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我心中的包拯不是以帅来衡量的。
那时我心中念念不忘的还是周杰版包拯的样子。
更可笑的是,当年我明明看完了包二的,却一直以为自己没看过,唯独对牡丹亭那个案子。
于是重新找出来看,却发现自己是看过的,又重看了一遍。
陆毅演出了属于他的风格的包拯,他拥有他的特色,我却在他身上看不到我心中包拯的感觉。
可几年之后,我在邓超身上再次看到了“包拯!
”。
小蜻蜓,说实话这个角色还挺可爱,但也只能是包拯的红颜知己。
陆湘湘,长得挺漂亮的一个女孩子!
英雄本色这个案件,我不想做任何评价,实在感触不深。
几十个精兵打不过十几个太监,只因为装备地下,哎,只想说这骗谁呢?
当我们是小孩子啊!
太监连兵器都拿不稳,你就算不用兵器,几个打一个总按得住吧!
但其中却有精彩的人和事,最突出的是公孙策。
看到公孙策一出场,便以一敌四,形容潇洒、从容不迫。
一边对弈、一边对对子、还抽空转身写几笔字,最觉得是最后的裂帛之声是一绝,除非心中自有丘壑,怎么可能一声便震住了所有人?
也许,坐在一旁的湘湘早已心动神怡!
看到公孙策得知自己即将失明,抱负还无法实现,最重要的是他还没有赢过包拯,于是,他一定要赢一次,光明正大地,各凭本事的出查出真相。
可惜,此处的包拯并不知情!
看到那么个心高气傲,博学多才的人,暗自神伤,真是让人感到悲伤。
再来到藏龙卧虎单元,来恩看起来挺慈悲的一个和尚,想不到竟做了那么多的伤天害理、丧尽天良的丑恶之事,真想看看他的心有多黑,强奸无数少女,让她们生下儿子后又卖去妓院,杀害金龙寺寺僧,杀人夺财,让自己的亲生儿子自相残杀。
我的妈呀,世上真有这么恶心的人吗?
这是我最意想不到的凶手中的一个了。
也是最让人痛恨的凶手,玷污了圣洁的佛门之地。
偷天换日是我最喜欢的单元,迷住我的是那幅“牡丹亭少女之谜”。
一开篇,只见那盈盈少女,步入牡丹花中,红花粉颊相应,自然生趣,以情入画,牡丹亭为衬,除去那奇妙的墨水,这也是幅绝世的好画吧!
包二中,难得的感动之处,是看着小蜻蜓去追逐火里的画,她对卢有涯的感情让人动容!
转载自:https://www.weidianyuedu.com/content/5519695183930.html 电视剧《少年包青天2》中的来恩,无遗是个可恶的人,他已经没有了作为人的良知和底线,而那些他伤害到致死的冤魂,实在太多!
他死几万次都不足惜!
但是,来恩的故事也提醒了我们:无论金钱有多重要,也不应该失去了自己的底线,而且,虽然坏人都带着一副好人的假面,让人看不清楚他的内心,但我们也需要学习一些保护自己和分辨坏人的能力。
本来因为只有公孙策和展昭是原班人马所以不想看的,但又很喜欢公孙策和展昭所以又点开随意看了看,结果一口气看完了。
和第一部比我其实更喜欢第二部,探案的内容方法变多了,不单单只是推理,每个案子也都很有意思,节奏挺好,光是剧情我就更喜欢第二部的。
因为有第一部包拯先入为主,所以很难喜欢上陆毅版的包拯,但其实看下来也觉得还可以,不是陆毅的不好,实在是周杰版的太好了,陆毅版缺少了一些人物的灵魂,属于无功无过吧,好在陆毅长得帅,弥补了一点缺憾。
最不喜欢的就是让公孙策失明太久了,四十集的剧有二十集他都是失明的,策推真的很心疼,本来就要承受在包拯名声之下的矛盾痛苦,结果还要经历失明的折磨,我知道他最后一定复明,但没想到居然用了那么久。
他的失明是为了让他想明白应该如何应对和包拯的关系,想明白如何和包拯相处,复明是为了推动和陆湘湘的感情线,反正都是在为剧情牺牲。
不过失明的公孙策多了一些美强惨的味道,更让人着迷了,脆弱的让人心疼,激发人的保护欲。
在以前的傲气上加上这么一笔,直接搓磨掉他所有锐气,心甘情愿给包拯作配角。
陆湘湘也是一大败笔,不单是因为有第一部的公孙策庞飞燕的自然甜蜜的互动,而是因为陆湘湘这条感情线的加入实在写得太一般,根本和策燕没有可比之处。
整部下来几乎都是陆湘湘在主动追公孙策,总是凶巴巴的很自我式的追求。
虽然演员很漂亮,但是实在感觉公孙策和陆湘湘很不搭。
公孙策也没有什么回应,反应一直淡淡的,从开始抗拒到最后接受,一直都没有波澜,两个人很少默契的互动,写到公孙策不再拒绝了,两人感情线也没有着墨了,然后也没有后续了。
感觉就像是为了给男二号找个搭配的女二号随便写出的感情线,真的感觉都不如没有。
公孙策和陆湘湘的cp感接近于无,与其写出这么一条感情线都不如多写写和包拯的日常,他两在一起都更有看点。
他两的感情线甚至都不如只出现一个单元的展昭和芳芳好看。
这部小蜻蜓和包拯的感情线就更好一点,一方面是因为两个人颜值高,冰冰实在太漂亮了,让人会不由自主地一直盯着她的脸看;另一方面总感觉包拯对小蜻蜓有种宠溺的控制感,小蜻蜓对包拯有种依赖,和第一部的楚楚完全不一样,是另一种可磕的类型。
包拯和公孙策就有种夫妻的平淡感,和展昭站在一起总像是三口之家。
感觉和第一部相比,周杰更适合演这种正气的主人公,陆毅显然更适合演男女感情戏。
这部印象最深的就是展昭和包拯找到失明的公孙策那里,也给我感动得想流泪。
公孙策失明后想明白,等在两人经过的路上,包拯和展昭说玩笑话的间隙一抬头看见了公孙策,惊讶地说不出话来,这时音乐响起,展昭看见包拯不说话就顺着他目光望去,看见的是心心念念的公孙大哥,也惊讶地停止了言语。
公孙策听展昭的声音停止,也抬头望向展昭和包拯,温柔一笑,眼睛亮亮的,说:“展昭,你不是喊着肚子饿了吗,怎么还在发呆啊?
”展昭激动地奔向公孙策,公孙策抱着展昭,摸着展昭的脸含泪笑着说:“我的好展昭。
”展昭也眼睛红红地仰头看着他的公孙大哥。
说不清楚是为什么觉得感动,不知道是心疼公孙策受了太多苦,承受了太多,还是因为他那释然温柔的一笑,反正觉得心酸。
第二部第一案比较一般以外,其他都还挺还挺好看的,而且配角的戏也都很有意思,印象比较深的是卧虎藏龙和偷天换日两个单元,以后有机会应该会重刷。
公孙策和
前几天重温了少包2,小时候的印象里,少包2一直不如少包1,可是到底是因为什么却不知道,这次重温之后,我发现其实并不是少包2不如少包1,而是少包2作为少包1的后续,人设上明显跟少包1不同,并且第一部里面幽默恐怖风完全看不到了,所以不是少包2不好看,只是他没有作到第一部的传承,但是单独作为一部电视剧来说还是挺好看的。
虽然有一些剧情上的小bug,但是不影响主线,所以虽然奇怪但是不算太难看。
陆毅的包拯是最帅的包拯,再配上任泉的公孙策,范冰冰的小蜻蜓和陆湘湘(不知道演员的名字)还有可爱无敌的小展昭。
少包2可以说是颜值最高的一组。
少包2里面的凶手不同于一三部,2里面的凶手人物刻画的单薄,犯案没有理由,就只是天生的坏人,这一点确实不如一三部。
但是第二部的包拯不在圣母我觉得还是挺好的。
图1图1,皇帝的办公室,屏风上是小篆,结果一搜发现是两篇文章拼起来的。
右边是李斯的《峄山刻石》,比如右边第6列写的是“陀及五帝,莫能禁止 ”,这篇文章在右边第9列就是最后一句了: 群臣诵略,刻此乐石,以著经纪 (注意皇帝耳后那个“臣”字)。
另一半接的是李斯的《会稽刻石》,左边第五行开始很明显就是原文里的“ 靡有隐情。
饰省宣义,有子而嫁,倍死不贞。
”但是原文这句之前还有一百多字,皇帝背后的空间是不可能写得下的...
图2图2:宋朝人不说时辰说九点,好低级的错误。
图3图3:公孙策和人同时比试琴棋书画,下期是用毛笔在纸上点的,这个棋盘的大小看上去的确是19*19没问题,似乎也的确是黑子赢了,但是公孙策用毛笔下棋,对方吃子的时候怎么办???
图4图4:三廉王的大堂,背景是《千字文》,这部剧里唯一有剧情的背景文字,信鸽传递的一连串数字就是坐标,找出对应的字就是传递的消息。
图5图5:襄阳王的议事处,从图里看来一共是5片10列,公孙策和襄阳王头之间露出的部分显然是“ 万里羁愁添白发,一帆寒日过黄州 ”,而这句的作者是南宋的陆游,此时还没出生呐...另外这句是全诗颈联,和公孙策右边的文字数量、字形都接不上。
最右两片没辨认出是什么句子。
图6图6:墙上是唐代岑参的《奉和中书舍人贾至早朝大明宫》,一幅半首,没什么问题。
鸡鸣紫陌曙光寒,莺啭皇州春色阑。
金阙晓钟开万户,玉阶仙仗拥千官。
花迎剑佩星初落,柳拂旌旗露未干。
独有凤凰池上客,阳春一曲和皆难。
图7图7:廉王的办公室,问题非常大,居然是四首古诗拼起来的,而且还有更智熄的操作:最右边是王昌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这里可以推算出来一列写8个字。
第二首是王昌龄《从军行之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可以继续推算出来:最后一句恰好写完那一列。
第三首是陈子龙《三洲歌》:相送巴陵口,含泪上舟行。
不知三江水,何事亦分流?
作者是明末人,所以穿越了。
第四首是袁中道《夜泉》: 山白鸟忽鸣,石冷霜欲结。
流泉得月光,化为一溪雪。
这里不仅是明朝诗人穿越,而且还砍掉了第一句!
真罪上加罪。
图8:图8:两幅字各是一副对联:参术功多回造化,葫芦品贵辨君臣。
囊中悉系延年剂,架上都盛不老丹。
这两幅都是药店使用的,所以这里不该出现在酒楼的墙上,另外对联也没有说上下联写在一起的。
另外,西红柿原产美洲,明代以前的古装剧几乎都会出现美洲穿越的问题,这部也不例外。
图9图9:香蕉是热带水果,以北宋时期的保鲜水平不可能有如此品相的香蕉出现在今天安徽境内(定远附近)的展昭手里,即使有也属于珍品而非日常水果。
图10图10:辣椒原产美洲,北宋时期中国只有花椒类的“椒”而不可能有辣椒。
图11金龙寺的对联:泪酸血咸,悔不该手辣口甜,只道世间无苦海;金黄银白,但见了眼红心黑,哪知头上有青天。
这对联来源网上可以查到两则说法,其一是清朝潘姓地方官上任时父亲给的勉励,如此则为穿越。
另一说法是清代何廷谦给定远县城隍庙(始建于明洪武)作的对联,如此虽然穿越了但却很妙,因为剧中的金龙寺就在定远附近。
图12图12:写累了放松一下。
图13 静婷:没听过温柔乡吗?
图13:温柔乡 出自《飞燕外传》,号称汉代伶玄撰,今多认是伪托,今见有关此书的最早记载来自南宋,所以擦边穿越。
图14图14:你还记得吗?
当苹果花盛开的时候...(看懂的暴露年龄了)
图15图15:人类首次记载梅毒是在发现美洲之后,“梅毒”这个中文名字的历史则更短,所以又穿越了。
图16图16:宋朝行政区划包括道、路等,没有省,不可能出现“七省”的说法。
图17图17:冯止水家的雷管家在画展的时候展露过很高武功,瞬间拦住洪五找来的镖头万全,但冯止水回来之后的剧情里他却变成不会武功了,剧情严重bug。
图18图18:冯止水家的字,认不出来...
图19图19:中计上当,简称“中当”?
图20图20:墙上的字在图6出现过,道具重复利用造成的穿帮。
图21图21:这里“洞烛”、“洞若观火”都勉强符合语境,“洞如烛火”和上面的“中了人家的当”同属混淆造词。
更怀念少年包青天1里面,最后揭案阶段的不停反转,不看到最后真是猜不透凶手。
第二部明显差多了,好几个案件感觉都是包拯和公孙策各破各的,互相没有配合,就到最后结尾的时候才露个面,感觉像是拍摄赶进度,陆毅和任泉各带几个人拍一个案件,最后再强行拼盘。
其次这里面的反转太少了,基本上看一半都知道凶手了,少了那种恍然大悟的反转快感…可惜了啊
其实这部,我个人最喜欢的角色是范冰冰的小蜻蜓。
非常的可爱灵动和漂亮虽然剧情是接着第一部的,包拯你居然抛弃了楚楚,哼╭(╯^╰)╮!
但包拯也不是之前那个演员了哈哈。
不想说演员对比之类,有辣菜嫌疑。
剧情就也还不错,上部算是包拯在民间,这部就是包拯在朝堂…主要是围绕京城的权利中心展开的。
包拯,公孙策,展昭铁三角还是看到就让人觉得安心了。
北宋仁宗年间,横陇一带决堤,廉王得知当年建造堤坝,有人贪污舞弊,仁宗有见及此,决定找包拯入宫侦查弊案!
话说包拯原来躲在乡间书院,当其教书先生,看来已然退隐,展昭对此甚为小解,但在公孙策心中,却知包拯只不过是一时雌伏,他日终会雄飞!
故决定设计令包拯重燃壮志,再出江湖。
但究竟公孙策的计谋能否成功呢?
包拯终决定接下圣旨,再次上京!
于是乎与公孙策及展昭一行三人上京去也,怎料在上京途中却在破庙遇上一个叫王朝的怪人,包拯给予一饭之恩,却想不到因此而与王朝种下日后种种奇情。
包拯终于入宫,但仁宗却派人带他们到一凶案现场!
令包拯等人大惑不解。
原来宫中专司财务的大臣陈也申竟然在密室内中毒而死,仁宗认为此案可能与贪污案有所牵连,故下令包拯细加调查,拯在案发现场发现种种令人不解的现像,再度陷入迷雾之中!
这副少年包青天是第2部了。
之前也看过第1部。
第1部是由周杰,李冰冰是小龙人全所主演。
而第2部换了两个人,由范冰冰和陆毅说事业。
虽然说有所调整,但是精彩却觉得不相上下。
两个可以说都很喜欢。
每一个故事都特别的有意思,记得小的时候看的时候还在跟着一起猜哪是哥哥是凶手,那个时候觉得挺有意思的。
这部电视剧是继少年包青天第1部之后,又出了第2部。
到今天的角色由原先的周杰换成了陆毅所表演。
但无论第1部还是第2部,其中的两位包青天我都是很喜欢的。
觉得演的也不错。
相角第1步和第2步的不同,我感觉就是在故事上面。
第1部基本上所有的方案人员全部都是自己所熟悉的,都不是坏人,都是被逼的做爱。
而第2部当中所有的坏人凶手全都是罪大恶极的。
这就是我觉得。
两部电视剧最大不同。
這裡的影片中是記錄下一個二千年前後時期的歌手怎麽以一首歌紅遍全球在講她的生平因為歌首首歌聲動人,感人心弦,像是在講大家的生活中的點點滴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