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朋友:从我一开始的思考角度,就已经注定了这是一篇冰冷,却又非常深刻的文章。
这是2014年春节后的首篇文章。
按理说,我应该道一声春节祝福之类的话,但是作为孜孜以求,喜欢不断从诸多身边事物中思考、学习的你我来说,这都是一种浪费。
因为对于你而言,阅读是有成本的。
真正的收获不是满足虚荣和套路式的祝福,而是我真正感悟后的思考,而恰恰是这种思考背后的文字才会让你吸收,才会让你我成长。
读书可以学习,与人交流可以学习,电影也可以学习。
当然,关键是思考的角度,从自己认为的角度来看待,从自己所期望的角度来审视一部电影,也会有别样的收获。
比如《金蝉脱壳》这部电影,两位大叔级动作明星联袂出演,区别于他们以往的肌肉男的威猛时代的电影,这部电影中增加了更多的大智慧、大策划。
本篇文章的主旨内容并不是向你诉说整部电影的情节「码字写情节也是一种浪费,这是我以往写了近百篇书评影评之后的感受和体会,所以你看看电影介绍即可」,或者向你剧透一些关于史泰龙和施瓦辛格年老后再也无法如以前钢铁般的生理原因「毕竟那是人类基因的宏大命题,留给专家比较好」。
而是告诉你,我所发现的一些关于「故事布局、专业的力量、谈判的话术、攻心的核心、合作博弈」中的全新发现。
好的电影从一开始是你总感觉猜中了情节,结果却是一次次的「哇哦,原来如此」的恍然醒悟!
整部电影,从一开始就有着层层布局,导演是一个布局者,将故事层层向你剥离,电影的情节层层向你留下悬念,当你看到一个片段即将翻篇的时候,你会有“哦……哇”的新奇感觉,超乎你的初期判断。
好比我只猜中了史泰龙被设局,但是从未猜到施瓦辛格才是最终、最高明的设局者一样。
电影是艺术形式,反映的却是鲜活的生活百态,也是人性的真实写照。
史泰龙作为测试防越越系统的测试者,进入监狱,目的只有一个,测试监狱的安保系统「暂且如此称呼,也就是防囚犯越狱的整套包括环境、设施、电脑等系统」。
他们吃饭的家伙就是(也是生意的源头):攻破对方的安保系统!
在这一点上来说,今日的成就将会被明日的进步所取代,十年后的你我也终将会发现今日思考的局限。
无论是科技的进步,还是个人的成长,都是伴随「新陈更替」。
商场博弈的本质是:一个企业的失利恰恰是另一方的得利。
正如人类博弈的实质是—强者生存,而并非双赢,或者共赢;一群人的死亡换来另一群人的荣耀,一代文明却是建立在对上一代文明的摧残之上「电影《与狼共舞》在现代文明看来落后的印第安人却和所谓现代文明人中的杀戮形成鲜明对比」,虽然冰冷,但却是不争的事实,对吗?
谈判的前提是双方都有可以用来交换的筹码,销售也是如此。
第一次的越狱失败后,史泰龙被监狱的头领「我不记得那个家伙的名字,暂且称作监狱头儿」说:「不许外出,不许与人接触,不许放风」,说白了,就是让史泰龙与外界隔离。
此时,史泰龙说了一句话:「我可以给你两笔钱,比在这里获得的更多」。
后面还有一句话才是重点:「只有我能打开施瓦辛格的嘴巴,因为你们的拳头和棍子是无法敲开他的嘴巴的」。
这就成了一个交换的条件和筹码。
在这个博弈的过程中,两个人面临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脱困和利益。
在这种格局游戏之中「虽然导演并未交代他们的内心告白,但是我们可以大胆猜测,而这种猜测是最终的结果是一致的」—-合作是他们的唯一出路。
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只有合作才会是双方需求得以满足。
为什么?
因为利益的交换才是谈判的核心,运用的恰恰是人性弱点的两大最重要特征。
我们可以再做进一步的分析下这个格局游戏:如果监狱的头领不合作,自己仅仅是囚禁了一个人,并不能促使自己得到双份的金钱回报;但是如果选择合作(当然这是暂时的),却可以既可以获得情报,从而获取最大的金钱回报;同时,如果时机成熟,情报到手,顺便干掉史泰龙,那就是通吃的结果—独赢,何乐而不为呢?
作为史泰龙,在这种困境下,必须要想尽办法脱困,而他并没有足够的筹码,唯独的一个诱饵就是施瓦辛格的情报,这是监狱头目的重大需求,也是他所拥有的王牌。
利益的交换促成了他们暂时的合作。
趋利是人类的本性。
史泰龙为何对越狱「或者说呆在监狱」为何情有独钟?
因为他以前是律师、检察官,他希望被送进监狱的囚犯无法越狱,以此保证家人的安全。
史泰龙的合伙人为何想致史泰龙于死地?
商业的利益,500万元的商业酬金。
既要保证金钱到手,又要保证自身的安全。
施瓦辛格为何帮助史泰龙?
只有帮助他越狱,才可使得自己得以逃脱。
从小到大,我听得很多的,也是你我总是更多的说人性自私是可耻的,或者说有伤道德,或者说自私是不对的。
人类总是因为自私而存在,也因为自私才得以修养生息,源源不断,向前发展。
可以说,自私是人类向前的第一生产力亦不为过吧?
只是,很多人还是依旧无法接受。
在没有损害别人的前提下,合法、合理的获得自己所该得的又有何不可以呢?
人性趋利、自私中也有好的一面,正如硬币的两面一样,关键在于如何使用硬币,而非硬币本身。
为何史泰龙的两位朋友帮助他?
是源自自身对爱情、友情的需要,一句话:是爱的需要。
这种爱是源自于自身,却投射在别人身上而已。
无论是布局,还是技术,都应该组合使用。
越狱有三大核心:外应「也包括内应」、环境「规律」、布局。
这句话如果换成是国人,一定会是这三个词:「天时、地利、人和」。
关于专业的力量,史泰龙堪称高手,集大成者的知识库、实践者、能打的斗士、人性大师等等,从水的旋转判断所处南北维度,高温的照射让金属膨胀,快速破坏电脑安保系统,用眼镜和笔制成经纬测试仪,每个人的肢体动作特征,步伐的数据测量,时间的掌控等等……以上这些当中仅此一项都并非普通人所具备「毕竟这是电影,但是绝不可因此否认专业的力量。
」。
一些还可以被深度解读和探究的细节和趣事。
外部的医生被自己的誓言和道德所约束,成为史泰龙的内应。
这是为什么?
信仰真主的囚犯想要越狱成为团队核心成员之一,又是为什么?
有几个比较辩证的事情,其实我们看回来会觉得有意思的很。
今日的优势会变成明日的劣势,今日的成就也许就会成为明日的包袱。
但是,我们绝不能因为这种转变,而放弃让我们自己变得更加优秀。
史泰龙饰演的角色自己写的一本书,却反被别人利用来关住自己。
海上监狱的头领试图通过一本书来解读史泰龙的所有越狱手段,最终却被反用作史泰龙设局的迷局当事人,被将计就计,破译密码。
历史上这样的例子也是举不胜举,韩信之死,以及很多被人们称之为因果循环的一些故事大多属于此类。
P.S.这是一篇冰冷的文章,也是一次对于电影的深度思考,并非否定人性中的真善美。
无论你是持何种态度,我都希望能在文章后面,留下你的精彩观点。
其实分享本身也是一种自私,是满足虚荣,还是为了表达自身观点,亦或者是为了得到别人的认可等等,你是否同意?
「完」@老A仲先生写于深圳 2014年2月8日23:58:14
今天和师傅、大师兄、五师弟和六师弟,当然还有我们戴同学一起看了夜场的《金蝉脱壳》ESCAPE PLAN。
这个组合是之前万万不可能出现的,我作为随从去的。
哈哈。
言归正传吧,这部戏我觉得比之前的《敢死队》好看,至于《敢死队》,我觉得只是罗列了几个打星和几个硬汉的电影,史泰龙的《第一滴血》、阿诺州长的《终结者》,还有杰森•斯坦森和李连杰,这样的人物同时出现才是《敢死队》的闪光点,都是血气硬汉、大英雄,英雄从来不看爆炸,只是爆炸的闪光给英雄的背景加入了更多光环罢了。
《金蝉脱壳》很好看,剧情很紧凑,看的我的手指甲又掉了一层(我一紧张就爱咬指甲,坏习惯)。
可能剧情没有那么新颖,越狱的戏码电影有《肖申克的救赎》在前,电视剧有《越狱》JAIL BREAK在后,都是非常经典的作品,所以越狱逃脱的题材也都拍的大同小异。
值得赞赏的是这部电影的节奏,整个都很紧凑,吸引人,调动胃口。
去年奥斯卡最佳影片ARGO<逃离德黑兰>就是一部节奏及其紧凑的电影,不到最后一秒,你的大气都不敢喘,厕所都不舍得去,暂停都没商量。
我是容易被剧所吸引的,无论美剧、英剧、港剧、韩剧、日剧、动画片、电影、舞台剧等等,我全都不放过,可能看的太杂,可是我实在是一个容易被故事牵动的人,我觉得通过剧去了解一种文化或者多种文化,是最直观,最简便的,毕竟你没办法游历各国,太不现实。
这也跟我的穿衣风格很像,欧美、日韩、复古还是怎样都想来,有人说我这就是没风格,那就当我是混搭好了。
其实我喜欢欧美的简约,有喜欢日本人穿衣的大胆,这有什么矛盾呢。
扯远了。
说回电影,有一幕我印象极深,就是史泰龙历经千辛万苦把井盖打开看看自己在哪里时,远处一拉,竟然在海中央,简直就是绝望加上绝望呀。
不禁让我想起很多绝望的瞬间,《楚门的世界》里面金凯瑞划船到天边发现竟然是一张幕布,还有什么比这更令人绝望呢?
在还中央还逃个屁呀?
够绝望。
不过一定是大团圆结局的。
感叹下啊,史泰龙真的老了,虽然年轻时就掉眼角。
阿诺也老了。
给大叔们依旧在前线的卖命拼杀鼓鼓掌,买张票涨涨人气吧。
史泰龙和施瓦辛格在《金蝉脱壳》中的卖力演出不出所料赢得了满堂彩,史泰龙和施瓦辛格仿佛创造了”另一个自己”,让所有熟悉他们的影迷“弹眼落睛”,片中缜密的越狱情节可谓环环相扣,而惊险刺激的动作大场面更是让大家再度领略了两位主演不减当年的硬汉风采。
很多观众看完影片后大赞剧情背后埋藏的一条暗线,认为正是这条暗线让《金蝉脱壳》注定不仅仅只是一部犯罪、动作电影。
●2013年的第一部《金蝉脱壳》,最大卖点正是施瓦辛格和史泰龙的合作,豆瓣7.7,IMDB6.7,国内票房2.5亿人民币,全球票房1.3亿美元,表现可以说中规中矩。
★第一部《金蝉脱壳》吸引人之处正是它不仅是一部“真人版魂斗罗”,同时也是一次需要脑力的高智商越狱。
●《金蝉脱壳》三部曲的口碑崩盘
●六分仪是一种用来测量远方两个目标之间夹角的光学仪器。
利用六分仪可以测量某一时刻太阳或其他天体与海平线或地平线的夹角,以便迅速得知海船或飞机所在位置的经纬度。
●六分仪的原理 六分仪具有扇状外形,其组成部分包括一架小望远镜,一个半透明半反射的固定平面镜即地平镜,一个与指标相联的活动反射镜即指标镜,六分仪的刻度弧为圆周的1/6。
使用时,观测者手持六分仪,转动指标镜,使在视场里同时出现的天体与海平线重合。
根据指标镜的转角可以读出天体的高度角,其误差约为±0.2°~±1°。
在航空六分仪的视场里,有代替地平线的水准器。
这种六分仪一般还有读数平均机构。
六分仪的特点是轻便,可以在摆动着的物体如船舶上观测。
缺点是阴雨天不能使用。
●使用原理 光线的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实际上,六分仪也可以测量任意两物体之间的夹角。
其原理最初由牛顿以及更早的胡克提出;而固定式大型六分仪很早就由各大天文台建造,供天体测量之用。
●使用方法 使用六分仪测量经纬度的前提条件是当前时间已知。
先用六分仪测量出某天体(一般用太阳)上中天时的地平高度,再查阅天文年历了解当天该天体的赤道坐标,只需代入公式:cos z = sin φ sin δ + cos φ cos δ cos t就可以得出该地的纬度φ。
式中z是天体天顶距(90度减去地平高度),δ是天体的赤纬,t是时角,可以由地方恒星时与天体赤经相减得出,恒星时也可以通过简单计算得到。
烧脑 高智商 心惊肉跳 人性的诠释 这便是我对其的最初感受越狱题材的作品并不少 可它却不同于 肖申克的救赎 或 越狱 初衷不同 所述说的监狱更甚差十万八千里 一样是高智商的男主 却有着不一样的越狱经历 同时 金蝉脱壳 也是当中最体现人性的经典之作 雷•布雷斯林因妻儿的惨杀 由律师演变成囚犯 可这只是为了排除监狱的漏洞防止囚犯的逃脱 八年的时间他破解了十四所监狱 本看似平淡的情节 从此刻起却不再平凡 合伙人的背叛 将雷骗进了 活人墓 监狱 而更恐怖可怕的不是情感的欺骗 则是身体与心灵的折磨 当雷决定靠自己摆脱监狱牢笼时 Willard Hobbes监狱看守员的残酷及命令的暴打 一步步摧残了雷的身心 人性的灰暗面在这达到了一个高度 冷色调则也由为突出 一个为了利益 一个为了证明自己 便决定抹杀掉一个人 这是一种多么扭曲的心理 人是脆弱的 但人的鼓舞之力也是无穷的 雷被折磨疲倦想放弃的时候 是Rottmayer的鼓励让他坚持了 虽然他们各有目的 但他们让我看到了坚持不懈 为自己的目标奋斗到底 也许他们的友谊是建立于利益上的 可他们之间的 友谊 却也令我敬佩 金蝉脱壳 与其他不同 它从雷进入监狱的那时刻起 所有的人便提防他 知道他随时会越狱 使得雷在每次进行越狱准备时 我的神经都会无比绷紧 深怕雷被发现 同时我也极度愤恨监狱的看管人员 仇恨他们的无情残酷冷血 正如俗语有言 不是不报只是时候未到 Willard Hobbes看守员的死亡及合伙人的关押 真是令人大快人心 为雷所遭受的一切不公得到某种程度上的平冤而欢喜 运气也是雷成功的关键因素 可以说运气也是人生命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该片在谜题一步步解开中述说 感悟也从谜题中一点一点的变化上升 它是“越狱”题材的又一部佳作 是令人欲罢不能的影片
我在想,这个世界上会不会有第二部这样的影片——一个多小时稀里糊涂的铺垫,就是为了能够让一个男人在直升机前抱起一挺机枪。
你不由的会想起来小学时候自己屋子里那张贴了好多年变色了都不忍换掉的地摊上买来的兰博的海报,中学时候租盗版VCD补完的州长片子(一周只被允许租一张盘,差不多花了半年才看完)。
从战战兢兢的童年走到愤世嫉俗的青春期,当这个世界上所有的成年人都试图为你安排好一个你根本就不在乎的未来时,龙哥和州长伴随你度过了太多无忧无虑的时光。
那些美好的瞬间让你忘掉了那些空空的练习册,和七龙珠、超级玛丽一样,这些片子让你享受到了一个青少年本应该获得的快乐。
当你终于被长大以后,工作、婚姻这样的事情一再将你拖入一个成年人的世界,有时候你何尝不觉得自己就置身于一座身不由己的牢笼之中呢?
而你的秘密身份就是迟暮之年的兰博,假装一次又一次的置身其中,真正的目的是为了知道自己到底能不能跑得掉。
于是你结识了壮年时期的对手,长满了胡子茬的T-800,在你马上就要跑不出去的时候,他干净的拆掉了机枪的固定支架,轻松地抱起了这挺为他量身定制的了好多年的重型武器,话说娘炮才瞄准半天开枪,硬汉都是直接扫射!
果然喽啰们应声而倒,结果你再一次顺利逃脱。
只是这一次,你知道是最后一次。
相比较于男人的耍帅,史泰龙和施瓦辛格照例选择了常规式(参见爬迪拜塔的阿汤哥,穿风衣叼牙签围巾呼啦啦随风飘摇的小马哥,以及007系列各种高富帅邦德吊炸天的凹造型)…常规的坏处在于,观众们越发不待见摆拍明显的姿势英雄…以至于最后州长拿机枪扫射的时候我就不厚道的笑了。
事实上,全场都笑了。
耍帅这玩意儿用力太猛就容易变耍宝!
而另一种耍帅就耍得云淡风轻却深入骨髓,我两眼发光的看着典狱长一套套的西装制服诱惑穿得笔挺又熨帖,在一群无脸人保镖里显得可口又深邃,凭借一些强迫症的细节:傲娇又娘炮的掸着背心上的灰尘并神色悠然的给犯人灌肠;病态又手法细致的做着蝴蝶标本淡漠的谈论着一个不太值钱的生命和一个不太听话的下属;轮廓分明的小V脸还特么超喜欢含着下巴直勾勾的盯着镜头森郁的笑着威胁两个老伙伴!
这么勾引人干嘛?!
特么的还是一个优秀的监狱设计师!!
临死前那邪魅一笑简直调皮得让我忘了吐槽好莱坞电影的闹,吵,快。
对了,男人还有一种帅,叫萌帅!
来,对着监视器笑一个!
[坏笑][表情][阴险]
《魂斗罗大战李四强》标题是我在得知这电影存在的那一刻就想好的,虽然眼下被许多媒体用滥了,我还是不改初衷。
80年代的经典游戏《魂斗罗》中两个肌肉男主角,原型分别是《第一滴血2》的史泰龙和《独闯龙潭》的施瓦辛格。
多少年来,动作影迷如笔者,一直期待看到这两位西方世界最为人铭记的银幕硬汉,可以携手合作闯一次通关。
除去90年代两人在电影里互相用海报和台词恶搞外,史氏和施氏已经在两部《敢死队》中同时亮相过,还将在第三部中继续合作。
但《敢死队》毕竟只是史泰龙主导下的英雄群戏,而我们心目中的这部《魂斗罗》电影,必须海报上只有两大主角的名字,必须是“左史右施”横扫千军的剧情,必须有他俩并肩迈步、周围全是喽喽的标志性场面,当然,最好能让他俩也干上一架。
《金蝉脱壳》破天荒的也是完全的满足了上述要求,就冲这一点,它就足以号称真人版的《魂斗罗》。
而“李四强”(John Reese)是美剧《疑犯追踪》的主角,扮演者吉姆•卡维泽在《金蝉脱壳》演了反派典狱长。
当初看剧时,我觉得卡叔瘦削的面庞、阴狠的眼神、低沉的嗓门(尤其是压低时不寒而栗的震慑力),太适合演出蝙蝠侠,《金蝉》里典狱长的腹黑程度不亚于韦恩老爷,我很高兴自己的识人眼光得到好莱坞制片人认可。
对于熟悉了卡叔正义形象的剧迷来说,典狱长一角不会引起反感,他没有粗口,没扮基佬,连手都没弄脏,依然西装笔挺,头脑灵活,说话慢条斯理又暗藏杀机,仍是大家喜欢的那个“西装大侠”李四强,只不过被黑化了。
通常来说,美剧主演由于合约加身,工作时间又长,很少有机会出演大制作电影,卡叔是幸运的,能以另类李四强的角色挑战两大传奇巨星,是履历上光辉一笔。
史泰龙已经不是第一次在电影里越狱了,巧的是上一次《怒虎狂龙》也是双雄戏。
只不过这回,他一开始布下孤身作战的假象,等到阿诺亮相,我留意了一下时间,已经过去半个多小时。
不过此举并未降低阿诺角色的重要性,要知道《了不起的盖茨》里迪卡也是30分钟才出来。
进入对手戏后,双方为影迷津津乐道三十多年的表演风格开始形成比照,史泰龙如同荒野里的独狼,足智多谋,生存力顽强,不断展示着彪悍的意志、精湛的渗透技能,以及铁板一块的表情,一切都是《第一滴血》系列建立起的不灭印象。
阿诺则传神的展示了他的幽默感,众所周知这一直是他比史泰龙强的地方,有包袱笑料“说好是假打的嘛”,有贫嘴笑料“去五金店给你买一个”,还秀了一把很黄很暴力的漫画绝活,至于高潮时重机枪横扫,眼神特写一出,全场惊呼一片,《独闯龙潭》、《终结者》的神韵复现。
客观来说,拍一部片把这两位聚到一起并不难,毕竟此前两人单扛之作都遭遇了票房滑铁卢,虽然残酷了点,但合作确实是唯一的出路。
然而,又要走双雄路线,又要保留两人昔日的经典记忆,就要出点高招了。
《金蝉脱壳》让我们不无惊喜的发现,史泰龙还是那个史泰龙,阿诺还是那个阿诺,他们就像从80年代各自的银幕中跳进了同一个世界,立刻马不停蹄的合作了起来,毫无改变,毫无隔阂。
影片也将战友情义处理的十分草莽粗犷,没有给搞基留下半点口实,在双雄片=基片的当今,这也是需要功力的。
有朋友说,作为高智商电影,《金蝉》的计谋过于简单了。
首先我得承认,在《越狱》几乎成为一代大学生必修课的时下,要看真正的智力挑战和不可能任务,《金蝉》确实只是小儿科。
但换个角度,考虑到影片的初衷是复古80年代,这部斗智版魂斗罗,虽然枪炮换成了头脑,碉堡换成了隔离门,仍要坚定不移的贯彻“简单粗暴”风,如果布局跟《十一罗汉》似的环环相扣,只要上个厕所回来就跟不上,怎么都和两硬汉的身份不兼容。
所以在我看来,计划简单,情节通透,看头知尾,反而是本片的优点所在。
高科技的运用也属于点到为止,透明禁室、摄像头、运动传感,已是道具极限,最后还得腿脚、拳头和子弹说话。
想象一下,总不能让史泰龙戴着老花眼镜操作平板电脑吧。
说到复古,影片中另一处重要参照是80年代美剧《百战天龙》,该剧主角马盖先是个物理系高材生,善于利用身边道具从各种险境逃脱。
举凡越狱片,都要活用各种小物件,但与常见的充当开锁工具、制造障眼法不同,《金蝉》的柳钉脱落,六分仪制作——从废品中组合出精密的功效,辅以不明觉厉的科学讲解——格外具有马盖先风格,这种桥段在如今看来当然山寨些,但在80年代,电视观众对此如痴如醉,也是深刻的集体记忆之一,美国60、70后一代观众看了《金蝉》,早有人高呼史泰龙是马盖先附体了。
昔日狂暴肌肉男的代言人,如今被加诸马盖先式儒雅英雄的头衔,从武力向智力悄然转变不言而喻。
这也无可厚非,两人加起来都130多岁了,若再像三十年前一样威风八面杀满全场,确实显得滑稽些。
但《金蝉》少了密如繁星的子弹、堆积如山的尸体、此起彼伏的火球,并不是遗憾,反而让我感到欣喜。
它开创了一条无需亦步亦趋复制80年代守则(比如两人此前的《背水一战》和《爆头》),也可以令老硬汉继续发光发热的演艺路线。
这意味着很长一段时间里,我们能继续看到他们在银幕上绽放不灭的光芒,延续着我们童年的英雄梦想。
即使哪天他们只能坐在轮椅里扳手腕,我也会照样买票不误。
(文/方聿南)
第一次越狱,利用牛奶盒的透明膜获取了指纹密码,再利用禁闭室监控人员出去抽烟的7分钟逃出禁闭室,把监控系统改成有人在的假象,再从通风管道顺利爬到消防队大院,穿上消防警察的衣服,让外面的伙伴制造火警警情,再坐上消防车到现场顺利逃脱。
第二次越狱,利用禁闭室的螺栓生锈,遇热膨胀弹出,下到通风管道中爬出发现是在船上,再利用笔和眼镜制作六分仪,让一个基督徒以知道有人在谋划越狱为由与典狱长换取了到可以看见天空的地方,成功获取了与北极星的角度,再推算出海域位置,然后成功策反医生,让医生送出了救援的消息,最后再在现场制造混乱,损坏掉监控和动作感应仪,再通过通风管道把小伙伴送出去,自己再跳到水箱中利用电源重启排水把自己排出去。
简直厉害完了有木有!
所以,我还是回家种地吧。
这部《金蝉脱壳》在刚上映的时候就看过,当时觉得此片惊悚,紧张,刺激,紧凑!
最近给自己过了一个怀旧史泰龙电影周!
又一次观看后,依然觉得好,好到自己想给他找几个盲点!
盲点一:像史泰龙这种越狱专家一开始就不应该让他与监狱里的任何人接触!
就应该单独囚禁,甚至于就不可能给他观察四周的机会!
盲点二:在这样一个号称活人墓的监狱里怎么会有一个经不起考验的好心医生!
既然号称最牛掰的监狱,就只有一个医生?
医护人员呢?
治疗时警卫不在旁边,万一犯人袭击医生怎么办?
盲点三:这样大的一艘巨轮在任何一个国度不靠岸都会引起怀疑吧?
更何况它是违法的!
还有如此大的巨轮耗油,内部消耗,船上的安保和工作人员就一点纰漏不会出?
盲点四:也是我觉得最荒谬的一点,施瓦辛格是有秘密在身,有必要存活!
可是想让史泰龙消失的那位,何必费这么大周折,直接雇人杀了他不一了百了!
这世界有什么比杀了他更安全的呢?
虽然自己胡思乱想了半天,但也觉有趣,肯定还有我没想到的盲点,大家都提供提供你们脑洞里的盲点!
之前越狱容易是因为监狱看守太人道了,来点狠的就不好跑了,不过既然能关在海上玩消失,为啥不直接干掉呢。能看到兰博和州长在一起是多少年的梦想,而且剧情还蛮不错,不过看到俩肌肉男在那动脑子实在有点搞笑
李四叔举手投足都是戏阿 闪瞎
魂斗罗真心的
越狱题本来就很好,无论是励志还是高智商,这回来了个祖师级专家,50略软
硬汉万万不能老啊…
两位都老了,打不动了,所以电影也变成一部所谓的高智商逃狱电影,打斗很少,基本上几秒钟就敌人趴下了,如果要看枪战,导演让已经逃狱成功的阿诺端上TOP GUN,给广大观众一个满足。其他时间都是两个壮汉在打情骂俏。
帅哥们从大叔变成了现在的大爷,可州长拿起枪的样子还是好帅。
看到有人说魂斗罗一条命燃到底才看的,just so so,顺便中途犯了点困……这片要不是找了史泰龙和施瓦辛格都担心没票房啊,结果肉搏没有高智商也没有,看完了脑中闪现的都是黑面具……
你已经完全可以感受到2位硬汉的过气,这个片子一直在叫嚣这高科技啊,高智商,而表现在都很表面 ,比如在电脑上玩正方体的不知名app;动作也基本留到了最后3分钟左右,故事当然也是最老套的叙事,整体表现出一股,霉味。总得说 精神值得致敬 骗钱要讲方法 出本书写个回忆录吧
施瓦辛格看史泰龙的眼神很gay。
看睡着了、、、醒了竟然还没演完
反派帅!硬汉们的贱笑卖萌绝对是全片的亮中之亮,州长你都一把年纪了拍动作片尚能饭?尼玛快去演喜剧吧。
他们两个还是不要高智商的好
不错的商业片,情境设定很棒,推理及逃脱部分确实很高智商,唯一的问题大概就是两个演员长的不像聪明人了吧。。这俩演员都算喜欢,但总觉得他们不端机关枪扫射就是不对劲~结尾20分钟略弱,而且篇幅有限,比越狱还差点意思,但那个监狱设计太带感了,很像林中小屋里的笼子,可惜没发挥到最大。
三星的剧情四星的叔~ 老年筋肉组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而特工叔的典狱长太萌…我都要不行了,各种小动作激萌!而且Suit guy真名副其实,每出场一次就换一身西服三件套加领带,你们一定要注意这个细节! 另外还有莫兰上校和老版Merlin……演员阵容很强大啊
又一部50cent拉上大牌来洗黑钱的片子吧,这不痛不痒的B片情节也太浪费两位大爷了,咱们不想看到两位大爷被欺负咱们想看两大爷欺负人啊!……片子完全靠几个演员的个人魅力撑着,凑合着看看也勉强可以吧
是我看过的最好看的越狱电影,想象和逻辑设计比较合理,打斗也很好看。
我好期待你们能帮助我找回儿时无比崇拜你们的感觉~但是我的儿时和你们的巅峰都早已成往事~实话说州长拿重机的状态严重摧毁您在俺心目中的形象,不过比起敢死队那种纯粹的高龄肉搏,我觉得这片子算是过的去了~
哎哟好看!新基督山伯爵啊这是!
编剧一定要合理…太夸张的话没法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