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示是电影的一个原则,一个电影人完全可以用镜头的暗示作用,让观众去理解,甚至去完成,导演的全意。
2008年的奥地利电影《Revanche》,中文名:复仇。
看完这部电影,居然才发现,这部电影从头至尾,除了自然界的声音,没有任何音乐,而我既然一点不觉得闷,而深深地被导演的电影语言所牵引着,和剧中的人物一起走完一段心路历程。
颠覆了我一直认为的:电影必须要有音乐的这一观念。
同时,我被导演的才气,思想,驾驭能力所折服,整部电影的所有镜头,没有一处是多余的,包括长镜头。
导演也给“举重若轻”这个成语,做了最好的注释。
还有一个值得一提的是,虽然,名字是复仇,但是,没有一丝血腥的镜头,连打架,都是只拍两个脚,或是只听到声音,连中枪都没有见到血,包括,做爱镜头,点到为止,哪怕剧情一定需要,也是用了剪影,就算有全裸镜头,但是一点也不色情。
可以看出导演的每个镜头花尽心思,尽量交待清楚,但又不破坏整个电影的节奏和风格,太厉害了。
他把电影中的完形心理学,也就是把电影省略发挥到了极致。
所以,我认为它一定是那年的奥斯卡最佳外语片,结果发现,它只是获得提名,与大奖擦肩而过。
查过之后,果然不出所料,它输给了一部非常棒的日本电影《入殓师》。
不知是不是它没有音乐的缘故,呵呵。
《入殓师》的原声是相当棒的。
那年,还有好几步出色的外语电影:包括所有北美从事法语教育的必看的《The class》,法语名《Entre les murs》,中文意思是:墙壁之间。
这部电视剧对我的影响比较大,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甚至对我个人的价值取向都有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女主出场,要颜值有颜值,要能力有能力,但是在很小的时候却目睹爸爸被带走的场景,经过一番挣扎,她最终失去了这个世界上唯一的亲人。
她被孤立起来,被虐待,被教唆……她变成了坏女孩儿。
我主要说一下两位男主。
男一家世背景显赫的帅气小王子,试问天下有谁不爱,有谁不爱上,女主和男一结婚了,她爱上了帅气小王子吗?
至少一开始她不爱,她只是为了复仇,找男一的双亲复仇,一切只为复仇而来。
在复仇过程当中,男二出现,男二的出现我从骨子里是拒绝的,因为颜值不高,而且从那个炼狱一般的地方出来,总有一股子阴暗狠绝劲儿,实非良人也!
复仇……复仇……复仇复仇成功。
女主最终决定为了男二放下一切,跟他天涯海角,相随相伴。
此时的我,虽知男二确实深爱女主,也为她付出了很多,但我私心里总希望,女主能够跟男主在一起,美女配王子,绝配。
打算跟女主远走高飞的前一刻,男二被杀。
就那么一下子,就死掉了,等着不能瞑目的双眼……看到这里的时候真的有一种窒息感,被人卡住了喉咙,不能呼吸。
等到缓过来,这才意识到自己为女主难过,更为男二伤心。
影视作品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但他的本源就是我们的现实生活,类比于当下自己的生活,我们追求良好的家庭,追求丰厚的薪水,追求体面的工作,追求帅气的配偶。
我们想要跟这样的人度过后半生,却往往忽略了那个用一颗真心正爱着我们的人,他没有显赫的家庭,没有帅气的容貌,但他有一颗真爱你的心,这比什么都重要,真爱可以战胜颜值,战胜家势,战胜一切!
Eine meiner beliebt Regisseure Götz Spielmann hat wieder mal ein Meisterwerk gezaubert nach "Antares" (2004).Ich wollte diesen Film immer ansehen, aber es ist nicht einfach im Internet zu finden, nach ich den Film beim Kinolauf in Mai 2008 verpasst habe. aber seit kurzem habe ich den Film endlich bekommen.Seine Film ist viel reicher geworden, die Geschichte ist ernst, und wir bekommen dieses Mal wieder viele Nacktheiten zu sehen so wie im "Antares", der Schluss ist absolut der Höhepunkt des Films, es wurde sehr gut inszeniert, was besseres kann ich kaum vorstellen.Falls ihr noch nicht wisst, der Film ist auch für kommenden Oscar als Bester Film in einer Fremdsprache nominiert, und außerdem hat der Film alle andere Preise gewonnen die in IMDB ausgelistet sind.Aber leider hat ein Österreichische Film "Die Fälscher" letztem Jahr ein Oscar schon gewonnen, es ist für mich sehr unwahrscheinlich noch ein Oscar für Österreich zu gewinnen, obwohl hat er mir sehr gut gefallen.Wir werden sehen.
來自奧地利的電影"Revanche", 獲提名競逐今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前科犯Alex打算獨個兒打劫銀行, 然後和賣淫女友Tamara遠走高飛, 計劃結果卻出了叉子.對此片有點期望, 電影首段也不錯, 節奏適中, 角色清楚, 有點起伏, 然後到了中段便開始令人納悶, 好像失去重心似的. 那段正是男女主角打劫銀行之後. 拖拉了好一會也不知道導演想怎樣.不是說電影沒有可取之處, 尤其Tamara怎樣忽然死去, 鏡頭沒有直接交代, 導演這個賣關子的處理手法很好.飾演Alex的Johannes Krisch演得很出色, 沒想到粗獷如他也會哀傷至此, 很有看頭. 漂亮的Tamara(Irina Potapenko)令電影首段生色不少.飾演警員太太Susanne的Ursula Strauss角色有點荒謬, 不少觀眾都忍不住笑起來. 是導演的刻意幽默抑或什麼? 不過亦多得Susanne這個角色, 電影中段納悶一會之後, 她的出現令觀眾再度投入劇情.飾演警員Robert的Andreas Lust也演得不錯. 打劫銀行那段他的狼狽膽怯及意外事件之後的情緒起伏完全是兩種表達方式, 他都掌握得很好.Alex一心要擾亂警員的生活, 來個大報復. 結果Susanne令人意想不到的行為令Alex的計劃更添"色彩".結果最遺憾及生活被擾亂的, 或許不只Robert, 而是Susanne?個人覺得此片不至於最佳外語片提名級數.
观后:与众多同名影片不同,《复仇》没有复杂惊悚的故事情节,没有太多血腥暴力的场面镜头,其获得奥奖提名的关键,在于用戏剧性的内敛,讲述了一个从内压极高几近爆炸,到心绪逐渐放松,最后归于平静的故事。
片中,宁静的乡村风景与朴实的人物交流,消解了男主的戾气,尤其是劳动,使男主得以宣泄、感受尊严和被人需要,在迷失中找到了自我,复仇冲动自此拉下了制动阀,片尾 ,晚霞中捡苹果的一幕,十分温馨,佩服!
类似于这样高水准的电影,有美国的《教父2》、《不可饶恕》,日本的《七武士》、《千与千寻》。
相对与太多的电影的夸张手法,此片的对生活的平实准确的把握,其实是最难的。
因为如果不夸张,电影很难吸引眼球,但真正高水平的电影,都是手法很切实际的。
夸张很难达到一种高度。
人,不是那种可以随便杀人而又心安理得的。
人的生与死,在别人心中也不是那么简单的。
虽然这是一部欧洲电影,但里面的每一个画面,都仿佛具有禅机。
也就那么美,那么宁静。
相比于此部《复仇》,韩国的《我要复仇》简直像成人卡通,而香港的杜琪峰的《复仇》更像泡沫剧。
此片真的是“复仇”的主题,男主角的复仇始终在急切计划着,一触即发。
所以每时每刻都仿佛要崩塌了的气氛。
直到最后一刻,观者的心都还悬着,因为一旦他真的杀人雪恨了,他自己的命运也岌岌可危,而毁灭的还有更多人。
所以,折射于片中那淡淡的救赎,是那么的珍贵,那么的微妙。
令人深切的感觉到,令人余韵难了,感叹唏嘘。
故事不花哨,但却很震憾,不狗血,却难忘。
整部影片没有音乐,除了男主角的外公拉的手风琴。
镜头很平实,演员也不俊郎,大量的长镜头,还有延时的空镜头,不得不佩服导演的自信。
与复仇有关的,我们会想到:血腥、暴力、色情和枪战,最后是酣畅淋漓的大决战。
导演却和我们讲了一个个碰巧的无力与偶然的成全的故事。
在奥地利维也纳,男主因偷窃坐过牢,出来后在一家妓院做杂役,与一妓女交好起来,但妓院老板想让女人为社会高官与名流做暗娼,被拒,两人决定私奔,并成功抢了银行。
万事大吉之时,女人在路旁的车里等男主,但因非法停车被警察前来驱赶,正好遇上回来的男主,男主掏枪逼退警察逃之夭夭,警察朝其车轮胎开了一枪,但未中,两人逃之大吉。
但镜头一转,女人被命中,男主只能只身逃往乡村的外公家,一腔悲与愤。
无意中发现常来外公家串门的超市女工的老公,即是杀他女友的警察,于是他伺机复仇。
来到影片的高潮,警察原在平时习枪之时,就时常不到位,被教官屡屡发难,此案一出,司法机构将界定女子的死亡是意外还是过失杀人。
在一直无法成功受孕的家庭压力下,警察的个人状态也走向了最低谷,于是影片中意外杀人的警察与痛失真爱的劫匪,逐渐形成两大欲喷的火山。
几次在警察晨跑的林间小道上,男主终未开枪,最后,男主直接问警察:你不怕她男友来报仇吗?
警察无奈:我让他杀,暗然转身时,警察愤然怒道:我要问他一个问题为什么要带上她,她了也不是去接应,也不是掩护,这不是出来旅游,为什么男的要带上她!!!
男主哑然,最后将手机抛入平静的湖泊。
高潮未断,超市女向和男主的这段外遇喊停之际,发现他是劫匪,但此时她亦成功怀孕,只说了:不要告诉他!
平静走出屋子。
男主在牛圈里忙活完,又拾完这一季最好的冬苹果。。。
影片在院子的长镜头中安静结束,仍是没有音乐,好像是故意与维也纳音乐之都对了最顽固的对杀。
这也不是励志片,但宽恕的生命是最有机会的人生。
提起复仇,很多人印象中的解释就是杀戮以及以牙还牙。
这是一种可以用表现得非常明显的一项举措。
且大众都会觉得这种明显才是最好的。
轰轰烈烈的复仇,迎合了大众对于快意恩仇,非黑即白的单纯世界的向往。
然而这个世界大部分时间是不简单的,也不是非黑即白,大多数的灰色地带才是大众的生活。
因此,复仇很可能没有那么快意恩仇,隐忍或许也是一种选择。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这部电影,说的就是与复仇有关的事情。
一对苦命鸳鸯,一对平静着生活着的警察夫妇,因为一起银行抢劫案,将这两个家庭的人结合在了一起,于是,他们的生活中,起了波澜。
《复仇》整部电影的基调是非常沉重的,同时也是耐人寻味的。
随便将其中的哪一点拎出来,你就会发现,背后的故事远比电影中所表现出来的复杂多了。
然而本片的主线却仅仅只有一条,那就是复仇。
一对苦命鸳鸯从事着羞于启齿的工作。
女的是一个特殊从业者女性,而男的在特殊场所给人做小工。
两个人都是不起眼的小人物,因此,虽然隐忍不言,但是在一起的时候却很开心。
后来,他们厌倦了眼前的生活,于是,男的想要带着自己喜欢的女人离开这里去别的地方。
离开之前,他想要一劳永逸地解决眼前的窘境。
于是,他决定抢银行。
女的虽然担心,但是却拗不过男的,后来,两个人看似就要成功了,但却遭遇了意外,一个警察出现了,然后开枪了,女的很不幸被击中身亡。
男的来到了自己的爷爷家的农场躲避灾祸。
他意外地结识了开枪的警察百无聊赖的妻子,两个人暗中有染。
因为警察一家之前一直没有孩子,后来在妻子出轨后,却意外的怀了孕。
而男的在跟警察的交谈中也明白了警察开枪的原因。
一切在平静中继续平静着,然而真正的复仇就是这样吗?
本片多用长镜头来简化台词,最终让观众有一种特殊的感觉,这种感觉很大意义上对于我们理解本片有着很好的作用。
看似本片讲述的是一个与复仇有关的故事,然而这个故事中的复仇却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简单。
快意恩仇的复仇在现实中出现的概率很小。
这一定程度上打消了我们对于传统复仇的想象,然后就会有耐心细细品味这个故事。
普通人的生活也很有趣。
苦命鸳鸯不是没有想过要逃离这样的悲催生活,更多的是,他们离开了这样的生活之后,还有未来吗?
好像没有,看似他们离开了以后,就会迎来一个新的生活契机,在新的生活中他们可以过得更加舒服。
然而这种舒服会持续多久,这是本片没有告诉你的。
新的生活对于准备好的人来说,是一种美好的生活,也是一种特殊的开始。
但是对于只是想要逃离的人来说,这种生活最终的结果就是从一个地方离开,在另一个地方继续。
对于男人来说,自己在农场中平静地度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才真正的有了归属感,而那种遥远的向往是没有经过验证的美梦,自然不久后就会失望。
警察一家最大的愿望就是有一个自己的孩子,但是事与愿违。
平静生活中最简单的诉求往往却得不到回应。
两个人苦苦地追求自己的孩子,觉得有了孩子,生活就会变成另一番模样。
但是冰冷的事实并不会以别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伴随着每一次的希望的落空,这个事实就成了一个永无止境的梦想。
然而这个事实的背后,却是警察的妻子百无聊赖的心,自己的丈夫本来和自己的交流就是稀少的,而无处发泄的她只能将这种倾诉的欲望转嫁到别的事情上去。
比如说陪伴孤寡老人,这里并不是说她的行动是原始的欲望的驱动下才有的。
更多的是一种精神上的抚慰。
自己的丈夫给不了的,就想通过别人得到。
然而这种得到有时候却有着附加条件。
她与男人的相遇就说明了这个问题,她可能是冲动或者是下意识的回答之下,想要通过男人给予自己一种原始的本能的发泄,来短暂地逃离这样枯燥的生活。
然而事与愿违,男人最终给了她自己的丈夫也不能给予的。
看似是一个圆满的结局,然而后来他才发现,男人的女友的死与自己的丈夫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这样冰冷的现实与刚刚得知自己怀孕了的喜悦相对比,本片的悲情一下子就凸显出来了。
看似是最平静的复仇,但实际上却为我们将后面的暴风雨一览无余地展示了出来。
这种深深的绝望,或许才是本片最耀眼的地方。
有时候波澜不惊之下,掩藏的是波涛汹涌。
看似没有打破这一宁静的氛围,但是远比打破后,更让你震惊。
……你好,再见
这部电影相当不错,一开始节奏比较慢,到最后却越看越有韵味。
人物形象很丰富充实(这和另一部同题材的美国电影《冲击之路》干吧吧的人物形象一比较就知道),两条线交织得也比较好,还有爷爷那个形象对主角性格的塑造起了很大的作用。
一开始觉得警察妻子的出轨很怪异,为什么一个那么爱丈夫的人那么轻易的出轨,后来才知道是想让自己怀上孩子,从而弥补这个家庭和生活长期以来的那个空缺,这又是影片平添了一层悲剧色彩,甚至还有点因果宿命论的味道。
影片让我们思考主角到底是怎样的一种复仇?
曾经举起了枪,但最终却把枪扔到了水里,原谅对方,同时也原谅了自己,给对方一条生路,同时也是给自己一种救赎。
换个角度想,让警察妻子怀上了自己的孩子,这是一种变相的复仇,还是一种恩赐?
影片到最后显然用恩赐代替了复仇,不仅弥补了警察生活中的空缺,更弥补了自己生活中的空缺。
看最后结尾处他成了一个在农场过着朴实生活的普通人,谁能说这不是一种幸福?
一场看似不可避免的悲剧在善良与宽容中化解,悲剧的一方以宽容换来了双方的幸福。
奥地利的电影看得少,偶然下载这部电影,仅仅是因为它被PPTV打包在一个名叫“复仇者集结--杀手们的职业操守"的集子里,里面有很多象《杀死比尔》这样杀人如砍瓜切菜一样的片子,我闲着,一部部顺着看,到了它这里。
一开始,便觉得画风变了。
一片树林中间,一片深邃的湖水,安静得出奇。
出于以往看片的经验,我神经紧张地做好准备,免得被忽然出现的血肉模糊的尸体或是一张狰狞的脸搞得措手不及。
水面是如此平静,倒影清晰,半天没啥动静。
片头的这汪湖水,让我一下子想起作家艾尔芙丽德*耶利内克 所著《贪婪》里,描写过的一个湖,湖水深邃黑暗,仿佛吸收掉阳光和生命,湖水平静得好象从未荡漾过,那简直是一个可以淹死水的湖。
这作家碰巧也是奥地利人。
这时忽然不知道什么东西投进水里,波纹搅碎了倒影,水纹荡呀荡呀,不一会儿,散乱的树影渐渐又排列整齐。
这是什么鬼!
看了一会儿,渐渐厘清了片子的故事:男:亚历克斯 ,妓院的杂工;女:塔尔玛,妓女。
两人是一对恋人,可不敢让老板知道。
于是苦命的两人设计逃离,并抢了一家银行。
抢劫相当成功,却因为汽车违停被警察盘问,真是阴沟里翻船啊!
在逃跑时警察开枪误杀了塔尔玛。
心爱的人死了,亚历克斯只能暂时逃到乡间,和一直独居的爷爷呆在一起,并伺机找警察复仇。
在日复一日的喂牛、劈柴等乡间劳作中,亚历克斯只能对着女友的照片偷偷哭泣,无人诉说。
他摸清了警察每天跑步的路线,举着手枪在绝佳的位置试好了瞄准,就差手指轻轻一勾了。
这片子对话很少,亚历克斯就像一个闷葫芦,(而且演员快谢顶的造型也实在不帅,这是个看脸的世界好不?!
) 那股子压抑劲能穿透屏幕,简直看不下去了。
他日复一日在农舍里锯着木头,电锯刺耳的声音估计能暂时平抑一下他的怒火:为什么杀人的人还能生活得和以前一样!
而他的生活全毁了!!
他抡起斧子劈向圆木时,分明用尽全力,仿佛是复仇的预演,爷爷却夸他:不论什么时代,会干活的男人总是最讨女人喜欢的。
果然,一直无子的警察夫人找他了(此处省略500字)总之,穿过乡野里湿漉漉的晨雾,穿过黑暗的夜色中的森林,穿过女人家后门暖黄色的帘,穿过一天天波澜不惊的宁静时光,亚历克斯的脸不再绷得那么难看了。
白酒在酒杯里散发醇香,他也能把心事化作不连贯的三言两语,释放一点了。
警察家的日子过得咋样,他在提起裤子溜出后门的时候,估计也听到了。
我最喜欢片中这幅画面:爷爷家的小屋子,年头不短的黄色小汽车,延伸到无限远的草地,几棵大树。。。
加一个框子裱起来,就是油画了。
因为院子里有了孙子亚历克斯的气息,爷爷弹起了多年不摸的手风琴。
电影的后半段其实更象是亲情伦理片。
说好的复仇呢?
似乎越来越无关紧要了。
就让一切秘密都烂在心里好了,生活一团糟的时候,自己的责任也不小,何苦把怒火往别人身上烧?
别人看起来完美无瑕的日子,翻过来也藏着补丁落补丁的里子。
电影里这片被密林包围的湖水,虽也是宁静无声的,但是,它有生命。
和作家书里的湖不一样。
警察和亚历克斯都喜欢溜达到这里来小坐一会儿。
看电影的心情从开篇的压抑紧张,到此已经变成轻松和享受。
压满了子弹的手枪,沉进了湖里,这说明,做为片名的“复仇”思想,已经彻底被亚历克斯抛弃。
而我也暗暗想着,妓院的老板永远不要找过来,警车的哇哇声也永远不要响起,就让这样的宁静继续。
盯着眼前的湖面看一会儿,你会觉得水里有另一个世界,随着水面的揉动,树梢看起来象在一遍遍使劲地探向更深的地方,这水到底有多深?
在很深很深的地方,也有一块天空,飘过白云。
接纳着流泉雨水,包容着水草游鱼,到一起了,便顺着地势生长成湖的形状。
湖水其实就象是人的心思,不大的地方,却深不见底。
历经了一些时光,终于可以化崎岖为平静,终于可以把仇恨埋进淤泥里,把天光映出来。
深秋来了,屋前的果树成熟了,爷爷说,这是最好的冬苹果。
小风过处,果子三三两两掉落,亚历克斯弯腰捡拾,不一会儿就捡满了一筐,这时,屏幕黑掉,画面消失,演职员字幕表开始无声滚过,没有音乐。
但是,鸟鸣啁啾不绝,远处几声犬吠传来,还有悉悉索索的,是风儿扫过树梢的声音。
其实,在视线离开黑色的屏幕之后,眼前分明还有一大片油画一样的奥地利田园景色在铺展:亚历克斯将装满了冬苹果的筐子放到墙边,继续捡第二筐。
树是如此的高大,累累果子压弯了枝条。
镜头往上、往上、往上,越过最高的枝头,好!
再俯视,树渐渐变小,屋子也变小了,亚历克斯的身影消失在树下,然后远景,远景。。。
深秋的阳光在缓缓挪动脚步,蔚蓝的天空下,这一片原野宽广得没有边际。。。
这无疑是我看过的最安静的《复仇》题材影片了,电影的海报倒是有几个不同的版本,为了不同的卖点,用上了一些大家喜闻乐见的素材,诸如女人的裸背黑丝长腿啊,背后的怒视和上膛的手枪啊,还有男主青筋迸发的大脑门子。
看完全篇,发现其实最合适的还是这张:田野中爷爷的小屋和林间宁静的湖,消解和埋葬仇恨的地方。
我不想瞎操心,万一警察夫人嘴不严。。。
万一妓院老板来寻人。。。
万一警察局查对了作案汽车里的指纹。。。
万一亚历克斯自己行迹可疑。。。
万一银行不依不饶。。。
哎呀,什么仇什么怨,算了啦,就让亚历克斯以后的日子这样安静地继续下去好了,深秋过去,冬天到来,围着火炉子吃着苹果饼,爷爷断断续续拉着手风琴,然后等着春天野地里绿芽萌动。。。
而且警察家的小孩子也要出生、长大,他(她)会长得象谁?
(好八卦啊)
说实话,没有很多评论中提到的那么多深层次感觉,也许奥地利人安稳、平静甚至平淡到无聊的生活中,这样的一件事已可以称得上惊悚了吧!就电影主题来说实在称不上以“强说愁”的心态赋予的那些所谓的人性意义的评价。但就表演来说还过得去。
总体感觉非常人道的电影,在一些国家,相同的情况,那个警察可能不但不会受到谴责,还会算他立功了吧。
7.0
报复!!!!!
我了個去 我就是覺得差 從劇本到 攝影 甚至剪輯都拖泥帶水
像在阅读一本书
慢
打破或质疑,有时被过度简化的道德缠住。这不是一种挑战,而是讲述世界上存在的许多规范之外的可能性。情绪爆炸的临界点逐渐松弛下来,最后怒潮退去,只剩宁静湖面上几圈余波未平的涟漪.......
低成本的小制作,不解为何获众多好评
x
回归自然就能让地痞流氓厚德载物的荒诞影片。
还不错
巨闷,别看;豆瓣评分坚决不要信。。
xs维也纳行前无用功。。just like 男主(只看出来从妓院离开后的行驶方向两次并不一致
从“那就来我家”开始 故事说不下去了
7/10.故事被分成两部分,前一个小时说的是为什么复仇,后一个小时说的是复仇的结果。简单地说,前半部分太长了,欧洲电影就这样,相干不相干只要是情绪化的场景都会细说。在后半部分男主角经历了一段挣扎,是什么改变了他?宁静的乡村?不服输的爷爷?意外的艳遇?内疚的警察?因为他本不是个狠人。
以为最后的爆发是很残忍的 但却在沉稳的情绪下结束故事
奧地利鄉下真漂亮!電影兩條綫相交后開始好看,好久沒看這種故事是第一亮點的片子了。
前半段还行,后半段太隐忍。就因为一句话,结局都改变了
想表达主题太多ps 遇见sebastien老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