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意识到,岩井君最厉害的地方,其实是塑造人物啊。
不管是超有型的闷骚的怪的可爱的神经质的孤僻的倔强的疯狂的性感的,你都会感觉到这个人真的存在!
而且过了许久都能记得!
于是当我们都已经熟悉了的花与爱丽丝再次出现,我们就不会再被第一次见她们时那种新鲜感吸引,而是想知道这一次她们要经历的事。
有一种「见老朋友」的感觉。
《杀人事件》是《花与爱丽丝》的前传。
诚然,这段故事不如后者丰富和动人,但在爱丽丝身上,我们仍然浓烈地感受到她天真勇敢的青春气息,她和年长者相处的淡定自若;花仍然孤僻,仍然喜欢幻想,做一场莫名其妙的算计和美梦。
故事走向很简单,用一个以为恐怖的传说来包装一段思念——而且恐怖的氛围并不渲染得足,让人始终感觉是在看这几个小女生一惊一乍地好幼稚却又很可爱因为是见老朋友,所以对整个片子都是情感分。
真诚地希望岩井桑能找到下一位合作默契的摄影师(尽管筱田升如此不可替代),再出山拍真人电影。
看少女,写青春,没有人比大叔您眼光更毒了。
写于终于幸福地在影院里看了《情书》35mm胶片版当夜(8.18)PS 片子里那位自称进入魔界的女人根本就是按《情书》里那个神经质女孩大井画的吧!
一毛一样!!
围绕一个杀人传说展开的故事,爱丽丝莫名被拉进了调查追踪当中,结识了花,经历了一段神奇而又窝心的经历。
面馆里陌生人让面,三胞胎帮忙追停卡车,爱丽丝认错的大叔请爱丽丝吃饭再送她回家,犹大说会永远记得那个痛,爱丽丝拼命追卡车,blabla,就是各种温暖拼拼凑凑完成了这部悬疑惊悚幌子下的青春少女电影。
看评论说这是世界上最小的杀人事件,哈哈。
的确,青春萌芽期,爱上的那个TA,是否还出现在你的记忆里,伤害过TA,和TA有欢笑眼泪,全部都在脑海里。
其实友情没有那么难获得,一起去经历,一起做着有趣的事情,一起疯一起耍。
哈哈,这里面的挺多场景看得人发笑,哈哈。
彻子就是一脸懵逼的感觉。
记录一下学到的新词吧。
1、田舎(いなか),乡下2、かたつむり(カタツムリ)蜗牛3、れい(上课下课的时候,班长喊这个,然后大家都坐下或者下课散场)4、ーしてる?
-しらない、なにもしらん ——你知道吗?
——不知道,啥都不知道 5、4人の妻(犹大的 四个妻子)ゆた(湯田)6、あのタクシーおかけて跟着那辆车走吧7、ちょうあたたかい(超暖かい) 8、ーどこまでいくの?
どこいくの 到底去哪啊?
去哪啊?
9、な、見って、すごい星,你看,星星成群(两个人在星空下舞蹈)10、どちらさま?
OR どちらさまですか 别人敲门的时候,你问别人,是哪位啊?
11、老爷爷和爱丽丝一起荡秋千的温馨画面也许只有在日本的动漫里才看得到。
12、主角的名字有栖川徹子(ありすてつこ)因为这个才叫她爱丽丝 荒井花(あらいはな) 湯田(ゆた)13、花屋敷(Hana他们家是叫花府)はなやしき14、片中主角们都是13、14岁的时候,那时候的你们,处在叛逆期,青春萌芽期。
可我的叛逆期太短,并不能做出什么让我值得怀念的事情,我现在最后悔的就是在最该经历青春的年纪选择了埋头在卷子里。
15、一緒忘れない(你把蜜蜂放在我后背里,那种痛真是永生难忘)16、主角的妈妈是个推理作家,我也想要有个作家亲戚啊!!!
17、两个主角躲在车子下面睡觉取暖,这种事情我还真没干过。
不过很危险啊!!
18、くず(汤田给他们班的一个女生结婚申请书,被那个女生骂渣男),屑 【くず】【kuzu】【名词】①碎块,碎渣儿,碎头儿。
无用的碎片或破碎后无用之物。
②废物,废料,废品,破烂
开始的画面实话实说让我有些许不忍直视,尼玛导演啊 你坑爹哪 画的是个啥啊,即使跳过线条的那段画面我觉的丫也不用心,人让你画成啥米样子了。
可是色彩方面我觉得至少导演是用心了,色彩把场景表达的很到位,虽然看上去画的很简陋。
在说名字,《花与爱丽丝杀人事件》以为是多紧凑的破案剧情呢!
怀揣着紧张的心态等待,结果尼玛啊!!!!
完全颠覆了个人对这部最初的定位!
其实整部剧就是围绕着青春期的少女展开,学生时代总会有些八卦在同学间越穿越离谱,爱丽丝为了揭开疑惑,踏上了揭秘所谓犹太杀人事件,慢慢看下去在爱丽丝遇到了老者之后我觉得其实导演对这部动画并不是不伤心,老者走路的动作以及少女心态动作把我的蛮到位的,最有感触的其实还是这一段剧情,老者与爱丽丝的对话 ,老了皮肤皱巴巴的,年轻还是好 balabala的,老者哪中对岁月的无奈,对年轻的向往表达的挺到位的。
还有值得表扬的是给爱丽丝配音的声优8错 小细节抓的都很到位哦,最后结尾其实也能猜到,因为谁都会经历这个14岁的青春期,整部片片子其实节奏很轻松,并没有名字带来的那种压迫感,整体的剧情其实略微有些拖沓,可以在简练。
没事就当茶余饭后,对青春的一种怀念也不错。
导演我觉得还是用心了!!!
作者:mjn最近,岩井俊二监督的《花与爱丽丝杀人事件》获得了文化厅媒体艺术祭动画部门的优秀赏。
新闻详情>>这片无论是剧情内容还是制作技术方面拿奖都是名至实归的。
片名虽然是xx杀人事件,实际上是标题党,是个喜剧,也并没有什么杀人。
官网的故事简介就是“史上最强的转校生,爱丽丝。
史上最强的家里蹲,花。
两个人相遇时,发生了世界上最小的杀人事件。
”,主要角色清一色带着搞笑属性,主角有栖川徹子(爱丽丝)是个大大咧咧、一点都没女生相的女生,女二号荒井花(花)逃课不上学,登场就是出各种馊主意,不过即使闯祸也能得到各种好人的帮助,整体气氛非常温馨搞笑的作品。
具体内容还是希望大家自己去体会,这里不再剧透了。
其实这片分类是非常尴尬的,所有的镜头都是由真人演员表演一遍,然后根据实写镜头做转描(rotoscope)。
这里的转描有传统手绘的转描,也有根据动作做成3DCG动画的3DCG转描。
所以本片具体说是半部电影加四分之一部作画动画再加四分之一部3DCG动画。
这种制作方法前所未有。
之所以做成动画一方面原因是前作《花与爱丽丝》是十年之前的电影了,演员铃木杏、苍井优已经演不了中学生了;另外一方面是监督岩井俊二本身也想做动画方面的尝试。
因为传统转描动画,比如2009年的岩井俊二担任制片的《baton》和长滨博史的《恶之华》,都避免不了一个问题:动得难看。
转描动画在人物做小动作时,转描的效果类似于同描震动,加上真人的多余动作很多,于是出现线一直在抖的感觉,而且直接描表情,出来的效果肯定是很差的。
《baton》的时候因为是美国动画团队负责转描的,他们对日本人的人脸辨识度很差,首先问题就是画不像;而《恶之华》因为丑的问题还引起过话题。
本季新番KOWABON直接利用转描本身带给人的不适感,做成了恐怖动画,不得不说非常有创意。
因为以上原因,岩井俊二在最初是想全片3DCG,不采用转描,最后是因为有部分转描画得比较快,所以局部使用了转描,其实最后算下来3DCG的部分还是远多于转描的。
转描部分主要集中于出场时间很短的次要角色和路人,这样就能省下单独3D建模了。
于是片中3DCG和转描组合也非常复杂,有同个镜头中有3DCG也有转描的情况,也有上个镜头是3DCG下个镜头就是转描再下个镜头又是3DCG的情况。
比如爱丽丝和父亲吃饭场景这种线抖得比较厉害,小动作多的是转描。
大部分时候还是3DCG,掌握诀窍还是非常容易辨认的。
<图片2>转描的一大问题是表情如何解决,以前的转描片,很大问题是表情很死,没法传达感情。
本片首先是大幅度的减少人物的复杂程度,比如不画鼻子的轮廓,基本只留眼睛眉毛和嘴巴,尽量向动画靠,眼睛部分基本都是重新画,大多数情况都是有调整,在3DCG上调整嘴巴鼻子等等。
著名动画监督矶光雄以作画协力的身份参与了制作,可以说是救兵般的存在,他在制作的最后一个月做了很多修正。
通过上面的分析能看出这片不单单是个转描片,在转描的基础上做了很大的创新和突破,因此能有现在这样的成果并获奖也在情理之中的。
从《花与爱丽丝》开始 就很喜欢《fish in the pool》这首纯音乐这次《花与爱丽丝杀人事件》的片尾又响起那熟悉的音乐!
在此附上歌词网易音乐歌曲 大家可以去下载let me hear the sound of you heartbeat on my toeslet me touch my ear on your chestit rains cats and dogsI'm a little soaking mousehere wet with a blanket of rainand I dream of youI don't like this time we have cause I'm here afraid of when we lose itcan you hear the rain aboveit sounds like a tiny march of angelsplease don't leave me here just watch me dancepointé passé fouettéwhenever we meet it rains cats and dogsI'm a little soaking mouseI'm wet with a blanket of rain and I dream of youLA LA you knowI knew you'd no longer be here when the summer was overand now I knew you'd be back and without any words or hintsit must be fatethe world is a dream in rainthe splashes of water shines don't you seewatch outdon't step on the fish in the poolI'm a little soaking mouseI'm wet with a blanket of rainand I dream of youlet me hear the sound of you heartbeat on my toeslet me touch my ear on your chestit rains cats and dogsI'm a little soaking mousehere wet with a blanket of rainand I'm dreaming of you(此英文字幕来自三角字幕组 字幕组的同学辛苦啦)
開篇是岩井監督親手畫的分鏡用極低的幀數放著,伴隨著熟悉的BGM,淡藍色的自然光 陪著淡淡揮發的水蒸汽,柔軟安靜,融合而不突兀。
然後就是熟悉的芭蕾教室,瞬間就被帶回來之前電影中的alice一個人的芭蕾。
辨識度很高的優醬的聲音響起的時候,亦或是那個很有特色的清軟的聲音響起的時候,現場頓時「喔」的一聲原來就是電影里那個黑黑的alice的同級生阿~因為是由電影改編成的動畫嘛,果然整篇有許多似曾相識小細節都在向電影致敬。
比如「驅魔」時紛揚的紙片和原來電影中的撲克牌 ,比如躺在地上仰視的視角,比如alice和爸爸走在橋中央時響起的電話,再比如影片最後面對著走到一起,兩個女孩子的高中校服照面和芭蕾式的問好。
恰好就是原來電影里開篇的無縫銜接。
劇情完美地解釋了電影中alice為什麼會戀父和照顧母親,hana和alice為什麼會相遇,總之說是前傳一點不錯。
雖然穿插了「殺人」這個刺眼的因素,但結果只是被蜜蜂蟄了一下而完全腦洞大開的「殺人恐慌」呢。
果然世界上最小的殺人事件。
加上一個又一個不經意間拋出的笑梗 ,hana和alice可愛的顏藝,超級超級美的人設 新鮮細膩的場景,清爽流暢的線條,安靜恬淡的色調,悠揚自在的長鏡頭和恰到好處的留白。
又善於捕捉細節,抓住觀影者的心理變化,真正地投入電影中去。
這樣的一切真是非常非常的岩井俊二式。
劇情鋪陳構思也是,看岩井的電影,就像是打遊戲過關一樣,只有明白通關密碼,才能一氣呵成達到彼岸,心的彼岸。
舒緩而明媚。
在愈來愈多用金錢和特效拼湊的電影世界里,實在是感激與佩服。
村上提出了小確幸的概念,說的就是小而實在的幸福感。
是的,這便是一部瀰漫著民族特色的「小確幸」的作品。
这两周的岩井俊二的作品回顾和特别上映会,密集地看到会长的各种talk show,无一例外,其实都是前生今世地为新作《花爱杀人事件》进行宣传。
Doripasu的观众投票第一位的《莉莉周》,第二位的《燕尾蝶》,以及《hana and Alice》时隔多年大型地复活上映,是一个难得的调查机会。
参与其中并做了每场各180人的观众调查,才发现大叔粉意外多,男粉多于女粉,5分之3观众已是多次观看的结果。
村上提出了小确幸的概念,即小而实在的幸福感。
是的,这便是一部不折不扣的弥漫着犹如“物哀”的和民族特色的“小确幸”作品。
看乙一小说第一遍时,我第一反应是“这么弱智的情节,跟俺开玩笑呢吗?
”带着对岩井大势已去的担忧,耐心重读一遍后发现,其小说的精彩就在于完全是一个对电影的文本化的再处理的忠实转换,以及不得不提的对研究者有参考价值的内部后记。
没有特殊需要,小说是不会再看了,但是电影真心让人眼前一亮。
也许是我这种土鳖没看过如此新鲜细腻的ロトスコープ技术的缘故,清爽流畅的线条,安静恬淡的色调,恰到好处的留白,时不时抛出的笑梗等为作品增色不少。
电影宣传之始,其强调这是世界上的一个最小的杀人事件。
就犹如岩井自己的官网,也自命名为最小的电影节。
这些年岩井越来越模糊了表现在其初期作品中的极度清纯和低端暴力的创作分界线,就如如此简单的少女初恋的小故事中竟也融入了“杀人”这一刺眼的色素。
不太苟同乙一所谓的花和爱丽丝的横向纵向各自成长的主题,这也许是一个花的自我拯救的故事,爱丽丝只是一个推手,更符合的名字也许是花的杀人事件和爱丽丝。
这部电影在最后有效地与2004年作无缝品衔接上了,可是下一个故事又为什么再次让花步入了爱情,而爱丽丝也永远担当起一个恋父的照顾母亲的乖孩子呢?
在首映现场,岩井说花就如一头小怪物,总想让她身上发生些什么事情,会长还真是偏心呢。
这部花与爱丽丝杀人事件是岩井俊二导演《花与爱丽丝》很好的前传。
每个细节都与前作呈连贯的逻辑,让人恍然大悟的同时非常感动。
爱丽丝初入的舞室,她们后来在那里穿着白色裙子翩翩起舞;花像温室一样装满花的大房子,窄窄的楼梯,是她们认识的时候爱丽丝轱辘轱辘滚下去的地方。
原来两个女孩是这么认识的,心不由得一软,好古灵精怪,好可爱的14岁少女。
14岁的女孩是一种很可爱的生物,教室的地上被画满古怪的符号,大家围着不存在的“犹大”的桌子团团跪下进行驱鬼仪式,爱丽丝模仿侦探小说里的人物叫司机“跟住前面的车”,像间谍一样用翻盖手机偷偷联系。
只有这种小小的生物会把自己夸张的幻想世界搬到现实中,它是生活中的全部,烦恼、笑声、酸涩通通源自于此,练成串在天上漂浮,“It's just like a tiny March of angel.”动画化的好处就是人物个性得以脱离演员本人性格的限制,最大程度地突出人物本身和导演塑造的幻想世界。
岩井俊二实在是太会塑造少女形象了,有一段戏,爱丽丝推走母亲后跟老师走进新教室,她在黑板上写的字小小的,姓氏写错啦,擦掉,走到座位的时候把头垂的很低,一瞬间的沮丧和无措与之前在母亲面前的独立形成鲜明的对比;她去见父亲,“我要去接力跑,我跑步很厉害的”“真的很厉害,你以后可以去参加奥运会了!
”“你年轻的时候体育好吗”“好得不得了”“那你最后去奥运会了吗”“没有”“对嘛就是这样”。
细腻的感情连结,父女之间小小的共同之处。
“是工作吧”爸爸坐上出租车后背影的长镜头,然后拼命跑追赶出租。
“你跑得真快啊”一切对应上了,运动会,我们所拥有的连结。
一瞬间喷薄而出的细腻感情让人很想流泪;回家后发现房间可能住过死人跟妈妈大哭,“都怪你和爸爸离婚了我们才搬到这里”其实心里一直有怨恨吧,就算是小小的属于14岁少女的伤感和不安也是这样,爱丽丝独立一面背后藏有的,酸酸涩涩的感情。
花用很“形而上”的方式纪念暗恋过的男生,“是不是真的杀了他”其实只是纠结的表面,“犹大死没死”的具体真相对她而言并没那么重要,重点是她的内疚和长期封闭而接触外界的恐惧,在加一点点14岁激素所赋予的伤感啊、幻想啊。
爱丽丝帮她完成了最后的“赎罪”,直面她内心小小的、但又大大的症结。
花和爱丽丝的关系完全在前传中补全了。
花一开口我就知道爱丽丝一定会跟她是好朋友。
帮花完成她的鬼点子是爱丽丝和花熟起来最古灵精怪的起点,一切都理所应当。
装间谍、蹲点监视门洞,蠢蠢的但又很古灵精怪。
和花在一起的时候爱丽丝“独立””成熟”的气质完全消失了,在她身上更显著的是活泼,直率,勇敢。
而花在跟爱丽丝学芭蕾的过程中翩翩起舞,走出了那栋封闭的房子,返回学校、走进更宽广的世界。
看《花与爱丽丝》是在2年前的一个春天,那个时候每天都在循环《fish in the pool》,它总让我觉得正在下着雨的潮湿世界中翩翩起舞,就像爱丽丝踮着脚用纸杯跳芭蕾舞。
14岁和17岁的笨蛋少女心里都湿淋淋的,总有伤感隐藏在背后,“Cause I'm here afraid of when we lose it.”丢失什么呢?
其实也说不清。
It just rains cats and dogs.
看《花与爱丽丝》差不多是十年前了,大学里的暑假,深夜独自在关了灯的房间里,透过镜头传递出来的冬天的清冷感觉深入骨髓,以致,就算不记得那个电影的情节,却对苍井优在冬日清晨呵一口气,凝结成一小团淡淡白雾的情景记忆犹新。
看《花与爱丽丝杀人事件》,夏末初秋的周末中午,刚下了一场小雨,带来初秋的清凉,空气中的水汽似乎也让影片中水彩颜料一般的色调氤氲开来,明媚,透亮,就像窗外雨后略有些明朗的天色。
我有好多年没有看岩井俊二的电影,因为觉得自己已经过了那个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年纪,现在如果要再把《情书》、《关于莉莉周的一切》等这些青春电影翻出来看,可能会因为无聊而看不下去。
看《花与爱丽丝杀人事件》也是,一开始会因为情节的寡淡有点走神,因为每个青春少年的日常,就像那个《男子高中生的日常》动画片一样,尽是一些鸡毛蒜皮、无病呻吟的琐碎小事。
但是,当最后
岩井俊二是当之无愧的日本青春电影教父,但一个人的“青春期”究竟能有多长呢?
脸盲
透明星空与少女の谎言... :P
笑疯了 智商感人 明明是花与爱丽丝二缺事件 你俩是流浪猫吗? 老妈:&#34;我保证不写进小说里&#34;那段最好笑 当地还在流传14岁少女遭货车拖行尸骨无存的传说 妹子别惦记那个(学)渣男 搅姬吧(不过说实话全篇转描技术现在还拿不上台面 把速度调成1.4倍看才觉得帧数正常)
“那是爱的告白吧,那种痛我永生难忘”“什么都不要说了,谎言也好,幻觉也好,我现在只想沉浸在这份幸福之中”“水手服出道吗?”我14岁的时候啊…在干嘛呢……“今后请忘记我,都过你们快乐的中学生活”
难怪这风格……出了影片信息我就哦 了。
分鏡及水彩畫般的背景非常岩井俊二,可惜於我一點觸動都沒有,只能說我沒有少女心。鈴木杏的聲音怎麼變得如此難聽... 囧
你们牛逼。
喜欢爱丽丝与中年大叔那段,蛮让人感动,而有些桥段感觉太神神叨叨了。
2015-11-25 00:44 好无聊,看了几个月了。还没看完。撑过前半段,后半段倒是一次看完了。有些画面感觉很亲切,自己玩的飞起的青春。话说这片子讲述女人间的友谊?犹大给那么多人结婚契约书是本人做的,还是花的恶作剧呢
这?是?动?画?吗?二次元的人要被气死。人物僵硬成那个样子,场景蠢成那个样子,配音也是各种烂~~霓虹国拍出这样的画面效果真是要被气死,还是岩井俊二,这个家伙可是我信最爱的导演,如今这样一部“四不像”出来,真是在我心上划下巨大的阴影
画风不喜,岩井俊二的少女心剧本和原主演的配音可以。
青春真是好啊
秋千一段致敬黑泽明的《生之欲》啊~
这前传也太好看了吧,如果放到十年前,用真人演绎,应该会更好。
I hated it.
岩井俊二的故事和人物总有种假装贴地的悬浮感
6/10。镜头角度和色彩构成跟随情绪起伏的导演功力挺强,室内粉蓝色和户外柔黄青绿色,两人一起睡着在温暖的卡车底,45度角仰拍星空下起舞的无逻辑游动镜头真心美哭,所有的设置皆为了打开记忆的闸门展现花一段暗中期许的情感往事。手和表情的动作捕捉丰富细腻,可惜似乎有通过慢动作来掩盖缺帧的事实。 @2016-02-11 01:00:17
SIFF #12. 怎么说呢,对我来说有点癫了。。感觉小清新风格和搞笑对白在这部的情景下不太适配,剧情也缺乏明确的指向,作为番外还是可以看看的。
不喜欢
好像从没在一部电影里看到这么多追逐的情节,帅气的Arisu同学,14岁真好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