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爱情10多年已经拍到了第11部,在这第11部里面已经更换了编剧。
可能原来的编剧也真的是脑筋伤透了,每一步都是同样的套路,一开场打打闹闹中间各种无厘头的争吵,到最后大团圆的结局,太贫了没有任何新东西。
启用新编剧之后,本来还是有一些小期待的,毕竟第11部一开场就增加了n多的群众演员,本以为第11部会增加很多的新鲜血液或者说是乡村爱情的同人类型,但是我想多了,第11部群众演员仍然是路人甲的出现。
同样,这部新的编剧没有写出新的故事而是啃老本。
大过年的,看这种剧的一般都是中老年人,图个喜庆图个乐呵。
然而谢大脚被写得疯疯癫癫,原来乡村中老年的女神偶像简直就是一个疯老太婆的存在。
不知道编剧的用意是什么,就是为了让黄世友装成王长贵来让二人复合吗?
另外这位新编剧也是有自己的小野心的,希望通过自己的妙笔生花将原来的主角们一个个的打倒,树立自己的主人翁。
王小蒙在前几部可都是女主角,这一部里面只能通过视频电话露这么一脸,可能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演员毕畅因为私人原因没有办法出演。
但是编剧强行组的杜小双,刘一水这一对cp,明显太过生硬,明显是为了cp而cp。
这一部的男主刘一水和妻子谢小梅可是多年的老夫妻,而且当初还是女追男,虽然二人闹了一些矛盾,但是谢小梅不至于像现在这样绝情,甚至无理取闹坚决要求离婚。
而另一首歌被树立成一个重情重义的男子汉好男人,用尽一切办法挽回妻子。
这是为什么?
当然是要树立男主角无比伟光正的形象。
为了让男主角和女主角在一起各种尴尬的粉墨登场,比如前几集一直嚷嚷的卖化肥事件,“乡村三老”谢广坤刘能和赵四耍尽心机都没能卖出去一袋,但是刘一水凭借一条微信就把化肥全部销售干净,尴尬的小李老师还尴尬的来了一句“你和一水哥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啊”但是剧情发展到这儿,尴尬的让人难以想象。
首先刘一水不是村领导班子的成员,没有义务帮助卖化肥。
第二即便帮助卖化肥,首先也要征求杜小双的同意吧,毕竟你是拿人家的话费去做过化验的。
第三“乡村三老”各种办法都没卖出去,就凭你刘一水一条微信就让传出的人抢着买化肥,这可能吗?
还有小李老师是外来人员,和刘一水以往没有任何过交流,刘一水此时和杜小双也没有任何火花征兆,这个时候强行安利一个“心有灵犀一点通”真是尴尬到了极点。
最无法接受的是大个和他的父亲,大个儿的父亲竟然是个大富豪,就在前几部里面没有任何提及,更无法理解的是一个香港的大富豪儿子满嘴东北话,而且这个大富豪也生活在东北……???
编剧要闹哪样
虽然,「乡村爱情」的核心是在讲东家长西家短,但其探讨的话题也在与时俱进。
从第九部的“口红事件”,再到第十部的“中年妇女对瓶吹白酒”,都能看到女权意识在象牙山的觉醒。
而「乡爱11」则更进一步,把触角延伸到了官场,引入了杜小双这个女大学生村官的角色。
这一部,主要也在探讨“生态新农村”建设,出现了土地流转、招商引资、精准扶贫等方面的剧情设
从某种程度上讲,杜小双是这部戏的主角,而象牙山F4只能围绕在她身边,争取一些存在感。
不过看完整部剧后发现,杜小双这个角色根本立不住脚,跟现实情况也有点脱节。
最明显的问题是,她工作开展得很快。
其实,看过「乡爱」的人就知道,演员们的着装,一般是从春/夏天的秋衣、T恤开始,到秋/冬天的大衣、棉袄结束,会跨越大半年的时间。
在这有限的时间里,杜小双不仅拉来了投资,还做成了一定的规模。
前一秒刚说可以做矿泉水,下一秒象牙山冰泉就出来了。
照这个速度进行下去,她都可以被评为劳模了。
如若乡村工作这么容易开展的话,全国早就脱贫了。
「速度」这点自己太较真的话,那么再看下一个问题。
在招商引资的过程中,项目本身永远没有问题,有问题的只有村民。
一方面是村民的闲言碎语,比如小双的妈妈给她买了辆车,却被村里人认为是吃回扣买的。
另一方面是村民的唯利是图,比如大家觉得土地流转和打工的费用太低,一起合起伙来进行抵制。
虽然,这些都是乡土中国的劣根性通病,但是完全规避项目的问题,确实有点偏见。
而且,无论小双遇到什么问题,都能在刘一水的帮助下顺利解决,也根本看不到她的能力所在。
其实,自己身边有同学就是大学生村官,工作方面都是比较务实的态度,也正是知道这种情况,所以不太能忍受「乡爱11」中的设定。
另一个比较失望的角色是谢大脚。
从香秀和马忠再婚时的不收礼,再到自己和黄世友的佛性婚礼,谢大脚都是属于比较前卫的一种人。
不过在「乡爱11」中,她一出场就林黛玉附体,一边练字一边说胡话,还动不动就在河边上演“大脚葬花”。
作为一部以插科打诨的闹剧为主体的电视剧,她的这种表现就像一个异类,让人看到后,忍不住想要快进。
至于乡镇企业家王小蒙,则活在了永强的手机里,出差出了整整60集,一直在荷兰研究荷兰豆腐。
一个女人立不住脚,一个女人出场就哭,一个女人一直出差,三个女人合起伙来,把观众的注意力往象牙山F4身上猛推。
结果,却贡献出小儿科一般的剧情。
为了验证化肥的真假,刘能居然会想出「对比测验」的手法,你是不是傻!
而且,眼看自己的小聪明将要败漏,居然还和赵四一起玩“移花接木”。
天啊!
快来拯救一下编剧的智商吧!
得益于农村题材电视剧的缺乏,「乡爱」算是一个孤岛,霸占了很多受众。
不过,相比正能量的东西,大家关心的还是象牙山的各种八卦。
「乡爱」可以融入一些大的时代背景,但最好不要把它做得太细致,这样容易出现细节方面的问题,类似第九部中的“朋友圈事件”就很好。
对于很多人来说,「乡爱」就是图个声响有个陪伴。
看的就是刘能、赵四、广坤三个人,为鸡毛蒜皮的小事打嘴炮。
观众的要求其实并不高,就像剧中向来有问题的时间线,大家根本没工夫去追究。
所以,这部剧完全不需要有太大的突破,保持制作的初心就行了。
个人觉得,「乡爱」下一部倒不如引入,剧中角色在现实中的关系,这样一来就有好戏看了。
比如刘一水病好了,开始追求永强妈;谢广坤一气之下,想和小蒙妈在一起;刘能跑来劝说,却和谢兰发生了莫名其妙的化学反应;而谢腾飞做了DNA检测后,发现是马忠的孩子。
象牙山保留着乡土中国的善良、淳朴、勤奋、狡黠、幽默以及那微妙的温情和人情味,它多少可以抚慰疲惫的、原子化的现代人的心灵几天前在一个论坛上,看到有帖子在骂优酷“low”,帖子上说腾讯上了《怒晴湘西》,爱奇艺上了《皓镧传》,但优酷竟然上了《乡村爱情11》,这剧会有讨论度吗?
该帖子的楼主估计没想到,他会遭到底下评论众口一词地怒怼,“千万不要小看乡爱”“上农村题材的剧就是low?
你每天吃的粮食都是农民伯伯种出来的”“你看不起乡村爱情吗?
它受众不低的,洋气的追星女孩也会喜欢的那种”……这个帖子就是一个小小的缩影,看上去“土”的《乡村爱情》系列,其实拥有非常广泛且忠实的受众。
《乡村爱情11》原本定档1月23日晚,不少人特地充了会员,虔诚地等待着,但播出前半小时却等来了官方暂缓上线的通知,许多网友一怒之下涌入微博评论区,向优酷和乡村爱情官方开炮,直接把它们骂上了热搜。
好在好饭不怕晚,这部号称“中国最长寿的电视剧”,终于在1月26日晚如期播出。
《乡村爱情11》暂缓上线的微博下,将近九千条评论,直接让乡村爱情官方微博上了热搜《乡村爱情》系列自2006年首播至今,经历了整整13年,目前已播出的集数已经超过500集。
2006年《乡村爱情1》在央视黄金播出,即获得第十届“五个一”优秀工程奖;2007年第二部收视率力压当年的另外两部大剧《亮剑》和《闯关东》;2010年第三部播出,平均收视率高达6.73%。
从《乡村爱情4》开始,该剧转战卫视,收视表现依旧强势,2014年播出的《乡村爱情7》网络点击量力压同时期的《来自星星的你》。
从2015年开始,《乡村爱情8》从卫视转向视频网站播出,这并没有削弱《乡村爱情》系列的影响力,其在互联网上依然火爆。
像去年在腾讯视频播出的《乡村爱情10》(上下部),其总播放量突破44亿次,丝毫不逊色于许多流量明星主演的IP大剧。
《乡村爱情》系列的魅力究竟在哪?
象牙山世界的“小”与“大”《乡村爱情》系列的剧情并不复杂,它聚焦东北一个叫象牙山的村落,围绕的也无外乎是村民们生活、爱情、婚姻、事业的那些事儿,谁家孩子和谁家孩子搞对象了,谁家孩子从事什么工作,谁家媳妇生男娃了,村里干部选谁啦,如此等等。
象牙山有四大家族,分别是刘氏家族、赵氏家族、谢氏家族、王氏家族;象牙山也有“F4”,分别是刘能、赵四、谢广坤、王老七。
剧集主要是在这几个家族和这几个人物身上绕。
播出平台的变化并没有影响《乡村爱情》系列的影响力就一个村落这么些人的故事怎么能拍成500集?
有这么一个颇为精准的概括:谢家儿子永强,艰难创业搞果园,10集完;王家女儿小蒙,艰难创业卖豆腐,10集完;刘家赵家定亲退亲结婚闹离婚生一胎生二胎,10集完;谢大脚离婚结婚守寡又结婚,10集完;长贵儿短暂又奇葩的升职加薪的一生,10集完;村里是个男的都竞争要当村主任,10集完;剧中的各路配角的事业爱情各讲10集;刘能欺负赵四,50集完;象牙山作妖界宇宙级别泰斗谢广坤的作妖史,50集完;刘能跟谢广坤各种贫嘴干仗,100集完……
《乡村爱情》系列每个人物都很“侃”,一点小事你一言我一语像演小品一样,有时落了一两集丝毫不影响剧情的衔接;一个村落也就那么些人物,编剧只能在人物之间多多创造关联、制造冲突。
比如《乡村爱情1》以大学生谢永强与农村女青年王小蒙的爱情生活为主线,但播到《乡村爱情10》他俩的婚姻生活才算太平。
因为这10季里他俩还与王香秀、刘一水、李大国、赵玉田、王木生、陈艳南、王兵、白清明、黄亚萍等人物有过情感纠葛;好不容易结婚了,王小蒙一开始怀孕又不顺利,领养了谢飞机后,总算又生了龙凤胎。
你以为这日子要稳定下来了,结果谢永强为了去找丢失的谢腾飞,开车出事故,大脑受损,失忆了,腿还断了,在《乡村爱情8》好歹能站起来,但《乡村爱情9》他又回轮椅上了……这没完没了的多角恋和看不到尽头的种种烦心琐事,一来一回没有个50集怎么说得清楚。
而这样的波折不仅仅是发生在谢永强和王小蒙身上,像剧中的王大拿二婚,谢大脚三婚,香秀离了结、结了再离、离了再复婚……用一组词来形容象牙山的“东北F4”,就是“能折腾,爱折腾,会折腾”,芝麻绿豆大的鸡毛蒜皮小事,在刘能、谢广坤等的带动下,它都会变成象牙山家家户户的大事。
到了《乡村爱情10》,该折腾的基本都折腾过了,年轻人恋爱、结婚、工作、生娃,孩子都能上街打酱油了,剧集只能衍生出一批新的“大龄青年”了,象牙山成立了“大龄青年婚姻理事会”,把还没找到对象的适龄青年收集起来,划拉划拉继续谈恋爱。
这是编剧聪明的地方,象牙山就像是一个小世界,每当故事讲完了,他就扔进几个新角色,人物关系重新组合,又是一出纠缠不清折腾不完的大戏。
刚开播的《乡村爱情11》紧跟时代,利用了“建设生态新农庄”“精准扶贫”“招商引资”等国家惠农政策的背景。
编剧老套的三板斧再次用起来:象牙山这次的“外来人”是新到任大学生村官杜小双——看样子她与刘一水有一条情感线(而刘一水与谢一梅正闹离婚呢);刘能、谢广坤作妖的由头是一笔传说中的扶贫资金,俩人又为落到谁家头上争得不可开交,各种折腾……某种程度上说,《乡村爱情》系列每一季只是换个背景,上演的都是相似的故事。
象牙山的世界虽然小,来来回回都是些让人啼笑皆非的小故事,但从2006年至今,它反映的时代又很大,时代发展和社会变迁深刻影响着象牙山,这不仅仅是体现在服化道上,更体现在时代成了剧情的重要推动力。
因为有人认为,《乡村爱情》系列是“一面北方农村社会文化变迁之镜”,这个评价是准确的,它有着浓厚的现实主义色彩。
有些脑洞大开的评论还认为,《乡村爱情》系列以“东北F4”为首的“村心计”,是“一部中国民间政治教科书”,丝毫不亚于《权力的游戏》《教父》《唐顿庄园》……不论这些评价是否有调侃的意味,它至少证明象牙山的世界其实也很“大”,它也可以是中国乡土社会、社会关系和权力格局的一个浓缩和反映,你往深里看,或许就有深的领悟。
“土”“俗”何以惹人爱很多没有看过《乡村爱情》系列的人,态度或许跟开篇发帖的人一样,他们想当然地认为,这样“土”“俗”的电视剧,除了中老年观众,年轻人怎么会爱看?
这倒真是一个误解了。
比如腾讯视频播放指数显示,《乡村爱情8》18-29岁的年轻观众占了73%,还有11%的观众年龄在17岁以下。
并且,《乡村爱情8》主要观剧人群的集中地除了东北三省外,还有北上广和东南沿海的一线城市,《乡村爱情》系列克服了地域的差异,它在南方一样红。
认为年轻人不爱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刻板印象,来源于两方面。
一方面,荧屏上农村题材的电视剧,实在是太少太少了,有影响力的更是凤毛麟角,甚至可以说《乡村爱情》系列是近10年来的唯一。
打开电视或视频网站,要么是都市情感偶像剧要么是古装剧要么是都市校园剧,农村因素在剧集中都很少出现,遑论以农村为主角。
并不见得是受众不爱农村题材影视剧,而是市场这方面作品太少了,观众没得选择。
另一方面,这些年来少数的几部农村题材影视剧,虽以农村和农民为主题,但政策宣讲的意味过于浓厚,这给剧集的进一步传播造成了不小的限制。
《乡村爱情》系列能够“出圈”,就在于它做对了几个方面。
一则,它刻画了一系列非常经典的人物形象,刘能、谢广坤、赵四、王大拿、宋晓峰等人,每个人性情各异,但都非常生动,是土地里自然生长出来的。
演员不是演出来的,他们与人物贴合度极高,就像是本色出演,比某些专业演员的农村戏高出太多了。
演员延续着赵本山小品的喜剧特色,自带强烈的喜感,像刘能、谢广坤等角色,辨识度和喜剧效果真的不逊色于沈腾。
他们都很擅长通过贫嘴、斗嘴以及丰富的面部表情达到强烈的喜剧效果。
《乡村爱情》人物手办二则,《乡村爱情》系列的土味、反差、人物丰富的表情、笑点、幽默、喜剧等因素,很快被互联网上的年轻人所捕捉,他们不见得看过《乡村爱情》系列,但这不妨碍他们借助《乡村爱情》系列的素材进行表情包、小视频、组CP等种种亚文化的再创作,在开心一笑的同时也拉近他们与《乡村爱情》的心理距离——他们从以前对农村的不解、疏离抑或对“土”的鄙夷,转向了对“土”中质朴、幽默、自洽状态的理解和欣赏。
再则,在我们这个变化遽然、人与人之间呈现出“无缘状态”的时代里,《乡村爱情》系列通过象牙山为观众提供一种稳定的情感范式、人际范式和生活范式。
这并不是说象牙山与世隔绝,而是无论时代怎么变化,也不论“东北F4”又有什么新的矛盾冲突和烦恼,大伙依旧生活在屯里,抬头不见低头见,象牙山的日子永远是那么闹哄哄、乐天、喜庆、怡然自得,往炕上一座,几杯小酒下肚,在贫嘴、唠嗑中度过似水流年。
时间好像在他们这里静止了。
象牙山保留着乡土中国的善良、淳朴、勤奋、狡黠、幽默以及那微妙的温情和人情味,它多少可以抚慰疲惫的、原子化的现代人的心灵——孤独的你可以在剧中感受那种热闹的人气。
因此,虽然跟很多“常青剧”一样,《乡村爱情》系列也面临着口碑下滑的危机,但它们总体都维持在一个水准上,并没有呈现出断裂式的下滑趋势。
观众或许并不是太在意新一季的新背景是什么,只要熟悉的《咱们屯里的人》响起,象牙山一直在那,“东北F4”依旧吵不休,我想他们会一直追下去。
——首发澎湃新闻——
关于看乡村爱情的族群。
我试着用民调式的口吻询问过身边的亲朋好友是否追乡村爱情?
结果大概百分之70表示不会看,理由大同小异,剧情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没有主线情节,剧中的生活模式又偏离真实的东北农村生活。
实际上东北农村的真实生活非常无聊,很少有剧中的举态轻浮好笑的人物和有趣的互动,大家除了在屋里呆着玩手机,就是打扑克打麻将。
如果对棋牌类没兴趣的,就只能宅在死静的家里,我前几天在农村呆了一上午,那个安静真容易让人抑郁。
还有百分之20是会看的,大概都是年轻人,但是不会看全,60集电视剧,大概会看完3分之1吧。
我大概就属于会看全部的那百分之10吧。
看这个剧的心态,要放轻松,不关注有无主线剧情,而是把它当作一部情景喜剧,段子集锦。
甚至可以一边玩手机一边看,不存在看不懂,或者剧情连不上的问题,这样没有负担,又能娱乐心情的电视剧真的不多,多好,有没有跟我一样心态的?
乡村爱情的男一号,其实是这个三个人,后面的宋晓峰也不错。
由这三个连起来的,王长贵,赵四,谢大脚,王老七,那才是最喜剧的。
可惜从乡村8开始,主角全部成了配角。
那几个最没意思的成了主角!
导演也换了,导得那叫一个烂!
投资方既然舍得年年拍,为什么不高价寻找好的编剧?
从乡村8开始,此剧已经沦为遍地都是的烂片!
大概是从第二部乡村爱情故事开始,我就成了这部剧的忠实观众,看的不是什么大道理,不过是大放假的图个开心热闹。
每次我陪我妈看,我妈总感叹东北农村这么好吗,这么现世安稳吗。
我去过冬天的东北,天寒地冻,哈气成冰,一片白茫茫,空旷倒是空旷的,却也没有看见过剧里那样的辽阔和无垠。
这几天我又把开始的几部打开来,声音开着,当个背景音乐。
从一开始这几个年轻人的谈恋爱,结婚,创业,生孩子,到后几部里的离婚,招商引资。
反反复复就是那几个人的故事,中间可能穿插几个微不足道无足轻重的配角,临了依旧还是象牙山四大家族之间的故事。
到最新的这一部,无非要拿乡村发展做文章,派个有知识的村官,再招商引资一下,一部电视剧又可以演个几十集。
演员们无一例外的发了福,可以想见是这部剧的走红让他们心宽体胖,精神奕奕。
无论剧情如何变,唯一吸引我的,是这小山村里的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所有人的人生和生活都在按部就班,稳步向前。
一部比一部的布景洋气现代,一家又一家人的生活总是在向好的,前进的。
看电视剧的人在这漫长的十年间有了许多的变化,曾经跟我一起看着电视剧傻乐的人已经离我而去。
我自己也从二十几到了三十几,岁月刻薄残忍,现实生活一切都在翻天覆地,低谷高潮反反复复。
不如意多过如意。
而每次一打开这个剧,所有人都很乐呵,都很开心,即使死冤家如刘能谢广坤,一直斗争一直和谐。
从来没有分崩离析过。
一定程度上,这部电视剧仿佛一部现代版的桃花源,象牙山的人永远停留在自己美好的山村里,外面的人来了走了。
他们依然自得其乐着。
所以我不去诟病这越来越低下的编剧水平,不去诟病发福的演员们。
只要打开这部剧,一切看起来还和十年前一样美好。
新增英雄老年组:顺子爹,李奇伟(大富豪,准备来投资,荻龙),小双妈(曾经范德彪的桂英),详谈哥(出来了,骗了韩斌的钱)青年组:顺子,杜小欢(新来的大学生村官,当书记),郑宇(李奇伟司机,药丸子),顺子媳妇,韩斌(王金龙,晓峰同学)小孩组:能四:开局能哥掉水里了,结果特别浅能哥进入筹备委员会李文才带着 四哥能哥广坤媳妇跳广场舞 引起众老爷们不那么满意四哥在墙角尿尿时,帮山庄抓了小偷,成了典型能哥自编自导自演捡钱包四哥玉田埋怨刘英不生儿子还嫌她胖,刘英伤心坤七:小蒙去荷兰考察皮长山重当校长,本季一直嫌弃谢兰胖清明本季和艳南的矛盾在于清明工作太忙总回家晚小李老师受不了方正从学校辞职广坤带头闹水厂,后得到股份大脚:大脚想长贵到幻觉香秀又和马忠复婚了一水晓梅终离婚,一芝小双二选一准备用黄世友装长贵治大脚的病大国和秋歌准备研究山泉项目初代英雄刘一水本季因为扶贫 土地流转等成为主角小梁和玉红本季出场一次,吴迪也出场一次,强行给两人制造矛盾一水得病要手术拒绝了小双大国水厂给村民分股山庄:晓峰来到狗厂工作王云直接流产,因为脑袋的保胎药晓峰想亲青莲一口好难史泰松又叫付成了,他和李奇伟之间有父子恩怨,大个秒换广东话晓峰借高利贷被警察带走秋歌离婚了晓峰回山庄当一个小包工头闪电哥与小郭在一起晓峰因工人偷永强的苹果在赔偿价钱上的问题上与广坤一战丁万奇被辞,工人工资被拖欠因其朋友把钱骗走,晓峰想办法还农民工钱大个出车祸,后与父亲和解,后大个物流公司成立晓峰和青莲登记结婚村里:新来大学生村官,本季主题是扶贫玉田辞职杜小欢为了帮村民办实事,进了一批化肥,结果没人买,能坤没能卖出去,一水帮忙卖出去了李奇伟来村里考察,大个不待见小双给了老宋的猪死后被广坤利用,老宋举报李奇伟收购山庄成功村里人知道大个的身世后开始巴结大个,刘能成为李银萍干爹,广坤成了她的干大爷,劝她和大个处对象象牙山生态农庄合作社成立发现:乡爱里角色的身体缺陷:晓峰 刘能说话挂不上档; 赵四嘴一lai一lai; 大脑袋一条腿长一条腿短;木生口齿不清;广坤的头发(虽然能四七也秃顶)
我是因为范伟与无聊看得《乡村爱情》。
转眼此剧已经十好几年,整十季。
是什么,让一部农村主旋律剧成为神剧,一开始或许是谐星和笑梗,再往后就是让人放弃思考的精神大保健。
神剧的诞生,不是其编剧有美剧之强,相反它的编剧早就江郎才尽,油尽灯枯。
其导演实力之烂,基本由剧中演员担纲。
基本照前一季葫芦画瓢的来一遍,新一季就能拍得。
所以,要谈的不是神剧本身,而是背后折射的社会与人性。
乡爱在我看来,已经属于现实主义行为艺术范畴,人们在嬉笑剧中人物的同时,也是在嬉笑自己。
乡爱是一面镜子,周而复始的老梗,车轱辘的语言,重复的情节与套路,像极了人的现实生活,循环往复到不知不觉的麻木。
每一季的老梗,套路化的情节,如同人的健忘与伪善,不能深究。
剧情里的婚丧嫁娶,家长里短,更是充满心理学切面的人性美丑。
其对人性刻画之赤裸,毫无悲悯之直白,毫不夸张的说,简直是上帝视角。
创造它的人不是多有才,而是胜在足够无知。
所以,文化与无知,中间只隔着一个荒诞。
是的,你的人生有多无趣,这部神剧就能多有趣。
最近哪部剧最火?
很多人会说《都挺好》。
3月第一热门剧集,伴随着苏大强的表情包疯狂刷屏。
是不是各种分享加鸡汤,已经看的快腻了。
别急着关页面,我写的另有其人
是否听过近期最火的问题:苏大强谢广坤都掉水里,你先救谁?
俗话说的好:坤之大,大到东北放不下;强之作,长江以南都哆嗦。
如今不省心的苏大强已经成功洗白,那么另一位,谢广坤又是何许人也?
下面请容许我隆重介绍:长篇家庭伦理喜剧爱情大巨制——《乡村爱情》赵本山领衔的东北团队,历经十数年,汇聚上百位登场角色,更新着这一漫长绵延的电视剧集。
全剧截止今年3月,已经完结11季,大刀阔斧勇超一众热门美剧。
且看情势仍没打算收笔,留了诸多后文未表,预计12.13部必定继续,说不定一直更到20季开外。
第一部乡村爱情30集,第二部41集,到后面几部,已经多达60余集,全剧下来将近600集,日夜不停连番刷剧,也能看上一个月的时间。
《乡村爱情》的故事很简单,聚焦在东北的一个叫象牙山的村庄,讲述了村里老老少少各种家长里短的故事。
起初始于几个年轻人交错的爱情,却渐渐被抢了风头,谢广坤为首的象牙山F4,闪亮出道,抢夺眼球,占据各种弹幕的头版头条。
风风雨雨十余年,眼看着几个年轻人吹气球一样日渐心宽体胖,有的海誓山盟转眼打脸,有的分分合合儿女绕膝。
如今最新一部,主要角色大洗牌,刘能的光头,赵四的尬舞,宋晓峰的吟诗和谢广坤的作,乡村爱情四巨头,个个有戏,堪称王牌。
南强北坤,绝非浪得虚名,你见识过苏大强的闹,但绝对想不到谢广坤的“作”,这个宇宙第一坑的老公公,坑到儿媳妇地老天荒。
东北话的迷之感染力,在这部剧彰显无疑。
都说大学宿舍里,大一时住进去一个东北人五个南方人,大四毕业,走出六个地地道道的东北腔。
如果此时还有人顽固不化,让他刷一季乡村爱情,一季不行刷两季,保证成功被洗脑。
不得不承认,这么漫长的电视剧,全11部加到一起,我完整看过的不足20集,可能这种冗长,不适合看惯美剧快节奏的我。
但作为一个影视杂家,我也可以拍胸脯说一句:咱也是看过乡村爱情的人。
乡村爱情全系列剧,貌似对农村基层干部并不友好,尤其对村里行政单位的公信力不怎么友好。
全系列剧下来一直处于明面上褒扬暗地里讽刺的状态,前面这几部咱就不说了,就从后面这几个委员会说起“好人好事理事会”“大龄青年理事会”“投资筹备委员会”,这三个委员会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明面上说靠选举产生领导,但最后领导人都是通过内定产生的。
这种情况我觉得很普遍,因为我也是农村的,但是明目张胆演出来,还是有点不敢相信,最后还能审查通过,更不敢相信。
前面两个委员会都过去了,现在正在播出的这个“投资筹备委员会”明面上是说通过选民签名来选举出领导人,但是还在征集签名的过程当中,村主任和村书记就已经内定“谢广坤”担任领导甚至还和稀泥的,要选出双领导,如果真的是这么选出来的话,那你还搞签名干什么呢?
这不是浪费吗?
最后还是因为谢光辉嘴太大,而且说大话办小钱,而承诺人家的利益,没有办到造成自己被内定的领导地位被别人给抢到了。
按理说这种真实的情况不应该在电视上或者网剧上出现,但是却出现了,只能说现在的编剧是脑残还是高级黑呢?
尤其是老徐典型的老油条,没见为村里做过任何贡献,反而利益算得啪啪响。
无论是谁只要影响到自己的利益,肯定会毫不犹豫的反击,只有在对自己无害的时候才会展现“徐老面”的一面。
说好听了是和事佬,老好人,说难听了就是小人,真小人。
还记得第9部的时候郭书记带下来一笔资金投资,郭书记很想到山庄去看一看,山庄的宋晓峰也很想得到这笔资金,但就是老徐出于各种目的横拦竖挡坚决不允许去,甚至还在郭书记面前进行恶意的诽谤,诋毁,攻击宋晓峰。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这笔钱如果到了赵玉田刘一水王小蒙的谢永强的公司,老徐都能得到一部分的利益,因为他对这些公司有一定的影响能力,而山庄宋晓峰是个二百五可不听老徐的,如果钱挣得到那里老徐一分也拿不着。
蛮有看头的 元的演技比我上次看她好多了
七分,与明星大侦探《x学校杀人事件》那个案子异曲同工,父母(或者说监护人)欲望期待扭曲了感情的本真,四个青年各有各的苦楚,演员都不错,就是不知道剧情往爽还是往深里走了。
希望是爽剧,因为对元真儿有好感。这姐真的缺爆剧,唉。
第一集就让我看生气了dex还是别演戏吧
地下赌场看场子的不带枪吗几个小屁孩冲进去胡闹?题材略微有点扯看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