憨豆向来就是这么一个“英国形象”,他是英国浓浓保守主义国家性的拟人化。
英国本位的影视形象不止憨豆,不过憨豆是一个经典常青树。
但或许已经有人发现,憨豆代表的英国情感,已经从一种“你强任你强,死猪不怕开水烫”的自嘲中的优越感,逐渐变成了一种自渎取宠式的恐慌心态。
这种恐慌集中投射在影片中歇斯底里的蠢货女首相(当然映射的是特蕾莎·梅)身上,放大了对英国彻底失去“发达”和“进步”的脚步的DIGNITY的忧虑。
而憨豆在影片中表现得毫无办法,必须以非常牵强、硬拗的喜剧巧合,才能硬生造一个团圆结局出来,才不会颜面尽失。
但这一颜面,被影片中那艘老旧潜艇和老古板的女舰长又是自嘲一番后,实际上已经所剩无几了。
现在这个憨豆形象的内核,是反全球化,而反全球化的实质,则是害怕新贵国家将会借着全球化,占领新一轮技术和商业革命的高地,建立新的秩序和霸权,将英国自己的话语权稀释至无。
英国害怕自己老派的商业金融霸权,会让位给新的技术金融霸权。
它的头号假想敌,在影片树立的反派上,已经很明白了,就是美国。
英国对待美国,以前是又爱又恨,须臾间开始变得又怕又恨了。
因为权力结构开始变得压倒性倾斜了。
当英国在欧盟中,英国人有一种能够与美国隔岸抗衡的自我良好,这大都源于欧盟给予的政治后盾但英国人并不自知。
而当他们“不知好歹”要脱欧后,在这个节骨眼上,他们一瞬间发现自己的实力早已不足以夹在两个强权之间,像18世纪的自己那样,用游刃有余的外交手段自由快乐地操纵世界政治了。
一,它早已当年日不落的大英帝国;二,他面对的早不是逊于自己的几个欧陆强权,而是远非一个体量的一个美国和一块瘦死骆驼比马大的欧盟。
在这样的背景下,英国人的恐慌就被割裂为影片中的两个面向,其一,就像憨豆一样,顽固地守旧,鄙视互联网,鄙视智能手机,鄙视AI技术,鄙视纯电汽车——值得注意的是,憨豆并不是反技术主义者,他反对最前沿的信息科技智能科技,但是却决不反对上一代的工业科技机械科技,我们看到他痴迷的是上个世代技术序列最前沿的“奇淫巧技”,高级手枪、爆炸物软糖、钢笔炸弹、大马力肌肉车……这些足以证明憨豆并不讨厌现代化和工业革命,他只是讨厌不被自己掌控的现代化和工业革命,而已——其二,就像片中的英国女首相一样,又不得不歇斯底里地渴望、需要他们鄙视的那些东西,即使会有因此成为附庸的不甘。
在这样的割裂下,这部电影注定会变得很膈应,很难达到一出真正意义喜剧的效果——自我承认和自我调侃的释怀,反而是获得了自欺欺人的效果——憨豆凭借着中世纪的盔甲和砖头手机——索性就让它更倒退一点好了——打败了阴谋家手中最先进的科学科技,功成身退,抱得美人归。
有趣的是,还有一部和这部《憨豆特工3》相似而对位的英国电影,叫《王牌特工》。
同样的类型,但后者显然要积极向上得多。
在底子里,《王牌特工》里的特工真正把英国人的文化性格和各种奇形怪状到极致的未来科技融合起来,勇敢拥抱了进步与未来,主导了世界的命运。
它更加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也因此具有了一部好电影的潜质。
而电影上映的那年,正好是英镑坚挺,欧盟危机重重的时候。
到了一两年后的《王牌特工2》,英国人莫名其妙地开始变得不那么自信了,我们好特工的接班人一开始就遭受了灭顶之灾。
不得不投奔了美国老叔。
不过还好,通过缔结坚实的英美同盟,在大亲戚的帮助下总还能重拾江山,狐假虎威。
没想到那么快,到了今天的《憨豆特工》,英国人的心态简直就一泻千里了。
一边歇斯底里,一边皇帝新衣。
我想这其后的现实,大抵是此一时彼一时,日不落帝国彻底丧失了自知之明,非要脱欧,真把自己玩脱了。
玩脱的结果,大抵是像影片中揭示的那样,在作茧自缚的自我孤立后,要么更加彻底地接受某个强权的盘剥和宰制,要么是像个傻瓜一样反对这一命运,并相信傻瓜才会相信的他们的反对会获得成功。
这样子,它也算是当下一则合格的政治寓言了。
一直以来都有一种说法,喜剧的内核是悲剧。
一部戏剧能让人感动算得上是种成功,但最好的戏剧是让人笑到流泪。
提到Rowan Atkinson,几乎所有人都会想到Mr Bean,他以一种开拓性的方式让这个人物活了过来。
以致于哪怕这个电影的主角叫作Johnny English,我们也依然译作“憨豆特工”。
全世界那么多人喜欢Mr Bean,到底是为什么?
小时候看Mr Bean,笑点其实和大人一样,无非是角度不同。
在小孩子眼里,憨豆先生就是一个犯蠢的成年人,有时候比一些少年老成的孩子还要傻,总是一根筋做一些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事。
而在大人看来,能发现一个比自己还要傻的成年人真是好不容易,油然而生的优越感让他们对憨豆的故事欲罢不能。
看着憨豆跌倒、受挫、失败、委屈,观众们笑得前仰后合,似乎没有人意识到,憨豆的坏运气不是因为他特殊,憨豆之所以成为笑料,恰恰是因为他就是我们这样的普通人。
没有金汤勺银调羹,没有老天爷赏饭吃的天赋异禀,没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奇遇,随着成长,我们慢慢意识到一件事,“我就是平庸的人”,并且这种平庸有极大可能会持续一辈子。
一边抱怨上班像坐牢,一边还是会准点打卡;一边数落人情冷暖,一边还是想牵手真爱;一边感叹奢侈品暴利,一边还是想给自己买个礼物。
我们是如此渴望家财万贯、渴望被人爱慕、渴望光鲜亮丽,但现实世界里,我们总是“帅不过三秒”,随时被街道转角的某个人比得无地自容。
有什么办法呢?
金字塔顶端的生存者只能是少数,而我们,属于大多数人。
大多数人都是不被命运眷顾的。
别人耍小聪明求雨得雨,我们耍小聪明被自己耽误;别人装B饱受追捧,我们装B一秒破功;别人捡彩票日进百万,我们赚辛苦钱工资被欠。
如果把大多数人的不幸运记录到一起,我们简直每个人都是憨豆,随时都做着别人眼里的蠢事不自知。
生活有选择没错,只不过,有些人选中的最优项在旁人看来,那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灾难。
而旁人也并不知道,在我们做出选择的那一刻,这个选项已经是相对最好的一个了。
哪一个资质平平、身世无奇的人不曾幻想过一步登天?
和憨豆一样,我们每个人都曾努力做过一些事让自己看起来更“酷”一点。
我们以为,自己和别人不一样。
恰恰是这种“以为”,让我们每个人拥有了最大的共同点。
从壮志雄心到安于天命,成长的过程不在于得到多少,相反,越是成长,我们越明白哪些幻想需要被舍弃。
而这点上,憨豆真的不一样。
他守住了一个成年人心底最后的童稚,相信并坚持着为“幻想”做出最优选择。
平庸又怎么样?
坏运气又怎么样?
一秒窘迫后,他又会回归到自信状态,坚持做想做的事。
哪怕全世界笑他癫狂冒傻气,他也对认准的事坚信不疑。
一个人需要内心多强大,才能在现实面前撑起信仰?
我们都是憨豆,我们却不如憨豆,一点点的冷眼蜚语就可以把我们轻易打败,让自己在平庸面前溃不成军。
纵然都是平凡,我们的平凡写着无奈,而憨豆,偏要在沙漠里种出一朵花。
也许他最终也种不出一朵花瓣,但无疑,他才是那个寻找到生命真谛的人。
天不佑我,我自佑。
年少不懂憨豆,只道笑他无知愚蠢,长大方知各中心酸,笑着笑着眼角就开始湿润。
可能在一众的电影中选择去看《憨豆先生》也是情怀偏多,影片中的这种英式幽默我觉得很舒服,它不像美式幽默那么夸张,搞笑中带着些许腼腆,腼腆中带着些许自信,从小看到现在一直很受用。
有听到很多人说这部影片中很多搞笑的情节给人拼凑的感觉,没有给到一些大的场景去渲染,在该烘托气氛的地方偏偏冷场,以及无脑情节,反派的作风简直不把观众当人......
但是于我而言,看《憨豆特工》更像是看一个“失败者”怎么面对失败。
当下社会或许普通人三个字即意味着失败者,而我们大多数人都是那个特工憨豆,平凡、容易犯错,同时心中还有那么一丝想要去实现的梦想,否则,不去追赶时代,就被时代淘汰。
强尼其实已经被时代淘汰了,他作为一名地理老师,在影片的一开始就带着他班上的孩子们上演了一场真人特工演习,教他们辨别陷阱,伪装,被作为特工召回的也只是因为他的身份没有被泄露。
这是他做了那么久普通人去大展身手的最好机会,可悲的是他似乎不被人看好,只有他的助手跟着他,无条件的听从他的指挥。
似乎强尼每一次不管怎么出错,命运之神也总会眷顾他,在机缘巧合之际将好运的天平倾向于他,而每次也在他就要成功时一下让他输掉。
这好像我们的人生,当我们想干点成绩的时候总给人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总是有一股力不能恰到好处的使出来。
但路就在那,选择了筚路蓝缕,就必然举步维艰。
似乎强尼每一次不管怎么出错,命运之神也总会眷顾他,在机缘巧合之际将好运的天平倾向于他,而每次也在他就要成功时一下让他输掉。
这好像我们的人生,当我们想干点成绩的时候总给人一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总是有一股力不能恰到好处的使出来。
但路就在那,选择了筚路蓝缕,就必然举步维艰。
与其空想一条康庄大道,我们倒是可以学学强尼的“阿Q精神”,绝不让这些压力一点一点压垮自己。
人生已经如此的艰难,有些事不如就让它过去。
虽然到最后,强尼打败了大反派,拯救了英国,但最终他还是要回归原本的他,回归平庸,无所谓甘不甘愿。
到最后,学校门口隆重的迎接强尼并让他去做演讲,但是他先回了教室,孩子们熟练的在教室里伪装着,强尼把他的特工装备欣喜的展示给孩子们,我笑着笑着就笑出了泪。
特工的身份不属于他,人民的大英雄也不是他,最后的最后,我只是你们小小世界里的大英雄。
都说伟大的喜剧的内核是悲剧,其实有时候人们只是从它搞笑的外表下,看到了自己看到了人生,看到了人生那么崇高又那么卑微。
但是看到“憨豆”这么努力的生活就是我心中最好的榜样。
微笑、大笑、前仰后合……,虽然爱笑,但是很久都没有笑的如此痛快、淋漓尽致。
憨豆系列电影很早就知道,也了解这位英国国宝级喜剧巨匠的作品,但一直无缘或者某种短浅心理作祟,始终没有完整的看过一部憨豆电影。
11月中旬的一天,《憨豆特工3》本地首映,不经意的走进电影院,寥寥不到11人的影院内,略显空荡,或者不是热门场次。
从开局到结尾,突然发觉憨豆的经典表情不是笑点的开关,而是英国传统戏剧的逻辑,深深地触动了个人的笑点,这就好像开闸放水一样。
比如憨豆先生在G12会议中身穿中世纪盔甲,沉重的一步步的走向“大魔王”,比较俄罗斯美女特工的身轻如燕、风姿绰约,憨豆笨重的有点过分,鲍夫作为副手,为了憨豆先生一步一步的先行开路,甚至清理草地上的木门碎屑,英国绅士对传统的坚持,对道德的坚守,触动心灵的同时,也笑点频频。
英雄的出场并不都是完美的,王子式的经典正面形象终结于憨豆,但是结局的忍俊不禁,让人既感慨世事无常和主人公的“狗屎运”,但一路看来仔细想想,人生的不完美才是最完美的存在。
憨豆固执的坚守,无论世事纷繁,总是“邪不压正”,有人说这是英国的守旧,但是守旧和初心,其实内核是一致的。
当“大魔王”嘲笑百年前称霸全球的老牌帝国竟然沦落成这样的人保护,当智能手机可以实现“一些梦想”和“野心”,但最终却抵不过王者之剑,一剑下去碎片点点,原始粗暴,绝对的冷兵器对高科技,完美结束世界危机。
这是对互联网网通天下、网达天下的一种质疑,更是在深层次的向人们发问:人使用互联网,还是互联网掌控生活?
故步自封、因循守旧……,这些互联网时代的贬义词,大意不过反寓创新的重要意义,传统、创新这对双胞胎,到底如何平衡?
何为初心本意?
这才是看完电影后,憨豆特工留给人们的思索!
当然,请自觉略过憨豆用法棒“攻击”八十岁轮椅奶奶,将导游从双层巴士上扔下来等等,不知道这一部分是否暗讽冷战间谍的无底线英雄主义,这就不得而知!
不过总的来说,看了这部电影,笑和笑完之后的反思是最大的收获。
憨豆老了,喜剧也老了,题材跟幽默点都老掉牙了。
真希望他跟电影开篇和结束一样,当一名可爱的老师。
学生有这样的老师一定是福气。
恐怕不了解的父母跟学校会不放心不愿意孩子接触这样“不好好上课”的老师。
但是这样的人往往最有责任心,是挖空心思教授知识跟技能的。
看孩子们,多棒!
最后一个个用自己的方式欢迎他回来。
影片透着浓郁的英伦风。
不论是戏说英国特工还是首相行事风格,街道,着装都是英国的老派与新潮的体现。
只能在英吉利带上VR出去溜达的时候偷窥一眼,真想看多一点伦敦。
茶余饭后,推荐这个影片,我就是吃午饭的时候看的,不会让你笑破肚皮吃不了饭,也不会枯燥乏味,吃的是津津有味的!
首页 / 观点&研究 / 正文"憨豆特工3"独家影评:新鲜感为零2018-11-23 16:02 来源:电影界字号:该片主演阵容的星光灿烂丝毫无法弥补电影剧情的懒惰和笑点的老掉牙,更别提粗糙的电脑特效,枉费众主演们能伸能缩的表演实力。
《憨豆特工》系列睽违7年推出第三集 《憨豆特工3》 ,63岁的“憨豆先生” 罗温·艾金森回归大萤幕耍宝搞笑,但很可惜的是, 该片主演阵容的星光灿烂丝毫无法弥补电影剧情的懒惰和笑点的老掉牙,更别提粗糙的电脑特效,枉费众主演们能伸能缩的表演实力。
第三集中,罗温·艾金森与 《007:大破量子危机》“邦女郎” 欧嘉·柯瑞兰寇、以及回归演出的英国著名喜剧演员 本·米勒联手打击犯罪,更有奥斯卡影后 艾玛·汤普森饰演英国首相。
英国政府遭受一连串网络黑客攻击,所有任职中的卧底特工的真实身份都被曝光。
罗温·艾金森饰演的老派“憨豆特工”约翰·英格利士先生是少数已退休、身份未被揭底的特工,于是连智能手机都不认识的憨豆先生成了拯救英国政府、对抗黑客攻击的唯一希望。
“邦女郎”欧嘉·柯瑞兰寇加盟老派的憨豆先生一边要避免黑客追踪,向MI6要一堆“经典”武器,一边要找回本·米勒饰演的搭档包尔一起出击。
在出任务的过程中,憨豆先生遇到了欧嘉·柯瑞兰寇饰演的异国神秘女子欧菲莉雅。
同时间,英国政府的电脑系统不断受到攻击,艾玛·汤普森饰演英国首相忙着到处“灭火”,找来杰克·雷西饰演的科技新贵帮忙。
这一次,“憨豆先生”罗温·艾金森再次展现了他那张“橡皮脸”游刃有余的演技,继续演出这位被幸运之神眷顾的特工,扮丑耍宝样样不少。
本·米勒的喜剧功力也同样出色,饰演憨豆先生绝顶聪明又忠实可靠的助手。
“007”系列电影的金牌编剧尼尔·珀维斯和罗伯特·维德此次联手该系列的编剧老将威廉姆·戴维斯一同执笔 《憨豆特工3》剧本。
片中间谍电影的元素通通备齐,不但有特工与美艳女子在奢华高级的酒吧词不达意的喝酒抛媚眼,还有在九弯十八拐的断崖山路上的飞车追逐等等惊险场面。
然而这些内容只能说充其量只是这一系列的“标配”。
《憨豆特工3》中文预告片《憨豆特工3》的剧情可以说是了无新意,电影前15分钟大概就能知道剧情走向,对话内容仅为了推动剧情而存在。
而更雪上加霜的是, 《憨豆特工3》的电脑特粗糙到令人出戏,视觉呈现甚至比“星战前传三部曲”还原始,但后者可是将近20年前的技术水平。
这一几中,设计给憨豆先生搞笑的手法更是老掉牙, 依旧是他那令人皱眉摸不着头绪的耍笨加上夸张的表情与肢体动作,除了带上虚拟实境的眼镜意外走上伦敦大街这一桥段,其他耍宝搞笑的戏份只能给人既不好笑又十分冗长的感觉了,新鲜感几近为零。
《憨豆特工3》从剧本到制作特效, 整体感觉像是20年前的成品拖到现在才上映。
不谙电脑语言的憨豆先生对付现代网路科技犯罪,这个故事主题蓝图的大方向本來有浅力能碰撞出不同的搞笑喜剧,但显然这次机会被错失了。
这部电影每一分钟都在讨论一个话题:传统VS新科技,谁能赢?
“传统”这个词并不准确,只是我想不到与科技相对的中性词了。
最后Johnny穿着笨重的中世纪铠甲、迈着艰难的步伐,把iPad当石头砸向Jason。
Johnny无疑是传统的代表,他甚至不知道智能手机。
这一幕大概是想表达:传统以自以为是的坚固与荣耀,吃力地追赶科技的步伐,然后一如既往地用蛮力毁掉它。
Cot calm的数据库也是被导弹炸毁的,同样野蛮。
Jason被砸晕,他手里的设备被毁掉,但是数据却已经完整地传到了LA的数据库。
这是传统一派的短暂的、表面的、自我陶醉式的胜利,他们打败了人、砸碎了设备,却没能打败新科技的核心:数据。
而数据的保留又仿佛在昭示:科技无罪,有罪的是人。
其实导演已经在尽力客观地呈现传统与科技的优劣和矛盾了,只是在我眼里,这场战争以科技沉默而骄傲的胜利结束。
顺便说一句:这6.4的评分真是让人Gucci。。。
《憨豆特工3》一结:被称为世界三大喜剧之王的演员的罗温先生的憨豆形象一直令人瞩目,在憨豆特工前两部已经有不小的收获,不过,2好像收获不大,虽然三的结果也不怎么如意,但是我看憨豆都是为了纪念伟人而已。
2D得感觉始终还是不错的,虽然看惯了3D,但是2D也不会差到哪里去,影片中我最在意的还是那三辆车(复古车—阿斯顿·马丁,还有两辆不知道是不是幻影和兰博);欧嘉那性感的身材和相貌以及罗温的幽默。
三体现出来的憨豆特工多了几分认真、头脑和撩妹神技虽然还有迷迷糊糊的呆萌,但是最后还是完美结局。
还有相比前两部多了一些现代高科技东西,显得电影更加趋于现实。
憨豆提到了用老技术去抓捕嫌疑人,而片中的杰森却以高科技让人屈服,这里我有一个想法,关于科技问题的,我把它放后面再说,这里留个迷。
故事一开始就是英国网络沦落,随后就是猪脚上场,说句实在话,当憨豆开着阿斯顿马丁的时候在路上狂飙的时候,那电音的响起,就意味着我这张票还是没有买错的。
音乐和踩油门的声音完美合体所创造出来的声音堪比天籁之音。
后来遇到奥菲利亚的时候,我的天呐!
我想说,我想我的小宇宙已经爆发了,欧嘉的出场就是艳丽的象征,以及憨豆和奥菲利亚的互动也为电影种下了美妙的种子。
中间的内容我就直接跳过先,都是常规操作来的。
结局可想而知,敌人对于一个傻子一般的人都会轻敌,然后就是输在话多。
片子的剧情简单,但是总感觉味道变了,憨豆还是憨豆,罗温还是罗温,就是相对而言,感觉不太一样了。
也有可能是罗温老了,片中看到双鬓白白的罗温,感觉岁月就是把杀猪刀,罗温,七小福,古惑仔等等巨星,都老了,即使是老了,对于电影,对于观众,对于工作还是那么的尽心尽力,只是少了当初的味道,多了现今的情怀。
片中没什么特别的槽点可说,但是有三点我很疑惑,第一点:阿斯顿马丁没油了,是鲍夫推车推到酒店,那请问一下为何第二天就可以开车了?
油哪里来的?
第二点:杰森本可以直接逃走,为何还要回头呢,这样的设定不就显得电影有点偏轨了么?
第三点:关于结局,我个人觉得有点快,有点仓促,可能是编剧在最后收角那里没有收好。
倒是有了一个特别的问题,关于高科技的。
片中憨豆特工用了原始方法找到并且抓到了罪魁祸首杰森,但是片中还运用了一些现代高科技技术的工具,得以辅助特工办案;还有就是开头的网络沦陷事件和杰森的犯罪手法。
两个点,都是在讲高科技对于现今社会的影响。
那么我的问题是,现今社会,科技已经如此发达了,科技带给我们的好处很多,但是弊端也很多,那请问科技还需要继续发展吗?
(第二个问题)或许原始的方法真的很有用,但是远远不及现代高科技技术或者片中提到的代码,算法。
总有一天原始可能会被完全代替甚至被人遗忘,但是当高科技再一次统领时,原始方法是否还会被再次重用或者被忆起?
总体来说,本片最大的看点就是憨豆那爆棚的RP以及人生道路上的美好总是一帆风顺。
没有一点点颠簸。
可能就是常言道的傻人有傻福。
此片对没有看过前两部的人来说是非常好看的,但是如果你看过前两部的话会发现这个套路已经用腻了,每一部的剧情都是这样:调查一个秘密任务,拿到的的证据都是笑话,被冤枉,心情低落,又被一个人劝好,最后打败了反派,得到赞赏。
虽说题材不新颖,但是也有很多新鲜的笑点,让人每时每刻都在笑。
网络攻击的手段也是从来没见过,给人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
一直以来都有一种说法,喜剧的内核是悲剧。
一部戏剧能让人感动算得上是种成功,但最好的戏剧是让人笑到流泪。
提到Rowan Atkinson,几乎所有人都会想到Mr Bean,他以一种开拓性的方式让这个人物活了过来。
以致于哪怕这个电影的主角叫作Johnny English,我们也依然叫作“憨豆特工”。
全世界那么多人喜欢Mr Bean,到底是为什么?
小时候看Mr Bean,笑点其实和大人一样,无非是角度不同。
在小孩子眼里,憨豆先生就是一个犯蠢的成年人,有时候比一些少年老成的孩子还要傻,总是一根筋做一些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事。
而在大人看来,能发现一个比自己还要傻的成年人真是好不容易,油然而生的优越感让他们对憨豆的故事欲罢不能。
看着憨豆跌倒、受挫、失败、委屈,观众们笑得前仰后合,似乎没有人意识到,憨豆的坏运气不是因为他特殊,憨豆之所以成为笑料,恰恰是因为他就是我们这样的普通人。
没有金汤勺银调羹,没有老天爷赏饭吃的天赋异禀,没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奇遇,随着成长,我们慢慢意识到一件事,“我就是平庸的人”,并且这种平庸有极大可能会持续一辈子。
一边抱怨上班像坐牢,一边还是会准点打卡;一边数落人情冷暖,一边还是想牵手真爱;一边感叹奢侈品暴利,一边还是想给自己买个礼物。
我们是如此渴望家财万贯、渴望被人爱慕、渴望光鲜亮丽,但现实世界里,我们总是“帅不过三秒”,随时被街道转角的某个人比得无地自容。
有什么办法呢?
金字塔顶端的生存者只能是少数,而我们,属于大多数人。
大多数人都是不被命运眷顾的。
别人耍小聪明求雨得雨,我们耍小聪明被自己耽误;别人装B饱受追捧,我们装B一秒破功;别人捡彩票日进百万,我们赚辛苦钱工资被欠。
如果把大多数人的不幸运记录到一起,我们简直每个人都是憨豆,随时都做着别人眼里的蠢事不自知。
生活有选择没错,只不过,有些人选中的最优项在旁人看来,那就是一个彻头彻尾的灾难。
而旁人也并不知道,在我们做出选择的那一刻,这个选项已经是相对最好的一个了。
哪一个资质平平、身世无奇的人不曾幻想过一步登天?
和憨豆一样,我们每个人都曾努力做过一些事让自己看起来更“酷”一点。
我们以为,自己和别人不一样。
恰恰是这种“以为”,让我们每个人拥有了最大的共同点。
从壮志雄心到安于天命,成长的过程不在于得到多少,相反,越是成长,我们越明白哪些幻想需要被舍弃。
而这点上,憨豆真的不一样。
他守住了一个成年人心底最后的童稚,相信并坚持着为“幻想”做出最优选择。
平庸又怎么样?
坏运气又怎么样?
一秒窘迫后,他又会回归到自信状态,坚持做想做的事。
哪怕全世界笑他癫狂冒傻气,他也对认准的事坚信不疑。
一个人需要内心多强大,才能在现实面前撑起信仰?
我们都是憨豆,我们却不如憨豆,一点点的冷眼蜚语就可以把我们轻易打败,让自己在平庸面前溃不成军。
纵然都是平凡,我们的平凡写着无奈,而憨豆,偏要在沙漠里种出一朵花。
也许他最终也种不出一朵花瓣,但无疑,他才是那个寻找到生命真谛的人憨豆先生,也也算是一个经典了,表演自然真实,故事创意很好,至少现在只要一提起憨豆先生,10个人里面怕是8个人都知道,这样就已经很成功了,憨豆系列的我全看完了,总体来说还是很不错的,推荐!
在电影院笑摊,值回票价
故事还一般,还蛮搞笑的。纯粹看看笑一笑罢了。
太老派了,但是老得很好笑
很不怎么样,信息犯罪沦为背景,但总比第二部像电影些。
爬着过马路是最骚的,尬撩示范+VR神同步+old school好评 。
及格,讽刺戏更多,再长一点就好了。
老套的特工喜剧,笑点重复,故事低幼,没有大场面,基本是“猫和老鼠”般的荒诞喜剧,别计较逻辑,别探讨人性,只为制造各种笑料而存在,憨豆这个喜剧领域的苟延残喘被表现的淋漓尽致,但依然喜欢豆豆先生,剧本和动作真没有什么可说的,致敬老牌特工007,新型智能和陈旧复古的碰撞思维,可两种元素的表现程度都如同笑话般被炮制,欧嘉·柯瑞兰蔻做为女主基本上是个花瓶摆设,没有任何可发挥的部分,唯独美艳没被掩盖,整体就是部过时老套,智商吃紧的弱智闹剧,粗糙敷衍的很。★★
仅有的看点就是女主的美貌和大英帝国的自我嘲讽了 英国首相蠢的要死 老掉牙的潜艇和区区一百年没落 一点不好笑 太无聊了 是我不懂英式幽默吗
真的好无聊。
憨豆的喜剧,不需要语言,就靠肢体打遍天下。
依旧喜欢憨豆,但质量确实很糟糕,一点惊喜都没有,即使观影期待只是憨豆电影也是一样。
勉强两星,感觉要尬出天际了……VR那一段是唯一亮点
英式幽默,笑不够
憨豆真的好睇!我爱憨豆
憨豆先生的版权不停的被借调到不同的商业项目 可惜罗温艾金森的憨豆先生没有珍惜这个形象的制作方 年过六旬的憨豆身上的上世纪默剧喜剧风搞笑以外有些心酸 艾金森先生卖力的诠释他的喜剧哲学
憨豆子宝刀未老,笑力惊人。虽然故事没啥新意,然一个个笑梗真是让人笑翻了,尤其是憨豆吃错药狂跳舞,还有戴上装备玩虚拟行动那一块,和导游在伦敦巴士上玩sm,用法棍打店员,把坐轮椅的八十老太推开。。。一个电话就让核弹发射的设定没谁了,而且憨豆的舞技真不错呀。
如若没有罗温·艾金森的主演,《憨豆特工3》的剧情放在任何一位演员上,都会是一场灾难。电影自身虽然想要与时俱进的融入更多现代化的包袱,但剧情的粗糙,以及匮乏创意的幽默,都使电影并没有能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触,不过好在那位令人熟悉的憨豆先生,他还是一如既往的在电影中奉献了自己足够逗人捧腹的演技。
影片更适合15岁以下人群和憨豆忠爱粉观看。铺梗铺得太幼稚了,而且基本都在炒老梗,也算是翻新的瓶子装旧啤酒了。
笑得肚子都痛了,真是好好笑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强烈推荐了!看完之后整个人都轻松了很多
笑点其实不多,沿袭了一贯的憨豆特点但是时过境迁全是一堆干巴巴的笑话。VR一段还是不错的,看在Rowan Atkinson这么大年龄还这样卖力给个高分了,以后真的很难再看到别的正统憨豆续作了