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叫,CQCQ,呼叫,CQCQ。
这里是DS1 AV0,DS1 AV0。
” 2002年与1981年的距离,渺小得可以藏进手心。
如果让你选择,你想自己是那个1981年的小佳,还是2002的家辉?
相当喜欢电影里那些过渡简单而感觉真实的场景或细节,有些是浸满两个时代间穿梭的气味,滨海大学陈旧教室的木门,小佳发稍右端那支没有花色的发夹,浦东海滨灯光荡漾的迷离,家辉房间里红色家具的流线,有些则是连接时空的交点,白色主席像,一样陈旧的无线电话报机,空旷荒芜能够留下足迹的沙地,路边粗糙而大体平整的岩石,他们都需要把自己手放上去,感觉摩擦,在延长的道路上感觉思索的痕迹。
频道是49的时候,可以收到你的声音。
光影收场的时候,你会老去。
连接时空的断层消失以后,我们才会相逢。
结局注定,我们开始等待过程。
“你们不相信爱情了吗?
” “爱情是什么,在你们那个年代,只是说不清楚而已。
到了我们这个年代,它连是否存在也是一个问题。
” 2002年不知道在什么地方看过《情牵一线》的海报之后,去往1981一度成为我的梦想。
猜想出影片的主题大概是时空联接,于是相恋超越空间与地点,等到故事结尾的时候,已经垂垂老去却错过的两个人,终于第一次看清楚对方的脸庞。
最后一段行走在苏城的日子里,看完这部片子,情节与我设想的似乎出入甚大,原来错过爱情的只是小佳,家辉错过的,是永远埋在心底的歉疚。
电影收场的时候宣宣如愿拉起家辉的手,从仍然荒芜的废墟旁边快乐地跑过去。
天色阴暗,那个已经老去的小佳的背影,步伐迟泄,面容在阴影下模糊,神情犹豫。
她的故事已经结束,像是我对那个年代的幻想,也随之终结。
关于她后来的故事没有多余的叙述,是否幸福,是否还再次扬起眉角喜欢另一个人,她在1981年领悟的东西,是不是在她的心中一如以往,不曾褪色。
1981年与2002年的爱情,哪个是向往,哪个是执着。
二十年的时间跨度之中,分分合合的速率以让人喘不过气的趋势增长,对于去留,对于取舍,只是那几张年轻的脸庞轻易可以做下的决定。
当小佳哽咽着声音对家辉说,她并不熟悉家辉的父亲与母亲,而他们看上去的确相配时,她想着的,是给自己说过的话,找一个不会破碎的理由。
所以像她说的那样,爱情不是应该破碎或腐烂的东西,你很美,回忆很美,时光里往事的轮廓,只要你愿意,可以一直美下去。
但是一直美下去的部分,会是家辉和宣宣的爱情,而不是老去的她。
会有个很模糊的声音悄悄问我,在2002年,你相信爱情吗?
对于1981的爱情,我坚信不疑。
“请问一下相信爱情的人,怎么样才算喜欢一个人?
” “喜欢一个人,就会让你觉得无所不在。
” “我的那个她还真的是无所不在,可是我老想着她的缺点。
” “你会老想着一个你不喜欢的人吗?
” 据说剧本的故事是从韩国改过来,半悲半喜的味道果然浓得厉害。
感觉韩国味道的东西就这样,场景虚伪着平静,如果有人幸福,就肯定有人要忍着痛割舍。
悲剧的起伏无可避免,幸存下来的人们也要笑着抚平记忆活下去。
结果那种悲伤或者喜悦,停留在半调子的阶段,难以彻底,暖昧着停留不前的结果就是有些心愿永远无法完成,天长地久地遗憾着,比如家辉想对小佳说的那句对不起。
从那片已经陈腐得变色的石膏上,看到小佳写过的字,“健康并且快乐”,时光穿越的瞬间,清楚地看到那些颜色昏黄的场景,有爱情若即若离。
只是模仿终归是模仿,韩片里某种难以言喻的无奈忧伤,呈示的火候还是差了一层。
可能是为了表现2002年爱情里浓厚的快餐味道,家辉与宣宣之间的情节偶尔会有很做作的味道,语言也会太过于偏激,相当有速度感,却始终欠缺平衡感与稳定感。
相对而言家辉父母之间的一次次邂逅却都成为了闪亮的片断,看完话剧归来摇晃的自行车,从医院木楼梯滚下来的篮球,直至最后家辉从箱子里翻出来的那些朴素陈旧的照片,衣着落俗,笑颜明媚。
唯一一个看了深有触动的场景,是在滂沱大雨中,未来已经宣判注定,小佳闭起眼睛张开手臂,天空一片暗灰的迷蒙,她在心里说,不管是在什么时代,爱情,始终存在。
我看到那个其实并不存在的1981正在渐行渐远,牵连起色彩光鲜的2002一同土崩瓦解,一切归于平静,仿若那些发生过的事情,其实从来没有发生过。
“爱情可以是一种力量,一腔热情,像大自然里的风雨雷电,泽披万物。
这是我在1981年,这个一个相信爱情,执着爱情的时代的体会。
我多么希望能向你证明,不论是今天,还是公元两千零二年,爱情,都会存在。
” 由此知道爱情存在的概念并不是相守如一,过去因为一心爱恋而衍生的快乐,不应该成为未来的累赘。
我不知道该怎么面对你,用再平静不过的音调去形容有多么感激发生过的一切,但希望你会明白,那种想念的心情,一如以往。
这是我在2003年末的冬天,快要离开苏城,离开十七岁之前的所有一切时看过的故事。
现在是2005年,一月的天气逐渐回暖,再次重温熟悉的情节,想起当时想过的事情,1981,2002,以及此中的爱情,一次一次地对你们道别,从没让我厌倦。
告诉我离开我之后你依然幸福,告诉我你仍然想念我,宛如老友。
尽管我早就知道,再激烈再痈楚的分分离离,足够长的时间洗涤之后,谁都可以平静着幸福。
一次很偶然的机会,在电视上看到这部电影。
很喜欢这类电影,淡淡的,简简单单的,没有铺张的宣传,没有华丽的制作特技,却能带来满满的感动。
虽然如今人们越来越不相信爱情了但是真爱仍在不要让爱断了线
怎么说呢?
其实觉得就是颜小佳没有太坚持到底,缘分在时空中交错了。
如果不是听到2002年的闻家辉说后来父母的事,她不会受影响而放弃自己的爱情。
正因为她在80年代时放弃了,才有后来的事。
可是缘分究竟可不可以争取呢?
面对的是注定的结局,可这结局是冥冥中由自己的行为意念所致,有了前因才有后果,互为彼此,牢牢相扣。
她少了勇气和执着,她在大雨中对爱的宣誓,竟是让人感动的,能有如此强大的信念支撑她走过年年岁岁。
看到最后,中年的她能独自一人默默生活多年,那孤单的背影如此惆怅,不免令人心酸。
好吧,过去的爱情故事尽管过去着,后来的年轻人始终有自己的路要走,红尘万里,有多少人又在时光交错中失去了自己的那根红线呢?
03年时,我尚念大学,有次租盘,无意拾起《情牵一线》,当时对此部偶像爱情片并无信心,仅因想打发闲暇时间。
孰料该晚观影过程出奇愉快,本片借“时空对话”之科幻,写尽两代人情感变迁,细节新颖,不落俗套,且望到GIGI最后远去时,角色塑早更显立体,乍一瞧居然对梁咏琪的表演大为赞赏。
可上网查资料,反遭迎头一棒,所有资料显示《情牵一线》是2000年上映的韩片《同感》(《情迷步话机》)翻拍之作,这也意味着剧情一模一样,故事又绝非国人首创,或者从某种角度言《情牵一线》则有些拾人牙慧,而梁咏琪颇带感动色彩表演,亦意味着再无独特。
若知当时已有“韩流入袭,取代港片”说法,可当自己瞧着香星出演韩国剧本,最后还不知情地被感动,细想竟是一种莫大嘲讽,极其别扭,难免失落!
之后,《情牵一线》的上映毫无影响,《情迷步话机》曾多次见盘,仅知晓了女主角为金荷娜,那个出演过(个人看来仅过得去)喜剧片《野蛮女老师》的小女子,她长得可以,但本人眼里并不如梁咏琪漂亮!
为避免更大郁闷,笔者虽爱港片,也好韩片,始终没敢看原版。
今年,笔者已背起公文包工作,再不是那个校园学子。
此时,港片坠向最低谷,而韩片亦瞬间没落,两者再也重现不了昔日神奇。
梁小姐几年后复出的《女人本色》反响不佳,单薄的故事似乎比她增添的皱纹,还恐怖。
宋慧乔主演的《黄真伊》,同样没写透情节,又似乎犯着《女人本色》相似毛病。
可存在一个有趣现象:两片里明星里GIGI与刘智泰,都曾出演过那个既叫咱感动,又叫咱郁闷的凄情故事。
这到反有些异样,于是自己鼓足了勇气,去看那部故事原创,形式“吓”吾的韩国《情》片。
由于故事早滥熟于心,前因后果耳熟能详,先看那个,后看那个,难免会先入为主,或世俗地去为原创唱赞歌,所以笔者尽可能保持冷静去观片...1979年的大三女生无意通过旧步话机,与2000年另时空的同校男生取得联系。
二者闲聊时,建立友谊。
可偏偏女方在得知对方是自己男友未来之子,而他母亲则是小女子的同窗好友,自己反不是真命天子时,悲剧不可避免地诞生了......出呼意料是比起内地版,韩国原剧多政治与时代。
亦迎合了自《生死谍变》起,无论战争(《太极旗飘扬》),动作(《实尾岛》《2009失去记忆》),还奇幻(《漫步星光》),甚至情色(《爱的色放》),皆一厢情愿往政治靠拢特征。
《情迷步话机》中女一号男友,因参加学生“暴”乱受伤。
治疗期间,巧遇楼下受伤的女同学。
二人暗生情素,最终结合,从而至使前女友一生悲剧,片里曾数次点缀的“政府独裁”,则更似述说这一切前因后果,皆跟当年韩国政府错误有关。
当然《情》剧,并未做到深刻,轻描淡写间,仅勾出风花雪月。
可对时代感伤,亦是韩国原著强于内地翻拍的必然所在。
说起两版拍摄,《情迷步话机》显然更为原创。
传统韩片的钢琴抒情乐占大量,男女主角身处不同时代,两条线索平行衔接,条理清晰,并不混乱。
描写主要人物心态时,无数生活写照,例如少女的羞涩,萌动之爱恋,男主角愧疚之情,充分依靠镜头语言,写得细腻较有情调。
其中刘智泰发现自己透露未来天机,导致女主角的爱情失败的桥段,推进合情合理后,竟来了段两人分别扶墙而过的蒙太奇剪接,人走景迁,不禁叫人沉思默想!
可后半部叙述,《情》未改变韩片的拖踏累赘,女主角独忧伤镜头,还搞慢了节奏。
而被许多人称为无创意《情牵一线》,并非纯走过场,相反滕华弢在细节还露出独特想法。
如梁咏琪骑单车时的欢快,轻易勾画出校园气息,还有《爱,断了线》《可是我》两首插曲应用,也比韩国原著多了些情调。
更何况节奏更明快,结尾时滕导演简短了原著结尾(未来的刘智泰见到戴副眼镜的中年金荷娜,二人相遇不语,擦肩而过),仅用梁小姐没露正脸之背影,悄然而过,神来之笔,增添悲剧感染力。
其实用借梁咏琪背影营造氛为,在港片里早常见,《烈火战车》《龙在江湖》《向左走向右走》里,我们皆可望得在剧情焦灼状时,GIGI步履盈盈,背对镜头走过,不轻易间兴许会带些回味。
当然金荷娜比梁咏琪更年青,演起女学生更具活力,可我只想说金荷娜演得很出色,梁咏琪也一样出色。
GIGI扮起学子虽变沧桑,普通话说得不顺,可这种沧桑与不顺,也为《情》片人物,带来更多悲剧色彩。
对笔者而言,梁小姐最后背影带来之遐想,超越了她代表作《心动》《山鸡故事》。
忠心希望GIGI在未来有限演绎生涯内,仍能在爱情片中带来更多惊喜。
随便对比下其它几位演员(仅个人看法),两片的男主角为贯穿线索,出彩不多。
刘智泰似乎更想表现,稍微过火,不如朱孝天稳定的本色表演。
朴永宇远不如佟大为帅气。
河智苑,演起少女到活灵活现,比起刘孜、陶红俗气扮像,更显惊艳。
至于如何评判《情迷》与《情牵》,各入花眼,不好细说,个人眼中韩国原著稍好些,但内地翻拍版不少细节,也值一提。
可故事里拿个步话机就穿越时空对话,随着自己年岁增大,更觉得离奇,缺乏合理科学逻辑。
不过到一直佩服韩国编剧的花招,带给自己比《不能说的.秘密》《时空线索》更大触动!
从个人角度而言,《情》有独爱,属支持者。
不因政治,更不因女主角像貌多初中,而是被剧中人物命运,着实感染。
作者借"科幻"将一个凡尘女子的悲情写得入木三分,韩国原著她叫游素云,内地翻拍的改名颜小佳,可素云也好,小佳也罢,哪怕面对着挚爱,瞧出双方真无缘分,也要勇敢去放弃,再无所怨,默默离去,兴许她一生未嫁的结局太过可怕,但小女子在贴前的大段独白台词,已足够表现出无私与真诚!
好在韩国编剧并未把奇情写绝,男主角望到女主角走过后,真正懂得了珍惜眼前人,也潜在创造出了大团圆结尾,毕竟政治、命运、缘分等等缘由造成的无奈悲情,已然随背影悄然而过。
浏览某论坛突然看见无线电板块,就莫名其妙的想起了这个电影中的一些情节,感觉有些不可思议,就是想不起电影的名字了,只记得是个国产的片子,发帖问的时候还以为是自己做的夢,原来真有这个电影的=。
=貌似cctv6有放过。。。
无线电是个好东西
里面有段对白说,21世界和上个世纪不一样人们都可以去任何国家出国旅游观光 但是生活中也会出现一些隔阂 所以还是有人会喜欢上个世纪的生活方式。
你会不会觉得这句话很有道理,很触动人心
“爱情是什么?
在你们那个年代只是说不清楚而已,到了我们这个年代,它连是否存在也是一个问题。
我们还是向往爱情的,但爱情的浓度和深度是和速度紧密联系的,在这一个慌乱的年代,分分合合都快的让人喘不过气来......” 这是一个2002年的男生对1979年的女生的对话,颜小佳是某大学79级的学生,她暗恋着中文系的男生闻涛,但闻涛似乎与自己的好友亚琴有着似有若无的感情,这个发现让颜小佳痛苦万分。
一个偶然的机会,她通过一架神秘的步话机认识了一个叫家辉的人,他们相约见面,却惊讶地发现并不属于同一个时代…… 故事的情节设置很精巧,同是两个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由于身处的时代不同,爱情观也有很大的不同,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两个时代发生的变化。
爱情是什么?
没有哪一个时代的人可以说清,而每个时代的人都会有自己的解释,可当它变的虚伪和自私时,我们都有权怀疑它的存在或者说是我们让它不存在。
家辉正是我们这个时代人的象征,对爱情索求的多,给予的少,爱自己比爱对方多,更遗憾的是我们自己并没有意识到,还有意无意的伤害对方,就象家辉对女友宣宣那样,要求她这样那样,不能容忍她的哪怕是很小的缺点,而不管自己身上有多少不足,更感觉不到对方对自己的关心和体贴。
我们就是这样的人,很自以为是,不懂得关系别人,所以,爱情我们可以想的很浪漫、说的很有情调、但做的却往往是很糟。
我们的爱情就象快餐一样,可以很快、可以很满,但不能回味,这与20年前相比,我们的爱情太轻了,虽然那个年代物质贫乏、思想保守,但有两点值得我们羡慕,认真和忘我。
当家辉调侃的问“请问相信爱情的人,你认为爱情是什么?
”时,他想的是这种问题对方一定不会回答出来,没想到小佳轻轻的说“爱情,就是喜欢上一个人,而这个人会让你觉得他无所不在,在你走过的路上,在深夜的空气里......”这种对爱情的细腻感受让2002年的家辉深深的感动了,随后小佳的话又让家辉第一次体会到那个欢喜冤家宣宣其实正是自己喜欢的人、忽略的人、伤害着的人,他缺乏的就是对爱的感觉对爱的认真。
说到忘我,则是在家辉随口说起他的父母也是他们共同的校友,并且与小佳一届,一个叫苏亚琴,一个叫闻涛,小佳抑制着巨大的痛苦,选择了退出。
虽然这种爱情态度我并不是赞同,但这种把悲伤留给自己的精神确实要比把悲伤留给别人高尚。
很喜欢看这种文艺片,淡淡的喜悦淡淡的忧伤恰如一杯清茶,淡淡的清香淡淡的苦,留给我们一丝淡淡的回味。
灰常喜欢梁咏琪那种淡淡的气质和佟大为那种帅气而又自信的样子。
“爱能给我们勇,要勇才能成功。
有了大抛弃才能有大收成。
”里面的情节结构貌似有些穿越的感觉,但到底是不是真的穿越,还是导演想借以表达“自古以来凡人之爱情莫出此圈”的意念?
不得而知,这部电影本身就是个爱情留白,这样越发显得闻涛跟颜小佳之间那份被时光打断和阻隔的爱情更凄美,越发觉得有留白的生命才更美、更值得去品味。
但不管怎样,这部电影还是告诉了我们——爱情就是一种快乐,见到或者想到你爱的人,由衷地不可遏制的快乐。
只要感觉得到他,这种快乐就不会枯竭。
每个经历过真正爱情的人,一定有过那种刻骨铭心的快乐,哪怕是片刻的快乐也好。
而爱情又是各式各样的,它有时候是一种思念,有时候是一份牵挂,有时候是一种远远的不变的祝福。
爱情不一定要攥在手里,不一定要凝滞在一个人身上,它可以是一种力量,是一腔热情,像大自然的风雨雷电,泽披万物!
但不管是在曾经那个朦胧的年代,还是在现这个开放的社会,爱情永远都会存在。
一个女生与一个男生通过报话机相遇。
在交谈中发现彼此原来是同一所学校的校友,只是女生生活在1981年,男生身处2002年。
两人隔着时间讨论各自的感情生活。
女生在爱情中沉醉,男生怀疑自己的感情。
持续深入的交谈使女生发现男生竟然是自己爱人与自己好友的儿子。
面对无法改变的结局,她放弃了注定短暂的爱情。
以上情节出自影片《情牵一线》。
影片是无意中在有线台看见的,没看到开头。
不过这样的剧情无需由始至终。
我是从朱孝天在雨天等梁咏琪见面那场戏开始看的。
帅哥还是很养眼,于是就坐下来。
朱孝天这个F3演的片子我一共看过三部。
第一部当然就是人气剧高的《流星花园》了,还有就是这部。
另外还有与梁静茹合作的一个音乐心情剧。
在那个短剧里,朱孝天穿宽大的白衬衣,T恤,扮演梁静茹好友的男友。
后来好友出国读书了,慢慢地,他又变成梁静茹的男友。
那是一个沉默的男孩子,始终不能确定自己要的到底是什么。
说实话,感觉那样的男生很迷人。
朱孝天是不该扮演热情而多嘴的男生的,他的可爱在于安静。
在《情牵一线》里的他,徒有青春与帅气,却没给我留下什么深刻印象。
梁咏琪似乎非常适合演娴静而柔弱的女子。
表情总是带一丝迷惘,内心却坚定。
比如《向左走,向右走》里的女翻译,比如《情牵一线》里的颜小佳。
她坚信爱情,懂得牺牲。
绝对算得是不可多得的好女孩。
就是普通话幽默了些,呵呵。
佟大为在剧中是梁咏琪的男友,朱孝天的父亲。
《我爱你》和《玉观音》播出后,小眼睛的他成为新的偶像。
不过还是觉得他的长相太城市化了,并不适合那个生活在80年代初的大学生形象。
怎么说呢,不够朴实。
刘孜则是朱孝天的女友。
她代表了当代主动热情的女生,成天纠缠着朱孝天,几乎寸步不离。
包括在剧中的着装也是热烈的红色。
刘孜的面孔在电视剧中也晃荡了好些年了,始终没有太走红过。
我倒能记得她的几个扮相,但具体角色是什么便半点印象也无。
没明白怎么选了她来演朱孝天的女友,论起年纪来,大约她要长朱近10岁吧。
演一个天真烂漫的大一女生实在是有些勉为其难。
总之,她将这个角色演得没头没脑,有点莫名其妙的感觉。
影片的主旨似乎是要站在80年代与21世纪这两个时间讨论关于爱情的话题。
81年的颜小佳问2002年的闻家辉,“你们真的不再相信爱情了吗?
”家辉回答:“爱情是什么,在你们那个年代,是说不清楚的问题,在我们的年代,爱情是否存在都是一个问题了。
” 还有颜小佳放弃闻涛后对家辉的那一大段独白:爱情应该是各式各样的。
有时候它是一种思念,有时候它是一份牵挂,有时候它是远远的不变的祝福。
不一定要握在手里面,不一定要凝聚在一个人身上。
爱情可以是一种力量、一腔热情,像大自然的风雨雷电,泽被大地。
这一大段话由梁咏琪用古怪的香港普通话读来,倒也别有一番风味。
我就想起她在《向左走,向右走》里面背诵“是瞬间迸发的热情让他们相遇”那一幕。
整部电影中最精彩的镜头便是片尾时她那个缓慢而寂廖的背影。
长长的镜头里,她没有回头,也没有旁顾,只是一直走下去。
让人留下一些怀想。
整部影片硬伤多多。
例如,男女主角能相隔着21年的时间对话,起因好象是一次月全蚀。
月全蚀可以有这样的功能么?
不如换成说是受太阳黑子影响而电磁波活动异常,听起来更专业些。
还有颜小佳怀疑闻家辉说下大雨是骗她时,叫家辉关掉浴室的水龙头。
她可是身处1981年的中国大陆啊,难道那时就普及了家庭淋浴了么?
再比如,颜小佳知道闻家辉会到那所大学念书,便提前调到了清华大学。
从家辉去清华大学看她的情节来看,自己读的大学一定是在北京了。
可是片中又有家辉回老家的情节,从周围风景来看,明显是江南景致。
整个一个牛头不对马嘴。
为了提一下清华大学的名头而露出这种破绽,只能说导演或者编剧是清华的铁杆FANS了。
还有还有,从两人的时间来看,闻涛与苏亚琴的结婚生子好象匆忙了一些。
仅仅时隔21年,他们便完成了两年的学业,而且还养大了一个至少19岁的儿子。
这个效率,实在是令人赞叹。
整个电影中,我最喜欢的是朱孝天演唱的片尾曲《可是我》。
他的唱功当然是极为一般,但歌词相当漂亮,出自李焯雄。
到底是老将出马,一个顶俩。
综上所述,《情牵一线》是一部离奇言情偶像的准烂片。
说它“准”,是因为偶然还是有那么几个闪光点散发光芒。
以现在的电影水准,能在蛋壳里看见鸡蛋就已经足够快乐。
喜欢帅哥,渴望爱情的人,还是不妨花上一个半小时娱乐一下。
附片尾曲《可是我》:片尾曲 <可是我> 主唱:朱孝天 作词:李焯雄 作曲:李伟菘 你是被打断的句子 无法成形的果实 可惜我早知道结局 却来不及去阻止 你的秘密说得如此的真实 但你我却像不认识 不过一个心跳的距离 但你的心却永远抱不紧 为了你 我哭过痛过都不算什么 可是我 告诉我你有没有在乎过 太多如果却又种不出的结果 好象朋友又比朋友多了一点什么 为了我 你笑过吻过但你不快乐 可是我 (始终)走不进你心里角落 太多如果却又种不出的结果 你有你的我有我的各自的寂寞 可是我 为了你
今天看《黑洞频率》时想起来当年看过这部电影,一样的道具,只是故事完全不一样,如果是自己的创意,真能打个高分的。
copy了2000年韩国的《情迷步话机》
当年疯狂迷恋朱孝天,现在再看,还是觉得他好好看_(:3」∠❀)_
一个剧本拍多少电影才算够orz这片子如果没有我爱豆就是个两星片子。。
将童年时候未看完的电影,翻出来看的感觉真不错
因为梁咏琪,才看下去
记得好像是时光穿越的爱情故事?
隐约有印象 时空交错 一边下着大雨 一边艳阳高照
比较私人。这就是看电影需要时间地点人物。
我都忘了里面有佟大为
穿越了。。。其实不能说的秘密情节还有相似
归为穿越一类,当年看了很忧伤啊 翻拍自《情迷步话机/同感》
《生死频率》比你这片子早3年
滕华涛真的很会拍这种爱情小品,总是能注意到那些漂亮的花儿,忽明忽暗的灯光。
不要预先知道未来
明明很有演技的演员,在这部影片里演技却变得拙劣了起来。人物性格突兀,故事情节生硬,结尾别扭。作为一部穿越时空的影片,却远远比不上韩国版《触不到的恋人》或者香港影片《时光倒流的话》……
怎么看怎么觉得是个悲剧。
合拍片的问题就是语言的问题,语言的问题就是细节的问题,细节的问题就是导演的问题,导演的问题就是电影的问题。
这是何等的一种悲伤...
在电视上看到的,很喜欢。发现有的电影要放到电视机上才觉得好,上网看会没有耐心。这是一个暗恋的故事,和孙燕姿《我也很想他》里的人物关系类似,但是结局却是不同的。我不是很满意电影的结尾,即使失恋了,过了20年,为什么还持续在阴影里呢?而且还由暗恋对象的儿子来了解、目睹梁的凄凉。太残忍了
高中的一个周日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