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电视
  • 电影

记住

Remember,我记得(台)

主演:克里斯托弗·普卢默,迪恩·诺里斯,马丁·兰道,布鲁诺·冈茨,尤尔根·普洛斯诺,亨利·科泽尼,金·罗伯特

类型:电影地区:加拿大,墨西哥,德国,南非语言:英语,德语年份:2015

《记住》剧照

记住 剧照 NO.1记住 剧照 NO.2记住 剧照 NO.3记住 剧照 NO.4记住 剧照 NO.5记住 剧照 NO.6记住 剧照 NO.13记住 剧照 NO.14记住 剧照 NO.15记住 剧照 NO.16记住 剧照 NO.17记住 剧照 NO.18记住 剧照 NO.19记住 剧照 NO.20

《记住》剧情介绍

记住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一家疗养院里,年逾古稀的犹太人古特曼先生(克里斯托弗·普卢默 Christopher Plummer 饰)呻吟着从睡梦中醒来。他的记忆正在消退,连妻子不久前去世的事也险些忘记。不过妻子的离开似乎也帮他卸去最后一点儿牵挂,他在朋友的帮助下,从养老院偷偷跑出。古特曼的身上携带着朋友写的信,上面记载着他沿途需要注意的事项以及此行最大的目的。几经辗转,他终于找到了名叫鲁迪·克兰德的老人。对方年轻时曾是参与过二战的德国士兵,家族的血海深仇驱使着古特曼先生不远万里追踪仇人。 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恐怖记忆,让每个切身经历者都背上了毕生无法摆脱的罪……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笙秋天降神犬2午夜蝴蝶甜小姐与冷先生战场的女武神吉米·卡尔:笑点狙击手神秘博士第五季慕尼黑曼波舞假面骑士亚马逊们第二季非天非地龙之家族第二季绝命赌局思维笼宾果:晨光之王我们的存在(上)爱在天际紧急追捕风筝逃学威凤GETUP!GETLIVE!迷失暗夜纯粹的激情暴君画家的情人巧克力课程2北京爱上你家有贱女暗潮汹涌忍者之家天使的身体家庭之殇

《记住》长篇影评

 1 ) 此刻我们无处逃脱

生命这场战争永远不会结束。

——《再度觉醒》普里莫·莱维 (Primo Levi) 阿托姆·伊戈扬的电影通常有两个主题,记忆和失去。

于是这次他塑造了这样一个形象,丧妻不久、患有阿兹海默症的老头Zev。

这不是一部大张旗鼓地反思二战的片子,当几个垂垂老矣的暮年人步履蹒跚地出现在镜头前,观众很难做到把惨无人道、丧尽天良这类词与他们联系在一起。

片头Zev起床时又一次失忆,下意识地寻找妻子Ruth,现实与记忆的边界早已模糊不清,但我不认同病症的独断,而是数十载的谎言说着说着,就难辨真假了。

故事脉络很简单,纯线性结构,也不带太多回忆,如果没有结尾的剧情大反转,一句话概括就是临近生命尽头的集中营生还者踏上寻找狱卒的漫漫复仇路。

不能一概而论所有带有意想不到结局的电影都是好片,但在电影工业发展到这个程度的当下,能做到在最后十分钟还让人提心吊胆着实不易。

借用Positif的评价,这部片子建筑的矛盾叙事、编织的角色冲突、流畅的情景设定、演员的出色表现,都达到了一个较佳的水准。

剧情反转在于,原来Zev也是狱卒,他就是自己一路寻找的Otto。

当年和他共谋在手臂刻上囚犯编码以逃脱审判并一道移民美国化名为Rudy Kurlander的另一位狱卒揭开了这段往事,在记忆被唤醒的一瞬间,Zev开枪打死了他,之后自尽。

其实这一切都在Zev在养老院的"朋友"麦克斯的计划之内。

麦克斯才是一位真正的奥斯维辛幸存者,在Zev入院的那天,他就认出了这当年残忍杀害了他的家人的罪恶灵魂。

借着Zev的间歇性失忆,他策划了这场看似短暂、实际上却耗时七十年的复仇。

非要细究情节的合理性,总是能找出不少黑点的。

一个年届九十、时不时失忆的老人,跋涉千里寻人,过程中总是有可以挑刺的点,但如果拘泥于这些细节,才是令人遗憾的吧。

昨天看的是夜场,不大的厅只有我一个人,坐在最中间的位置,听着耸人的配乐,时不时内心打颤,不可避免地想起了奥斯维辛。

去年秋假一个人去了奥斯维辛,跟着当地旅行团,花一天的时间参观了两个营。

波兰的深秋已经被冬天的严峻萧索彻底占据,阴沉的天空笼罩下的历史分外沉重。

我全程是游离状态,向导用平静的语调念出的描述性语句,似乎也是对历史的讽刺。

永恒的困境是,当我们回顾历史时,那些最宝贵最真实的东西早已死去。

所有生命,变成了数字、影像和故事。

鲜血会干涸、尸体会腐烂,再鲜活的记忆逃不过仅是想象共同体的宿命。

望着那些铁栏杆、木砖床(甚至称不上床),一种无须言说的默契蔓延开来,几乎参观者都沉默不语。

对啊,面对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有什么好说的呢?

说什么是有意义的呢?

或许奥斯维辛算不上最黑暗的一页,仅仅是昨天历史课上说到的美军越战时的美莱村大屠杀,那些留存不多的图片与报道,给人的震撼度一点都不少于集中营。

又开始质疑人性了。

作为一个用剪刀剪纸片手都会颤抖的人,我实在无法想象为什么会有这般的惨绝人寰。

当在仔细研读战争史背后的人性扭曲历程后,似乎一切都不需要解释了,因为这就是人性的一部分啊,被掩盖起来的极恶,以及丧失自我的过分狂热,在人类历史中,几时缺席过。

想起汉娜阿伦特对战犯的那番思考,放在战后的背景下她饱受争议,但时间是可以检验出真理的。

我们不愿意面对的、竭力否认的,是我们内心深处的恶。

而更可怕的是,我们又总以为通过惩罚别人的明恶,可以隐藏自己的暗恶。

Zev有着不堪回首的罪恶往事,他说了一辈子的谎,到最后甚至把谎言当作事实。

当他遇到因同性恋身份被关进奥斯维辛的第二个Rudy,他的道歉是多么真诚,那种感同身受的痛苦很难让人想到这一切是个假象。

当他遇到新纳粹、第三个Rudy的儿子时,他的愤怒爆升到极点,甚至开枪打死了他。

那满屋子的纳粹物件,包括悬挂的党旗、旧日的军服,犹如齐发的万箭,深深扎进Zev那混沌不堪的身躯与灵魂,刺痛不已。

当一个人说了太久的谎言,连自己也会信以为真的吧。

但最骇人听闻的不是失忆,而是当他回想起那些真实的故事时,发现自己曾是如此地罪恶不堪。

于是无地自容。

音乐在影片里起到的是治愈性的作用,两次弹琴,当Zev在第二个Rudy的养老院里听到女职工在弹奏莫什科夫斯基的曲子时,他说道,我过去的钢琴老师说,世界上最伟大的三个作曲家是门德尔松,梅耶贝尔和莫什科夫斯基。

第二次是当Zev来到他过去的"同伙"家中弹起了瓦格纳,对方说,生还者是不会喜欢瓦格纳的。

Zev回答说,你不会憎恶音乐。

其实这时,第四个Rudy已经认出了Zev,知道自己藏了一辈子的伤口,终究会被撕开。

音乐是如此美好,Zev老迈的身躯费力弹奏的乐曲是如此动人,谁能将这一切与他曾是集中营狱卒这一身份联系起来?

这里交代的隐藏的背景,即Zev在成为狱卒之前是一名研修钢琴的学生,这严酷无情赤裸裸的对比,像是一把插在人性深处的刺刀,永远无法摆脱,而时刻隐隐作痛。

人没有绝对的善恶,追求美的灵魂,或许下一秒就是恶的源泉。

人性就像硬币的两面,有时候仅是轻微颤抖就足以翻天覆地。

既然无法摆脱罪恶,至少让我们深深记住曾发生过什么。

无关复仇,关乎人性。

附上一些在奥斯维辛拍的图片,其中一期以强迫劳动力为主,二期基本就是死亡营。

<图片1><图片2><图片3><图片4><图片5><图片6>

 2 ) 胡写

这是一部关于历史罪恶的片子,结局真的可怕,让我想不到的是一个年轻时候充满血腥杀戮暴力的人在晚年记忆不好的情况下会变成一个充满着正义感并不怕危险坚持执行到底的人。

完全变了一样,就也是让我困惑的地方,按理讲这些伤害他人的记忆会刻在骨子里一样那有那么容易就忘掉,当然也可能是他自我感到自己年轻时候犯下太多的罪恶,他老年的时候急需要自己去为犯的错赎罪以求得到解脱,正是这种想法太过于强烈导致自己不知不觉中把自己带入到受害者的境地并为之付出行动。

尤其是在这种身体还不是方便的情况下反而更容易被人利用,我想电影还缺少那种真正复仇的老者绝对不是第一次给主角讲故事洗脑,不停的灌输自己的往事,当他弹钢琴的那一段就可以感受到他心里此刻一定是高兴愉快的毕竟目标就在眼前任务即将完成,所以他弹钢琴才会那么愉悦那么丝毫不乱。

警察被杀那一段,我一直在好奇的想,纳税的种族思想也会遗传吗?

不然为啥警察这么正义感的职业也会对犹太人那么的仇视,不仅仅是他父亲的思想教育导致的吧,而且你有没有发现电影还偷偷安排他家的狗疯狂的对他狂叫主人咋训斥还是没有停下来叫声,这难道不也是有另一层意思在里面吗?

我再延伸一下,每次他睡醒都会呼叫他太太的名字,深知爱着他的太太,可是他的太太真的叫那个名字吗?

还是他身边那个利用他的人编出来的名字,让他相信他太太得癌症比他先去世,这样不是让他更能够大胆无后顾之忧的去执行复仇计划。

我想主角最后回想起来自己的过去种种,他自我了结也不失为一种明智之举,走的坦然。

人们不常说正义会迟到但不会缺席,可是即使到了这种效果也会大打折购的。

 3 ) 借刀杀人,一石二鸟,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2015加拿大剧情片《记住》,全球累计票房423万美元,定级R,豆瓣评分8.2,时光网评分7.4,IMDb评分7.4。

“一石二鸟”的电影版释义。

全片的精彩集中在最后的谜底,像悬疑片结局一样的拨云见日,豁然开朗,如果没有结局的神来之笔,不会有那么高的评分口碑。

我关注到本片,是因为2022年韩国的《我记得》翻拍自本片,所以在看翻拍片之前先看原版。

影片在结局之前,导演完全误导观众,我以为是《困在时间里的父亲》+《记忆碎片》,直到最后正邪身份大反转,脑海中一下子迸发出好多个词——借刀杀人,一石二鸟,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虽然没能猜到结局大反转,但是养老院运筹帷幄的老人肯定不简单,他不会只是个同病相怜的纳粹受害者,这是能够预想得到的。

在结局出来之前,我已经意识到养老院老人很可能利用了男主的阿尔茨海默症,果不其然,因为男主由于失忆和健忘,对随身携带的信件无法辨别真假,信任怎么说就怎么认为,所以很可能会被人利用。

本片属于“一句话剧透”类型,在结局之前是剧情片模式,没什么亮点,结局出来时瞬间变为悬疑片模式,并且见好就收,戛然而止。

2022年,韩国翻拍了本片,名为《我记得》。

本片是二战题材内容,韩国《我记得》是韩日战争题材。

 4 ) [Film Review] Remember (2015) 7.6/10

Atom Egoyan’s REMEMBER is a linear-structured retribution thriller revolving around an octogenarian Holocaust survivor Zev Guttman (Plummer), transiting North America to track down the murderer of his family in the Auschwitz concentration camp during the WWII, whose alleged name is Rudy Kurlander and Zev has four candidates on paper (a minor plot hole is that one of them arguably can be eliminated beforehand for his age, which could have saved Zev much trouble and legwork), and as far as to stretch the narrative length, it is always the last one on the list who turns out to be one he looks for, but Benjamin August’s efficiently brilliant script strenuously paves for a last-minute bombshell to leave audience plumb slack-jawed. Zev has a condition, he is ailed by dementia, or Alzheimer’s, so only with the aid of the written instructions from his fellow nursing home resident, the wheelchair-confined Max (Landau) - another surviving Jew who alleges that both him and Zev’s families were dispatched at the hands of the said Rudy Kurlander, whose real names is Otto Wallisch, which leaves the ambulatory Zev the only one left to execute their revenge plan - a doddering Zev can sneaks out the nursing home and doggedly carries on his mission with intermittent bouts of dementia to undermine his cognizance. While the final twist is a total game changer, Egoyan and August conscientiously leave subtle clues to tantalize viewers that Zev might not be the one who he seems to be, a shot of a shower nozzle from Zev’s subjective angle might suggest a harrowing past promptly but in second-guessing, considering those victims have nearly zero-chance to get out of the gas chamber alive, how come Zev retain such recollections? More urgently, during the tension-mounting encounter with a Neo-Nazi US state trooper John Kurlander (Morris), the son of the third possible perpetrator, an astringent commentary of the tenacious vestige of Fascism that still detrimentally scorches our earth, Zev’s adeptness with sidearms simply doesn’t wash with his prior gun-novice comportment. Eventually, everything falls into the right place consummated with a clinical bang after Zev finally utters “I remember!”, once an executioner, always an executioner. One might argue from the medical angle that how various ways of memory loss can effect Zev’s retention to an extent that he could be subjected to completely brainwash by instilled disinformation, and the film clearly doesn’t wish to dwell on that touchy issue. Nevertheless, as a fictitious creation, REMEMBER is visually unadorned but felicitously thought-provoking (the ingenuousness of the word “Nazi” from a poppet’s mouth bespeaks a genuine wish of a future where such enormities have no place to reside). Much obliged to a hale Plummer’s profoundly affecting and palpitatingly lived-in commitment (and a wondrous pianist too), it bootstraps itself into a lucid, pungent, reflective critique of the indelible ramifications of the egregious, man-made horror, even whose witnesses and survivors will soon ineluctably perish in process of time, that no one ever ought to forget. referential entries: Egoyan’s CHLOE (2009, 6.9/10); Christian Petzold’s PHOENIX (2014, 7.8/10).

 5 ) 名场面

查尔斯·古特曼(奥托·瓦利施儿子):爸。

英格·克兰德(库尼伯特·斯德姆外孙女):妈妈。

泽夫·古特曼/奥托·瓦利施(拿枪指着鲁迪·克兰德/库尼伯特·斯德姆):请别紧张。

查尔斯:爸,你为什么不,呃,把枪放低些?

瓦利施:查尔斯?

查尔斯:啊?

瓦利施:你在这干什么?

查尔斯:呃,爸,把枪放下。

把枪放下,爸。

瓦利施:不,不,除非他说出真相。

鲁迪·克兰德/库尼伯特·斯德姆:为什么你要这样做?

瓦利施:告诉她们你是谁。

斯德姆:请你别再发疯了。

瓦利施:告诉她们你做了什么。

斯德姆:放过她们,拜托了。

(德语)瓦利施:说英语。

斯德姆:求你了!

瓦利施:我要让她们听懂你说的!

克莉丝汀·克兰德(库尼伯特·斯德姆女儿):爸爸,他在说什么啊?

斯德姆:别听他的,他疯了。

瓦利施:是吗?

(把枪指向英格)你的选择很简单,你可以说出真相让她活下来,你也可以说谎,然后看着她倒下。

给你三秒钟,一!

斯德姆:拜托,别这样。

瓦利施:二!

克莉丝汀:求你了,朝我开枪吧!

查尔斯:爸,停下!

斯德姆:好吧,好吧!

好吧!!!

在战争期间,我不是囚犯。

瓦利施:大点声。

斯德姆:在战争期间我不是囚犯。

瓦利施:再大点!

斯德姆:在战争期间我不是囚犯!

我是个纳脆。

我是个党卫军,我是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一个狱长。

克莉丝汀:你杀过人吗?

斯德姆:是的。

英格:外公,你杀过人?

克莉丝汀:你杀了多少人?

斯德姆:我不清楚,很多人。

瓦利施:现在告诉她们你的真名。

斯德姆:我的名字叫……库尼伯特·斯德姆。

瓦利施:不对,你的名字叫瓦利施。

斯德姆:不,就是库尼伯特·斯德姆。

瓦利施:你叫奥托·瓦利施!

斯德姆:不!

是你,你叫奥托·瓦利施!

瓦利施:你在撒谎。

斯德姆:没有,这是70年来我第一次说真话。

你才是奥托·瓦利施!

我是库尼伯特·斯德姆,我们都是奥斯维辛的狱长。

瓦利施:不……我是个囚犯。

斯德姆:看看你的胳膊,你是98814号,我是98813号,是我们互相纹的,这是我们唯一的逃生办法。

查尔斯:爸,这是真的吗?

瓦利施:不,都是谎言,都是谎言。

这不是真的。

斯德姆:谎言?

你怎么能忘记呢?

你给自己取名叫泽夫,因为它是狼的意思,你说我俩都是狼!

(泽夫扣动扳机,枪响,斯德姆倒地)查尔斯:哦,我的天哪。

瓦利施:我记得。

查尔斯:爸!

(泽夫对准自己脑袋,扣动扳机)查尔斯:爸!!!

 6 ) 假的永远无法成真

飞机上看的,不是新片,事先没有被安利被剧透,所以很真实地被震撼了。

看完一遍之后又重看了最后一段,没有刻意去切时间,这最后一段大致就是二十六分钟吧,以此为界,把影片分为两部分。

光看前半部分已经很精彩了。

一个非常悲情的、衰迈的杀手Zev,在另一个身体更加衰迈、但脑力卓越的老人Max的帮助下,利用即将燃尽的生命的最后时刻,去追杀纳粹分子。

他患有健忘症,妻子一周前刚刚去世,但他不记得了,别人一遍遍告诉他,他一遍遍伤心,我一遍遍揪心。

以为这个故事就是这样了,他挨个排查4个被怀疑的老人,最后搞不好仇敌已经死了,也没准他侥幸成功复仇。

也会出戏地想,国外养老设施真完善啊,对老人真的很体贴很耐心。

实际上,前一晚我只睡了4个小时,原本打算在飞机上补觉的,这部影片从一开始就驱散了困意。

后半部分揭穿了身为恶魔的前半生,和伪造身份的后半生。

之前感到违和的细节统统得到了解释。

他的囚犯编号纹身,和真正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幸存者的纹身,在样式上是不同的。

他声称不懂枪,非让别人把用枪步骤写下来,可是他挑选了杀伤力大的手枪,开枪之前也根本没看字条,连发两弹,一人一狗都是一枪毙命,绝对用枪老手,开枪像呼吸一样自然。

穿越国境时,在座椅上用衣服盖着枪的做法也非常镇定老练,其他事情上他都那么糊涂,要靠看信、给Max打电话才能知道应该怎么做,但他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没人从旁提醒和指导。

他对德语的极力抗拒。

他对于音乐的选择。

太多太多东西,是竭力伪装也无法彻底掩盖的。

当然,他依旧是一个健忘症患者,他没有能力策划一切,相反他是被算计的那一个。

无时无刻不在吸着氧的Max才是决胜千里之外的主谋,他说上帝在向他微笑的时候,能够想象他脑中的无数碎片因为Zev的出现而拼成计划,因身体病弱而带来的无力感通过Zev的可控性和行动力而得以解决。

让两个纳粹分子火拼一把,多么凌厉的构思。

饰演Zev的演员是我们的老朋友了,半个多世纪过去了,他含笑讲话的样子几乎没有改变,即使改变也是增加岁月沉淀的风度。

角色和表演是如此复杂精微(或者不如说人性是如此复杂精微),以至于最终我都没想明白,Zev到底是器质性的大脑退化记忆障碍,还是自己骗倒自己把不堪的记忆都封存了(心因性记忆障碍)。

他在伪造身份下生活了几十年,恰恰是他身上差一点点就弄假成真的纳粹主义受害者特质,对家人的深情与亲切,反衬出深渊一样填不平、抹不去的恶。

恶魔可以爱家人,爱音乐,举止优雅,谈吐高尚,但恶魔终归是恶魔,审判总会到来。

 7 ) What war does to people

习惯看电影只看评分不看简介这部片看到7.4分且惊悚题材就下来看了结尾处震惊到张着嘴一分钟我们玩辐射4 使命召唤 崇尚暴力血腥独裁研究731 大屠杀 为正义呐喊者点赞 同时满足内心的猎奇情绪而这些大背景下 一个一个有血有肉渴望生存的个体 才是实实在在的牺牲者阿富汗战争结束后返国难以重新融入社会的美军和这部片子里4位老者:2个犹太人 2个纳粹(还有一个纳粹二代)战争之后 他们的生活 家庭 笼罩在永远散不去的阴影下刚看完的 实习生 里面说 想想看一位有着一生经验的老者能为公司发展做多大贡献战后重新融入社会的人 用上半生时间生活在阴影里 用下半生时间否定 隐藏 或强迫自己接受自己的过去ZEV出去杀人的动机是 在他们这个年龄 即使抓到逃跑的Nazi 将其遣送回德国的过程中 他可能因为自然原因死亡看电影过程中有个念头一闪而过 这么大岁数了 还折腾什么转念一想 人 不就是活个Purpose么 不然只剩等死ZEV的失忆症似乎可以被几个关键词暂时治好在信中引出 Ruth患癌症死亡 ZEV是集中营幸存者时 他脑海里关于毒气室 焚化炉 人们惊恐表情的记忆会被激活 而这被用来增强对纳粹的仇恨想来ZEV的失忆症 与内心对于自己作为纳粹强烈的否定有关当每次睡醒之后 记忆都是完全的空白 他可以看着卡通片轻松的笑 这种失忆甚至是一个自我保护机制他是战争中的强者 也是战争阴影的受害者 但战争中的弱者 被屠杀了家人的MAX 不会让他这样轻松的忘记罪恶影片最后揭示真相时 ZEV还是选择杀死面对的另一个纳粹我想 任何一个人 都会有这样的举措当不在执着于把自己的过去合理化对于善恶就有了更简单的评价行刑者该受到惩罚无论年龄无论那个人 是否是自己

 8 ) 记住

因为被结局震惊到想来写我的第一次影评哈哈哈 说得不好请谅解这部电影建议大家不要看任何介绍解析直接看原片 我也是偶然在微博看到什么十佳片中看到的 因为题材喜欢就下载到电脑里一直等到今天才看完 片子一定要在零剧透情况下跟着主角的步伐一起走下去才会被最后的故事惊讶到 下面是个人看法(有剧透有剧透有剧透 不想被剧透可以先去看看原片啦)8.9/10 导演想让我们记住什么 记住这个取名真的一语双关 一方面是男主角得了老年痴呆而努力的记住被他忘了的事情 一方面又是想让观众记住战争的残酷性 可能生活和平年代理解不了一个人是得恨到多深才能让一个90岁的老人去杀人 有意思的一点是 导演故意的体现了男主温柔脆弱的一面 在被警察推到在椅子上他瑟瑟发抖 在医院他会和小女孩看动画片一起欢笑 男主真的就跟平时街上的老爷爷一模一样了 而他却背着纳粹的背景 他值得被原谅吗?

而轮椅上的老爷爷是否又真的能释怀?

最后 战争是残酷的 铭记历史 peace and love

 9 ) 铭记历史 重塑人性

一部引人深思的电影,不止于泽夫是否真的记得?

或许当初瞒天过海的8814身份,让他过上了平和的普通人生,为人夫为人父为人爷爷,和善地与全世界相安无事,终究成了另一个人,彻底地忘记!

果真如此,那电影就仅仅只是一部聪明的借刀杀人复仇记,Max成了主角,浮于表面的大快人心!

又或许,他一直记得,只是痴呆症让他游离于外。

而基于这一假设,整个故事才有了深义——他的承诺,等妻子走后就开启“复仇”之行,应该是清醒时的选择吧!

也就是,他看到了自己年轻时的照片,面对Max的痛苦和仇恨,他选择自决的救赎,并且担起揪出同伙的重任!

如果,果真是这样的话,影片便有了温度和希望!

因为,糊涂中(遗忘)的他是恐惧、憎恨纳粹的,对孩童和受难者是充满爱怜和怜悯的;而清醒时(记得),他毫不犹豫地举枪自杀,平静而清晰地留下一句——I remember! 那一刻,他郑重地兑现了自己的承诺。

虽然这个世界正在快速遗忘,就像雪泥鸿爪终将白茫茫一片大地真干净,但亲历者铭记并悔改是如此的有力量!

随着那一声枪响,影片戛然而止,非常的干脆利落;但,随着那一声枪响,相信一定搅动了无数人的良心,涟漪不止、耳鸣不绝…… 就像此刻的我,还在忍不住地回味!

慈祥的老人与当初的恶魔,热情好客的儿子和狂热的纳粹……善与恶𣊬息而变、转换自如,如何去善待自己、他人和世界,特别是站在对立面如何去看?

铭记!

并以史为鉴,雪崩发生时没有一片雪花是无辜的,努力防范于未然吧!

只要不漠然旁观,应该是可以的,《一生》已经证明了一切!

 10 ) 血债血还

2023.02.07

美国一家疗养院里住着一个叫泽夫·古特曼的九十岁犹太老人,患有老年痴呆症,他妻子露丝去世一个星期了,可是他每次一觉醒来,都会召唤自己的妻子露丝,经人提示才能反应过来。

就是这样一个高龄且健忘的老人,在妻子去世一个星期后的凌晨,悄悄的离开疗养院,踏上了开往克利夫兰的列车,开启了他的复仇之旅。

泽夫和同疗养院的老人麦克斯都是当年二战期间臭名昭著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囚犯,他们幸运的躲过了纳粹的屠杀,可是家人都死在了奥斯维辛集中营。

马克斯多年来成功的追踪到几十个纳粹逃犯,现在他已经风烛残年,坐轮椅,还有严重的哮喘,需要时刻吸氧,他最后查到线索的当年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纳粹狱卒只有靠泽夫来继续完成。

为此麦克斯为他准备了一个手皮包,里面有身份证和银行卡,还有现金,最重要的是麦克斯给他写了一份“提示和行动指南”,里面详细的告诉他要去往哪里,寻找谁,并帮助他安排了沿途的出租车和酒店。

泽夫在开往克利夫兰的列车上和对座小孩聊的很开心,一觉醒来,什么都不记得了,经对座小孩提醒才从上衣口袋里掏出提示和行动指南,看完提示才恢复正常。

下了火车,泽夫坐上麦克斯电话预约好的出租车来到一家枪械商店,店主在输入他的身份信息核对时他一句“我看起来像能跑的逃犯吗?

”说的店主都不好意思的笑了。

泽夫自称是不了解枪的初学者,却选了一把9毫米格洛克17手枪,这可是世界上最流行的执法用武器,泽夫请店主给写了一个使用说明书。

入住麦克斯预定好的酒店,在浴缸里睡了一觉的泽夫醒来后又四处呼唤妻子露丝,啥都不记得了,看过麦克斯写的提示才恢复正常。

当年奥斯维辛集中营党卫军军官奥托·瓦莱什偷走了处决犯人的身份证件,在战争后期以鲁迪·库兰德的名字潜逃,据查那个时期有四个叫鲁迪·库兰德的德国人从德国移居美国。

泽夫来到第一个叫鲁迪·库兰德的家,见到鲁迪·库兰德,泽夫哆哆嗦嗦的从手提包里掏出手枪,命令他靠窗站,以验明正身,核实是德国人,88岁,在德国军队服过役,这些都对,可是接下来出岔子了,这个鲁迪不知道什么奥斯维辛,他在北非一直跟随隆美尔将军,有照片为证。

第二个鲁迪·库兰德住在加拿大,泽夫还要出国一趟,他的护照过期了,好在驾驶证也能用,泽夫聪明的把手枪放在大巴车座位上,用一件衣服盖上混过了关。

这个鲁迪住进了医院,已经时日不多了,核实过是德国人,而且在奥斯维辛集中营呆过,泽夫又费力的从手提包里掏出手枪对准了他,可是突然发现鲁迪胳膊上也有一行囚犯编号,原来这个鲁迪是个同性恋者,在奥斯维辛集中营是个囚犯,泽夫一边道歉,一边抱着鲁迪痛哭了一场。

心情郁闷的泽夫听见钢琴声循迹过去,演奏了一首门德尔松的曲子,舒缓一下紧张的情绪。

第三个鲁迪·库兰德住在乡下,一片荒野里独门独户,家里没人,泽夫等了一天,才等来鲁迪的儿子约翰库兰德,他是个警察。

原来鲁迪三个月前死了,他的儿子对父亲的朋友很热情,招呼泽夫进屋喝水,闲聊知道他父亲是德国人,参加过二战,是个收藏爱好者,看到他父亲的收藏品,屋子的墙上赫然挂在一面纳粹万字旗,还有纳粹军服和书籍,是个纳粹分子,可惜他父亲鲁迪没有到过奥斯维辛,在军队是个厨子。

约翰是个纳粹拥护者,发现泽夫是犹太人竟然放狗咬他,泽夫熟练的掏出枪来,一枪打死朝他扑来的狗,两枪打死试图攻击他的小纳粹,枪法极准,一枪打中左胸,第二枪直接爆头。

泽夫杀完人洗澡更衣,穿着约翰的睡衣在大床上睡到天明,完全无视走廊有个死人和死狗。

最后一个鲁迪·库兰德住在一个依山傍水,环境优越的别墅里,是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他女儿对泽夫的到访很警觉,一再盘问才让进门,等待在楼上午休的鲁迪起床时候,泽夫弹起了钢琴,琴声把鲁迪引了下来“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幸存者不该喜欢瓦格纳的曲子”,“照片上认不出你的脸了,你的声音没有改变”,两人终于面对面了“,鲁迪说“我知道终有一天你会来找我的”,泽夫答“我不会忘记你”。

两人来到后面的花园,鲁迪坦言一辈子用假名字生活都快把他逼疯了,泽夫随声附和“对,生活在谎言里并不是生活”,鲁迪动情的说“我一直都知道你会来找我的”,说完上前紧紧的拥抱泽夫,而泽夫则冷冷的说“把你的手放开,奥托”,鲁迪愣了。

此时泽夫的儿子查尔斯赶到了鲁迪家,他们看到了泽夫用枪指向鲁迪的恐怖一幕都惊呆了,在泽夫的逼迫下鲁迪说出了真相,他不是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囚犯幸存者,而是一名纳粹看守。

当鲁迪说出自己的真实姓名叫“克莱伯特·斯特姆时,泽夫予以否认“你的名字是奥托·瓦莱什”,两个人为此争执起来。

鲁迪激动地说“这是我七十年来第一次没有撒谎,你才是奥托·瓦莱什,我是克莱伯特·斯特姆,我们两人都是监狱看守”。

戏剧性的一幕出现了,鲁迪卷起了袖子,胳膊上烙有一排数字98813,而泽夫手臂上的数字是98814,啥也别说了,两个人都是潜逃多年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罪行累累的纳粹看守。

面对泽夫的连连否认,鲁迪告诉他你取名泽夫,是因为希伯来语是““狼”的意思,你说我们是狼。

一声枪响,奥托·瓦莱什打死了克莱伯特·斯特姆,接着举枪自杀,相信这个时候奥托是清醒的,他无法接受这个残忍的事实。

真的为犹太老人麦克斯的智慧拍案叫绝,利用纳粹逃犯来查找逃犯,上演了一出狗咬狗一嘴毛的闹剧。

虽然利用老年痴呆症病人残忍了点,但是比起他们这些纳粹当年对犹太人做的那些惨无人道,丧尽天良的恶事也是罪有应得,死有余辜。

尽管这些恶棍都已经风烛残年,活不了几天了,但是犹太人绝不会心慈手软,就此罢休,一定要报仇雪恨,让他们血债血偿。

相比较佛系一贯宣扬的慈悲为怀,以德报怨理念就有点像“农夫与蛇”,自欺欺人了。

更何况他们不是冻僵的蛇,曾经是吃人不吐骨头的狼,杀人不眨眼的恶魔。

《记住》短评

反转不是重点,悔过才是。。

10分钟前
  • notscarlettjo
  • 推荐

勉强及格。失智老人拿着康养院病友的计划书,按部就班追杀当年奥斯维辛的仇人。类似题材有《杀手的记忆》之类,这部拍得不算好,老人行动的整个过程缺乏设计,他就那么平平淡淡的去买枪(这种买枪流程我还挺愿见识的),然后找人,找错人,又盲打误撞杀了个纳粹二代(调度特别傻,对方知道他身份了还要跟狗置气,导致被老人射杀),结果杀完人就没事人一样走了。一直在找他的儿子也没营造出什么紧迫感,倒是一直幕后出钱替他安排一切的病友有点犹太霸总气息。伊戈扬布光透亮、机位和剪辑稳定的流畅肥皂剧风格依旧,整个观感都太平了,男主的表演倒是提供了一些惊喜,比如他在仇人家弹钢琴那段,一种属于老人的淡定恨意。片尾反转是最大亮点,也是这个故事最新鲜的地方,之前的铺垫也让它不至突兀

13分钟前
  • 左胸上的吸盘
  • 还行

看韩片我记着才知道这个 不过犹太不值得同情

15分钟前
  • 紫音
  • 很差

其实是Max一直“记得”。有人说最后他在电视前说那番话多余了,但是我能理解。那很“犹太”。

18分钟前
  • souvent
  • 还行

剧情节奏其实和法语影片Je n&amp;#39;ai rien oublié 很像 可惜那一部看过的人不多 相比起来 那一部更美 同样是阿兹海默引起的故事 那一部是救赎 这一部是毁灭

22分钟前
  • 坐等1900
  • 还行

精致、缓慢,克里斯托弗普卢默的独角戏,老迈颤抖的步伐和时而凌厉时而飘忽的眼神,在经过平缓的一小时后迎来爆发,而结局更是出人意料。

23分钟前
  • 克莱门特
  • 推荐

算了吧

26分钟前
  • 饼饼
  • 较差

节奏和故事都很不错

28分钟前
  • 菲利普
  • 推荐

演得很动人,但是反转得有点草率

32分钟前
  • 晚安好运©️
  • 推荐

这是要记住仇恨还是要忘记仇恨?选择性失忆?本来可以戛然而止,最后来个解说,是怕大家看不懂?

33分钟前
  • 微分流形
  • 还行

过评了吧,还以为又是一个关于阿兹海默的电影,不过结局还满出乎意料的。其实对于发生久远的战争,对经历过的个人也许是难以磨灭的记忆,对人类来说,却不算什么。这片结尾过于残酷了,不算好片。其实历史上残酷的战争数不胜数,如此追寻二战,很大程度上应该是犹太人掌握了世界吧。

35分钟前
  • CodeM
  • 较差

视角真的独特,反转并不是主要的,而是二战后的反思,施暴者与受害者身心留下的创伤,是时间都难以磨灭的。

40分钟前
  • 源源源源源er.
  • 推荐

老年版《记忆碎片》,刚好能利用上老人健忘症和时隔70年的仇恨双重设定。以记忆为核心展开多层次变化,每次记忆归零后打开纸条会多延展出一点情节提示,按线索依次寻人追问回溯二战德国纳粹的罪行,同时也在展现当今时代的遗毒余孽。记忆同时又存在不可靠性,重建的身份认知与曾经的身份欺瞒相叠加。片名Remember,更准确翻译是“记起了、想起来”,或者台译的“我记得”。“Hank”的出场很惊喜,还同样是扮演警察,压迫感极强。以寻人作为主线,一开始就说了有四个可能人选,套路安排比较明显,按时长来等,果不其然要等到最后一个才是。再额外加一层反转,也在预料之中,好在处理得都很利索。碰巧昨天看了国产片《我是植物人》,同样是失忆逐渐唤起题材,相比本片在结构安排和类型片处理上都有不小差距。

45分钟前
  • 十一伏特
  • 推荐

世界上是有正义的、只不过有时候会迟到。ps:看似最弱不禁风的一般都是赢家。

46分钟前
  • 玛丽莲教父
  • 推荐

受够了犹太人操纵的意识形态

51分钟前
  • 原力保佑
  • 很差

5.5其实对我来说这电影是不及格的;首先这个结构这个想法就很老套,对我来说没有任何悬疑点和反转感,看到26分钟我以全然明白导演通篇要怎么拍怎么做。所以我看故事。我猜导演是想说,纳粹分子为了到西方世界国家,要像当年犹太人那样躲藏,并且再他“老朋友”安排下,体验当年犹太的恐惧,以激发自己内心的罪恶感完成事件。听起来很牛对吧,是很牛拍出来就不一定了。故事是不完整的,因为人物到弧光展现是一定要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但是电影里几乎没有展现这个。首先这个选角我就不认同,导演表演很好,但是这个角色一看就是那啥对吧这个演员有符号化的,我甚至怀疑导演是故意让观众一开始就知道结局,然后再设计一个结局之上的灵性表达,结果就很实诚。

55分钟前
  • Glen
  • 较差

犹太人果然该死

60分钟前
  • cherrydog
  • 很差

老人演得非常好,但拍得很一般,对这类最后大反转的电影不大喜欢。

1小时前
  • 江枫渔火
  • 还行

我看过的最年迈的杀手,当看着那位颤巍巍的老人,握着手枪,行凶杀人,简直不敢相信他能够成功。结束的神反转是个亮点,没想到老人以受害者身份行凶,最后才知道,自己曾经也是凶手,被真正的受害者利用了。此前曾经有一个细节已经在暗示,就是老人在纳粹倾向的警察房间,虽然吓得尿了裤子,但是他抬手一枪击毙了狗,再抬手一枪击毙了那个纳粹二代,这种神射技能,如果未经当年的屠杀训练,肯定无法完成。而他当时展现给观众的身份却是犹太难民营受难者,与神射手身份难划等号,形成疑问,等到神反转结果呈现,一切已释然!

1小时前
  • 毕大费
  • 力荐

奥斯维辛用成个花架子,老爷子演的好是演老年痴呆好,跟纳不纳粹没有一点关系,人物写得太真空,强行卡位奥斯维辛苦情背景

1小时前
  • leftear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