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滨口龙介
主演:河井青叶,冈本龙汰,占部房子,冈部尚,涩川清彦
类型:电影地区:日本语言:日语年份:2008
简介:快要结婚的一对男女参加派对的时候,意外发现这位男人过去的第三者,派对结束后男女分开过夜。在晚上的横滨展开现代青年轻佻浮薄的爱情故事,又像关于爱情的形而上学的考察。他们最后得到的结论是感动还是嘲笑?详细 >
爱叠加暴力就是激情,激情也混淆了爱与暴力。残忍的是,人总有以暴制暴的动物本能,却没有以爱回报爱的本能。
哈哈没想到滨口龙介的调度方式还蛮学院派的,通过两个聚会几个中景和演员的眼神迅速建立起丰富暧昧的人物关系,为接下来展开实验般的论文式对话作准备,飞盘和真话游戏的调节调度方式算是很老练。不过里边每一句对话都透露出无用的苍白感,毕竟“暴力”尚且还算伦理学的理性探讨范畴,然而感情却又是瞬息万变难以捉摸的感性体验了,当女主角关于“暴力”大发言论之后面对近乎全班的站立难道不也一瞬间感性无法接受而崩溃了吗?所以这片子所存的那点“思辨性”大家越当真反而越容易被人物们下一秒做出的感性反应所推翻,爱情或许并不存在形而上学吧。
真的是毕业作品吗,跪了。几段室内戏拍得真真好,正反打镜头和特写切换,通过空间的设置增加景深,压缩景框使对话和关系转进。把情感击碎再重组的冲击力比《夜以继日》中还要强烈好几倍。
等来洗版。滨口毕设,全篇无废笔,尖锐又赤裸,很侯麦。低配器材丝毫不影响其调度的构思和摄影的精细度,无论是多人对话时直打特写,一两个表情就还原关系全貌,还是一个由远及近与两人关系同步递进而急转直下的长镜头,标志性的密集文本尚未有从《偶然与想象》初露端倪的枯燥与失真,但是演员们在多年后重聚让我想重刷第三章,我觉得一定埋了很多东西。滨口不只是像《欢乐时光》那样很懂女人,他是太洞察人性。反暴力的长篇大论实则是对圣母女主命运的最好讽刺,激情是情欲关系中最大的暴力,你的一味承受也只有继续如玩偶般被任意摆布,而婚姻更不是人生试卷的满分答案。滨口还是自己写剧本吧。丨被提醒passion也有受难的意思,这不是对上了?
留住在爱河的沙滩上漫步却从未踏入爱河的人,他们完全能理解和自己不爱的人或者不爱自己的人的接吻时嘴唇的干涩
如果作为一个13w拍摄的学生作业而言还是非常厉害的。但是看的时候还是没法跟着人物走,可能是因为不喜欢角色的态度,嘉惠说“对抗暴力的唯一办法就是接受”,在爱情里她也是这样做的,承受一切等待伴侣回心转意,哪怕这人明确表示自己爱上了别人,电影的最后,这种观点竟然成功地让伴侣又回到她身边,哪怕现实中也经常如此,但我个人还是没法接受这种价值观,还是希望结尾给点光亮的东西吧,这个情感关系太丧了。
装13,看不懂
觀眾應該怎麼去面對電影裡的角色呢?怎麼去期待他們的未來呢?他/她們總有著複雜的情感關係,常心靈出軌(聽聞日本人覺得肉體出軌可被原諒,心靈則無法),常為此說謊。而當謊言被自己真誠地拆穿,觀眾真的就認為這些愛人們未來會相愛一輩子嗎?導演沒有回答,但他在悲觀裡表現出樂觀。
毫无意义
各方面都算得上讲究但尚且稚嫩 可能正好是小清新觉得深邃并且接受的程度另外回看《偶然与想象》中年演员十几年前的状态 明显是十几年后的表现更好更成熟(废话 导演也是)后面那个长镜烟囱明显借鉴班宁吧 卡车那一下多点想法了不起的研究生作品 很多样子已经有型了
把存在孤独的探讨每次都放在狗血里展现,也是难得,但角色个个滥交过于脱轨,根本无法让人代入这些深刻的思考
?
哎呀嘛我好喜欢啊 暴力和真实之泉两场戏拍得好好看 别人家的毕业作品 最喜欢的是女主角温柔而固执的执迷不悟吧(和夜以继日一脉相承的感觉)
把一切说的太满了没有留白,会感觉笨拙老套。比夜以继日差多了。
失衡感,不是我的菜
看完之后和女朋友视频,她照例让我说十句夸她的话,通常我都会嫌她无聊,但今天我灵机一动,将片中那几句赞美词说给了她听,她很满意。那短短几分钟内,手机屏幕仿佛化身为真理之泉,眼睛经过泉面反射形成倒影,话语像极了信徒投入泉中用以祈福的银币,真假虚实又有什么所谓。
所以别一堆人一起玩,人的精力哪有那么多放在外面?
从「激情」到「夜以继日」,能够感受出滨口一些人生观的转变。从前者,我们应该被动地(passion-passive)接受生活的给予,无论好坏,我们没有承受真相的能力;到后者,我们有主动选择的能力,只是需要承担做出选择后的相应结果,我们可以在认识到生活的丑陋后,再去热爱它。
虽然是学生作业,但已经有强烈的作者性了,我们可以看到滨口龙介对于场面节奏把控的十分出色——重点在于情绪——几段室内戏,已经初现端倪,我们也可以看到几段长镜头的精彩调度——前后景的设计——烟囱与卡车——让人眼前一亮。
濱口竜介对于日常琐碎中「剧」的发现与表现能力太惊人,一部几乎由对话堆砌展开的多角恋烂俗爱情剧居然被描绘得如此生动,不论是对人性还是爱情的本质思考都不乏亮点。每个事件的发生都对导火索进行了深思熟虑的设计,绝不生硬(比如用真心游戏自然地引出两男一女间的对峙与碰撞),细节设置也很精妙。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爱叠加暴力就是激情,激情也混淆了爱与暴力。残忍的是,人总有以暴制暴的动物本能,却没有以爱回报爱的本能。
哈哈没想到滨口龙介的调度方式还蛮学院派的,通过两个聚会几个中景和演员的眼神迅速建立起丰富暧昧的人物关系,为接下来展开实验般的论文式对话作准备,飞盘和真话游戏的调节调度方式算是很老练。不过里边每一句对话都透露出无用的苍白感,毕竟“暴力”尚且还算伦理学的理性探讨范畴,然而感情却又是瞬息万变难以捉摸的感性体验了,当女主角关于“暴力”大发言论之后面对近乎全班的站立难道不也一瞬间感性无法接受而崩溃了吗?所以这片子所存的那点“思辨性”大家越当真反而越容易被人物们下一秒做出的感性反应所推翻,爱情或许并不存在形而上学吧。
真的是毕业作品吗,跪了。几段室内戏拍得真真好,正反打镜头和特写切换,通过空间的设置增加景深,压缩景框使对话和关系转进。把情感击碎再重组的冲击力比《夜以继日》中还要强烈好几倍。
等来洗版。滨口毕设,全篇无废笔,尖锐又赤裸,很侯麦。低配器材丝毫不影响其调度的构思和摄影的精细度,无论是多人对话时直打特写,一两个表情就还原关系全貌,还是一个由远及近与两人关系同步递进而急转直下的长镜头,标志性的密集文本尚未有从《偶然与想象》初露端倪的枯燥与失真,但是演员们在多年后重聚让我想重刷第三章,我觉得一定埋了很多东西。滨口不只是像《欢乐时光》那样很懂女人,他是太洞察人性。反暴力的长篇大论实则是对圣母女主命运的最好讽刺,激情是情欲关系中最大的暴力,你的一味承受也只有继续如玩偶般被任意摆布,而婚姻更不是人生试卷的满分答案。滨口还是自己写剧本吧。丨被提醒passion也有受难的意思,这不是对上了?
留住在爱河的沙滩上漫步却从未踏入爱河的人,他们完全能理解和自己不爱的人或者不爱自己的人的接吻时嘴唇的干涩
如果作为一个13w拍摄的学生作业而言还是非常厉害的。但是看的时候还是没法跟着人物走,可能是因为不喜欢角色的态度,嘉惠说“对抗暴力的唯一办法就是接受”,在爱情里她也是这样做的,承受一切等待伴侣回心转意,哪怕这人明确表示自己爱上了别人,电影的最后,这种观点竟然成功地让伴侣又回到她身边,哪怕现实中也经常如此,但我个人还是没法接受这种价值观,还是希望结尾给点光亮的东西吧,这个情感关系太丧了。
装13,看不懂
觀眾應該怎麼去面對電影裡的角色呢?怎麼去期待他們的未來呢?他/她們總有著複雜的情感關係,常心靈出軌(聽聞日本人覺得肉體出軌可被原諒,心靈則無法),常為此說謊。而當謊言被自己真誠地拆穿,觀眾真的就認為這些愛人們未來會相愛一輩子嗎?導演沒有回答,但他在悲觀裡表現出樂觀。
毫无意义
各方面都算得上讲究但尚且稚嫩 可能正好是小清新觉得深邃并且接受的程度另外回看《偶然与想象》中年演员十几年前的状态 明显是十几年后的表现更好更成熟(废话 导演也是)后面那个长镜烟囱明显借鉴班宁吧 卡车那一下多点想法了不起的研究生作品 很多样子已经有型了
把存在孤独的探讨每次都放在狗血里展现,也是难得,但角色个个滥交过于脱轨,根本无法让人代入这些深刻的思考
?
哎呀嘛我好喜欢啊 暴力和真实之泉两场戏拍得好好看 别人家的毕业作品 最喜欢的是女主角温柔而固执的执迷不悟吧(和夜以继日一脉相承的感觉)
把一切说的太满了没有留白,会感觉笨拙老套。比夜以继日差多了。
失衡感,不是我的菜
看完之后和女朋友视频,她照例让我说十句夸她的话,通常我都会嫌她无聊,但今天我灵机一动,将片中那几句赞美词说给了她听,她很满意。那短短几分钟内,手机屏幕仿佛化身为真理之泉,眼睛经过泉面反射形成倒影,话语像极了信徒投入泉中用以祈福的银币,真假虚实又有什么所谓。
所以别一堆人一起玩,人的精力哪有那么多放在外面?
从「激情」到「夜以继日」,能够感受出滨口一些人生观的转变。从前者,我们应该被动地(passion-passive)接受生活的给予,无论好坏,我们没有承受真相的能力;到后者,我们有主动选择的能力,只是需要承担做出选择后的相应结果,我们可以在认识到生活的丑陋后,再去热爱它。
虽然是学生作业,但已经有强烈的作者性了,我们可以看到滨口龙介对于场面节奏把控的十分出色——重点在于情绪——几段室内戏,已经初现端倪,我们也可以看到几段长镜头的精彩调度——前后景的设计——烟囱与卡车——让人眼前一亮。
濱口竜介对于日常琐碎中「剧」的发现与表现能力太惊人,一部几乎由对话堆砌展开的多角恋烂俗爱情剧居然被描绘得如此生动,不论是对人性还是爱情的本质思考都不乏亮点。每个事件的发生都对导火索进行了深思熟虑的设计,绝不生硬(比如用真心游戏自然地引出两男一女间的对峙与碰撞),细节设置也很精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