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了前面20分钟,同样是命案,跟近期看的夏洛克相比,探长的水平实在是欠佳,于是翻了翻豆瓣的评价,看似不错,让我有耐心继续看下去。
片子有点冷幽默,相对美国大片而言,这些毒贩没有那么神通广大穷凶极恶,最后的逮捕毒贩的斗争也没那么激烈,这点显得比较实在,因为现实生活中,一般的匪徒也就是那个程度吧。
最后的枪战,探长在无遮挡的情况下,只受了皮外伤,又在形势大好下,貌似丧命了。
我觉得他还活着,因为最后的一个镜头,FBI的那位老兄咧嘴笑了。
片尾曲 Leaving on a jet plane很好听。
制作团队:导演 / 编剧: 约翰·迈克尔·麦克唐纳 马丁·麦克唐纳(代表作《杀手没有假期》)的哥哥 ,这部电影也是导演的长片处女作主演: 布莱丹·格里森 在《杀手没有假期》扮演年长杀手上映及发行打破了爱尔兰独立电影在国内的最高票房纪录 ,此前是保持这一地位的《风吹麦浪》(2006年)。
预算: $6,000,000全球票房 :$19,561,904
爱尔兰都柏林戈尔韦郡探长格里•博伊尔(布莱丹•格里森 Brendan Gleeson 饰)收拾了瘾君子车祸暴毙的残局,迎来了新来报到的探员麦克布莱德,他们勘察犯罪现场,从证据推断杀手的类型,可惜两人思维大相径庭。
博伊尔思维极其吊诡,令麦克布莱德完全不得要领。
他们曾一同审问嫌疑犯,却发现他只是替死鬼,真凶仍逍遥法外。
博伊尔虽然玩世不恭,但却是个孝子,其母大限将至,他挖空心思逗老人家开心。
为了破获黑市价值5亿的毒品走私案,美国FBI探员温德尔(唐•钱德尔 Don Cheadle 饰)开始为警官们做案情分析,却屡屡遭博伊尔打断,正当上司要将博伊尔开除时,后者却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报告中的最大漏洞——四名嫌疑犯中已有一人躺在太平间。
这令温德尔对这个拿种族歧视开玩笑的博伊尔刮目相看。
麦克布莱德在执勤中意外遭到哲学范儿歹徒杀害,他的妻子上门寻夫,让博伊尔倍感责任重大,他与温德尔踏上了缉凶之旅……
活在真实世界里的到底是怪蜀黍还是FBI男,到底哪个是更准确的,哪个是更完整的?
不禁想起黄猿(one piece),玩世不恭,但可靠,亦正亦邪,但亲和。
可能是“更真实”这种强烈的存在感吧。
有句调侃叫“认真你就输了”,好像要逼的人只把认真放在调侃里才至少不是怪咖。
是的,像这个当下的社会,和硬币一样,一面是价值,一面是价格。
先别管认真,只调侃吧。
因为更接近真实一些。
话说艺术只提出问题,受众各自解答,成功的艺术是枯燥而鲜活的,就像一门熟练的技术活,或者一颗花生,往大了看,这整个社会就是艺术。
人只是排着不同的队伍。
电影里把设计世界的人叫英国佬,应用世界的人归为美国人,解构它的活交给了爱尔兰人,而且是因为他们活的通透。
各种压力,各种不解,各种浮云神马都被当酒喝了去。
怪蜀黍说,“能不能喝点酒决定人的办事能力”。
OMG。
谎言即真实。
看过此片,不会特别觉得爱尔兰人特幽默,也多少有些膜拜其嚼舌根的绝技。
不为别的,就为那有点无赖的“我不知道你是傻瓜还是天才”。
原来做一个怪蜀黍并不狗血,狗血的是如果你做不好。
倘若你仅仅是玩世不恭,周末仅仅嫖妓渡过,即使拥有着几十年工作经验,那你也会老死在一个故事之外的世界里,即便你好彩入了局,无非也就拿钱受贿或者被各种“意外”剔除。
所以从一个怪蜀黍变成可靠大叔,是需要智慧的,甚至你还得有所觉悟。
你得有实用且深藏不露的过去,比如是奥运会第四名之类,“不会像得铜牌那样被著名,没人会记得第四名是谁”,但也足够日后独当一面。
你不能仅仅愤世嫉俗,还要有与群众打成一片的娴熟。
否则妓女妹子,捡枪小孩,FIB男,克罗地亚寡妇这些人都将与你没有任何瓜葛,没有朋友可以,但不能没有帮手不是吗。
不是人人都能007的。
你不能离开孤单,虽孤单却不是寂寞的,你会把自己照护的很好,你还有个计划,然而计划里,仅住着自己罢了。
要不怎么会只喝拿铁,卡布奇诺一下仍走远远的,明明就是不想让那个点背新人变成你的拍档。
然而事实证明怪蜀黍走的孤影路线是绝妙的。
待续。。。
如果大家最近发现没啥好片子看的话,强烈推荐本片。
本片有幽默,有悬疑,有伏笔,有美女(主人公叫的两个mm真可爱啊,能和这么多大明星合作一定很高兴),有枪战。
其实,早在28 days和Bruges里就对这个上了年纪英国金发三七分大叔感兴趣了,一方面他的体型和外表在演艺圈里十分出众,另一方面他长得有几分像我的父亲,而且都有大智若愚的那种特点,这种大叔,属于“最值得深交的好朋友”前三名的类型,经验丰富,处世不惊,看尽世事却永远有自己的生活方式,不被世俗左右,原则性极强,不会背信弃义,就像本片的一句台词一般,可惜英语没有成语,用了了一长串句子才表达出“大智若愚”的意思。
本片无论是配乐,编剧,还是导演,演员,基本都是达到了最佳状态,另外,豆瓣的主演顺序列表应该是:布莱丹·格里森/ 唐·钱德尔 / 马克·斯特朗 /,本集总算是记住了最近出境率越来越高的坏人Mark Strong,原来他有个如此普通的名字,而不像某新高长脸福尔摩斯扮演者的名字。
本片这几个人各有特色,算是重新演绎了黑白配的剧情,以前的黑白配都是黑的装傻白的吐槽,但是,遇到自嘲到把“种族主义” 当民族特征的爱尔兰人的话,黑人就只能当吐槽的一方了,呵呵,本片充满了各种偏激的言论,但是,这些就像现在越来越流行的sickpedia一样,偶尔说说无妨,只要不做恶就行,这也是本片的基调,小人物一样能做大事,只要他去做对的事。
其实,本片的主人公,在现代人看来,是个典型的卢瑟,年龄大,胖,单身,没家没口,不过,至少有个好工作,而且把工作贯彻到底,在这种腐朽的社会,不需要什么英雄般的行为,正常的行为往往就成为了英雄般的行为。
现实中的很多往往还不如片子里的主人公,看看最近的海归电视应聘事件就知道了。
本片可以让国内的导演挖一挖,学一学怎么拍这种小镇子出大事的片子,其实这片子完全可以拍个中国版,只要把敏感部分比如受贿去掉就行了,哦不,去掉的话,就成了烂片了,所以,中国还是别拍这种自欺欺人的片子比较好。
真是一部直到看完还有些扼腕的片子,只是可惜的不是剧情结局之类,而是一开始,我似乎小瞧了这个显得有些散漫无聊的故事,以至于我同样散漫无聊的消遣着它。
就像你们——所有和我一样的观众们最初看待警卫鲍伊的眼光:百无聊赖的身躯里装着一套粗鲁冷漠、玩忽职守的神经,甚至是算得上一个一无是处的讨厌鬼了。
当然,那也是导演所期望带给我们的对鲍伊的最初印象,他的各种不堪:处理车祸现场像休整自家草坪一样的闲庭自若,对待新同事的粗暴无礼,以及分析案件时的愣头呆脑,或许除去开场时有条不紊的起床穿戴之后,简直揪不出一丝一毫的优点了。
直到他母亲的出场,导演为他展开的第一条辅线才正式牵开。
我们开始除了评判他的野蛮粗鲁的时候,勉强加一句:哦,看得出,他对母亲还是不错的,至少这人并不是一无是处呢……大多数豆友评价的“黑色幽默”我想应该主要从黑人上司的出场开始吧,各种恰到好处的小幽默,在这里爱尔兰人真是太有话说了,鲍伊一张嘴就堪比张大民啊,嘴欠程度简直不输谢耳朵啊,关于种族那些个段子也颇有耳朵妈的范儿啊,直到听到他跟那个黑人上司在早餐时来的那句“你是在什么扶助计划成长起来的?
”——瞬间就笑崩了!
“还滑雪,yeah?我以为黑人不会滑雪。。。
还是不会游泳?
” 那上司的表情。。。
怎一个hold不住了得啊!
此时我们总算又看到了这个“讨厌鬼”可爱的一面,导演抿着嘴紧接着又拎来俩穿警服吊脚袜的“妞”,以及新同事太太出现时的对话无不又悄悄展露了鲍伊的另一个温柔的侧面,就像《闻香识女人》里的帕西诺大叔,粗鲁无礼是真,懂得芳心亦是真哪故事进行了大半儿的时候多数是在这种细碎的也不值一提的小把戏里展开的,这时我开始觉得无聊了,再加上我本身耐心缺乏频频暂停去刷围脖看别的东西——我真羞愧这时我还是小瞧了它。
也许是看多了情绪表达明显好恶突出的直线型电影,慢慢吊起我兴趣的时候我才发现导演的出招架势俨然整个一科恩兄弟嘛!
新同事的死就像《阅后即焚》里的皮特一样叫我意外,不按路数出牌果然有助于调节麻木神经啊有没有?
而此片的高潮才刚刚开始,虽然是在最后不到三分之一的戏份里,这个编导一体的导演,话说我就偏爱这样的导演,可以充分的肆无忌惮的表现自己的想法,而我喜爱的导演也都是如此——雅克·范·多梅尔,让·皮埃尔·热内和大名鼎鼎的诺兰,你的确可以清晰的感受到他们那酣畅淋漓的思维与脉络……扯远了,anyway,鲍伊的形象开始愈加深化,不仅是性格特色上,还有为抖出的最终“包袱”所做的各种铺设。
在警车上那一句“我真不知道你是他妈的太笨,还是他妈的太聪明。
”算是导演最早做出的一个点醒,看到最后的你也肯定明白另外那个关于“奥运游泳第四名”的用意了。
事实上直到最后那热血奔涌的场面,我还是抱有些许自以为是的偏见的,你叫人家跟着你上,噢,人家是有老婆孩子的事业正兴的如意警官,您呢?
一个小地方的小守卫还没家没口的还刚走了老母的,生活各种不如意的,有啥顾忌嘛。。。
好吧,开个玩笑,这是我当时看到他们在码头对话时想到的。
在这样一个没有大场面没有大规模枪战甚至连最后的爆炸都上不了大片儿镜头的台面的高潮里,无疑,我们的确随着那个性十足同样不按常理出牌的西部片式配乐给带动的心潮汹涌了,被击中左臂时的一句不经意的“皮肉伤”顿时把这个角色再度升华了,相比总是显得那么睿智多谋骁勇善战的上司口中“是!
很痛的!
不然你以为呢?
”是多么的对比分明啊。
此时,所有的铺叙都理顺了,他粗俗无礼?
是啊,他只是不屑于客套那一套,他又呆又闷?
瞧瞧他对美国佬的各番奚落他不解风情?
女士们可不这么看哦,他对待工作既冷漠又失责?
不惜拼了老命独上战场只因一句“我要逮捕那混蛋,为了那两个谋杀案,和走私毒品。
”他“真他妈的笨”?
算了,就不提他从私处智取手枪制服敌人的桥段了……就连一开始正气温和的FBI警官跟着他一路下来都法克不停嘴,不得不说,导演你赢了,成功建立起了“坏警卫”的印象,又成功亲手毁了它——警卫鲍伊真是个可爱的家伙!
【PS.我写这个之前本影片的条目名字还是《坏守卫》呢,这一转眼可就被改成《国民警卫队》了。。。
顿时叫我这篇小东西有些不知所措了╮(╯▽╰)╭】
一名爱尔兰警察,说话刻薄、满嘴粗口,还喜好招妓。
面对持枪贩毒的歹徒却异常勇敢,与FBI探员合作,奋勇当先,终于把歹徒绳之以法。
电影中英伦味道十足,尽力想表现其黑色幽默的一面。
可惜不知道是爱尔兰人叙事风格的原因还是爱尔兰英语更加难懂,我只听到了粗口不断,却没有体会到幽默。
另外,也许导演太要求丰富人物的性格,似乎什么都介绍了,但是篇幅有限又说的不清不楚。
再加上叙事的混乱,我也只能看得一头雾水。
就本片的看点来说,我只能很低俗的指出,两名应招女郎的身材非常好,上面估计至少是C-Cup,屁股又圆又翘,蕾丝内衣也很性感。
1.船上中弹的坏人说:毒资总额有2亿2.最后海边拍照的孩子说破了这个几千万的大案3.片尾歌曲反复唱到:坐上飞机去远方结合怪蜀黍一贯的行为,他是带着钱走远啦!
爱尔兰影片《国民警卫队》 (The Guard, 2011)中的主人公格里•鲍伊尔警长/Sergeant Gerry Boyle(Brendan Gleeson)很容易让人联想到Sky在2010年推出的一档游记类电视节目《傻瓜游记》/An Idiot Abroad里的卡尔/Karl Pilkington。
虽然前者是电影人物,后者是真人;前者是爱尔兰人,后者是英格兰人;前者的故事发生在一个相对封闭的小镇,而后者是关于Karl游览世界各地的所见所闻所感, 但两人都流露出对外在世界和多元文化的无知。
也因此时时口无遮拦地说出些令人吃惊的种族言论并引来他人的嘲笑声。
不管是电影中的格里警长的同事和上司,还是《傻瓜游记》的策划人Ricky Gervais, 甚至于观众,似乎人人都可以用一种“你这个保守自闭的傻瓜,我的见识可比你多元的姿态”对两人任意取笑。
然而,当我们回过头来仔细比较一下两人与他们周围人的所说所作时,或许我们会突然发现,两人那看似崇尚单元文化的言行正是一种对所谓的伪多元文化的反思。
而两人那似是而非的愚钝保守在引人捧腹的同时,也应证了《坏守卫》中FBI探员温德尔/Wendell Everett (Don Cheadle)对格里所说的那句:"You know, I can't tell if you're really…dumb, or really…smart."不可否认,《国民警卫队》是部充满种族笑话的黑色喜剧。
身为小镇上的警长,格里做事有些吊儿郎当,属于那种能偷懒,就不工作的老油条。
他无家无眷,除了和自己体弱病衰的母亲聊天喝酒,还喜欢跟应召女郎厮混。
不仅如此,他还常常把缴获充公的东西占为私有。
尽管他因为长年生活并工作在小镇而对当地的人土风情了如指掌, 但他似乎从不主动关心周围发生的事。
然而小镇的宁静因被毒贩选为一宗巨额毒品交易的地点而被打破。
为了破获毒品交易案,FBI探员温德尔来到小镇并希望得到当地警力的协助。
而在温德尔做案情介绍的时候, 格里的带有种族偏见的发言让周围的同事都大吃一惊。
虽然格里被派和温德尔搭档,但他似乎对破案没有什么兴趣, 而温德尔也因为格里的言论而对他没什么好感。
然而,温德尔在独自外出调查的时候,发现当地的居民不但喜欢摆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还拒绝用英语同他交流。
尽管当地居民明显可以听懂温德尔的问话,却坚持用凯尔特语对温德尔询问能否说英语的请求冷潮热讽。
找不到交流对象的温德尔对案情无从下手。
沮丧的他不得不求助于格里的帮忙。
而同时,格里的新搭档因无意间拦下了毒贩的车而被灭了口。
新搭档的妻子找格里帮忙寻找失踪了的丈夫。
和格里有露水之缘的妓女因为和他的合照而被人打得鼻青脸肿。
而嚣张的毒贩更是亲自出马警告格里不要和温德尔走的太近。
而格里也发现原来小镇的警局内部高层早已和毒贩同流合污。
最终,格里挺身而出,和温德尔一起在没有后援的情况下,和人多势众的毒枭展开了对战。
在整个过程,格里这个看似保守的家伙一步步地向温德尔,也向观众,展开了他性情的一面。
他不解风情,却对有过关系的妓女关心备至;他看似保守,却不会为新搭档的同性恋身份而歧视他,也没有因为新搭档的外裔妻子是因为要取得居留权而用婚姻为新搭档的同性恋身份作掩护的举动而对她的诉求不闻不问;他看似古板,却可以一个人跑到美国的迪斯尼玩个痛快;他看似对种族认识不足,却不会对温德尔装模作样。
而他对着温德尔所说的种族言论,更像是个被片面舆论误导的小孩渴望了解不同族裔人士的好奇心。
影片结尾给了格里这个边缘人物一个成为英雄的机会,而格里正是用这个机会展示了他对单/多元文化的理解。
一方面,他执法抵抗外来毒枭对当地的破坏,一方面他求助于外来的探员并联手破案。
至此,我们可以看出,他对外来的人、事、物有他自己的选择。
他既不盲目全收,也不全盘否定。
相反,他有选择的抵抗,有选择的接纳,也有选择的坚持。
而通过这些,我们可以看到在格里那愣头愣脑的外表下,装着一颗对外界和多元文化的求知欲和包容心。
同样的,他也不会因为外来文化的影响而轻易放弃自己对本土文化的坚守。
可以这么说,在他身上,多元和单元,外来和本土并不是相对立的。
如果说,多元文化是各个单元文化的结合,那格里的“不开窍”恰恰是一种保护组成多元文化的根本的表现。
换而言之,他对单元文化的坚持,也正是对多元文化里存异的一份坚持。
相比较,他的同事和镇上的居民虽然本着政治正确(Political Correctness)的态度而避免开种族玩笑,甚至对格里的种族言不屑一顾,但他们却将自己封闭在一个自我的世界,而不愿接纳了解不同的生活方式和观念。
这不仅仅是为什么温德尔在当地无法与人交流的原因,也是为何格里的新搭档要用假结婚来掩饰他同性恋身份的原因。
和格里不同,他们对单元文化的坚持和对多元文化的理解是相矛盾的。
对于当地居民,外来的文化是对本地的一种侵略,他们不愿也不想改变。
不仅如此,他们甚至拒绝去了解或接触任何他族文化。
在他们的眼里,外来文化和本土文化无法共存的。
要保护他们心中的本土性,就要拒绝多元的可能性。
而对于格里的上司来说,对外来的影响可以不分好坏的一股脑接受,根本就没有坚持本土文化的需要。
他们轻易的被收买,轻易的放弃自我原则而为外来势力服务。
而他们所代表的的并不是多元文化,而是一种伪多元文化。
因为,在这伪多元文化中没有各个单元文化存在的空间。
它所表现出仅是一个大同的表象。
不再存异的伪多元文化其本身是一个崇尚单元的个体。
而这前后两者情况的结合,不能不说是对那些在满口平等公正但在私下里保守趋利的人们一个辛辣的讽刺。
格里就是这样一位警察,嫖妓(当嫖妓合法时,且警察在国外只是一个职业,不代表道德规范),自爆曾经吸毒,抱有天真的种族歧视,热爱母亲,外表愚钝,但头脑却是一点都不糊涂,无论分析案情,还是看透人际关系,而且还不可思议的正直。
在罪犯口中是从没见过的正直警察,在fbi探员口中是要不聪明之极,要不愚蠢之极。
在格里身上有着爱尔兰人的傲慢自大与固步自封,但也有着爱尔兰人的勇敢无畏与足智多谋(想想当初令英国头痛不已的爱尔兰共和军)。
这部片不是纯真的喜剧,但其中充斥的黑色幽默,让电影看起来很轻松,极其少见这样的另类警察形象,也很少见拍成这样的警匪电影。
很傻的电影
3.5。黑色幽默坦然处之淡定自如的怪蜀黍
笑死我的是最后钱德勒的特写--真他娘的丑啊!
外刚内柔的警察叔叔
普普通通的警匪片而已,一个因为现实而意志消沉的乡村警察最后爆发的故事。也没看出有啥喜剧色彩,或许换个演员能好点吧。
原来导演是《杀手没有假期》导演的兄弟,我就说为啥看的时候不停的想起《杀手没有假期》。我不信今年还有比这片更搞的了,虽然我一共没明白几句话。。。
爱尔兰的冷幽默和英国人有得一比了,两个男主角的搭配相当有趣。全片编剧和桥段设置都看得出导演JM诚意十足。以上。
从母亲到主角,都是实在的超脱
口语太重了,没看下去
40分弃看。
①5亿元的毒品交易,靠一个小镇的警长搞定,不真实。尤其是最后,居然呼叫不到支援,意思是所有警察都腐败了。这个不太靠谱。②如此大金额的毒品交易,毒贩似乎太儿戏了。③去杀这个警察的毒贩,太婆婆妈妈了,导致自己丧命。不合逻辑。④这电影开局很不错,一起谋杀案。后面就歪了,情节过于简单。主要不是讲破案,而是讲这个老警察的情感转变哈。⑤这个所谓的英国式幽默,味道似乎不太足。
Don Cheadle也好冷。。。
黑色幽默~
没人觉得男主有时候看着有点儿像川普吗?
清冷的苏格兰电影
无聊滴美国短片
这部平庸之作还7.6,一群跪舔的恶心犯,到底什么地方能打动你们!
28
清新小警匪,求片尾曲。
爱尔兰人好傲娇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