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喜欢自high的人,在自high地独自游玩之后,刚一回家,就累得一屁股坐在地上玩起了手机,此时,我却突然发现这部片上映了,情绪又瞬间高涨了,这才勉强从地上爬起来开始整理东西、洗衣服,为的就是继续自high地找找情怀,因为我知道,哆啦A梦从来不让我失望,只要有了哆啦A梦,幻想就会无限延长。
作为一个从来都独自吃饭独自观影的独行侠,依然不太习惯别人看我的怪异眼神,但是临近30的怪阿姨还是冒雨狂奔到了电影院,并兴致盎然地来了个爆米花单人套餐。
人少,有种包场感,甚爽。
看的过程一会哭一会笑,一时竟不知从何说起。
先说说可爱的三只宠物吧,每一个大雄和宠物们分离的场景,我都在担心宠物的去向,每一个大熊与宠物们团聚的场景,我都跟着痛哭流涕,代入感极强,看着挺幼稚的,可是没办法,这确实戳到了我奇怪的泪点。
我想起了我家以前的狗,想起了我捡的狗,想起了各种情景。
更何况那三只是那么的有萌感,那看大雄的小眼神儿,简直让人融化了。
不管情节幼稚不幼稚,这种幼稚打动了我,也许我也是这么幼稚,心理年龄停留在那个阶段没长,岁月的痕迹却堆砌在脸上,阅历把我装扮得成熟,心里的那点小纯真却越来越苍白,一碰见自以为投缘的人,就恨不得掏心掏肺把这点小纯真扒出来示人,最终发现还是得捂好了,因为这点小纯真不是宝贝,是大部分人嗤之以鼻的糟粕,但我还是愿意捂着。
然后,再说说关于各种童年,不,延伸到现在的奇趣幻想的满足吧。
在寻找影片立意、抒发情怀之前,我非常享受种出来饭菜、养出来奇珍异兽的情节,联系一下现在流行的宠物小精灵游戏,我依稀记起了我还有个玩具精灵球和玩具皮卡丘和玩具喷火龙,小时候每天都在幻想抱着个皮卡丘睡觉以及各种互动情节(现在演化成与各种帅哥互动),当然也幻想着屋里有个哆啦A梦,总之总有那么一段成长区间,是即使分得清现实与虚幻也要每天把幻象现实化的阶段,不得不说这种幻象是一种享受,无尽的畅想和构思各种情节弥补了现实生活的乏味,说我幼稚也好,说我二也好,即使工作多年,我依然想享受独处的时光,并且在独处时放飞脑细胞,用高中语文老师的话说是书本在桌上摊开,思想却像脱缰的野马驰骋在呼伦贝尔大草原上(正好刚在呼伦贝尔玩回来),这种驰骋让脑子脱离了死板的工作和枯燥的生活,想着戴个竹蜻蜓飞起,想着来到无人之地建造乐园,想着直接种出猪扒饭和意大利面,想着养出的独角兽在危难时刻踏着七彩祥云赶来救援,想着不用拿扳手修我们家的那个漏水的破水龙头而是直接拿个自动延伸水管一步搞定,简直获得了吸毒般的快感。
对于我这种快还不起房贷、找不准前途、穷的铃儿响叮当的屌丝loser,漫无边际的幻想真是精神鸦片,让我暂时逃离了现实中的压力和迷茫,沉浸在看似幼稚的世界里不能自拔。
总有那么一小部分人,比如我,很像大雄。
总是一群人里最做不好事儿的那个,总是废柴并举止奇怪,总是做的跟别人不一样且慢半拍,总是自我怀疑乃至不想做任何努力。
穿越到史前,挖坑的挖坑,种菜的种菜,种花的种花,大家依然对大雄的能力有严重鄙视和怀疑。
当大雄自豪地养出了三神兽却不敢把它们展示出来时,我又觉得脑子里哪根神经被狠狠地碰到了,有时候自以为很有创意很拿得出手的杰作,却生怕自己的想法被人笑掉大牙,甚至预感到别人一定会嗤之以鼻,不如藏起来,期待真有一天能获得认可,到时再轻描淡写一下我根本不care。
每每做事,我总自我审视是否跟别人的步调一致,是否做得奇怪做得不够好,因为我像大雄一样,总知道自己一定是落后的一个。
其实大雄并不差,反倒是最有创意的,他的宠物也是发挥了最大作用的,在暴风雪中孤立无援,向幻觉中的父母求助、等待自顾不暇的朋友救助,最终都没有奏效,宠物是自己培育的跟宠物的感情是因为对宠物们付出了真诚的爱,哨子是自己结下深厚友谊才获得的,大雄最终自己救了自己。
我也希望自己能努力做出与众不同的事情,之后再做云淡风轻状,也许这真的只能停留在臆想之中。
但是,如果连臆想都没有,就趴在暴风雪中起不来了。
没等片尾出来,人就都走了,我一人在那颇尴尬,也还是在清扫座位的工作人员异样的目光中坚定不移地看完片尾,发现片中的的小伙伴们都回归了正轨,出走一下似乎都把正事儿做得更好了。
是啊,大雄都努力学习了,我有什么理由这个点不睡觉呢……
该片不仅延续了以往欢快活泼的叙事风格和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更以自由和梦想为命题,进行了深度的挖掘和探索。
不仅人物形象的设定上比以往更加精美,在故事的结构和情节方面也做了全新的调整。
尤其在大雄的自立和成长的部分加重了笔墨,使整个故事更加符合成人的观点和视角。
不仅能重返天真,还能引发观众对人生的理解和感悟。
虽然画风仍然停留在上世纪90年代,但故事有了新的突破,里边有纯真的友情,有真切的困惑,有面对困难的勇气,有质疑和反思的精神,有了丰富的内容,采用最先进的动画片技术变得一点也不重要。
说了家长重重压力下想要离家出走的大雄、胖虎、小夫和静香,在哆啦A梦的协助下来到了七万年前的地球。
在创造属于自己的世外桃源时,他们偶遇神秘少年克克鲁,继而被卷入了光明族和黑暗族的部落争斗之中。
大家齐心协力智斗巨尊比,不想却发现了一个惊天秘密。
最后解决这些事情。
大圆满结局回到现在的故事。
“哆啦A梦”不属于全龄人动画电影,而是主要给小朋友看的剧场版动画,所以本身低龄化没什么,因为去看不为其他,只为那几分深切的情怀。
而儿时看“哆啦A梦”都是感受情绪的共鸣,和大雄一样为新奇的道具惊奇欢喜,对充满各种经典元素——如法老、太空、魔法世界——的奇幻的冒险感到兴奋。
懂事了看,类似的情绪基本不会被带动了,但能感受到很多真切的人文关怀。
如孩子与父母的关系(大雄妈妈对大雄的管束),幻想与现实的冲突(被要求送走的幻想宠物),社会问题的展现(土地问题),以及对历史的尊重等等。
这些深入浅出的内容在动画里得到最直观的表现,和网友喜爱的对“喜羊羊”“熊出没”一类的调侃是截然不同的。
你可以站在看待电影的角度指出这一部哆啦A梦很多不好的地方——尽管严格意义上它也不算是电影——但不可否认它是一部优秀的长篇动画作品,就像原作者藤子不二雄的系列其他每一部作品一样。
不过没有情怀的还是不要看了,更不要搬出自己那套评判电影的标准来评判它惹人嫌。
本来就是儿童动画,不带这么欺负人的。
《哆啦A梦:新·大雄的日本诞生》,我是一个人在电影院看完的,旁边坐着很多爸妈带着孩子,但与喜羊羊、熊出没之类不同的是,很多小孩在看的过程中都没有出声,看得很认真。
社长本来也没有太多感触,直到看完电影,听着片尾曲,看着一个个小孩拉着爸妈的手离场,才突然被touch到了。
原来大雄他们那档子,幼稚的、意气用事的人,真的好幸福。
整个电影故事的起因是几个受不了家长唠叨的孩子结伴离家出走。
除了怕老鼠的哆啦A梦,其他几个小孩都是被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期盼吓走的。
社长也不想再老生常谈,抨击教育理念的落后什么的,只是觉得大雄的离家出走,真的,好酷。
抛开那些诱人的道具,单是在离家出走的时候,都有好朋友相随,就是一件喜出望外的事。
社长初中时,青春期,叛逆的唯一一次离家出走,体验很差:一是走得很急,没带一分钱,吃不了饭;二是2005年那会通讯压根不发达,初中生没有手机,我连打个公共电话的钱也没有,联系不到一个朋友;所以最后只能到表姐家蹭了饭,姨妈给爸妈打电话,把我接回了家。
再后来,他们遇到了克克鲁,出于来自孩童内心的正义感,他们选择帮助光明族人,打败巨尊比。
而这个可能会危及大家生命的决定,存在太多的未知,他们依然义无反顾。
但细想下来,这样的情感在现实生活中,好像从小学毕业后就消失了。
不提什么社会冷漠,人们越来越不愿意伸出援助之手;单就“信任”来说,就是一个巨大的考验,社长现在看见残疾人乞讨,心中都是半信半疑的。
当然,这也没有什么可指责的,只不过那样因为一个可信度几乎为0的故事,就意气风发、抬手就干的一腔热血,社长已经流干了。
我也想那样傻乎乎的相信一个陌生人,帮助一个陌生人,得到一个好朋友,得到一个好结局。
可,好难。
不过,最令我感叹的是哆啦A梦与巨尊比的决战,他们完全是两个档次的人,实力相差一个世纪,相当于大雄与哆啦A梦。
尤其当巨尊比嘲笑式的说出:“一个看护孩子的机器人,你还妄想阻止我吗?
”社长心里嘎登一下,用一句高中作文常用句子来说“像打翻了调味瓶,五味杂陈”。
日本有很多热血动漫,很多热血到最后都是“小人物的不屈服战胜了大BOSS”,“好伙伴联手干掉了终极大佬”。
这部《哆啦A梦:新·大雄的日本诞生》其实也不意外,只不过些许不同的是:这次的主角,都是群孩子。
他们并不独立,在脆弱又孤立无援的时候其实一点都不乐观,一点都不正能量。
就像大雄倒在雪地里面,眼里出现的幻觉是爸爸妈妈因为自己的任性,再也不爱自己了。
但他们又是最热血的,即便年纪尚小,他们还是表现出了人类善意的一面:关心朋友,爱护宠物,伸张正义。
而让社长羡慕的,深感他们幸福的点在于,这些每个人或多或少、与生俱来的品性,原来可以被这样肆意的宣泄出来:我担心我的朋友,所以我选择去找他;我喜爱我的宠物,所以我可以依偎他们入睡;我深感不平的事,所以我要站出来主持公道!
可当我成年、进入了龙蛇混杂的社会,一切都变得不那么简单的时候,这样的善意却越来越难表达出来,这样的例子有些极端,但却是社长身边的真实故事:和女性好友一起去酒吧,旁边一桌的男生过来喝酒,几番战斗后大家都微醺了,陌生男人要带好友走,我怕她吃亏死活不让,还起了冲突。
可事后她并不感谢我,淡淡的回了我一句:“那男生不错,我本来就想约他。
”好朋友买了只小哈士奇,整整在朋友圈晒了半个月,一天不落。
可再一周后,当我提着宠物用品礼物到他家,准备看看这只已经面熟的哈士奇时,他也淡淡的回了我一句:“太调皮,送人了。
”而关于伸张正义反被诬陷的例子,太多了,想必也不用我再多费唇舌。
但是让人讨厌的是,这是成长的必然结果,无可厚非。
当人经历的多了,思想复杂了,事情的变数就跟着大了。
你曾以为的善意,也许就变成累赘;或者你总因为一时冲动而犯错,就越来越谨慎,不愿意那么“粗神经”了。
有人说:“看哆啦A梦的一个尴尬点在于,小时候看它的那种幸福心情还历历在目,但是心底深处却清晰地知道那种涉世未深的天真幸福感再看多少遍也回不来了,这种深渊一般的绝望感还是挺可怕的。
”社长挺赞同的。
我们是成熟了,代价就是舍弃了那股无知又无畏的幸福。
也许有一天,大雄也长大了,当他的房间里突然冒出了一个原始打扮的人,还袭击了他的朋友。
他的第一反应,应该是报警吧。
第一次看到哆啦A梦的漫画应该是在小学二年级吧,是在学校边上的文具店里看到的。
那时候每一个看哆啦A梦的孩子们,内心都会希望有那个神奇的任意袋,随时都可以拿出自己想要的东西,也一直都天真的以为会有一只这样的机器狸猫出现在抽屉里,陪自己度过童年。
那时候漫画的封面上写的还是机器猫三个字,而且不管是漫画还是动画,里面的翻译都称呼哆啦A梦是机器猫,以至于第一次看到长篇特辑封面上出现哆啦A梦三个字以为是盗版,还和小伙伴们争论过机器猫到底是不是哆啦A梦这种问题。
《哆啦A梦:大雄的日本诞生》是我最喜欢的长篇。
那时候一本长篇要6块钱,犹豫了很久,还是最终以三天不吃早饭的代价买下了这一本。
这之后,反反复复看过这一篇不知多少遍,既是因为情节的精彩(区别于短篇),也是因为当中哆啦A梦使用了超过任何一部长篇的道具数量。
再后来,到了四五年级,心智和身体开始发育,就将这个童年里最神奇的漫画伙伴束之高阁,开始关注《灌篮高手》、《足球小将》这些充满了热血激情的漫画,甚至于《天使红河岸》这类言情戏为主的少女漫的吸引力也远远超过了《机器猫》。
这一次,最喜爱的童年故事重新翻制,让我不由地产生了想去重温的冲动。
虽然情节已经烂熟,甚至于有些台词历经那么多年都还能顺着电影里的对白讲出来,但跨越了十几年再重新去看这部童年时的最爱,我却有了不一样的感觉。
电影里大雄、哆啦A梦和他们几位小伙伴们“离家出走”建造一个属于自己世界的过程,让我不由想到,这不正是每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努力为自己构筑梦想的过程么?
广袤的世界,仿佛我们出生时的样子,从童年到少年到青年,一步步地走来,就正如他们努力播种、开垦、创造世界的过程。
这个过程里,有收获的喜悦、有强大的阻力,有相聚的幸福、也有分别的不舍。
也许梦想会如大雄创造的三只生物一样,明明已经成功,却最后失去,但那又能如何,毕竟已经努力。
即使是梦想破灭,也可以回到现实,努力做好手头上简单的事情,把握住眼前。
电影散场的时候,家长和孩子们很快就走了,最后留着的,是包括我在内的三名男生。
我不知道另外两位是什么感受,对我来讲,一直坐到片尾曲毕,当然不是在回味情节,而是沉浸在已经很久没有过的童年的感受。
哆啦A梦是不会出现在生活中了,但他代表的童年梦想,却一直都在,随着年龄和经历在不断成长,不断地造就着全新的自我。
再见,小时候的梦。
关于正坐很多人都知道日本的正坐,影片开头妈妈教育大雄的时候他们的姿态都是正坐。
正坐要求上身挺直、腿就像跪着的姿态似的、屁股坐在自己的后脚跟上。
这种姿势不经练习极为痛苦,根本保持不了几分钟(亲身尝试过)。
后来偶然发现玄妙原来在垫子上。
仔细看片中妈妈是坐在垫子上的,即使长时间正坐也无大碍,而大雄直接正坐在榻榻米上,这其实是一种惩罚,才会站起来脚麻。
扩展阅读:【礼仪科普】关于正坐 - 百度汉服吧如何能练习长时间的正坐? - 知乎关于陶俑那个看起来还挺萌的陶俑,其实算是日本出土的国宝级文物了。
用到动画片里挺吓人的但还不算违和扩展阅读:日本神秘陶俑造型似外星人,美国宇航局产生极大兴趣 - 今日头条
影片的故事简单,孩子们讨厌大人的管束而离家出走,这次是穿过式,到了日本岛没有人的时代,过上了自由的生活,遇到了新的朋友,帮助朋友打败了坏人,获得了友谊和成长,结束。
于是,脑子好清晰,好明白,直接看到了真谛。
多啦A梦真的几乎是万能的,但22世纪与23世纪的工具比起来确实还是略输一筹。
我们确实得承认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的,但带来的不都是好处,能力越来越大,一个人的野心的实现可能性也就越大,而管理总会有滞后等弊端,无法立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所以啊道德教育很重要!
印象中以前的夏天好像没这么热,总是有吃不完的冰棒,看不完的动画片。
还有那个蓝胖子随便从口袋里掏出一个东西就能穿越时空,时间暂停,可以飞的竹蜻蜓,有记忆功效的面包······小时候老师总会问“你的梦想是什么?
”只有我一个人傻傻地站起来说“我的梦想是有一只机器猫”在70、80后,乃至90后的入门级日漫里, 《哆啦A梦》是个特殊的存在:它一直在那里,蠢蠢的,很天真。
去年一部《哆啦A梦·伴我同行》刷爆了朋友圈,一大波快当爹当妈的人了坐在电影院哭的稀里哗啦。
今年《哆啦A梦·新大雄的日本诞生》上周五上映,虽然是翻拍,但是口碑也是杠杠的。
目前豆瓣评分7.5,是同期上映的新片中评价最高的一部。
故事回归传统的2D制作,是1989年版的全新升级。
剧本保留80%以上,主题性上对人物成长的层次性有了进一步休憩。
故事开始于大雄受不了老妈的“压榨”而决定离家出走。
多次失败以后求助哆啦A梦,于是集结康夫、胖虎、静香一起穿越他们到了7万年前的日本,创造了属于自己的世外桃源。
他们偶遇神秘少年古古儿,继而被卷入了光明族和黑暗族的部落争斗之中。
《哆啦A梦》拍了这么久了,小时候看它的那种幸福心情还历历在目,但是心底深处却清晰地知道,那种涉世未深的天真幸福感,再看多少遍也回不来了。
大雄像极了我们这代人,而又比我们幸运。
当我们开始面对这个世界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逃避,从执拗的不想上学不想写作业,到任性的不想干家务不想上补习班,后来我们又自私的坚持丁克与单身······每次与父母强权的抗衡我们只有选择服从,而曾口口声声要喊出的“我要离家出走”,也如大雄一样成了父母眼中的孩子气。
我们从来都知道大雄是一个胆小懦弱的人,若是没有哆啦A梦的鼎力相助,任何故事都会止于他的幻想。
哆啦A梦的剧场版拍了这么多年,依然每次都给予我们惊喜进而继续期待,绝不只是大雄眼前的苟且,还有温暖和成长。
在电影中大雄被赶鸭子上架当起了大英雄,管他不停的幻想“不离家出走就不会这样,就可以躺在暖和的被窝里……”关键时刻他拿起古古儿送他的骨笛,召唤来了自己亲自孵化的三只神兽,救了自己也救了即将被巨魔尊比处死的朋友们。
谁能不说这次确确实实就是大雄一个人的功劳呢,当初他人的误解与嘲笑却成了此时作为梦想家的大雄最响亮的解释。
成年后的我们再看哆啦A梦,已经不会被新奇的道具吸引,更多的是一种纪念时光的方式。
“越长大越孤单,越长大越不安”,还好有个蓝胖子陪伴。
作为一个不是蓝胖子天真病患者的成年人陪着某重度蓝胖子控去看的一部之前没有什么特别想法的电影,结果竟然把自己感动到了.不得不说,这样一部经典的作品和形象,在经历了半个多世纪几代人的洗礼,依然有着如此强的感染力和生命力,是作者本来的世界观和功力就很宽广深厚,而只有在深厚的土壤上才能长出真正的大树.虽然电影中还是孩子居多,虽然朋友嘲笑我想得太多,虽然只是小的时候才零星记得机器猫动画片的片段,但是没想到剧场版的哆啦A梦有着天真之外更多的洞见,值得回味.下文涉及部分剧透,没有看过原著,又想看电影的可以晚点再来交流.关于诗和远方整个故事从一场离家出走开始,就像大雄的爸爸所说,每个孩子大概都有过离家出走的想法或者行动.就在成长的某个阶段,即使是小孩子也会感受到生活的桎梏,这么讲大概比较夸张,但是就是考试考砸了,被老师家长说教,补习班压力太大了,家里的事情太烦人,甚至家里多了一只仓鼠等,这些事情摆在孩子眼前就是天大的事情了,要离家出走,要摆脱现在的生活,其实从小孩子开始就有了,对自由的追逐就是人的天性.不过有意思的地方在于,作者显然不是真的要叫小朋友离家出走,大家在原始世界玩得尽兴了,纷纷担心起家里的情况,于是还是坐着时间机回去了.应该说,现在成人世界津津乐道的”说走就走的旅行”在多少年前在这部作品的想象里面就已经实现了,就从”眼前的苟且”和”诗与远方”的平衡中,没有人比这帮孩子们做的更好了.在繁花似锦,自由自在的世外桃源里面玩耍、创造后,第二天背着书包正常上学,这时候我无比想拥有一个哆啦A梦来平衡现在世俗的生活。
关于羁绊和成长大雄和哆啦A梦的友情的部分,已经被歌颂得很多了,小伙伴在一起冒险也总是不离不弃,不过这次电影的一大亮点应该是大雄和亲自孵化出来的神奇宠物之间的感情。
同时这部电影也是大雄大翻身的一部电影吧,一直以来被认为废柴的大雄先是最早走上了“离家出走的道路。
来到原始世界,每个人都分到了有意义的工作,只有大雄被分到了创造宠物这种最不需要的工作。
不过人家说,养的宠物就是自己的投影确实有道理,原来只在幻想中的天马、狮身有翼兽和龙被大雄创造出来,并且性格都温驯可人,其实都是还原了大雄这个“妈妈”的性格。
在雪地遇险的场景也是印象最深刻的一幕,当伙伴们都不在身边,营救的道具在路上也被敌人破坏,只剩大雄一个人在挣扎的时候,他想到了自己为什么要离家出走的理由,如果不要独立不要自由就没有这样的后果,但是最终他选择了相信自己,吹起了那只口哨的时候,是在寻找属于自己的羁绊,不是亲情的保护,不是友情的救援,而是呼唤那个由自己的“独立运动”而产生的,由自己创造出来的动物们。
所以当大雄乘着天马来到地宫营救小伙伴们的时候,不得不说,还真是很帅气!
过了这么多年,这么多的故事,如果还是单纯认为大雄就是废柴的软弱的,没有看到在长篇故事里面作者对大雄的描绘和期待,其实是我们观众自己太偏执,对人的成长没有信心吧,总是容易标签化别人,比如大雄是软弱无能的,胖虎是欺负人的,这样的我们是无法自诩成熟而嘲笑天真的。
关于文明和历史这个部分是我最想聊的,也是最有感触的部分,可能很多人没有那么多的共鸣,在电影院里面看着哆啦A梦掏出一个又一个的道具,能够清楚地听见小朋友嘻嘻哈哈的笑声,这些小朋友肯定没有经过当年的“机器猫时代”,不过他们很自然地认定这个萌物掏出一个又一个好玩的道具来解决难题是一件非常好笑的事情。
万能的哆啦A梦真的可以变成哆啦尊比,原始人对着22世纪的机器人,当然没有任何可比性,哆啦A梦就可以变成他们的神!
不过一旦进入了科技竞技的时代,大家在器物上争胜,那么新的总会胜过旧的,来自23世纪的巨尊比在道具上也是胜过哆啦A梦的。
但是最终战胜企图统治原始人巨尊比的恰恰是他鄙视的原始人之一,克克鲁。
我清楚地记得那个场景,在哆啦A梦也束手无策的时候,克克鲁一跃而起,以原始人非常的跳跃能力跳上了时空扰乱装置,生生以自己一身的蛮力扯断了链接的钢索,阻止了一场巨大的时空灾难。
而结束一切的,打败巨尊比的标枪,也不是什么来自未来的道具,只是原始人用自己的手一点一点打磨而成的真正的原始人武器。
真正创造历史的是人类的双手和自身的力量,而非任何便利的道具,不过文明越是发达,人类就似乎越忽略自身而倾向于借助外力,高度文明会有一种一切尽在掌握的优越感,但是殊不知,在茹毛饮血,兽皮裹身的时代,人类一无所有完全凭借自己的力量面对广阔的自然,是一种怎样的坚强和壮美!
藤子·F·不二雄作为哆啦A梦的作者,在漫画中畅想了那么多神奇的未来道具,小伙伴们也坐着时光机穿来穿去,不过作者却对科技、历史和文明有着清楚的洞见和尊重和反思。
文明需要积累,历史不能被篡改,科技有其局限,这才是大师应有的视野。
无论如何,去观影的小朋友们看得很欢乐,在最后大家分别的场景更是赚取了好多的眼泪,如果只是一场离家出走的冒险故事,那么小朋友们显然非常尽兴,作为蓝胖子的粉丝们看到原著重现,也是回忆和感动并存,作为一个观影的大人,也能从中感受和思考平时不太会想到的道理,在一个故事中有这么多的内容却融于无形,有那么大的道理却能让小朋友都看得懂,这是真正举重若轻的大师风范!
<图片1>早早地买上全场最好的位置,去看一场一个人的电影。
很多事都要习惯一个人去做。
坐在电影院大厅角落的座位,点上一杯加了冰的可乐,看着嬉笑着买票的情侣,然后等待电影的开场。
入场后才发现,去看的人并不算太多,大多数都带着自己的孩子。
电影院里很吵,孩子们不多时就发出一阵叫声或窃窃私语声,但更多的是笑声。
我喜欢这种感觉,这是在看动画片时特有的。
在一个个小孩的感染下,不自主就想到自己的小时候。
其实十年前就知道这场电影的剧情,那时候只有路边小摊上盗版的漫画书,每次上街后我都会蹲在路边久久不肯离开,央求爸爸妈妈买上一本。
那时候家里条件很不好,住在别人借的房子里,经常每餐只有大白菜,于是养成了吃白饭的习惯。
但是从未放弃过痴迷,四块钱一本的黑白哆啦A梦漫画,居然收集了满满一摞。
后来长大了,反而开始执著于无边无际的学习,升学,淡忘了游离于现实外的那份追求。
是什么让我想去看这部电影呢?
大概是因为我想找回它们了,那些被我遗忘了很久的东西。
<图片2>在现实中我们或许失意,或许昂扬,或许都有着这样那样的压力,但在动画面前我们都是简单的。
境遇不同的我们,在动漫面前都是一视同仁的,我们都拥有着那份热情,对于梦想的渴望。
我们都,真正的能有一个哆啦A梦的出现,它能给我们欢笑,实现我们所有的愿望。
我看到了很多现实中久违的东西,关于友情,亲情,还有人与动物之间的感情。
当胖虎看到大雄走丢时候的挺身而出,大雄的妈妈看到离家出走的大雄回来时,沉静了一会,说出的那一句:“去吃饭吧”,一行人为了拯救被奴役的光明族人踏上征途,哆啦A梦和巨尊比战斗时明知不敌却不放弃的勇气。
柏加与大雄分别时的那一声仰天长嘶,瞬间就让我眼眶湿润了。
<图片3>看惯了青春片的遗憾,爱情片的狗血,我想看一看真善美了。
谢谢你,永远的哆啦A梦。
这部影片整体上与上一部《伴我同行》相较,少了一分功利,多了一分单纯。与最早的系列动画片靠拢,祭起的大旗依旧是用怀旧的情感打动观众,情怀大于本身内容,而且真的有几幕能戳中观众泪点,毕竟哆啦A梦、大雄、静香、任意门、竹蜻蜓是属于一代人的记忆,所以别提什么故事了,日本动画还是二维的最好~
挤在一群孩子中间看完的电影,孩子们看的津津有味,我看的如坐针毡,十分钟看一次时间,后来散场之后才恍然,其实尴尬的不是剧情,尴尬的是我终究已经长大了,不再是小时候看着哆啦A梦的自己了
2.5分
看哆啦A梦的一个尴尬点在于:小时候看它的那种幸福心情还历历在目,但是心底深处却清晰地知道那种涉世未深的天真幸福感再看多少遍也回不来了,这种深渊一般的绝望感还是挺可怕的。
有童趣,有想象力,仅此而已~~~
博人传的战斗部分把整部片推向了一个高潮,本片的战斗部分彻底幼齿向了。每当我烦大雄这个孩子烦的不行的时候,我就告诉自己,他是狮子座,嗯,狮子座。
3.3/5 。就看个神奇道具~16/12/29
剧情紧凑,节奏完美,三观正,还有科普效应,服气
电影院看的,感觉好幼稚,想要啥就变出啥来,看着打瞌睡
我最最爱看的漫画 没有之一!!!!!! 小时候就看无数遍 绝对的漫画巅峰之作 无法超越
国语配音减一星
现在的学前儿童也都会上豆瓣了?
感觉故事不完整
一部电影告诉我自己真的长大了 再也不要去看动画片了
这故事是小时候看过的漫画里的,再看动画甚是怀念。巨尊比配音简直和自来也配音像极。
【工作需求观影】小时候看的时候只觉得哆啦A梦真厉害,这次看晚电影发现,哆啦A梦说了这样一句台词。“对谁都不要完全依靠对方嘛”。十几岁的自己,就和大雄一样丝毫没听到这句话呢
这就是没事想出来的脑洞⋯⋯也已经不新鲜了⋯⋯25岁看不下去
真的是老了,看哆啦A梦居然差点睡着,而且怎么感觉不如当初看漫画精彩呢。最后特别想大雄跟克克鲁搅基,然后中日建交从那一天开始,哈哈哈
【提前看片】第一次看片要签保密协议…人物背景道具等画面风格非常复古,很像加长版TV动画。应该是良心的原画制作而非CG。剧情完全照搬89年原版,只是增加一些现代笑点。不过笑点泪点确实都很棒,看得又哭又笑。原作真是超越时代的作品啊。如果能暑期上映应该票房大卖。//已定档722,不容易,支持!
母题竟然有点深刻 篡改的历史永远也掩盖不了真实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