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10 这个分数其实有感情分,人生第一次看超前点映,在百讲的观影体验实在太好,电影的萌点笑点爆点泪点观众都有接住,整个气氛非常融洽,这或许也能说明这部电影上映后会是一部合格的合家欢院线电影。
但是从故事本身而言,《荒野》或只能堪堪及格。
电影的叙事本身就有些混乱,一个直观的感受是里面想塞的东西太多了。
Roz找到其他报废机器人的情节好像劈空而来,没有什么线索铺垫,而这居然引出了公司回收Roz(真·机械降神)和雁群闯机器人中心的情节,还有雁长老的出现和牺牲,塞得东西多了所产生的后果就是局促和割裂,从Brightbill飞走开始我就陷入了混乱懵逼的状态,最典型的就是Brightbill的身份转变,前面雁群如此歧视Brightbill,来个雁长老轻巧的一解释就化解矛盾了?然后长老又轻巧地牺牲了?大家就都信任尊崇Brightbill了?还有尽管你想往机器人的命题上靠,但我寻思Brightbill了解机器人和他带领大家飞出去有什么关系吗,而且这麻烦还是小b惹得呢。。。
最有趣的是Brightbill前嘴刚说机器人有什么协议不会伤害大家,后脚长老就牺牲了,我甚至怀疑导演是不是解构主义的忠实爱好者23333(真的觉得就拍到Brightbill飞走其实挺好的,完整且流畅)最让我感到迷惑的问题是电影本身想要表达什么。
或许电影不是为了一个具体的目的而创作的,但是这并不能解释 《荒野》 带给我的混乱感。
混乱感首先在于主题的多且杂,我臆测影片是想讨论机器伦理与人性的命题并附带讲了个人生价值实现(more than we were programmed to be)的问题,但是在此之外,还讲了成长(涉及挫折,歧视),母性,以德抱怨和动物一家亲(非常大团圆的设计)。
如果你抓住一两个主题深刻发掘,又用其他元素增加丰富性,感觉像是很高级的思路,但现实的表达效果是隔靴搔痒不痛不痒。
混乱感其次在于影片表达方式的不纯粹,一个让我很膈应的点(虽然似乎是影片的一大卖点和泪点)在于Roz因为一场意外伤害了Brightbill全家这件事,这作为人性化的Roz抚养Brightbill的动机,能不能立起来我是持怀疑态度的,身为机器人的Roz对所有小动物几乎一视同仁的关爱(以至于将各级食物链集中到一个洞穴),但对于这一“灭门惨案”处理的却如此平淡(不是说Roz故意如此,我是强调“平淡”,和之后救动物时的极尽渲染形成鲜明的对比)(事实上影片前几次提到这件事甚至是以笑点的形式出现的),不能不让人觉得“双标”,包括被狐狸芬克信手吃掉的螃蟹……影片想要表现荒野丛林的残酷复杂不确定,可又把狐狸的洗白,Brightbill的被接纳,动物们的团结协作做得如此简单;亦或者影片只是想讲一个童话故事,可是这个童话故事的基石居然是一桩不断被淡化的灭门惨案,这种表达的不纯粹注定让影片失去深度和力度,而掉入二律背反的陷阱。
但上述问题都是思考后的想法,在观影过程中我能感受的最直接的问题,还是在于那些最基础的情节设计。
一个是Roz对自身程序进行了重写,这个可以接受,说实话看到这行自白我甚至有惊艳的感觉。
但是,你重写了那也是program呀,你被读取信息了凭什么还记得?你关机了凭什么还能听到声音??
你把自己内部系统都拆了凭什么还能活着???
就因为你重写了程序?
(能不能教我写写,我高低给你发个paper)这已经不是童话了,这是神话(恼)。
第二个就是跨食物链大团圆,我们就不讨论在这么温暖的环境里动物能否冬眠了,关键你前面还在铺垫森林的残忍残酷,一瞬间大家就一起休息最后甚至一起打败机器人了,反正我的感受就是,为了营造一个大团员的氛围这也太不择手段了吧。
所以设定到底要不要有边界感,在这部影片里机器人当妈妈甚至覆写程序,这是设定,但是直接变成不死通灵超神机器人,我觉得这就超越了“设定”的范围,荒野丛林弱肉强食也不乏合作温情这是设定,但你让凶残大黑熊瞬间人畜无害,我属实不太吃这套,你可以用一些高级的概念,新奇的设定,但是不应该过分到这样的地步,我们可以讲童话故事,也可以讲神话故事,甚至可以讲无厘头意识流都行,但是请不要摆出一副认真讲故事的姿态,不断逾越我们能接受的设定的边界。
荒野漂泊幸存的机器人是动物世界的异类,大海包围孤隔的岛屿是纯正生态的余晖。
当现代科技与原始自然相碰,闯入者总被主人排斥在卑微的位置,而能将其位抬升并置顶的,唯有爱与付出。
爱能让泯母之恨化为乌有,爱能让成长之苦披上糖衣,爱能让分裂碎屿凝聚成岛。
就算是步步程序的机器人也会被爱感化,就算是钢片组成的大铁人也能拥有母性,假如我的脑中记忆被提取殆尽,我也会用心中情意将你回忆,永远记得那块斑斓的荒野,那是我们曾同呼吸的一片蓝天。
总体偏子供向,幼稚故事配上色彩作画很适合小孩观看,梦工厂献礼片也是回归童真了。
有人把战引到母职与左翼上,我想是过度解读了,简单的剧情中何必夹带这些私货,夹带的意义又如何解释,有时把电影看薄能更深地体会到所传达的美。
荒野机器人 (2024)8.12024 / 美国 / 科幻 动画 冒险 / 克里斯·桑德斯 / 露皮塔·尼永奥 佩德罗·帕斯卡
我们所处的这个“当下”,距离《2001太空漫游》描述的世界过了23年,距离《银翼杀手》的时间点过了5年,距离《阿基拉》的时间点过了4年。
在不知不觉间,我们已经站到诸多经典科幻电影中预想过的那个“未来”。
然而,未来究竟是什么样?
谁也给不出一个准确的答案。
卓越的创作者与艺术家会给出他们的猜想,而这份猜想会在岁月的更迭中逐渐接近事实的碎片。
梦工场动画最新推出的动画电影《荒野机器人》就描绘出这样的一幅场景:在不确定具体何时的未来时刻,一家名为“环球动力公司”的科技企业,几乎统治了地球上跟机械智能相关的领域,他们所生产的机器人诞生了完整的自主学习与服务意识,足以取代人类从事大规模的生产体力劳动。
在这个强大的机器枢纽的协助下,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之间似乎找到了更和谐的相处关系,那就是尽可能互不打扰。
但百密之中必有一疏。
台风过境,海浪将家用机器人萝斯的包装箱吹到了荒野里的无名角落。
等它苏醒过来,映入眼帘的场景不是程序设置好的阡陌交通、亭台楼阁,而是几只海獭惊惧又好奇的眼神。
随着萝斯深入这座与世隔绝的海岛,它发现自己已成为这里的不速之客,作为原住民的野生动物都对它怀有敌意。
哪怕萝斯依循“造福众生”的本能,学会了当地兽语,想要帮助动物们解决生存问题,却始终无法融入进来。
彼时的萝斯还不知道“孤独”究竟为何物,它只知道这座荒岛似乎并不需要它,便想到开启身上的定位联络装置,重新回到环球动力公司的怀抱。
而命运的齿轮在此刻开始转动,一枚从天而降的鸟蛋落在它的身上,随即蛋壳破碎,一双晶莹的眼睛露了出来。
新生的灰雁,把今生看到的第一个“活物”认成母亲,由此萝斯和荒岛生灵的羁绊正式结下。
带娃之旅并不顺遂,在萝斯既往的思维中,它就是为解决问题而生的。
而突然到来的灰雁“小布点儿”如此脆弱又手无缚鸡之力,需要无私地倾注大量时间精力才能成长,这完美地解决了萝斯的存在性困惑。
但萝斯的编程代码里完全不具备养育幼崽的经验,随着小布点儿逐渐地长大,超出萝斯认知范畴的意外越来越多。
它在茫然无措中,只得借助岛上其他野生动物的帮助。
萝斯认识了同样是独来独往的狐狸芬克,认识了拖家带口的负鼠妈妈“粉尾婶婶”......带娃的队伍肉眼可见地壮大,萝斯的代码也发生了难以想象的变化。
它开始产生自我意识,经历欣喜、遗憾、勇敢、思念等等复杂的情绪。
终于,萝斯从“它”变成“她”,从机器人蜕变成真正意义上的母亲。
但危机还远远没有结束,正如无数经典神话故事中讲述的那样,当萝斯觉醒,化身机器人中的异类之时,她将如何周旋于两方,守护自己珍视的家人挚友?
这是美国童书畅销作家彼得·布朗笔下略显疯狂,又兼具温情的想象世界,经由曾获得3次奥斯卡最佳动画长片提名的导演克里斯·桑德斯与《驯龙高手》原班人马倾力打造,终于得以搬上银幕,并将于9月20日登陆中国院线。
奥斯卡最佳女配角露皮塔·尼永奥的配音加盟,是如何让萝斯发展出从机器到人的变化特征的?
为何《荒野机器人》可以做到既突出3D动画的科技感和逼真的运动姿态,又不失2D动画细腻的生物线条和色彩搭配?
关于未来,好莱坞的资深动画创作者是如何畅想的?
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在影片正式上映之前,邀请到《荒野机器人》的导演克里斯·桑德斯,聊了聊他的创意与坚守。
这位年逾花甲的导演,在聊到关键之处时仍旧手舞足蹈。
或许正是这种激情鼓舞着他们,引领动画工业的巨轮向前航行。
独家专访克里斯·桑德斯导演采访| 废话队长看死君:先来聊聊露皮塔的加入吧!
在观众的印象里,她出演有力量的女性角色比较多,这次是怎么想到让她为一个机器人的形象进行配音的?
这是她第一次为动画片配音,在声音出演的过程中,她给你带来了怎样的惊喜?
克里斯:我必须感谢我们的选角导演克里斯蒂·索珀,她非常热切地想要询问露皮塔是否对这个角色感兴趣。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露皮塔考虑得非常周到,她没有马上答应。
我们讨论了几次,她有在认真思考这个角色和故事。
当她决定答应为这个角色配音时,工作才真正开始。
我和露皮塔每次录音时都会一起工作,我们翻阅书页,讨论角色和她在故事中的位置。
在我们确定萝斯的性格和角色的细节时,露皮塔也在为萝斯转变自己的声音。
影片结尾处的“萝斯”(听起来)是露皮塔本人,而在影片的最开始,虽然她还是露皮塔,但她的声音有点变化,听起来更多一点......也不算是机械化,但更多了一点情感上的生疏和距离。
当“萝斯”经历了电影中的故事,生活经验变得越来越丰富,她说话的方式开始略有不同,声音变得放松,变得更像你我。
看死君:我有留意到她的声音表现,她开始只是一个简单的机器人,而后逐渐拥有语气语调和停顿,变得更像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类。
就这个变化的过程,你跟露皮塔是如何进行设计的呢?
克里斯:我们从一开始就决定萝斯会是女声,但这个声音听起来会略有不同,这就是我们刚才讨论过的。
至于我们是怎样做到的,这需要很多细致的工作。
我们会有 “啊哈”时刻(指灵感迸发),在那一刻,我们会抓住不同的想法,解决问题。
我想说的是,我们一直在调试录音,试图为每一个瞬间找到最合适的萝斯之声。
再次感谢露皮塔,她完成了大量的工作和构想。
她是一个非常有创造力的人,非常有想法,非常灵活,而且她擅长创造角色,赋予角色生命力。
看死君:你是怎么看待萝斯和小布点儿的关系的?
克里斯:我认为他们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是很现实的,萝斯并没有因为自己要当上家长而立刻兴奋起来。
而我对这个角色的看法是,她是第一次为人父母。
我认为她对自己要做的事感到不知所措,这也是我们对萝斯的塑造所采用的角度。
她热衷于解决问题,但当涉及到一个孩子,一个相当不合逻辑的、需要关怀的有机生命时。
她没有这方面编程。
这就是我们想在影片中表达的理念,即任何为人子女或父母的人都知道,世界上没有教你做这些事的培训手册,你只能自己日复一日摸索。
这正是我们在银幕上与萝斯一起记录的,她意外成为养父母的历程。
看死君:当下在美国,亲子关系存在着怎样的特质?
你是如何将之投射在银幕上的?
克里斯:我只能说说我自己为人父母的经历。
我的孩子出生时我很害怕,这是一件很奇怪的事情,当中肯定有令人兴奋的方面,但我的主要感觉是恐惧。
我甚至不敢伸手去抱我的孩子,我会担心如果我把她摔了怎么办。
这些年来,随着我女儿成长,她有了更强的自理能力,在她身上发生的每件事都会让我感到期待。
但是,抚养一个初生的婴儿,每个人都会这样告诉你,“你其实还没准备好迎接这个孩子”。
相比于实际情况,他们说得简直太保守了!
所以我们试着让萝斯陷入这个处境。
这是种普遍现象,不管你是谁,当你的孩子出生时,你都是个外行。
每个人其实都是第一次为人父母,所以我们都有共同点。
看死君:科技和自然的冲突也是影片主题之一,在影片中你是以轻松幽默的方式呈现的,也比较乐观。
所以你相信生物能够抵御机械的侵蚀吗?
在你看来,我们还需要多久才能达到影片中的那种科技水平?
克里斯:我希望人们在看完这部电影之后,会对动物们有所思考。
动物在很多事情上都没有发言权,所以我希望这部电影代表着一种未来,人和动物的关系得到了重新定义,但动物显然还在那里。
从小说原著中描绘的未来看,动物们依然活得好好的,人类则退居到气候可控的大城市里,这些城市非常漂亮,一切都规划得井井有条。
所以在原著里,人类和自然在某种程度上是分离的。
我很希望科技能继续发展到这样的地步,我们的环境能保持得更原始更干净。
故事里描述的可再生能源和电力,从长远来看会更清洁一些,我认为这是值得期待的。
看死君:对于具体的时间点有没有构想呢?
影片中的“环球动力公司”是一家怎样的公司?
克里斯:很明显,这家公司相当先进。
我们问这本书的作者彼得·布朗,他在写这本书时有没有想到具体的年份,他说没有,只是未来,至于故事发生在未来多少年,他是模糊化处理的。
所以我认为,人们可以自己来想象整个故事发生在多远的未来。
当然我们也加入了一些地标来表明,这里还是地球。
我们做出“金门大桥”,而电影中的动物种类,会更贴近西北太平洋那边的特征。
看死君:作为曾经在迪士尼和梦工场动画都有过杰出贡献的动画创作者,我们很想通过你的视角来更多了解现在的好莱坞动画工业。
你认为制作一部动画最重要的步骤是什么?
你最享受的环节是什么?
克里斯:是挑战。
我进入这个行业因为我喜欢讲故事,就始终在寻找我能与之产生共鸣的剧本。
我遵循个人的偏好进行选择,尝试参与这些项目。
现在这个行业正蓬勃发展。
在这里制作电影的机会更多,动画的种类也比我想象的要多。
我刚从加州艺术学院毕业时,这行业并不繁荣。
我刚入行的时候,迪斯尼还没有诞生《小美人鱼》。
《小美人鱼》真是令人大开眼界,当它出现的时候,给动画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我想这是动画业第二次复兴的开始。
在他们完成《小美人鱼》时,我参与了《救难小英雄:澳洲历险记》的制作。
下一部我参与的是《美女与野兽》,后面短暂转到《阿拉丁》团队,然后又去做《狮子王》,在这过程中还去了《花木兰》团队,《花木兰》我是全程参与。
1991《美女与野兽》
1998《花木兰》而在《花木兰》之后,我创作了《星际宝贝》,创造(并且配音了)史迪奇这个角色。
之后在梦工场,我本来计划是要做《疯狂原始人》,后来转而先去做《驯龙高手》......我在动画界工作的年头越长,就越觉得动画愈发重要,现在比以前有更多精彩的事情在发生。
而我们制作的这部电影,我认为它已经创造了历史,因为我们在这部电影中使用了彩绘造型,真的是画出来,只不过用的是触控笔而不是画笔。
尽管如此,《荒野机器人》仍旧代表着回归到那种最让我们着迷的艺术形式。
当我们最初接触动画时,这些美丽的环境、手绘的角色、手绘的环境,看起来不像是电脑制作的。
因为电脑可以辅助我们,但电脑并没有生成任何东西。
所有的东西都是艺术家手工制作的,这也是这部影片看起来如此壮观的原因之一。
看死君:你理想之中的未来是什么样的呢?
关于动画技术也好,关于人类情感也好。
克里斯:既然我们已经做了这部电影,我就想把每部电影都做得尽可能偏向绘画,除非有什么理由要做一个非常CG化的风格。
我喜欢CG动画,当它出现时我非常兴奋,因为我们可以在空间里移动摄像机。
传统动画做不到这个,回想以前我们都只能将镜头平移和变焦,仅此而已,否则的话你就只能剪,剪,剪。
但拥有CG技术后,在影片处于情绪高潮的时刻,或者在动态镜头中,我们可以把摄影机往前推,我们可以把摄影机摇来摇去,做我们以前做不到的事。
我们的CG技术可以辅助摄影机,至今仍然很管用。
但现在,我们终于又可以摆脱观众习以为常的CG造型,大家都是非常开心的。
当我们看到《玩具总动员》时,每个人都受到鼓舞,从那以后的每一次迭代、每一次改进、每一个里程碑,都会让我们惊喜。
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大家都开始有点陷入这样一种观影体验:如果屏幕上出现了动物,你就会看到它们皮毛上的每一根毛发,有点太细致,甚至会让人分心。
树上的叶子也都长得差不多,被复制了上千上万次。
因此,我认为这些东西看起来并不那么巧妙。
而现在,我们终于有能力拓宽这些电影的外观,让它们看起来更有个性。
我刚接触到动画的时候,很多电影和IP看起来都是形态各异的,比如像《查理布朗的圣诞节》《美女与野兽》以及《睡美人》。
但后来有一段时间,这些东西又开始看上去很趋同。
而现在,它们又可以不一样了。
看死君:最后再替影迷们问个问题吧!
小布点儿和Roz的故事是开放式结局吗?
克里斯:我们希望结局能跟书里写的一模一样。
关于如何为影片结尾,我们前后讨论了很多次。
我不想假设这部电影会有续集。
我确实曾考虑过把电影结局改得跟小说结尾有些许区别,但开发主管们帮了我大忙。
玛吉、克里斯汀和埃里克都认为书中的结局才是电影的正确结局,所以我就确定这么做了,为了让观众获得强烈的满足感和离场感。
即使我们再也不拍第二部《荒野机器人》,他们也会对这部电影的结局感到满意和开心,这些都是忠于原著的。
看死君:《荒野机器人》还会制作续集吗?
克里斯:目前只能说,原著小说肯定会出版第二本书,也肯定会有第三本书。
所以如果我们想做的话,机会还是有的。
采访 & 撰稿| 废话队长公号| 看电影看到死编辑| 骑屋顶少年;转载请注明出处
太好看了我的天,我竟然没看这个去看了大烂片浴火之路可以拆解成三层主题:一层是机器人和动物的碰撞。
即无机质和生命体。
(很常见的设定)第二层是母亲和孩童的争执。
(长大后你想去哪和你母亲想你去哪。
)第三层是哪里是你的归宿/是否被群体接纳每一层主题都不罕见。
但是自然的矛盾和美妙的配曲将三层递进搅和成特别好看的电影。
·一开始是捡到小鸟。
于是就有了第一层和第二层矛盾的爆发。
你是大雁。
你不是我妈,这些都是自然而然的。
(铺垫)·迁徙开始,小鸟被群体接纳,但也意识到机器人的重要性,通过遇见其他机器人但被攻击拉情绪;与此同时机器人拯救动物,为后期大爆发做铺垫。
特别温暖。
上价值到“大家团结”(递进)·小鸟和机器人都认识到彼此的重要性,上大矛盾:机器人群体要抓机器人回家,形成大打斗。
画面非常漂亮动作很好看,还有一些小巧思小可爱比如臭鼬放屁和小浣熊偷传递器的偷笑。
(高潮)·结尾是机器人回家了但是记得小鸟。
·梳理下来会发现这个剧本常见且商业。
(改编自畅销书啊 那可以理解了)但是非常温暖,交织得很平和。
荒野机器人有点像指环王里面,在森林那段遇见的高大生物(忘了叫啥)哈哈哈我就是很喜欢科幻题材、无生命体和生命体的碰撞。
非常可爱🥰但还是机器人之梦比较新颖、新鲜、有天赋和鲜活。
我更看重剧本一点。
但还是很好看🥰😙🥳画面很漂亮
一部充满温情的动画电影,通过机器人Roz的冒险,探讨了人与科技、自然的关系。
影片从三个角度展现了深刻的主题。
首先,影片充满了温暖的情感。
Roz作为一个机器人,本应冷漠无情,却在与动物们的相处中逐渐学会了关怀与爱。
她与小鹅Brightbill的母子情谊尤为动人,展现了超越物种的情感纽带,传递出温暖人心的力量。
其次,影片展现了多族群融合的主题。
森林中的动物们性格各异,甚至存在偏见与冲突,但在Roz的帮助下,他们学会了团结与合作。
这种多元共存的理念,映射了现实社会中不同文化、族群的融合,传递了包容与和谐的重要性。
最后,深入探讨了AI与自然界的相处。
Roz作为科技的产物,最初与自然格格不入,但通过适应与学习,她成为了森林的守护者。
影片并未将科技与自然对立,而是提出了两者共存的可能,启发观众思考如何在科技发展中保持对自然的敬畏与平衡。
总之,《The Wild Robot》以温暖的情感、多元融合的视角以及对AI与自然关系的深刻思考,成为一部兼具娱乐性与思想性的佳作。
3星, 跟今年的《机器人之梦》有点像,所以珠玉在前,这个影片就只能给3星了, 影片的特点就是简单,简单而不平淡, 可能头几年的大片冲击已经让观众审美疲劳了, 所以回归简单,大爱无言,大道至简,做好自己的事情,不去抱怨别人,就是幸福。
毕竟一个个体的力量是有限的,能够认真的完成自己的任务,认真的对待身边的人,就已经胜过了烦恼那些你 永远不可能完成的复杂事情。
直白的科技与自然电影,看得懂就很好。
机器人的世界是按照程序设定进行的,当他无法服务于他的目的时,语言学习能力让他打破了物种界限。
但是依然找不到任务,那就按程序走吧,回程序的家。
结果程序被破坏,这时候就像一个婴儿,呱呱落地,都靠世界教学。
正好这是个动物的世界,那么就加入化学反应。
欺骗,讨厌,排挤等等负面情绪包裹着萝丝。
但是他程序的设定底线是完成任务帮助,而不是破坏。
它养了个娃,找到了目标,它也变成了她。
不是善良成就了情感连接,还是程序,只是程序让她人畜无害,情感是什么,电影中就是陪伴,成长。
当然,主角都成长了,虽然有些太理想化,可惜也道出了人生的不容易。
曾经的我最感动的会是电影中萝丝和小不点儿最后的重逢。
现在最感动的是,萝丝那种无私奉献,为家,小家和大家的努力,付出总会被见到。
服了有的差评了 学了点高端词汇就爱现 一个动画片看出政治教育宣传片的效果了1:女权问题这部电影不存在女权问题。
首先roz是机器人,是机器人,是机器人,电影里有真人的,有活着的女的,那些女的都在工作!
出现的主要的活人工作镜头基本都是女性!
说到母职问题,轻轻笑了,这部电影讲的确实是母亲,但难道不是向观众传达母爱的美好吗?
难道逼婚逼生了?
roz对于小布点亦师亦母亦友,看不到其他感情是吗?
就凭roz用的是女性代词、女性声音,就说这是在洗脑小女孩,叫小女孩当妈?
难道不是因为母亲就是女的吗?
要是把roz的声音改成男的,岂不又要说明明现实都是妈带小孩,怎么动画改成男的,是不是歧视女性、剥夺女性的功劳?
2:“左翼”问题我滴妈,看个明显也面向小孩的动画电影还看出左翼来了,这敏锐度不去高层干干那是可惜了。
说把所有动物塞进一个房子里和平共处不合理?
那他们还能说人话呢,合理吗?
(虽然是roz学习了语言,但不同种类的动物语言都一样还能交流呢,合理吗?
)疯狂动物城合理吗?
小鹿斑比合理吗?
冰河世纪合理吗?
狮子王合理吗?
也是服了,动画片,懂啥意思吗😅要看食物链去看纪录片,绝对真实不左。
说roz是人类的代表?
拜托了,这电影里要是没有活人也就算了,是有活人的好吗?
而且活人设计了会攻击的机器人,直接攻击大雁群,害死雁长老,形象根本算不上正面吧。
roz全身tmd哪里像人了,什么他有四肢还会说人话?
这不废话吗这玩意人类设计的啊……有的人啊,自己小时候看动画片什么迪迦奥特曼猫和老鼠喜羊羊看的一套一套的,稍微长了点智商就开始转过头来对动画片秀思考秀深度,请尊重孩子的世界和单纯美好的童话故事,这也是尊重当年啥都不懂却还是能从动画片里收获快乐和幸福的自己。
再编辑:有的人说这本质上就是人类之间的故事首先哪个动物动画电影不做拟人?
不做拟人你还看得懂吗?
他们说的还是人话呢其次,如果非就要说这是人与人之间的故事,ok,那就把故事看全一点,roz把人家爸妈兄弟姐妹一锅端了,虽然是意外吧,但是确实以一己之力把小不点变成孤儿了,请问如果这是人类的故事,roz需不需要负责?
都不按情理来,按法律来也得负责。
更何况这部电影是动画电影,要给小孩看的,传播点美好的感情有毛病吗?
最后,非要争执有没有把机器人拟人化性别化,我建议先去向变形金刚开炮。
roz好歹从外观上都是一毛一样,变形金刚里的“女变形金刚”整的和卡戴珊似的,大熊大屁股的,还有厚嘴唇。。。
那才是真正的恶俗、无想象力好吧😑
整体较失望,但也有值得钦佩的地方,譬如拍一个机器人迸发母亲天性,自愿巨大牺牲,非但不持任何批判阴阳姿态,还用一种近乎老旧的方式(包括选曲风格)尽情赞颂,这在如今的好莱坞哪怕是动画都属勇敢之举。
尽管“母爱爆棚”的篇幅不如预期多,但在一个表现母性无私伟大注定成为攻击目标的舆论环境里,本片难得地坚守了传统价值观念。
遗憾在于,它的其他部分也都停在了传统,说不好听就是俗套乏味。
机器人的角色塑造,甚至比不上半个多世纪前阿西莫夫小说中的复杂多维。
萝斯忠于任务的底层设定,母性从萌芽到无畏,都是看简介即可推测,正片中再无超乎初始的展开。
与灰雁宝宝的邂逅、冲突、和解、分离和重聚无不是流水线的万年公式,精致而腐朽,鸟类家人在矛盾中共渡难关,横向比较还不如《飞鸭向前冲》十分之一的新鲜好玩,跟上半年同样以硅基与碳基生命相处为题材、看哭无数人的《机器人之梦》,更是差了许多个层级。
其他关于科技浪漫主义、丛林生物群像、异类的成长和群体接纳等,如果你没少看好莱坞主流动画,不难察觉本片是如何东挪一点西抓一点拼拼凑凑,拼得还很僵硬,用崭新的技术(甚至也算不上多漂亮)把老调重弹的玩意遍览一遍。
对了,最后还来了段《阿凡达》。
片名荒野机器人,让我兴奋的桥段反而都是机器人萝斯缺席的。
比如迁徙大雁逃离激光枪攻击,比如狐狸在一片混乱的动物群中试图平息争端,以及众人恳请啃大树的河狸出手救援,都有趣致的构思和场面。
然而机器人一出现,这些生机勃勃的荒野小趣味立马被打断,就像学生打闹正开心之际班主任突然出现闯入。
由于故事每一步都在预料之中,全片主心骨其实就一个十几分钟短片的体量。
好处是没有用力煽情,不像《爱与怪物》中机器人只用一个无言的动作就侵入泪腺,或《无敌破坏王2》一个离别的拥抱说尽没有血缘的亲情之难舍。
没有素材底气,就不硬挤无源之水,这点倒有自知之明。
另外鸡贼地回避了人类视角。
机器人本为服务人类所制造,在果园中高效劳作,在控制室被有序管理,与人类孩童和睦玩耍。
运作正常的机器人是人类好友,在荒野中代码异常的萝斯更像是潜在公敌。
以章鱼为首的搜捕队,尽职地探索和消灭对人类的威胁,它们不该是反派,而是英雄。
全片没有出现一个因机器人异常而惊恐不安的人类居民,于是萝斯之举才有被共情的可能,但这种回避非常刻意,像极了许多敌托邦科幻里不宣于口却让人细思极恐的那个真相。
最后,本片还贡献了一个《星球大战》经典梗的性别关系全转版本:-我是你的母亲。
-不,你杀了我的母亲!
如果因此有迷因图问世,可算功德圆满。
说实话这部电影吸引我这么早去电影院看的原因就是因为前两个预告片下所带给我的非传统迪士尼合家欢电影的感觉。
【年度期待!
梦工场2024科幻动画《荒野机器人》首曝预告,好美好萌好燃好暖好催泪!
-哔哩哔哩】 https://b23.tv/J3UUCpr【画面震撼!
太美了!
梦工场动画《荒野机器人》正式预告,"驯龙高手"导演-哔哩哔哩】 画面震撼!
太美了!
梦工场动画《荒野机器人》正式预告,"驯龙高手"导演_哔哩哔哩_bilibili尤其在第一部预告片中机器人在荒岛激活并探索整个荒岛生态的过程,像极了人类在旧人类遗址中探索寻找曾经的历史面貌。
加上机器人与自然,生命与非生命的碰撞,孤独一人与陌生的整个生态,这些元素集合在一起给人一种落寞寂寥的感觉,也与传统的迪士尼电影味道不同,尽管这个故事的画风确实很萌系。
而看到正片后,这种感觉在电影前四分之一确实感觉到了,个体的渺小与自然的庞大,陌生的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相不同的冲突,但这些直到罗斯触碰到大树上的蝴蝶开始故事正式进入主线,随后一系列意外事故发生直接把主线任务交给机器人主角,到小布点儿的出生后,故事从个体与环境的关系变成了迪士尼熟悉的主场:合家欢电影主题、爱与和平以及顺便可以提到的环境保护,还有不能缺少的家人。
当然就不说后面动物在新时代机器人科技的钢铁洪流下击败抓捕机器人并通过大雁动力学飞过了机械飞船并撞破高科技玻璃这些显而易见的bug,单单讲讲罗斯先拼尽全力逃出飞船,前面刚说自己是荒野机器人,后面就说自己不能待下去,为了你们我得回去跟人类谈条件。
这种“臣等正欲死战,陛下何故投降”的奇葩逻辑和后面结尾说的罗斯肯定能回来,结果成为采果农田里的农夫。
这个故事总给我一种莫非美国也有文化审核部门,看你这结尾不合适必须整改,于是导演强行给加了个奇葩结尾。
所以整部电影从最开始满心欢喜一个非传统迪士尼动画的主题再到意识到看了预告骗后只希望平稳落地,再到最后结尾突然转折和总感觉导演想拍第二部的意思,让我看完总有种哭笑不得。
当然与更早前的另一工作室皮克斯拍的《头脑特工队2》至少是个新题材且立住了ip没崩坏。
但相比前面高峰的《疯狂动物城》和大师级的《玩具总动员》以及同一个工作室出品的《驯龙高手》系列和《穿靴子的猫》系列,只能说他跟同时代的同行比有余,但与前面的大师差了很多。
当然随着过去看迪士尼的我们渐渐长大,不再仅仅是看个动画片就兴奋的孩童,普通的伟光正、爱与和平直白主题的电影已经无法满足现在的观众,且随着观众在新时代对电影作品及更优质电影的美好向往与电影工作者资源不均衡,内容不丰富的矛盾的关系,过去迪士尼的主题似乎也已经满足不了现在的观众,而迪士尼似乎也该思考自己的动画电影是不是该准备转型而不是躺在现有的功劳簿上吃着旧ip的老本赚钱呢?
技术强大、画风很美,Brightbill学飞行那段以及片尾高潮的配乐很燃很煽,但除此之外剧本还是相当低幼且二元是非,爱与恨都来得快速显得廉价。这个狐狸是不是和《疯狂动物城》甚至和《功夫熊猫》有点撞型,感觉梦工厂在创意上开始萎缩和保守了。
这评分也太高了,看的国语版,完全是给小学生以下的小朋友看的,一家一起包饺砸(美国动画ver)(那只鸟叫机器人妈妈真的看的一身鸡皮疙瘩…)
不评价电影了,只说评论区各种拿着政治放大镜看电影,离开白左这俩字直接失去语言能力,不会说话了的,你们秀政治理解的样子像个小丑。
好不容易有个女性配音的机器人,结果是给男宝当妈的。
一百分钟毫无冷场,还获得深深的感动。top 2024
普通温情可爱的童话故事,后半段有些不合逻辑的地方强行脱离食物链全体动物大团结大战机器军团实现团团圆圆包饺子,但总的来说还是看得很轻松感动啦
高阶物种的傲慢与偏见,一个趋近于理想形态的“人类”闯入大自然教动物们做事,告诉他们不要伤害彼此,丛林里都是一家人。怎么说呢?不是很恰当,但不自觉想到某综艺黄子韬体验日结工生活,累到不行放弃,然后对工人说“一定要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工作,这样才能干得起劲”。
其实后半动物过冬和谐共生不套政治倾向看,传达的是童话文本中最质朴的Love&Peace价值观,当然理想主义色彩着实偏重,失真到有些损伤母题构建,后面大闹科技公司烧森林还能全身而退就比较无理。表层是后天习得性母性跨越物种阻隔的无私奉献爱,里层则颂扬没有生命的Al如何在生存环境、丛林法则和群体因素影响下,冲破理性枷锁升格为更近似人的高阶情感综合体。母子依偎深情告白是真的很好哭,尤其当失去记忆的Roz被小布点唤醒那刻,强大的爱超越程序束缚重新联结起彼此。
越往后看越觉得故事可以停在迁徙开始那里(然后就变成一个平庸的四平八稳的故事,对不起),共融很浪漫,硬讲就成了理想主义大振臂高喊的宣言叙事。不过「还是会浪漫」啊。
剧情低幼 白左 政治正确刻板印象 被某些收钱的吹的还比肩疯狂动物城 机器人总动员 驯龙高手 这评分到现在都不敢开分 比同是讲机器人的天赐灵机都差的远哦
滥俗,老套,缝合怪,滥情,不同物种迸发出不同寻常的感情早就不新鲜了,后半段强行煽情更尴尬,本来以为机器人觉醒已经够俗了,结果机器人觉醒了母爱????
老套的鸡汤,熟悉的配方,情绪靠配乐硬拉。
#amc 地母的故事
很讨厌。作品给我的感觉就像一个白左来到异国,不看当地的客观规律和实际情况,就自以为是的去宣传所谓平等博爱、自由多元,殊不知这些即使多正确多好听,一旦脱离了实际,就只能是空中楼阁,只能是一堆空洞且虚伪的废话
5.5。設定先行,劇作邏輯則在不斷瓦解崩垮。但大量驢唇不對馬嘴的差評本身似乎才在「亂套公式」,畢竟從語言被引入的那一刻起,這就不可能是一部以反人類中心主義為創作起點的作品。而這些以動物為載體講述人間真善美的作品,我們一直都稱之為「寓言」。
大到包涵科幻、未来、人工智能、爱与物种关系,小到像一篇充满克服万难成长蜕变,友爱互助、尊师重孝等正向价值的童趣寓言。故事的结局也巧妙,没有生离死别,也没有阖家团圆,而是一种母子之间遥遥相望,心心相系。不管怎么变,真善美最动人,也经得起时间的沉淀,不管大人还是孩子都能同频共鸣。
完成度高,流畅,精美,相当合格的商业作品,但还是好莱坞流水线那一套,镜头,叙事,配乐都是几十年来熟悉的内味儿,严格按照工业化标准来完成,一点新鲜感都没有,剧本也还是内套,从彼此陌生到相识到蜜月期到矛盾期再到彼此理解再对抗共同的boss,最后全面救赎。以儿童电影标准来说合格,但对我而言明显太套路了,看到雁群南飞就睡着了,第二天又补完的
老旧的故事,老套的叙事。我们关注这部电影的原因只可能是爱。母亲的本能就是教会孩子应有的生存技能,母亲应得的回馈就是孩子的爱,我们都应该编写自己的程序。我不喜欢这部电影被贴上白左的标签,好莱坞的价值观不应该敌视,我个人认为这正是我们孩子最匮乏的东西,爱与希望
不渲染仇恨,非常适合孩子看。有温馨大家庭的其乐融融,也有机器人独坐悬崖边的孤独落寞,情感是丰富的,并不低幼。非常好的成长主题,融入陌生世界,善良是自洽的基础。
环球影业算是完蛋了,制造出如此无聊的动画片,又保守又无趣。主要是故事完全模仿机器人总动员,真无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