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Two women spend a weekend together at the North Sea. Walks on the beach, fish buns at a snack stand, mobile weather forecasts. Sky, horizon, water. One of th..详细 >
状态:whats living anyway. the only problem is I fall asleep too quickly. I try to watch a little bit every day, make it a habit. You know, it's just teasing menow, it's just teasing me
第一部让我产生幻觉的电影。我看海时,海没有动,屏幕以外的世界以怪异的速度向后褪去。
三星半 多半星给画面 慢镜头下的海真是太美了 画面拍打过来甚至有一丝眩晕
想家了。
状态:whats living anyway. the only problem is I fall asleep too quickly. I try to watch a little bit every day, make it a habit. You know, it's just teasing menow, it's just teasing me
#Venice2017# 影评人周。纯粹是个实验电影或者说“慢电影/slow cinema”,对海浪不同天气不同光线下状态的研究(很像阿巴斯的[五]和[24格]),以及与之匹配的各种流动的元素的排列组合研究。声音制作十分讲究。最后一个长镜头致敬迈克尔·斯诺的实验电影名作[波长Wavelength]。
其實看到最後都以為是部紀錄片。幾十分鐘的大海鏡頭真的大大滿足了我對海的渴求,沒錯就是為了看海才看的所以也沒失望。無盡的蓝色浪與隨船和浪搖晃,人物場景少,對話更少,但少有的對話的方式非常舒服。最後一個鏡頭推上去定得很妙啦。然後女導演好帥,被迷住啦。JIFF0508CGV5
真棒👏🏻!
景美 片子无聊
3.5 这个电影有毒啊!应该去找个大银幕看一整天(嗯那跟我去坐个游轮看大海有什么区别呢?
海拍得很美,但真得有个足够闲适的心境去看,否则真看不下去。
感受海浪的波纹 节奏 律动 带眼睛去到不了的地方看海 动态镜头很喜欢呐
这种片子放在当代艺术馆更好,而且片长不应超过20分钟,因为很容易失去观众。之所以一定要给影片划类,因为如果找不到参照系就不可能对它达成共识。这部影片一开始让人想起鲁本·奥斯特伦德的电影序列,而实际上风格也是类似的,更像是鲁本电影的“前传”。然而模糊的是,电影一共两个“主人公”,开头部分的“表演”之刻意让人一度怀疑这到底是一部怎样的影片。到中间部分的时候有很晕船,后来变成升格了稍微好一点,所以这真的不是一部指向人生理平衡的电影吗,也正是因此本片走出了类型化的鲁本电影的印象,而以拒绝观众的方式保持了自身的先锋性。
继续做一个声音空间到位后即臣服于感官的低级观众。
An ecstatic experience.对材料力学、光学与声学性质的自发性展示,不仅在拍摄内容上更在拍摄方法上捕捉到了“drift”所蕴含的运动诗学与情绪模态
嗯,厉害!(7.1/168 2021·1·16)
有点晕船
沉浸式体验
看了一半实在看不下去了,看了35分钟仍旧不知道主题是什么。每个动作都很长,雪花足足飞舞一分钟,骑自行车、开车都各有一分钟,总长才95分钟。我决定放弃了
怎么可以把海浪拍的这么好,明明要比一些人短评里提到的阿巴斯好看多了,给观众提供了"入口",观影过程中能够明显感受到"变化",情绪能够一直被牵动。
大海里没有一片浪花是“重复”的,象征了一种自然运动的无序。无复存在的情绪实体,感官则借由纯粹的观看打开。电影内部可能隐含着对感官体验的辩证:声画的同步与虚构(海浪的自然声,以及同频波动的电子音);时间的绵延与静止(流动的海水、鸟、树,以及静止的室内空间、静帧的海水)。似乎还是一部允许闭上眼休息的冥想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