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部外传电影来讲,故事并没有真正的剧情可言,这也无外乎讲述它们整个起源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当中,最为有趣的还是电影刚开始的时候被恶搞整蛊的桥段,一旦回归到剧情上来,电影的节奏一下子就变得散乱了起来,一会公路片一会冒险片拼接起来,虽然带动了全片的节奏,但并没有塑造出令人印象深刻的剧情,莫名其妙是这部影片给人最大的印象,不知不觉的就陷入了一个剧情当中,而这个剧情对于女性和小孩子而言比较容易理解,而对于男性来说,感性的成分太高,以至于剧情中伴有愚蠢角色的智商高情商低的低能设置就显得不是那么理智,不过总得来说,能够成就这部电影的原因是小黄人这个角色实在太招人喜爱,从《卑鄙的我》中明显能够感觉配角高于主角的风头,而一旦单独拿出来成为主角,很显然它们的配角本色一览无余,只能说有些角色注定当不了主角,虽然有着极为明显的优势与招人喜欢的本质,可是在人物诠释方面,就像陈佩斯与朱斯茂演的小品《主角与配角》一样,不知不觉的就回到了原来的角色上来,也就是说有些人天生就演不了主角,就像电影里面的小黄人一样,天生就是配角的命。
电影告诉我们,什么才是真正的单纯,电影里面小黄人就是单纯的代表,它们做不回自己,总想跟随世界上最坏的人,这是一种趋利避害逐强避弱的表现,只是这种表现一旦遭遇危险,性质也发生了改变,也就是电影里面所表现出来的它们并不是真正一心一意的跟随最坏的人,而是自己在没有遭受危险的前提下,一旦越过了这个范畴,它们也会进行反抗,进行斗争。
所以说逐强避弱是它们单纯的本性,趋利避害才是真正生命的意义,这才是电影所表达出来的最质朴的观点,也就是说无论再傻再蠢萌的东西,在选择上仍然脱离不开生命的本质。
我发誓这是我看过最烂的好莱坞动画电影。
除了卖萌还会干嘛?
剧情低幼的很,笑点是生硬的加进去,这是一部多么烂的电影,还不如恐龙当家。
人家的故事是低幼一点。
但人家的画风比你好多了。
我真的是太讨厌小黄人。
真不要脸,只会,卖萌算个屌。
海底总动员二比你好多少倍呀!
你这个2,b。
烦人的电影,招人烦的电影我看了这种片就想吐这种电影,真的跟一个人说的一样,跟三流的偶像剧一样。
完全不如前两部,而且让你们的脑残粉,更加,失望了,所以我永远喜欢皮克斯。
我不喜欢你们梦工厂。
恶心的梦工厂。
喜欢迪士尼。
不喜欢你们的破梦工厂电影。
还以为是外传性质,像《马达加斯加的企鹅 》那样,独立于马达加斯加系列四主角之外四企鹅,结果却是神偷奶爸的前传故事,是小黄人遇到神偷奶爸格鲁之前发生的寻求主人的故事。
在看完《神偷奶爸2》之后,我就有发影评后,估计会出一种小黄人为主角的电影,因为在2里,小黄人的戏份就挺多的,果不其然,真出了这部。
而且,根据这部的情节,我觉得可能还会出小黄人第二部。
因为这部情节竟然不是说它们怎么找到格鲁并怎么认主的,而说遇到格鲁之前的遭遇。
格鲁在最后时候以小孩的身份出场,倒是挺燃的。
所以,很有可能出第二部述说小黄人们与格鲁之间的事情。
再说回本片的质量,制作当然还是一如既往的好,可是我怎么不觉得有多欢乐呢。
全片,我可能就笑了三次左右,真的,本来心情不好,想看看搞笑片,缓解下,结果也没什么笑。
在之前两部中《神偷奶爸》中,小黄人虽然是配角,却凭着蠢萌又神经大条的形象抢足了戏份。
最新一部《小黄人》干脆把整部电影都献给这些胖嘟嘟的小怪物们。
小黄人们当上了电影的主角,依然状况不断,把整部电影都搅乱成了狂欢派对。
小黄人神秘的历史也在电影中揭晓。
原来这些小黄人在恐龙时代就已经存在,比人类还要悠久。
他们有伟大理想,就是要服务地球上最卑鄙的主人。
在小黄人扭着屁股追逐理想的过程中,无意间见证了许多有趣的历史。
古代最开始是恐龙时代。
小黄人果断选了看起来最凶猛的“小短手”暴龙当老大。
暴龙是陆地上出现过的最大型肉食性动物之一。
暴龙很受科幻电影的欢迎,经常在电影中大吼一声就狂奔起来追逐主角。
可是在小黄人面前,暴龙显得有些笨拙,还被这些“衰仔”害得掉进岩浆。
其实许多化石证据表明暴龙并不灵巧,甚至不会大吼。
在小黄人善良天性面前,暴龙终于找回自己,摆脱科幻电影的愚蠢设定,重新变得笨笨哒。
镜头无意中扫过许多火山爆发的场景,这也符合恐龙灭绝的一大假设:超级火山爆发造成的环境突变。
恐龙时代之后,小黄人就遇上了人类。
随着埃及文明崛起,小黄人觉得自己找到新主人。
古埃及文明简直就是古老的代名词,从公元前3000年延续到公元前332年。
古埃及文明经历无数朝代最终灭亡时,秦始皇都还没有统一中国。
古埃及文明是尼罗河的馈赠。
尼罗河定期的泛滥,给古埃及人带来适宜耕作的沃土。
等到水退之后,农民只需在地里撒上种子,让牲口踩一下,就可以坐等丰收了。
在农业富余的支持下,古埃及可以有足够的民力来为法老建造金字塔陵墓。
只可惜,小黄人犯了个小小的工程失误,用金字塔压死了法老。
小黄人并没有气馁,他们黄色的小身影很快照亮“黑暗时代”。
所谓的“黑暗时代”是指中世纪,大约从公元五世纪到公元十五世纪。
后来的文艺复兴学者认为这个时期的欧洲社会停滞、文化落后、宗教迫害严重,所以把它称为“黑暗时代”。
事实上,中世纪并非一无是处。
在这个时期,西北欧经济得到开发,孕育了一些重要的近代国家,如英国、法国、荷兰等。
而高耸的哥特式教堂也极具审美价值。
小黄人在一个哥特教堂中找到了新主人——吸血鬼德古拉。
他的原型来自罗马尼亚大公弗拉德三世。
据说他酷爱用木桩把人刺穿,土耳其人甚至传言他一次把两万人刺穿,任其腐烂。
这么一个恶人,也因为小黄人好心拉开的窗户而灰飞烟灭。
小黄人的下一位主人是拿破仑。
这位科西嘉人从小兵做起,稳定了法国大革命后动荡的政局,并凭借天才般的军事指挥能力击败欧洲王室的围攻,成为法国皇帝。
皇帝还让他们加入最重要的兵种——炮兵,足以看出拿破仑对小黄人的信任。
要知道,炮兵是拿破仑的王牌。
他最重要的军事胜利,都有赖于灵活机动的小炮。
小黄人显然参加了远征俄国计划,在冰天雪地中为皇帝开炮。
只是一不小心,小黄人一炮把拿破仑本尊轰飞。
当然,一场战争的胜负从来不是由英雄或小黄人决定。
当数目庞大的法军难以在苦寒的俄国获得补给时,就已经注定是个败局。
无论如何,小黄人还是被当做替罪羊。
他们被迫隐姓埋名,等着再次出山。
1968年的美国与失败相比,平庸更让小黄人挫败。
即使理想已经遭受了无数次打击,他们还是再次出发,勇敢去追梦。
这一次,为了找到新主人,他们到了1968年的美国。
1968年距离二战有二十多年,“战后一代”已经成长起来。
美国以超级强国的姿态傲视世界,德国和日本的经济也以奇迹般的速度快速发展。
但富足并不意味着安定。
美苏争霸是世界的主旋律。
为了与苏联对抗,美国直接参与越南战争,却陷入战争泥潭。
借助1960年代才大量出现的彩电,媒体很快把真实的战争画面传回到国内。
美军的战争暴行被披露后,反战呼声高涨。
民众四处游行,在芝加哥、纽约、华盛顿举行大型集会,要求美国从越南撤军。
初到纽约的小黄人,也毫无理由的热情反战。
与此同时,美国的民权运动也在高涨。
黑人民权、学生运动、妇女运动此起彼伏,对主流文化提出挑战。
1968年,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遇刺,就掀起了轩然大波。
嬉皮士运动也应运而生。
年轻的“战后一代”用叛逆行为,来表达自己的独特个性和对权威的不满。
这些嬉皮士服装奇特,吸大麻,推崇性自由,反对安逸的中产生活。
根据这一年的调查,纽约75%的学生都尝试过大麻。
很多嬉皮士都来自于富裕家庭,却愿意在马路边搭便车,从一个城市流浪到另一个城市。
小黄人也聪明的学会了这一“搭便车”方式,只是他们的目的不是“爱与和平”,而是寻找卑鄙的主人。
年轻人的不满情绪还反映在流行文化上。
同样叛逆而自由的摇滚乐,也在1960年代成为时髦。
许多传奇性的乐曲都是在1968年推出,比如披头士的"Hey Jude",大门乐队的"Hello I love you",西蒙和加芬克尔的"罗宾森夫人"。
在这些歌曲中,歌手鼓励听众打破世俗,以独立的精神来生活。
这些摇滚乐队的演唱会能聚拢大量人气,气氛热烈而疯狂。
“那谁”乐队的主唱就在一次表演时热血上脑,把手里的吉他都砸了,成为具有象征意义的摇滚动作。
小黄人大概是受此影响,也在一段疯狂演奏后,酷酷的砸烂吉他。
面对分裂的美国,1968年参选美国总统的尼克松提出竞选口号“让我们团结起来”。
小黄人登陆纽约时,正看到他的竞选广告。
尼克松成功当选美国总统,从越南全面撤军,废除南方的种族隔离,还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阿波罗11号也在他任内成功登月,在太空竞赛中领先苏联,让美国长出一口气——虽然登月的照片有可能是摆拍的,还被小黄人偶然撞见。
然而,尼克松在水门事件中不诚实的表现,导致他被迫辞去总统职位。
显然,除了有能力有作为,美国民众对他们的领袖还有别的要求。
英国皇冠小黄人在美国找到女魔头斯嘉丽,成功当上她的随从。
斯嘉丽派给小黄人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夺取女王的皇冠。
帝国皇冠是英国王权的象征,常常用于加冕仪式和重要典礼。
现在的版本是1937年重新制作的,共使用了2868颗钻石,273颗珍珠,17颗蓝宝石,11颗祖母绿和5颗红宝石。
当时的英国依然是“日不落帝国”,有广阔的海外殖民地。
来自南非、印度等地的宝石,也象征着女皇对这些地区的统治权。
然而随着殖民地解放,英国早已不是往日的“日不落帝国”,帝国皇冠也有些名不符实。
更何况,经过“光荣革命”的英国早已是君主立宪制国家,国家权力掌握在议会手中。
斯嘉丽对皇冠的渴望,更多的是出于自己的执念。
这么多宝石做出的皇冠自然很沉重,女王也不乐意天天戴着。
皇冠很多时候就放在伦敦塔里展览,直到重要典礼时才被“请”出宫。
伦敦塔位于伦敦市中心,实际上是属于英国王室的一处城堡。
它的功能很丰富,既是国王的宫殿,也是关押重要犯人的监狱,还是牛顿监督铸币的地方。
保卫森严的伦敦塔曾经关押过许多重要人物。
亨利八世在这里关押他的情妇安妮博林,理查三世在这里关押废黜的侄子,一战和二战时的德国间谍也被关押在伦敦塔。
如今的伦敦塔已经是世界文化遗产,成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小黄人假扮成游客,成功混入伦敦塔。
但不走运的是,皇冠正好被女皇戴出宫。
小黄人只好在马车里与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展开了一场争夺战。
但小黄人的能力战五渣,眼看就要被逮捕,却不经意从石头中抽出一把剑,诡异的成为了英国国王。
“石中剑”的故事来自于亚瑟王的传说。
在传说中,亚瑟有一次急于比武,从石头中拔出一把剑,被预言会称王。
后来,亚瑟在魔法师梅林和圆桌武士的帮助下,果然成为英格兰的王。
亚瑟王是虚构的人物,真人原型可能来自6世纪抗击萨克森人的一位不列颠人首领。
无论如何,亚瑟王的故事还是在民众中广泛流传,并被改编成各类文学和影视作品。
故事的最后,小黄人打败了阴险的斯嘉丽,把王位归还给女王,并去追随新的主人。
他们暂时生活在公众视野之外,等待着下一次亮相。
相信在女王的传记中,一定不会忘记小黄人英勇而伟大的贡献。
但小黄人已经不需要传记作者的二次加冕。
他们传说早已超越历史,永远铭记于人心。
历史如浮云,唯香蕉与爱不可辜负。
改编自我的日记:http://www.douban.com/note/504644191/
首先我并没有看过评价颇高的卑鄙的我,小黄人于我来说只是一群萌物,我也只是为了这一群萌物去看电影。
但是我没想到它就真的只剩下萌了。
一群小黄人聒聒噪噪地坑死主人,然后寻找新主人,然后三傻闯入美利坚大闹英格兰,最后弄死女魔头找到新主人,看似随意但实际刻意地尽到了一部前传的职责。
撑死是个周边,却想给人见到本尊的体验。
我想它最大的贡献就是让人再去看一遍卑鄙的我(室友如是说。
)剧情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尿点很多,笑点牵强。
莫名其妙地开始莫名其妙地结束,没有出人意料的转折,没有扣人心弦的高潮。
单单剩下一堆萌物在你面前插科打诨整整90分钟,也是有些腻歪。
小黄人作为配菜,在电影是绝对的亮点;但是它一旦成为正餐,反而失去了原有的亮点。
故事简单,who cares?年代细节对不上,whatever.小黄人够萌就好啦。
亮点:小黄人顶开下水道的时候,披头士踩过去,《Abbey Road》。
短腿柯基,女王最爱。
无时不在的下午茶,开车的警察,新闻主播,露天的茶座。
这种搞笑的吐嘈方式。
伦敦的雨天……以及好多。
小黄人致力寻找big boss,但最后他们有没有想过其实Kevin就是大Boss,好吧,最后出现了格鲁。
Bob好可爱啊,一直带着他的小熊熊,最后还收了只老鼠……Stuard一心一意他的音乐梦,在斯嘉丽的城堡里小黄人从斯嘉丽的金块上踩过去和后面进入城堡里疯狂拿金块的坏人对比太鲜明。
对于小黄人来说,Banana的吸引力远远高于地位、金钱。
总之很欢乐的一部电影,看小黄人卖萌就够啦。
影片中的小黄人呆萌可爱,它们一直在寻找自己的主人,它们曾经服务过的主人包括霸王龙、原始人、吸血鬼等坏蛋。
到了上世纪60年代,凯文、斯图尔特、鲍勃三个小黄人组合又开始卖萌犯傻,它们搭上了银行抢劫犯的顺风车,在经历了一系列的坎坷之后,小黄人终于成为女魔头斯嘉丽的助手,这个女魔头能耐很大,拥有超级机器装备,她很想成为女王,她让三个小黄人为她盗窃英国女王的皇冠。
当三个小黄人盗窃皇冠并打闹了伦敦城市后,脱离险境的招数竟然是拔出“石中剑”!——当鲍勃被众人围攻时,它将“石中剑”使劲一拔,面对手握“石中剑”的鲍勃,所有的人瞬间臣服,鲍勃便成为英国国王了。
后来,女魔头找到三个小黄人,她拿着“岩浆枪”那么一吓唬,三个小黄人便立即让贤,变成了女魔头的阶下囚。
尽管小黄人它们一直渴望为真正的坏蛋服务,但当它们遇到正真卑鄙的新主人后,它们似乎又不想那么坏了!这部充满了童趣和欢乐气氛的电影结束了,呆萌可爱的小黄人形象给我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我真的特别特别特别喜欢小黄人,大眼萌仔真的超级超级可爱,整片一直在blablabla的。
听不懂,但是很可爱。
剧情真的不怎么的,但配音和萌就可以了。
小黄人一直在找大坏蛋,在找世界上最坏的坏蛋遇到过人类,熊🐻,恐龙等等但我们小黄人最爱的是香蕉和卖萌,随随便便就是萌化你的心❤小黄人系列我也看完了,期待第二部哦。
《小黄人》这部电影,其实在剧情上没有太大的惊喜,不过好在萌萌哒的小黄人三人组和影后桑德拉的精彩演出为本片提供了不少亮点。
先说小黄人三人组:理智且具有领导才能的高个子凯文、独特的摇滚中二少年斯图尔特,以及最最可爱的大眼萌鲍勃,这三个小家伙为我们搭起了一台戏。
其中最吸引我的、也是我最喜欢的,当然就是那个小矮个子鲍勃了还记得鲍勃的小熊再次归还给它的时候,它说了“谢谢”之后,紧紧将小熊搂在胸口的样子,真是太可爱了其次来说说影后桑德拉:完美契合角色的配音,生动的情绪表演,真是让你拍手称赞。
桑德拉虽然饰演了一个没有太多挖掘空间的女反派,但她依靠自己优美的声线,将这个角色塑造的堪称完美,《小黄人》电影要是没有她的压场,这部电影就会完全变成一部恶搞片。
影片最后出现的少年版格鲁,真是让人感到惊喜,一方面我发现“哇格鲁你也曾经年轻过还长得挺可爱头发也挺茂密真是不可思议”,另一方面我竟然有些感动和怀念,可能是一下子回忆起了看《卑鄙的我》时候的心情。
总之,《小黄人》这部电影虽然没有做到特别好,但依旧给我观众不少有趣的体验,我还是很推荐周围的小伙伴去欣赏这部电影。
因为本人对卑鄙的我十分喜爱。
所以对类似番外篇的小黄人也抱有极大的期望。
也或是因为如此,才让我看完之后没有像预期那么高兴。
影片是标准的美国PG动画,有标准的故事线,搞笑的桥段,丰富的肢体语言还有正确的价值观。
只是因为它太标准了,所以让那些熟悉套路的人或多或少都能猜到故事走向。
最后小黄人们遇见少年奶爸的场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不过略有意思的是,虽然影片对小朋友们倡导的是标准的道德观,比如团结,忠诚,坚持。
但是故事的主角,小黄人们,他们的目标却是寻找一位最“邪恶”的人来当领袖。
这种有意思的设定虽然新颖,但是在很多地方却缺乏逻辑。
比如Scarlet发现三个小黄人背叛她以后,决定对他们处以极刑。
虽然过程有趣,但是这是小黄人们却开始以”正常的“价值观选择——与Scarlet对抗。
理论上来说,此时的Scarlet应该是最邪恶的,但是小黄人们却放弃的继续跟随她。
也许毕竟是触犯了自己的安全,小黄人们没得选。
但是我觉得整部影片,甚至包括卑鄙的我前两部,对”邪恶“的定义并不是真正的字面意思,而更像是用一些吊炸天的手段做一些特立独行的事,比如用高科技对抗个警察,偷个月亮,抢个皇冠。
小黄人才是真正的嬉皮士。
但不管怎么做尽坏事,也要保持”盗亦有道“,要忠诚,要团结,要够友爱,所以这些坏事看起来似乎又不那么坏了。
从这个角度看,这种略有矛盾的价值观,简直就是美国普通民众的反智主义一个缩影:管他对错,够酷够炫够情谊就行。
然后用各种桥段支撑以一部电影。
这本身没什么难度,毕竟那几个小家伙随便摆摆造型,打闹一番就是个笑话。
网络上有好多精彩的小黄人小视频。
几个小家伙相互捉弄,一两分钟的时间里笑料不断。
我觉得这应该是这个题材最好的表现方式。
只是这么做成一部电影,难免有几分困乏。
不过影院里大多是小朋友,哈哈一乐就行。
小黄人更像是一个有趣好玩的配菜,和主菜一起吃别有滋味。
单独拿出来吃,还整整吃一顿,真是有些不适应。
所以让我们一起期待卑鄙的我第三部吧~
很搞笑,搞了很多电影,很多经典
卖萌指标即将用尽
看一看~笑一笑~三个傻蛋闯奥兰多~
5.5/10
对着棉花糖看久了其实挺无聊的
预算:7400万首周末票房:1亿1571万北美票房:3亿3604万全球票房:11亿5727万上映日期:15.07.10上映周数:23周分级:PG最高院线数:4311北美最高排名:1
万达CBD影城2015.9.19.9:30am
完全没有剧情的卖萌片,好几个梗忍不住爆笑
小黄人赛高!真是黑了一路哈哈哈
可以叫它卖萌剥削片么……所有音乐的梗加一星,尤其是听到了the doors,我还想后面会不会有性手枪的god save the queen,果然是我想多了。
我觉得对于卖萌片的要求不就是它萌不萌吗?
一直不舍得看,终于在家看了3D蓝光,蠢萌三兄弟...结尾出现真正的boss小guru...专坑主人的族群终于找到归属...
小黄人有名字了
伊丽莎白真的好像啊。太可爱了,不过胖子说,这是在黑英国吗?哈哈哈哈,真有点大不列颠小美利坚的味道
看睡着了竟然。。。
这部片子把我的智力拉低到幼儿园水准。全篇大多是靠浮夸的动作和音乐来制造笑点,适合小朋友,却不适合我们这种喜欢语言型幽默的成年人。老实说,这部片子我看不到片方的诚意,感觉小黄人就是拿来抢你们兜里钞票的工具。没有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为一名教育从业者,我真心觉得皮克斯在这一方面做得更好
萌 经典 卑鄙的我 Minions 笨蕉! 笨蕉蕉!! 他們只會說香蕉.....楊千嬅小姐在他們面前是大敗下來, 只有爆牙英女王才勉強, 畢竟是個會喝醉酒的女王, 跟奧運一拼, 那次找007來跟女王開大玩笑.........
#好莱坞辱英大赏
好喜欢鲍勃~!
剧情挺弱的就,不过萌Bob搭救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