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修理店的店长椎名秀亮与亡妻留下的7只猫生活在一起。
因为力不从心,他与青梅竹马的兽医藤村美咲一起为猫咪们寻找新主人。
来秀亮店中求养小猫的人,有的是为安抚生病的祖母而想找只替身猫,有的是为了兑现向孩子们许下承诺。
为确认对方是不是一个合格的饲主,椎名秀亮会先让想收养猫的人带猫回家去试养三天,同时为了减轻敏感的小猫在陌生环境中产生的不安感,他还会让对方把毛毯一起带走。
好吧,其实我只是为了看七位主子的。
E3 一个人养猫,猫把家里弄一团糟那一段好有共鸣:ex领回来的小西,他的大学同学养了一年不想养了,当时看见狗把那家人的茶几腿儿啃没了、门框一米以下全部啃光等等都没想到养这破狗会有什么后果!
之后没养几天就彻底姓了我的姓,天天一推开门就见家里一团糟,一地垃圾。
那时候的流程是先在门外心理建设、建设完了进屋揍狗,揍完收拾扔一堆东西、偶尔忍不住哭一会…现在我西没扔掉或者打死,完全靠某人坚持给戴嘴套,狗嘴的杀伤力大大受限!
因为这破狗扔了沙发无数包包鞋子手表小电器绿植书本文具等,想起来就生气!
写到这里瞪我西一眼,八岁半的老狗了,还是萌萌哒,要干嘛!
过来揉揉!
居然在被各种国产烂片伤的欲吐无力,怒其不争的时候,一部本年度(或许也是前后许多年度)的最佳猫片悄悄的出现,萌,治愈,感人,不看后悔,不转不是爱猫人, 不管多少溢美之词给他都毫不过分,是的,我说的就是这部《毛毯猫》。
首先这个剧情的设定就要上天了。
冰块脸高大瘦削不苟颜笑的帅大叔,居然养了七只猫!
虽然现在还没有把七只猫认清楚,但个个都是体肥脸圆易推到毛茸茸,见谁跟谁亲的一撸就呼噜的萌炸天猫咪。
这样的人设和剧情把各种反差萌和治愈原素集为一剧,简直是不给其他剧活路啊,这难道不是犯规吗!
大叔一个人养着这七只猫咪。
大叔的人设是一位手工家俱店的老板。
每天就在他的店里,认真的,一丝不苟的做着他的家俱。
量尺寸,用砂纸细细的打磨,本来一个长得好看的男人专注的做一件事情已经够迷人的了,哪还受得了还有一只只的猫咪时不时的跳到他头上,肩膀上去。
大叔就继续不苟颜笑的头顶着猫咪继续干活。
啊,对场景痴迷得太多了,还是回来讲讲剧情 。
大叔原来有一位相爱的妻子,这七只咪都是妻子养的。
但是几年前妻子不幸因车祸忽然去世。
就留下了大叔一个人照看着这七只猫咪。
但是大叔一个人照顾得有些吃力,而且一直看着这七只猫咪,大叔难以从妻子的回忆中走出来。
于是,在大叔的家俱店对面开兽医院的女兽医,美咲,也是大叔从小青梅竹马一起长的朋友,提议给这七只猫咪找靠谱的领养人。
故事,就在大叔,女医生,来领养猫咪的人们之间展开了。
就那种治愈,温情的小故事 。
非常自然,感人,而不矫情。
说到这里我实在忍不了要插播一下我们的国产剧了。
真的实在是太不把观众当人看了。
你们来看看这种小成本,小制作的日剧,估计这些演员的片酬也不会高到哪里去。
但是人家走心,认真,演一个角色就是一个角色。
女医生自然爽朗不做作。
每一个来领养猫咪的人,都有一段伤感的经历和无奈,都是剧中一集就消失的配角,可是他们演的认真,踏实,温暖。
可是国内那些拿着天价片酬的小鲜肉们,导演们制片们,流量明星们,他们把我们观众当什么?
当弱智,当白痴,好像是拍了一坨屎出来也硬要我们吃。
还有某片智障导演出来说,烂片多就怪观众。
在中国,观众真是最不被尊重的一个团体,不被尊重也就算了,还要为这些弱智们直接或间接的买单。
实在是不好意思,想起来就生气,插播吐槽了。
我们再跑回这部《毛毯猫》。
片子的开头,是大叔被一只大猫咪舔醒。
(图片来自网络,本文与水印无关,侵权删除) 大叔还想再睡一下的,奈何其他的猫咪也发起了攻势,七只猫咪啊,一起围上来,大叔只能不情愿的起来。
给每只猫咪都摆上专门的食物和清水碟。
然后再一个个的铲屎,一铲干净一个,猫咪就又进去了哈哈,真是所有铲屎官都熟悉的日常。
然后大叔会到楼下的家俱店开始工作,猫咪会全部跟下去负责捣乱,包括但不限于抢大叔的早餐,跳到大叔的肩膀和头上,压住大叔的工具和设计图等等。
再然后,第一个领养人就出现了。
这是一个女生,她的奶奶得了老年痴呆,要最后到她家里呆几天后,就要被送进老人院。
女生来到大叔这,发现了一只胖桔猫,跟她以前给奶奶养的一只叫隆隆的小猫几乎一模一样。
她想领养这只小猫回去,陪伴奶奶渡过与家人最后的时光。
大叔开始是不愿意的,他不愿意自己的猫猫去别人家当替身。
但当女生再三保证就算奶奶去了养老院她也会对猫猫好的时候,大叔给了她试养的机会。
把猫猫的粮食和餐具装好后,专门给了女生一条毛毯,那是猫猫专属的毛毯,估计是从小在那上面睡大的,有猫猫熟悉的气味,就算把猫猫带到陌生的环境,只要铺上那条毛毯,猫猫就会平静下来。
这也许也是剧名《毛毯猫》的由来。
女生把猫猫接回了家。
她的奶奶来了以后,果然认不得大家,但是不惦记着她以前说过的未婚夫,并且一眼就认定猫猫是以前的隆隆,一直把猫猫抱在了怀里。
女生的未婚夫已经有四年没有联系,她不知道这算不算已经分手,但为了给奶奶一个没有遗憾的时光,她请来大叔冒充自己的未婚夫。
大叔出于同情勉为其难的答应了。
到女生家与她全家及奶奶共同进餐的时候 ,奶奶忽然发病。
大叔看出了端倪,离开了女生家并告诉女生,你不要以为老人家生病了就什么都不知道。
女生怀着愧疚的心情,联系上了未婚夫,原来她的未婚夫也一直在等着她的电话
原来他们两人都太克制,太被动,差点就彼此错过了。
女生要求未婚夫马上到自己家里来,然后她到奶奶面前为自己骗了奶奶而道歉,并请求奶奶见一见她真正的未婚夫。
(图片来自网络,本文与水印无关,侵权删除)
(图片来自网络,本文与水印无关,侵权删除)奶奶抱着猫猫,象是听懂又象是夸猫猫般的说着,真是乖孩子啊。
把最亲近的,看着爸爸,看着自己长大,抚育了整个家的老奶奶,得了老年痴呆后,一个亲人也不认识,唯独记挂着孙女提过的未婚夫和猫猫的老人,表现得非常感人。
而当至亲得了老年痴呆后,家人们那种不舍和无奈,也是让人不禁泪下。
剧中的猫猫也特别的乖和亲人,在老人身上不是打呼噜就是舔爪子。
最后,女生在送走了奶奶去养老院后,把猫猫送还给了大叔,说觉得把猫猫当隆隆的替身养不公平。
或者是,她也学会了面对真实的人生,不管任何事,也不会再去逃避和找替身了。
大叔看到猫猫回来特别高兴,其实他内心深处,是一只也不想送走吧。
第二集也特别的好看,那种无奈中的泪和希望,日本社会现实的低谷,真实而悲凉。
好在再惨的剧情,也有猫猫的治愈,如果有人喜欢,我再来更新第二集和以后的剧情 。
当然,最推荐的,还是请你们自己去看。
本年度或是其他许多年度,最佳猫片。
会让你萌,让你暖,让你吸猫吸得欲罢不能。
也许亲密关系之间最忌讳的一句话就是“我非常了解你。
”刚开篇看到弘治的父亲对儿子那番看似鼓励的话就能感受到“祸根”。
过于自信的男性在夫妻或者恋人的关系之间都是不讨喜的,一个人太膨胀了之后对方的空间必然会被挤压,要么就是一边内心“喝喝喝这个傻逼”的容忍,要么就是意识不到这种过于自信的愚蠢,反过来感受到压迫感。
而亲子关系之间出现这种情况会更棘手,因为从孩子的角度来说,父亲的形象是无力去反驳和颠覆的,于是这种不平衡感会让孩子产生类似习得性无助的反应——那又如何,我没有办法反抗的。
看到这个例子让我想到了某位前男友,他自己的双亲都是高级知识分子,自诩从小就跟他讲道理。
别以为这样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在亲子关系上就不会有问题。
在这种环境下他的性格反而形成了非常典型的“哦,行,那就这样嘛,我懒得说。
”的模式。
原因在于父母在从小与他交流的过程中,最终的结果都是父母压倒性的优势赢得了胜利。
反正你们都是对的,我怎么说都说不过你们,那算了,我还是不说了。
不表达自己的想法,反而是安全的,因为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了也得不到尊重,反而会被一点点的驳倒,让自己产生深刻的自我怀疑。
不说出来才是对自己的保护。
“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我是安全的。
”剧中的展现手法非常有意思,在主题曲开始之前的一点片段里,先来了一位话太多的老太太。
开口就是说自己的老头子不爱说话,跟他说什么他都嗯啊唔啊的这样随便应对了,于是想着来找男主领养一只猫会不会两个人有更多的话题。
短短的三分钟剧情里男主三次试图回答老太太的提问,但是他的话一出口都被无视了,老太太其实并不真正需要你的回答,你当听众就可以了。
我想她那位可怜的丈夫应该也是这样的,一起生活了一辈子了知道自己认真的回答她的问话也是被无视的下场,于是我干脆就不说了,嗯嗯啊啊这样过去就好,我说了你也不会真的认真听的。
这种相处模式在两个成年人之间也许还好,毕竟已经是成年人了都应该有为自己负责的能力,并且很多事情的影响并不会像青少年时期那样因为青少年的敏感而被放大;又或者这位老太太与她的丈夫之间其实有非常深种的问题与矛盾,只是因为剧里并没有展开描写于是我们不得而知。
但是在这个孩子身上,这种相处模式的弊端一览无余:表面上看起来一直在鼓励孩子有话要直接对他说,其实根本没有给孩子留下说话的空间,他自己自说自话都不够;因为父亲太自信了,所以当孩子说出与父亲的设想相异的话的时候,他的第一反应是“你不该这样啊,一定是有什么原因的”,然后自己给自己找几个理由就又能轻易的完成逻辑自洽,完全忽视了孩子内心的想法。
当孩子想养一只尾巴看起来像断掉的猫的时候,父亲只觉得“果然是我的儿子,这样善良,知道可怜没人要的猫”,却不知道孩子喜欢这只猫是觉得心有戚戚焉,感受到了自己与这只猫是同类,让他觉得内心的孤独有了寄托,他甚至给猫取了和自己一样的名字。
父亲反复对孩子说你在学校被欺负了要给我说哟!
然后话音刚落就开始自夸,完全没给孩子留下说话的空间。
不知道在这个孩子从小到大与父亲成百上千次的对话里,有多少次他曾经试图开始说话,但是被父亲的夸夸其谈无视掉了呢?
与孩子沟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人的安全感也不是一天就能建成的。
在学校被欺负了不告诉父母,原因可能有很多种。
羞耻感,觉得自己这样做了之后可能反而会被父母责骂,于是为了自保干脆不说。
事实上真的很多父母都会觉得被欺负了肯定是被欺负的人自己的问题,比如我自己的生父就是非常典型的,你被欺负了也不能哭,只要哭了就是你自己的错,我曾经因为被欺负哭了之后反而还挨了来自所谓最爱你的人的耳光。
从这个角度看来现在那么多人不自觉地持有受害者有罪论也不是怪事了,毕竟从小就是在这样的思维方式下成长起来的。
这种情况下其实欺凌的伤害已经算是二等了,第一等的伤害源来自于父母。
只要孩子忍下第二等伤害就可以规避第一等,对他们来说做出这样的决定是划算的。
还有可能是因为并没有在潜意识里觉得父母能够保护自己,这种对父母的安全感的缺失需要为人父母者好好检讨自己的疏失。
这里先不展开讨论。
还有可能是习得性无助,跟被家暴的女性觉得没有办法摆脱来自丈夫的虐待一样。
其实在《弯美与百合子》里看到百合子觉得杀掉家暴的DV男是她得到救赎的唯一途径,是能够感受到她的逻辑方式的:我无法摆脱他,离婚也没用,我敢离婚他就敢杀了我和我的家人,所以我能得救的话唯一的方法就是让他去死了。
没有类似体会的人可能很难理解这种陷入了习得性无助的人的思维,但是对于已经陷入了习得性无助的人来说,这种思维是很难扭转和打破的,这种思维是被一次次的伤害不断的加固了的。
也有可能是在孩子之前觉得受到各种形式的伤害,向父母求助的时候,并没有得到重视,被轻视了。
成年人和孩子之间的承受能力的差别其实是很大的。
如果父母不能放下身段去设想当自己是孩子的时候受到这种伤害会是什么反应,而只以自己身为一个成年人老油条的觉悟认为“这有啥,屁大的事儿”之后,对于非常敏感的孩子来说,可能就已经不会有第二次的求助了。
而不那么敏感的孩子,在经历次数过了阈值之后也终究会学会闭嘴。
当然,也有非常多的父母在设想自己是孩子时的承受能力的时候过度放大了孩子的感受,小题大做。
这依然是一个需要避免的问题。
为人父母确实是一门深奥的学问,设身处地,及时沟通,调整自己的很多想法和感受,都是需要做到的,也都是剧中第四集这位父亲根本没有做到的。
当剧情进行到最后1/4,孩子因为被欺负三天没去上学被学校告诉了家长之后,愤怒的父亲认为一定是孩子被欺负了于是跑到学校要说法,却惊讶的得知孩子也参与了欺负另一个同学的行动。
他回到家之后对孩子的怒吼和疑问却依然是以自己为中心的:“我”是怎么教你的?
你身为“我”的儿子怎么能这样?
你居然做了这样的事,“我”不相信!
当他听到儿子承认自己真的欺负了同学的时候,第一反应是“我”没脸见人了!
“我”记得“我”没有这样教育过你!
然后对旁边在叫的猫怒吼说“你不配做我家的猫,滚出去!
”儿子却直接的说出了父亲没说出口的弦外之音:“你不配做我的孩子”,你不过是想表达这点罢了。
父亲恼羞成怒打开门把猫扔了出去,孩子着急要去追,父亲立刻抓住他说“我”还没有把话说完呢!
后来孩子忍无可忍自我意识终于爆发,把父亲按到地上打了一顿然后推倒了来劝架的母亲之后毅然决然的冲出家门去找猫去了。
整个剧情里,父亲一开始对孩子夸下海口,说“爸爸对你真是无所不知啊!
”,但实际上他对儿子的所有认知几乎都是错的。
但是很快在这里剧情就要收尾了,于是强行让儿子突然找到了猫之后抱着猫看到了父母向被他欺负的同学的家长跪下道歉的场景,儿子深受触动之后立刻与父亲冰释前嫌。
但是现实不是这样的。
我不相信那种以自我为中心的人,那种在得知儿子欺负了同学之后第一反应是我没脸出去见人了的人,会真诚的为了自己没把儿子教好而跪下给人道歉。
我也不相信这种一直自信过头了十几二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的人,会一下自己就开始意识到自己一直都是错的,开始愿意放下身段去了解真正的孩子,而不是自己想象中的孩子。
我更不相信这种极端自负的人在知道孩子原来这么抵触自己的时候的反应不是暴怒,而是反省认错道“我以前没发现,对不起,是我不好”。
从儿子的角度来说,我也不信他会在父亲指桑骂槐的说出“你不配做我家的猫”之后没多久就为父亲补偿性的说出“你一直是爸爸所骄傲的儿子”而感动。
真实的生活里,不是这样的。
编剧其实没有能力让这样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的龃龉在50分钟内顺利反转收场。
在真实的生活里,这种漫长的以年为单位造成的隔阂,往往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弥合。
在电视剧里,他们可以第二天第三天就阳光灿烂的抱着这只猫拍一张幸福的家庭合影。
可在真实的生活里,这种事情其实并不会达到一个爆发的临界点,于是自信过头的人继续自信爆棚着,一直到死,而被挤压到没有生存空间的另一方,也只是默默的在心里把这段关系判了无期徒刑。
也许那个自信过头的人会在某一天意识到另一方的疏远与躲藏,会暴怒还是会质疑,都有可能。
更可能的是那个自信过头的人依然对自己的判断力深信不疑,于是一辈子都活在自己的自圆其说里。
最后,真是想咆哮一句,这种男人过度自信的毛病,到底是哪里来的啊!
到底是父权严重的东亚国家才这样,还是全世界的男人都有不小的概率会这样?
椎名秀亮一边经营着一间小小的家具修理店,一边为亡妻留下的七只小猫寻打新的主人。
秀亮的发小儿长藤村美咲在他家附近开动物医院,她很担心自妻子去世后一蹶不振的秀亮,在诊疗时间也会溜出来查看秀亮的情况。
某天,一个叫博美的女子看到秀亮的启事后来到店里。
她的祖母珍爱的叫隆隆的猫死了,为了安慰患老年痴呆症的祖母,她在寻找长得像隆隆的替身。
博美看到秀亮家的Peko与隆隆极其相似,希望能收养它。
秀亮看在博美家有饲养经验的份上,同意先让她试养三天。
博美的祖母看到Peko后十分欢喜,但是她又提出想见见孙女的未婚夫。
博美只好又来找秀亮帮忙。
被公司裁员的隆平,因为要还房贷,不得不卖掉自家的房子。
隆平在找工作回来的路上,偶然看到秀亮为猫寻找主人的传单。
为了兑现他在孩子们小时候许下的承诺,也为了给孩子们在现在的房子里留下最后的美好回忆,他向秀亮提出收养一只小猫。
回到家后,隆平把小猫拿给孩子们看,但是长女美雪反应冷淡。
而因为马上要搬家,妻子也要求他三天后把猫还回去。
而且,和小猫一起带来的毛毯不见了。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里曾说,人们宁愿去关心一个蹩脚电影演员的吃喝拉撒和鸡毛蒜皮,而不愿了解一个普通人波涛汹涌的内心世界。
“自古深情留不住,从来套路得人心”,那如果套路之中满是深情,估计没人能招架得住。
最近,开始追《毛毯猫》,一部有深情、有套路的日剧,于是乎,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中毒已深的我,逢人就安利,“看这部剧好处多多,颜狗可以舔屏,猫奴可以吸猫,丧逼可以学做人。
”
《毛毯猫》,有你们的叔西岛秀俊(出演过《爱情白皮书》、北野武的《玩偶》、《大奥》),有你们的女神吉濑美智子(出演过《交响情人梦》《欺诈游戏》《血色星期一》《BOSS》《昼颜》),还有你们的主子,7只宇宙无敌网红喵星人。
不过,这次我们不舔屏、不吸猫,只聊聊这部剧的丧。
《毛毯猫》自6月23号播出,每周一集,没有高谈阔论、没有强行说教,讲的就是普通家庭的酸甜苦辣。
今天,我们来谈谈第二个小故事,《我家的梦》。
年初,华为将要清理35+老员工的传言,一夜间成为社会热点,中年人的焦虑与恐慌,在这一背景下更是被渲染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我家的梦》,讲的就是一个中年失业、身背房贷的男人内心的苦痛与希望。
主人公樋口隆平失业后去找朋友推荐工作,没能成功。
走在路上看到领养猫咪的传单,于是走进男主角椎名秀亮(西岛秀俊 饰)开的店,领养了一只猫回家。
跟随着猫,我们也走进了主人公的家庭。
对于家中顶梁柱失业这件事,一家人的反应是不同的。
因为隆平被裁员,家里经济收入没了,房子也得卖了搬到更小的地方去,妻子埋怨他不好好找工作,三个月了还失业在家。
本来想好好养猫,最终在妻子的反对下,变成只能养三天就归还。
女儿则因为要搬家,被同学开玩笑是“趁夜逃跑”,将脾气发在他身上,对养猫自然毫无心情,甚至整日板着脸,对他不理不睬。
饭桌上,还因为该不该给猫吃汉堡肉这件事,对他揶揄一番。
比较欣慰的是,儿子很贴心,认为爸爸没做错什么,是裁员的公司不好。
而作为当事人的隆平,失业在家,总是看着以前的相册,回忆过去一家四口开怀大笑的日子。
这样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作为丈夫、父亲,面对妻子的埋怨、女儿的责难,隆平不作辩解,只能将内心的痛苦与自责强压下来。
婚姻与教育永远是大家关心的话题,很多人为被当作“生育机器和免费保姆”的女人发声,也有很多人为被原生家庭残害的孩子呐喊,却很少有人愿意去了解那个在家庭里扮演丈夫和父亲角色的男人,更不会去关心一个失业的中年男人内心正经历着什么。
失业的男人,失去了经济价值,于是开始怀疑起人生。
最开始,受到家人的责难,他会想,也许下一步就会被妻子抛弃,而自己毫无怨言却只能自责,唯一能做的就是养一只小猫,实现当初对儿女的小小承诺,而讽刺的是,长大后的孩子们却早已忘记当时的约定。
丧吗?
真的很丧。
当然,如果片子只是局限在一个中年男人的自怨自艾上,未免太小家子气。
隆平的失业,在一定程度上让他停下脚步,有时间去思考自己在家庭关系里的位置,并开始去倾听妻子的想法和孩子们的感受。
于是,导演通过一个失意的中年男人和他的家庭,给我们上了一课。
这个故事,主要讨论了两个问题。
第一,什么回忆是值得被记住的,美好的就保存,痛苦的就剔除?
因为要搬家,丈夫觉得应该给房子拍照保存,因为这里曾经有美好的回忆;妻子则认为搬家的回忆太痛苦,看着老照片也没有心情可聊;女儿觉得这个家和新家的事都不再重要,再也不会去记住;儿子则认为这些尽管是看似并不重要的小事,但对他来说,却是不会忘记的。
痛苦的事之所以想被忘记,是因为它曾经带来的美好回忆,会不停地刺激自己,让痛苦加倍放大。
失去重要的东西,是一种痛苦,而沉浸在痛苦里恐惧不安却是不行的,既然失去了,那就去寻找新的重要之物。
无论是美好的回忆,还是痛苦的过往,能被记住的必定都是重要之事。
生活中有太多的聪明人,总是在追逐更重要的事,读书、工作、升职加薪、房子……,而将陪伴在身边的亲人,生活中的小感动、小情绪,当作不重要的事,错过了太多平凡的美好。
反而是那些头脑愚笨的人,更能体会生命的本质,总是温柔待人,让人觉得温暖与感动。
第二,何谓家人?
丈夫,无论是在他自己还是家人看来,不应该被当作“送钱的机器”。
剧中的丈夫,认为自己是没用的男人,面对所有指责都不做辩解,认为全部是自己的错,甚至如果妻子跟自己提出离婚,也不会有丝毫怨言,因为他觉得自己连给家里送钱都做不到。
现实中,这样的想法并不少见。
男人忙着工作、加班,一方面是源于对自我社会价值的追逐,一方面也是因为他们是家中唯一的经济支柱,身不由已。
于是,他们没有时间和妻子、儿女进行交流,而家人也似乎越来越和他们无话可说。
在恶性循环中,他们在家中的位置逐渐缺失,他们一边按时给家里贡献着教育费和生活费,一边也在内心开始怀疑起自己的价值,而由于感觉不到家庭的关心,他们甚至会在外面寻找温暖。
于是,一个眼中没有家人的丈夫,再也不会给家庭做出送钱以外更高贵的举动。
妻子,不应该是生儿育女的免费保姆,在家庭生活中应该有更多的话语权。
剧中的妻子,面对丈夫的失业反应激烈,一开始可能会让人觉得不适,然而随着剧情发展,却渐渐赢得观众的好感。
对于儿子提到父亲是“被解雇”,她会为了丈夫的面子,提醒说 “是裁员,不是解雇”;当女儿对丈夫横加指责时,她会站出来教育女儿,“一家人不存在所谓加害者与被害者”;甚至故事一开头,尽管知道要搬家,她还在细心照料家里的玫瑰盆栽……每一处都让我们重新认识了她,并被她深深地感动。
现实中,情况却没有这么乐观。
很多女人,结婚后就困在繁琐的家庭生活中,做家务、带孩子,看似简单,却总是消耗了她们太多的精力,而丈夫则认为理所当然,面对妻子偶尔的抱怨,还觉得她们太过矫情,自己的母亲、别人家的妻子,不都是这么过来的么。
丈夫对于妻子的付出毫无感恩,妻子在家中自然毫无地位,没有话语权。
于是,妻子再也不愿和丈夫交心,领着丈夫辛苦赚来的钱,也认为理所应当。
男人往往忽略了女人在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可事实是,当家庭出现问题时,能缓和矛盾的往往是女人。
孩子,不应该是只知索取、不愿付出的自私鬼。
剧中刻画的是一个任性、不讲理的女儿,别扭负气、口无遮拦,仿佛被全世界加害,理直气壮地要求父母无条件的爱与付出,却一味指责而不肯承担他们带来的苦难。
现实中,这样的孩子比比皆是。
“父母并没有经过我同意就生下了我,他们是有原罪的”,很多孩子内心就是抱持这种想法,对父母提出各种无理的要求,但他们却忘记了父母当初是怀着怎样的心情生下他们并将其抚养长大。
一个不懂得感恩的孩子,长大后要么成为寄生于家庭的NEET族,要么就变成报复性的反社会人格。
这样的孩子,既需要来自于内里的自我反思,也需要来自于外界的父母教导。
家庭,是一个情感和利益的共同体,需要感恩之心,才能经营好。
搬家一事,让这个四口之家认真思考了上述两个问题,并得出自己的答案。
故事的最后,一家四口在即将卖掉的房子前捧着代表“感谢”的粉色玫瑰合影,露出久违的笑容。
《毛毯猫》告诉我们,人类呢,其实和猫一样敏感,外表看似平静,内心也许经历着狂风暴雨。
路遥在《平凡的世界》里曾说,人们宁愿去关心一个蹩脚电影演员的吃喝拉撒和鸡毛蒜皮,而不愿了解一个普通人波涛汹涌的内心世界。
《毛毯猫》就是这样一部关心小人物的作品,致郁又治愈,丧中透着温情。
然而,它不会为了传播正能量一味地去制造温情,牺牲真实感。
隆平与女儿和好,无疑是一个好的开始,而关于他的失业,导演并没有设计从天而降的馅饼,刻意给故事一个完美的happy ending,只是借他之口,给出暧昧不清的一句,“……也清楚我接下来必须要做的事”,而至于要做什么,就留给观众自己去思考。
想通过看剧,就摆脱中年危机,自然是不可能的。
但是,丧逼如我们,遇到各种各样的难题,总能从别人的生活中领悟点什么。
丧,是很多人都会经历的一个状态,没必要为了硬生生摆出正能量而笑脸迎人。
大多数人,谁不是一边丧,一边还在努力地活着呢?
教做人的叔,在剧中就像心理医生一样,一集拯救一个家。
能为人排忧解难者,必定有过相似的经历,品尝过同样的痛苦。
反思,可以自赎,也可以救人。
我说过,《毛毯猫》是一部满含套路与深情的日剧。
套路:每一集都是以给猫铲屎的叔开头,以试用三天被退回的猫结尾,一集一个独立小故事;每一个小故事的主角,都在生活中遇到不同的人生难题,在养猫的过程中开始审视自己并解决问题;每一集都有男主角对亡妻的回忆和自省,男女主角的情感戏也穿插在内。
深情,则体现在故事里和故事外。
故事里:男主角的伤痛与怀念、女主角的暗恋与陪伴,当事人的困惑与挣扎、家人的矛盾与谅解,还有男主角对当事人知而不评的尊重、恰到好处的指点……每一个人物,都深情流露,平凡而伟大。
故事外:《毛毯猫》由小说改编,通过电视剧,我们不难看出作者和导演的深情。
一个小人物的问题代表的是某一类人的相似现状,对于小人物的刻画,折射的是对一个群体的关注,背后也许还隐藏着对当下社会环境的解读与思考。
另外,除去满含深情的关怀,作品的名字,《毛毯猫》也寓意深刻。
猫,在剧中不只是来卖萌的,还是带我们了解每一个家庭的领路人,更是每一段需要修补的感情的拯救者。
毛毯,不只是有着猫咪气味、让它们安心的包裹物,也代表着每一个家庭弥足珍贵、不可或缺之物。
来呀,看猫片啊,反正有大把猫咪。
《毛毯猫》保证,你吸的每一只猫,都能教你做人。
没有想到的是,西岛叔竟然也开始吸猫了。
还不止一只,还不止一个品种,还不止一种姿势。
真是得天了个噜地大大地摔了,仿佛人生里遥不可及的梦想都实现了,这还让不让人活了啊?!
————————————————————————————————————————————————————————————————这是情绪分割线,请忽视以上,正经的往下看。
其实呢,常看日剧就会知道,如果剧集的标题明目张胆地出现猫的时候,就大概可以知道,它的剧情一定和某个治愈的故事有关。
这部也不意外,剧集里永远注孤生的西岛叔这次毫无意外的又一次丧偶了。
于是他天天顶着一张帅到没朋友的扑克脸和七只妻子收养的猫生活在了一起,一家八口其实也算是其乐融融。
但是人生呢,总归必须要向前,不管你多么喜欢活在过去,喜欢将一个个今天和明天重复成昨天的样子,但是总有人(包括自己)会觉得这样不好,这样不行,这样不够。
于是生活要求人们必须一路向前,将今天明天以及未来过得与往日岁月不尽相同。
人们,当然也有我们自己,常常会说,要放下过去,开始新的生活。
可是啊,时至今日的所有不都是过去累积的结果吗,而关于未来的种种也是今日所经历的回馈。
我们每个人不都是届由着过往到达了未来吗?
剧里西岛叔虽然看似在努力的帮猫找新的主人,让它们开始全新的生活,但是又何尝不是给自己一次次机会走上与以往不同的道路,开启或许不同的新的生活。
只是,这新的生活到底是何种面目,真得会如你所愿的那样是与以往不同的吗?
在新的生活和人生里,我们不能是以往生活的替代,顶替着别人的人生过活,即使生活有挫折有争吵,也必须是属于自己的生活,只有这样,在漫长的生活时光里,大浪淘沙,最终仍旧被记住。
然后,还有什么是生活不能或缺的,剧集会慢慢告诉我们。
但是啊,无论如何,我们终究不能简单地遗忘昨日与明日相逢,生活和随时开始的人生只能是带着往日种种然后成为全新的自己。
所以生活中无论有没有那些猫,人生,终究是每个人的生活。
猫和所有生命里的遇到一样,会让人生有所不同,但是最终不能决定全部的人生。
剧集里面,西岛叔的生活是要离开猫咪,才能开始新的生活。
似乎猫代表着他过往的生活,曾经活着的妻子,曾经幸福的家庭。
只是,这些过往的记忆现在真的全部只是都寄存在猫咪身上吗?
所以啊,当人们下决心要开始一段割舍过去的新的生活,终究要离开什么,才能与之相逢呢?
最后,送大家与猫亲密无间的西岛叔
哎呀,开剧的这个镜头要化了多少心啊
还有无论如何都好看的叔
就这样,慢慢看。
我小时候养过一只猫,可惜一张照片也没有。
它被一个亲戚要走捉老鼠了。
第一年我还见过ta一两次,变瘦了,有点心酸。
后来,就再也没见过了。
我不知道那只猫现在怎么样了,是否还活着。
我都没来得及给ta起名字,也不知道是公是母,不记得它陪了我多久。
仅剩的记忆是冬天它窝在我被窝里,蜷缩在脚边,咕噜咕噜,咕噜咕噜,然后慢慢的从脚边挪到我肚子旁边,暖暖的。
关于这个剧,看着看着,我就想起曾经互相陪伴的那只猫。
不知道未来,我能不能再养一只猫。
Num 1 第一个试养猫的人,一个笑起来很温暖的女人。
为了让即将去养老院的奶奶度过最后几天的美好时光,从秀亮这里领走了peko替代“隆隆”。
一开始我也以为奶奶真的把它当成了隆隆,但其实啊,奶奶说的一番话表明了她是知道的。
印象最深的一句是,秀亮说,老年痴呆不是傻,不要以为她什么都不知道。
看到奶奶被爸爸吼,吓得失禁时,真的很心酸。
我心想,他这样做太不该了。
只是剧如人生,看到自己不赞成的做法,应该想想自己是否也有过这种行为?
又能不能保证自己不会为之。
在父母尚未年老时,我们也对父母不耐心过,对他们偶尔的啰嗦不耐烦,甚至大吼。
现在我就很愧疚曾经对付父母发过的脾气。
学会和平相处吧,慢慢来,对父母的耐心像对待蹒跚学步的孩子。
另一点感触较深的是,一家人要把奶奶送去养老院,不是不孝顺,而是实在无能为力,各方面的因素……很现实。
为了将来父母衰老时自己有能力赡养他们,现在也更应该努力。
Num 2 猫和家人交织,猫如家人,是一个长久互相陪伴的存在,或许也是心灵的慰藉吧。
最近我人生遭遇了一个大挫折:有朋友的朋友要送项老师小猫。
但她家已经有绒咪、妙丽两只黑白奥利奥。
我一看照片(下图),立刻被萌化!
“让他送我呀!
”
我连选哪只都想好了!
就右二那只傻乎乎抬头望镜头的(不!
它就是在望着我!
呼唤我去接它!
)。
也联系好了朋友开车去上海。
朋友看到照片当即表示:这样的猫我愿意去接的!
简直完美!
我已经开始幻想它以后在我家植物间窜来窜去的样子,一蹦一跳上楼梯的样子,我看电视它趴在我肚子上打盹的样子……然而,吧唧!
梦碎!
对方表示不送外地!
大家同为猫奴,为什么还要地域歧视?
哭!
就像豆瓣狗奴受到来自猫奴们无情的歧视一样!
对方声称这样同城才能回访方便。
我愿意每年出高铁票请你们回访的呀!
唉……
我想,要是对方像日剧《毯子与猫》(B站名《毛毯猫》)中西岛秀俊一样制定出领养猫的规则,说不定,不,我一定可以通过的!
西岛叔为来领养他家猫的人定的规则有——要认真如实填写申请书;有三天的试养期(多么人性化、猫性化!
),试养期内的食物由西岛叔提供;同时还提供一条此猫平常休息的毯子。
最后西岛叔还要亲自送猫上门(欢迎欢迎!
),因为要确认收养环境合不合格。
《毯子与猫》根据重松清的同名短篇小说集改编。
重松清得过直木奖,擅长写家族小说。
小说《青鸟》《恋妻家宫本》都改编过影视剧。
结果在猫奴肆虐的豆瓣,才播了一集的《毯子与猫》(8.6)居然评分排第二了,仅次于他的《鸢》(9.1)。
真的,有猫,就别指望还能有什么地方说理!
猫奴看这剧,第一个镜头就受不了。
美好的一天从被猫猫舔手开始,西岛叔翻身,又被另一只猫舔了鼻子。
起床,把床上的两只猫咪抱下去。
感觉还不对,掀开被子,赫然还有只藏在被子里……
西岛叔演的男主,妻子车祸去世了,只留给他七只猫。
三年过去,青梅竹马的兽医女主希望他能放下过去重新开始,建议他找到合适的人来把猫咪们领养走。
所以整个故事有西岛叔,又有猫,显然是走治愈路线的。
送猫是明线,吉濑美智子(就是《昼颜》中的美艳女二)演的女主暗恋男主的感情线是暗线。
第一集的故事讲一个女生家的猫去世了,为了让老人痴呆的奶奶放心,要来领养和去世那只猫长得一样的小猫。
中间还有更过分的!
要让西岛叔去冒充她已经分手的男朋友(送猫送到赔上自己这份上,也只有西岛叔你了!
)。
除了萌猫们,萌叔西岛秀俊也是这部剧的看点。
他继续延续以往日剧中软呆蠢萌易推倒的特质,日常就是喂猫,铲屎,给它们梳毛、剪指甲……一生为奴。
还要被猫们欺负——偶尔内心OS:“刚刚铲完猫砂你就尿啊!
”终于忍不住弱弱地呐喊:“这是我的饭!
不是你的!
”
猫被收养了,他不放心,趴在人家围墙缝上往里看。
看到被照顾得很好,就露出一脸痴汉笑,过路的小姑娘说:“那人是个偷内衣的变态吧!
”哈哈哈哈……
别人来领养猫,问叫什么名字呀?
他:“我叫椎名秀亮。
”“呃,我是问猫的名字。
”叔,你这样撩人于无形,也是很容易被领养走的!
而且这么大的人了还爱吃甜。
喝个咖啡,弹幕都忍不住帮他数:“一勺,两勺,三勺……”一共放了五勺糖!
不过,据说爱吃甜的人脾气都好,怪不得!
我也爱吃甜呀!
我一定会好好对那只猫的,项老师朋友的朋友,要不要重新考虑给我养嘛……然而,这么努力卖萌的猫和西岛叔,最终第一集就没能把猫成功送出去……对方又还来给他了。
《毯子与猫》一共就七集,本以为应该一集送出一只猫,现在看来……不会最后一只也送不出去,还是它们和西岛叔愉快地生活在一起吧!
西岛叔,算了,就一生为奴,别挣扎了吧!
(我们的小小花园,你要不要来转转?
)
吸猫大片。
完全因吸猫入坑。
但是看着看着就放不下了啊。
每一集都讲一个家庭的故事,通过猫的到来掀起一点波澜,最后猫咪无论去留,都是恰到好处的选择。
猫咪太治愈了。
大叔有点小傲娇又很温柔又很毒舌,吸大叔也很爽啊。
兽医姐姐是很柔和的长相,但是太有气质了啊啊啊啊,第三集穿上礼服简直亭亭玉立。
更新到第三集了。
还在坐等更新中。
三集看下来,最喜欢第三集的剧情。
可能是我一直比较关注丁克家庭的缘故吧。
第三集讲的就是无法生育孩子的夫妻的故事。
有的夫妻选择不生孩子,有的夫妻生不出孩子。
在中国,可能夫妻两选择了不生孩子,最后在父母亲友等的劝说和半逼迫下,还是生了孩子。
我一直是很鄙夷这种情况的。
我心里一直想的是,跟这集的故事女主人公之前说的一样。
可是,这个故事却给我来个措手不及。
这对夫妻居然要离婚了。
因为丈夫觉得妻子领养猫咪是对无法生育孩子的一种寄托。
丈夫觉得很对不起妻子,说出有了别的喜欢的人的借口来迫使妻子与之离婚,从而使妻子另寻他人,有生孩子的可能。
然而,妻子内心是不愿意的。
因为她一个人根本无法照料好猫咪。
她所期翼的首先是丈夫的爱,其次才是孩子啊。
看到这里我泪目了。
两人终于坦诚布公了。
其实他们都是爱对方的。
无法生育孩子只是他们生活里的一个小障碍啊。
这敌不过他们之间的爱啊。
不管有没有孩子,我都想和你在一起。
没有孩子,我们还可以一起吸猫啊。
哈哈哈哈哈嗨。
猫咪果然是人们生活之不可或缺啊。
典型nhk多拉马,除了猫都不知所云。西岛秀俊可以说是老木头。
无聊至极,标准流水线的日式煽情剧,日本搞这种东西很擅长一定不假,制作还算行,但是很老套,看到第二集就烦了😓还有怎么感觉西岛老在这类治愈煽情剧里出现…视觉疲劳了都…(不
期待落空,根本就不是猫片,跟深夜食堂类似,猫不过是个引子,讲的不是人与猫而是人与人相互治愈的事;看样子一只猫都不会送出去,而木匠跟兽医最后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话说我怎么没有吉濑美智子这种青梅竹马?因为我不是西岛秀俊么。。。#喵#
存档 2, 4~7话
猫一个比一个美丽,但是人类一煽情我就想快进
加两个原作没有的主角,剧情也越来越脱力,最后两个小故事干脆硬揉成一个,完全不能理解
虽然从人的角度很治愈,但是第一集就退养,实在忍不了。
hhhh看丧妻专业户的西岛叔治愈 笑中有泪 嗯 适合夏天
对猫不是很有感。可能会引起爱猫人士反感,但我真的觉得对宠物没什么兴趣。。。
哇哇哇 星星眼~ 西岛俊秀很好看可是猫更好看
故事挺老套的,但是载体是令人无法把持的喵啊!还有老帅老帅的西岛大叔,看的时候暖死了~
养一只猫,开始新生活
猫猫贼可爱,但是讨厌这里的自作主张的女主!!!第五集居然擅自把猫送出去了,美其名曰为男主好…..怎么哪儿都有这种烦人的越界的自来熟
ep4 每集一个故事但有点浮于表面。neko真的好可爱。
猫在里面完全不是真正的猫一个个像玩偶似的实在是太减分了 对这种单元日剧也有点审美疲劳
随便diss女主的神经病头都被我锤烂了。
全程暖色调 睡前小品 烦躁的时候不要看 西岛叔和吉濑姐很有CP感 得田真裕的音乐好暖
猫像被强行加戏的演员,毫无感情地旁观人类上演着悲喜。
感觉就是租赁猫的剧版,和租赁猫犯了一个毛病,就是故事的延展性不够,明明好几个催泪的故事,偏偏不疼不痒。猫好评。。。
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