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写的印刷体
Tipografic majuscul,涂鸦少年秘密档案(港/台),Uppercase Print
导演:拉杜·裘德
主演:Bogdan Zamfir,Şerban Lazarovici,伊万娜·雅各布,谢尔班·帕夫卢,亚历山德鲁·波托切安,Valcu Silvian
类型:电影地区:罗马尼亚语言:罗马尼亚语年份:2020
简介:1981到1985年间,时逢独裁者尼古拉.希奥塞古统治时期,当时罗马尼亚为史达林体制最严重的国家,少年穆古・卡林内斯库夜半奔走街头,以白色粉笔涂鸦书写抗争讯息,受到祕密警察逮捕、审问,最终离奇死亡收场。 延续《追拿吉普赛》自多元历史文本取材的手法,导演哈都・裘德进一步将贾尼娜・卡布纳流的剧作改编成一齣破格的“文献..详细 >
后共产主义之殇,形式有启发。
真实的、排演的、伪造的之间戏剧性的反讽与调转
6.0 花了差不多一周的时间看完,对素材的使用能力很出色,但对这些事真的没啥兴趣
主叙事情节是抓捕用大写印刷体写下自由宣言的学生穆古尔的过程。/又以素材插入的方式que了冰箱/红色装置背景是秘密警察的陈述,蓝色背景是监听现场,每段彩色装置艺术风格影像之后插入一段黑白的纪录片素材等各种来源的影像,罗马尼亚人民生活多面的刻画。/“我丢掉希特勒巨石,以为他会永远消失。但是纳粹的万字符,还牢牢贴在我肩上。”/第一段落最后对男主进行审判类似《倒》/时间:1981-1985-今日-1981/今日段落极为讽刺,当男孩去世,即便是在男孩葬礼上,窃听和监视依然在继续,且是在被美化成“青少年保护”的旗号下。/最后一段秘密警察的独白声画分离,画面不断展示各种资本主义景观,如lv、芭比等。同时也有施工的教堂。秘密警察被判政治迫害罪,因为迫害那名反对政府的男孩。但其中九成人只是忠于职守。
为什么这个当时没标
期间穿插1981-1985年间新闻片、各种电视歌舞、访谈、纪录节目等充满活力,与刻意刻板的舞台剧搬演朗读风格成鲜明对比,可惜导演仅流于并置,并未深入探究不同历史时空、媒介表达、政治意识之间缝隙与张力。不断“打死老虎”和强化刻板印象是智识懒惰,无助于理解过去与现实。但,可能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机器要不断重复陈词滥调维系其运转及“民主自由就是好”的幻觉不管工人阶级有无饭吃房住。想起那部关于波兰拖拉机工人的纪录片里有位老人说:“民主是他们的民主,没人在乎工人阶级”——被摘桃子的波兰工人们。
汽车停在楼下,按喇叭给楼上的人,打的鼓点信号,和《绝地求生》游戏直播,粉丝和主播,确认自己人,用枪声打的鼓点,一样。
3.5 用一种特别的形式呈现历史,虽然无法共情,但对自由和民主的追求,可能会是人类文明进程中永远都不可能停止的事情;尤其当你来自一个高度集权的国度。
又提到了去德国打工。
3.5 荒诞初现
8.7 舞台上演员的僵硬表演是编排好的,电视机里一片祥和,歌舞升平的真实影像也是假的,可将两者结合在了一起,却产生了“真实”的情感:畏惧着旧时代的政治恐怖,又为完全的变革感到庆幸;而最终这种感觉又被另一层“纪录下来”的“自述”给完全摧毁。罗马尼亚真的改变了么?一切都在重新上演,舞台剧能不断重复,历史也是。在这场荒诞又绝望的谋杀纪实背后,拉杜裘德所想表达的远不止旧时代的罪恶。
咒语般的电影。集体记忆的毒素挂满糖浆,嵌入个人档案,站在舞台中央,用大声疾呼的口号抗辩,终被血红的印章钉入死牢。
对记录影像本身的迷恋,到在《野名留史》试图改变介质本身的跨越,印刷体像是补完了在二者之间的一座桥梁,也无怪乎会有《倒霉性爱》中对互联网生态的敏锐嗅觉
装置舞台和历史胶片组成的电影实验,根据真实故事改编,见证齐奥塞斯库时代的告密和迫害,就像一场草木皆兵的噩梦。大写在墙上的印刷体标语,隐藏着苏东剧变的时代预言。不是我说,导演的拍摄手法越发匠气了,观感还不如上一部...
年度十佳④//一部彻底由实验构成的电影 或许这种说法也不够准确 杜拉裘德仿佛找到了作为影像的驱动性 将虚实融为一体 一边作为历史的忏悔者 一边又是虚拟背景下的朗读者 同时我们有且必要将历史的回望通过媒介写入未来的能力作为时刻警惕和提防自己身处的社会运作下的自由主义
一直不太喜欢杜拉裘德的风格,直白又生硬,像是政治宣传片,比波蓝波宇差太多
#FNC蒙特利尔#这简直就是影像装置表达的最佳效果!那个民族不自由?那个国家不想反思错误?神的~
3.5 Forum 装置感极强的戏剧场景(面无表情读秘密警察讯问记录和还原窃听到的对话场景),与穿插其间的文献影像相映成趣。一个齐奥塞斯库反对者的死亡纪事。密布监控压抑与背叛的生活,与今天的我们又何其相似。
裘德在《野名留史又如何》之后的再一次影像实验,这次的冲击力显然不如前一部。80年代反动标语案件的舞台剧重演与当年罗马尼亚政府宣传片的并置,他似乎没能确切建立起两类影像之间的联系或对比意义,导致观众产生疑惑:这是在质疑影像的真实性吗?为什么不直接用纪录片形式还原当年的案件呢?
呈现罗马尼亚1981年的反标案,取材于秘密警察“当事人的交待档案”与监听记录,背景混剪的当时的一条条新闻简报里则是“祖国一片欣欣向荣”……过于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