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场的时候听到一个影迷评论:“女主最傲慢的地方就是觉得男主一定会因为她的年龄和容貌而抛弃她”。
我不完全同意。
表现出的傲慢更多的是一种被伤害之后的敏感和对再次面对受伤可能性的恐惧。
一个被自己亲爱的侄女抢走了丈夫的女人,要怎么相信,又怎能有勇气将选择的权利完全交给一个人,再承受一次背叛…不知不觉中同一个故事讲出了三种结局,将女主身上的脆弱、失落、妒忌、坚强和隐忍都展现了出来,她会因为自卑而忍受恋人擦肩的失落,因为不敢面对自己的衰老和失败而剜肉般断联;在她的故事里,她将勇气补足,于是获得了一段短暂的美好,替身的担忧,怀疑的种子,试探人性最终仍以伤害自己为结局;最喜欢的还是真正的结局,她又拿起了电话,想要改写自己的结局,给自己一个坦白的机会,一个真正面对自己的机会,一个寻找曾经失落却不曾丧失的爱的能力的机会。
你以为你是谁,你不一定会成为谁,但你一定会朝那个方向迈进更多一步。
就算年华易逝,青春不再,追求爱的脚步永不停歇。
如此法国的故事,法国的浪漫,法式的哲学,来讲一个关于爱的、关于寻找的、关于自己的故事。
我真喜欢这种对衰老的探索,对人本质的讨论。
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本我:我想要——非理性,本我念头里没有“不”这个字超我:我应该——道德约束自我:我可以——理性冲突1:本我:想要和年轻摄影师谈恋爱。
超我:因为年龄差距太大,以及年龄欺骗,使得己无法真正接受自己,也无法面对对方。
自我:本我和超我的冲突让自己极其痛苦;于是决定只在网络上谈恋爱,坚决不见面,逃避现实。
冲突2:本我:想要和侄女一争高下,凭什么她抢走自己的丈夫,嫉妒,愤怒。
超我:过自己的生活,忘掉不愉快。
自我:用侄女的身份和年轻的摄影师谈恋爱,一方面通过这个身份体验侄女的快乐得到内心的满足;另外一方面写小说,让自己的真实身份和侄女的身份再次竞争,看谁会真的胜出(因为不自信,最后在小说里杀死自己)。
冲突3:本我:想要和年轻摄影师谈恋爱。
超我:得知年轻的摄影师因为自己而死,想要寻求救赎。
自我:得知年轻的摄影师并没有真的死去,忘记救赎一事。
本我战胜超我重新拿起了电话——即便对方已经结婚生子。
因为,内心从未得到满足。
心理医生说:病人得到一些东西(摄影师没有死,女主得到救赎),就会失去一些东西(摄影师没有死,未被满足的欲望重新来过)。
非常赞的编剧,堪比恐怖片。
内在冲突难以正确防御并难以轻松化解。
写下来。
20210911
前半段如温开水,平铺直叙,回忆与现实不停交叉,但隐约中有股力量支持我看下去。
后半段真实性与戏剧化碰撞,每个情节反转都能激起我的感叹和反思。
很明显,男性始终拥有更多的权利与机会,女性需要更努力,更自律才能得到多的认同,同时,女性所受的压力和非议也远大于男性。
一个女人在结婚二十年后,面对丈夫的背叛,出轨的对象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侄女,离婚后的生活也不尽人意,后来在虚拟社交软件上,她以侄女的容貌收获了一份爱情,但这份见不得光的爱情让她屡次想要逃避,是她在欺骗吗?
是什么伤害了这份感情?
是不是47岁的离婚女人就不能再拥有爱情?
可是凭什么?
凭什么男性就可以拥有更多选择的余地,男性就可以在爱情里面说来就来说走就走,甚至可以利用女性伤害女性。
“我不恐惧死亡,但我恐惧被抛弃。
”克莱尔只是想让自己过得快乐一点,只是想让自己从悲剧中更快的走出来,她错了吗?
她没有啊!
(这篇影评太主观了)“如果我还是我,但是我已经老了二十岁了,你还会爱我吗?
”把这个问题分别放在男性和女性身上思考,不用急着给答案,自己想一想。
我50岁 离异带俩娃我老公和我侄女好了但我一点也不生气因为我也有情人我情人不理我了(怎么不分手啊)我和情人的室友网恋了要奔现了 我做不到他生气注销账号了我问旧情人打听出来他自杀了(我被他俩蒙在鼓里)我崩溃了去看看心理医生吧再写个小说吧人物 心理 探索(侧重点)50岁人的这样做未免有些幼稚,爱情让人变傻。。。
因为推荐的那句话,多大年纪的女生喜欢人的时候都是一个样子嘛立马在网上找了资源观影。
电影很明显分为三个段落。
第一段,她以克拉拉的面孔,用着克莱尔的灵魂与克里斯沉迷于网恋,那个上课分身,时刻抱着手机在聊天,露出甜蜜的微笑,整个人容光焕发,那不就是谈恋爱时的我本人嘛!
但欺骗开始之后,就需要用无数个谎言去弥补。
克莱尔编制各种无法见面的借口。
直到克里斯出现在她面前,她一路小跑,却在最后把正在响的手机关机了。
这是用谎言开始的恋情,她永远无法见面。
第二段,在听说了克里斯的死亡之后,她写了一本小说,改写了结尾。
他在克里斯出现的时候,用克莱尔的身份与他相见,接近他、夸赞他,并邀请他来给自己拍写真,而后与他相恋,你会发现原来女人在每一个时期都有权利享受恋爱所带来的的甜蜜,那真的会让整个人充满活力,就像是在阳光下发着光。
克里斯在做爱的时候,告诉她,最喜欢她的声音,在那一瞬间,她一整个人又失去颜色,变得苍老起来,她意识到,她的声音就是克拉拉的声音,他是否仍无法忘怀。
于是,她再次用克拉拉的身份给克里斯发了信息,约他见面。
看到信息的克里斯正在与克莱尔约会吃饭,忽然说要回家增添一件毛衣。
回到家后,他拨通了克拉拉的电话,发现克拉拉与克莱尔是同一个人。
克里斯再次奔向克莱尔,想要弄清楚发生了什么,就在此时,克莱尔发生了车祸。
心理医生反复询问克莱尔,你在试图伤害自己,到底是谁伤害了你?
此刻的克莱尔痛哭流涕,说,我可以接受死亡,但我无法容忍被抛弃。
我们很难不把上一段感情受过的伤带到下一段。
影片看到这里真是难过极了,曾经有一张关于我们为什么需要亲密关系很火的图,此刻借用一下。
这种感觉就好像最近很火的电影《隐入尘烟》,马有铁原本可以日复一日重复着这无趣的生活,贵英给了他爱,给了他家的感觉,而后离开了世界,悲伤无以复加。
如果不曾遇见过,那这一辈子这样过去也无妨。
他是她的希望,她是他的未来。
希望没有的时候,这一生也就无所求了。
被抛弃是一件比死亡更加可怕的事情,我们会在很长的时间怀疑自己。
很多时候我们无法开启一段新的感情,不是因为放不下前任,而是我们太害怕亲密之后又变成陌生人。
林宥嘉唱着“拥抱过后,我的双手应该放在哪里”,起初听不懂歌词,再听已是曲中人。
或许,我们该学会的是,在爱过之后如何与曾经相爱的人说再见。
影片的最后,克莱尔与医生诀别后,拿起手机再次拨打电话,不知道结局如何,但我希望一切都好。
荷尔蒙的力量 真的能让人充满活力和尽显年轻的活力 让人生魅力无限 刚离婚不久大学教授克莱尔沉浸在这种虚幻的自我陶醉里 这种感觉让她有个更多的激情 和一丝的张狂 并且把自己的感觉向那个虚幻的人靠拢 这像完全开启了另一个人生 最终就像马尔克斯在《百年孤独》中说过:“生命中有过的所有灿烂,原来终究,都需要用寂寞来偿还。
”这种感觉完全来自于网路上的一段虚幻的感情 她利用自己侄女卡迪亚的身份在网路上展现了一段虚幻的人生 最终克莱尔听说艾利克斯用结束生命的方式来对于这段无法面对感情 克莱尔痛苦之余 她把她们的故事写成小说 并改写故事的结尾 她希望在她的小说里成全她们的爱情 在小说里 她们享受到了爱情的滋润 后来偶然的一次谈话 她发现艾利克斯还是喜欢她所创造的克拉拉 她觉得一个虚幻的角色最难处理 她决定捅破这个秘密 让艾利克斯明白真相 艾利克斯发现真相后 眼里充满着泪水 去找克莱尔 随意一声紧急的刹车声和撞击声 最后一片沉寂 欧洲的这种片子 能让人感觉质感的美好 还有品味的人生 映像的色彩搭配着性感的镜头 还有大量的特写镜头的应用 这考验不仅仅是演员的功力 更考验导演的调度 感觉又像一部富有风情的女性瘾患者 心理医生看到了这个故事 问了克莱尔 谁伤害了你 克莱尔 久久的沉默后 起身走近了心理医生 坐下并说: 你知道我在卡迪亚那里偷来了什么 很久我才明白 我侄女卡迪亚的态度 很长一段时间里 对我很有敌意 在我结过婚后 吉伊是她叔叔 我一直听他说 没有亲属关系 她爱我 我爱她 没有恶劣的情节 仅仅是爱 这是他说的 实际上 27岁的年龄差比上了20年的婚姻 卡地亚没有回到挪威 她和我丈夫一起住 我没法告诉你 在书里也不行 他们害死了我 她害死了我 心理医生告诉她你渴望永恒 幻想永远年轻 其实我们都终将老去 并且告诉她另外一个故事 克莱尔的情人发现了她们的秘密 故意给克莱尔说了艾利克斯死了的结局 其实他又开始了一段新的感情并且刚做了父亲 有了一个女儿 克莱尔听到这个消息 还是拿起了电话 电话铃声响起 久久没有接通的电话 也许就是心理医生说的凡事都不是只有一个结局 我们可以有更多的选择……
与女主相似的是,我也刚刚经历过一段漫长恋情的消亡。
所以在电影的每个阶段都多少能够看到自己的影子。
克莱尔在男友温吞暧昧的态度里得不到想要的重视、在儿子面前说出我已经不在乎她时故作淡定的逞强以及在前夫面前说起新男友的样子,大概是每个女生在感情里浮沉的真实写照。
克莱尔,年届50,在自己的领域发展的很好,有着让人引以为傲的职业,在面对感情的滑铁卢的时候,依然还是崩溃的不堪一击。
我觉得她是有一些恋爱脑的,在爱情里充分享受甜蜜,在不得不分开时也不愿意放手,用翻倍的想象去惩罚自己。
所以其实在电影的最后,当她得知Alex没有死反而已经开始人生新篇章的时候,我是不太希望她给他打电话的。
我其实也不太明白导演为什么这样安排,如果是我的话,我想也许我会掘地三尺再次找到Alex新的账号然后偷偷围观他的生活,或者就是直接把手机卡抠出来扔掉,彻底和这段人生告别,而不是再次取得联系再次藕断丝连。
可能这就是思维差异吧,我是太不浪漫的人了。
有人说,电影名字《你觉得我是谁/别问我是谁》是指在虚拟网络中大家的感情也是虚幻,所以不要问来处归处,不要问皮下是谁,只管互相取暖就好。
但我觉得或许这个名字也在说明女性在感情中的迷茫与脆弱,你觉得我是谁呢,我不过也是一个在人海迷失的人罢了。
包含剧透慎入包含剧透慎入包含剧透慎入电影最巧的是借用了心理医生和小说的掩护,讲了一个本来稀松平常却辗转反侧的故事。
多结局的美妙之处在于把各种可能列出来的同时也是表达作者被往事缠绕,无法忘怀的心情。
这个作者可能既指女主角克莱尔又指这一整个故事的作者。
结局1.Alex驾车冲下悬崖,虚拟恋情就此中断。
结局2.克莱尔偶遇Alex,两人陷入爱河,很快Alex知道了克莱尔就是克拉拉。
结局3.也就是最稀松平常的现实,Alex既没有冲下悬崖也没有得知克拉拉的真实身份。
「少女感」这个词,已经被用烂了。
#少女感穿搭#少女感妆容#少女感发型 ……但凡是个打造少女感的教程,就不担心会缺少受众。
△ 平台上关于如何打造少女感的海量教程不光普通人热衷追求少女感,女明星们也明里暗里地给自己拗着少女人设。
从60岁演16岁毛头丫头的刘晓庆,到年纪越大越爱演偶像剧的陈乔恩,再到30出头就恨不得把“少女感”当标签贴身上的杨幂。
△ 刘晓庆在《隋唐英雄3》中饰演16岁北漠少女
△ 29岁的杨幂在《何以笙箫默》中的水手服、双马尾扮相不可否认在演艺圈,女演员们人到中年,戏路尴尬。
一跨过30岁的门槛,找上门来的不是演这个小鲜肉的妈,就是演那个小奶狗的婶。
就连保养界中的王者,美容大王大S都不能幸免。
大S杂志封面
△ 大S在综艺《我们是朋友》中自嘲现在无戏可演而身边的女生们,即便早就到了当妈的年纪,出门被熊孩子叫声阿姨内心都依然是拒绝的。
但年龄上的变老,无法避免。
于是乎,就出现了铺天盖地追求「少女感」的中青年、甚至老年女性。
扎起双马尾、换上鲜艳亮丽的衣服、模仿年轻人的爱好,这样真的就变成“少女”了吗?
△ “少女感”标配双马尾今年这部法国电影,就讲述了一位中年女性假扮少女,和年轻小伙网恋引发的一系列故事。
在过程中,她渐渐迷失自我、化身自己虚拟的人设——
你觉得我是谁 (2019)7.62019 / 法国 比利时 / 剧情 / 萨菲·奈布 / 朱丽叶·比诺什 妮可·加西亚
50岁的克莱尔,是大学里的文学老师。
不同于这个年纪的家庭妇女,整天有操不完的心。
克莱尔俨然一个优雅脱俗的高知女青年。
感情上虽然离异,但偶尔和两个可爱的儿子聚聚,还有个比自己小20岁、热情似火的年轻情人。
哦,情人。
现在却是克莱尔心里最大的烦恼。
小情人叫鲁多,在一次缠绵之后,突然变得无比冷淡。
信息不回,电话不接,找各种借口拒绝见面。
突如其来的冷暴力让克莱尔措手不及。
思来想去,克莱尔突然想到,他们最后在车上分别之前,鲁多无意间说了一句话——
△ 送命题 各位惹女票生气的直男请不要学习「年纪」20岁的年龄差,无疑是个横亘在他们之间的巨大难题。
不甘心的克莱尔在Facebook向鲁多发起好友申请,依旧被他拒绝。
她只能退而求其次,从鲁多的照片里锁定了他的室友亚历克斯。
试图在FB上接触亚历克斯,来接近鲁多。
△ 先前打电话时帮鲁多回避克莱尔的亚历克斯她注册了一个FB小号。
化身名为克拉拉的24岁妙龄金发女郎,轻松添加了亚历克斯为好友。
得知亚历克斯是一名摄影师,聪明的克莱尔立马开始钓鱼。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她一通给亚历克斯的FB相册痴汉式的点赞骚操作后,亚历克斯主动对她打开了话匣子。
眼见曲线救国有望,克莱尔热情回应。
一来二往,两个“寂寞如雪的单身男女青年”迅速打得火热。
在家要聊、走路要聊、蒙着被子聊、上厕所要聊、和朋友聚会也要聊。
俨然一对热恋期火热的少男少女。
很快,他们从一开始的线上聊天,演变成了天天煲电话粥。
从早到晚都互相腻歪着彼此。
在亚历克斯的要求下,克莱尔和他交换了克拉拉的生活照、甚至跳舞的视频。
假的,当然。
这种偷发别人假照的做法,在网络上早已屡见不鲜。
隔三叉五就有心碎网友登上社会新闻。
克莱尔虚构的“克拉拉”,其实是她的侄女。
但不知情的亚历克斯对其自然十分满意,越发殷勤。
克莱尔也逐渐沉沦温柔乡。
和年轻、单纯简单的亚历克斯相处,让她找回了24岁时的活力。
她在聚会上酣畅淋浴地饮酒、在舞池里释放自我。
像年轻人时一样丝毫不在意他人的目光,尽情取乐。
原本老派到连Instagram都不知道的克莱尔,变得大胆到和亚历克斯在车里上演了一场香艳的Phone Sex。
俗话说,欲壑难填。
很快,亚历克斯就希望能有更深入的接触,向克莱尔提出见面。
克莱尔当然无法接受,只能百般推辞。
然而已经对克拉拉着迷的亚历克斯,就像狗皮膏药一样百折不挠。
你没有时间?
没关系,我挺闲的,我可以等。
两地分隔?
没关系,我可以过来找你。
终于有一天,心急的亚历克斯摸着两人的定位,导航打车来到了克莱尔所在之处。
可即便看着心上人就在眼前,克莱尔也不敢出口相认。
而四处张望的亚历克斯,眼神也没有一刻,在她身上停留。
这次的短暂见面,让克莱尔萌生了退意。
没有自信让真实的自己出现在亚历克斯面前,两人陷入僵局。
原本的甜蜜都变成了沉重的负担。
深知这样下去不是长久之计,克莱尔决定和亚历克斯断绝了联系。
孤注一掷的亚历克斯再次给克莱尔发了讯息,告诉她自己在车站等她。
克莱尔如约而至。
这一次,她会有勇气让真实的自己出现在他面前吗?
在这段关系里,克莱尔始终是一个矛盾体。
她一边宽慰自己说亚历克斯爱的是她的声音、她的思想和内心。
一边又因为心底深深的自卑,洗脑自己就是24岁的克拉拉。
而她的这种自卑,很大程度上来源于对自己年龄的不自信。
我看到年龄带给她的,更多的是一种难堪的窘迫。
就像最开始小情人鲁多所说的:“你这个年纪也会这样?
”换句话说,你都一把年纪了,不该再这样。
△ 陈乔恩曾发博质疑一味追求“少女感”价值观在结识亚历克斯之后,克莱尔被激活的少女心一览无遗。
她得以去做很多抛开年龄束缚的事。
不光衣服从以前的职业深色装变成了少女的嫩黄、粉色、别上了发卡,连个性和行为也变得鲁莽冲动、意气用事。
慢慢地,她在看着自己伪造的“克拉拉”时,表情也从最初的不安,变成了怡然自得的喜悦。
视频里的克拉拉跳舞,她也在屏幕前跟着跳舞。
视频里的克拉拉笑了,她也在屏幕前跟着笑。
她已经从头到脚,把自己活成了那个她一手打造的“人设”。
让人背脊发凉。
饰演女主的朱丽叶·比诺什,1964年出生的她今年55岁了。
作为法国国宝级女演员,是个让刘嘉玲见面都“心跳加速”的女神的女神。
55岁的她依然容貌姣好、身材窈窕。
但她的确不再年轻了,和她24岁的“人设”克拉拉,有着天壤之别。
就好像我们现在这个社会,女性到了一定年纪,就必须带着“少女感”的面具去生活。
女星们一边疯狂打着玻尿酸肉毒杆菌,一边做着天价保养以求“永葆青春”。
费尽心思把自己装进“少女”这个壳里,否则就没戏可拍,没资源可用,除了奶后辈就是奶后辈。
△ 小S在节目上调侃阿雅
△ 任素汐在《我就是演员》上“求戏”拍普通人?
那就更惨了。
对中年女性,这个社会对她们的普遍需求就是:没有需求。
为丈夫活、为孩子活、为一家老小活。
没有人关心你的感情需求,你的心理活动。
明明是被生活压得不堪重负,稍不留心,还要被扣上“黄脸婆”的名号。
△ 焦俊艳在节目上聊起女性“中年危机”如果你像个十几岁的孩子一样难过就哭,想要什么就大声说出来。
这个社会不但不会同情你、正视你的请求。
甚至一不小心就会引来“无辜路人”的疯狂嘲笑,公开处刑。
某节目上一位中年妇女哭着说“真的很需要爱”被网友众嘲年纪一天天变大,容貌一天天磨损,身型一天天走样。
面对不再年轻的女性,没人再耐下心来倾听她们。
于是人们万分恐惧变老,被迫与松弛的皮肤和增多的皱纹作斗争。
对着初老症的症状仔细比对,对着“抗老”系列护肤品、“遮瑕”的化妆品大买特买。
生怕自己的脸上有一丝的显老。
△ 奥黛丽赫本皱纹就像树木的年轮一样,是年龄给人们留下的沉淀。
无可否认,它对女性们最在意的外表造成了很大影响。
归根结底,女性害怕的并不一定真的是随着年龄,美貌的消逝。
而是因此带来的,他人的偏见,社会的不公。
是对这个社会畸形的价值观的恐惧与自我否定。
是枝裕和导演的御用演员、“国民奶奶”树木希林曾经拿着镜子,看着自己脸上的皱纹惋惜地说:好不容易长出来的皱纹,我挺喜欢的。
可是大家好像都不太喜欢。
△ 《东京塔》里的小田切让与树木希林
“少女感”绝不应是衡量女性美的唯一标准。
女性的价值,也不会取决于她的外貌“少女”与否,年轻与否。
从什么时候开始呢?
东方女人被看待的只剩下她到底少不少女感这种角度。
无论是女孩,女生,女人,应该是被欣赏着,被保护着。
就像在《三块广告牌》里贡献了精彩演技、号称“好莱坞泥石流”的科恩嫂曾经说过,每个人的脸都是一张地图,一张留下了自己人生路线的地图。
△ 《三块广告牌》里的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
若你钟意永远当一个少女,自己的人生如何选择都无可厚非。
但不要为了外界的眼光、去取悦他人,“硬钻”进别人的人设,活得丢失了自己。
敢于拒绝被主流审美绑架的孙俪不要再问在他人的眼里,你觉得「我是谁」。
重要的是在自己眼里,我觉得我是谁。
希望有一天,女性们在面对老去时都能更加从容、坦然接受时光在身上留下的痕迹,并当做人生珍贵的馈赠。
「 优雅地老去 」。
When you are old and grey and full of sleep,And nodding by the fire, take down this book,And slowly read, and dream of the soft lookYour eyes had once, and of their shadows deep;How many loved your moments of glad grace,And loved your beauty with love false or true,But one man loved the pilgrim Soul in you,And loved the sorrows of your changing face. — William Butler Yeats当你老了,头发花白,睡意沉沉,倦坐在炉边,取下这本书来,慢慢读着,追梦当年的眼神那柔美的神采与深幽的晕影。
多少人爱过你青春的片影,爱过你的美貌,以虚伪或是真情,惟独一人爱你那朝圣者的灵魂,爱你哀戚的脸上岁月的留痕。
(首发公众号:不止鱼)
7.5的豆瓣评分我觉得都低了 这部和Elle一起构成了年过半百女性的生理需求和被爱需求的真实写照。
当五十多岁的妇女不再只是偶像剧中凶巴巴的婆婆,而是抛去社会身份和家庭身份依然是鲜活的人,有着一样对衰老的恐惧,对年轻的向往和身为女人最真实最难以摆脱的被爱被抚摸的欲望本身已经是一个巨大的进步了。
而影片的第二层又落在前夫娶了个年轻女人对claire造成的伤害上,她只是一再想确认自己的价值,希望别的男人认可她的内在重要于一个年轻美丽的身体又像是在讲所有女性受过伤害时的自我怀疑和脆弱自卑。
像高赞影评近朱者千慧说的那样,“她在课上信心百倍地在课堂讲述着女性的觉醒,却对自己的自卑也束手无策。
所以即便想象里她也让自己在关键时候死去,不配得到幸福。
” 其实道理每个人都知道,当爱情离去远与你够不够好无关,我们也天天喊着要拒绝身材羞辱接受自己最真实的样子,可是依然有那么些个敏感的瞬间,希望自己套上那个年轻金发少女的壳,好像成为这样的人生活会简单很多,也会收到更多的爱。
露出真实的自己永远无法得到一个美满的结局。
这部和Elle一样,看完让人感觉既心头一紧又如释重负。
常常担心五六十岁的自己失去了美丽的脸庞光滑的皮肤曼妙的身材成为那个只能在幻想中和朋友老公性爱的女人,成为那个他在火车站擦身而过却不会多看一眼的女人,可是这部电影并无法让人宽心,因为那些自卑那些空虚那些畏惧都是真实的存在于每个人身上的,可是正因为影视作品的表达,他们又让人宽心,因为生活本身就没有答案,五十多岁的她们依然会像小女孩一样去嫉妒,去感受,去爱,她们依然不超脱,依然会受伤,可是至少她们是真实的,是被看见的,这难道不足够吗Juliette Binoche 即使老了依然举手投足之间充满韵味,炉火纯青的演技也将文学老师的形象塑造的非常完美。
三个在浴缸的镜头很出彩,水像层面具让日益衰老的脸庞变得模糊,Claire像快窒息般,而眼角已分辨不清那是不是夺眶的泪水。
惊叹于一个男性导演能如此准确地把握女性心理,我像在直面自己如今的自卑和三十年后的恐惧
题材还不错
女神真美
快60的比诺什还能演这样的剧,着实厉害。换其他人早就尬得弃了吧~前半段现实网恋真的棒,后半的小说就垮了…
低于预期。结局的反转也不能够弥补以前半段的闷。
看网评一般,我分了几个晚上看完觉得还不错。对于感情关系,这种错位地探索,有点模棱两可,说了什么又似乎啥都没说。有点是山,不是山,还是山的感觉。
算是朱丽叶·比诺什的独角戏 全靠女主撑起 大片独白、情绪、面部表情 是非常精彩的表演 也有很动听的配乐和迷人的摄影 却没能有一个让人意犹未尽的故事 有点可惜
没看到十分钟就弃剧了 emm
之前看的
!!精神分析片的典范啊,虽然受限于我这婴幼儿法语水平,理解有限。但我很爱它。~50岁的女人还有获得爱情的可能吗?以谎言开始的爱情会值得继续并走向某种结果吗?他爱的是哪个你呢?你创造的形象,你的内在,或你?真喜欢,发现这个Claire和《将来的事》里的Claire都是我最喜欢的“女性变老了后.......”的姿态。婚姻可能失去,儿女可能不在身边陪伴,色衰而爱难寻,自我可能也要重建,但她们不缺少勇气,和再次爱的能力。她们让我感动。
起初,我还以为这部片子讲的是「世界上的另一个我」之类的内容,在身份消失的地方,分裂出幻想中的自己,作为某种求而不得的念想的一次抚慰。在那个「更完美」的世界里,一切也变得游刃有余。如同当下我的生活。所以我对影片的前半部特别有共鸣。但看完之后,我发现这段「虚拟」的忘年之恋,更像是一个躯壳,它的内里,是「回归自我」。《情人》里杜拉斯讲“比起你年轻时的容貌,我更爱你苍老的样子”固然很动人,但现实往往是“多少人曾爱慕你年轻时的容颜”,年轻才拥有一切,你得服老。也只有不回避真实,人才不会丢失自我。只有放下那个「更完美」的自己,生活才会停止欺骗你。《都柏林人》里说得好,我们不能把自己交出去,我们是属于自己的。
老套的网恋部分被比诺什表现得情感翻涌,增加了不少可信度。以为影片会在“身份”话题上多做讨论,但反转再反转的处理过于俗气也过于言情。
她迷恋的是青春…如果不伪装成另外一个人,那么故事还会不会开始?
想象力太贫乏了 应该让欧容来拍 ps比诺什太美了 秒杀侄女啊
1.在生活中,我们都在立人设,骗了别人,也框了自己;2.爱情,有时候就是我伤害了你,后悔不已,宁愿伤害的是我自己,然后周而复始,有时候戛然而止,也是保存爱的一种方式,你死了,或者我死了,便不会再减少一分一毫的爱;3.我不是爱上更好的你,而是爱上了,和更好得你在一起的时候,更好的自己;4.最后的结局,最后的电话,拨给了他吗?5.有时候,就是会得到,又失去...
我真的都恨不得从椅子上起来走出电影院了,实在是,不值得。
衰老不是问题 只是不喜故作姿态的失真
你觉得我是谁?女人。有低落有高潮,需要爱和性的女人。
克莱尔用勾引自己丈夫的侄女的身份去监视情人,没想到却因此和情人的朋友阿历克斯燃起激情,在戛然而止消失之后,没想到的是在阿历克斯却因为失去所爱而自杀。这是一个为爱所伤未愈的人去伤害一个无辜之人的故事,也很具有现实意义,虚拟的网恋和真实的社交之间相隔如此之大,以至于最终的结局只会是伤人者自伤,无辜者躺枪。比诺什自不必说,即将步入晚年却依旧如此有魅力,而弗朗索瓦希维尔今年真是频出佳作,继《狼嚎》之后又奉献了一部水准之上的爱情电影,对角色的拿捏也很出色。
你觉得我是谁,我又希望我是谁。完美的年轻的性感的不是我,忧郁的受伤的知性的是我。
虚拟世界能延长愉悦,也能加速坠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