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中片尾曲出来,一会儿竟然还有一小段彩色的段落。
几句歌词之后,一股热流涌上喉头,涌上眼睛。
这一小段就像密钥一般,把通片的颓废丧气,全扭转成真情实感了。
导演功力深厚啊。
黑白段落与彩色段落在时间上的层次安排的顺顺当当,毫无突兀。
两位男主,前任和前前任,后面得知交往都是女主,这个时机也安排的很正。
一会儿现在一会儿回忆,一会儿是他的回忆,一会儿又是他的回忆,时间穿梭,叙事清晰动人。
加上不少坦诚肉搏的段落,还有成人玩具,各种元素添加的也是恰到好处,又很匹配粉红电影的主题。
在密钥的解析下,导演把日本人那种内敛的极少明白直接表达的情感刻画的入木三分。
收尾好亮眼。
在上映的当地必然是又叫好又叫座的文艺片。
名字起得就很切题,片中两个三人行——栩谷、祥子、伊关;栩谷、祥子、桑木——都不狗血,还很文艺,不仅是氛围的文艺,还是内核的文艺。
这花,是青春,是梦想,是男女关系,是性,是生活,是未来,是电影,是日本。
这腐花之雨势不可挡,是日本的颓靡。
回忆是彩色的,现在是黑白的。
学到了韩国喝法——黄瓜丝泡酒。
在追求自我的年代,我们抛弃一切,也被一切抛弃。
最后以女导演玲玲的视角来拍摄两个男主在性事上的反应,好好笑,也很新颖。
手持摄像机拍摄性事对象,沉溺性事的一方放弃主导权。
我们总是沉溺结局。
一语中的的评价。
在追求自我的年代,我们抛弃一切,也被一切抛弃。
最后以女导演玲玲的视角来拍摄两个男主在性事上的反应,好好笑,也很新颖。
手持摄像机拍摄性事对象,沉溺性事的一方放弃主导权。
我们总是沉溺结局。
重点在图2,男主栩谷拿过去的烟灰缸放在了好友桑木的剧本上,而这个剧本是桑木为祥子写的,并邀请祥子担任女主。
腐花之雨,因为是24年度电影旬报十佳之一,加上芥川奖获奖光环去看了下,果然又是那种文学性很强,然后自我 pua 到极致的致郁日本文艺片,两个青色片从业渣男(?
)回忆一位殉情的共同情人,过程中的大尺度不说,结尾更是玩得好像那啥片……总觉得女优很眼熟,一查果然是两位暗黑界的老师(可笑的是豆瓣都不敢放两人名字),其中一位 mimano我的一个朋友还看过她的丧尸题材片,另一位 nia 比较没啥知名度,居然还是宝岛人士(但是很奇怪的是由 minamo 老师演天朝留学生)。
绫野刚可能算是最大尺度演出了吧,柄本佑就不说了,怎么又是你,从火口两人到这次的腐花之雨,上瘾了是吧!
总得来说不是特别推荐,太拧巴了,最大的问题是可能为了特别效果,音效对话全是用同期现场录音,嗡嗡嗡的听得很难受。
腐败是一件容易的事,栩谷觉得生活就那样,伴侣也就那样,看似淡淡无所求,很稳定,其实是他已经丧失了爱人的能力,内心变得麻木与“腐败”。
祥子有过两个伴侣,第一个是伊关,他真诚有活力可是却乏责任感,男孩模样,于是怀孕便分手打胎了。
第二个是栩谷,男人模样,可是内心是腐败的,只是日复一日的过着同样的生活,电影黑色调便是他的内心世界,祥子怀孕,栩谷让她打掉,说自己当不好一个父亲,祥子很是伤心,电影中有说第一次打胎让女主很受伤害,可是男人却对此不以为然,“只是打过一次胎,有什么大不了的”,可见男女差异。
祥子受了两次伤害,自己的梦想当演员也一直平平淡淡,不出彩,于是她和那个导演私奔跳海自杀了,可能是想报复,也可能是想让那个导演用死来证明对自己的爱。
后来,在故事的最后,与别的女人有了一夜情的栩谷醒来在空荡荡的房间里感到了空虚,在《花腐》上改了一段话,“栩谷凝视着祥子,然后紧紧的将祥子拥入怀中,亲吻了她”。
绫野刚爱上了祥子。
遗憾又悲凉,现代都市的男男女女们,不就是这样的一般现状吗?
不禁给我带来了深深的思考…
#小卷儿2024电影清单# 20240818《腐花之雨》之49当我不再对性感到羞耻时,我现在能够好好欣赏《火口的两人》和《腐花之雨》了,虽然这两部是情色电影的噱头,但是名副其实的好剧本好故事。
导演荒井晴彦是个很厉害的导演。
性只是主角深入内心,了解自己的一种链接方式而已。
两个男人,一个五年没拍片的粉红电影导演,一个写不出剧本的编剧,拼凑出一个有着电影梦的女人祥子为何自杀殉情的故事。
26岁意外怀孕,编剧男友希望她生下孩子,她拒绝了,然后分手了。
她不希望孩子阻碍她追寻自己的演员梦。
32岁她和导演男友同居六年,再次怀孕,演员梦不顺利,年纪大了,她和导演男友商量她想生下孩子,郁郁不得志的导演男友拒绝了,他说他不想组建家庭,和谁都不想,他不想被责任束缚。
孩子流掉了,三天后心如死灰的祥子和另一名导演被发现殉情在海边,是什么原因让她选择了自杀?
是被抛弃?
同时被演员梦、导演男友、孩子抛弃吗?
导演说,电影和祥子都抛弃了我。
一个不幸的男人是没办法让女人幸福的。
男女之间的感情无法长久保鲜,会慢慢腐败,直到走到离别。
不要等到失去够才追悔莫及时才后悔遗憾,在一起的时候请珍惜,请表达你的温柔,你的爱,你的支持,你的热情。
结尾彩蛋,导演真的造了一个美好的梦啊!
3 April 2024 香港文化中心不爱电影,但逃不掉。
那些一起看过聊过的文学、电影、艺术,是不是从来对你来说都不重要?
这听过最齐的一次掌声,在灯光亮起时。
将纯粹的肉体通过三位主角的职业,色情片导演、编剧和演员,引入大荧幕。
当男性被强制进入,当一贯拍摄女演员的导演成为被摄的物体,摄影机的使用权被易位,话语重新回到章节的他者。
影片结束,男主拿起话筒恶狠狠地唱再会的彼端,身后的观众也在轻哼,不过是风继续吹。
夏日雨中的清晨,蓝色的空气包裹着麻木的肉体,我也只想在你身边、在被子表面轻轻抽泣。
东亚三国的集体记忆和文化符号被一在提及,三个国家的肉体交织时,我与男主一起抽烟旁观。
一场注定落空的关系,正如得到机会修改过去后又不忍心对自己的回忆无情拆解,所以最想做的还是抱着你亲吻到花瓣全部被雨水打落,腐烂在丢失的这些年的水塘。
记得别踩到小龙虾。
先说结论,剧本不错、演员也不错,但是拍得不够好。
两个男人谈论对同一个女人的回忆,粉红电影导演、剧作家和女演员的爱情,黑白的现在和彩色的过去,加上日本电影世界那漫长无止境的、缠缠绵绵的雨,糜烂而绝望的生活,奇妙的背德感和自毁倾向——这听来怎么也不会差。
可是,这个摘要里隐含的对女性生命的关注和同情,在它的镜头里完全没有体现。
如果说绝望是确实存在的(行业不景气、个人的无所作为、堕落的圈子、生命的无意义),那所谓的从绝望中生发的更加炽热的爱也并不存在。
我们看到的只是男人和女人仅仅因为寂寞和欲望而同居,不管不顾彼此的感受更罔论梦想,又因为鸡毛蒜皮、价值不合、红杏出墙而分开。
既然无所谓爱,那么两个男人的追忆也失去了意义,而仅仅成为了小酒馆中的谈资,像是那种经典的male talk:你看啊,曾经有这么一个女人爱过我 / 和我生活在一起。
如果说两个男人的漠然和自怜自艾,就是生活的常态,是想要刻画的对象,但是女演员祥子这个角色本身也没有立起来。
除了第一幕祥子和导演(甚至都没有脸)殉情的身体像睡着了一样倒在沙滩上,祥子仅仅存在于其他人的口中和两位男主角的回忆中,她的身体我们已经彻底看过,我们对她被开发的经历、她的观念变化也了如指掌,可是我们就像她的两任男友一样,除了看见她的成熟纤弱的肢体外,对她的内在一无所知。
她到底对(粉红)演艺生涯怎么想的,她如何看待生命中这些过客男人,她对于结婚生育的渴望只是想稳定下来吗——她好像除了这个演员的身份,所有行动都是最简单、最浮于表面的行动。
她好像是渴望爱的,但她想要的爱到底是什么形状。
她到底是不是在说谎,她有没有秘密。
她既不叛逆,也没有情绪,那个会在亲吻时捡起地上的小龙虾的女孩就像小龙虾一样死去了,然后真的死去。
是的,就是景观而已。
就像是祥子拍的那部母女争抢一个男人、在山坡上扯头发滚下去的电影一样,最明显的矛盾冲突,还要被说成是代表作——因为在其他片子里更加没有。
又或者是最后,新女友玲玲和另一个女孩在药物作用下肢体纠缠,两个从酒馆回来的男人只是坐在地上看着她们,无动于衷没有评论,就像失去欲望的人在看片。
如果冲动上来了,他们就加入。
祥子的生活对他们来说也只是另一场片,前摇长一点,最后还是要为主旨服务——进入身体。
在一段略微有点荒诞的3P之后,那个新的、坏掉了的女孩爬上了他的身体,用摄像头对着他,好像到这一刻终于有点女性主义意识了,她的行动、欲望与动机。
然后他又夺回摄像机,回到一个经验丰富的、老道的传统的机位。
权力的不断反转。
可是在祥子的故事里,甚至连这部分也没有,她唯一能掌握的,就是自己的终结,让这些无聊的男人继续苟活下去,给自己无趣的人生剧本,幻想一个老套的幸福转折。
来源:綾野剛×柄本佑ロングインタビュー「あらゆる事へのレクイエム映画」【花腐し】渣翻:我年初在微博发过,稍微修正了一些、搬到这里存一下(影片简介省略)・简单来说,这是一个男性化而细腻的剧本——最初读剧本的时候有留下什么印象呢?
绫野:很久没有接触过“剧本”了,又因为把它作为文学作品读完、当它要被拍成电影的时候,我面临着这样的质问:这究竟能追求到多高的完成度?
但是,进入佑、ほなみ和导演为首的“电影人”行列之中,这件事之于我是比感到畏惧而言远更丰盈、幸福的事,我抱着这样的想法投身其中。
——会有“可怕”这样的想法呢。
绫野:(剧本中)写有我迄今为止没有开口讲过的对手戏和对话。
必须要从怎样理解那些言语是如何自然生成的来切入才行。
因为佑是能“以直线距离尝试着说台词”这样简单地达成的人,那样无论如何都能做得很利落。
我在把台词讲出口之前会有各种各样的情感纠结,但导演和现场的大家都会很爽快地和我讲“自由地去做就好哦”,所以我可以真诚地贯注其中。
然后因为身处的环境中有许多我单纯地欣赏着的人,我就不止会自查自己做不到的事,还会有能做到的事、要学会做的事、做到之后的事,从各种各样的角度接受、享受、直面这些事情。
因为我在内心确立着这样的信任:这是一个我在演技方面有担心也可以放心地分享出来的现场。
而且还能在现场和佑共享这份担忧,这是很特别的体验。
——柄本先生是在《火口的二人》(2019年上映)之后再度出演荒井晴彦编剧、导演的作品,这次在初读剧本时有什么感想呢?
柄本:很难说呢(苦笑)。
虽然之前也在采访时被问过这个问题,但现在还是离得出那个答案差了一点。
我只能说它是“纯粹地有意思”。
其实我觉得它有很多可说的地方。
比如虽然有原作存在但又具有原创性;两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的分别;再比如将时代的消逝和粉红电影行业的消逝交织在一起。
但是我也感觉不得不用那样的说法。
像刚才绫野说的“作为电影剧本来说过于有意思了”,这话是最合适的。
不过就只有这一句话,感觉作为评价抛出去也太草率了(苦笑)。
绫野:(笑)。
简单来说的话,就是一个男性化而又细腻的剧本呢。
柄本:真的(笑)。
写得非常克制。
因此这样的剧本其实会相当束缚演员,但相较于束缚,这个剧本让我更自由。
绫野:我非常理解。
柄本:这么强有力的台词,只要先说出来就能暂且达成那样的气质了吧。
就能允许我们松懈一点。
——柄本先生对这部作品有“作为一个影迷必须接下的工作”这样的评价呢。
绫野:佑的评价真的很出色呢。
我也经常读他对其他作品的评论,一直觉得非常好。
既有趣味性又有独特性,而且都非常精辟。
佑本人也正是这种人呢。
柄本:没有没有(害羞笑)。
——可以再请您重新解释一下这句评价的本意吗?
柄本:虽然刚刚也说过了,这果然还是个很有意思的剧本呢。
而且(导演和编剧)是荒井晴彦啊。
这就够了。
所以因为喜欢(电影)就接下了。
我就是因为这些而踏入这部作品(笑)。
能够有幸得到这样的机会,是必须要表达出“非常感谢”“承蒙厚爱”的。
如果不好好对待这样的作品,就会迷失自己是为了什么而(作为演员)干下去。
绫野:我在接到邀请的时候也是,认为这是对我的褒奖。
这个故事无论如何也会拍成电影的明证在剧本阶段就已经涌现而出。
打比方来说,这就像已经设置好了出奖几率的弹珠台一样,而需要玩几次才能中奖则取决于现场和演员的发挥。
柄本:对对对。
・剧本那样写着,就那样展开——是如何处理各自的角色的?
栩谷出场场景中的对话虽然很短,但已经能让人无意中察觉到他是怎样的人。
绫野:因为剧本阶段已经是设好中奖几率的状态,借佑的话来说,就是只要念出台词故事就能成立,它已经基本有了很高的精确度。
在看成片的时候,佑饰演的伊关出现之处,都有着来历不明、不知底细的神秘感,能激起人各种各样的想象。
而栩谷是什么人是很容易被预料到的。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会感觉出情感的温度稍微升高了。
栩谷在开始和伊关对话时,声音自然地降调了,而因为感觉到二人之间逐渐互相找回了情感,栩谷从起初到相遇为止,也在稍加按捺之下达成了情感的调谐。
柄本:(看了成片之后)才注意到这样一个一个的小细节呢(苦笑)。
我在伊关出场之前也只是普通地看着,但他一出来我就只顾着盯着自己看了。
然后,到又是其他人出现的场景,我就在那期间反省自己,等到伊关再出现就再盯上去(笑)。
绫野:这是在采访里吐露心声了。
柄本:这可是真事啊。
——不过有注意到一个细节,栩谷的身材是有意识地调整过的呢。
绫野:在现在时空的黑白画面中,是以丧失机能、被抛弃的身体为方向的。
肩膀和胸部都没什么肉、腹部周围却松松垮垮的,是没有锐气的肉体形象。
而在刚刚遇到祥子的时期,是以年轻时精练一些的干净身材为方向的。
——让人感觉非常真实。
但是,身材塑造会随着年月变得越来越不容易吧。
绫野:是啊。
我在年轻时短期内就能完成的塑造,现在已经做不到了。
健身的时间、摄取食物的时点之类的,需要不断重复试错、菜单也更新得和年龄相符。
即使年龄增长也不要放弃探索自己身体随之而来的变化,这是很重要的。
与其因为无法做到与年轻时一样而放弃,不如坚持智识和探索精神的不断进化。
——就设定的境遇而言,虽然伊关的情况比栩谷更悲惨,却能感觉到他是避世离俗的、有着无以名状的力量。
柄本:像您刚刚讲到的那些,剧本里也就是那样写的呢。
因为那样写着,所以就那样展开了。
只是上次在《火口的二人》时,我也有一些算是反省或者遗憾的东西,(要出演伊关的时候)就自行把它们带入了。
具体来说,在过去、伊关还以成为电影人为志向的时期,还会穿着电影T恤;而在现在、这个已经腐化的时期,样貌会显得有点萎靡。
那件外套和那条裤子是我自己的衣服,想着“这应该能行吧?
”就带去了。
上一次拍摄我是完全被动的,这回在服装之类的方面也让我涉足了。
——请讲一下对栩谷、伊关的前女友祥子的饰演者,さとうほなみ小姐的印象。
绫野:是“很帅气的人”呢。
柄本:嗯。
很帅气的人呢。
绫野:有着脚踏实地的直观力。
柄本:但也有洒脱的一面。
——因为敏感的场景很多,在表演上应该也有很多互相讨论的机会吧。
绫野:在有关性描写的场面,会请亲密行为协调员介入,在排练并取得大家共识之后听着“准备——开始”开拍,能感受到扑通一下猛地掉入剧中世界观的速度感。
柄本:之后就会马力十足。
绫野:这种跨度真的让人感觉很好。
柄本:是这样呢。
感觉很明晰。
・吻别与否——拍摄期间有什么印象深刻的场景吗?
绫野:虽然和佑合作过很多次了,但实际上面对面地对戏还是第一次。
我听佑说“自然地融为一体”这话的时候深有同感。
因为客观地观看了没有自己的场景,就能发现片中有很多动人心弦的场面。
尤其是伊关和祥子分别前的最后一个场景,在一无所有的房间里、可以说是作为一介肉体在对话吧。
虽然没有实际的台词,但我能听到其中的对话。
我屏息谛听着沉迷其中。
那个场景极其鲜明地留在我的印象里。
柄本:要聊那场戏的幕后的话,前一天拍摄结束之后荒井导演到休息室来,我就问“明天是拍这个场景,但……”。
因为只有那个场景,剧本里少见地没怎么给提示。
其他床戏的话,从前戏开始插入的时机、到后面是以怎样的流程,动作提示都写得和台词一样细致,但只有那一场不是那样,我就问“是要接吻吗?
”,得到了“好难的问题啊”的回复(笑)。
由此,吻别与否,和さとう小姐、亲密行为协调员两位一起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さとう小姐说“这是最后一次做爱了吧?
姑且要吻得不留遗憾不是吗?
”于是协调员也说“我觉得分手时的性爱场面需要接吻”。
因此,那里本来也是祥子第一次和伊关在做爱时快感达到恍惚的瞬间;就决定在那之后二人接吻。
——柄本先生有印象深刻的场景吗?
柄本:我的话是杀青当天拍了地狱般的14页(剧本)。
台词都说不出了。
搞得绫野只能不停咕咚咕咚地喝泡了黄瓜的水(苦笑)。
这么说很抱歉,他们说那个黄瓜也得吃掉,但黄瓜泡完水就并不好吃了(苦笑)。
那天每拍一条,一边吃着花鱼、一边想着“真的很抱歉!
”,才扛下了最后一天拍摄。
绫野:我是觉得“不结束的话就好了”。
想着“这样的时间延长片刻也很值得”,完全是这么想的哦(笑)。
因为这是一个我不想让它就此收束的现场。
——是在韩国小吃店里栩谷和伊关喝酒的场景呢。
柄本:是的。
那一场里有一段很长的台词。
是在聊万叶集那里。
绫野:因为是即使切身听到、也无法在起初就直接对应起字句间意义的话语,把它们转化成自己的言语是一件很麻烦的事情呢。
柄本:万叶集什么的我也不了解(笑)。
但是剧本里写进去了,我就想着是不是荒井导演很喜欢万叶集呢?
最近,我在电影节期间听了荒井导演讲有关这部分的内容,他只是觉得应该要保留原作中的要素所以写了进去,而且说他自己也不太了解万叶集。
绫野:(笑)。
他这么说好有意思啊。
・和佑对戏,就什么都能成立——虽然明白了这段戏因为有对万叶集的引用、所以绝不可能存在即兴成分,但场景几乎只由二位互相搭话的台词构成、又持续了相当长的时间,如此自然的表演中还是能看出一些即兴的部分。
在烧酒里放入黄瓜的时机、掐灭烟头的时机,全部都很精妙呢。
绫野:与其说是自然、应该说是察言观色地演,虽然这样说有点奇怪,但我是以相近的感觉来处理的。
想着“在这个时机的话应该不会妨碍到对话吧”而伸出手,有时也反过来觉得“这里往前挡一点会更自然吧”而刻意为之。
都是这些谋划的累加。
所以一旦对戏的演员变了的话,一切也会随之改变。
这种和佑对戏的话什么都能成立的氛围感很显著,两人只要在对话,就能被随意地看成自然流露。
即使是做了聆听以外附加的动作,只要是和佑对戏,就不会让人觉得有表演痕迹。
柄本:但是听着对方说话、哪怕不说自己的台词也很合适的瞬间,那会让我觉得演得很值。
说台词的时候其实并没有表演的感觉,反而是不说话的时候才感觉到这里是在表演啊。
绫野:是的呢。
听话的动作和这些都很类似。
柄本:可以说反复进行就会得出适当的时机吧。
喝酒的时机也好、吃东西的时机也好。
绫野:会有能一清二楚地看出导线的时候呢。
有了那种“非它不可”的完美流程、却因为一丁点小事而错过了那个瞬间的话,也会因此非常焦虑(笑)。
所以烟灭了还要若无其事地做动作,从表演层面来说是相当需要演技的。
又如台词与台词之间的间隔。
间隔拖得越长越需要演技。
柄本:像汤姆·克鲁斯在《碟中谍》里面那样,骑着摩托从悬崖掉下去、真的扒着飞行中的飞机之类的,就和“这段对话里要在什么时候把手放上去”难度是一样的(笑)。
绫野:(笑)。
这正因为这是整部电影中的一大要素。
所以一旦错过了关键时机,就也会有“已经绝对不能再乱动了”的情况。
——可以请二位重新谈谈由这部作品感受到的东西吗?
柄本:是荒井导演的诚实吧。
荒井导演做到了“难以把握的分寸也把握得住”。
我想这部作品存留于“即使腐化殆尽、只要尚有一丝气息就必须活下去”这样的所在。
对于粉红电影的引用也是,出现了“要是能让上野多拍一拍就好了”这样的台词,那个也是在说我很喜欢的名导上野俊哉导演(2013年逝世)。
总之,虽然嘴上说说和那个人有关的事情、并不是在世的人对他最好的悼念方式,但就算这样做无法规整心绪,我们既然还活着,就先说出来吧。
在那方面荒井导演果然很帅气啊。
我认为这真的是一部很诚实的电影。
绫野:这部电影是一首祭奠一切的安魂曲。
有始有终、迎来送往。
我想把这样一部作品尽可能地传递给更多人。
之所以会这样想,也因为刚才佑讲过的摄影现场、也因为这部作品本身而有所感触。
重又听了佑的讲述之后得出了这样的成果。
《花腐》:没有女人的男人们 日本著名编剧荒井晴彦曾为多部粉红电影执笔,剧本屡获殊荣。
他曾在当年风行一时的粉红浪潮中踏浪,也与其一同衰老。
荒井编导的《花腐》获2024 日本电影专业大奖的电影、导演及新女演员奖,将电影人遭遇的不幸、不能与不舍镶嵌其中。
电影讲述日本粉红电影日渐没落,导演栩谷(绫野刚)因而前路茫茫。
为了交换租金的寛限期,他替前辈赶走在公寓不肯搬迁的租客,发现对方竟是同行编剧伊关(柄本佑)。
二人开始赤裸对话,烟酒间谈及惦记的女人,发现她们竟是同一人——刚殉情自尽的演员祥子(佐藤穗奈美)。
现实与过去缠绵,梦想、感情和现实为三人带来的绝望,尤如一场腐花之雨,将春花的生机浇灭。
改编自同名小说的《花腐》,描绘了一场接一场的死亡。
先是一开场祥子与情人在海滩的殉情,接着是男人们的灵魂之死、性爱高潮后的小死(little death),还有粉红电影之消亡。
郁郁不得志的栩谷与伊关,他们的「现在」以了无生气的黑白色呈现,两人像缸中的鱼,无所事事地等待死亡。
唯独在谈及有祥子的「过去」时,画面才会活过来,变成彩色。
他们各自与不同时期的祥子一起。
由懵懂无瑕到成熟世故,始终如一的是她对电影丰满玲珑的热情。
祥子于消极的男人们是一道炽热烈火,是他们无法满足的生命之欲。
荒井对色彩的处理,除了表达对女人的怀缅,也是向粉红电影致意。
他曾在访问提及,当年彩色底片成本高昂,所以只会用于拍摄性爱裸露场面。
只有活着的部分,才有色彩。
片名源自《万叶集》的「每逢春临者,卯花伤而腐」,意指小小卯花终究敌不过春雨的璀残。
戏中连场大雨,比喻了大环境的败絮和现实的残酷,令栩谷与伊关一生狼狈湿重。
他们腐朽的汁液也侵蚀着祥子,因自身羡妒和软弱所产生的言语及行动,无数次践踏祥子的一度坚挺的花蕾。
镜头由彩色回忆连接一开场黑白的自尽场景,见证一个女人的凋零,以及生机的破灭。
比起投以同情目光,《花腐》更多的是在影射男人们的无能。
外面雨水湿濡四射,多场性爱场面却显得粗暴干涩。
导演前作《火口的二人》当中,两位主角的交欢是出自渴望、一种用力放纵,因此他们的性爱流敞着生命力,甚至溢出银幕去撩动观众。
然而,床戏在《花腐》中反而是一种勉强:由伊关的勃起困难、栩谷使尽气力但祥子仍要假装高潮,到二人极快完事,都暗示他们在生活及情感上的力有不逮。
连最后两女一男的3P 环节,都是由女人主导,她们的互相抚慰还更兴奋。
《人间失格》中的主角叶藏以「世界与他背道而驰」为由,每天像无赖般生活,而《花腐》的栩谷与伊关则以「被电影和女人舍弃」作颓废的辩解。
只剩下一湖死水的他们,情愿与城市肉身一同腐烂、毁灭,都不愿再身处其中。
电影最后,房里只剩下栩谷一人,昨夜的相遇如梦似幻。
或许伊关其实只是栩谷想像出来的人物?
抑或两人都是荒井深处的一部分?
此时祥子的幽灵忽尔出现,微笑走入老旧潮湿的房间中。
这些被浪淹没的电影创作者,包括荒井,都选择弥留那个粉红色的时空,在过去灿烂活着。
一部反讽电影,道出了对人性的极致讽刺。
毫不避讳的言语、富有冲击力的画面都赤裸裸的展现在观众眼前,直接反映了人的动物性和自私性。
所有的一切行为,梦想、恋爱、性爱都是为满足欲望的形式,或者是工具,由此,我们最终只爱自己,对情之一字抱有幻想的人都投河自尽了。
但说起这种“爱自己”带有极致的自私性,没有同理心,没有共情,没有体谅,没有尊重,没有平等,没有付出,只知道无止尽地索取、发泄一般的“爱自己”。
我们此刻生活的世界又何尝不是如此呢。
电影里说人在做爱的时候会变成动物,其实人不做爱的时候也是动物。
欲望是人的一面,除了追逐欲望以外人应该学会静下来去感受美好,比如去看一次日出,亲近一次大自然,触摸一次小动物,安静地享受一次美食,躺在沙发里放空自己……最后想说,两性关系没那么伟大,它普通如品尝一颗苹果,所有的一切目的不是为了让自己失衡,而是让自己强大、体面地面对这个世界。
出了把回忆和现实的镜头把常用的彩色与黑白调换了一下还有啥,拍得腻腻歪歪,而不是拉拉扯扯。两者在本质上和艺术表达上完全不同。腻腻歪歪是人和物和事都没整明白三者关系不透。有一部火山口就够了。但是后面一大段床戏算是有创新。记忆深刻。
7.5/10。《火口的两人》和《腐花之雨》,荒井晴彦晚年的电影都笼罩着巨大的悲伤,爱存在吗?粉红电影还有救吗?那日本呢?一如四月长时间的降雨让水晶花腐烂,在某一刻期待地震和富士山喷发把一切毁了算了。开篇宇崎龙童的《恋のかけら》就让我落泪,最后从独唱到合唱的山口百惠告别歌坛之曲,献唱给粉红电影和它背后熠熠生辉的时代。可惜的是本应最闪光的女性在这曲哀歌里失声了,空有强烈抱负的躯壳,幻化为供男性缅怀的纯白幽灵。“我是伪装成女权主义者的大男子主义”,过时的视角伴随情色注定被当下所淘汰,只能聊以自慰。从堕胎到想生,公寓拆了又建,这时对那时错,好在还有文学能让一切从头来过。
很表层的男女关系,全片如导演对anal sex的想象一样枯竭,试图撑开格局,但不是叫声越大就代表能量越足。效仿《横道世之介》做回忆拼贴,选取的片段均指向对男人似是而非的批判,女主的形象却始终模糊不清,仅提供机械性标签性的情绪反馈。恐怕对色情电影产业的缅怀才是醉翁之意,这让绫野刚最后留下的一滴泪极为虚伪(虽然性张力是真足)。
3.5,贡献了继《火山口的两人》更肆无忌惮的sex。粉红电影的末期,莫不说亦有缅怀电影之意。一女三男的故事,主要是两人,回忆部分算得上追梦的部分,不过最有意思的是双男主前中端不知情的过程,这种氛围很微妙,直到这种微妙被打破,俩人表情的瞬间凝结,又很快消散,继续回归那种半死不活的吊样。轻盈,怀旧。
好无聊的讨论
剔除情欲的部分,它有什么深刻的部分吗?似乎没有了。但是情欲,情欲也可能是被低估了。情欲正是我们恐惧和困惑着的一切。创作本身也跟爱一样,绝望和厌倦什么都解决不了,不断地不断地重新创造才是唯一的办法。
这种故事也能拿芥川奖,日本文学果然药丸
黑白镜头和彩色镜头的区别很妙,故事却因为男宝显得很一般……甚至让我觉得祥子遇到这俩男的好倒霉
#金馬60# 記憶⋯是⋯潮濕的,迷亂的、骯髒的,粉紅電影回魂了嗎!荒井晴彦是粉紅電影僅存的碩果,熟悉後方的海報還有山口百惠、山崎ハコ的曲子💧
关于pink films的pink film,最喜欢的部分是《腐花之雨》剧本作为元文本在电影中的出现。我喜欢看深入剖析自己欲望或者痛苦的人物,而不是作为旁观者去讲述“她”者,这本身就蛮男凝的。一想到如果不是影像表达而是两个中年一事无成的男人在酒馆毫无顾忌地讨论前女友就挺悪い不是吗?(ps.我被海报骗啦!一直以为绫野刚和柄本佑要睡一睡的来着!)
拍在了审美点上!
两个废柴男人糟蹋一个有梦想的好女人,最后的minamo是个亮点。
多加一星拉拉分
冠冕堂皇地说,是女性版《喜剧之王》,祥子不但要面对“死跑龙套”的职业困境,更要忍受不断腐烂的亲密关系。这部讲创作者自我坠落的电影,最有生命力的人开场即死,留给两个男主与观众的,是弥漫两个小时的腐败气息。两个男主,一个自私,一个懦弱,精准概括了文青废男的面相,与他们对照的,是前后十年怀抱梦想的女主职业与关系双重梦碎的人生。荒井晴彦在本片中最好的一笔,是打通了电影、人生、情欲间的对照关系,用粉红电影的衰败写当代人冷漠而腐坏的亲密关系,对两名男主的表现就是反写那句“才华与荷尔蒙成正比”。不过影片本身的粉红电影属性与导演个人喜好也没能跳出被讽刺对象的框框,好在不虚伪,但这种停滞认知的男性视角“真实”只会越来越令人感到乏味和无聊。片中的韩国元素、色彩、结构都很洪常秀,果然洪常秀才是亚洲文青废男大救星。
看完只想大喊一句:刚子、柄本佑你俩再给我整那死出试试呢
很难评,只能说最后那个镜头里一袭白衣飘过的女主把怀旧感和无力感拉满了。
只想说:别看快跑(是哪里的uwasa说这是基情戏😰关键是没有基情好看没事,你这也不好看啊😱
日活电影的精髓就是潮湿,荒井晴彦作为从日活电影走过来的电影人,这一点掌握的很是得道。只不过编剧了无数影片,作为导演是少之又少的,而《火口的两人》算是精致。《腐花之雨》名字如此好听,片名出现的音乐使人难忘,绝美画面,视听盛宴。但两小时的片子,观影兴趣却持续下降,有些失望。绫野刚与柄本佑演的都不错,但这略显乏味的枯燥交流用来回忆与女主的种种,真是没意思。这部影片好似散文,所谓文散神不散的定海神针就是山口百惠唱的那首《再会的彼端》,也就是张国荣《风继续吹》的原曲!这首歌是当年的“昭和神曲之一”!不过仅此而已,至于床戏与手法,不说也罢,意思不大。男性开肛可以使生殖器变硬,然后继续做爱,这事有点意思还挺科学!拨弄……再拨弄……哈哈
两个男人交叉回忆一个共同的女人。情欲腐烂如雨水,如人生。
又老又旧,多一星给柄本的耳环吧,好色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