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了整部豆福传。
个人对于整体感觉还是很不错的。
满分100我给80分。
虽然我不是职业影评人,但是我还算是一个资深动漫迷。
简单的一点说,整部电影画面质感,角色配音,我都非常满意。
只不过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上,确实意料之外可是不在情理之中。
中国修仙的神话与外星科幻的结合真的不伦不类了。
如果把科幻色彩抠出去,表现一些神话中的情节,我想故事会更连贯而且更精彩。
关于结局升仙这个情节的处理感觉相当草率,有一笔带过之嫌。
中国最不缺的就是神话传说,完全可以更精致一些。
此外,王力宏的歌我真的很少听,不是特别喜欢,但是我不得不说在这部影片中王力宏的献唱绝对给整部影片增色不少。
堪称神曲。
中国近几年来的动漫电影,不能说崛起但确实精进不少。
比如说“”大鱼海棠“”也很不错。
无论是模仿还是抄袭,就像中小学生写作文一样,把别人的作品的融进自己的作品当中也是让自己提升的一种方式。
这不是什么缺点,我觉得是国漫在学习在成长。
总之一句话:值得肯定,还需努力。
这部动漫电影我觉得还是对得起电影票钱。
国漫,加油!
电影话题社020《豆福传》差一点就错过的良心国产动画电影明月松间照,大家好我是明松。
欢迎大家收看本期的电影话题社。
如果你也是个电影发烧友请订阅我们的频道,我们一起用学习的态度看电影。
今天给大家分享的电影是《豆福传》,其实简单来记成《豆腐传》也行。
这个电影是我今天在下班前下载的一个电影,国产动漫电影,其实真没报多大希望,就是感觉无聊而已。
真的,当时都不知道怎么有兴趣去点开一个不是标红推荐的电影。
但是我想说的是,这个电影真的好看。
在之前我对这个电影一点都不知道,真不知道电影在推广上到底花了几毛钱,人家《闪光少女》多少还有推广费用,这个电影估计连推广费用都没有。
扯淡有点多了,赶快进入正题,因为我现在还在兴奋当中。
就行很多知乎上的动画师留言一样,这个原创IP电影,能上院线就已经赢了。
在我看来,一帮中国动画师,制作了自己拿得出手的原创IP动画电影,真的值得。
重点是拿得出手,而不是被喷成熊大熊二。
这个电影真的还挺好看,原因一是,画面美,构图棒,细节足,渲染效果感觉到位。
从电影刚开始看的时候,我就感觉这个电影里面很多场景的搭建设计,细节都很足,渲染效果懂很有感觉。
这个电影真的还挺好看,第二个原因是故事真的原创,虽然黄豆子跟小黄人有点眼熟,但是不代表他就是小黄人,豆福传有自己的一套系统,具体逻辑系统的就不多说了。
故事的源头是也是我们的古代典故故事,对于传统文化也是一种继承和发扬。
单纯从修仙的层面上说,此片对修仙的领悟足够的高。
最后豆福已经被变成了豆子,但是在细胞或者说豆子的心灵深处,还是想着修仙,有过对自己的否定,也有过坚持,最后悟出自己的道。
豆子然后继续发芽,长成豆苗,最后成熟,结出豆子,又是自己的延续。
修仙的最高境界也不过如此,不在乎外在的形态变化,超越了外表的心灵深处的道的顿悟。
有点像凤凰涅槃重生。
这个电影真的还挺好看,第三个原因是,笑点还是挺逗的。
举两个例子,一个是豆福被送进精神病院遇到的神经豆,他跟水果的对话,笑死我了。
另一个是豆香来看望豆福的时候,敲好神经豆和豆福来了接吻的镜头,哈哈。
这个电影真的还挺好看,第四个原因是,制作的效果质量还真不错。
有关新闻报道说制作费用2亿元。
烟雾云海的模拟效果,和流体水的效果,还有破碎爆炸等真的还不出,虽然在夜戏里面有些场景比较节省,也还可以。
想说的点基本说完了,等片尾的音乐起来的时候,最后的原画感觉也很棒,感觉就更不一样了,声音好熟,看完了所有的卡司人员,和后期制作人员。
看到了很多美国的团队和印度人。
其中故事版和艺术设计等的前期创作中,美国团队人员参与了好几个。
二位动画部分也是找到了日本的一些团队合作制作。
看到片尾曲,词是方文山,作曲演唱时王力宏的时候,才恍然大悟,为啥歌曲这么好听。
关于电影混音和原声带方面,都是请的美国的团队操刀的,有点可笑的是连二胡这类的中国乐器也是中国人的美国籍。
后期制作的猛犸动画,就参与制作了《大圣归来》,负责调色的是国内著名的天工异彩。
明月松间照,我是明松。
好了,本期的电影话题社就聊到这。
如果你也是个电影发烧友请订阅我们的频道,我们一起用学习的态度看电影。
卡通风格的人物造型,写实风格的环境刻画,套路化严重的中国风网游景色,蓝猫淘气三千问似得表现手法。
这部电影,故事是一个好故事,剧本也是一个好剧本。
我可以毫不犹豫地说,这是一个国际级的好本子!
懂得人自然懂,只是做这道菜的厨子太渣!!!
特别是这部片子的美术指导,可以拉出去枪毙了,简直就是来搞笑的。
不谈什么画面的精细程度,也不谈什么表现手法的生硬,但是最基本的画风不统一问题,这不能忍。
人物走卡通风格,正常,可是为什么环境刻画,会莫名其妙走写实路线了呢??
难道中国风,只有国产3d网游写实风格一种么?
这就给人一种极其强烈的违和感和廉价感,也是这部片子最大的败笔。
小场景的时候违和感还不不明显,可是一到大场景的时候就暴露无遗。
小镇,以及周围的山水风景,全是一股浓浓的国产中国风3D网游,高度套路化的风格。
随便拉出一个最近几年,中国3D网游和动漫中的人物角色,丢到这部片子里,然后你就会有一个惊奇的发现。
卧槽!
居然画风不违和耶,不愧是公共素材库里的中国风万能模板。
于是,为了缓解这种人物与环境画风上的冲突,美术指导又产生了一个大胆的想法。
突出角色,虚化环境,背景故意贴图化。
这就导致绝大多数场景里,不管旁边有什么,人物都好像是站在空荡荡的操场中央一样诡异。
至于后面的转折,不谈了。
本来是精彩大戏,可以使整部电影的情怀和主题上升一个高度。
但是估计导演觉得中国风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太花精力。
于是直接放飞自我,退回到了十年前蓝猫淘气三千问的水平。
非常偶然的发现的这部电影,看到一半就喜欢的不行,豆瓣搜到的时候看到5.7的评分,一个无奈的表情。
俗话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哈姆雷特,可能话谁都会说,就像每个人都觉得自己不一样,但当局者迷,人生走着走着就变成了大多数。
如果把修仙当做追梦,这就像是陈佩斯老师在给大家讲述自己的人生,豆福心怀梦想,不忘初心,即使面对众人的怀疑和不理解,还是一样内心坚定。
最后在觉得自己练成仙术升天见到师傅的时候,是他梦想路上最沉重的打击,师傅话不多,但一句“欲速则不达,当年修行未满,急于求成,这是我的劫数”完全就是陈佩斯在讲自己当年连续上春晚,名声大噪,最终与央视的不欢而散。
而现在收起了曾经的锋芒,踏实做话剧,不再讲改变世界,而是通过点滴人事物的改变让世界变好一点点。
真正的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这是陈老师几十年人生浓缩的经验。
最终豆福参透了师傅的话,修得正果,打败了坏人,拯救了豆腐镇,牺牲的是最爱自己的豆香。
豆香在本片中是最不可或缺的人设。
豆香是修仙之外的另一个道,也是离我们普通人最近的道,如果说修仙是讲梦想,那豆香就是在讲爱。
人性最伟大的光辉,就是爱与梦想。
豆福人如其名,是有福之人。
即使全世界都抛弃了他,豆香依然爱他,即使豆香也不理解不同意修仙,但她会相信豆福这个人,并给予最大的支持,这也是豆福能在修仙得道之后安定的在豆腐镇卖起了豆腐的决定因素,梦想有时会让人迷茫,真爱却能让人踏实。
想起传说中李安大导演一心想拍电影却一无所获想放弃的时候,妻子对他的信任和支持。
信仰和爱总是相辅相成的。
陈佩斯老师人生走了六十多年,经历过至高的荣光,也见识过最黑暗的现实,但他至今依然怀着最纯真的初心,在努力着。
愿爱无忧!
文/梦里诗书 《豆福传》将修仙与科幻糅合而出的脑洞不可谓不大,但这种结合却并没有能给人带来多少真正的惊喜可言,低幼无聊的台词,胡编乱造的剧情,使得电影虽然有着一同好莱坞动画般的制作,可最终看起来却不过仅是班门弄斧。
中国动画的制作水平在这几年有着很大的进步,但这种进步在很多国产动画中却仅只是止步于视觉上的,《豆福传》虽然有着将中国传统文化结合其中的精湛制作,让人在伊始能有兴趣融入进这个故事之中,可随着这个故事的展开,其实不难让人发现,电影不仅是仙术的设定乱七八糟,甚至于连自己的世界观都搭建的草率无趣,而在剧情叙事上,其也全然无从得见哪怕一个能令人为之眼前一亮的转折可言。
电影以豆子幻化为人形有了生命,成为了“豆族”为开始,主人公豆福痴迷于仙术,希望能修炼成仙,当你以为这是一个如同《功夫熊猫》般发扬中国仙术故事的时候,电影突兀的变成了同外星人大战,虽然一部电影需要创新,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去胡编乱造的东拼西凑,极为不协调的混搭,令电影本有的古装水墨都变得暗淡失色,而在最后再次将主题刻意的回归拔高,实则根本无法让人还会想去感悟那些内在沉淀。
纵观《豆福传》全片,其实你不难发现,这不是一部没有制作,没有内在,没有构思的作品,甚至于淮南王刘安练豆成精,豆族反吃豆腐其实是一个本可大有作为的所在,但为什么其所呈现的观感会如此的糟糕?
这其实根本原因还是在于电影的导演编剧仍旧只是把所有的观众都当成了低龄的儿童,而不愿意去在剧情逻辑上下何般功夫,想当然的剧情被生硬的拼凑在一起,又如何能令电影真正有着如同《功夫熊猫》这种佳作的魅力,能让全年龄段的观众忍俊不禁,为之钟爱呢?!
离奇的构思,中肯的制作,这些无疑都是《豆福传》的优点所在,但国产动画仍旧无法摆脱的诟病,那低幼混乱的叙事手法,还是让一锅好豆变了渣。
更多精彩内容或交流欢迎关注梦里君的微信公众号
《豆福传》的浓郁中国风,不仅体现在“豆”本身上,还呈现在画风、配乐等细节之中。
《豆福传》中的正面人物形象,个个都如仙身附体,仙气入心,那种感觉,就好像我们儿时所看到、听到的神话故事一样,令人感慨的不要不要的。
对仙术的打造,《豆福传》也是让人脑动打开。
天马行空、信马由缰的想象力,让《豆福传》将“仙身、仙体、仙容、仙术”推向了极致。
这不但会牢牢抓住小朋友的心,即便是成年观众,也很容易就融入到《豆福传》所营造的仙境之中。
陶醉、神往之感,自然也会油然而生。
再就是配乐、编曲,和着浓郁的中国画风,将东方特色进一步有了加持与升杨,对剧情的起转承合起到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挺好的一个题材,不知编剧怎么想的,神话非要和高科技扯到一块去。
两个概念本身就是对立的,强行加在一块显得不伦不类的。
本片画工精细,完全可以跟《功夫熊猫》有一拼;人设上豆福和豆香,以及二者的爱情是一大亮点。
浪漫温情却不粗俗,老幼皆宜;王力宏唱的主题曲也很好听。
就是在故事情节上掺加科技的东西让人感觉别扭。
我要是编剧,会将淮南王刘安设为幕后最终boss,联系历史上淮南王造反,再加上撒豆成兵,豆福独挑大梁与众仙豆力挽狂澜岂不更合逻辑?
可惜了,本该9分以上的评分,硬生生被判个不及格。
但客观来讲,这片子评个7分以上不为过,难得国产动画有这样的水平,值得鼓励。
首先 向陈佩斯老师致敬!!
老师在这部动画片里的配音衬托出动画里师傅的角色更加生动有趣而且这部动画的画面背景非常好看,有国风特色可见用心良苦!
配乐制作也很好,同样非常有中国风!!
只是后面突然出现的那一段突兀的剧情。。。
在此就不做点评了,也是智者见智,可能我还未开智,欣赏水平有待提高的。
不过国产动画还是要支持力挺的,毕竟这部其实是给小朋友看的,就好比以我们现在的年龄看小时后的动画片,可能也会觉得有很多荒诞吧。
毕竟 国产动漫从最早的巅峰,忽然一下在凋零,再到现在一点点恢复,也是需要时间的。
已经进步了这么多,是要支持的!!!
背景可见非常用心
奇怪的感觉。
整部影片看的最期待的是神经豆们出场的那几秒。
结果整部影片却没他们多少事。
被欢乐逗趣的神经豆系列短片先入为主了。
就好比忽然一天小黄人们不再逗不再闹。
有一天出现一个想当正常人的小黄人。
整个幽默搞笑的基调平衡被打破了。
想看逗趣的神经豆们。
不想看这个一本正经却正经不起来也感动不起来的奇奇怪怪的豆福。
制作上的不足无非是缺乏制作经验经费不足这些共同的原因,不管怎样这是一部非常有诚意的动画电影。
基于《悟空传》觉得近几年的国产动漫正在不断进步创新有了一定的成果。
就看了这部动漫影视,说不上是以正能量为宗旨。
豆福第一次神仙遇到黑豆还是处理的很好的。
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以高科技和神功对立面。
似乎有些强求。
尤其是高潮部分。
师父和豆福的对话。
以及科技和神仙法术。
并没有冲突和关联确硬要进行对比。
豆福还要纠结于此:修仙有用吗?。
一直到后来师父真正的升仙处理的都不怎么好。
插入太强硬。
逻辑也比较混乱。
我觉得最后一幕还是处理的比较恰当的。
落幕于豆花开瞬间。
影片应该更加注重于真实的自我。
和友情带来的强大力量。
片中笑点还是有的。
疯癫大仙这个人设做的就很不错。
体裁很新颖但是表现形式确需要改进。
继续努力吧!
加油。
有点太扯了,技术够了。
3.5。太短,技术精良,节奏特别赶。
故事还在1.0时代,佷低幼,但整体上起承转合还比较完整。主人公豆福情绪太单一化了,女友自我牺牲的逻辑也建立不起来。倒是仙术和黑科技的博弈有点想要走更大的命题,结果就点到为止然后直接大战。好在画面不错,有中国风的味道。
太血腥了,豆子幻化成人形后,屠杀豆子做豆腐,然后主食是豆腐!这不投射人类杀人做肉,然后以人肉做主食,再修道成仙??!!这么血腥的居然做成动画让小孩看!!
豆福无边,快乐成仙。虽然看到外星人的时候还挺震惊的,但是整体还挺快乐的,特效不错。
中规中矩的爆米花动画电影。人设估计不太容易出热销的周边。
做得挺用心的,但故事简直就是恶搞水平。豆族吃豆腐已经够恶心的了,还要闹出什么外星豆族内斗,强行说什么高科技是仙术,然后也没展示出来,全程嘴炮,实在是低幼。但无论是画风,配音、演绎,还是配乐,都可以算是上乘的作品,无奈连个会讲故事的人都没有,全程尴尬。另外豆族的形象选择有劣势
感觉挺励志的一个动画片,能够感悟很多人生道理!豆福的坚持,别的不解,最后终于有所成就!
畫面很美,故事很詭。黑豆外星人嚇死人。,。
还挺有意思的
两星半!本来前面古色古香的感觉还挺好的,陈佩斯的配音也有趣,没想到后面居然歪到外星人身上去了,好魔幻啊,何必要搞这样的呢???
作曲还是请日本人好么
绝对是有个及格分的,老少咸宜吧。
如果没有乱入的黑豆族这就是一部经典的仙侠动画了。王力宏,方文山合作的片尾曲很动听。
本来前半段都很好了 突然插入外星人 。。。。再加上看的时候影院后排小孩在一直在我旁边翻来翻去 真是想暴打家长
效果做的不错,国产动画要崛起了。前半段剧情不错,后半段模仿星球大战太明显了,多给一颗星算鼓励国产动画吧。
很小清新呀
太贪了……科幻修仙都想来一点,结果哪方面都没讲好。
高潮为一次大胆的剧情反转,电影暗藏玄机的叙事,并不是毫无逻辑的想象,在影片的前半部分都埋下了伏笔,可谓良苦用心。
不伦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