的事,最后的悲剧结局才冤孽,才那么无解,才让人叹息。
看完剧以后我对美军vs越共的越南战争又有了新的感触。
想想看,中共对国民党,不也是北越对南越的关系?
在一边看来共产党代表的是进步,是解放,是让人民站起来的光明力量,另一边看来却是共产,是是压迫,是掠夺,是未知的恐惧。
难怪对岸的民众会对大陆政权如此的戒备和抵触。
但是真实的共产党到底是善还是恶?
大陆在红色旗帜下到底是崛起了,越南在越共体制下也过得不差,但不可否认百姓都在建国初期付出了惨重代价。
而当年逃到海外的难民,现在看来生活得也就那样。
台湾更是现在成笑话了。
我在澳大利亚,当年越南来的难民当时在社会底层,现在还是在底层;英语差,穷人多,窝在越南社区出不去,然后这里成长的越南少年很多人产生身份认同迷失,成为社会问题。
所以在战争里,到底哪方是善,哪方是恶?
哪方是对,哪方是错?
真的不是脸谱化非黑即白能说清楚的。
我问我自己。
如果我在当时的南越,或者解放(沦陷)前的南京,我是逃还是不逃?
我逃了以后生活会变成什么样?
不逃的话又会怎么样?
我说不上来,我不会知道怎么抉择。
从剧中我只看到了战争的悲哀。
愿世上不再有战争,不再有让人无力的悲剧。
2021年8月16日更新:昨天是阿富汗喀布尔沦陷/和平解放日,今天的新闻是在阿富汗有民众轻吻塔利班,而美国大使馆 又 开枪打死了5名想挤进撤离飞机的阿富汗人…我又刷了2遍西贡小姐,又看哭了。
但愿阿富汗没有Bui Doi,没有阿富汗小姐。
但愿美军及其联盟退伍老兵能少一点PTSD,但愿美国政府能吸取教训;但愿阿富汗人民继往开来,创造和平幸福稳定繁荣的生活。
但愿祖国和平统一。
哈哈给工程师五颗星!太猛了
喜欢I Still Believe和The Confrontation的三人合唱、Kim的I’d Give My Life For You和engineer的The American Dream(这首真的很绝!)。不说各种象征与纠葛,既有舞台也有镜头的这一版呈现真是集大成造梦,让观众相信那一夜和那一死。This Is The Hour表哥的死、The Fall Of Saigon直升机和嘶喊、和表哥还魂技术和感情上都很绝。这部剧的配角比主角招人喜欢太多啦,喜欢表哥和工程师!
我不喜欢
感动不起来。
剧本本身偏弱,渣男苦女战争离别美国梦碎,音乐节奏力度十足但缺乏过耳不忘的旋律,作为四大音乐剧里最不知名的一部也是合情合理,最出彩的角色和唱段其实要数工程师和他的American Dream ps电影式的拍摄手法显著提升了全剧感染力,四星加一星
每个人都演的特别棒!AB的Chris很有特点,前半段少年气满满,个人认为后半段的Confrontation比original处理得好。【听到天荒地老哭到眼球爆裂
演得那么好经费那么充裕何必演这样一部比原版《蝴蝶夫人》还要舔的剧……哦我忘了这本就是西方世界主流下的产物,无力吐槽。《蝴蝶夫人》可以说是渣得明明白白,《西贡小姐》还要扯一扯彼此真情的布遮遮羞、拉一拉现实不可抗力的幕布半掩渣行。然而居然会有人认为“伪善”总归还是有“善”的吗?如果尽有这么认为的人,也不怪美霸权主义那一套在这世上流行起来了。虽然不可否认这部剧的一切制作都太好了……但是这句吐槽依旧保留:有这钱这演员这制作整点啥不好整这?
感觉为东方主义和本质化东方女性提供了良好模版
采用电影的剪辑方式,但是切换得过于频繁,反而看着很不舒服。这算是个尝试,但应该算是失败了。不太喜欢这个音乐剧。
音乐剧「惨」的了得,贝隆夫人、悲惨世界无不如此。
典型的男性幻想女性为其守贞的烂俗故事,歌曲也不好听,不知道怎么能进四大的。演员倒是不错,可惜了。
黄丝爱上白人侵略者,还为白男杀了保家卫国的同族表哥,还为了不影响白男夫妻而自杀成全他们,三观极其不正,创作者不是种族主义我都不信
感觉还可以吧,但是镜头感不强
故事一般,但舞台剧的张力好棒!好奇舞台剧现场效果
舞台上的人唱歌还是比电影里的人好很多 音乐方面紧张激动太集中就有点吵了 看着还是很伤感的 就像《蝴蝶君》里讲的东方被看成阴性的被蹂躏的形象 所以还是我的老观点:不管一个人多讨厌自己的祖国 只有国家政权够流氓 别人才尊重这个族群坚决反对美帝对世界人民洗脑 美国才不会拯救世界
制作精良
没想到结局这么悲 更没想到从后半段开始这就不再是一个爱情故事了 或许真正爱过的就只有女主吧每个人都演的超好 尤其是后来当军官的那个反派 唱的最好 男主反而一般般
在美军越战失败溃逃的历史背景下,还是挺有一定厚重感的。剧情冲突感很强,很丰满,很感人。但过于丰满的剧情,显得有些虚幻,迷幻,让人放弃思考。也不知道导演们是还活在溃败的阴影中,还是故意妖魔化越共。越共出场整的和罗马正统在越南似的。歌曲音乐很一般,但演员唱的好,感染力很强。单纯从作品角度上来讲,是个好作品。从意识形态和历史背景来看,很有美式虚伪。
一星扣给价值观,音乐剧的音乐我很喜欢,不喜欢越南妓女跟美国大兵的故事……你换个视角想想日本人跟中国人的故事那多恶心啊
泪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