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老爷爷演员们太萌了,于是整理了一点拍摄趣事。
三位爷爷为USA Today拍摄宣传照><其中一名角色原定邀请达斯汀·霍夫曼,后改为艾伦·阿金。
三名演员:迈克尔·凯恩(84)、摩根·弗里曼(79)、艾伦·阿金(83),加起来一共246岁。
主演们一共获得4次奥斯卡金像奖,18次提名。
迈克尔·凯恩拥有两个小金人。
这是摩根·弗里曼和迈克尔·凯恩第六次共演,最著名的当然是诺兰《蝙蝠侠三部曲》。
另外两部是《惊天魔盗团1、2》。
除了卢修斯和阿福,本剧还有另一名诺兰蝙蝠侠三部曲的演员。
乔伊·金在剧中饰演迈克尔·凯恩的孙女,她曾在《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饰演Talia al Ghul。
艾伦·阿金和安-玛格丽特是第二次合作,第一次是《The Santa Clause 3: The Escape Clause》。
他们一起合唱了一首原声《Hallelujah I Love Her So》。
超市蔬菜采购戏份,开拍前安-玛格丽特指着一样紫色的蔬菜问艾伦·阿金那是什么。
很显然,安-玛格丽特不知道茄子长什么样!
(真事!
)原因是,茄子煮之前和煮之后的样子是不同的(所以安不知道)。
安说自己一生中只去过超市两次,两次都是拍片需要。
她母亲厨艺很棒,所以她不需要自己下厨。
导演扎克·布拉夫从小就仰慕安-玛格丽特(76),有她在场的时候,扎克会变得非常安静……电影的原声都是导演亲自挑选,类型为爵士、70-80年代纽约代表音乐。
影片在纽约拍摄,因为演员们实在太有名了,围观群众很多,有时甚至造成了交通阻塞……有传闻一些群众看到摩根·弗里曼会哭泣……(因为他是上帝)摩根·弗里曼和导演扎克·布拉夫打赌电影什么时候杀青,杀青比他预计得要早,输了的摩根·弗里曼只好为扎克·布拉夫录制专属的voice mail。
三名演员对动作戏都要求亲自上阵,导演表示95%的动作戏都是他们本人。
剧组改装了购物车的篮子,以承受摩根·弗里曼的重量。
由于太舒服了,这场戏cut了摩根·弗里曼还坐在篮子里久久不愿下来……
追加一个油管的段子:
艾伦·阿金还是有不少代表作的哦,查查他的豆瓣列表吧。
片名读起来有点拗口,查了一下百度,才知道这片子原来在1979年就有人拍过,现在翻拍,只好叫“新”三个老枪手。
想起前两年好莱坞高价买断香港《无间道》剧本,也就不奇怪了。
看来好莱坞也面临着剧本荒啊。
影片讲的是三退休老头,晚景凄凉,企业倒闭,被银行没收,退休金也不发了。
于是突发奇想,策划去抢银行。
居然成功了,最后结局是皆大欢喜。
抢银行的电影,当然是个刺激惊险甚至有点恐怖的警匪片。
可在这部片子里,整个策划、行动的过程,都是在诙谐幽默的气氛中完成的。
三老头我认识俩:摩根·弗里曼和迈克尔·凯恩。
摩根·弗里曼:著名的黑人老演员,看过他的《肖申克的救赎》、《七宗罪》、《彗星撞地球》等,演的最好的是《肖申克的救赎》,演的最差的是《彗星撞地球》,那里面他演美国总统,怎么看怎么还像是个老黑奴。
迈克尔·凯恩:也是擅长演中老年角色。
《盗梦空间》、《王牌特工》、《总有骄阳》、《惊天魔盗团》、《天衣无缝》等。
最喜欢他演的《天衣无缝》,把一个老清洁工不慌不忙的复仇表演的淋漓尽致。
还有一老头不太认识,叫艾伦·阿金。
脸儿有点熟。
影片中有不少引人发笑的对话,抄录几段:凯恩:是你让我买那个垃圾的,你说这个基金有无限上涨的可能。
银行贷款员:我只是说有这个可能。
凯恩:我能换个人说话吗?
银行贷款员:换谁?
凯恩:换个聪明点的。
这时突然发生抢案,大家都按照劫匪命令猫趴式趴下。
凯恩:我的钱不多,你都拿去吧。
劫匪:不,照顾老人是我们的责任。
凯恩指着贷款员:他可不这么认为。
劫匪:是你要抢这个老人的房子的?
把你的钱包给我!
贷款员:好吧,我这里钱挺多的,还有张健身卡,也拿去吧,反正我也没用过。
劫匪刚走,凯恩发现贷款员的裤子湿了,便提醒他:尿失禁吃药是可以治好的。
三老头在咖啡馆里消磨时光,咖啡店服务员来了(也是个半老徐娘),说:我们这里剩了半根黄瓜,还有蓝莓酥,不过有点不新鲜了,点些什么?
凯恩:今天就不要了。
弗里曼:我们在减肥。
阿金:而且我们没钱了。
服务员:好吧,那就别成天赖在这里不走。
弗里曼去看病,医生对他说:你现在的状况作透析没用了,还是尽快移植一个肾。
弗里曼:好的,我会在“易趣”找找看的。
阿金教一个胖小孩吹萨克斯,他咬紧牙关在听孙子吹,最后实在忍不住了:上帝啊,快别吹了!
你一次比一次吹的烂。
这真是奇迹,你是怎么做到的?
胖孩子抱着爷爷说:我想成为一个舞者,像碧昂斯那样。
阿金:那就不关我的事了。
我要去找你的外婆,让她把这阶段教你的费用给我。
阿金找到那个老太太:他吹的比杀猪还难听,我自己还坚持教他,真是有种大无畏的精神。
老太太:是的,在他房间旁边听他练习,简直痛苦不堪。
阿金:而我还坐在他对面,那效果可想而知。
三人到快餐店吃饭,为弗里曼庆祝生日。
阿金尝了一口饭:这玉米得放了好几年了吧?
弗里曼:这是玉米?
我还以为是......不摘了,大家自己看吧。
很久以来,“窃钩者诛 窃国者侯”一直是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
可另一条真理也在说“兔子急了也咬人”。
在任何国度,社会公平都是必须的。
苦日子谁都能过。
问题是一些人过苦日子,另一些人却花天酒地。
不患贫而患不均。
时间长了,再老再笨拙再无能的兔子也是会咬人的。
看了这片子,我也有点想去抢那个那个了。
相对于严肃电影,这类轻松的片子也很好看。
各有各的味道,看心情看状态。
严肃过后,看看这类轻松片子也是个享受,还能学到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小资团队精神,挺好!
84岁迈克尔·凯恩、79岁的摩根·弗里曼、83岁的艾伦·阿金,这三个加起来246岁的好莱坞超级老戏骨,最近玩了一部暖心的“老年硬汉团”《三个老枪手》,着实把胖哥看得热泪盈眶。
这三位老演员实在太脸熟,三人加起来一共获得4次奥斯卡金像奖,18次提名。
其中迈克尔·凯恩拥有两个小金人,摩根·弗里曼和艾伦·阿金各一座。
《三个老枪手》在纽约拍摄时,因为一大帮演员们实在太有名了,围观粉丝太多,最后造成了交通大阻塞。
该片是摩根·弗里曼和迈克尔·凯恩第六次共演,最被人熟知的当属诺兰《蝙蝠侠三部曲》还有《惊天魔盗团1、2》。
《三个老枪手》是幽默的,偏向喜剧,但同时也苍凉的,让人感叹现实。
导演扎克·布拉夫是善意的,童真的,孩子气的用电影的造梦能力抵御了真实的悲凉和无奈,给我们上演了一出有笑有泪的“老人也疯狂”,“飞跃银行”!
影片依然的中规中矩的老三幕结构,第一幕很及时的放下重磅炸弹,触发激励事件,引发主人公共鸣,为以后埋下逻辑的伏笔,情绪激荡的导火索。
迈克尔·凯恩饰演的 Joe,早早来的家乡的银行,不懂得要取票排队,不懂得如何应付这些现代化的机器和信奉商业法则的人。
那些看似人体工程学的椅子不是为joe这样的老人设计的,他坐下去后连站起来都觉得困难。
他被管理员忽悠,亏损了自己的存续,养老金拖欠导致他付不起房贷,银行已经发来了通知书。
就在这个时候,三位悍匪来到银行,秋风扫落叶般抢走了百万美元。
这个事件,如一颗投入其内心的炸弹一般,在joe的内心发出久久没有消逝的回响。
第二幕故事,利用交叉剪辑分别叙述了三位主人公窘迫的生活现状。
目的只有一个,逼迫他们改变现在的生活方式,铤而走险。
joe的两位损友,摩根·弗里曼饰演 Willie和艾伦·阿金饰演 Albert同样遭受着生活的挤压。
首先是三人的工作过的企业破产重组,他们的养老金将面临无休止的拖欠,他们一下子失去了唯一的收入来源。
joe收到了银行催款,一个月后,将没收他的房子。
而他的离婚的女儿和正在读书的孙女都需要靠这间房子遮风避雨,蓄势待发应对未来。
Willie隐藏着一个天大的秘密,透析已经对他没有作用,他必须在短时间内找到愿意捐献肝脏的人,他正在和死神赛跑,一边是牵挂着他的家人,一边是同时陷入低谷的朋友,他只能靠他自己。
Albert苟且了20多年,他逃避生活,逃避社交,他把自己困在那张逍遥椅子上,他觉得自己能活到100岁,其实他只是在等待死亡。
爱慕于他的Annie虽然频频暗送秋波,但他明白自己无力承担这份爱情,依然选择逃离。
故事不断下落,joe提出,“我们抢劫一次银行吧”!
只拿属于我们的养老金的部分,多余的钱捐献出去。
另外两人都觉得joe疯掉了,看着一屋子老年会所,痴呆的,行动缓慢的,吃着过期的食物,虽然一大屋子活着的人,但满屋子都是死亡的味道。
三人实践了一次,打劫一次超市,过程笑料百出,结局痛心疾首,失败中的失败。
故事跌落至最低谷。
joe开始寻求专业人士帮助策划,Willie必须拿到一笔钱,为此自己的生命,同时照顾家人。
Albert真的爱上了Annie,他希望靠自己照顾她,负起责任。
三个老枪手,经过精心策划,终于提枪上马,完成了银行抢劫。
整个第三幕都是他们如何摆脱警察追捕,不断反转的嬉笑大剧。
三人精密的不在场证明。
三人仗着自己的的岁数倚老卖老。
全片最攻心的部分,由Willie送上。
抢劫是,因为关心安慰以为小女孩而意外露出了容貌,警察抓住这一点,让小女孩当证人。
一切太明显,Willie朋友送上的专属手表,肤色和胡须让其身份太容易识别,就在千钧一发之时,小女孩却说不是他。
在离开的走廊里,小女孩看见了Willie的孙女,露出了会心满意的笑容。
对,《三个老枪手》属于喜剧片类型,但该片升华主题,烘烤情绪的部分来自人物对于亲情和友情坚守。
认出Willie真实身份的小女孩隐瞒其身份就是在Willie对于孙女的感情打动了小女孩。
而joe在现实中为了让家庭恢复以往,也极力撮合离婚的女儿与前夫重修旧好,劝男方改过自新,帮助孙女实现梦想。
Albert虽然没有家人,但在Willie需要肝脏的时候,他果断捐献了自己的部分,对于Albert来说,Willie就是他的家人。
影片结局是温暖的,三人继续在人生的末尾享受着爱情、友情和亲情的滋润。
《三个老枪手》为了让三人打劫银行的行为看上去合理,符合道德前提,给出了多个剧情安排。
首先是银行似乎成为了社会的吸血鬼,夺走了他们的房屋和生活。
三人公司的倒闭,他们养老金的失去都与银行的贪恋有关。
其次,三人只拿走他们养老金的份额,多余的部分,他们捐给了老年会所,给了需要帮助的人,仿佛成为了老年版的“侠盗罗宾汉”,上演了一出“盗亦有道”的侠客行。
最后,在亲情和友情的伟大庇护下,这出抢劫仿佛显得顺理成章,连最开始的强盗都因为一句“照顾老人,是每一个人的责任”而变得理直气壮,拥有了道德护盾。
导演用电影上演了一出童话,而现实大多是残酷的,现实不会有如此多的笑料百出,要么是冷漠,要么是死守,最后的结局大多可以用两个字总结:等死。
老人,无法依靠后代照顾,身边的朋友一个个去世,平时因为各种原因少有来往,接到电话,第一个念头是问“谁过世了?
”他们哪里敢奢求天伦之乐,哪里敢追求爱情,诗和远方。
大多数老年人在后辈心中,需要做到的是,不添麻烦,不惹乱子。
如何照顾老人,成为了每一个国家都需要不断扣心自问的庞大命题。
从国家意志,到社会组织,最后涉及家庭成员,都应该把老人生活问题看做一项不能被遗忘和妥协的责任。
因为,我们都会老去,因为我们的家人已经老去,我们的孩子也会老去。
他们无法像电影中三位老者那样在嬉闹间解决了所有问题。
难道每个老人最后非要通过抢劫银行来改变这个悲剧的命运吗?
那不是他们的悲剧,而是社会的悲剧,是我们每一个人的悲剧吧!
最后说一个片场趣闻,导演扎克·布拉夫从小就仰慕现年已有76岁的女神安-玛格丽特,据说有她在场的时候,扎克会变得非常安静……最后送上女神安-玛格丽特昔日美照!
每一位老人都有风光的过往,对社会有过贡献,他们值得拥有安稳的老年生活
在没有动作片式的血腥与激情中完成的银行抢劫。
三个老人,三个孩童,贯穿始终的脉脉温情。
因为不想失去延续了大半生的陪伴,所以时刻可以为彼此付出一切,要一起活下去,所以捐献器官给你。
多去看几次家人是余生所愿,看见手腕上孙女的笑脸,便有勇气迎接一切的病痛和穷困。
想给孙女一个完整温馨的家,给她一个自由驰骋的未来,可以放手一搏,也为她安排好了我失败后的路。
三个女孩是三个老人生命里的寄托,是他们不甘忍耐的原动力,也许我们无法成功,但万一成功了我便可以多去看看你,勇气来的仅此而已。
不去撤退也要安慰你,做的是所谓坏事,但没有忘记保护一颗童心,说的是所谓谎言,但为的是保护年老的你和年幼的你。
我是抢劫犯,但我不伤害老人,也不要老人的钱,我还会好好照顾一条捡来的小狗。
好与坏从来都与行为无关,只在于心灵的着陆点。
绝境会触发奇迹,一无所有时最具备拥有一切的可能,红色警告,病情恶化,想保护的爱情,“我们已经一无所有,最差也不过是一无所有”,我们竭尽所能,我们几近英雄。
我已年老,所以我看得透拼搏的价值我已年老,但我会爱。
这是一部让我笑中带泪的电影。
老戏骨的戏,就是能打动人。
而且我喜欢其中的幽默,处处都是,自嘲,互怼,嘲笑,是一种千帆过尽的幽默。
可人老了,买打折的食物,进最便宜的餐厅,吃劣质的菜,甚至没有了养老金,连房子都要没了,被逼到无家可归的境地。
让人心酸无比。
不由想到,等我老了,会怎样?
但这些都是点到为止,因为整部片的基调是喜剧的。
你已经八十岁了,跑步对你来说就像是几个世纪前的事情,即使缓慢的走路也经常让你精疲力尽。
你满身是病,浑身没劲,孩子们都在遥远的大城市,你每天只能和与你一样的老头老太太们在一起玩,在苟延残喘中等待着生命的终结。
当你觉得自己就这样等死的时候,意外却比死亡更先一步来临,因为资本家的阴谋诡计,你破产了,你贷款买的房子将被银行收回,微薄的养老金也被冻结,这时候的你,会怎么办呢?
这个问题对很多人,既然都八十岁了,跌倒了我就不爬起来了,躺坑里等死算了。
但人群之中总有那么一两个特别的人,比如说海明威或者李云龙,他们如果碰到这种事情,肯定就是一句话:“扶老子起来,干他娘的!
”,而电影《三个老枪手》,讲的就是三个被生活逼上绝路的老头“人生看淡,爬起来干”的故事。
摩根弗里曼、迈克尔凯恩、艾伦阿金,提起这仨老头的名字你可能不熟悉,但要是提起他们扮演的角色你肯定能有印象:《肖申克的救赎》里的黑老头、诺兰的《蝙蝠侠三部曲》里老管家阿尔弗雷德以及《阳光小美女》中的老爷爷。
三个人加在一起二百多岁,光奥斯卡小金人就拿了好几个,有他们在,这部电影自然不会差了。
在本片中,三位影帝扮演了三位在同一个工厂里退休的工友,他们虽然每天都在一起贫嘴逗乐消磨时光,可却有着不同的人生:乔被银行理财骗的债台高筑,威利身患重病,阿尔伯特则刚刚开始一场激动人心的黄昏恋。
就在我们感叹同人不同命的时候,命运之手把他们拉在了同一起跑线上,那就是公司黄了,他们赖以为生的养老金没了。
作为资本主义底层群众的这仨老头,自然没有“以大局为重,视金钱为粪土”的高尚觉悟,赎房子治病和泡妞儿样样都是花钱的买卖,本来钱就不够花的现在彻底没了,这怎么能让人忍受。
于是,三个老爷子一合计,走上访的老路肯定没戏,咱还是直接抢银行吧。
在风靡全球的游戏GTA5中,三名主角一次次游走在法律边缘,抢抢银行闹闹事。
而在本片中,三个肤色跟游戏里角色一模一样的老人家也来了一把犯罪之旅,而且跟游戏里的结局一样,三人不但成功的抢了银行,还成功的摆脱了警方的调查,成为人生老赢家。
这是一部标准的家庭爆米花喜剧电影,从情节设置到人物形象再到转折等等都非常的套路,但它仍可以被称为一部优秀电影,因为三位主演的演技实在是太过耀眼。
他们演技集中爆发的场景并不是在抢银行这个全片的高潮阶段,而是在超市演练的那一段。
摩根弗里曼的鸡贼,迈克尔凯恩的笨拙以及艾伦阿金的不知所措让这场戏变得笑料十足,特别是逃跑的时候,坐在车筐里的摩根弗里曼不断扔东西阻挡保安的追击,却在突然间被洒出的面粉吸引,变成一个忘记逃跑专心于恶作剧的老小孩。
我在看到这段的时候不由自主的就想到了著名的喜剧电影《虎口脱险》中,主角们从货车上扔蔬菜阻挡德军追击的桥段,而本片里的这一段,无疑就是一场老年助力车版的“虎口脱险”。
虽然这是一部浅显的喜剧电影,但仍给我带来一些思考,那就是,我们还怎样面对这个充满恶意的世界。
《冰与火之歌》里有句名言“生活不比歌谣,总有一天你会大失所望”,虽然生活不是一个具有情绪的实体,但它总会给我们带来负面的感受,许多时候,意外从天而降,让你措手不及。
二十岁时你还能说,没事,跌倒了再爬起来;三十岁时你还可能咬着牙说,只不过是从头再来;四十岁,五十岁,六十岁呢?
你还爬的起来吗?
我们现在经常会见到或听说身边的朋友或者朋友的朋友,年纪轻轻,遭受了生活的挫折和打击,一蹶不振,感觉生活没有希望,从哪里跌倒就在哪里躺下,给自己找上一大堆借口,什么我都三十多啦,我都已经这样啦等等的,看看这部片子,再想想,八十多岁的老人都敢勇敢起来反抗生活的不幸,你为什么就不能?
(当然,不是叫大家去犯罪)所以说,朋友,假如生活把你踹翻在地,别轻易的就投降,躺地上缓缓就赶紧爬起来,学学李云龙想办法干他一炮的精神,即使你不够强大,也要勇敢的对生活说一句Fxxk off,说不定它就先害怕了呢?
喜欢我,就请毫不留情的扫我↓↓↓↓↓↓
1. Lesson#1. never rob ur own bank; 2. Plan: Different people, same place, different ways; come with a plan that is special for you. 3. Map, time, entrance, exit, 4. getaway car, find sth they never suspect; 5. Learn to Hotwire6. Get in shape7. Crucial to have solid Alibi8. get supplies9. practice
他们一辈子恪守道德,但是那些被法律所约束的道德却背叛了他们,所以他们也不再奉这些条条框框为圭臬。
这是一部看了主要演员名单就必须“盘它”的电影。
三位主演分别是迈克尔·凯恩、摩根·弗里曼、艾伦·阿金,三位老戏骨的年龄加总一共246岁,每一个的履历熠熠发光。
迈克尔·凯恩,参演《盗梦空间》《蝙蝠侠:黑暗骑士》《星际穿越》等电影作品,2次获得奥斯卡金像奖,25次奥斯卡提名。
摩根·弗里曼,参演《肖申克的救赎》《蝙蝠侠:黑暗骑士》《七宗罪》等电影作品,曾在电影《冒牌天神》中扮演过上帝。
艾伦·阿金,参演《剪刀手爱德华》《逃离德黑兰》等,在家庭喜剧片《阳光小美女》中出演满嘴脏话的老流氓爷爷,并靠此剧斩获奥斯卡最佳男配。
此外,艾伦·阿金常年执导百老汇歌舞剧,百老汇名剧《小小谋杀者》就是他的作品。
据说,因为三位老戏骨名气太大,影片在纽约拍摄期间,曾因为围观群众过多造成交通阻塞。
影片中95%以上的动作戏均是老戏骨亲自上阵,摩根弗里曼坐在购物车篮子里的经典一幕让很多人记忆深刻,这辆购物车是道具组专门改装过的,以承受摩根弗里曼的重量,但是由于改装后的道具车太过舒服,弗里曼结束拍摄之后依旧不愿意从车上下来。
不论如何,三位精神矍铄的“老人家”的强强联手注定这部电影一经上映,便具有超强的观众缘。
该片翻拍自1979年由马丁·布莱斯特执导的同名电影。
三位老人基本生活收入出现问题,工厂不能继续支付给他们养老金,银行也即将收走他们的住房作为抵押,威利的肾透析效果不理想,健康状况每况愈下,倒霉事一件接着一件,生活丝毫没有怜悯这三位可爱的爷爷。
就在乔去往银行理论的途中,他遇到了劫匪抢劫银行。
当乔拿着自己要来的钱走出银行时,发现自己奋斗一辈子到头来拿到的钱还不如几个劫匪几分钟搞到的钱多,于是乔开始怀疑人生了。
三位老伙计经过挣扎纠结,最终决定联手干一件大事,但是在这个社会生活了好几十年,说到抢劫银行,他们三个还真是没有什么经验……
这部电影的豆瓣评分实际上不高,只有7.7分,要知道几位老先生可是9分电影专业户,所以从制作的精致度、视觉效果的震撼力和故事情节的曲折性上,《三个老枪手》并不出色,甚至有些常规,有人说这是一部传统的合家欢大电影,我想这种说法并不为过。
但是这部电影的主题值得被夸一波。
首先,养老问题。
很多人,包括我自己,一致认为美国的养老问题不是非常严重,但是这部电影给像我一样有这种想法的人泼了一盆冷水。
当一个人结束工作、进入退休生活之后,即使没有储蓄,也能够从国家口袋里分到一些钱度日,我相信这是不少人对于西方国家养老制度的认识,而事实是怎样的呢?
这里分享一组数据。
根据美国劳工统计局的数据,只有约15%的私营部门工人参加了养老金计划;有关机构的报告表明,65岁及以上美国人士的401k账户价值中位数仅为5.7535万美元,最低的不过几千美元。
根据联合国《世界人口老龄化报告》和OECD的数据,美国将在2030年进入超级老龄社会。
2013年时,美国人的平均退休年龄不到65岁,而平均预期寿命却已经超过85岁,这没有工作的20年只能靠足够的储蓄来度过。
事实是,目前很少人能够实现养活自己的预期:根据美联储对美国家庭幸福状况的研究,很多美国人并没有为安度晚年做好准备,只有36%的在职成年人认为他们的退休储蓄有眉目,仍有25%的美国人一点养老钱都没有。
今年5月,美国众议院以压倒性优势通过大幅度改革退休金制度的议案,旨在鼓励提高退休金储蓄和促进美国401K和个人退休金计划IRA的发展,以应对日渐严重的养老危机。
影片希望体现社会问题,但是在创作时有意识地对这部分敏感问题用喜剧元素作了适度的遮掩和弱化,使得矛盾显得不那么激烈。
这符合好莱坞商业电影的一贯行事风格,它叙述和批判,但是它也搞笑和调侃。
老龄化问题和老年人的养老危机不同程度地存在于很多国家,如何把这个问题以一种理想化、温和化、易于接受的方式向公众展示出来,这是文化作品需要思考的关键。
《三个老枪手》意图在商业价值和艺术价值之间寻求一种平衡,它是成功的,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
旧的社会问题和传统的故事情节构成了这部影片的骨架,辅之以喜剧元素和精湛演技作为血肉,既最大程度地保留了作品原本的主旨,又做出了突破,引入了大量喜剧元素,让观众同时收获了不错的观影体验和相对深刻的反思。
其次,幸福观。
很多人喜欢钱,并不是喜欢钱本身,而是向往通过金钱能够得到的幸福和满足感。
影片中的三位老人家需要担心自己的健康问题,需要享受和家人共处的时光,需要照顾自己度过一个安定的晚年,这就是他们的“幸福”,然而,这些在一般人看来再简单和单纯不过的小小理想却被现实重重打击着。
他们可以选择不去抢银行,只要他们想得到哪怕一个可以帮助他们得到这些幸福的方式。
他们勤勤恳恳为这个社会奋斗了几十年,最后却成为了那群被社会抛弃的人之一,人生除了绝望,还是绝望。
他们一辈子恪守道德,但是那些被法律所约束的道德却背叛了他们,所以他们也不再奉这些条条框框为圭臬。
他们的目标是钱,更是金钱能够帮他们得到的“幸福”。
我们一把年纪、我们一穷二白,我们都不确定自己能不能看见明天的太阳,有什么好怕的呢?
反正不抢银行,我们也是一无所有,还不如赌一把,说不定赚个盆满钵满,何乐而不为?
这可不就是“光脚的不怕穿鞋的”。
影片的犯罪感被几位老人开可爱的演技和讨喜的台词洗刷的没剩下多少,透过屏幕,我们看到了更多重要的东西,比如友情,比如亲情,比如爱情。
抢银行变成了一场乌龙,而这些远比金钱重要的东西才是创作者们希望观众get到的重点。
影片中有一句台词,我印象深刻,“嘿,告诉你妈妈,她的事业就算再忙,也要常回家看看”。
总之,穷了就不幸福,不幸福一切都白搭,既然如此,就去抢,抢到手的就是我的。
这就是这部电影的逻辑,简单、可爱、传统之外、情理之中。
最后,致敬几位老艺术家吧,他们对于演艺事业的热忱成就了角色,也成就了他们熠熠生辉的人生之路。
以上文字为原创内容,感谢阅读。
所有视频在微博上。
尽量不剧透,尽量更。
【片段1】如果你经常看美剧和电影,对这三位男主角应该不会陌生:Morgan Freeman,Michael Caine,Alan Arkin,三个人设非常纽约 style,有非裔、和英裔(伦敦工人阶级的Cockney口音代表: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80%83%E5%85%8B%E5%B0%BC)、俄裔(虽然Alan的口音让我觉得有点意大利裔)。
电影 catch phrase:"You're never too old to get even." Get or be even 是复仇,扯平的意思。
这部电影风趣、幽默、又让人思考老年生活的价值。
总体没有令我失望。
我欣赏的是题材,还有编导把变老的体会穿插在各式的细节和那些抱怨、感叹、悲伤、欢闹、落寞的台词里。
一直觉得演员是可以名正言顺做到老的职业。
不怕没有梦想,就怕没有对梦想的热爱和坚持。
老了之后下楼梯都要一步一步地来,老了之后坐下容易、但起身难,老了之后各类保险都会上涨,老了之后福利上升的速度和强度,远比不上一次的支出和花销。
老了之后几乎都不再观望奢侈品,能不生病就是最大的节省。
老了之后,如果器官衰竭了,在捐赠人的名单上不用消想一定排末尾,除非有很多的钱和权还有势。
老了之后有很多喜欢的美食都无法放纵品尝。
老了之后有很多想去的地方都无法尽情亲历。
老了之后还不能有臭脾气,否则更会把自己至于孤立和惹人嫌的地步。
老了之后很多年轻时毫不费力和习以为常的都出了问题,眼睛不好使了所以看小字格外费力,听力渐渐弱了要戴上不便的助听器,睡觉总不能一觉睡到天亮因为会起身上夜厕,身体累但人就是睡不着骨头硌得自己酸疼酸疼的。
这就是衰老每一天真实的痛感,那种让你生不如死的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难受。
老了,还能有梦想吗?
老了,还能恋爱吗?
老了,还能疯狂吗?
老了,还能猥琐地大笑吗?
老了,除了晒着太阳数着等死的日子外,还能 ... 干什么吗?
“由扎克·布拉夫执导,泰德·梅尔菲编剧,摩根·弗里曼、迈克尔·凯恩、艾伦·阿金、乔伊·金等主演的喜剧电影。
该片翻拍自1979年由马丁·布莱斯特执导的同名电影,讲述了三个老头儿在被黑掉退休金后,计划联手抢银行的故事。
”————————————————————————————————————【片段2】这一段是正式实施计划之前的预演。
还是颇有 Free Style,也挺搞笑的。
虽然不算什么特别有深度的幽默,但这一段还是让我笑出了声。
这次行动会失败的原因:没有事先实地考察过、没有预先周全计划过、没有详细反复排演过。
空有目标,没有实干是不行的。
首先,他们连摄像头和保安的具体位置、时间表、巡逻区域等都不清楚;三人分工凌乱没有默契;仅仅戴上帽子和墨镜并不能掩盖他们的身份;选择的食材都是体型巨大不方便携带出门的;行动的时间店内客人太少,这有利有弊(如果店内人多,利就在于可以分散保安的注意力,弊在于自己的行动也会不方便,但他们可以选择人眼稀少的区域等);行动时三人动静都太大、在一群慢悠悠的主妇和消费客人之中格外突出;逃跑时也一团混乱,明显没有预先想过后备计划和逃跑路线的预试与踩点,比如,他们可以采取声东击西等多种战术去实施计划。
科普一下,歌頓布豬扒(意大利文:Cordon bleu di maiale,英文:Pork Cordon Bleu)是用两块被芝士包裹住的猪排,或猪排内部夹住芝士,然后沾上面包屑,用平底锅煎或油炸。
有时,也可以夹火腿。
外表金黄酥脆,肉质柔软多汁,一口咬下去,喷香滚热的芝士在口里爆炸,厚浆似的粘稠浓密为平淡的白肉增添了许多醇香的口感。
而Cordon Bleu这个法语词组,最先是用于表示被国王授勋的骑士所佩戴的蓝色缎带,后来引申为拥有很高标准的菜肴和/或杰出厨艺的厨师。
"A cordon bleu or schnitzel cordon bleu is a dish of meat wrapped around cheese (or with cheese filling), then breaded and pan-fried or deep-fried. Veal or pork cordon bleu is made of veal or pork pounded thin and wrapped around a slice of ham and a slice of cheese, breaded, and then pan fried or baked. For chicken cordon bleu chicken breast is used instead of veal. Ham cordon bleu is ham stuffed with mushrooms and cheese.The French term cordon bleu is translated as "blue ribbon". According to Larousse Gastronomique cordon bleu "was originally a wide blue ribbon worn by members of the highest order of knighthood, L'Ordre des chevaliers du Saint-Esprit, instituted by Henri III of France in 1578. By extension, the term has since been applied to food prepared to a very high standard and to outstanding cooks. The analogy no doubt arose from the similarity between the sash worn by the knights and the ribbons (generally blue) of a cook's apron."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片段3】这部电影中我有感触的几点:1. Hitch a bank 抢 银 行并不是新鲜的电影主题,但是这样的主题依然让人觉得有趣勾人胃口,原因在于过程、结果、和后续。
用什么样的方式去计划和行动?
实际的状况中有什么意外和应对?
最后的结果和大结局又是什么?
2. 这部电影里关于抢 劫相对精彩的部分是在时间上的作证和后续的准备。
他们三人做了最坏的打算,但同时也做了最充分的准备。
也就是说,他们三人在行动前预估了风险,成败的比率,以及后果和成本的对比。
实际抢 劫的过程恶搞的成分和理想化的部分偏多,也没有出现意外和连带损伤。
3. 电影对三位长者的友情和欧美人相对开明的人生观、生死观、价值观,也从细节上进行了阐述。
人生中有一位甚至几位至交好友(包括伴侣)不离不弃,喜欢并陪伴在连自己都未必喜欢的自己身边,真是美好。
4. 这部电影中各个族裔都基本照顾到了,也算是体现了纽约这个大苹果的多样化人口,从各种肤色(英裔、意大利裔、非洲裔、亚裔、墨西哥裔、南美裔、混血等)、到超市里的民族食品区域、到纽约的各个街区、各个年龄层的人都基本包括了进去。
虽然有点教科书的版本,但似乎暗示着希望各个族裔都能从孩提时期和平友爱地共处共存下去,互相包容、共同进步。
5. 这部电影也从很多细小的方面反映出社会对于老年人的疏忽。
比如银行待客区域内白色奢华的椅子,老年人坐下后便很难起身;比如各类信件中渺小的字体 。。。
6. 这部电影中对诸多事物进行了讽刺:大银行,大机构,大公司,为了节省成本关闭了国内的制造业,电视节目中无脑的女性角色,不安全的街区环境,昂贵的医疗保险和开销。。。
【电影中不错的台词】1. "It is a culture's duty to take care of its elderly." 照顾老人是我们应尽的职责。
2. "Here you go, boys. Always have your pie. Life is short. " 给你们的,派还是要吃的。
人生苦短。
(这个餐厅 diner 女服员的小善心很暖)3. "Lesson No. 1, never rob your own bank. Robbing a bank is an art form. Ten different people will take the same place ten different ways. You need to come up with a plan that is special for you." 第一课,不要抢你自己的银行。
抢劫银行是一门艺术。
在同一个地方,会有不同的反应和动作。
所以你们需要根据自身的情况制定出专属于自己的计划。
4. "You are her father. You got to step up to the plate. Act like a man,even if you have to fake it." 你是她的父亲。
你必须迈出这一步,拿出男人的样子来,即使你必须装样子。
5. "Show the person with the worst eye an image he can't forget." 用最强烈鲜明的图像吸引一个人的注意让其忘却其他细节。
6. "Let's say in life if you are lucky, you get a couple of great friends, the people who are right with you to the end. You grow old together, see it all together, do it all together, laugh and cry together." 人生中如果你幸运,能交到几个很好的朋友,那些对的人会陪你走完人生的旅程。
你们一起变老,观遍人间风景,做尽人间事情,一起笑一起哭。
7. "There will not be many men like him, willing to risk all for others. " 像他这样愿意担下风险为他人付出奉献的人是很少有的。
8. "My face is killing me, I never had to smile so much in my life. (What does being married feel like?) I ... I don't know how any of this happened. I mean, I don't even remember proposing. I mean, I feel like a racoon caught in a bear trap with one leg stuck. She's a terrific person. I mean, she's sexy, we get it on. She's a great cook. Uh, she likes me the way I am . I don't even like me the way I am. Everything is terrific, but I got to tell you I'm experiencing this very odd feeling. I think it might be happiness. (Your glass is officially full.) " 我的脸都僵掉了,我这辈子都从来没有要笑这么多次过。
(结婚感觉怎样?
)我。。。
我都不知道这一切是如何发生的。
我连求婚的细节都不记得。
我感觉自己就像一只被捕熊器夹住一条腿的浣熊。
她是一个很棒的人。
她性感,我们也合拍。
她会做菜,她喜欢我本身的样子。
我自己甚至都不喜欢我本身的样子。
所有的一切都很美好,不过我要告诉你们,我现在有一种非常奇怪的感觉,我想这就叫幸福吧。
(你的人生正式圆满了。
)
“关爱老人是一个社会的责任。
”乔想要弄清楚银行信件,意外卷入一场打劫案,尤其记得劫匪给予他的尊重,以及脖子上的纹身。
后来在工会上,得知自己的退休金居然被吞掉,自己的女儿以及孙女很有可能连房子都住不上,而好朋友威利因为没有钱,而不能迟迟换掉自己的肾。
最自由的阿尔伯特到现在还在寄住在威利的家里。
三个加起来都有200多岁的老年人,还能够做什么?
为了拿回属于自己的退休金,不让自己的老年生活过得如此窝囊,乔决定打劫,甚至拉拢两个死党入伙。
但是阿尔伯特却不愿意,因为他没有太多记挂的东西,也不需要承担什么责任,所以不想趟这趟浑水。
一个电话局,才勉勉强强承诺一起当打劫犯。
他们找到一家商店试水,而且这个商店还是个打折商店,结果笑料百出,阿尔伯特直接退出。
只是谁能想到,他晚年生活,还能遇到真爱,在老阿姨安妮锲而不舍的追求下,他还是上了人家的床。
或许正是这小改变,让他愿意冒更多险,寻找人生另一个出路,决意一起参与这场老年打劫。
他们甚至为了更顺利地打劫然后脱身,乔找到自己的前女婿,又通过他,找到了一位高手。
在高手的悉心栽培下,他们可以说成功出师。
打劫其实不难,难的是如何瞒天过海,顺利脱身。
他们三位老人家,在监控录像下笨拙的身影很快被认出来,立刻被警察局的人锁定疑似犯人。
嫌疑犯与警察之间审问就是一场近乎于心理拉锯战。
他们滴水不漏的作案手法,让警察都感叹道,这实在太完美了。
随后又狡黠地一笑,往往太完美,容易忽视些小细节。
没错,他说的是威利为了安抚小女孩惊恐的情绪,不小心将自己手表暴露出来了。
警察找来了小女孩,想要让她指正威利。
当小女孩逐渐走向他的时候,观众的心情也随之紧张起来。
但女孩令警察失望了,她走过过道,与威利的孙女相视一笑时,大家一切都懂了。
整部电影有太多值得聊一聊的地方了,在俗套中,它又有许多的奇思妙想。
回到电影开头,老年人的生活该如何保障呢?
难道,每个老人都要扛起一把枪,去维护自己应有的尊严和权益吗?
越是生活在一团糟糕中,越是要奋起直追。
好人抢银行系列之老头篇,把犯罪拍得这般优雅真的好吗?台湾译名赞
非常扯淡的剧情...
爷爷们太美了,虽然影片很套路,但是看三个老戏骨对戏实在是太过瘾了,行云流水的台词和毫无痕迹的表演,被爷爷们美哭在影院,在影院里看到爷爷们演戏就是最幸福的事情。非常的治愈非常的甜蜜,就喜欢这种理想化的故事和大团圆的结局,这种类型还能再战一百年!
导演想说的是盗亦有道吧,权当娱乐,如从法律角度,任何犯罪都是犯罪,不能以罪犯有某方面的善心就可以免责,这点导演似乎不觉得三观不正。
看的时候一直在想一大把年纪怎么可能成功,但拍的那么俏皮每位老人都很可爱,每句台词都恰到好处,话说成功或失败又如何呢?我也想要这样的爷爷!结尾的台词更是主旋律的出乎意料,就像《当幸福来敲门》提到的独立宣言说过:每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权利。然而这样的好片子我只希望我们不要翻拍,谢谢!!
平淡如水的电影,对我来说几乎没有笑点,波折也缺乏吸引力,没有老家伙们的演出可能难以看到结尾……
老年之后,还有老友陪你抢银行,夫复何求。
她喜欢我原本的样子,就连我自己都不喜欢自己原本的样子。
毁
喜欢这种画面鲜艳充满阳光的喜剧,三个老戏骨很酷
向三位80+致敬...What&#39;s worse than being shot? Being shot twice...
岁月甩给你轻蔑的鄙夷,击穿你破损的脏器;银行寄给你赤色的账单,夺走你居住的楼宇。当你衰老又贫穷,生活逼得你无路可退,是时候绝地反击。抢银行的天方夜谭,三位老朽在密谋天机。没有丝毫哀怨,全是插科打诨的小幽默。如果我变成那份蠢样子,麻烦一枪毙了我,活就活出铮铮铁骨,死就死得酣畅淋漓。
阿金老爷子最差的一部。弗里曼你快别演了,安心退休养老吧,你这几年演的最后的维加斯,配的惊天魔盗团2,都是点什么jb片子,别jb别搬石头砸脚了,退休又有钱,吃吃玩玩环游世界多好
工作四十年一把岁数了,退休金全部被坑,房子被收走,派都买不起,身体垮掉需要换肾,放在现实中可能凄惨的只能等死的份儿,可是在电影里这三位年龄加一块都二百多岁的老戏骨,给你上演一场欢快,幽默又窝心的奇迹童话!!!
老年自high团
「Jump in the basket. → Who the hell do you think I am? E.T.?」「It is a culture&#39;s duty to take care of its elderly.」【♫Dinah Washington — What A Difference A Day Made♫】
批判不像创作动机,更像创作惯性,是多数人早就认可的事情。咱们的创作惯性则是“这能不能过审”
基本就是这种“你们年老色衰单独出来卖已经没人要了但组团出来卖还是会有点情怀的前途”的思路,探讨社会问题的心意浅尝辄止,不过三人行动前一晚看《热天午后》那段还是坏坏的。
运气好,人生才会好。
Dr. brown 怎麼就變痴呆老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